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那个老九想逃走,也被秦家兄弟活捉。
罗武跟姜旗他们也活捉了水匪四当家,击杀了几十名水匪,立了大功。但罗武跟杨班头、姜旗身上都受了伤,好在不算太严重。
郭将军跟百名府城守军也击杀了不少水匪。
两地都指挥使司的官兵、河安府守军、田福县县兵与衙役、郑家、上官家的护院在寨子里奔命到天色大亮,才算把水匪寨子里的水匪清缴干净。
有想跳水逃命的水匪,也被留守在水上的官兵放箭击杀。
之后就是统计寨子里的人数,等到蓝副将来给郭将军他们汇报的时候,着实把郭将军他们吓了一跳。
这不起眼的水匪寨子光是成年水匪就有七百三十七人,还有一支水匪们生的小水匪,足有三百九十人。
“这支小水匪年纪最小的是七岁,年纪最大是十二岁。高仝定下的规矩,寨子水匪所生的儿子七岁必须集中习武,十岁就要带到水上去练手,这支小水匪里,十岁以上的都抢过来往船只,还有十几个的手上出了人命债。”
“高仝这个畜生不如的东西,竟是练孩儿兵!活捉他真是便宜他了,应该当场就把他给剁了喂狗。”郭将军是气得不轻,没想到高仝统领的水匪寨子这般可怕。
然,还有更让他生气的。
“除了水匪以外,寨子里还有四百六十名妇人,这些妇人皆是水匪从淮水过往船只、淮水两岸抓来的,每个人都被水匪用过强,有年轻貌美的,能得水匪看重,日子就好过一些,有年老色衰的,只能去做下人。”
任副将跟苗副将是听得老脸发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淮水水匪作恶多端,他们竟是任由这个水匪寨子存在了这么多年。
蓝副将还没说完,又道:“寨子里还有一种被蔑称为鱼仔的孩童,他们是生母被多名水匪用强后生下来的,因着父不详,是自小就被弄成哑巴,给寨子里做奴才……其实连奴才都算不上,最多是个人肉靶子,昨晚水匪逃命的时候就绑了这些孩童,用他们的命来威胁我们。”
“畜生,一群畜生!”郭将军气得直接起身,冲出屋子,拿出马鞭,狠狠打了跪在外面的水匪一顿,心里的气才算下去。
除了抢人之外,水匪寨子里还有许多被抢来的财物,梁知府已经带着丁同知和幕僚们来了寨子,正在清点赃物。
足足忙活到傍晚,才算把财物清点完毕。
梁知府是一边带着人清点财物,一边叹道:“富得流油,真真是富得流油啊。”
满满的三座库房,外加五间地库,里面藏着的财物从金银珠宝到古董字画,甚至连孤本古籍都有。
这是水匪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世家大族的库房,当真是各种珍宝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
只是梁知府看着这些财物很是犯难,去请教郑英跟上官卓。
别看两人年轻,在年纪上要称呼梁知府一声叔,可两人背后的郑家跟上官家可是梁知府跪求都求不来的大靠山。梁知府好不容易靠上两家,自然对两家的嫡长孙很是敬重。
“按理说,清点水匪寨子财物的事儿,应该由龚知府跟谭知府来做,可如今他们两个……”都要被抓了,哪里还会让他们来清点什么财物。
上官卓道:“此事梁知府不必担心,放心做就是。祖父已经上书,让您全权负责剿灭水匪后的政务事宜,等水匪被剿之事上呈京城后,京城会派政官前来统管此事。”
这也是祖父想要谋划的事情之一。
前朝的政务官制是知府之上还有刺史,可前朝的刺史们个个是枭雄,在前朝末期全部举兵造反,一起事手底下就有好几个府,实力很令人头疼。
大楚第一位皇帝就是刺史出身,深恐大楚有一天也会被底下的刺史造反,因此大楚建立之后,是立刻废除刺史一职,让各府主官各自行事。
可祖父他们对于废除刺史一职很是不满,要是知府之上没有上官盯着,地方知府岂不是要翻天。
看看这回,临河府跟金陵府的知府不就翻天了。
梁知府得到这话后,终于敢放手去做事。
谭知府不蠢,此时已经得知水匪寨子被剿的事儿,是直接吓晕了,醒来后想要派人去京城送信求救,可人还没出府,就被江南都指挥使司的人冲进府里,三两下给捆了。
“大胆,你们竟敢绑本官,本官家里可是京城侯府,你们是活腻了,赶紧把本官给……唔唔唔!”
