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王爷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月关
想不到张文冕这么阴,居然给刘瑾想了这么一个法子,这绝对是一道利器。正如刘瑾所说。就算皇上不搞株连,那些恭维亲近的书信落到皇上手里。从此以后看你也一定是怎么看怎么硌痒,你说整天被皇上翻着白眼看你,那日子还怎么过啊?
卢士杰暗暗心惊:“威国公想一击必杀,利用真凭实据,加上百官声势,迫使皇上认真对待,屏弃私情严惩刘瑾,仅凭贪腐一条是扳不倒他的,必然罗列重罪,可是有这些东西在手,可要投鼠忌器了。而且刘瑾把这消息传出去,但凡有点私心,那些官儿就的维护刘瑾。
就是李东阳那种明明只是敷衍奉承地书柬,一旦把内容传扬出去,被士林晓得,他堂堂首辅,大明名士,为此气节丧尽、名声败坏,丢不起这人呐。怎么办,得赶快想办法通知国公,否则若是明日全力出击,百官忽然倒戈,便自陷危地、甚至一败涂地了。”
卢士杰心中焦灼,又不能现在便走,只得和刘宇等人面露喜色,赞誉一番。刘宇等人虽然宽了心,可是想想把柄在人手中,也是说不出的别扭,心中五味杂陈,到底是何滋味,也只有自家知道了。
刘瑾和张文冕,都是一副偏激个性,张文冕心知刘瑾得罪人甚多,而且又不会交朋友,八虎日渐疏远,虽然权柄日重,难免不会有一天因为树敌太多,遭受群攻。
他思忖刘瑾除非失了圣心,否则普通罪名很难奏效,如果百官罗织重大罪名,众口烁金之下,刘瑾怕是要寡不敌众,于是便想了这个‘火烧连舟’的法子,迫使百官荣辱与共,利害同攸,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平时收罗以备不时之需的。
有些官员来往不多,只是简单一张名刺,没有太大说服力,刘瑾还装作附庸风雅,硬向人家讨要亲笔地诗词歌赋,若赠诗词,哪有写些不相干的东西之理?自然要极尽赞美歌颂,表达自已仰慕拥戴之情,如今可就都成了刘瑾挟制自保的武器了。
刘瑾见几个心腹焦急担忧的神色已经消失,知道军心已定,不禁哈哈大笑,吩咐亲信家丁把信匣又收了起来。张彩几人脸色略有些不自在,他也明白其中原因,平时也不想闹的这么难看,如今没办法,既然已经撕破脸皮,他也不在乎了。
刘瑾意气风发地道:“满城公卿都在观察行色,彼此来往商量进退的官员必定也不在少数,张彩、刘宇,你们几人马上回去,再安排些心腹,把书信一事悄悄透露于那些当事人知道,叫他们晓得其中利害。
明日杨凌不使绝招便罢,咱家就跟他推来攮去的扯皮,他要是想给咱家来个狠的,那就一拍两散,大家完蛋,除非我刘瑾稳当当儿地,否则,谁也别想好过!”
“谨遵公公吩咐!”张彩几人总算有了点儿笑模样,把柄在他手里就在他手里吧,反正自已追随刘瑾,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要不然刘瑾倒了霉自已一样好不了,现如今不过是等于签了卖身契,想转场也没了机会罢了。
事已至此,还能怎么样?认命吧,就在老刘这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得了。
卢士杰见张彩等人走了,忙也拱手道:“公公既有后着,那我也放心了,这便告辞!”
刘瑾说道:“不忙不忙,卢公子且留下,咱家这记杀手锏,是撕破了脸皮的无奈之举,此时一公开,文武官员纵不敢动我,恐怕以后也会心存疏运,唉,这也是没有办法,反正他们奈何不了我,随他们去吧。
只是,如果杨凌不使狠着,咱家这一计就用不上了,那些寻常的罪过总还得搪塞一下,你是当今才子,腹有经纶,且帮咱家想些说辞,以便应对。”
卢士杰一愣,见张文冕站在一边正看着他,不敢有丝毫犹豫,忙道:“好好,那么在下就和文冕一起为公公谋划一下。”
“呵呵呵,好好,来人呐,备酒。还有,把客室拾掇好,今晚士杰、文冕都要在府上过夜。”
卢士杰一听,暗暗叫苦:“这可怎么办?刘宇等人走访那些当事人去了,但愿国公能因为他们的异动有所察觉,只是……这桩丑事,哪个人听了会说与旁人?国公啊国公,但愿你吉人天相,千万不要偷鸡不乘,反被人乘!”





