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310章 不会害你
顾大山也道:“袁家是个家风清正的人家,没有要打我们作坊的主意,只是想跟我们作坊交好。袁家富起来后,还请延福村的村民做活,不管是不是姓袁,只要是延福村的,每家每户都能出一两个男丁去砖窑坊干活,是把全村都给带得富了起来。”
要不是他早就看上武哥儿,他也会对袁家动心思,袁家确实是十里八村的好人家,哪家的闺女嫁过去,日子都能好过。
陈氏巴不得顾玉梅赶紧嫁人,忙道:“既是好人家,那还等啥?明天咱们就找认识袁家的熟人去探探口风。”
“探什么探,哪有姑娘家先去探口风的。”顾大贵不同意,觉得嫁姑娘还是该矜持一点,免得被人看轻了去。
三奶奶道:“大贵说的对,咱们不能太着急,先跟袁家来往一段时日再说,等过段时间,咱们两家熟悉了,再去探口风,这样好看一些。”
三爷爷一直在听着,此时点头道:“袁家确实不错,家里有赚钱的砖窑坊,这营生可是能传家几百年的,梅姐儿要是能嫁过去,这辈子吃穿不愁。”
袁家又是村长兼里长,在乡里有地位,梅姐儿不是喜欢有地位的人家嘛,这个正合适。
顾大富见三爷爷三奶奶都同意,高兴得不行,回家后,按捺不住激动,把顾玉梅喊来堂屋,跟她说了袁家的事儿。
“梅姐儿,爹的好闺女,咱们这是走运了,袁家可是乡里难得的好人家,那瑞小子是个懂事能干的,如今帮着家里的砖窑坊给客人送青砖呢。到时候分家,听何十六说,袁老哥早在常老头过世的时候就说过,要把一半的砖窑坊分给常二瑞,算是袁常两家平分砖窑坊,你要是嫁过去,以后就是砖窑坊的东家夫人。”
顾玉梅听得皱眉,兴致缺缺的问道:“他读过书吗?家里这么有钱,咋不去读书考功名?”
陈氏见她不满意,立刻站起来吼道:“考个屁,你是死在考功名这个坑里了?那么多读书的,有几个考上功名的?袁家有啥不好,那么大个砖窑坊,一天赚的银钱海了去了,你嫁个穷书生,跟着他嚼笔杆子吗?”
“再说了,如今是咱家看上人家,人家看不看得上你还不知道呢,你就敢摆架子,真当自个是千金大小姐,大楚的好后生都可着你挑吗?”陈氏斜睨着顾玉梅,把顾玉梅损得哭了。
“我说啥了?这是我的终身大事,我问几句怎么了?”顾玉梅抹着眼泪,委屈极了,她这段时间是越过越憋屈,心里苦得很。
陈氏啧一声:“得了吧你。袁家不错了,就算是在老家,咱家也就是个村长家,如今给你找了个里长家,你还不知足。你想嫁啥样的人家?想上天吗?”
顾玉梅不说话,只默默流泪。
顾大富无奈,对她道:“梅姐儿,爹不会害你的。你放心,爹会给你多看几个人家,要是有比袁家好的,咱就再说。”
给她找几家家境不行的,她就知道袁家的好,就会同意嫁到袁家去。
“再说什么再说?大哥你就是太惯着她,袁家多好啊。”陈氏对顾大富有些不满,觉得顾玉梅不知足,拉上顾大贵回了自个屋里。
顾大富很为难,看着顾玉梅哭,想要劝上几句,又怕自己再说软和话,又把她给惯坏咯,只得起身回了自己的屋子,留下一句话:“梅姐儿,爹是不会害你的。”
顾玉梅心里难过,坐在堂屋许久,见没人出来劝她,只能回屋睡觉。
顾锦里对顾玉梅的婚事一点也不关心,她正在看戚康乐脸上的疤痕。
戚康乐脸上的血痂掉落后,留下一条半指长,有些微微凸起,颜色鲜红的疤痕。
顾锦里看过疤痕后,笑道:“乐表姐放心,这疤痕能消掉。”
疤痕最难消的不是颜色,而是凸起。
凸起的疤痕已经破坏了皮肉组织,想要它消下去,不容易。但戚康乐的疤痕只有微微的凸起,没啥大碍,只要把颜色弄淡,她的疤痕就看不出来。
她拿出那盒祛疤膏,用手指沾了一点,抹在戚康乐的脸上,顺时针轻轻揉着:“以后每天早晚抹一次,每次都要揉上半刻钟,直到皮肤发烫为止。”
又交代道:“要是期间疤痕有发痒或者太烫发疼的话,记得告诉我。”
她以后不但要种药材,还要做成药,祛疤膏会是她的招牌药,一定得小心,可不能用着用着出问题。
