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三爷爷跟三奶奶很是忧心,是天天在家里烧香,祈求老天爷保佑顾福丫一家平安无事。
老朱跟何三癞子曾经拿着姜家给的登记册子去找长平镇的人,可都没有顾福丫一家的消息,因此可以断定,顾福丫一家不是死了就是逃去了东边的阳吉府。
大家都很默契的没说顾福丫一家死了,而是一致认为,他们去了东北边,因此三爷爷三奶奶一听说东北边的情况不好就烧香。
顾大山安慰他们:“您二老别担心,福丫妹子一家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
三爷爷三奶奶如今是跟着顾大山家过日子,觉得为了福丫一家老是哭哭啼啼的很是晦气,被顾大山劝了几句后,就打起精神过日子。
十二月中旬的时候,京城终于传来好消息,历时几个月的水匪案终于结案了,邹江跟高仝等所有案犯被全部砍头!
而涉及水匪案的勋贵有七家之多。这七家里,侯府有三家,伯府有四家。其中汝阳侯跟安康侯府是主犯,不但被抄家,还三族全数被砍。
剩下的五家勋贵是被抄家流放。
除此之外,还有十几家涉案的官宦之家,全被抄家,命好的可以回老家去,命不好的就得流放。
因着水匪案,整个京城是风声鹤唳,就怕自己一觉醒来就被牵扯进去,落得个抄家流放的下场。
楚皇对水匪案的处置结果很是满意,主要是抄家给他抄出了上百万两的银子,还有数不清的古董字画。因此楚皇龙心大悦,下旨嘉奖了办案官员,还交代了内侍,说是今年过年要大办,宫宴是怎么有面子怎么办。
大楚西北干旱两年,又遇上兵祸,是还没有缓过来,东北又糟了雪灾,朝廷应该节俭才是,可大家都被楚皇杀怕了,不敢在这个时候触他霉头。
楚皇有钱了,很是大方的发银子,连许县令都得到了黄金百两的嘉奖,以及京城府邸一座,圣旨下来的时候,许县令是惊得又晕过去了。
邹江知道他的德性,早就把周大夫请来候着了,许县令一晕,周大夫的针就扎下来了。
来颁旨的内侍瞧见了,还说笑一句:“许大人果然如明少卿所说,对皇上赤城忠心,瞧瞧这一被皇上嘉奖,竟高兴得晕了。”
这样的人好啊,皇上是恨不得朝廷所有官员都跟许县令一样胆小,这样他才能为所欲为,不被大臣们左右。
内侍颁完旨后,又传了皇上的口谕:“皇上很想见见许大人,命许大人随奴才进京,元旦大朝的时候,一起去觐见皇上。”
这个口谕看似恩典,却很折腾人。这里离京城很远,如今运河又结冰了,这个时候上京就得顶着风雪赶路,半个月是将将能到,许县令一家是连年都过不好。
可这是皇上的命令,许县令不想死的话就得照做,又赶忙磕头谢恩:“微臣谢主隆恩。”
内侍道:“许大人起来吧。”
又道:“许大人不用特地给奴才安排太好的住处,过几天咱们就得上京了,且咱们同姓,说来还是一家人,不必讲那些虚礼。”
许县令想哭,你一太监,还是个捏着兰花指说话,养着小倌儿的太监,谁跟你是一家人啊。
不行,他家贤哥儿长得眉清目秀的,那么好看的娃儿可得藏起来,不能被这老妖看见,不然怕是要完。
不过邹江很给力,早就从明少卿的信中得知这个许内侍的喜好,准好了人,不会让许内侍打上贤哥儿的主意。
邹江上前,躬着身子对许内侍道:“大人请跟老奴来,老奴给您安排了个小院,虽比不上京城的院子富丽堂皇,却是有大人的心爱之物。”
许内侍是啥人?自然是秒懂的:“哦,那我定是要去看看的。”
邹江带着许内侍去了县城里的一座别院,许内侍果然很是喜欢这里,住得很高兴,三天里都没有给许县令找麻烦。
而许县令他们趁着这三天是收拾东西,把县衙里的事儿给安排好了。
临走前一天,邹江给顾锦里家送去了几张帖子,是明少卿留给他的,如今他用不到了,可以留给顾锦里家。要是顾锦里家遇到什么事儿,也能拿着帖子一路畅通无阻的进京城找他、找明少卿帮忙。
顾锦里家收到帖子,很是感激邹江,也很感激许县令。
许县令对他们家当真不错,临走的时候是跟郑县令说了很多他家的好话,还把顾锦安引荐给郑县令,如今顾锦安跟郑县令处得很不错。
何村长比顾锦里家更加感激许县令,得知许县令要走的消息,是痛哭流涕,带着全家老少赶去给许县令送行。
一路上还哭喊着:“县令大人啊,您怎么这么快就走了,怎么不多留些日子?”
