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乱世权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苍蝇尾巴
王青盐看不清来人的面孔,但一惊之下精神倒是清醒了很多,也听出了来人的声音,于是平静了下来,轻声问道:“师兄?”
大师兄松了口气,轻声回答道:“是我。”
王青盐哦了一声,迷迷糊糊的准备再次躺下,然而刚一躺下便再次起身,张口又要叫。
大师兄何等身手,自然又是一把捂住了。
王青盐的泪水已经流到大师兄手上了。
“哥哥......是不是已经......死了?”
“你别出声,神策没有死,他回来了。”
王青盐闻言,浑身颤抖,眼泪无声滴落,很快打湿了被子。





乱世权臣 第一百零九章 一些尘封的恩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权臣最新章节!
王青盐将大师兄带来的的信捂在心口一整夜都没松开。
大师兄自然是原路返回了,三蹦子得到准信之后便又秘密返回了城里给谢神策回了一封信。
这封信,自然就是谢神策写的,通过秘密渠道加急传送到淮扬道,让三蹦子想办法交到王青盐手里的。
此时已经距离谢神策正式接受皇帝任命已经过去四天了。
谢神策四天前在缇骑司接受了由晋帝亲自任命的缇骑司副提督一职,皇帝亲手授予了锦带金鱼、鸳鸯双刀。
正隆五年的七月,谢神策正式出任晋国缇骑司提督。
此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在南宋,南宋皇帝赵钜看着眼前年纪极轻的陆卷,眼中满是疑问。陆卷微微苦涩一笑,与宋帝相顾无言。
在西秦,嬴嗣与张说两人在巨大的天下地图前面站了很久,眼中尽是不解。
在北燕,大殿虎皮铺就的座椅上,侧卧着一名袒胸露腹的大汉。那大汉身边有数名美女,轻纱裹身,倒酒捏肩剥葡萄,却无一人敢逾矩,殿下伏跪着两名黄门郎。大汉双手在美人身上v⊥,游走,眼神却是清亮无比。两名美人身上被捏到青紫,也没有人敢面露疼痛,手中的动作更是丝毫不敢停顿。大汉便是北燕皇帝慕容夔。
至于在鲜卑,拓跋锐此时与宇文洪都会晤克鲁伦河,商讨发动对段部的最后总攻。然而此时的中军大帐却是鸦雀无声,拓跋锐与宇文洪都看着桌上打开的羊皮纸,眼中精芒闪动。
而在大晋,淮扬道的王老尚书听得消息,两指捻须,讳莫如深,王臻、王岱、王鼎三人分座下首,谢韫一旁侍茶。
在山东道,李图与魏燎分座左右,相互对饮。
这就是天下人对谢神策接任缇骑司提督一职的反应。很多人都等着谢神策的表现。
......
换帅之后的缇骑司,实在没有什么多大的变化,除了提督处换了个主人,缇骑司里的一切事物都是照常运行,就连魏燎之前制定的全部的策略都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
谢神策在缇骑司里,与周锦棉坐在书桌前查看一些卷宗。
周锦棉递过来一份卷宗,说道:“淮扬道的最近有些风声,你或许会感兴趣。”
谢神策接过卷宗一看,果然是与他有关的。
王家将于八月份与蔡家联姻,届时双方互换婚书,王岱三小姐王青盐将与蔡家三少爷蔡康订婚。
谢神策的怒火顿时被点燃了。
但是他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蔡家在淮扬道也是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在无锡,蔡家乃是第一大族,人丁兴旺家产极为雄厚,人称蔡氏为太湖蔡。意思是整个太湖都是蔡家的。
在三十年前,长江以南还是东吴地界,蔡家在乃是东吴第一大族,拥山海鱼盐之力,富甲天下,彼时天下还未有六大商帮之说,公认的几大商业集团之中,蔡氏为天下第一。
在那时候的东吴,蔡氏除了有钱之外,还有权,蔡家祖上曾出过东吴历史上煊赫一时的“四世三公”,是真正的门生遍地,桃李满天下。据说在东吴末年,吴国皇帝的政令出了金陵城,若是没有蔡家的允许,就是一纸空文。
后来晋宋联军攻吴,一路势如破竹,攻下采石矶后正是在吴家的里应外合下,才拿下了三月攻打不下的金陵城。后来蔡家归附南宋,领金陵刺史,节江南道诸军事,真正做到了雄霸一方。
然而好景不长,晋国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又与秦国交恶,致使宋国借机攻打晋国。宋国初胜后败,被谢衣连下五十余城,才有了后来谢韫的“关山五十州”一说。蔡家在那场战争中倾尽了全力在后来却全部成了泡影,蔡家也被谢衣蛮不讲理的血洗了一遍,百年势力在谢衣的屠刀下,几乎不存全盛时的十一。
在后来刀与笔的谈判中,南宋割让了无锡太湖乃至杭州的大片膏腴之地作为补偿才安抚了晋国的怒火。
蔡家自然也划到了晋国的版图内。
于是当年堪称天下第一家族的蔡氏,就这样没落成了晋国淮扬道的一个二等家族。
淮扬道八大家,除却王家为第一外,其余七家皆是二等。
所以谢神策在看到是与蔡家联姻之后,心中除了十分的愤怒之外,还有十二分的鄙视。
昔日谢家刀下的余孽,安敢再犯虎威!
