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三爷爷:“是,十年无错,他们夫妻就能赎身,做回良民。”
何村长听到这话,算是放心了:“行,既然这样,那我做这个公证人。”
不多时,何三癞子拿来户籍,把户籍交给三爷爷。
顾锦安拿出写好的两张卖身契,当着大家的面读了一遍,把卖身契递给何村长。
何村长认的字不够多,把卖身契递给何金生,让他再念一遍,确定念的跟顾锦安念的内容一样后,点头道:“这份身契没问题,”
何村长这个公证人确定无误后,顾锦安拿出一盒印泥,道:“大家在上面按手印。”
何村长、三爷爷、顾大山、何三癞子跟莫春月依次在两张卖身契上按下手印。
顾锦安收起卖身契,道:“我把卖身契拿去给先生,让他也按个手印。”
尚秀才有功名在身,这两张卖身契有了他的签名跟手印,意义就不同了。
“行,你拿去吧。”三爷爷见天色不早了,催促顾锦安:“你赶紧上学去,这都辰时过半了。”
“三爷爷不用担心,我路上跑一阵,不会迟到的。”顾锦安收起两张卖身契,放进布袋里,把裤腿绑好,冲大家挥挥手,跑出家门,向着尚家村跑去。
顾锦里穿越重生后,顾锦安跟顾锦绣就被她抓着练拳脚,因此逃荒路上,他们的练习从没停止过。到了大丰村后,每天也会抽空练些拳脚,如今顾锦安跑起来很快,眨眼就没了踪影,照这速度,肯定不会迟到。
顾锦安走后,顾大山拿出六两银子,递给何三癞子:“这是你们夫妻的卖身银子,你们收好。”
何三癞子看见那六两银子,眼睛都绿了,急忙接过银子,还没捂热乎,就被何村长给拿走了。
“你们夫妻还欠着村里的五两五百文钱,得还。”说是这么说,但何村长只拿了三两银子,把余下的三两银子还给何三癞子:“这三两银子你们夫妻拿好,把家里缺的家伙什添上,把日子过起来。”
“诶,知道了村长。”何三癞子接过三两银子,捧在手里稀罕一会儿,把银子递给莫春月:“媳妇,你拿着,咱家你管钱。”
莫春月接过银子,眼圈红了,这是他们夫妻的卖身钱,也是家里唯一的积蓄。
她感慨一会儿,顾忌着何村长,赶忙向何村长保证:“村长,我跟三癞子会好好过日子,一定把家里的日子过起来。”
何村长听到这话,脸色好了不少,交代他们:“顾家是厚道人家,你们既是卖身给他们家,就要好好做活,老老实实的做个十年,家里也就能过上好日子。别懒,别起啥坏心思,要不村里也保不了你们,你们可是签了卖身契的。”
“我们知道了村长。”何三癞子跟莫春月应道。
何村长不看他们,而是看着三爷爷道:“顾老哥,你们家里有啥活计就让他们做,不要客气,我先回了。”
何村长说这话,其实是护着何三癞子夫妻的意思。
三爷爷道:“放心,家里就是些磨豆子磨香料的活,他们也不跟我们住一起,忙到晚上就会回家。”
何村长听到这话,笑了起来:“这就好,这就好。”
这跟来顾家做工没什么差别。
何村长一扫先前来的着急忙慌,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老太爷、老夫人、老爷、夫人,小姐,小的夫妻给你们请安了,有啥活计,你们吩咐。”何三癞子很会来事,刚签下卖身契,那卖身契还没送去官府上档呢,就开始拍马屁。
三爷爷三奶奶做了一辈子的庄稼人,哪里听得了这个,赶忙挥手道:“别这么喊,听着怪变扭的,你们夫妻还是按照辈分喊我们吧。”
何三癞子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立马改口,换回原来的称呼。
顾锦里懒得看何三癞子耍宝,直接给他们分派活计:“打泥砖会不会?我家要修补老屋做作坊,需要些泥砖,你们夫妻回家拿箩筐,到山脚下去挖土,把泥土挑到田婶家上面的那座泥土院子去,准备做泥砖。”
“诶,我们这就去挖泥。”何三癞子跟莫春月赶忙离开,两人回家挑了一对破烂的箩筐,又去村长家借了锄头铲子,到山脚下挖泥。
在他们夫妻两人挖泥的时候,何老锅他们也到了田婶家上边的泥土院子,开始修补屋子。
他们的动静闹得不小,大丰村的人见了,跑过去问他们:“你们修这破屋干嘛?”