顾锦里看得嘴角抽搐,知道的以为何村长是去给许县令送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送葬,哭得太惨了。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625章 三年
然而,到了县城后,顾锦里才知道,哭得最惨的不是何村长,而是一群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给许县令送行的百姓们。
整个县城,乌泱泱的一大片都是人,个个痛哭流涕,喊着:“许县令不要走啊,留下来啊!”
顾锦里都懵了,第一次发现田福县竟然有这么多人。
更懵的来了。
一名拄着拐杖,顶着满头白发的老农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对着许县令缓缓跪下,一边跪还一边抖抖抖的,顾锦里看得都心颤,生怕他的老骨头扛不住,一下子趴地上。
好在,老爷爷的骨头很给力,好端端的跪下了。
许县令见了急忙上去要扶起老农:“老人家快请起,我如今已经不是田福县的县令,您老人家不用跪我了。”
老农却吼道:“大人虽然不再是田福县的县令,却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您为了我们是除了邹王八这个毒瘤,为那些被邹王八卖掉的男丁们伸了冤情,给咱们农人赔偿了银子,让咱们能活下去!又抓光县里的流氓混子,让我们的姑娘们不再被这些流氓混子算计,可以平安嫁人,您是好官,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全程都是吼啊,口水喷了许县令一脸,还差点把许县令给吼聋了。
可许县令没敢嫌弃,只因邹江在旁边小声说:“大人,他耳背,吼着说话他自己才听得见。”
许县令:“……”
不用吼的,你正常说话,本官听得见。
可他能说这话吗?不能,只能好声好气的道:“老人家言重了,快起来。”
然而,老农吼道:“不起!”
远处,顾锦里、小吉、陶嬷嬷坐在骡车里是看得笑喷了,老爷爷,您还挺倔强。
那老农又道:“草民是来给大人送礼的!”
说完,指着身后吼道:“把礼物抬上来!”
“诶,来了!”三个身穿红衣的男人扛着一把大伞走了出来,左右两边还跟着一个吹唢呐的,一个敲锣的,是吹吹打打的扛着大伞就过来了。
许县令看见这架势都懵了,指着这几个人问道:“这,这是要做什么?”
可惜唢呐声跟铜锣声太大,老人又耳背,没听清他说啥,只让那几个人使劲吹着,扛着大伞的三个还跳了起来。
许县令:“……”
还有完没完了?送把伞而已,用得着送得跟出殡似的吗?!
许德贤默默扯着他爹的袖子,示意他爹,忍住啊,千万不能发火。
许县令是很能忍的,拿出忍邹友廉多年的工夫,终于忍到唢呐吹完,大伞扛到他的面前。
扑通扑通几声,扛伞的人齐齐跪下,对许县令道:“大人,这是咱们田福县百姓送给您的伞,叫啥万民伞的,说是当官的有这样一把伞,能为官途遮风挡雨,护仕途周全,咱们就给您送了。”
又道:“可咱们农人不识字,只有百来个是签了名字的,剩下的都是按手印,整整有一万个手印,您数数,不骗您的。”
说着,那三个扛伞的站起身,哗啦一声,合力把万民伞打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印着许多红手印,看着刺目,却让许县令红了眼眶,哽咽着道:“你们给我送万民伞?”
大楚建立以来,能得到万民伞的官员不超过五个,而那五个在进京后都做了阁老,是大楚载入史册的高官。
他是死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收到万民伞。
不真实,太不真实了,让他忍不住问了一句:“没送错吧?”
邹江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许县令果然没让他失望,傻得可以。
送伞的汉子们笑道:“当然没错,这把万民伞是我们筹备一个月,就是要送给许崇峰许大人的。您是个好官。”
您是个好官。
许县令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痛哭出声:“我不是,我对不起你们,你们应该打我的,可你们还给我送伞……呜呜呜……”
感动!
