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月关
伍汉超每每赞佩他毅志坚定,比自已当年在山上被师傅拿棍子逼着练的还刻苦,却不知杨凌还有这么个不足为外人道地目的。
“微臣参见皇上”,杨凌一进门儿就高呼一声。
内殿见驾不用行大礼地,但他是出皇差刚回来,所以得行君臣大礼。但杨凌声音喊的早,再走到皇上跟前摆架子要下跪时,皇上的“免礼,平身”已经说出口了,杨凌便趁机笑嘻嘻地站住。
正德皇帝哪会不明白他的心眼儿,哼了一声,他把嘴里的馅饼赶快嚼完,又端起羊奶喝了一大口。这才说道:“行了,你坐吧,别跟朕装象了”。
他从小桂子手里接过毛巾擦了擦手,双手一托下巴,眼珠儿溜了杨凌一眼。叹了口气道:“其实朕知道,叫你回京也没有用,你又生不出钱来,推行新政、励农工商。怎么着也得过两年才看得出效果。叫你来,是不想朕一个人发愁,你就陪着朕一起愁吧”。
杨凌笑笑,在一旁椅上坐了,说道:“皇上,朝中文武,各有所长,各有专工。臣自然不敢自诩能吏,可是皇上不妨与臣说说,也说不定臣能给皇上出些主意”。
“说什么呀,没钱,就是没钱,朕的府库空了,就是日常开销都不够了,如果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灾、疆场意外之变。那怎么办?朕每思及此。真是忧心忡忡啊。你怎么不说话?你没主意也别这么看着朕呐,朕又不是女人”。
杨凌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站到御案前,规规矩矩行了个大礼,正德皇帝奇怪地站起来,按着桌子抻着脖子往前看:“刚才你不想行大礼,现在又为了什么事儿呀?朕可先可告诉你,你要是又捅漏子,你说地再好听朕也不帮你兜着”。
“皇上,臣是替天下的黎民百姓向吾皇万岁行礼”,杨凌正色道:“皇上心地纯善,聪颖不凡,唯因年纪尚幼,且又久居深宫,不知民间疾苦,兼且性嬉玩乐,今日听皇上一言,心中已经装着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居安而能思危,实是一代明主,臣为天下万民而感到幸甚”。
正德听了,嘴丫子咧开刚想笑,又赶紧板住,咳了两声,肃然道:“平身,平身,这本来就是朕这一国之君地责任么。嗯……..听着你是夸朕,可朕怎么听都象是说今天之前,朕不是明君呐?”
杨凌起身,笑道:“皇上多心了。皇上,你为目前财政拮据而担忧,臣还真有些主意,其实这些主意依臣之见,杨大学士也定然想得出的,只是他未必敢和皇上您说,臣在皇上面前顾忌小些,但凡对江山社稷、对皇上您有利,臣无所不言”。
正德又一屁股坐下了,颇有兴趣地道:“那你快说,可有什么办法?”
杨凌沉吟了一下道:“皇上,其实富国强兵,不过于开源、节流两件事。如今开海通商、大兴工农,这、就是开源。开源需先掘渠引水,现在朝廷正在推行的国策就是掘渠引水的过程,现在虽有所花费,可是一定得坚持住,坚持住了,渠道开了,这银子就会象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进朝廷的府库。
另一件事,就是节流。这两年战事不断,内外纷争,虽然打了大胜仗,可是也花光了朝廷的积蓄,开源尚未完成,此时财政拮据,臣觉得应从节流上着手,节用爱民,以保国本,以便渡过这个难关。”
他指指四壁。说道:“皇上您看,您所在地宫殿,四壁通明,就连白天,也是烛火不断,生怕有一处照不到,其实根本用不到,晚上整个宫中灯火通明。偌大的皇宫,九千余间房屋,所用地都是上好地贡烛,一晚所耗何止千金?要是有所节制,一个月就是几万两银子,仅这一块就省下多少?
