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心灰意冷的朱葆三有几次都想回到定海老家,颐养天年了。
管事的为难,其实仅仅这不到一年的功夫,自己家的老爷,一下子变了许多,以前喜欢在家里装糊涂,倒是一下子像是转过性子来,事事喜欢较真,这让下人们的日子难过了很多。其实朱家的老人都知道,自己老爷心中不是滋味,而且脾气也坏了很多,和气生财的生意人,一下子变得喜欢动怒,面对老爷的时候,下人们也总感觉有种心有余悸的慌张,这在以前是绝对没有的事。
“你只管去叫你家老爷,其他的事不用你管。”在以前,虞洽卿可是朱家的常客,不过朱葆三失意之后,来的也不如以往那么勤快了。当然,他以前是商会的副会长,做的事多半是跟在朱葆三后面出谋划策的角色,可如今朱葆三的商会会长丢了,他也总不能来朱家和老爷子唠嗑吧
管事看了一眼王学谦,他不会认为真有大事,商会现在虞洽卿管着,朱葆三威望再高,那也是过去了。
难不成是想要给眼前这个年轻人在银行谋取一个职位,管事多问了一句:“这位先生,看上去仪表堂堂,是否想要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
管事回头又对虞洽卿说道:“虞老爷,您就不要为难小人了。老爷这段时间精神已经大不如前了,刚刚睡下,要是被喊醒了,明天肯定要没精神。至于这位先生,如果要求前程,我给大少爷捎个话也是一样的。冲着虞老爷的面子,大少爷不会怠慢的。”
“你小子,真是狗眼看人低。”王学谦倒是觉得没什么,反正头一次见面也不认识,但是虞洽卿却有点生气了,原本朱家的这个管事,对他还是非常恭敬的。可才多少功夫,就像是变了一副脸一样,横竖有点埋怨他的意思。
长了一颗玲珑心的虞洽卿,不由的多想起来:“难不成,朱老哥在平日在家里对他颇有不满”
可他兼着商会那么多事,还有自己的产业,连带给‘国党’筹钱,办了那么一个交易所,忙的是焦头烂额。哪里还顾得上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朋友
这一刻,虞洽卿的脸色也不好看起来,朱葆三要是数落他,也就罢了,可是朱家的下人这不是给虞洽卿甩脸子吗再说了,一个下人,多大的胆子,竟然连他的面子都敢驳
“你小子,狗眼看人的东西。你以为你在朱家干了一辈子,真能当得了朱家的主”
虞洽卿语气不善的呵斥着。管事,毕竟不过是一个管事。而虞洽卿的警告一下子说到了他的软肋上,这真要让老爷认为,他一个小小的管事竟敢擅权,非被赶回乡下啃老米不可。
“虞老爷,您是多大的身份,会和小人一般见识不过,这位先生的事,找我们老爷真的没用,现在银行归大少爷管。其他的产业。多半都是一些家里的老老人在打理。要么是请人在管理……”
管事像是怕了,语气也不那么冲了,不过他似乎真的想错了。
四明银行虽然有朱家的股份,王家的股份。但是董事长却是虞洽卿,真要安排人,他也不会求人,如果是人才,更不会想着要送出去,见管事的真的是怕了的样子,虞洽卿微微一笑,看了一眼王学谦,道:“他呀别说我请不起。连你们朱家也不见得能请得起”
管事正想要张口反驳几句,却听到二楼的楼梯上,有人说话道:“好你一个‘发财元宝’,还真敢给自己脸上贴金,上海滩真要是找事的年轻人。你也会请不起”
说话间的功夫,在丫鬟的搀扶下,朱葆三一身的居士打扮,仙风道骨谈不少,但看上去和这个时代大部分年过古稀的老人,一脸的褶皱,跟陈皮是肤色,朱葆三算是满脸红光,要是抛开他的年龄,还真不好说。
“我不用扶,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我倒要看看,阎王有没有想起我这个糟老头子。”朱葆三调侃了一句,吓的丫鬟连声反驳:“老爷,您的身子骨健壮着呢可别尽瞎说!”