除了祛疤膏以外,她还打算做蚊香、治疗风寒、咳嗽、退烧的药丸。
她到悬壶坊看过,哪里的药大多是草药,金创药也是药材磨成的碎粉末,并没有看见成药。
古代交通不便,很多人在路上生病了不能及时医治,没有买到草药,拖成了重症,结果一命呜呼。
要是有了方便携带的成药,只要出远门的时候备上那么几瓶,一旦路上生病,就是救命的药。
不过做药的事情急不来,等盛夏到了,她先做个蚊香驱蚊,让吴老大夫相信她后,再做其他的药。
“嗯,我记住啦。”戚康乐很是佩服这个表妹,每次都把她说的话记在心坎里,不敢忘掉一个字。
半刻钟后,顾锦里为戚康乐抹好祛疤膏,把祛疤膏递给她:“乐表姐,祛疤膏你自己收起来。”
而戚康平的腿、戚康明的手也恢复得不错,但要彻底痊愈,还得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伤了骨头的,好得慢。
戚康乐接过祛疤膏后,顾锦里就回了家,挑上崔氏准备好的一担草木灰,再在扁担上挂上一对水桶,去药田忙活。
她的那一亩药材长得不错,活了九成以上,半亩藿香长得尤其好,如今已有膝盖高,顾锦里看着长势喜人的药材,心里高兴得紧。
她给药田撒完草木灰,再泼上两遍水后,挑着箩筐、水桶回家,刚走到家门前的斜坡,就看见秦家兄弟朝着这边跑来。
她高兴的朝秦三郎挥挥手:“秦小哥,你回来啦。”
秦三郎笑道:“嗯,回来了,你这是去地里干活了?”
秦三郎脚上绑着两个大沙袋,在她面前停下,秦二郎是直接从她身边跑过,看都没看她一眼。
顾锦里懒得看秦二郎的冷脸,笑着对秦三郎点头:“嗯,刚去药田施肥浇水回来。你们这次回来晚了,傍晚就得走吧?”
秦家兄弟这回没有骑马回来,而是跑着回来的。
罗武没有回来,这次休沐他要轮值。
秦三郎摇头:“这回没骑马,下午就得走。”
爷爷训过二哥后,二哥这个月收敛不少,比试的时候没有拿到前三,只拿了个第四,他是第五。
顾锦里点点头,看看四周,见没人后,赶忙问他:“邹家、洪家、陆家的事情查得如何?”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311章 蹊跷
他们虽然没有跟邹县丞明着对上,但因着陆家,也算是跟邹家结了仇。
既是仇人,那就必须把邹家的把柄握在手里,要不她睡不踏实。
而洪家是邹夫人的娘家,也要查一查。大楚讲究连坐,要是洪家犯了大事,邹家也会被拖累。
总之,她现在要邹家的把柄!
秦三郎小声的回道:“邹县丞很狡猾,他留下的把柄不多,我只查到一个比较蹊跷的,是他身边的一个老下人,叫邹江的。这个邹江当年遭遇大难,而那场大难,似乎跟邹县丞有点关系。”
秦三郎在司兵所的这段时间,每天晚上都会偷溜出去,查邹家的事儿。
顾锦里听得眼睛一亮,细细问了邹江的事情后,笑道:“听说院试每次取的秀才都有定数,邹县丞定是觉得邹江学问好,生怕他跟自己抢名额,这才出手对付邹江。”
秦三郎也觉得有这个可能:“不过邹江家当年的大难到底是不是邹县丞做的,还需要再查,这事儿得有证据。”
没有证据,他们就扳不倒邹县丞。
顾锦里点头,又问起陆家:“陆老大跟陆老二呢,这两个人常年在县城敛财,不可能没有做过恶事。”
秦三郎道:“查到一些私德不休的事儿,但这些事情不够大,不能一次就拖垮陆家、邹家。”
小鱼说了,她要查的是能把整个陆家、邹家万劫不复的大恶事。
顾锦里闻言皱眉,想到邹江,又道:“可以查查陆家人身边的得力下人,还有陆姨娘身边的下人。有时候,正主没有坏事,反而是身边的下人坏了菜。”
秦三郎点头,又跟她说起洪家的事:“洪家自打邹夫人的大哥致仕后,已经无人做官,不过邹夫人有三个秀才外甥,娘家在江南永华府德源县还有几百亩良田,算是耕读之家,日子过得还行。”