何老锅只说了顾家请他们修补这老屋,至于修补来做什么,是一个字也没说。
虽然没说,可村民们还是只用了半天的工夫就知道,他们修补老屋是因为秦顾罗田几家要开作坊。
这个消息一出,大丰村是炸开了锅。
“秦顾罗田几家竟然要开作坊了,定是那豆腐跟香料赚了大钱,这才要开作坊。”
“可不是赚了大钱,不说那镇上的豆腐摊,就是家里都有好多人去求豆腐,一天赚的钱海了去了。”
“啧啧啧,这才多久啊,他们来村里不过三个月,不但把日子过起来了,还要开作坊了,能耐咋这么大?”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173章 教训
“诶,你们说这顾家开作坊,是不是要请人去做活?”何铁树突然冒出这句话。
大家听到这话,全都站起身,呼啦啦地向着顾家奔去。
何铁树说得对,这顾家要开作坊,肯定缺人手干活,他们得赶紧去顾家要活计,免得去晚了,便宜别人。
何铁树看着向着村尾老屋跑去的二十来人,懵了。
这,这人怎么全跑了?
“你们快回来!村长可是说了,不能逼迫顾家,要是把顾家惹急了,以后咱们何家就拿不到豆腐跟香料,做不成生意,得受穷一辈子!”何铁树朝着他们大喊,可没人理他,大家跟赛跑似的,一个个全往顾家跑。
有人回头冲着何铁树喊道:“树子,你可别傻了。等村长帮咱们,得等到那年那月去?还不如我们自己去顾家要活、要豆腐!”
何铁树拦不住他们,生怕他们这么多人去顾家要活计,会惹怒顾家,急忙跑去何村长家,找何村长。
可何村长不在家。
何刘氏告诉他,何村长带着何大谷何大粟犁田去了。
何村长家有水田,前几天下了一场雷雨,田里的水足够了,便带着何大谷何大粟去犁田。
何大谷、何大粟是何村长的亲侄子,每年农忙,两家人都是合伙干活,这样轻松一点。
往年何大仓也会去犁田,但今年何大仓要去卖豆腐跟香料,一天能给家里赚几百文钱,何村长舍不得让他停工,就让他继续卖豆腐,自己带着两个侄儿去犁田。
何铁树找到何村长的时候,何村长正背着个箩筐跟在何大谷身后撒粪肥田。田野上,也有不少人家在地里忙活。
何铁树站在田埂上,冲着何村长喊道:“村长叔,您老快去顾家看看吧,何广才他们听说顾家要开作坊,二十来人跑去顾家,说是去要活做。”
“啥?他们跑顾家去要活?”何村长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对何大谷交代一句后,立马挑着箩筐上了田埂,问何铁树:“他们是啥时候去的?”
何铁树道:“一刻钟前。”
“一刻钟前!”何村长急得不行,都这么长时间了,等他赶到顾家,早就已经闹开了。
“这群不省心的,就不能耐心等等?我早就跟顾家说好了,顾家也同意要是请人干活,先请咱们何家人,他们去闹这么一场,顾家一恼,哪里还会把活计给咱们何家?”
“大伯,我跟您一块去。”何大谷把耙犁交给何大粟后,跑到田埂对何村长道:“多个人去,也能镇住他们。”
大伯可是说了,等顾家给何家的豆腐满五百斤后,会再选两户何家人去做豆腐生意,他们家就是其中一户。
眼见着他们家就能做起豆腐生意了,要是何广才他们今天把顾家给得罪了,他家的豆腐生意就要泡汤。
“行,赶紧走。”何村长说着,顾不上洗掉脚上的泥巴,带着何铁树、何大谷匆匆赶去顾家。
……
何广才一行二十来人已经聚集在顾家门外,把顾家院门围得结结实实,冲着院子里喊话:“顾兄弟,我们知道你们家要开作坊了,我们都是能干活的人,请我们做活,你们一定不吃亏。”
“请什么请?你们算老几,赶紧滚蛋,别围着我东家的院子,要是不滚,老子活劈了你们!”何三癞子一手拿着豁口柴刀,一手抱着把带泥的铲子,对着何广才他们吼道。
何三癞子消息灵通,何广才他们刚到顾家,还没进门他就跑来顾家护主。
何广才他们听到何三癞子的话,惊了:“顾家请你做活了?一个月给你多少工钱?”
