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华第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彩田
沈昀听了这话,不由也是心头一震。“你是说,旻文太子并没有死?”
试想,若是旻文太子和烈武帝因为权力发生正面冲突,烈武帝既是皇帝,又是父亲,在礼法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旻文太子就是再占理,元家、李家、独孤家、赵家这些顶级豪门就是再支持旻文太子,顾忌着舆论,大概也不会倾尽全力帮助旻文太子推翻烈武帝。
可旻文太子一死,烈武帝忙着剪除旻文太子的羽翼,各大家族危在旦夕,若是在这个时刻旻文太子“死而复生”,这些顶级豪门处在被清洗的边缘,必然也只能全力支持旻文太子废掉自己的父亲,夺取大位。
况且,如今烈武帝认为旻文太子已死,对他放松了警惕,徐州的大战更是吸引了大晋、北燕和北魏的大部分目光,谁都不会想到,这个已经死了的旻文太子在背后翻云覆雨,掌控大局。
若真是如此,那旻文太子不光是算计了北燕上上下下,也把大晋君臣给玩弄于鼓掌之中。甚至连沈沅钰庾璟年也全都算计在内,他这一盘棋,真的下的好大。
等沈昀把这一切全都理刷清楚,不由矍然变色。旻文太子要是真的是假死脱身,那他的才智也实在太可怕了。
沈沅钰抱着脑袋,喃喃道:“我就说,旻文太子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死了。原来他真正想对付的人,根本就不是慕容齐,而是他的父皇烈武帝!”
沈昀见她说得这样自信,也不由有几分动容,“你怎么就这么肯定,旻文太子一定没有死!”
沈沅钰道:“他不会那么容易死的。我知道,我知道!”上一世的方健,即便是被沈沅钰拿到了确凿的证据,还是能够在最后的关头翻盘。他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庾璟年一箭射死!
她陡然想起一件事来,道:“爹爹刚才说,民间对旻文太子的党羽遭到清洗而报以极大的同情?是有这件事吗?”
“是!而且是众口一词!”
“爹爹你想想,烈武帝就算是想要清洗旻文太子的党羽,也不会将这件事公之于众,必定会找个合理的理由。比如是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之类的,为什么老百姓不但知道皇帝的真正目的,还众口一词地对旻文太子报以同情呢,这是有人在背后引导舆论!”
沈昀又是一阵色变。旻文太子做这样的事情,的确是非常的驾轻就熟,就看这些年来,北燕的民众人人把他当成救世主一样看待,早就忘了还有一个烈武帝的存在就可见一斑了。
沈昀越想越觉得女儿的猜想有道理,他再也坐不住了。“不行,我得去和父亲商量商量这件事。”起身正要往外走,又嘱咐沈沅钰和蕊心道:“今天咱们商量的这些事,一定不要告诉任何人!”这才去了北望斋。
沈沅钰想到旻文太子还活着就觉得鸭梨山大,这个人简直就是阴魂不散。若是他成功登上了北燕皇帝的宝座,日后还不知道怎么搞风搞雨呢。
蕊心见她脸色不好,就倒了一杯水给她,“小姐,我看你脸色不好,我扶你回去休息吧。”
沈沅钰摇了摇头:“不行!蕊心,你立即准备纸笔,我要给庾将军写信,把旻文太子有可能活着的事立即告诉他。”
蕊心提醒道:“小姐,旻文太子就是活着,也要忙着对付烈武帝,夺取大位。还没空管徐州的战事!您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何况,老爷不是刚刚吩咐了,叫咱们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沈沅钰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是我到底还是有些担心。不告诉他一声,我总是心中难安。至于父亲那边,我自然会向他说明,这个你不用担心。”
就写了一封亲笔书信,让蕊心亲自去一趟琅琊王府,交给庾之瑶,叫庾之瑶立刻飞鸽传书将信发出去。
做完这一切,沈沅钰的心总算安定了几分。
淮阴城中,庾璟年接到沈沅钰的书信,看完了之后,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萧十三作为他的贴身亲卫,战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庾璟年的安全。因此一直贴身护卫着他家将军。
从前他家将军收到家信之后,总是心情愉悦嘴角微翘。这次却是大不同,脸色黑得就跟那灶里的木炭似的。
萧十三平时看起来有点傻,但有时候还是很机灵的,他虽然不认字,但是早就猜出来将军每次所看的所谓的“家信”定然是沈沅钰写来的。
他便陪着小心问:“将军,可是建康出了什么事儿了?”