回到明朝当王爷 第358章进退两难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王爷最新章节!
第358章进退两难
刘瑾上朝,卢士杰趁机告辞。他不敢直接去杨府,好在平素和杨凌互通声息早有秘密的消息渠道,到了胡同口一家古玩店,卢士杰把店东唤出来,装模作样地看了一阵,等他挟了张条幅字画出了古玩店,上车直奔玄明宫的时候,消息已从后门飞报威国公府。
刘瑾暗中放出风去,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告发刘瑾贪脏乱枉法、以权谋私,那么这些交往过密的柬贴就毫无效力,百官也不忌惮刘瑾,因为从来没有因为一个官员贪污搞株连九族的。
可要是把罪名说大了,给他扣上结党乱政、甚至扣上篡位造反的必杀罪名,刘瑾密匣在手,百官就人人自危了,很难说在公义和私心之间,他们会做出什么选择,如果杨凌带头冲锋,杀进敌营忽然发现处处伏兵,连带进来的人都有一半是人家的部下,那就全军覆没,永无翻身之日了。
因此,在了解百官心态、在无法估量这些信柬到底产生多大作用之前,是万万不可冒失急攻,自蹈险地的。这一条,卢士杰看的很清楚,所以告诉那古玩店老板,这条消息,无论如何必须送到杨凌手上,否则大厦之倾,不过是弹指之间的事。
快马到了威国公府,杨凌早已上朝去了,探子知道事关重大,急得满头大汗,只得拜见两位当家主母,说出这条消息的重要性。可是皇宫大内岂是随便进的,朝会期间,小官又不能擅入宫廷传递文件。尤其是一入中和殿,百官议政,纵然消息送进宫中,又有哪个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去通知杨凌?
韩幼娘听了消息心急如焚。却不知该如何为相公分忧。有心让唐一仙去,可是虽然满朝文武都知道唐一仙是天子至爱,可她至今未嫁,豹房是正德私邸,出入无妨,要是去皇宫大内那就逾礼了。
高文心也想不出办法,正自愁肠百结,忽想起家中还藏着个女诸葛。立即便拉着幼娘去见成绮韵。成绮韵知道今日是杨凌与刘瑾决战之期,不过以昨日所定之计,经过反复思量,都料定此罪一出,百官应和,则至少皇帝会先收押刘瑾,抄家确认,那么厂卫入府。神不知鬼不觉的丢下些证据,大事定矣。
所以今日虽是决战之期,成绮韵倒不紧张。也不知是修习内功心法体质日渐强健必倒,还是她在江南日夜切磋,传授给杨凌的房中秘术越来越高明。昨儿被杨凌弄得畅美异常、骨软筋酥,成大小姐春睡迟迟,此时刚起,正在慵懒梳妆。
陡瞧见韩幼娘和高文心。尽管成绮韵比韩幼娘岁数大得多,可是‘妾’见主母,还是有点心虚。人只有特别在乎一些东西的时候,才会患得患失。
可怜内厂的女魔头、诡计多端地成大档头,昨夜刚和杨凌颠鸾倒凤的,忽见了当家主母跑来,就象老鼠见了猫,怯生生站起来。满脸晕红,只当大夫人是有心为难她来了。
成绮韵心中正自忐忑,一听韩幼娘说明来由,心中也是一惊:朝争勾心斗角,满朝公卿俱涉其中,成败基于早作绸缪、决于顷刻之间。内厂密探四布,想不到今日差点不知已不知彼,糊糊涂涂败于阵上。
此时艳阳高照。而且今日百官瞩目的就是刘杨之战。早朝时不会有人拿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去扯淡,恐怕此刻早朝会已经结束。皇帝稍做歇息,就得开午朝会,刘杨当堂对质了。此事刻不容缓,成绮韵紧张思索片刻,忽地瞧见韩幼娘一脸焦急,大眼睛里都盈满泪水,忽地计上心来,双掌一击道:“有办法啦!”