邹江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声,娘的你哭个屁,现在是哭的时候吗?
他的手在袖子的遮掩下,狠狠掐了许县令一把,小声提醒:“赶紧说几句感动的话。”
许县令被掐得打了个哭嗝,可他太感动了,只想哭,根本找不到感动的话来说,把邹江给急得差点要踹他一脚。
扑通!
许县令突然对着送伞的人跪下了。
来送行的百姓见了,是吓得赶忙跪下,一圈一圈的,跪了一大片。
“大人,您快起来,您是官,怎么能跪我们?”
许县令摇头,道:“许某出身农人之家,自小也是挑过粪,种过田的,侥幸考中功名,做了一方父母官……并未做好,却能得乡亲们这般相待,许某心里有愧,请受许某一拜。”
言罢,是对着所有农人,慎重的磕了一个响头。
来送行的农人们见了,也急忙磕头,还了一礼。
许内侍看着这幅官民互拜的画面,彻底愣住了。他在皇宫待了大半辈子,也是见识过许多大场面的,但没有一个能跟现在的这个场景相比。
邹江对此是相当满意啊。不错不错,有万民伞,再加上这官民互拜的一幕,去了京城没人敢暗杀许崇峰。
“大人,起来吧。”邹江把许县令扶起来。
许县令起身后,又把那位跪着的老农扶起:“您老快请起。”
扶起老农后,跟许德贤一起把万民伞接了过来,把伞收进骡车里,又跟田福县的百姓说了许久话,直到许内侍催了,才不得不走。
许县令坐在骡车里,是一直回头冲着田福县的百姓们挥手,直到看不见人影了,他才放下帘子,继续哭唧唧,对邹江道:“我要做个好官。”
邹江敷衍着道:“是,大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官的。”
又劝道:“大人快别哭了,再哭这衣服就不能要了。”
许县令不管,就是要哭,哭得邹江受不了了,跑去另一辆骡车里坐。
而许县令拿着万民伞进京的事儿,着实轰动了整个大楚,那些因水匪案遭受损失的人,是不敢再派人暗杀他。
许县令走后,田福县的人谈论了几天万民伞的事儿,就把这事儿放下了,开始准备过年。
秦顾罗田几家人也是忙着杀猪准备年货,顾锦里还买了三百多个猪腿,腌制了做火腿。等过个三年,火腿就能成为延福楼的招牌菜。
顾锦里忙忙碌碌的,按照计划,一步步的种着药材,做着方便药。
时光荏苒,溜得比白马还快,很快就到了三年后。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626章 会来接我【明天爆更】
三年后的松子庄很是热闹,酱油作坊已经屹立在这里两年多,打谷场旁边的大片空地上放着几百个半人高的大缸,里面正是酱油。
酱油缸上戴着一个个用竹子编织的超大斗笠,这些斗笠很厚,斗笠外还绑了一层厚油纸,这是用来挡雨、挡霜雪用的。
两年多前,顾锦安去府城又买了三家下人回来,有十五个人,分别姓熊、麻、梅,这三家人就是专门做酱油的。
不过顾锦里还把祥子给调来松子庄做了管事,专门管着这三家人。
祥子是小吉的哥哥,吉祥吉祥,光看名字就知道是一家人。
祥子出身镖局,本身就会拳脚,这三年来又天天被阚六拉着去练,还时不时被顾锦里扔进大丰山里去自生自灭,已经很有本事,对顾家忠心不说,也能看住这三家人,保住酱油方子。
此刻,祥子正在招呼着三家人:“大雨要来了,赶紧跟我去打谷场收粮食!”
“来了!”