庾璟年没好气地说:“能出什么事?”沈沅钰的这封信,也解开了这么长时间以来他长久萦绕心头的疑问。他也和沈沅钰一般,觉得旻文太子没有那么容易死,单是那个忠心耿耿的夏侯元,就不好对付,何况旻文太子其奸似鬼呢!
可怎么偏偏上次就被他一箭射死了呢?想到自己忙活了这么久,很有可能为旻文太子作了嫁衣裳,为他登上皇位帮了大忙,他的心情就分外不美丽。
庾璟年慢慢走到军帐中悬挂着的巨大地图道:“独孤容的主力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他的心腹幕僚程先生也在帐中,便道:“已经到了石塘县。”说着用手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地方。
庾璟年哼了一声:“独孤容也号称一代名将,怎么进军速度如此之慢。等他到达汝阴郡还要多少时间?”汝阴郡乃是徐州一处战略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庾璟年决定和独孤容决战的地方。
到时候独孤容兵疲师老,劳师远征,加上补给线拖得太长,庾璟年则是以逸待劳,他有十足的信心一股荡平独孤容的主力,并且迅速光复徐州全境。
程先生道:“按照独孤容现在的行军速度,大概还要两个月的时间能赶到这里。”独孤容想要拿下徐州,威胁建康,就必须占领汝阴,这个地方他不想来也得来。那里的确是个决战的好地方!
庾璟年思考了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两个月太长,本将军等不了那么久。决战的地点,还是改在……”他修长白皙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后停在汝阴郡北面的颍川郡。“改在颍川郡!”
程先生吃了一惊。“将军,好好儿的,为什么要改变策略?”诱敌深入,坚壁清野这个策略本就有程先生的心血在里头,按照他的计算,如果计划顺利,能顺利地将独孤容的大军引到汝阴郡附近,庾璟年的胜算将超过七成。
庾璟年叹了一口气,慢慢地道:“旻文太子很有可能根本就没死!并且很有可能很快就夺取北燕的皇帝之位,倒时候他若是派兵增援独孤容,到时候又增变数。所以,决战必须提前进行。”
旻文太子,你又利用了我一次!这一次,我一定要杀你的爱将,灭掉你的十万大军,先讨回一点利息来再说。
庾璟年下定了决心,便吩咐传令兵:“立刻召集军中诸将在我的中军大帐中集合,本将军要分派命令,大军立刻向颍川开拔!”
进入到八月份,徐州战场上形势愈发变得复杂起来。庾璟年不再仅仅采取守势,而是调动大军频频向独孤容的军队施压。他也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把消灭北燕军的兵力作为首要战略目标,他将两卫兵马分成四路,他自己统领一路,剩下的三路分别交给两个卫将军以及一个副将军带领,很是打了几场硬仗,歼灭了数千的北燕军。
独孤容其实已经看穿了庾璟年的目的,可是事到如今,他已经到了骑虎难下的境地。他孤军深入徐州,北燕的烈武帝不给他分毫的支持,他只能依靠掠夺来补充给养,一开始士兵们想着为旻文太子报仇,士气很好,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战争绵长仿佛永无结束之期,士兵们的士气已经变得十分低落。
他又不敢撤兵,这时一旦后撤,整个军心浮动,庾璟年只需率领骑兵追击,他的大军立刻就要崩溃。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庾璟年决战,击破了这支大军,大晋短期之内很难组织起另一支这样的军队,他就有了喘息的时间。
所以明知道庾璟年提前在颍川做好了准备,要与他决战,他也不得不来。
一时颍川郡战云密布。
沈沅钰密切关注颍川战事,每日都和蕊心研究许久。这一天沈沅钰正在担心,就见蕊心拿着战报,高高兴兴来给沈沅钰报喜:“恭喜小姐,庾将军初战告捷!”
沈沅钰果然万分高兴:“此话当真。”
蕊心笑道:“奴婢怎么敢骗小姐呢!”
嫡女华第 第172章 宫廷变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嫡女华第最新章节!