邹县丞会娶邹夫人,是因为邹夫人的哥哥当年在田福县做过县令,邹县丞是靠着邹夫人的哥哥才起来的。因是靠着妻族起家,邹县丞即使再风流,也没有休掉邹夫人。
“至于洪家有没有做过什么触犯刑律的事儿,还得查查,想要查到结果,不容易。”要是在西北或者京城,他一定能很快查出洪家有没有犯事,如今却是有些难度。
顾锦里道:“洪家离得远,难查是一定的,咱们先查邹家,那个邹江当年遭难的事儿不是有疑点吗,咱们就查他。”
要是能查出邹县丞做过的触犯刑律的事儿,他们就不用费力去查洪家。
“嗯,我会加快速度查邹家。”秦三郎生怕顾锦里会亲自动手,又交代道:“你安心在家里赚钱,查那三家的事儿,交给我,免得你遇到危险。”
她虽然聪明,但身手不及他,又是个姑娘家,万一遇到点事儿,可就糟了,他不敢让她去做太危险的事儿。
顾锦里点头:“嗯,你放心好啦,我很怕死,会量力而行,不会背着你去做找死的事儿。”
秦三郎闻言,放下心来,对着她笑。
顾锦里看着他脸上的那个酒窝,有点手痒,伸手想去戳它。
秦三郎一怔,身体本能的往后仰去:“怎么啦?”
为什么要戳他脸?
顾锦里的手指动了动,讪讪地收回手,问道:“对了,你的生辰是哪天?”
她只知道是大暑,但每年的大暑都不同。
秦三郎道:“是六月十五,问这个做什么?”
顾锦里抬头看着他,笑道:“给你准备生辰礼啊。”
她过生日的时候,他送了她一份大礼,他过生日,她怎么也得表示表示。
秦三郎闻言挺高兴,小鱼竟然要给他准备生辰礼,又好奇的问:“你要给我准备什么生辰礼?若是太贵重就算了,费钱。”
顾锦里睨着他:“你是觉得我穷?花不起大钱?”
秦三郎:“……是怕你为我花太多钱。”
她近来买地、还悬壶坊的债、建房子花了不少钱,所以他觉得……她是挺穷的,可要是说实话,她一定会生气。
顾锦里扬眉笑道:“放心吧,十几个鸡蛋钱还是有的。”
秦三郎放下心来,只要不是太贵重的礼物,他收下没关系。
顾锦里又道:“不过,做那东西有点费力,你得帮忙。”
“好,到时候要做什么,怎么做,你告诉我一声就成。”秦三郎力气大,倒不介意花费力气。
可他不知道,他被顾锦里给坑了。生辰那天,他光是打蛋清就打了一个多时辰,手腕酸疼得堪比他五岁时第一次拉弓。
顾锦里见他答应下来,满意的笑了:“那就这么说定啦。”
言罢,朝他挥挥手,挑着担子进了家门。
秦三郎也转身回家。
秦家堂屋里,秦二郎正在解沙袋,见他回来,冷哼一声,提醒他一句:“别以为司兵所是破庙,你天天晚上跑出去,总有一天会被发现。”
秦三郎道:“二哥放心,我自有分寸,不会被人发现。”
他自小就学过斥候的本事,要是学了这么多年,晚上偷跑出去查个邹家还能被发现,他这些年的本事算是白学了。
秦二郎见他不听,有些着恼:“总有一天你会被那个土丫头给害死。”
秦三郎剑眉微皱,提醒秦二郎:“是我们先害了他们几家。”
而且……
“二哥偷偷做的事情也不少。”秦三郎可是知道的,秦二郎偷偷去见过阿霁,还不止一次,他做的事情可比他严重得多。
秦二郎脸色一冷,被秦三郎拿住把柄的他,不敢再说话,解下沙袋后,去厨房烧水洗漱。
这乡下破地方,到处都是灰尘,秦二郎真是受够了。
秦家兄弟这次回来没有待多久,到了下午申时中就离开。
临走前,三奶奶跟顾锦里给秦三郎拿了两个篮子的卤味、三只烤鸭,让他们带去司兵所给同袍吃。
秦三郎没有推辞,笑着收下,跟秦二郎跑步去了司兵所。
送走秦家兄弟后,顾锦里他们拿上账本跟银子去了作坊,给何老锅他们发工钱。
何老锅他们已经干完活,正蹲在作坊的院子里,紧张又不安的等着。
看见顾锦里他们来了,立刻站起身,朝着顾锦里他们憨厚的笑道:“东,东家,小东家,你们来了。”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312章 眼红
顾锦里见他们说话都哆嗦,好笑的道:“老锅爷爷,你们又不是第一次领工钱,至于这么紧张吗?”