“老爷我瞎说了吗”朱葆三歪着脑袋,忽然笑道:“对了,我的身子骨好不好,你最清楚了。”说完怪笑着,这时候丫鬟也绷不住脸了,羞的双颊通红,低眉顺眼的溜走了。
哈哈……
朱葆三显然心情不错,就是不知道他是因为虞洽卿深夜到访,找到了被重视的感觉呢还另有所指
王学谦暗自好奇,看着朱葆三腿脚麻利的走下楼梯,身上虽然没有珠玉衬托,却是另有一种气度,眼神中透着一种坚毅的目光,唯独让人有点无解的是,年过古稀的朱葆三生活还是那么有情趣,离不得女人……不过也说明是好事,说明老爷子身体好着呢
朱葆三手中的拐杖一顿,瞪了一眼管事,骂道:“蠢材,没眼力界的东西,你没看到进门的是两俩轿车,能坐得起戴姆勒汽车的人,会是来我这里打秋风,找是由的吗”
管事的一下子傻眼了,原来朱葆三在汽车进门的那一刻,就醒来了。看了一眼院子,看到是进门的时候两辆汽车,就绝对有点奇怪。
可王学谦倒是吓了一条,这位老爷子的眼神,这也太好了吧
他的汽车,仅仅是在门厅口停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朱葆三就一眼认出来了。而且这车上市的时间也不超过一年,果然,成功绝对不是偶然。朱葆三缔造了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闯荡上海滩的神话,仅凭这份眼力,就不容小觑。
相比朱葆三,虞洽卿的生意做的可就小多了。
虞洽卿走上一步,向朱葆三介绍道:“朱大哥,这位……”
“等等……”朱葆三打断道:“我看他像一个人。”朱葆三托着下巴,仔细打量着王学谦,眼中透着一股子精明目光,但是记忆却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沉吟了一会儿,就是想不起是谁来
“怎么瞅着眼熟,就是想不起来……”
“王家的独子……”虞洽卿在边上提醒道。
这一说,朱葆三就想起来了,懊恼的自嘲了一句:“看来这记性是越来越差劲了。”
“朱伯伯,小侄来的匆忙,还请伯伯见谅”刚从火车上下来,王学谦就马不停蹄的找到了虞洽卿,还没说两句话,就被拉到了朱公馆,进门拜见的礼物更是谈不上了。
朱葆三爽朗的笑道:“我可是天天盼着你来,好家伙,好像我当伯伯的还等着你送西洋玩意来似的。可就是见你上门,本想着让我那不成器的老九去约你来家吃个饭,也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傻儿子联络一下感情,可听说你回浙江了。”
这一刻,连王学谦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不地道,他在上海的那段日子,也没想着去拜见长辈,而是被一些人和事给羁绊了,这下子,即便是带着诚意而来,也要打折扣了。
虞洽卿看了一眼朱家的下人,一会儿的功夫,下人们都一个个从睡房里爬出来。”这也是大家族的规矩,但他也知道,他想要和朱葆三商量的话,连自己的儿子都要避着,怎么可能让这些下人听了去
于是在朱葆三的耳边说了一通,朱葆三一下子严肃了不少,回头对管事说道:“任何人都不准出现在二楼的书房附近,准备茶水和点心,你在楼道里给我盯着。”
“是,老爷。”管事的匆忙离开。
朱葆三拉着王学谦的胳膊,笑道:“走去书房说话,来你朱伯伯家就对了,天晚了就不要走了,在家里住下。等明天伯伯介绍几个表妹给你认识。”
虞洽卿在边上提醒道:“朱大哥,您就别替子高瞎操心了,你家里二十多朵金花,是谁也受不了”
朱葆三看着虞洽卿左眼不停的眨巴着,猛然想起,王学谦是定亲了的。
这才嘿嘿的笑了几句,这儿女多了,自己也觉得麻烦。三十多个子女,有时候连他这个当父亲的,也要想一想,面前的子女排行老几
和书香门第的书房不同,朱葆三的书房更像是会客室,里面倒是没有多少书,全西式风格的布局,显得格外的宽阔,透着一股奢华的气息,但总觉得少了一些底蕴。
虞洽卿也是因为事情重大,还没落座,就把事情的本末对朱葆三说了起来。
还没等虞洽卿说完,朱葆三就拍着茶几,朗声道:“这是好事啊!子高,这事虽然有风险,但只要有三成的可能,就一定要做。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我朱葆三就这么一句话。”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大世争锋 第445章 【姜还是老的辣】
在印象中,一直认为年过七十的朱葆三是一个多少有点磨磨唧唧的人,这也符合老年人的思维,见的多了,想的方面就多,难免给人一种犹豫的表象.
可实际上呢
朱葆三就像是一个冲动的小伙子,拍着茶几,就嚷嚷起来.