三家人拿着麻袋、扫把、大油纸往打谷场奔去。
可大雨来得太快,轰隆几声秋雷之后,哗啦啦的大雨就下来了。
顾锦里、小吉、米老翁夫妻已经在打谷场了,见大雨下来了,忙朝着祥子他们喊道:“快把谷子扫在一起,再用油纸盖住,压上石头后赶紧回去躲雨。”
祥子他们立马照做,十几人拿着扫把把粮食扫到一起后,立马盖上油纸,压上石头。
可打谷场太大,秋收的粮食太多,一时半刻的不可能扫完。
“小东家,你先回去躲雨吧。”小吉朝着顾锦里说着,手里的扫把不停,把稻谷粗粗扫做一堆后,跟顾锦里一起把大油纸撑开,把扫成四方的谷堆盖好,再压上石头。
顾锦里道:“别废话了,赶紧把稻子盖好,不然就白晒了,等它发芽粮食就全毁了。”
她虽然逃过荒,但这几年是一直在养身体,自认身体很能抗,一场秋雨而已,没事。
小吉知道小东家的脾气,见她不愿意回去,只能继续扫稻谷,跟大雨抢时间。
米老婆子跟米老翁也没有回去躲雨,这两老的身体很是硬朗,三年来不见老态,反而精神了不少。
大家伙忙活了一刻多钟,总算是把所有稻谷都给盖好,但有一半的稻谷被淋湿了。
“赶紧走吧,等雨停了再晒稻谷。”顾锦里冲他们喊着,带着小吉往主家住的院子跑去。
庄子大,院子有点远,两人是狂奔半刻钟才到。
顾锦里突然想骂娘,地方大了也不好,跑都跑死个人。
米老翁夫妻住的地方比较近,跑上一会儿就到了,米老婆子还冲着顾锦里喊道:“小东家不要担心我们,赶紧跑,回屋就把湿衣服换了,别着凉!”
“知道了!”顾锦里应着,继续狂奔,泥巴水把鞋子都弄脏了,好不容易跑到主院,总算是松了口气:“贼老天,大秋天的下这么大雨,你好意思吗?”
又不是夏天。
小吉道:“小东家,你不能这么说老天爷,他听到了一生气就不保佑你了。”
又赶忙双手合十,替顾锦里对老天爷道歉。
顾锦里:“……”
小吉姑娘,你年纪轻轻的就这么喜欢拜拜,真的好吗?
“拜完了赶紧进来换衣服。”顾锦里是立马把脏掉的鞋子脱了,光着脚丫子进了主院右边的厢房。
有时候庄子上的活计太忙了,需要留宿,她就住在这个右厢房里。
邹家很壕,一个厢房都弄成了外间、里间、下人房,所以她跟小吉两人住这里很是宽敞。
顾锦里回了里间,赶忙把湿衣服换下,穿上干净的衣服,就是头发比较难弄。
古人不许剪头发,她想偷偷剪来着,可被崔氏看见了,是哭了一场,她只能留着长长的头发。如今解下来,擦干都要两刻钟。
然后……
阿嚏!
她很应景的打了两个喷嚏。
“小东家你没事吧?”小吉拿着干棉巾过来给她擦头发:“小东家还说自己身体很棒,看见了吧,你都打喷嚏了奴婢却没打。”
下次不要再吹嘘了。
顾锦里道:“我这是大姨妈快来了,身体抵抗力变差了,淋雨了打个喷嚏很正常。”
自打去年顾锦里来了月事开始,小吉就已经知道大姨妈是个啥了,也知道顾锦里的一点规矩,问道:“那小东家要吃药吗?”
说的是治风寒的药。
顾锦里摇头:“不吃了,吃了不好,喝个姜茶吧。”
“好,等会儿奴婢给你去熬。”
顾锦里:“记得放糖啊,不放糖的太冲,喝不下。”
小吉很抠,煮姜茶不放糖,每次都要她交代才放。
“知道了,小东家就是娇气,程哥儿喝姜茶都不放糖的。”
顾锦里不服,反驳道:“他那是被大哥说了,说男人都不喜欢吃甜食,他才不放的,以前可是可劲的放。”
又道:“还有,他又被大哥坑了,大哥最喜欢的菜就是咕咾肉,那可是酸甜口的。”
小吉听得笑了:“奴婢听安哥儿对程哥儿说,酸甜口的不算甜食。”
程哥儿很听安哥儿的,然后很开心的相信了自家大哥。
不过程哥儿很聪明,想来也是知道自家大哥的说法是在坑人,但他信任安哥儿,觉得安哥儿说的都是对的,所以没有揭穿自家大哥。
盏茶的工夫后,小吉终于把顾锦里的头发擦干:“奴婢去烧水,一会儿小东家就能洗澡洗头了。”
小吉去了主院旁边的厨房,这个厨房是主家用的,有个水井,用水很是方便。
顾锦里则是在屋里看着账本,算着这个月又赚了多少银子,是越看越开心啊,心情舒爽得不行,有钱的日子就是好。
不过还不够,这些银子要继续拿去买庄子、埋银子。
顾锦里自打逃过荒后,对大楚就不抱什么希望,觉得它迟早要完。因此这三年来是让木通跟冯进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跑了几遍,用赚到的银子在驰道沿途买下一些庄子,再在庄子里埋下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她买的庄子可以不大,但必须是靠近官道,且东南西北的官道附近都要有,所以投入很大。
“小东家,水烧好了,您先把姜茶喝了,喝完再去洗澡。”小吉把姜茶端了进来,递给顾锦里。
顾锦里吹了吹,等凉了一些后,大口喝下,沿着抄手游廊绕到院子后的一间屋子里。
这里是专门用来洗澡的,地方大,还很干净。
小吉把热水提了进来,倒进大木盆里,问道:“小东家,咱们是明天下午回去吗?”