再者,皇上晚上的正宴,那是至少百余道菜。可实际上皇上食用地仅是面前不到十个菜,其他的全是摆样子的,先帝爱民自省,规定那些摆样子的菜不得每天更换,一般放三天放坏了才重做一批。可是依臣之见。这些东西摆那儿干什么呢?”
正德一拍大腿,说道:“对呀,朕还烦呢,用个膳往那儿一坐。左一道菜用一道菜上个没完,等他全上来,头几道菜都凉了,朕在豹园就好地多,想吃什么点什么,多的朕还懒的摆呢。你说对,这些地方是的改。”
杨凌又道:“又比如,上元节地灯火、花灯费。一次至少十万两银子,国用紧张的时候,就不妨省省。宫中修缮宫殿的费用,内库供赏、服御费用,织造费用等等,目前国事为先,都可以先节俭一些”。
正德似笑非笑地道:“好呀你,把主意动到朕的头上来了。难怪你说杨廷和不敢提。呵呵。不过所言有理,反正朕不在宫里住。摆那么大谱做什么?详细情形,回头朕让内务府上个详细地条陈,让杜甫逐样推敲,然后施行下去。除了太后宫中,一切用度削减。”
“皇上英明。据臣所知,西什库有许多罚没的宝物,堆在那儿风化腐坏,无人管理,甚至引起一些管库小吏觊觎,从中贪墨。内务府以前就有过处置过剩物品的先例,现在不妨依照此例,着人拍卖那些罚没的物品,皇上您没钱,可是民间有钱地人大有人在,皇上您瞧不上眼的珠玉宝石,在他们眼中可是价值连城。
再加上这些东西是从皇宫里流出来的,沾了一层皇上的富贵气,他们出价一定更高。把这些吃不得穿不得,堆在库房里鼠噬虫咬地无用之物拿出来,换成目前朝廷急需地金银,臣相信,这将是一笔巨额财富。”
正德连连点头,杨凌又道:“这些只是临时的,皇家总该有皇家地威严,国家富裕时该有的仪式还是应该有地。不过体制上有些东西,却正好借此机会疏理,比如冗员泛滥,刘瑾在时就曾清理过,不过他的目的实是为了打击官员,为个人谋利,并非真的清理冗员,结果送了礼的一概没事,反又穿插进许多人去,官吏越清越多,不过此事应予慎重,臣建议应请内阁详细研究之后再定。
另外,抚赏费用当减、兵部在逐步推行募兵制的过程中,客兵费用将大减,海运河运全都畅无阻了,南北物流加快,损耗将大为减少。大明各处的驿站,负责供应来往官员的吃、住、差役和车马等等,一向是非军国要务不得使用,现在只要是个官,不管公事私事,甚至家眷奴仆,统统使用驿站,所耗费用惊人,这些东西全都清理一下,要熬过这两年,何其容易?”
正德抚掌叹道:“早知如此,朕何必愁成这副模样?嘿!不过这些事情,一个不好,上边就得罪了宫里,下边就得罪了百官,难怪别人不敢提。好,就当是朕地主意,明日朕就要内阁拟议,你就不要出头了,太后和皇后对你可不太友善,朝里想找你毛病的官儿也还不少呢”。
“谢皇上替微臣着想”,杨凌长长一揖。
正德忽道:“对了,朕看你的奏报,江南大捷,只跑了一个女匪,现在好象逃回太行了,兵部的报告语焉不详的,苗逵的奏章又还没到,你知道详细情形么?”
杨凌心里一跳,不动声色地道:“是,只有一个女匪杨跨虎领着队人马逃了,本来是想逃往陕西,依托黄土高原和秦岭再图发展,不过苗公公识破了她们的诡计,集重兵于西线,白衣余孽功败垂成,逃回太行山做山贼去了”。
正德笑道:“从来处来,往去处去。他们也只有做山贼的命,这下朕就放心了,一个女匪成不了什么大事,否则持续动用大军,朕是实在吃不消了。可是就算这样,还是得剿,只是朕就不用大动干戈了。”。
他说到这儿忽想起杨芳弹劾杨凌地事来,嘴角不用一歪,似笑非笑地瞟了他一眼,说道:“听说你在金陵有个女人,还早就有了女儿?”
