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179章 作坊开张【2】
她以前做的调味香料只有五味,这回却是加了三味,总共买了八种香料原料。
顾锦里打算用这八种原料配出三种味道的调味香料,一种是原来卖的调味香料,她给起名叫五福香料、一种是六福香料、一种是八福香料。
至于为什么没有七福香料,因为古人觉得七字不吉利,她就没用。
三种调味香料的味道不同,八福香料的味道最好,成本也最贵,所以卖得最贵。
她要的香料原料多,又跟悬壶坊熟,因此是木通亲自跟车来给他们送原料。
“药材都在这里了,你们验验。”木通跟两个药童把装着药材的袋子打开。
顾锦里循例拿出药材,每一袋药材都拿出几片,先是闻一闻,再放进嘴巴里嚼一嚼,细细品了一会儿后,点头确认:“木通叔,山柰没问题。”
木通闻言,在一本册子上的山柰一栏写下一个可字。
顾锦里又转到另一个袋子,拿出砂仁,放进嘴巴里含着,一会儿之后,确定没问题,又跟木通说。
一刻钟后,她把八种药材全都验完。
木通给他们家报账:“你们这次买了八种药材,每种五十斤,那就是四百斤,平均每斤药材的价格是一百四十文,一共是五十六两银子。”
木通说着,把一张写着密密麻麻小字的黄纸递给顾大山:“上面是各种药材的详细价钱,顾大哥看看。”
顾大山接过那张黄纸,递给顾锦里,笑着道:“小鱼认字。”
崔氏也教过他认字,但他忙着挣钱养家,没学多少,就会认些简单的字,像是这张黄纸上写的药材名,他十个里有八个字不认识。
顾锦里接过黄纸,看了看,把黄纸收起来,道:“木通叔,账目没错。”
顾大山闻言,拿出一袋银子,双手递给木通:“木通兄弟,你数数。”
这袋银子是几家人凑的,按照分红出本钱,他家要出四成本钱,其他六家每家出一成。
木通接过银子,先是掂了掂,确定银子没有掺假之后,打开袋子数了数,道:“钱数没错,刚好五十六两。”
又看着顾锦里笑道:“也就是你想着用药材做来煮菜,还别说,那调味香料的味道极好。”
更妙的是,这丫头用的药材全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即使身有疾病的人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顾锦里道:“木通叔,这可是我家的秘密,您可要帮我们几家保密。”
木通知道她是在说笑,调味香料这种东西就跟药方子一样,就算你知道所有的原料,你用的剂量不对,也出不了那个效果,所以顾家用药材做调味香料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保密。
木通知道顾家近来忙乱,说了几句话后,告辞离去:“我们先回了,你们忙着吧。”
“木兄弟慢走。”顾大山去送了木通,回来后,把药材搬回自家堂屋。
他们搬药材的时候,秦老跟秦三郎带着窑坊的人回了村尾。
“就是这里,把水缸、陶罐都搬下来。水缸放到左边的屋子去,陶罐放到正屋去。”秦老站在作坊的院子里,指着左边的屋子,又指指正屋,对窑坊的人道。
“诶,知道了。”窑坊的工头对着来运货的活计说道:“赶紧的,动作麻利一点,八子去搬陶罐,其他人跟我去抬水缸,都小心着点,摔碎一个,可是要咱们自己赔钱。”
“诶,知道了方头儿。”伙计们应着,一行五人,一个搬陶罐,剩下四人两两一组抬水缸。
秦老他们买的是直径一米,高一米半的大水缸,很是难搬,方工头他们小心翼翼地忙了两刻钟,才把四个大水缸全部搬完。
大家都累得够呛,但运货能拿到钱,也算是值得了。
方工头歇息一会儿,喘匀气后,对秦老道:“秦老爷子,您家买了四个大水缸、十个五斤重、三十个一斤重、五十个半斤重的陶罐,一共是三两六百五十文钱,您给窑坊付了三两银子,如今还差六百五十文陶器钱跟两百六十文运货钱。”