原来,八月初三,庾璟年亲自率领主力大军到达颍川郡,此时独孤容的前锋部队也抵达了颍水。
独孤容派前锋将军高望进攻刘岩把守的嘉登县,企图夺取颍水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庾璟年审时度势,为了初战告捷,提振士气,亲自带兵北上解嘉登之围,庾璟年并不蛮干,而是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先是引兵至平河乡,伪装绕路攻击独孤容后方,独孤容果然分兵前来阻止,庾璟年则亲率轻骑,直趋嘉登,并于千军万马之中亲自杀死前锋将军高望,取其首级而还。
北燕军溃败,于是嘉登之围自解。庾璟年却知道独孤容数万大军转眼即至,嘉登是没有可能守住的。解了嘉登之围后,便组织百姓渡河,向大营撤退。独孤容派大将苗维率军渡河追击,庾璟年当时只有骑兵五百,而苗维军达四千余骑,且尚有步兵在后跟进。
庾璟年知道北燕军缺乏辎重,便命令士卒故意将辎重财宝丢弃于道旁,北燕军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庾璟年见状立刻调转马头,突然发起攻击,北燕军来不及组织抵抗,被一击而溃败,大将苗维在乱军之中被萧十三所杀,庾璟年带领数百骑兵施施然退回大营。高望和苗维都是独孤容手下出名勇猛的将军,却被庾璟年一战而斩,北燕军队的锐气被大大挫伤。
而独孤容也终于率领大军到达颍川,两方隔着颍水对峙。
沈沅钰把一份战报来来回回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多少松了一口气。不过如今北燕军队在数量上仍然占据着优势,庾璟年还不能掉以轻心。
接下来的战局正如沈沅钰所料的那样,令人眼花缭乱。
独孤容知道庾璟年年轻气盛,遇事冲动易怒,便派参军陈绍书写檄文并找了嗓门巨大的士兵在阵前宣读。檄文中把庾璟年骂得体无完肤,说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全靠佞幸晋元帝而得以上位,甚至污蔑他乃是晋元帝蓄养的娈童。
如今两方的部队全都立足未稳,大晋一方的辎重粮草尚未运抵,若是庾璟年受不得激,立刻命令主力渡河攻击,那么独孤容只要击之半渡,大晋军必定凶多吉少。
庾璟年当时气得在营帐之中差点暴跳如雷。独孤容污蔑他可以,但是皇伯父被他看成父亲一般,绝不容许旁人污蔑他半分。
程先生吓得够呛,生怕庾璟年受不得激,从而作出什么错误的决策。就在一旁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对他进行劝说。
庾璟年恨不得当场带人杀到对岸去,把独孤容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不过想起还在建康等着他凯旋的沈沅钰,到底压下了火气。他语气冰冷地说道:“有朝一日,我必割了独孤容的舌头,以报今日之辱!”
到底沉住气,依旧叫部下构筑防御工事,并不主动渡河攻击。庾璟年明白,独孤容孤军深入,没有后援,加上这一段时间他的坚壁清野的战术渐渐发挥了效益,独孤容粮草辎重已渐渐跟不上了。现在等不起的是独孤容,而不是他庾璟年。
消息传到建康,沈沅钰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气,“庾将军有这份忍功,哪里还怕日后无往而不利呢!”
皇宫之中,晋元帝也松了一口气。“毕竟是要娶媳妇的人了,安仁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语气中满满的都是欣慰和赞赏。
这边沈沅钰和晋元帝正在满怀信心地等着庾璟年收拾掉独孤容,北燕也如同沈沅钰所料一般发生了惊天变局。
烈武帝经过反复思量,终于决心对支持旻文太子最甚的梁国公于谨家族动刀子。烈武帝本人也不傻。八大柱国所代表的贵族集团乃是北燕国家的根本,他根本不可能将支持旻文太子的元家、独孤家、赵家一网打尽,他的意思是动一个于家,杀鸡儆猴,让其他几家老老实实地听话,也就是了。
没想到却捅了马蜂窝。
烈武帝想要收拾于家的消息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没等烈武帝动手,这几大世家竟然极为神速地联合一气,几大世家在军中的势力十分强横,十分神速地发动兵变,将皇城包围。
本来北燕皇宫的宿卫由烈武帝最信任的宇文世家把持。哪里知道宇文世家不知怎么的竟然被策反,不但没有阻拦四大世家杀入皇宫,反而大开宫门,引着四大世家的人直接杀进皇宫中去。
兵变之时,烈武帝正带着小妃嫔在御花园的海池之内划船,忽然之间看见皇宫之中涌入这么多士兵,不由大惊。
此时元家、独孤家、赵家、于家的几位家主在宇文家家主宇文廷的带领下走到池海边,将他团团包围,烈武帝戎马一生,他从船上下来,看见这样的情形并没有害怕,而是厉声道:“你们这是犯上作乱!”