杨凌心道:“这么快就有人向皇上禀报了?”他倒不在乎,立即一撩袍子,高呼道:“臣有罪,臣惶恐”。
“行了行了,别跟朕装蒜,你倒有本事,那杨跨虎不是女匪么?你怎么不把她勾引回来?你要是把她勾搭上了,朕得省多少银子?莫非长地太丑?”
杨凌干笑道:“那……..要不要皇上再派臣去一趟,臣奉旨泡妞?”
“泡妞?什么意思?”
“喔喔,是奉旨勾搭”。
正德皇帝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要去就去,你先把朕打扮打扮,娶了一仙再说”。
这时,小桂子踮着脚尖儿过来,低声道:“皇上,您该午朝了”。
正德点点头,说道:“朕上朝去了,还有许多事朕要和你谈,不过现在钱的事有了着落,解了朕地燃眉之急,朕总算心里有底了。你刚回来,多在府中歇息,有什么事就不必上朝了,直接去豹园找朕便是”。
“对了,永福已经去了皇庵,你没事多去串串门子。”
“啊?臣是男子,多去尼庵串门子?”
“废话,御妹不是还没出家呢吗?是带发修行,你帮朕劝劝她呀,年轻轻的出什么家?杨卿,这件事你一定要帮朕办了,朕现在就给你一道旨意,准你便宜行事,不管你用什么法子,只要御妹不出家,朕都不怪你。”
“臣能有什么法子?臣还能把公主殿下绑回来不成?”
“你看着办吧,朕上朝了。对了,把这个拿去!”正德抄起盘子一扣,最后一张肉饼扣到了杨凌掌心里。
杨凌两眼一直:“这是什么?”
“肉饼啊,别浪费,非常时期要节俭”。
正德皇帝匆匆上朝去了,杨凌手托着肉饼,这才明白杨芳三人跟模特走秀似的是怎么回事。
回到明朝当王爷 第405章狩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王爷最新章节!
第405章狩猎
杨凌以前每出一趟皇差,都能天恩浩荡,得到几天假在家里歇息,不过现在休息倒是名正言顺。虽说皇上允他入朝参政,可是他在朝中没有常职。
你说他负责官吏考成吧,他不能去吏部办公;你说他负责剿匪事宜吧,又不好让他去兵部当差。堂堂的国公爷往那儿一坐,你让人家一部的尚书大人往哪儿搬?
所以他这公差当的惬意,喜欢了就去拜访一下,议议公事,不想去了就在家里呆着,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杨凌的建议正德皇帝还真当回事了,现在内廷十分稳定,杜甫这个人书读得不多,可是为人憨厚老实,办事特别认真,皇上下了旨意,他就让内务府把皇宫里每日所耗一切物资拉出张清单来,逐项对照,看看哪些可以削减。
这一看可不得了,杨凌所提的,还只是他抬眼就能看着的东西,人们常把赌楼妓院称为销金窟,这一看皇宫大内才是真正的销金窟,每日耗费的银两惊人,而许多消耗的物资都纯粹是排场。
比如皇上的寝宫、书堂等等,皇上不管在不在,东西有没有过,该更换的天天更换,兽香、红烛日日不断。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们的月例银子虽然是有定例的,他们无法多占,可是只要和内务府的人熟,平时讨要些东西轻而易举。皇上的内库,用光了禀明一声就得采办,而采办起来内务府又能捞一笔,这一笔笔消耗省下来,一年就得几十万两白银。
坤宁宫、安庆宫、中和殿正在整修,遵皇上旨意也暂时停了,再加上削去了年节的大笔预算。户部总算暂时攒下了点银子,可把整天望着空空的库房,负数的帐目发呆的新任户部尚书刘忠乐坏了。
黄奇胤当年奏呈裁减冗员,结果被人贬到三等县做了县丞,杨凌的地位与他不可同日而语,但杨凌也不敢大意,现在由皇帝自已提出,并下旨执行。这就容易多了。而且以前刘瑾已经强势执行过一次,再加上现在地朝中百官可不比当年那些欺负老实皇帝弘治的臣子了,所以比预想的要容易的多。