谢神策把玩着魏燎留下的缇骑司提督印,在心中算计着。
他要毁了这桩婚事。
自然不能向谢太傅或者老尚书直接言明,所以只能从蔡家下手。
谢神策从周锦棉处取来了一份蔡家的卷宗,细细看了起来。
蔡家的历史是不干净的,在叛吴离宋投晋之时就曾被谢衣指着蔡家老太爷的脸骂过“三姓家奴”,当今皇帝即位后对蔡家也是威严多过仁慈。这样一个不忠不信不义不仁的家族,是任何皇帝都严加防范的。
蔡家二十年来一直在仰王家鼻息生存。虽然在无锡还是第一大族,但是原来的山海鱼盐之利却是荡然无存,就连许多正当生意也被顾氏所排挤,极为艰难。
这就是蔡家的生存现状。
所以当此之时,王家与蔡家的联姻,对蔡家来说,确实是一剂救命的良药。
其实这门亲事在很早的时候蔡家就在准备了,只不过他们当时的目标是王解花,然而他们措手不及的是,谢太傅与王老尚书之间的默契打乱了蔡家的节奏。好在王家还有一个同样大小的王青盐。
所以在十年前,蔡家就开始计划着这一天了。
当然,计划着王青盐的绝对不止他们蔡家,除了蔡家以外的萧顾陈周张颜六家也在积极争取,蔡家想要达成所愿绝非易事,所幸最终王老尚书选中了蔡家。
对此蔡家唯一的理解就是:蔡家够听话。
然而谢神策却在冷笑。
主人有必要把最好的一块肉留给已经最忠心的狗么?
当然蔡家是狗,王青盐绝对不是肉。
就算是肉,那也是他谢神策的!
此举绝对不是王老尚书想出来的。
谢神策与王老尚书相处十年,在滁州他绝对是除了老尚书三个儿子以及姑姑谢韫以外最了解他的人。谢神策都早已知道了王青盐喜欢他,那么他不会认为算计天下的老尚书,会看不出来。
此时已经是七月中旬了,而从三蹦子传回来的消息看,决定与蔡家联姻绝对是在谢神策就任提督以后,也就是说老尚书是知道了而且是在全天下都知道了以后,决定将王青盐许配给蔡康的。
这是谢神策所不解的地方。
王家既然已经谢家结盟了,断不至于再找一个盟友,而且这个盟友还真的不够水平。王青盐喜欢谢神策,谢神策无疑也是喜欢王青盐的,那么将王青盐许配给跟谢家有仇的蔡家,意欲何为?
之所以说谢蔡两家有仇,是因为谢衣的一句话。
谢衣当年连下南宋五十余城的时候,就曾经将蔡家的长房一脉斩尽杀绝,蔡家老太爷颤颤巍巍的在议和投诚的协议上签字时,谢衣一句“三姓家奴”将刚签完字的蔡老太爷气的吐血三升而亡。
这可以算是血海深仇了。即便是因为长房被全部杀光而侥幸上位的二房——当代蔡家家主,也对谢衣以及谢家保持了最大程度的敌意。
所以谢神策不是很明白老尚书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
两边下。注?