“三百文!”何三癞子很是得意,大声说道:“我跟我媳妇一人三百文,我家一个月有六百文进账。”
“六百文!”这话把何广才他们刺激得不轻。
凭什么啊?
何三癞子不过是个混子,他们比何三癞子会干活,比何三癞子老实守本分,凭啥顾家请何三癞子不请他们?
何三癞子看着何广才他们憋屈窝气的模样,更加得意:“请谁不请谁,由我东家说了算,不是你们想要做活我东家就要请你们。赶紧滚蛋,再不滚,我让秦小哥出来把你们的胳膊一个个都卸了,让你们尝尝胳膊脱臼的滋味!”
秦家跟顾家住得近,秦三郎看见何广才他们上门后,立刻从自家院墙翻进顾家院子,本想出手赶人,可顾锦里没让,说出不了事,还有要再看看。
“三癞子说得对!”何村长气喘吁吁的跑来,站在何三癞子身边,面对着何广才他们,指着他们大骂:“看看你们这德行,是来求活做的,还是来打劫的?都给我滚,再敢上顾家纠缠,我就把你们赶出村去。”
他先前在祠堂跟他们说得还不够明白?
说了让他们不要急不要急,他会去给他们找营生、找活计。如今好不容易跟顾家谈出点眉目来,他们却来顾家纠缠,成心想把何家的活路给断了是不是?
何家人还是怕何村长的,被何村长大骂一通,又被何三癞子拿铲子赶,不多时就离开了。
他们走后,顾家的院门才打开。
何村长赶忙带着何铁树、何大谷进院子,跟顾大山、顾锦里赔不是:“大山侄子,小鱼,你们没受惊吧?放心,我已经骂过他们,他们不敢再上门。”
又道:“请人做活的事,你们家想请谁就请谁,要是有何家人敢上门逼迫你们,老头子一定重重罚他。”
何村长的话说得很诚恳,但顾大山还是说道:“村长,刚刚上门的那些人,我们家一个也不会请,只请那些没有聚众上门纠缠的。你们家拿到豆腐后,也别把豆腐分给他们。”
这话是小鱼让他说的。
小鱼说大丰村的人都有些不好的习性,不能惯着,得削!削到他们怕了,以后才不敢上门纠缠他们家。
何村长听得大惊,顾家是要拿何广才他们开刀,震慑住村里那些还想来纠缠顾家要好处的人啊。
何村长很是无奈,却不得不答应下来,毕竟是何广才他们先上门纠缠的:“行,这事我记下了,你们放心。”
何村长给顾家道了歉,带着何铁树、何大谷走了。
何三癞子赶忙过来邀功:“东家,我刚才表现得如何?”
他可是凭着一个人的本事,拿着柴刀跟铲子就把何广才他们给拦住了。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174章 巴结
顾锦里看一眼何三癞子,道:“还行。”
何广才他们本来在大力拍门,是何三癞子杀来后,一顿脏话把他们给吓退了。
这对付难缠的人,还是要用何三癞子这种人,豁得出去,能撕,敢打。
何三癞子得到肯定,笑得露出一口黄牙,识趣的离开,继续去山脚下挖土挑泥。
何三癞子走后,秦三郎问顾锦里:“为何拦着我,不让我把何广才他们赶走?”
顾锦里道:“咱们不是天天在家,他们这次要不到活,以后还会再来,要是下次趁着咱们不在的时候上门纠缠,那该怎么办?不如让他们一次闹个够,闹到何村长出面,让何村长自己对付他们。”
家里只有她跟顾锦安会些拳脚,顾锦绣虽然在学,但学得很一般。且顾锦绣一个姑娘家,一个人也对付不了那么多村民,得让何村长出面,让他们何家人对付何家人,免得那些上门要活做的何家人恨上顾家。
要恨,找何村长去。
别说她阴险,她穿越重生后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要保护家人,让自己跟家人过得舒服简单,那些烦心撕吧的事,能推给别人就推给别人,她才不会费心去管。
秦三郎明白过来,她是在借力打力,用何村长的手,打压那些敢上门纠缠的人。
而她的打压,刚刚开始。
第二天何大仓他们来拿豆腐的时候,顾家减了他们的豆腐供给量,只给了他们两百五十斤,比昨天的四百斤足足少了一百五十斤。
何村长见状,立刻明白了顾锦里的意思。
他不怨顾家,是何家人太能折腾。因此离开顾家后,他只让何万里他们去卖豆腐,把何大仓留下,让何大仓敲锣召集何家人去祠堂,把何广才跟几个昨天跳得最厉害的何家人打了一顿,每人打足三十大板。
何广才他们被打,觉得特别冤枉,哭喊道:“村长叔,我们没做啥恶事,你凭啥打我们?”