这家买的东西太重,路程又远,运起来辛苦,要给他们每个人五十文的运货钱,他是工头,得多给十文钱。
秦老知道他们都是卖苦力的,不会扣他们的辛苦钱,让秦三郎进屋查看水缸跟陶罐,确定没有损坏后,拿出一两银子递给方工头。
方工头欢喜的接过,给秦老找了九十文钱:“您老拿好,咱们这活儿算是完事了。”
秦老点点头:“辛苦了,慢走。”
方工头他们拿了钱,拉上送货的板车,离开大丰村。
下午的时候,三爷爷他们出摊回来,何村长便带着何老锅他们上门签契约,只有签了契约才能去顾家的作坊做活儿。
秦顾罗田几家这一整天的动静闹得不小,村里人看着是羡慕得不行。
可再羡慕也没用,何村长说了,顾家想请谁做工就请谁做工,他们不能去闹,想要去顾家作坊干活,就得等着。
没办法,他们只能眼巴巴的等着,想着秦顾罗田几家的生意做大做好了,缺人手的时候,能让他们进作坊干活。
陆家人也很羡慕,有不少人想去顾家作坊干活,可他们陆家把顾家得罪得死死的,那顾家不可能请他们。
陆家人想着顾家给出的工钱,是肉疼得不行,大骂陆老爷子家:“遭瘟的陆猪蛋,这老不死的东西,一家子富贵了就知道自己享福,他家遭难了就连累我们,我们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顾锦里几家可不管何家人怎么羡慕,陆家人怎么骂,忙活三天后,终于到了三月十六。
当天,几家人是天不亮就起来,杀鸡炖肉,准备祭拜的东西,换上棉布做的新衣,把尚秀才送的牌匾拿上,高挂在院门上。
“大山,把香案摆上。”
“大贵,去看看你媳妇把豆渣饼准备得咋样了?告诉她,村里人多,别抠搜,把豆渣都做了,要不到时候不够分,不好看。”
他们今天没出摊,只卖白豆腐,而豆渣留着,全部做成豆渣饼,分给村里人,算是大家一起庆贺作坊开张。
“诶,我这就去。”顾大贵跑回家里,把三奶奶的话告诉陈氏。
陈氏不以为然,觉得就不该给村里人分豆渣饼,拿去卖钱多好,可他们还要在村里过下去,有了喜事,总得按照乡里的规矩,给大家分点东西。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180章 恭贺
“知道了知道了,我像是那种抠门的人吗?”陈氏翻动着铁锅里的豆渣饼,不满的说着。
顾大贵惊了,看着她的眼里明晃晃的写着,你就是抠啊。
连烧火的顾德发都抬头看了她一眼,但顾德发害怕自家老娘,急忙低头烧火,烧得很是卖力,生怕被陈氏骂。
结果还是被陈氏骂了:“烧这么大火干啥?饼都快糊了,柴不要钱啊,给老娘用小火。”
又冲着坐在凳子上,团着豆渣饼的顾玉梅道:“你动作快点,团个饼咋这么慢?就你这手艺,以后到了婆家就是被人戳着脑袋骂的命。坐什么坐,给老娘站起来,站着团快一点。”
又交代道:“团小一点,别团那么大,这是拿去送人的,团大了亏本。”
顾玉梅心里不服,却不敢跟陈氏叫板,只能站起身团豆渣饼。
顾大贵见陈氏骂遍天下无敌手的样子,赶紧退出厨房,抹了把额头上的虚汗,他咋就娶了这么个泼辣的婆娘?
说起来,这个媳妇还是他自己看中的,要不然以她娘家那条件,她是肯定进不了他家的门,他爹可是村长,作为村长的儿子,他吃香得很。
顾大贵往厨房里看了一眼,见陈氏忙得脚不沾地,想着她天不亮就起来做豆渣饼,着实辛苦,便跑去顾锦里家借了块铁板回来,放在炉灶上,生火做豆渣饼。
倒上油,滋啦一声,油冒烟后,放上豆渣饼,开始慢慢煎。煎得两面金黄后,烹上一点水,等水烧干后,撒上调味香料,再煎上一会儿,就能起锅。
夫妻俩一人一锅煎豆渣饼,一锅能煎十来个左右,把顾玉梅累得够呛。
“旺哥儿,你死哪去了?给老娘过来团豆渣饼!”陈氏吼了一声,顾德旺赶忙跑进厨房,跟顾玉梅一起团豆渣饼。
一家子忙到辰时三刻,终于把分派给他们家的两百斤豆渣饼做完。
剩下的两百斤豆渣饼,是顾大木家在做。
做完豆渣饼后,顾大贵把豆渣饼放在箩筐里,一担担的挑到作坊去。