杨廷和知道从京师开始比较困难,先选了南京下手,待那里办得顺手了,也成了循例了,再对北京裁员。这一手玩的高明,南京六部的官就算想走关系托门路也费着劲儿。等他们好不容易托着人了,圣旨也下来了。
冗员的裁减预计将为朝廷省下了大笔的俸银,而且此事还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地效果,消息可放出去,许多混吃等死的官儿就产生了危机感。平时他们是有事就往外推、或者打官腔压着不办,现在是没事做就发愁,办事效率空前提高。
这种效率可小觑不得,那时候交通不便。讯息不灵,许多事如果不及时处理,等到想起来时也不用办了,不是事情已经过时,就是当事人的坟头都起了青草了。现如今吏治效率的提高,虽然不能量化,但是无形中对整个大明官僚机构来说,产生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要说反对的声音不是没有。不过现在当权的人有《吏治考成法》在那儿管着,他们办事不利是要受到惩办的,都察院、翰林院地文官们生怕自已也成为被裁减的冗员,为了尽忠职守每天瞪圆了眼珠子挑那些掌权者的毛病,谁还敢循私?执行力度一大,办事效率一提高,被裁减的冗员连反对的余地都没有,就只能卷了铺盖回家之后。站在院子里骂娘了。
那个时候又没有上访办。谁敢闹事?就算真有不开眼地,东厂、西厂、内厂、锦衣卫如狼似虎。他们可是很久没开张了。这样一环控一环,层层监督、层层控制,事情进行的很顺利。
只有驿站方面清理起来十分费劲儿,别看驿站是个小地方,杨凌管鸡鸣驿驿站时,当时的闽文建闵县令就说过,这官儿许多人眼红着呢,是个肥差。正因为它是肥差,而且是受地方供养的,它越肥地方便越瘦。
现如今要清理驿站,驿站内部不愿意,文武官员们也大多不同意,因为他们地俸禄有限,那时候交通不便,要回趟家,或者家里人往来一趟,耗费的钱实在是太多了,以前占驿站的便宜,现在非公事不许使用驿站,官员们不免有些怨言。
可是正德皇帝认准的事情,很难让他改变。他当初认准了刘瑾是好人,就连杨凌这么亲近的人也费尽心机,最后还是用计才除掉了这个奸佞。以上种种事情产生的良好效果,使正德不需多加思考,就认准了杨凌提出的建议是正确的,所以焦芳、杨廷和等人见清理驿站阻力较大、怨声较多时想暂缓执行,一对皇上提出,立即遭到否决。
几位大学士一看,也只好硬着头皮执行。为了起到效果,他们还带头去做。焦黄焦侍读被红娘子抓住,在他家里住了好几天,临走时倒没碰他,只是把府上地粮食全搜罗走了,一俟公娘子离开,他就慌慌张张搭军驿的车船回了京城,现在焦芳主动替儿子补了车马费、餐费。
梁储为了以身作则,明明夫人不想回娘家,偏就故意安排她回娘家一趟,自已找人雇了车马,派家人随从,招摇过世的绕北京城走了大半圈儿。官员们本指望他们出面替自已把这块福利争回来,不曾想他们倒带头执行了,这下子虽心中不愿,可也没人敢再提出了。
其实杨凌也知道官吏们俸禄太低,当然他们另有收入的除外,可清官就不同了。比如杨一清,堂堂的吏部尚书,又不多吃多占的,为了贴补家用,经常帮些大客栈、大酒店写牌匾。或者哪位富人家婚丧嫁娶,请他写篇文章什么的,赚点润笔费,杨凌看着都觉得凄惨。
今后官员俸禄必须得有所提高才行,可眼下这事不能提,得过几年各项新政产生了效益再说。现在虽有些怨言,用空话安抚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损及地是实际利益。不过等到过两年得到了实惠,不需要你再去说,他们也会明白当初这么做地正确性。