何村长骂道:“没做啥恶事?昨天闹哄哄的去顾家要活计的是不是你们?”
“我们只是去要活做,又没打砸,这也有错?”何广才真是觉得自己冤枉死了。
“呸!你们还没错?若是你家要开作坊,还没放话出来说要请人,就有一大群人围住你家,拍着门,扯着嗓子要给你家做活,你会咋想?你会请那群上门纠缠的人做活?”
何村长指着他们骂道:“你们就是一群土匪,仗着顾家是新来的,存了轻视之心,这才敢上门去要活做。陆家也有作坊,也有店铺,你们怎么不一群人去陆家要活做?一群欺软怕硬的东西!”
何村长骂得累了,歇息一会儿,又道:“你们可知,顾家已经许了我,要是开作坊请人做活,会先请我们何家人,你们昨天去闹,要是把这事闹黄了,我就把你们赶出村去。”
其他何家人听到这话,全都惊了:“顾家答应您老,要请我们何家人做活?诶哟,那您老怎么不早说?如今被何广才他们一闹,这事估计要黄。”
又骂何广才他们:“都是你们闹的,原本好好的事,被你们一闹,这活计肯定要泡汤。”
何村长道:“要是这活计真的黄了,你们也别来求我,自己带着家人离开村子吧,留着你们,只会祸害整个何家。”
又趁机警告在场的何家人:“你们要是想做豆腐生意,想要有活做、有钱赚,就得老老实实的,别拉着一大群人去缠着顾家,谁敢再这么做,坏了整个何家的生计,我饶不了他!”
“是是是,村长放心,我们记住教训了,可不敢再成群结队的跑去顾家要活做。”
何村长听到他们的保证,气顺了一些。
经过何广才他们被打的事,即使何家人心里着急,想要去顾家的作坊做活,也没人敢再去顾家纠缠。
顾锦里听说何村长打了何广才他们的事,第二天的时候,给何大仓他们的豆腐增加到了四百斤。
而经过三天的修补,那座要用来做作坊的泥土老屋也修补得差不多了。
顾锦里担心雨季到来,茅草屋顶会渗水,把调味香料给祸害了,便让顾大山给何老锅他们说,让何老锅他们到十里八乡收旧瓦片。
新瓦片贵,要两文钱一片,去乡里收旧瓦片,两块才一文钱,虽说片片缺着口子,但也能用,比用茅草做屋顶要好。
连着收了三天,总算是收到一千五百块旧瓦片,把三间屋子给换上瓦片,剩下的两间屋子依然用的茅草顶。这两间屋子是用来磨豆浆、过滤豆浆的,不妨事。
盖好屋顶后,屋子地面也夯实,撒上白石灰。
尚秀才知道他们家要开作坊,需要石磨石舂,正好尚家村有人做这个生意,他带着顾大山跟顾锦安去找了石料坊的尚掌柜,用比市面上便宜两成的价格,买了三个石磨,八个石舂,以及其他用来磨香料的石具。
这些东西太重,尚掌柜带着伙计们运了整整两天,才把东西运完。
期间,顾锦里去了一趟悬壶坊,跟吴老大夫说了要加大香料原料购买量的事。
她用的香料原料有好几种都是药材,她比较信任吴老大夫,一直都是在悬壶坊买的香料原料。
不过她这回要的量大,得等几天。
顾锦里倒是不急,他们几家还要忙春耕,等春耕过后才会正式开作坊。
可她不急,大丰村的人却是急得不行。
有何村长的警告,何家人是不敢去顾家纠缠了,却跑到田家、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家、顾大富顾大贵家,巴结他们,想要他们松口,让自家进作坊做活。
他们可是知道的,那作坊的屋子虽然是顾家买的,可生意是秦顾罗田几家都有份,想着顾家不能去纠缠,那他们就巴结其他几家。
田婶田叔都是实诚人,哪里受得了村民们的巴结,是看见村民们就躲,有人敲门都不敢开。
顾大木顾大林家有老严氏坐镇,也没有被村民们的马屁拍晕,但顾大富顾大贵家就顶不住了,特别是顾玉梅,被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拍得整个人都飘起来。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175章 手帕
顾玉梅因着被几个混子围着院墙说荤话的事情吓到了,这一个多月都很老实,可她心里依然嫉妒顾锦里,觉得她不过是运气好,这才做出豆腐跟调味香料。
要是她愿意动手,定能做出比豆腐跟调味香料还要大卖的东西。
可也就是想想而已,她别说做出其他大卖的新鲜东西,就连豆腐跟调味香料都做不出来。
说到这个顾玉梅心里就来气,说了几家一起做豆腐跟香料生意,可至今他们几家都不知道那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
泡黄豆、磨豆子、过滤豆浆、熬豆浆他们都知道,也知道做豆腐要点卤,可就是那卤水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没有那种卤水,她就别想做出豆腐。
还有那调味香料,几种香料的原料她都知道,可她就是配不出那个鲜香的味道。
她试着把每种香料都抓了一把来混合调制过,结果调出来的那个味道冲得她想吐,别说鲜香了,差点没把她给齁死!