韩幼娘大喜,一把扯住她的手腕,急道:“姐姐有何妙策,快快说来听听”。
“哎呀呀,夫人好大力气,疼呀疼呀”,成绮韵吸着凉气儿直叫唤。
韩幼娘虽是女流,练的却是刚猛霸道的功夫,学的气功都是硬气功,那力气可不小,忘形之下,小手一握,成绮韵纤纤玉腕已青了一块。韩幼娘忙放开手,连连致歉。
成绮韵道:“夫人,速着诰命袍服进宫,你是国公夫人,与夫同礼,大人安危,就要着落在你身上了。”
高文心也知道宫廷礼仪,闻言一怔道:“可是幼娘既没有牙牌,又未经宣召,而且是一介女流,以何名义进宫?”
成绮韵道:“那也无妨,夫人速去装扮,其余地事我来安排!”
韩幼娘闻言急忙回去,取出诰命袍服,装扮整齐,门口已备好了马车,成绮韵见她出来,立即拉着她同上马车,星驰电掣直奔京城。
车子急行,颠簸不已,成绮韵与韩幼娘并肩而坐密授机宜:“夫人,咱们直接去西门,西门宫卫、太监有属下的人,到了西门就说国公夫人有要事求见永福公主殿下,让他们进去传禀,夫人进宫后速去皇庵,马上把事情告诉她,让公主殿下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把消息通知国公。
如果国公已当殿指斥刘瑾干法乱政、蓄谋造反,而百官因私退却,不敢应和,使国公陷于险地,那也要通知国公,就说有准确消息,请皇上查证,以免当堂治罪”。
说到这里,她停了一停,心道:“寻常官员争战,胜败不过是官职而已,到了大人这一级,却是全部身家。满朝文武牵涉在内的大案,可不是找个寻常代罪羔羊可以解决的了,如果大势已无可挽回,我便尽量把一切揽在自已身上吧,大人或可因此脱难”。
韩幼娘见她说了一半,忽地两眼出神,不由急道:“姐姐,我……..求见公主,她肯见我么?”
成绮韵回过神儿来,微笑道:“夫人只说是西郊皇庵筑造事宜。管它理由合不合,只要消息送到,殿下必然见你,若非她现在是修行人的身份多有不便,亲自相迎也是可能的”。
幼娘有些诧异,不过她多次听相公夸奖过成绮韵的急智机警,她和相公的事幼娘其实也心中有数,所以对成绮韵很是信任。闻言便点了点头。探目窗外,只见一棵棵新芽绿树掠过,车马渐多,人声渐起,前方已近城门,马车也不由慢了下来,幼娘心急如焚,恨不得插翅飞到宫中。成绮韵亦于此时一掀轿帘儿,向外娇叱道:“侍卫前方开路,不得片刻迟延!”