杨凌并没闲着,这些事他都有参予出谋画策,不过他的建议也没有全被内阁采用。杨凌曾一时头脑发热,提出建银行、发国债以弥补国库空虚,并且对鸭子听雷、目瞪口呆地内阁大臣们仔细解释这两个新名词的含义,直讲的口干舌燥。几位大臣甚至包括焦芳,都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兴商重利,已经触及整个文人集团的最高底限了,居然让朝廷开办银行,甚至向百姓举债。在他们心中简直是不可思议,如果提出来地人不是杨凌,早被他们斥之为疯子了。
杨凌想想也是,现在整个就是小农经济的国家。商业还没有完善兴盛起来,百姓心中对此全无概念甚至毫不理解,这时候就开办国家借贷,风声一传出去,不是朝廷有没有信用的问题,而是朝廷信用马上破产,谁都会认为朝廷已经过不下去了。
哪怕强行推行下去,逼迫百姓把钱存进去。逼迫百姓把钱用来购买国债,只要有人传播些谣言,而朝廷又没有足够的金银备付,借贷来的钱全部投放出去抽不回来,惊慌失措的百姓们挤兑却得不得偿还时,恐怕连富绅们都要揭竿而起了。于是这个激进的主意只好作罢。
杨凌相信这些事情早晚等够实现,不过现在要操作显然操之过急。北宋年间,由于商业繁荣、商品交易发达。民间就已经出现了纸币。但是并未形成规模和全民的信用性。到了大明也发行过宝钞,可是不能足额兑付同面额地金银。信誉度太低,一经发行,很快贬值,最后沦落的和废纸一般。杨凌相信随着大明商业的渐渐崛起,经济的渐渐发达,信用货币将会提早主导货币市场,那时这些金融场所也必然应运而生。
杨凌走动六部的风声一传出去,做官地哪个不是人精,谁还猜不出皇上这次节流又是杨凌的主意?有远见的知道这是为了朝廷好,从长远利益来说,每个官员都是获益的。眼光短浅地不免背后诟病几句。
可他们也只能背后诟病一番,现下朝中可找不出有份量的人来和杨凌唱对台戏,杨凌又岂能自降身份去寻他们晦气?杨凌偶有所闻,也只是一笑置之,宰相肚里能撑船,他这个国公又岂能没有一点雅量?
与此同时,杨凌也关注着北方局势,现如今草原战局似乎变的错综复杂起来,由于战事深入原伯颜猛可控制的地段,那是在草原腹地,所以无论是朝廷锦衣卫还是内厂秘探都很难探听到消息。
吴杰原是锦衣卫关外的秘探头子,那时他以皮货商身份同关外大草原上许多部落族长关系良好,后来他调至关内时便藉口老寒腿病发,要入关诊治,很久没有去关外了,现在普通的秘探难以发挥作用,吴杰便亲自出马,重拾老本行,以皮货商的身份出关了。
杨凌通过内厂渠道也没有打探到火筛、瓦剌联军、伯颜猛可和花当三方的战况胜负,只好耐心等候吴杰地消息。
这些天他经常让幼娘、文心她们以礼佛的名义去皇庵中探望永福公主,自已却不曾露过一面,只从幼娘他们口中旁敲侧击的知道,永福公主郁郁寡欢,丽容逾发清减,尤其是一身缁袍,不着脂粉的模样。清清俏俏的,着实叫人看了可怜。
这一日怜儿带着盼儿,和盼儿的小跟屁虫杨大少爷又去皇庵,等到回府刚刚进了自已卧房换衣裳,在书房听说消息的杨凌就鬼鬼祟祟地跟了来。
院子里一株大树下,两个小丫环袖手站在一旁,盼儿领着杨大少爷,一人拿着个木头棍。正撅着屁股在戏弄一个从树上掉来地肉乎乎地红色虫子。
见了杨凌进院,两个小丫环连忙福礼道:“见过老爷”。
杨大少爷见爹爹来了,一仰脸,先嗖地一吸鼻涕,然后笑嘻嘻地对杨凌道:“爸爸,来,看毛毛虫,大毛毛虫”。
他地称呼与盼儿不同。全是杨凌当初一时忘形,以后世的称呼教他,这孩子就叫习惯了,杨凌对别人只说这是某地方言,易于发音。别人自然也无疑议。
杨凌摸摸他地头,说道:“嗯,毛毛虫,陪姐姐玩吧。我去找你姨娘”。
杨凌闪身进了房间,见怜儿刚刚换穿了一件家常衣衫,便在椅上坐了,沉吟了一下,对她说道:“怜儿,永福公主殿下现在如何?”