想到去年,他在报纸上说的那邪,引起那面大的风波,王学谦这才发现,这才是真正的朱葆三,不以年龄的增加,而丧失锐意.如果让他一直在家里面消磨下去,说不定过上几年,整个人都蔫了.
敢于下决定,眼光也是好的.
面对这样的朱葆三,王学谦倒是有点不习惯起来,按理说,浙江在上海滩的人才虽比不上过江之鲫,但也是人才济济,从政的,从商的,做报纸的,文人,学者,能在上海滩有名有姓的就至少是数百人.
而朱葆三作为浙商,乃至整个浙江在上海的权益代表,身边怎么会没有一个智囊
提醒他,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敢于下决定的人,总是会多少得罪人的,尤其是说话,并非不过大脑,而是一股子冲劲,少了这股子冲劲,也就少了成就.狐疑之下,王学谦的眼神不由的看向了正在低头吹着茶盏的虞洽卿,就像是脑门长眼睛了似的,虞洽卿不乐意的放下茶盏,带着情绪埋怨道:"子高,看我干什么你先给朱大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见王学谦这才回过神来,心知肚明的虞洽卿没好气的瞪眼道:"你小子,是在怨我是吧当初的事你不知道,其实很多人都不信,朱当时说的不过是一句气话.没想到却引起了大地震."
王学谦心说:"你是商团的智囊,说不好听一点,就是狗头军师.头领说的话,总少不得由你润色一二.可是你倒好,让朱葆三没事乱嚼舌头,这不是看着自己人往火坑里跳,你不帮忙倒也罢了,还在后面推一把!"
心中是这么想了,但王学谦可不会这么说,左手抓向了桌子上的雪茄盒,脸上却带着看着都虚假的笑容:"虞叔,我这不是让你给我把把关嘛!"
"你小子滑头……"叹了一口气.虞洽卿反而唏嘘道:"你爹要是有你这么滑头,也不会被湖州那些缫丝商人,教唆着和卢永祥去顶针了.好在卢永祥不是当年的英国人,要不然也够你们王家喝一壶的."
朱葆三打断了虞洽卿的牢骚,埋怨道:"都是‘浙商’,缫丝业这些年荒废了不少,要是再增加重税,湖州的缫丝商人都要一个破产了.这和当年胡雪岩和英国人硬顶是不一样的.王贤弟也是看到这一点,这才站出来的.你以为他看不出来这些都是‘浙商’一家,何必分的那么清楚呢"
"好好好,我不该当恶人,背后说王兄的坏话行了吧"虞洽卿笑着认错道.不过是一句玩笑话.
‘浙商’从胡家破产之后,湖州一代的商人的日子就难过了很多.
反倒是宁绍一地的商人,渐渐的成了气候.
不过王学谦的话,也是破有针对性.本来想要糊弄过去,没想到朱葆三出面和稀泥,看来只能把当年的事情说出来了.虞洽卿不怒反笑.他多精明的一个人,哪里能看不出王学谦心头的想法,自从朱葆三从商会退下来之后,‘浙商’在上海滩的地位下降了不少.
这一点,只要不是木头,虞洽卿总是能看得出来的.而当时朱葆三遇到重要的事情都和虞洽卿商量的习惯来看,当初朱葆三对媒体发言的时候,虞洽卿就不知道劝解一二
于是开口道:"当初《巴黎和会》召开的时候,国民感觉腰杆子都挺起来了,咱们也是战胜国了,多大的好处不敢想,这德国人的地盘,总该还给我们了吧当年清朝签订的不少条约,是不是也该改一改了"
虞洽卿眯起眼睛,想起那段日子,看着像是一种陶醉.可实际上呢就像是本就在了枯井里的一个人,总以为天就那么大,但是从来都是生活在逼仄的空间,也不觉得憋屈.却忽然间让他找到了一根绳子,爬到了井沿边上,就看了那么一眼,放眼看去,地是一望无垠的宽阔,天是没有尽头的浩瀚.
可最后呢吧唧,绳子断了,又掉回枯井里去了,当然有理由愤怒,有理由抱怨,甚至情绪激动的大喊大叫……
"子高,你明白我想说的吗"虞洽卿探头问了一句.
王学谦赞同道:"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梦,太美,太甜蜜,可最后梦醒之后,发现还在黑咕隆咚的一个屋子里,憋屈的很."
"是啊!"虞洽卿意味深长的叹气道:"梦醒了,可是又不甘心.那段时间,稍微有点影响力的人,身边都聚集了一群记者和好事者,追问个不停.反对《巴黎和会》,反对小鬼子,可实际上呢一点实质性的举动都没有,整天就想着要反对,为了反对而反对."