顾大木也把自家做好的豆渣饼挑来了。他们把所有的豆渣饼摆在一起,是足足摆了十个箩筐,就算村里人都来恭贺,也不怕没有东西分给村民。
“再有大半个时辰就到吉时,没换衣服的赶紧回家换身新衣服,都捯饬捯饬,今天可是咱们几家的大日子。”三奶奶催促着大家伙。
陈氏他们是一早起来就要忙活,并没有换衣服,听到这话,赶忙回家换衣服。到了巳时正刻,七家三十几口人,齐齐回到作坊,等着客人上门。
何老锅、何大桩、何土沟、何胜子四家人是最先到的,皆是拖家带口,提着贺礼。
他们每家带来的贺礼都挺厚,有半匹棉布、二十个鸡蛋、一包饴糖。
三爷爷忙道:“大家是一个村的,很不必带这么多东西来。”
何老锅笑道:“今天是顾老哥家的大日子,咱们可不能太抠搜。”
说着把自家的贺礼递上。
顾大山接过,放在一旁的桌子上,顾锦安赶忙把何老锅家的贺礼记在册子上。这些都是人情,得记着,以后是要还的。
记完何老锅家的贺礼后,何大桩家、何土沟家、何胜子家也把贺礼递上。
“老锅叔、老秧叔、大桩兄弟,你们先到这边坐着,等吉时到了,咱们再揭匾。”顾大山把何老锅他们迎到院子左边的长凳坐下。
何老秧是何胜子的爷爷,跟何老锅、何老田、何村长他们是一个辈分,但他身体不太好,平常不大出门,可今天是顾家作坊开张的大日子,他作为何胜子的爷爷,得亲自来。
三奶奶则是带着崔氏,把几家的妇人孩子领到右边的厢房:“老锅嫂子、老秧嫂子、大桩媳妇、沟子媳妇,咱们来屋里坐坐,让他们男人在外面唠着。”
“诶,诶。”何老锅的媳妇老周氏佝偻着身子,还有些拘谨,由自家几个媳妇扶着,进了屋子。
何老秧的媳妇老方氏拉着自家孙女的手,跟在老周氏婆媳身后。
何大桩的媳妇倒是个能说会道的,应和着三奶奶:“顾三婶子,咱们又不啥客人,是您家的伙计,算是一家人呢,您老不用招待我们,有啥活计就跟我们说,我跟沟子弟妹、几位苗嫂子都年轻,个个能干活。”
作坊磨香料需要人手,何老锅四家给他们开荒砍柴,接触了一段时间,秦顾罗田几家比较相信他们,便从他们四家里挑了几个媳妇来作坊磨香料。
如今何老锅的三个儿媳妇、何大桩的媳妇何杨氏、何土沟的媳妇汤氏、包括何胜子的奶奶跟妹子,全都是签了契约的作坊工人。
三奶奶笑道:“行,那你们先跟我家老嫂子唠着,我跟大山媳妇去外面看看。”
三奶奶说的老嫂子就是老严氏。老严氏身体不大好,嗓子也不行,就带着几家的姑娘跟年纪小的孩子坐在厢房里待客。
“诶,您跟大山嫂子先去忙吧,我们跟顾大婶子唠着。”何大桩的媳妇把三奶奶跟崔氏送出门,再折返回来,陪着老严氏她们说话。
顾玉梅也在,却不搭理何杨氏她们,在她眼里,这几家都是她家的伙计,而她是东家小姐,跟她们坐在一起,已经是跌份。
院子里,何村长也带着何大仓、何金生他们来了。
“顾老哥,恭喜恭喜啊。”何村长看着贴着‘开张大吉’的红字,挂着红布的顾家作坊,心里很是火热。想着顾家的生意好了,他们何家也能受惠,脸上的笑容扩大几分:“这是我家的一点小心意,还请顾老哥收下。”
何大仓把手里的两个沉甸甸的篮子递给旁边的顾大山,由顾大山收起来。
三爷爷看着那两个篮子,吃了一惊,唏嘘道:“这贺礼也太厚了,让你家破费了。”
何村长送来的贺礼算是最厚的。一个篮子里放着一匹棉布、一匹葛布、篮子底下还铺着一层鸡蛋;另一个篮子里放着一坛子酒、两包饴糖、还有一条两斤重的五花肉。
何村长摆摆手:“破费啥,给顾老哥家花钱,我心里舒坦。”
他们靠着顾家的豆腐跟调味香料,很是赚了不少钱,以后还能靠着顾家赚更多的钱,送再厚的礼也值得。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181章 莫家诡计
跟着何村长来的还有何万里、何老田、何大谷何大粟,以及何娃子家,几家也把各家的贺礼递上。
几家的媳妇也跟着来了,连何娃子的寡妇娘也来了。她们昨天由何村长跟自家男人带着,去顾锦里家签契约,如今也是顾家作坊的人。