开玩笑,如今的蔡家半点都不配当谢家的对手,而且王家绝对不会昏聩如此。
那是什么原因呢?
谢神策调来了当年的卷宗,慢慢的看了起来。
当年的大晋乃是最为风雨飘摇的大晋,连续的三场国战下来,中兴四大名臣二十年的辛苦毁于一旦,有大晋磐石之称的司马德光在函谷关大战后病逝,若不是有谢衣的横空出世,大晋必然堪忧。
战后的大晋,当务之急不是修复与各方的关系,而是消化从南宋盘中抢来的江南道这块肥肉,以及巩固函谷关到潼关一线从秦国夺来的狭长的战略要地。而其中最紧迫的,甚至不是巩固函谷关,而是迫切的从江南道获取新鲜血液。
彼时已经初建淮商雏形的王江淮已经是户部尚书,他建议将江南道收归淮扬道,实行统一的新政,年轻的皇帝田启同意了这个意见,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淮扬道江南一地便很快的繁荣了起来。
江南的繁荣带来的是王家淮商的崛起,从此也就有了天下六大商帮的故事。
淮商帮的迅速成熟帮助大晋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二者互哺,在近二十年,又将大晋的国力提升到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地步。
这便是二十多年前大晋三场国战后的最大成就。
而在这个过程中。淮商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在淮商帮中,蔡家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蔡家究竟在哪里起作用了?起到了哪些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的蔡家,在淮商帮、在大晋,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个,就是谢神策所要寻找的重点。




乱世权臣 第一百一十章 一笔银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权臣最新章节!
蔡家作为战后江南道仅有的势力,在江南道重建以及并入淮扬道之后进行的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谢衣确是将蔡家在江南道的势力打击的十不存一,远远不能再构成威胁。但是要知道,遭受打击的不仅是蔡家一家,所有的江南道大势力都遭到了打击,如今能将蔡家隐隐压制一头的顾家,在那时候连给蔡家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即便是十不存一又何妨?这片土地上本来九成都是我的,现在大家都是十不存一,那么也就是说,现在这片土地上,我仍然有九成。
所以蔡家理所应当的响应了王尚书的号召,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一场大改革。
在这场封建主义建设大潮中,蔡家成为了王家一条忠实的狗。
如今即便在皇帝的可以打压下生存困难,但是家底毕竟比二十年前要厚实不是?
谢神策发现,在这场大晋回血的过程中,皇帝始终很可以的让谢家与蔡家时刻分开。
皇帝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矛盾。
而现在,矛盾又起来了。
如果谢神策认为与蔡家≥,联姻不是王老尚意的话,那么谢神策就可以肯定,这一定是皇帝的授意。
皇帝既然已经容不下谢家了,那为什么还要让谢神策接任缇骑司?既然已经让谢神策接任缇骑司了,那为什么还要挑起纷争?
难道已经等不及了?
谢神策想了很多,觉得自己在这边猜各大佬的用意实在是很烦人的一件事,于是他准备做些什么。
......
谢神策将卷宗卷好,然后让谢老三拿着,除了缇骑司。
他是缇骑司提督,有权调阅所有卷宗且不记录在档。事实上谢神策也根本没有走正规程序调阅文件,他都是让谢老三道周锦棉处直接拿的。
周锦棉一时想不通他为什么会对蔡家突然感兴趣了。
是因为将来要做亲戚的缘故?
谢神策将蔡家最近几年所有在档的卷宗全都取了过来,然后从谢裳那里调来了一批幕僚,开始核对蔡家的各种信息。
谢神策既然用行动将王蔡的联姻破坏掉,那就要从蔡家下手。从蔡家下手不是对蔡家说王青盐是我的,你们赶紧悔婚,而是他想让蔡家永世不得翻身。
蔡家当然不会悔婚,这是他们唯一的翻身的机会。谢神策不会放掉王青盐,又不可能说服蔡家放手,所以只有打掉蔡家。
就是这么简单。
反正你家跟我家有仇,现在既然有了借口,当然还是现在就灭了你比较好。
谢神策从来就没有养虎为患的习惯。
谢衣造的孽将来还不是他们兄弟两来还?既然迟早都要还,那为什么不在你最脆弱的时候给你一刀?