谭知府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官兵用布团堵住嘴巴。
来抓人的副将道:“谭知府,龚知府已经把你勾结水匪的罪证送往京城。而水匪寨子里也发现你勾结水匪的证据,还有水匪四当家、九当家招供你是他们的靠山,你还是别再说什么侯府了,你犯的事儿,当诛九族,你家侯府也快没了。”
谭知府听到这话,是两眼一翻,又晕死过去。
龚知府也被江淮都指挥使司的官兵抓了,而水匪的事情是彻底爆了出来,闹得临河府、金陵府震动不休。
百姓们是大骂两个知府和水匪,文人狂士更是笔锋如刀,骂人的狠度跟刨了两家知府的祖坟差不多。
不管两府闹得如何沸反盈天,都跟秦三郎他们没关系了。
他们剿灭水匪后,只停留一天,第三天就启程回了河安府田福县。
消息也传到了田福县里,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邹县丞勾结水匪,这回是全家都活不成了。
邹家。
邹玉坤的媳妇带着儿子跪求邹夫人:“婆婆,您看看承继,这是您最疼爱的孙子,他还没成丁呢,您忍心看着他跟着老东西去死吗?”
“老东西已经害了咱们这么多,您再不快点做决定,可就晚了!”
邹承继也是哭着求邹夫人:“祖母,孙儿求求您,跟祖父和离吧,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咱们的命……孙儿不想死,孙儿害怕,呜呜呜……”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477章 当我们是傻子?
邹承继身后,还跪着邹玉乾的儿女们。
自从包氏撞柱而亡、邹玉乾被送去镰山庄子弄死后,邹承祖兄妹就活得小心翼翼,根本不敢大声说话。
可即使如此,因着邹县丞恨毒了邹玉乾,他们兄妹俩的日子也不好过。在邹县丞的示意下,兄妹俩这两个月来很是吃了不少苦头,瘦了几圈,眼窝凹陷下去,身上还有不少掐痕,全是下人们仗着邹玉乾犯错,偷偷打的他们。
包家在包氏死后,也曾经来过人,说要把他们兄妹接回包家去抚养。可邹县丞不同意,他就是想要把他们兄妹慢慢折磨死!
邹承祖兄妹很害怕。
如今得知邹县丞遭难,邹承祖兄妹心里是五味杂陈,有难过、有惶恐、还有庆幸与畅快。
邹承祖看着跪在自己身边,身子微微发抖的亲妹子,这两个多月来极少说话的他,终于开口:“祖母,祖父就是个禽兽,您已经被这个禽兽害了几十年,还要再被他害下去吗?”
“承祖住口!你怎么能这么说你祖父,他怎么说也是你的祖父。”邹夫人震惊于邹承祖既然说邹县丞是禽兽,生气的道:“你可别跟你父亲学……”
邹承祖打断邹夫人的话:“祖母放心,孙儿不会学父亲,因为他也是个禽兽,而孙儿想做个人。”
邹玉乾看着是个文人雅士,实则禽兽不如,因着自己的私欲,害了他们全家……他娘多好的一个人,就这么被父亲气得撞柱而亡。
“你,混账东西!”邹夫人气得不行:“你这么多年的书都念到哪去了?竟敢辱骂自己的祖父与父亲,你真真是要气死我了。”
邹承祖被骂,没有再还口,而是老老实实认错:“是,孙儿无状,祖母教训得是。不过孙儿得提醒祖母一声,祖父勾结水匪的事情已经传得人尽皆知。如今水匪被剿,两府知府被抓,事情闹得这般大,邹家不说九族,三族定是不保的……祖母要是想要保住洪家,最好的法子就是赶紧跟祖父和离。”
又道:“若是再迟,大人们或许就不会允许祖母跟祖父和离了。”
和离脱罪,小罪还好,大罪可不好脱,大人们又不是蠢货。
邹夫人听罢大骇,忙问邹承祖:“承祖,你这是啥意思?你别吓祖母啊。”
如果说,在邹夫人的心里有谁的地位能跟邹县丞匹敌,那就是她的娘家洪家,她可以陪着邹县丞一起死,却不能害了自己的娘家。
邹承祖没有再说什么,给邹夫人磕了九个响头后,带着自己的妹子离开。
邹玉坤媳妇见邹承祖给邹夫人磕了九个响头,心下咯噔,邹承祖是什么意思?九是极数,小辈给长辈磕九个响头,可是有着诀别之意的,难道……
邹玉坤媳妇虽然精明,怀疑邹承祖此举有问题,可想着他不过个十几岁的少年,如今邹家又被衙役围了,他能有什么办法自救?