看见宇文廷他更是痛心疾首:“宇文廷,你这个背主求荣的狗东西!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出卖朕?”
宇文廷朗声道:“陛下不分忠奸,听信小人之言,不但欲除掉我大燕的擎天玉柱旻文太子,还要对有大功于国家的八柱国家族动手!如今国家已经被您搞得一团糟,再这样下去,不用北魏和南晋前来攻打,我们大燕自己就得完蛋。陛下说臣是背主求荣,臣只是不想先祖费尽鲜血打下的大好江山断送在您的手上而已!”
烈武帝气得浑身发抖。“你们以为杀了朕,你们就能够得逞了吗?朕已经把京郊大营十万精锐兵马交给了庐陵王指挥,他一旦听到消息,就将挥军杀进长安城,到时候你们一个也跑不了。”旻文太子死后,烈武帝有意把太子之位传给庐陵王慕容齐,因为时间的原因册立太子的大典尚未举行,但已先把京郊大营交给了他掌管。
如今的京郊大营的确是一支可以左右政局的力量。
他犀利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面对如此绝境却没有丝毫退却之意。只是宇文廷等人的目光里却只有淡淡的不屑。
正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遽然响起,“您说的是这个废物吗?您要指靠的难道也是这么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说话之间,一个英俊绝俗的男子走到众人面前,随手将一颗头颅扔在烈武帝的脚下。
那人圆睁双目,满脸惊恐,死得极为不甘,正是被烈武帝寄予厚望的庐陵王慕容齐。慕容齐满心想要取代旻文太子成为北燕国未来的皇帝,竟不知如何被人砍下了脑袋。
而烈武帝看着这名刚刚出现的男子,简直像是见到了鬼一般的大喊道:“你,怎么是你?你没有死?”
来人那般潇洒清贵,风采照人宛若初升的太阳,不是旻文太子又是谁呢。
旻文太子讥讽道:“难道父皇就这么希望我死?”紧接着他朗声道:“庐陵王慕容齐,勾结朝中大臣,意欲发动兵变,染指社稷神器,如今已被本宫诛杀!”竟是恶人先告状。
宇文廷带头跪了下来道:“庐陵王慕容齐有勇无谋,并未为我大燕立下足够多的功勋。却嫉妒太子功劳大,威望高,策划阴谋诡计,妄图加害太子。如今,太子已经诛杀他,太子功盖寰宇,天下归心,请陛下将国家大事托付于他,我大燕从此安矣。”
元家、独孤家、赵家、于家的几位家主立刻跟随着宇文廷跪了下来,一起大声道:“请陛下退居太上皇之位,请太子登基为帝!”
“你们,你们……”烈武帝全身颤抖,一时说不出话来。
旻文太子身边的夏侯元已经拔出了宝剑,若是烈武帝再敢说出一个不字,他就一剑解决了这个昏君。
这时宇文廷等几位家再次说道:“请陛下退居太上皇之位,请太子登基为帝!”
烈武帝心知大势已去,脸上透出心灰意懒的表情。“罢了罢了,你们爱怎么样便怎么样吧!”本想将这个威胁自己地位的儿子一举除去,立一个听话些的慕容齐为太子,哪里知道自己千般算计却依然斗不过他,最后反而搭上了慕容齐的一条性命。
晋元帝隆兴二十一年八月十三。旻文太子“死而复生”,在长安城联合宇文、元、独孤、赵、于等几大世家,诛杀了意图谋反的庐陵王慕容齐,旻文太子掌管了朝政,并趁机对反对他的政治势力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
一时长安城人人自危。北魏和大晋则全都跌破了眼镜。
对于这个结果,沈沅钰虽然早有预料,但是真正发生在眼前的时候,仍然让她心里堵得难受。
旻文太子实在太阴险了!
从引诱她去陈安县去救沈昀开始,旻文太子就布下了一个大局,将北燕君臣、大晋君臣全都玩弄于鼓掌之上,什么一心爱慕前世的沈宜,全都是狗屁。他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弄死自己名义上的老子,自己当皇帝。
可笑自己还花费了不少心思,利用信鸽和庾璟年取得联系,让他去接应自己。想来就是自己什么都不做,旻文太子也会想办法通知庾璟年,要不然他如何能够“假死”?