何老锅不好意思的笑道:“这不一样,上回领的只是半个月的工钱,这回可是领一整个月的。且咱们是土里刨食的,以前哪领过足月的工钱,不管领多少回,都会紧张。”
能领足月工钱的,那都是在铺子里干活的伙计,这样的人在他们眼里那是有出息的人,而他们何家能领足月工钱的也就村长家的老二,他们这些人,可都没有领过。
如今能领了,何老锅他们觉得自己是倍儿出息,兴奋得不行。
顾锦里知道他们领钱心切,没有再废话,对他们道:“排队零钱吧。”
“排队领工钱咯!”何老锅吆喝着,作坊的工人立刻分成两队,一队是磨豆子的,在院子里排队,一队是磨香料的,在堂屋里排队。
顾锦安拿着账本,给磨豆子的人算账,算好账目后,由顾大山给他们发银子,收到银子后,要在账本上按下手印,确定自己拿到了工钱。
顾锦里则是拿着磨香料的账本,带着崔氏进堂屋。
崔氏的胆子一直不大,顾锦里想让她的胆子变得大一点,如今是做什么事情,只要是能带上崔氏的,她都会带。
顾锦里坐下后,翻开账本看着上面算好的账目,喊道:“老秧奶奶,您磨的是小茴香,这个月一共磨了一百五十斤,每斤是二十五文钱,一共是三两七百五十文。您算算,要是没错,在册子上按上手印,就能领钱。”
老秧奶奶就是何胜子的奶奶,村里人喊她秧婆子的。‘’
秧婆子听到自己一个月能有三两多的工钱,那是高兴得浑身哆嗦,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笑道:“没错没错,就是这个数,我家胜子都给我们记着呢。”
说着,用拇指指腹沾沾印泥,在册子上按下自己的手印。
崔氏把三两七百五十文钱数出来,递给秧婆子:“三两七百文钱,您老拿好。”
又交代道:“确定钱数没错后再走,要不您之后发现错了再回来,我们可是不给您补的。”
秧婆子接过银子,让小孙女帮着数了三遍,等小孙女点头说钱没错后,收起银子,对崔氏跟顾锦里道:“东家奶奶,小东家,工钱没错……老婆子谢谢你们啦,这可是我家的救命钱。”
秧婆子的话没有夸大。去年徭役的时候,他家胜子就差点没回来,要是今年再赚不到银子,等到十月的时候,她家胜子就得去服徭役,到时候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这是您老该得的。”顾锦里冲秧婆子笑笑,喊道:“下一个,何稻穗。”
“到!”何稻穗早就等着了,听到顾锦里喊自己的名字,立刻上前,乖乖站好。
顾锦里道:“你磨了一百八十斤的香叶,每斤是二十文,一共是三两六百文的工钱。”
“哟,稻穗丫头,出息了,这工钱拿得比奶奶还多。”何大桩媳妇排在何稻穗身后,听到何稻穗领了这么多工钱,很是夸了她一番。
“大桩婶子干活麻利,领到的工钱一定比我多。”何稻穗说得没错,何大桩媳妇是她们这里干活干得最快的。
等到何大桩媳妇领工钱的时候,大家伙都惊了:“八,八两四百文!诶哟,大桩媳妇,你这是要发财了啊。”
何大桩媳妇磨得是草果,很难磨,磨出一斤能有八十文钱,她一个月足足磨了一百零五斤。
何大桩媳妇的大盘脸上满是笑容,呵呵笑道:“发啥财啊,都是辛苦钱,辛苦钱啊。”
何土沟媳妇磨得是桂皮,这东西也是难磨得很,但作坊里有趁手的工具,她也磨出一百斤,得到八两银子的工钱。
莫芹子母女磨得是山柰,磨一斤有三十文钱,她们母女二人磨出四百斤,得了十二两银子。
十二两银子!