早朝会现在地确已经散了,今天有一桌丰盛的宫廷大宴要开席,谁还吃煎饼馃子垫肚子呀。所以早朝时几乎没有人奏本言事。虚应了事一番,皇帝就回中和殿,先吃些点心茶水垫肚子。
朝中文武候在殿外等着开午朝会,一个个心神不属。神色各异。那些匆匆听说刘瑾竟然挟有自已手书地官员,心中虽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可是此时把柄在人手中却也不免忐忑不安,畏首畏尾起来。
把柄被人持于手中,任何人都不会舒服。刘瑾原本以权柄治人,也不愿亮出这张底牌,他也知道这件事一说出来,必成众矢之地。不但死忠于他的人会离心离德,那些被迫受制的人更会恨他入骨,只要找到机会必会反噬,可是就算是饮鸠止渴,现在也顾不得了,他必须先应付了眼前的危机。
张彩刘宇等人并不傻,象李东阳、杨廷和这一类重量级地人物,他们是不会通知地。因为他们才是政争的真正主力。其他的人不过是摇旗呐喊的喽罗,喽罗多了就连皇帝也不能等闲视之。他们要威胁、争取的正是这些喽罗。
如果直接给李东阳这一类的人物送封恐吓信去,以这些人的政治阅历、官场人脉和眼光,决不会束手就缚,虽然这一次可能会打消他们一举擒下刘瑾地念头,让他们鸣金收兵。他们也必然会通知杨凌,把这个唯一可以克制刘瑾地人保全下来。
所以李东阳等人尚不知情,虽然看到百官神色诡异、气氛压抑,好象有些不同寻仇,可是他们还以为这些人是由于今日之决战的紧张,所以并未深思。
此刻,正德皇帝正在中和殿用膳,可是心情奇差,正德也吃不下几口。或许这位端坐在中和殿中,手握天下生杀大权的小皇帝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他却是一个最合格的朋友。
尽管年岁渐长,正德,还是那个看到在病重父皇身边拿着皇冠玩乐地国舅,怒不可遏,提剑追杀的朱厚照;还是那个兵发大同时,和士兵们挤在一辆车上,在满是马粪和汗臭味儿中嘻哈打闹地朱厚照;还是那个刚刚继位、毫无根基,却宁可与满朝文武对抗,也不愿诛杀身边几个奴才地朱厚照;还是那个一身戏子绯衣,听说杨凌未死,喜极忘形,以帝王之尊爬墙相见地朱厚照。
今天,没有人逼宫,没有人逼他做什么事,但是被文武百官抬上台面打擂台地是他至亲至信,倚为左膀右臂的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在内廷,一个是勋卿,都不是平时可以上朝站班的大臣,可是却是满朝公卿为之瞩目、可以左右政局的幕后重要人物,现在这两个人要互相参劾,正德的心情怎么能好?
“唉!”幽幽一叹,正德抛下手中一块点心,立起身道:“撤下去,朕没胃口。宣文武百官上殿!”
身旁侍候的太监不是刘瑾。刘瑾正在司礼监做‘打擂热身运动’,而且这个紧要关头他也不便露面,便派了一帮子心腹在皇帝身边,对他的一举一动,神情气色随时回报,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那太监正要躬身出殿,外边忽地抢进一个小黄门儿来。趋前见驾,跪倒在地道:“启奏皇上,安国侯、建昌侯求见”。
正德一怔:这些王侯公卿都是勋爵散秩,除了宫廷有重大礼仪活动,根本不需要他们上朝,他们来做什么?”
两位侯爷同时求见,也不好推却,于是又做了下去。说道:“宣他们进殿!”
此时,韩幼娘和成绮韵刚刚冲出高老庄,还没拐上进城地官道……..
殿外百官正等着大决战,杨凌爵位最高,蟒袍玉带,站在最前边领袖群伦,三位大学士也得退后半步,刘瑾准备停当也带着紧张的心情来到了中和殿外。往杨凌旁边儿一站,两个未发迹时的好友彼此一望,眼中尽是冰雪……..。
中和殿内,正德皇帝苦笑不得,原本挺紧张的心情。被这两位侯爷搅得烟消云散。殿外众臣抻着脖子,就是不见皇帝宣召,却见无事不登门地两位侯爷急匆匆赶了来,被正德召进宫中。不禁有点莫名其妙,这两位仁兄斜刺里杀将出来,在这种紧要关头,他们干嘛的啊?