怜儿在诸女之中最是聪疑,机智不在成绮韵之下,杨凌关心永福。她并未疑心,是因为她已经知道永福选了个病驸马愤而出家的事由,这事是自已夫君操办的,以他的性情,不把这责任揽在自已身上才怪。
可她去了几次皇庵,发现永福公主虽丽容清减,稍显憔悴,可是言谈举止不象个出家人。倒象个患了单相思地怀春少女。那思念情郎的刻骨铭心味道。杨家众女子中还有谁比她体会更深?她自然感觉的出来。
尤其与永福公主散步闲谈,永福公主更是有意无意地把话题往杨凌身上引。听了他的趣事就开心,连一双眸子都开始发亮,要说杨凌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怜儿可是真不信了。
她眼珠一转,走到桌前先为杨凌斟了杯茶,递到他手中道:“殿下尚好,想是刚刚独守庵堂,不习惯这种生活,所以有些心情不畅。永淳和湘儿公主这两天也常来皇庵中陪伴她,又有我们在,倒不甚寂寞。
唉!可是谁又能这样一直陪着她呢,高高在上的公主,本不是我们可以攀比的,可是与这位正当芳龄年少的公主一比,我们可是幸福多了。”
杨凌一听,脸色阴霾下来,重重地叹了口气,茶举到了嘴边儿上,又摇摇头放回桌上,怅然道:“都是我害了人家,一个如花少女,落得如此结局,别人家十六七的女子早就成亲生子了,我却害得公主殿下清灯古佛,相公心中有愧啊”。
马怜儿见他坐立不安地样子,抿嘴一笑道:“皇庵宏大,并非只是一座清冷皇庵,在这里又比宫中自由,倒不是清灯古佛、一幢尼庵那么可怜。至于成亲生子,公主年纪也不算大呀,她和我们比不得的。
穷苦人家养女不易,十一二就有嫁做人妇的了。家境稍好些的南方百姓,到了十三岁就嫁女儿,十三豆蔻韶龄,其实也还嫌早,有些无聊人便谓之试花;十四岁的女孩儿天癸已至,男欢女爱,也还受得,便谓之戏花;只有十五岁,方算长成,谓之开花。但皇室之中地公主们嫁人多在十七岁上,永福公主十六岁已算是早的了,如今虽磋砣了一年,只要劝得她回心转意,也还来得及。”
杨凌眼睛一亮,说道:“对啊,我就是这个意思,要不然平时让你们去干什么?”
怜儿妙目斜睇,心道:“我们怎么知道你要我们去做什么?总不成让我们一帮女人帮你往家里诱拐公主吧?”
杨凌见她眼神,以为她不明白自已的意思,不禁苦笑道:“你平时冰雪聪明,怎么现在却犯起糊涂了?你们常去陪她,不妨有意讲些坊间趣事、男女情爱,让公主有了思凡之心,她不就不会执意出家了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