除了她们几家以外,何铁树家也来了。
因着他没有跟着何广才他们上门要活做,反而跑去通知何村长,算是变相帮了顾家,因此顾锦里家招了他的媳妇进作坊干活。
至此,顾家作坊光是磨香料的妇人孩子就有十四人。
这一人一天磨个两三斤香料,十四个人就是四十斤左右,离顾锦里的五十斤目标还差一些,但不急,人可以慢慢招,免得招的人太多出岔子。
“顾家嫂子,恭喜你们家作坊开张。”何大谷的老娘带着自家的两个儿媳妇,身后跟着何老田家的两个儿媳妇、何万里的媳妇、何铁树的媳妇,还有何娃子的寡妇娘,一群妇人随着三奶奶进了右边厢房。
三奶奶跟她们说了几句话,又带着崔氏出去忙活。
随着时间越来越接近吉时,来恭贺的村民越来越多,几乎都是何家人,也有三户陆家人带了贺礼来。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三爷爷不想把事情闹得太难看,收了他们的礼,但回礼比他们带来的贺礼要重。
陆根生他们有些尴尬,知道三爷爷这是想跟他们撇清关系,让他们不要以为送了一次礼,陆家害秦顾罗田几家的事情就能一笔勾销。
“顾老哥,那我们先回了,您留步,不用送。”陆根生他们识趣,知道这梁子不可能一次解开,拿了回礼后,离开顾家作坊。
何村长把陆根生他们的尴尬落寞看在眼里,心里很是庆幸,幸亏他醒悟得快,要不他们何家也得像陆根生他们那样,看着秦顾罗田几家发财而干着急。
“贺完喜的赶紧家去,顾老哥家今天是作坊开张,不摆席。”何村长冲着来贺喜的何家人说着。这些不省心的,为了能来作坊干活,送完礼后全都赖着不走,像什么样子。
何家人听到这话,又看见何村长那吓人的脸,想到何村长警告他们的话,赶忙告辞离开。
不远处,村尾一座泥土老屋的院墙后,莫老婆子探出头来,看见往回走的村民,心下一惊,忙缩回脑袋,问着躲在院墙根下的莫老爷子:“老头子,村民们都走了,这顾家作坊是不是已经揭匾了?那咱们还闹不闹?”
莫老爷子听得皱眉,伸出脑袋往顾家作坊的方向看了看,道:“那挂在院门上的牌匾还盖着红布呢,没揭匾,咱们不用急,再等等。”
“还等?这村民们都走了,咱们还去闹给谁看?”
“自然是闹给尚秀才看。”莫老爷子道:“今天顾家作坊开张,顾家丫头救了尚秀才的女儿,尚秀才一家肯定会来,等尚秀才他们一来,咱们就去闹。到时候,顾家为了面子,一定会赔给咱们家银钱。”
他们一家子会躲在这里,就是为了趁着顾家作坊开张去闹事要钱的。
“哼,春月那死丫头以为卖身给顾家我们就拿她没辙吗?既然她已经是顾家人,那咱们就去顾家要卖身银子,不给咱们就闹!”
三月初二的时候,他们听说莫春月跟何三癞子卖身给顾家,得了六两银子的卖身钱,是嫉妒得眼睛都红了。他立刻让大力去何三癞子家要钱,可何三癞子不但不给钱,竟是把大力给打了一顿。
春月那贱丫头也没有帮着大力说话,由着何三癞子打她亲爹。
三月初三的时候,他让老婆子带着两个儿媳妇上门,向春月哭诉着家里的艰难,结果那死丫头是无动于衷,何三癞子更是拿着把柴刀把老婆子她们赶出门。
他们吃了两次亏,知道想从何三癞子跟莫春月的手里拿钱是不可能的,只能去找顾家要。
可顾家也是一群硬茬子,顾小鱼那个臭丫头还敢对他动刀子,是一点也不给他这个长辈面子。思来想去,莫老爷子想出一个办法,等顾家作坊开张当天,带着一家老小上门哭闹,顾家碍着作坊开张,客人众多,定会吃下这个暗亏,给他们家一袋银钱了事。
“老婆子,等会儿你带着冬月跟北哥儿先上,不用进顾家作坊,就在门口坐着哭就行。”
冬月跟北哥儿是他家最小的两个孙辈,一个老太婆带着两个小孩子痛哭,定会惹人心疼。特别是秀才老爷,这些读书人最是见不得妇孺受苦,弄不好尚秀才见他家老婆子哭得惨,还会给她几锭银子,那他家就发了。
“秋月,你跟着你奶他们,你不要嚎啕大哭,流个眼泪就成,等顾锦安出来了,你就假装摔倒,往他身上扑去,当着大家的面抱住他。只要抱住了,顾锦安想不娶你都不成!”