果然,谢神策这么一查,还真查出了问题。
在第二天晚上,幕僚回报他说蔡家有一笔银子有问题。
谢神策眯起了眼。
终于等到了。
谢神策直接从缇骑司调来的卷宗,自然不是户部那种可以公之于众的表文,而是提前通过严密的核查以及调查之后得出来的。户部的表文确实详尽,但是很多情况下却是以缇骑的调查为依据的。
蔡家在正隆二年,有一笔银子从无锡运到京都,然后消失无踪。
在户部的表文中提到这十万两银子,上面记录的是后来调拨到了修河工,然而幕僚们耐心的查找了正隆元年与正隆三年的河工拨款,却发现每一笔拨款都是有明确的来源的,没有一笔银子是来自的淮扬道无锡蔡家上交的税银。
那么这笔银子去了哪儿?
谢神策根据幕僚的建议,又从缇骑司抽调了正隆年间所有的财政收支卷宗。
谢神策于是连续五天没有去缇骑司。
缇骑司是一个独立完整的部门,相当的成熟,甚至成熟到不需要领导的地步。谢神策在上任后一个月的时间内,没有发布任何一条新命令,完全就是按照魏燎之前制定的计划在行走,因此缇骑的众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不适应。
这种状态让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感觉到谢神策已经连续五天没有来缇骑司了。事实上魏燎在任期间也是很少踏足缇骑司的。
谢神策这五天都在小院子里核查各种数据,从修河工到赈济灾民,再到修缮城墙与军需,以及缇骑自身的各种开支。
终于在七月下旬的一天,让他发现了线索。
正隆二年秋,蔡家却是应该上交一笔十万两的税银,这笔税银是蔡家通过与官府竞标之后获得一部分太湖水产贩、卖权后,所应上缴的税银。
这笔银子本身是拟用于修建在正隆二年夏天略有缺口的黄河大提,工部的记录上却没有任何记录。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每个国家都有挪用或者是借用的状况出现。工部没有记录,却是在户部的另一项笔款中有了线索,户部在正隆三的一项支出上多出了一笔十万两的银子,这项拨款是用于北方军的马匹更换。
北方军是一支防御占到七成的边军,进攻很少,更多的时候是用于震慑北燕幽州范阳两军镇的十万铁骑。战马的更换一般是三年一轮换,这个轮换不算战时与平时的损失,一般每三年大概要花二十万两白银左右。而正隆三年却不是北方军战马的常规轮换年,那么这十万两银子到底花在什么地方了?
谢神策与幕僚们又在另一项记录中找到了线索。
这笔银子被打散了分成三份,一部分用于齐王与诸位大臣的往来,一部分用于了司马弼北方军士兵的装备更换,一部分从户部的拨款中又回流到了淮扬道,用于太湖港口的建设。
这就是唯一一笔跟蔡家有关系的且不能对上户部记录的银子。
好么,光是查证这条线索,前前后后一共用了十五天。
查到这笔银子用处的时候,已经到了八月。
而这个时候离王青盐与蔡康互换婚书已经只有二十一天了。
这样的银子挪用在晋国的户部记录上随处可见,但因为是跟蔡家有关的,所以谢神策格外的关注。
然而此此事貌似跟蔡家没有半点关系。
因为蔡家上交了这笔应该上交的税银,而且半点不少,而且户部已经下了批文盖章的。蔡家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于银子怎么用,那就不是蔡家所能关心的了。
更不是蔡家做能控制的了。
但是谢神策本能的察觉道此事有蹊跷。
此事必有蹊跷!