"仇恨蒙蔽了双眼,却不知道如何报仇"王学谦接着话茬,语气不轻不重的,但眼神中流露出不屑的表情.
虞洽卿换了一个坐姿,看不出他多赞同,总之语气激动了很多:"国家大事,我们做商人的,能怎么办想要操这份.[,!]心,也要有人听啊!可架不住到处是苍蝇一般的记者在边上嗡嗡嗡……总以为,我们是靠着英国人才把生意做起来的,在租界里,浙商的地位超然,说的话英国人总该重视吧"
坐在边上的朱葆三也是怒气冲冲的抱怨道:"存属扯淡,我说的话,要是对,英国总领事杰米逊爵士或许还听听,但要是说的不对,他也不会搭理我.再说了,他一个小小的总领事,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即便对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不满,他在上海是天,在伦敦他算是个屁啊!"
话说到这里,已经非常清楚了.
当时肯定有不少人希望朱葆三这位上海商界的大佬,出面和英国人交涉,表达一下对《巴黎和会》的反对意见.这纯属是病急乱投医,朱葆三在上海是面子够大,可是在英国人眼中,在伦敦,用他的话来说.他算是一个屁啊!
甚至比杰米逊爵士还不如呢至少杰米逊还是一个英国人,是爵士,而朱葆三呢不过是英国人在租界扶持的一个商人而已.
让他出面说话,这不是病急乱投医吗弄不好,连他自己都要折进去.
听到这里,听着朱葆三怒气冲冲的粗口而出,他是知道的,朱葆三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很少说粗话.这功夫,显然是被逼急了.想笑,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悲凉,怎么也笑不出来.
虞洽卿说了这么多.也有点口干舌燥的,但还是继续说道:"朱大哥当时说,让政府去和日本人谈判.反正是日本人占着咱们的地方.不过是一句气话,当时正好是在宴会上.一痛快,就把话说出去了.可没想到第二天,朱大哥的话就见报纸了."
"后来的事.都不用打听,闹的南城风雨,上海滩都传遍了.可是总觉得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似的,因为朱大哥虽然在商界地位不俗,可要说影响力,还真的闹不出这么大的阵势来.后来,他又是出面公开道歉,又是在报纸上登报澄清,都无法平息,最后退出了总商会和上海商会的职务,才渐渐的平息了下来.前前后后,我们都很被动,几乎是被人压着打,毫无还手之力,可是最后我们连对方是谁也不清楚.当然,当时时局很乱,谁都有可能,按照最后谁得到最大的好处,谁就是阴谋家……"
说道这里,虞洽卿也说不下去了,按照外人看,虞洽卿从商会不管事的副会长一下子跃居会长.他得到的好处最大,可他也是一肚子苦水,没处说去.浙江开发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银行,四明银行……在南方影响力最大的两家银行的大股东都是朱葆三.其余两家,他还是股份不少的股东,其超然的地位,方方面面的人都要听着.
可有人就是用了一场爱国运动,将朱葆三彻底拉下了神坛.
结果显而易见,虞洽卿虽然顺利接手,但在上海商界说一不二的话语权彻底失去.显然凭借一家四明银行,和一家在上海滩也没多大名气的轮船公司,虞洽卿的面子根本镇不住场面.
这里面的道道,要是真没人推波助澜,连虞洽卿这个得到好处最多的人也不会相信.可结果是,他被推到了前台,‘浙商’失去了一棵真正的大树.
"老弟,别说了."朱葆三仰天长叹道:"窝囊啊!"
这一刻,王学谦才明白,当年的事情的本末,原来是这样.他更愿意相信虞洽卿和朱葆三说的是真的,因为他们没有骗他的理由.
略感自己有些失态的,朱葆三摸了一把脸,脸上悲愤之色渐渐褪去,显然背后有人针对‘浙商’采取了舆论,阴了朱葆三一把.可到头来,是谁在背后下绊子,他们都不知道,说不郁闷,谁信
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朱葆三这才面色有些尴尬的看着王学谦,刚才激动的样子,哪里像是一个整天在家浇花伺候花花草草的老头子该说的话
反而像是一个怨气积郁的怨妇,怨天尤人.