而独孤容进兵徐州,以及方峻的叛乱,都是旻文太子策划的结果。沈沅钰当时就觉得方峻叛乱的时间点拿捏的太到位了,现在想想他的目的就是扰乱众人的视线,让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大晋来,从而他在北燕的活动才能更加隐秘安全。
再往深里想,旻文太子甚至从出使大晋开始就策划着这场政变了。
他竟将天下英雄全都玩弄于股掌之上,这个旻文太子实在太可怕,也实在是太可恶了!
沈沅钰越想越心寒,也越想越郁卒。
北望斋中,沈弘沈昀父子俩相对无言,爷俩桌子前面放着的一份情报,上头写着旻文太子此次政变的详细过程。
老太爷良久才叹了一口气,道:“此前人们一直以为元家、独孤家、赵家、于家是旻文太子的铁杆支持者,现在才知道,这宇文家才是旻文太子真正倚重的家族。”
宇文世家历来忠于皇室,宇文廷和烈武帝一同长大,从小情同手足,有兄弟之谊,两人更是儿女亲家,世代联姻,宇文廷有两个儿子作了驸马,还有一个女儿送到了慕容齐的府中作了正妃。所以一直以来,宇文廷都是烈武帝第一信任的臣子,烈武帝所有的机密他都有份参与,烈武帝更是把宫中的宿卫交给了他来打理。
其实有了宇文廷,慕容圭想要弄死烈武帝只不过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可是他却费了这么大的劲儿,挖了这么大一个坑,骗烈武帝和慕容齐自己往里跳,等两个人把北燕的权贵得罪的差不多了,他再出来收拾残局,杀掉慕容齐,逼迫烈武帝退位。
选择了这样一种丝毫无损他的名声和威望的方式,里子面子全都是他的了。真是既做了婊、子,又立了牌坊。
沈弘看了儿子一眼,慕容圭心机太深,他当了皇帝,可比原来的烈武帝难搞一百倍,以后大晋大概是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沈弘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意思是以后咱爷俩肩上的担子恐怕更重了。
沈沅钰因为旻文太子的事儿连中秋节都没过好,远在颍川的庾璟年心情则很是不美丽,他自然想明白自己这是被旻文太子给耍了。加上这一次,他已经被旻文太子给耍了两回了,庾璟年长这么大没有吃过这种亏。
一时恨得不行,只把火气冲着慕容圭的马仔独孤容使。仗着地形熟悉,派左卫将军袁焕截击北燕的运粮部队,烧毁军粮车数千辆,北燕本来就补给困难,这下子更是雪上加霜。
一个月后,烈武帝颁布制书,将皇帝位传给太子慕容圭,自为太上皇。第二天,太子慕容圭于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为孝文帝,并大赦天下,决定第二年改元贞观。
消息传出,北燕民众一片欢腾。
贞观?贞观?!
沈沅钰听说了燕文帝慕容圭的年号,不由冷笑不已。沈沅钰明白慕容圭这是想要效仿李世民,统一天下开创一代盛世。
沈沅钰只是觉得恶心。
慕容圭即位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独孤容为太子少师,并且派大将军李未为行军元帅,统帅步骑兵三万兵逼兖州。其目的是很明确,就是为了接应独孤容的大军。
本来按照慕容圭的计划,独孤容在徐州意思意思,吸引一下北燕君臣的目光,方便他搞一些间谍活动也就是了。没想到大晋军队太不经打,独孤容轻轻松松就占领了大半个徐州。
徐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一旦占领了徐州,就相当于锁住了南晋的咽喉,以后渡过长江荡平南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块肉既然吃到了嘴里,再吐出来,慕容圭和独孤容都有些舍不得。
不过独孤容手下这十万大军可是北燕的精锐部队,北燕虽然兵多将广,家底厚实,但是一旦损失了这部兵马,慕容圭就是再财大气粗也消受不起。
所以才立刻派了李未出兵接应独孤容。
慕容圭的意思,若是吃不下庾璟年,便退兵保存实力好了,徐州能拿下一半,他也已经很满意了。
不过独孤容却叫苦不迭,请神容易送神难,现在想要退兵,那得先问问庾璟年答应不答应。两军在颍水对峙已经有两个月,大小战役打了不下数十场,如今北燕军队大概还有七万人,庾璟年一方大概有四万人,单从人数上说,他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可是他却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
庾璟年将兵力分作十部,骚扰、偷袭、伏击、断粮道,各种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对于部队的指挥也是越来越娴熟,越来越得心应手,简直就是拿他当成靶子,来练习兵书上的各种战法的。简直让他疲于奔命。
但无论他如何挑衅,庾璟年就是不肯和他展开决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