中和殿内,只见养尊处优、细皮白肉的洛老侯爷絮絮叼叼还在那儿讲:“皇上,老臣世受国恩,安享朝廷俸禄,子子孙孙。与明同荣,对皇上,老臣是忠心耿耿啊,听说皇上要成立廉政公署,肃贪清吏,老臣年迈,怕误了皇上差使,便派了臣子有为前去。希望他能有番作为、为皇上尽忠。
谁知道昨日给事中黄景黄大人当廷指斥。痛诉小儿骄横跋扈,欺凌言官。皇上,小儿确是年少不懂事,可是老臣家教颇严,小儿真的不敢胡作非为啊,若有过激之举,那也定是……..定是受了威国公唆使,或者那官员劣迹斑斑,小儿嫉恶如仇,为大明江山出此败类而痛心疾首才有违规之举,皇上啊……..”。
“好啦好啦,朕知道你公体为国,一片忠心。黄景所言,安国侯不必往心里去,朕不会追究他地责任,你且安心回府吧”。
“谢皇上,谢皇上,既受给事中大人弹劾,老臣想要小儿辞了廉政公署地差使,回家闭门思过,以谢皇上宽宏之恩”。
“呃……..好吧,朕允了”。
“谢皇上,谢皇上”安国侯一块大石落了地。他正妻只生两女,没有儿子,等到娶了小妾,从二十岁起,两年纳一房,却一个也生不出了,老头儿今年六十八岁,直到十八年前,第十六妾才给他生了个宝贝儿子,洛家的香火儿全指着这个宝贝蛋传继下去呢。
现在刘杨大战,战火所及,谁知道儿子会不会受牵连,就刘瑾那种心胸气度,一旦得势不整治他们才怪。安国侯也知道给事中黄景地一番话不会使皇帝追究这些王孙公子们地责任,而且黄景只是在扩大声势,制造杨凌狐假虎威的印象而已。但他要的就是黄景一句话,借这个机会彻底退出战圈,免受殃及罢了。
安国侯刚刚谢恩,抱着同一心思的建昌侯又出来了,他刚张嘴说话,小黄门又进来禀告道:“启禀皇上,成国公朱刚、驸马都尉秦云珮求见”。
中和殿外文武百官站的两腿发酸,眼见得平日难得一见的皇亲国戚、勋臣公卿们就跟土拨鼠似的,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一拨拨地进殿见驾,最后正德皇帝也不耐烦了,下旨不许再放他们进来,但有问起一概问答‘廉政公署解散,概不追究责任’,免得这帮七大姑八大姨的都跑来穷折腾。
随即司礼太监出殿,高声宣道:“皇上有旨,宣百官进殿”。
“咚,咚咚咚咚咚咚……..”,犹如一阵战鼓,每个人的心都急跳起来。关心国事的、担心丢官的、准备发言地,一个个紧握双拳,喉头发干,由于站了太久,这一紧张,还有几个急着想去方便方便的。高高在上的大员们,剥去权力织成地神圣光环,与普通百姓也没有什么两样。
就在这时,后宫中有两位衣着华美地俏丽小姑娘急匆匆地向中和殿跑来,后边跟着四个宫女、八个小黄门儿,他们倒不是速度跟不上,只是不敢超越在那两位姑娘前边。这两位姑娘就是永淳公主和湘儿公主。
成绮韵真猜对了,永福公主费尽心机。不惜戴发修行,自夺公主封号,就为了嫁给杨凌,虽说公主身份尊贵,可杨凌对幼娘之爱天下皆知,她想嫁杨凌没可能不讨好幼娘。要是听说韩幼娘求见,如果不是现在是修道者的身份,不亲自迎出来才怪。
饶是如此。不明韩幼娘来意的永福公主也是芳心乱跳,站在庵门儿眼巴巴地瞅着,不知这位杨家第一夫人到底有什么事来找自已。“莫非皇兄对杨凌言明了自已心意,韩夫人才来相见?”想到这里朱秀宁不禁脸红耳热,心中忐忑。可是又觉得皇祖母刚刚过世,皇兄虽然荒唐了些,也不致如此离谱。
这儿正想着,已见韩幼娘大红礼服。冠带整齐地急急走来,由于是为国母戴孝期间,可命妇礼服又是红色的,所以在腰间额外系了条白绫。
两人一见面,韩幼娘见礼参拜,随即按照成绮韵吩咐,开门见山说明危机,永福公主听说心上人有难。怎肯让他踏入陷阱,可一个空门中人,忽然跑去前宫找男人,那也实在太不象话了,情急之下,永福立即命人立即把妹子叫来。
此时,永淳公主和朱湘儿正在练习宫廷礼仪,因为内宫最长者是太皇太后。本该由她主持朱湘儿的册封典礼。由皇帝加冠颁发金册,不料太皇太后一直病卧在床。这典礼始终未成。现如今太后是后宫之主,准备下个月举行册封,两位公主穿着公主参加典礼的全部行头,正在那儿演习呢,忽听姐姐急事相召,两个好姐妹就一起赶了来。
永福公主又把消息说与她们,要她们无论如何,得给杨凌送上一句话。二人闻言马上摆驾中和殿,永淳走到半路越想越急,她已坏了姐姐一次大事了,如果杨凌这次再出事,那姐姐的终身怎么办啊?有得吃总比吃不到好啊。
一念及此,反正有皇兄‘宫奔’在前,小公主一提裙子,也顾不得小淑女地模样了,撒开双腿就跑,她跑朱湘儿便跟着,后边一帮子宫女太监,远比上次正德在夜间女装狂奔更拉风。
跑着跑着,永淳公主由于奔地太快,一下子崴了脚,痛得她蹲在地上眼泪汪汪儿的,朱湘儿忙扶住她问道:“怎么啦?要不要找太医看看?”