谢神策的直觉到现在为止都一直保持着无误的记录,所以当他面对幕僚们近半个月不眠不休呈递上来的数据时,第一时间就相信了自己的直觉。
不是盲目的相信,谢神策是有根据的。
因为这件事牵扯到了齐王与司马弼。
齐王与司马弼的关系在大晋并不是什么秘密。
司马弼是齐王的亲舅舅,是齐王党最中流的砥柱,是齐王抱得最紧最粗的一条大腿。
之所以说是齐王抱司马弼的大腿而不是司马弼抱齐王的大腿原因很简单,司马弼可以离开齐王,但是齐王离不开司马弼,就是皇后娘娘夜里不离开司马弼——自己的亲哥哥。
这笔蔡家在正隆二年呈上来的税银,结果在正隆三年就用在了齐王党与自己的身上。
这让谢神策发觉了其中的猫腻。
三万两去年上交的税银,结果就在今年因为自己上奏了一份太湖港口需要修缮的折子后,就再次拨回了自己的口袋。
齐王的费用,司马弼的费用,蔡家的费用,加起来正好是十万两。
谢神策于是又从缇骑司调来了两份正隆年间的卷宗,一份是齐王府的开销情况,还有一份是北方军的军费开支。
这又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谢神策现在明白当年钱伯安让户部王老尚书生厌的原因了。
谢神策这是为了自己的方便而查的,钱伯安当年却是逼着王江淮用了几乎户部的所有人花了十天的时间在查那十两银子。
王江淮不恨钱伯安就怪了。
结果还需要等待。
但是谢神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于是谢神策用一封甲级处理的信件让王王解花想办法把互换婚书的时间在往后推。
让自己的未婚妻帮自己的小情人,估计也只有谢神策能干的出来并且成功的。
王解花几乎是没有丝毫犹豫的答应了。当然谢神策没有看到回信。
即便是甲级处理的信件,从晋都到滁州也需要五天的时间。王解花如果答应了,自然是不需要给谢神策回信的。王解花如果不答应......
开什么玩笑,王解花怎么会不答应。王解花是一个极为聪慧的女子,她深知谢神策的性格,如果她此次没有帮谢神策,那么就会在谢神策的心中扎下一根刺。这根刺将深远的影响他们两人的感情基础。
王解花与王青盐是王家第三代中相处最要好的一队姐妹,几乎是形影不离,自从谢神策出现之后,就更是如此了。在这十年,王家人见得最多的一幕就是谢神策带着王家的三小姐、四小姐到处溜达了。
作为与王青盐相处最多的人,王解花其实就是最了解王青盐的人。
因为她们不仅是姐妹,而且还是情敌。




乱世权臣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湖蔡顾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权臣最新章节!
王解花会帮王青盐,而且会不遗余力。
王青盐已经从小院子里被放出来了,精神气色也好了大半。叶姨也松了一口气,心道姑娘总算是想明白了,到底还是无法反抗家主的。
叶姨当然不知道王青盐在某个她极为警觉的夜晚收到了一封千里之外的书信。
王青盐的恢复让王家上下都喜上眉梢。王岱夫妇最近时不时的到女儿的住处探望,向王青盐隐晦的表示蔡家少爷蔡康的一表人才与知书达理,侧面探听王青盐的反应。王青盐虽然不咸不淡,但是相比较以前的以绝食示意不从,这样的态度已经算是极大的转变了。
王岱夫妇还是很欣慰的,女儿虽然倔强,但总归是自家骨肉,再倔强还能拧得过爹娘?
王青盐在王岱夫妇来去前后神色如常,只是心里不住的恶心:什么菜糠,多难听的名字!都说人如其名,难道长的还能有哈尼哥哥的一半好看?不,不是一半,一丢丢、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
......
张相在淮扬道的生意已经拓展到了太湖流域,进入了江南郡,开展的轰轰烈烈,大有︽★,猛龙过江之势。
在码头边最大的一座酒楼中,一名中年人站在栏杆前,看着来往不绝得船只与黑蚂蚁一般扛着箱子缓缓移动的工人,对着一名年轻人说道:“你看,这太湖,就是我们江南各州县最为倚重的生活来源。农民靠他灌溉,渔民靠他吃喝,工人靠他做活,商人靠他来往。这每日吞吐的货物,养活了江南郡近两百万人。江南郡每年交给朝廷的税银,高达百万两!这百万两银子,基本养活了一支北方军或西北军。”
年轻人说道:“大晋除了西北军能基本上做到一定程度上的自给自足以外,西军就是陛下亲卫,北方军就是司马弼的儿子,是一年到头都在要钱要粮,我淮扬道的滁州军几乎是王家的私军。而在我江南郡,这上万水军,还得我们自己掏钱。”
“人人都说江南郡富裕,其实哪里知道我江南郡是真的富裕,富裕到除淮扬道以外的所有人都不相信的地步。人人都道我江南好,此话不假,我江南确实好。江南好就好在,江南郡,永远都是我江南人的江南。”
1...5051525354...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