邹玉坤媳妇忽略了这事儿,继续带着儿子哭求邹夫人:“婆婆,婆婆您就算不为承继他们着想,也得为舅老爷他们着想啊,难道您想要洪家全部死绝吗?”
“住口,你这泼妇,敢诅咒洪家,你是不想活了。”邹夫人指着邹玉坤媳妇大骂。
邹玉坤媳妇是个悍的,闻言反驳道:“我说的是实话,看看那老东西犯下的罪,桩桩都是诛九族的大罪,婆婆的娘家是老东西的岳家,还想要全身而退?婆婆怕是在做梦吧!”
邹玉坤媳妇也不跪了,直接坐在地上,对邹夫人道:“婆婆想陪着公公去死就去,反正媳妇是不会这么傻的,您老今天天黑前要是不做个决定,媳妇就跟邹玉坤和离。我们母子三人可不会陪着老东西去死。”
又斜睨着邹夫人冷笑道:“到时候您的两个孙子改姓,您老可怨不得我。”
邹承继兄弟听罢,眼睛都亮了:“娘,您说的是真的?”
邹玉坤媳妇瞪他们一眼……真什么真,她娘家那是什么人?一个个跟邹玉坤差不多的货色,她要是和离,她娘家不会让她进门,还会怕受牵连,给她一纸断绝书。
她这么说,不过是为了威胁邹夫人,让邹夫人下定决心跟邹县丞和离,然后她带着儿子跟着邹夫人回洪家享福。洪家虽然已经无人做官,却是乡绅,日子不会太难过,比在她娘家要好。
邹玉坤媳妇也是不明白自己婆婆,都被老东西负心这么多年了,她咋还不清醒?就这么倾慕那老东西?
邹夫人无奈,为了保住洪家和孙子们,在傍晚之时,终于决定要跟邹县丞和离。
可她住的院子被邹玉振派人围住了,想要出去很难……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叛徒,邹夫人给了一个护院一锭金子,那护院答应给他们送信。
不多时,围住邹府的衙役得到消息,把消息送回县衙,告知许县令。
许县令听得笑了:“邹夫人打量咱们是傻子吗?水匪都剿了,两地知府都抓了,她来和离了,早干嘛去了?”
要是在邹县丞刚刚被抓的前三天,她来说不耻邹县丞为人,要和离可以。可如今邹县丞勾结水匪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他这个时候要是判邹夫人跟邹县丞和离,妥妥的要担上包庇邹家,给邹家留丁的罪名。
这个罪名他可担不起,因此让衙役告知邹夫人:“邹县丞所犯案子太大,已经上达天听,本官只是小小县令,做不得主,让她老实待着,等着京城判决。”
“是。”衙役回了邹府,把许县令的话告知邹夫人。
邹夫人听罢,差点晕死过去,隔着一道院门的距离,哭着问那两名衙役:“差爷此话当真?邹,邹家当真没救了?”
“这是县令大人的原话,告辞。”两名衙役不予多说,传完话后,离开邹夫人的院子。
邹玉坤媳妇是哭天抢地,大骂邹夫人:“都怪你,都怪你这个老虔婆,让你早点和离你不干,如今好了吧,把我们都害死了!”
又指着邹夫人,冷笑道:“还有你洪家,洪家也要完了。哈哈哈,这回你满意了吧!”
邹承继兄弟也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说着责怪邹夫人的话。只有邹承祖兄妹躲在屋里没出来。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478章 包家
邹承祖透过虚掩的窗户看着院子里哭骂着的邹承继几人,心里是恶心得不行,这样的一群人竟然是他的血亲。
少顷,他收回目光,看向自己旁边的邹兰华。她脸色煞白,瘦得凹下去的脸上全是惊恐,心里很不是滋味。
以前兰华可是温婉大方的大家闺秀,如今不过两个多月,却被吓成这副模样。
“兰华放心,再熬几天,咱们就能离开这里。”邹承祖小声的对邹兰华说道。
邹兰华听罢,眼里蒙着的死灰瞬间散去,眼里泛起光彩,看着邹承祖,哆嗦的问道:“哥,哥你说的是真的?咱们,咱们真能离开这里?”