“顾家如今不但有钱,顾锦安还跟着尚秀才读书,是秀才老爷的学生,将来肯定也是个秀才,你要是能嫁给他,那就是秀才娘子,这辈子就不用愁咯。”莫老爷子激动的说着。
莫秋月今年十二,还没到说亲的年纪,可一路逃荒过来,她是什么都懂了。听到这话,想到顾锦安清隽的模样,脸色羞红地点点头,小声说道:“嗯~爷放心,秋月一定不会让您老失望。”
“娘的秋月诶,你可是出息了,将来就是秀才娘子了,娘的下半辈子可就靠你了。”莫大魁媳妇拉着莫秋月的手,乐得合不拢嘴,觉得自家公爹想出来的这个主意太好了,一下子就给她家秋月找到这么好的人家。
“娘~”莫秋月脸红如霞,低着头,娇羞不已,心里已经在幻想着自己嫁给顾锦安,当上秀才娘子,甚至是举人娘子,跟着顾锦安出入各个官老爷府邸的情景。
莫大勇媳妇看着将将八岁的莫冬月,心里不得劲,要是她家冬月再大个几岁就好了。
“爹娘,快别说话了,有骡车来了,看着像是尚秀才家的。”莫大魁负责放风,看见一队骡车向着村尾驶来,急忙小跑过来,告诉莫老爷子。
“都趴下,别吱声,等尚秀才他们下车搬贺礼的时候,老婆子你就带着两个孩子出去。”莫老爷子交代着,莫家十三口人全都趴在院墙根下,等着尚秀才家的骡车过去。”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182章 雷五爷
哐当,哐当~
一阵骡车行驶的车轱辘声传来,四辆骡车跑过莫老爷子他们躲藏的泥土老屋,向着顾家作坊驶去。
四辆骡车之后,竟是六匹快马。
六匹马上,坐着六个年纪相差极大,却精神抖擞的人。他们说笑着,眨眼间就冲到骡车前面,来到顾家作坊前面的空地上。
莫大魁精明,看见那六匹快马上的人后,担心的道:“爹,这些是啥人啊?看着有些来历的样子,咱们出去闹,不会出啥事吧?”
莫大魁有点怕了。
莫老爷子也是怕的,可他更怕穷:“那个坐在枣红马上的瘦削男人是尚秀才吧,尚秀才能结交的人,定是些人物,有啥好奇怪的。”
莫老爷子推着莫老婆子:“快去,带着两个孩子去哭,哭得惨点。”
莫老婆子犹豫着没有出去,对莫老爷子道:“老头子,那顾家有个爱报官的毛病,咱们要是冲出去闹,不会被抓去坐牢吧?”
莫老婆子想起何大财跟陆老三的事,心里有些害怕,顾家可是连陆老三都敢抓起来送官的,她要是出去闹,是不是以后就得在大牢里过了?
“你怕个啥?咱们是去哭春月不孝,哭家里艰难,又不是去砸顾家作坊,那顾家能把咱们怎么着?”莫老爷子先是呵斥莫老婆子一顿,又放低声音说道:“老婆子,你不用怕,有这些大人物在,顾家更不敢跟我们家闹,一定会很快出来把钱给你,到时候你拿上银钱就回来。”
又交代一句:“回来前先假装摔倒,推一把秋月,把秋月推到顾锦安身上。”
莫老爷子对莫秋月道:“秋月,你可看见了,顾家是越来越好了,你得抓住机会,只要攀上顾锦安,就是攀上县里的大人物。”
莫老爷子一通游说,莫家人个个听得热血沸腾,莫老婆子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
顾家作坊,三爷爷他们听到骡车声,知道是尚秀才家来了,赶忙带着一干人等前去迎接,看见坐在马上的六人后,着实吃了一惊。
六匹高头大马上,坐着尚秀才、姜县尉、姜旗、还有一个跟姜县尉长得相像的中年人,想来是姜县尉的某个儿子吧。
剩下的两个人,一个五十多岁,长得跟姜县尉一样高大粗犷;一个三十出头,身形较常人高大,但身上有几分书卷气,看来是个读过书的人。
“顾老哥,多日不见,近来可好啊?”姜县尉率先下马,看着三爷爷,朗声笑道:“听说你们几家的作坊开张,我就带着大儿二儿厚重脸皮来了,还望你们莫怪,留我们喝杯水酒。”
秦顾罗田几家的作坊开张,只是请了尚秀才跟悬壶坊的吴老大夫、杜大夫,并没有请姜家。毕竟姜家是官家,他们这些泥腿子不好高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