永淳扁着小嘴儿抹抹眼泪,说道:“你不要管我啦,快去找杨凌,要是误了姐姐大事,我一辈子都不愿谅自已,快去快去,快些点呀”。
朱湘儿犹豫一下,对追上来的两个宫女道:“快找人,抬永淳公主回宫,请太医!”
说完一提裙摆,又撒开两条腿狂奔起来,跑到中和殿前,正看到文武官员要进殿见驾,朱湘儿又喜又急,也忘了这是皇宫大内了,忘形尖叫一声:“杨凌!”
在宫里头居然有女子尖声大叫,还直呼威国公之名,这是何人?
“唰”地一下,数百道目光闻声望去,杨凌、刘瑾刚刚准备走上丹陛,立即止住步子扭头回望,只见一个小姑娘提着裙子飞快地跑来,跑的钗横发乱,看袍饰竟是公主身份。
公主属内命妇,重大典制时的礼服同皇后相差无几,也是凤冠霞帔,只是珠冠虽叫凤冠却不饰九龙四凤,只有大花小花、珠翟花钗,由于大礼服太厚,内穿袆衣,配素纱中单,黻领、朱罗、绉纱、袖端、襈裾、蔽膝,外边还有霞帔、宫裙等等,小公主跑的一身大汗,俏脸通红。
她头上珠冠早就歪了,还不时去扶上一把,冠上流苏摇来摆去,霞帔如两条彩练,胸前所系的那粒金玉坠子随着她地奔跑在已具弧度地酥胸上不时地跳跃着。由于殿外百官云集挡了去路,她直接跳上丹陛,顺着廊道冲了过来。
青丝缨络结齐眉,可可年华十五时。朱湘儿天生丽质。本已令人瞩目,再见此时这番举动,真令文武百官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朱湘儿也顾不得了,她在巴蜀时,也就是只在父亲面前装装相,平素在府中本就淘气随意之极,此时重任在肩,哪管别人脸色。这一通急跑,跑得她心跳膝软,奔到杨凌面前又急叫一声:“杨凌!”
随即自已先尖叫一声,然后娇躯扑了过来,把怔愣在当地地杨凌一下子和身扑倒,重重地摔在地上,凤冠飞出老远,假发套儿也掉了。那张小嘴儿正好吻在杨凌的右颊上。杨凌傻了,都忘了后背硌地有多疼,温香暖玉在怀,愣是没一点儿感觉。
中和殿前鸦雀无声,文武百官全成了泥雕木偶。
原来。公主穿地是尖足凤头高跟鞋,鞋底后部有一个长圆底跟,这一路百米冲刺,小公主体力纵好。一双粉腿玉肌也有点儿打颤了,尤其那种鞋她平时不常穿,掌握不好高低深浅,跑下丹陛时一脚踏空,整个身子直扑了出去,就造成了现在这种场面。
1...305306307308309...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