咳嗽了一声,朱葆三这才开口道:"子高,我也不瞒你,虽然我不看好和卢永祥的合作,但是我还是决定赌一把.段祺瑞在北方的战争快要维持不下去了,他的话,卢永祥会听多少,真的很难说.为今之计,你要想的是如何筹建实力守住地盘,没有军队是不行的,你想过没有,用何人比较妥当"
王学谦心头一紧,他还真没看出来,年近古稀的朱葆三竟然还有这么大的赌性.
在商人之中,赌,是被非常憎恨的.一来,败家;二来,就远的不说,胡雪岩的里子在面前摆着呢都没过去多少年,胡家用几百万两银子建造的豪宅,都换了多少主人了
面对朱葆三出的题目,王学谦也是颇为担心,卢永祥虽然吐口让出宁波以及周边的十来个县城,作为代价,用来换取‘浙商’的经济支持,但是如果没有守住这片地盘的力量.
等到卢永祥的实力膨胀起来之后,最后‘浙商’将面临更严重的危机,要是卢永祥的大兵压境,到时候把宁波建设的再好,得便宜的还是卢永祥.
这一点,卢永祥看到了,王学谦也觉察到了,朱葆三和虞洽卿不可能不清楚.
想了想,王学谦还是觉得该托底了:".[,!]我和美军高层关系不错,这次美军在上海的驻军中,有一个军官团,差不多有五十多人.我准备先让这些人帮忙筹办一个教导团,训练士兵和士官,然后筹建一支护卫力量."
虞洽卿却不同意的摆手道:"美国人,能相信吗"
朱葆三点头认同道:"我也这么觉得,美国人和英国人一样,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不过吃相比日本人好看一些,可是子高你要记住,能掌握军队,才能控制地方.这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只有枪杆子,才有腰杆子.要是美国人拍拍屁股走了,军队不是要荒废了吗"
王学谦见朱葆三说话的神色,并没有多大的担忧,反而一副卖弄的样子.
虽然他也不相信朱葆三能举荐什么大人物,可是他也少不了有点好奇,难不成真的有合适的人选.可他脑子里也是糊涂着呢浙江军界的人物,都占据高位,而且也不见得有多大的本事.他是权衡之下,觉得浙军中的人不可信,才放弃了贿赂招揽的念头.
可见朱葆三的样子,显然是有人被他忘记了,或者说是忽略了.
心头狐疑的问道:"朱伯伯,你要是有合适的人,就不要卖关子了,让小侄瞪眼干着急了."
朱葆三得意道:"也不是什么卖弄玄虚,蒋方震不是在上海么,他算是一个."后又对虞洽卿含笑道:"老弟不是在帮‘国党’筹钱吗让他们也出一份力,把蒋尊簋要来."
"百里和百器倒是合适人选,行,我这就去和孙先生交涉去,我就不信了我们浙江要用人,他不放"虞洽卿也是动力十足,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十岁,说话的语气豪气了不少.
反倒是王学谦傻了,脑袋嗡嗡的直响.
蒋百里,蒋百器,这是要‘妖人’出世的节奏啊!他要是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还一心想着王庚干什么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未完待续)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大世争锋 第446章 【诱人前景(上)】
见王学谦还在发愣,朱葆三和虞洽卿也有点没底。
两人倒是心有灵犀,想到了一块儿去了,难不成王学谦在美国留学这么多年,已经看不上日本士官毕业的留学生了吗?
这种观点也很普遍,在虞洽卿和朱葆三的银行中,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生,拿的工资多半是第二等,有的甚至还不如国内东吴大学的毕业生。
原因很简单,在租界里,银行业针对的储户虽然是国人,但是少不了和洋人的洋行做生意。
说一口日语,能和英国人交流到一块儿吗?
朱葆三踌躇的摩挲着双手,显得有些紧张,蒋百里和蒋百器被称为‘浙江二将’,军事素养绝对没的说,在日本留学的成绩,更是让绝大部分日本人军人绝望。
要是在普通军阀的眼中,这样的水平已经是非常拿得出手了。
多少有点长脸的意思。
可是王学谦不一样,朱葆三和虞洽卿这大半辈子都在英租界里,和洋人打交道,知道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欧美人对日本陆军的看法是多么的糟糕。
再说了,日本陆军是把整套德国陆军的搬了来,按照日本人的习惯,把好的东西丢掉,然后加入更糟糕的元素,比方说冬天泼冰水,培养意志力,可最后,把军队中大部分的军官都训练成了老寒腿……
所以说,王学谦看不上蒋百器倒是有可能,不过蒋百里肯定是一个人才。这人曾经留学德国。据说在德国的学业也是非常优秀的。毕竟是两个商人,平日里对军官接触不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