顾锦里点头:“嗯,秦小哥明天会回家,路过松子庄会来接我。”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627章 有名的光棍汉
姜旗在两年前已经做了县尉,而他司兵所百户的职位是给了老仲。可老仲在去年带兵去府城守军大营夜训的时候,掉进陷阱里,身受重伤。
虽然没有死,却断了一条腿,身体差了很多,只能提前退出司兵所。
姜旗历来欣赏秦三郎,跟老俞说过之后,把秦三郎升任司兵所百户,让他管着司兵所。
会先跟老俞说,是因着老俞跟老仲的资格一样老。老仲下去后,理应是老俞接任,但老俞年纪也大了,而秦三郎立过不少功劳,连着三年府城夜训都给他们司兵所立了大功,后劲凶猛,不升他都说不过去。
秦三郎很会做人,升任司兵所百户后,对老俞这些资格老的人很是敬重,让老俞他们打心眼里服他。
小吉听到顾锦里的话,说道:“小东家,你都这么大了,不要老是跟秦家三郎一块玩,不好的。村里人会说你们闲话。”
顾锦里笑了:“村里谁敢说我闲话?”
这三年来,她可是把大丰村的人收拾得服服帖帖,就算她跟秦三郎走得近,他们也不敢乱说什么。
明蚜草不想卖了?银子不想要了?
小吉见她不听,又把陶嬷嬷跟崔氏拉出来:“陶嬷嬷跟东家夫人说了,小东家年纪大了,要奴婢看着您,不能让您老是见外男。如果要见,也要有长辈陪着。”
顾锦里:“我明年三月才到十五,哪里年纪大了?说得我快入土似的。”
小吉一脸严肃道:“明年都十五了,能嫁人生孩子了。平大表嫂就是十五岁嫁给平大表哥,如今肚子里都怀上了。”
这个平大表嫂就是莫芹子。
莫芹子十三岁跟戚康平定亲,十五岁及笄之后,当年就嫁给了戚康平。如今快十七,前几个月刚怀上,比莫春月厉害多了。
说起莫春月,她也是子嗣不利,跟何三癞子成亲快四年,竟是一胎都没有怀上,如今村里都传她的闲话,笑话她。
好在何三癞子对莫春月很好,一旦听到有人说莫春月是石女,不会下蛋母鸡的话,是不管你是谁,是男是女他都拿着棍子去打。
莫春月因此很是感动,在香料作坊哭过好几回,说这辈子能嫁给何三癞子算是值了。
何三癞子从何大桩媳妇的口中得知这事儿,那是美得不行,到处放话说,这辈子能娶到莫春月,是他上辈子积了大德。
何村长作为何家族长,原本对莫春月四年都不下蛋的事儿很有意见,可见何三癞子跟莫春月都念着对方的好,也就没说什么。
顾锦里听了却道:“没满三十岁都不算年纪大。”
小吉震惊了,看怪物似的看着她:“小东家,罗家的武哥儿快二十二了还没成亲就被人说嘴了。三十岁?天老爷啊,命短的都死了,还怎么嫁人生娃?”
又道:“说起罗家也是奇怪得很,他们一家竟然都不着急,别人看上罗家武哥儿上门说亲,罗伯娘竟然给拒绝了,她不想抱孙子吗?她家武哥儿都成咱们十里八村有名的光棍汉了。”
不过却是个人人争抢的光棍汉。
罗武不愁娶媳妇,作坊赚了银子,罗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去年还在县城买了个铺子,他自己又是衙役班头,整个县城的姑娘,除了县令、县丞、县尉家的小姐,那是个个都想嫁给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