张氏拿到银子,激动得眼前一黑,差点扛不住晕过去,辛亏莫芹子眼疾手快,把她给扶住。
“娘,您撑着点,这才哪到哪?跟着小东家,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莫芹子觉得她娘太受不住刺激,这点银子就要晕。
张氏摸摸还有些发晕的脑袋,眼圈红红的道:“你说得是,咱家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两刻钟后,顾锦里给大家发完工钱,对她们道:“明天放假一天,大家好好休息。”
她知道何大桩媳妇她们不想放假,只想干活赚钱,便道:“大家死命干活一个月,家里的活计定是堆积不少,趁着放假一天,好好把家里积攒的活计给做了,后天再安心来上工。”
经她这么一说,大家总算是答应放假一天。
少顷,大家伙拿到银钱后,紧紧抱着钱袋子出了作坊。
刚出作坊,家里的男人就来接了。他们都知道今天是作坊发工钱的日子,生怕有个闪失,特意来接人。
莫奎子看见莫芹子母女,急忙走过来道:“他娘,芹姐儿,工钱拿到啦?”
莫芹子笑着点头:“拿到了。爹,咱们先回家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诶,咱们先回家,明哥儿还在家里等着呢。”莫奎子护着莫芹子母女,三人匆匆回了家。
莫奎子家租的房子在后村,两间土屋外加一间搭出来的厨房,离村尾挺近,三人很快就回到家里。
莫向明一直在等着他们,看见他们回来,立马跑上来问道:“娘、大姐,你们这个月领到多少工钱?真的有十二两吗?”
莫芹子每天回家都会记账,她不识字,就用土法子,在自家的柱子上刻横线,今天磨出多少斤香料,她就刻上几条横线。因此家里是知道她们这个月磨了多少香料的,也粗略算出能拿到多少工钱。
莫芹子朝他点点头,笑道:“嗯,刚好十二两,一文不少。”
十二两!
屋后,莫向南跟莫向西两兄弟听罢,惊得差点叫出声,可真是有钱,一个月就能拿到十二两银子的工钱。
两人再也按捺不住,悄悄溜回家,把这事儿告诉莫老爷子。
莫老爷晕过两次后,身体大不如前,可他仍然不老实,一直盯着莫奎子家,就等着顾氏作坊发工钱的日子。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313章 借钱
听到莫向南兄弟的话后,他捂着心口直喘气:“十,十二两!”
天老爷啊,莫奎子家竟是得了这么多钱。
“老头子,这钱不能让莫奎子一家得了去,咱家得分一半!”莫老婆子激动得眼睛都红了,又觉得要莫奎子家一半银子有点过分,改口道:“五两,怎么着咱家也得从他们嘴里抠出五两银子来!”
十二两银子,要是全让莫奎子家吞了,她怕莫奎子一家会被噎死。
莫大勇媳妇提醒道:“娘,莫奎子跟咱家断绝关系啦,那又是莫芹子跟张氏的工钱,能分给咱家吗?”
莫大魁媳妇白她一眼,怒道:“三弟妹,你别说这种丧气话,他莫奎子说断绝关系就断绝关系?咱爹可是他叔,全村只有咱们两户莫家人,他家赚了钱,能不给咱爹一点医药费。”
“医药费?”莫家人齐齐看向莫大魁媳妇:“啥意思?”
莫大魁媳妇道:“咱爹前段时间不是病了吗,那再病上一次就好,咱家趁机到莫奎子家去,求他给点医药费救命。他手里有钱要是不给,咱们就放话出去,说他见死不救,是要害咱爹的命!”
“罔顾长辈性命,虽然只是同族长辈,但他也会被村里人说嘴一辈子,名声臭掉。这名声一坏,莫芹子跟莫向明两个将来想要嫁人娶妇都难。”莫大魁媳妇一脸得意,觉得这次定能从莫奎子家咬下一半的银子来。
莫老爷子跟莫老婆子很是意动,可莫大力有些害怕,提醒道:“爹娘,上回何村长可是说过,要是咱家再出幺蛾子,就把咱家赶出大丰村。要是真被赶出去,咱家就完了。”
“完个屁!”莫老婆子骂道:“你个长他人威风灭自己意气的东西,要不是因为你那女儿,咱家能沦落到这等地步?生生被罚去五两银子,老婆子的心肝肉啊。”
莫老爷子想到自家被当场抓包,罚了五两银子的事,也是恶狠狠地瞪着莫大力:“你生的好女儿,早知她那么心狼,当年就该淹死她。”
莫大力被自家爹娘痛骂,瑟缩一下,不敢再还口。
莫老爷子想了想,道:“去,到莫奎子家去说老头子病重,要借银子看病,他们眼里要是还有我这个长辈,就借八两银子给老头子看病,要是不给,你们就说借五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