她抓香料粉来调制香料的事情被二婶知道了,二婶痛骂她一顿,说她浪费东西,就她抓的那几把能卖几十文钱。
她不服气,却没办法,只能自己憋气。在家里闷得慌,想出去找村里的姑娘们玩,又害怕遇到混子,不敢出门。如今因着要开作坊的事,村里天天有人来家里奉承她。
“梅姐儿,这是嫂子家早上煮的鸡蛋,你尝尝,味道可好了。”何祥子的媳妇拿出两个鸡蛋,放在桌上,让顾玉梅吃。
顾玉梅瞟了那两个鸡蛋一眼,捏起一个豆渣饼,小小地咬了一口,慢慢咽下后,说道:“我家不缺鸡蛋,你拿回去吧。”
自从做了豆腐生意后,她家的日子就好过起来,虽说不能天天吃肉,但她爹疼他们,每天都会给他们吃一个鸡蛋。所以想用两个鸡蛋就收买她,不可能。
何祥子媳妇听到这话,脸上一白,何蛋花赶忙说道:“梅姐儿,那你吃吃我家的蜜枣,这蜜枣是我爹在镇上买的,说是用蜂蜜沁过的,甜着呢。”
何蛋花一脸笑容,小心翼翼地打开手帕,把帕子里的一颗蜜枣递到顾玉梅面前。
“蛋花,这镇上的蜜枣一包最少也是六颗,都是用红纸包着的,你这颗蜜枣真是家里买的?莫不是哪个犄角旮旯里捡来的垃圾吧?”何翠儿捂脸笑道,一句话揭穿何蛋花的谎话。
何蛋花的脸色顿时青白交加,何翠儿说对了。她家穷,哪里买得起蜜枣,这蜜枣是她爹在镇上做零工时,一个富户老爷赏的,一个工人一颗,她爹没吃,拿回家给她娘攒起来,说是留着送礼,或者待客。
刚好顾家要开作坊的事情传出来,她爹娘想来顾家作坊做活,看她年纪跟顾玉梅差不多,就让她带着蜜枣来巴结顾玉梅,好让她答应,许她家一个作坊做活的话。
顾玉梅被人捧着,原本挺高兴,听到这话,脸色沉下来,竟然让她吃捡来的东西,何蛋花是不想来她家的作坊做活了吧。
她冷哼一声,不搭理何蛋花。
何蛋花想要解释,却被何翠儿抢了话头:“梅姐儿,你看看这个,这是我大哥在县城的庆云绣庄买的手帕,是用锦缎做的,是县城里的富家小姐才用的东西,贵得很,一条要一百文钱呢,我大哥买了两条,我自己留了一条,这条是特意拿来送给你的,你拿着。”
锦缎?
顾玉梅听到锦缎两个字,眼睛都亮了。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不错,她也有一条锦缎手帕。可自打逃荒开始,她用的就是粗麻布,虽说现在日子好过了,家里却养成了节俭的风气,她爹虽然疼她,却只给她买棉布,锦缎什么的,不会给她买。
顾玉梅虽然知道收下这手帕不好,但她手里的手帕是用棉布做的,上面孤伶伶的用粗线绣着一簇青草,哪里比得上何翠儿给的锦缎手帕。那锦缎光滑得能照出人来,锦缎上还用细细的红线绣着一朵牡丹,好看得直晃人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