这怎么可能,县令大人不会让他们走的。他们是邹家人,祖父犯的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不仅他们要死,邹家老家的亲戚们也要死。
邹承祖点头道:“嗯,是真的。你且安心等着就是,姥爷跟舅舅他们不会看着我们烂死在邹家的泥沼里。”
娘死后,包家来过人,虽然被祖父赶走了,可姥爷跟舅舅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定会趁着这个机会,在府城闹上一场。
邹兰华却没有那么乐观,担忧的道:“县令大人都不允许祖母跟祖父和离,姥爷跟舅舅就算想要救我们,又能有什么法子?”
邹承祖没有多说,只是坚定的对邹兰华道:“你不会死在这里,一定能离开,放心等着。”
他已经成丁,或许是走不了了,可兰华是个姑娘家,有七成机会可以被姥爷家接走。
邹承祖估摸得不错,包家已经在府城闹开了。
包家老爷子已经中风偏瘫在床两年,却是让家里下人把自己抬去了府城衙门,亲自喊冤,状告邹家谋害他女儿性命,还虐待他的外孙子和外孙女,他要跟邹家割袍断义,老死不相往来。
包老爷子是举人,家里是真正的耕读传家,族里跟三亲之中也有不少读书人。如今不但包老爷子一家来了,包氏全族男丁、包家三亲里的读书人都来了,全都跪在府城衙门外,让胡通判是不受理这个案子都不行。
包老爷子被抬进府城衙门的公堂后,递上自家的状子,老泪纵横的道:“通判大人,邹家禽兽不如啊……我家娴娘在乞巧节的时候,被邹家逼得撞柱而亡……我的外孙子跟外孙女因着知道邹家的腌臜事儿……邹友廉生怕两个孩子把事情说出去,是直接把他们关起来,还派下人虐待他们……您要为老头子做主啊。”
包老爷子说话已经不利索,这段话是说得断断续续的,可正因如此,才显得尤为可怜。
胡通判脸型刚毅,神色肃穆,翻看着包老爷子递上来的状纸,问道:“可有证据?”
胡通判虽然没有去剿水匪,却也知道水匪的案子闹得很大,如今包家递状纸告邹家,不用想也知道,是想趁着京城还没来人,把包氏的儿女救走。
而包氏全族会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保住整个包氏。邹县丞犯的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一旦定罪,包氏族里也要受牵连。
胡通判觉得包家此举是在坑他,可他在河安府做了三年的通判,知道包老爷子为人不错,心里才没有生出反感来。
“有。”包大舅立刻让人带来一个下人。
这人是包氏的陪嫁丫鬟,如今已经成了管事娘子,一进公堂就呈上两封血书。
一封是邹承祖写的他们兄妹被邹家私自关押,以及邹县丞示意让下人每天虐打他们的事儿。血书上还写着,求包家救救自己的妹子,只要把他妹子救出邹家这个烂泥坑,他留在邹家受苦也没事。
还有一封血书竟然是包氏写的。
这是包氏在撞柱之前,咬破自己的手,在衣袖内写下的,只有很潦草的十个字:救孩子,邹家逼我撞柱而死!
血书上,还印着包氏的一个血手印,做不得假。
邹承祖的血书还好说,包氏的血书可是撞柱当天写的,那天是七月初七乞巧节,当时的邹县丞还没有被抓。
黄娘子哭道:“奴婢是给夫人换衣入殓的,当时看见衣袖内有血书,立刻把衣袖剪了下来藏着,是随身藏了两个月,前段时间才找到机会跑回府城,给包家送信。”
胡通判让人验过两份血书,又拿来包氏在府城衙门里留档的婚书查看过手印螺纹后,这才让人收下包氏的血书作为证物。
至于邹承祖的那封血书,府城衙门里没有他的手印螺纹做对比,只能先收下,却不能作为证物。
胡通判盯着黄娘子问:“乞巧节当天就已经发现包氏血书,你为何不当时就把血书送去给包家?包氏死后,包家人曾经去过邹家讨理,你当时为何没有把血书交给包家人?”
言罢,啪一声,一拍惊堂木,把黄娘子吓得一哆嗦,急忙磕头道:“大人明察,当时邹县丞深恐自己被带了绿帽子的事儿传出去,是一直看押着我们。等包家人走后,又过了个把月,我们这些包家陪房才能偶尔出府,可少爷跟小姐是一直被困在府内,不得出院门半步的。”
又哭着说了邹承祖兄妹在邹家只能吃馊掉的粥水,还被下人毒打的事儿。
胡通判懒得听她哭,一拍惊堂木,让她噤声,又问了包老爷子跟包大舅几个问题后,说道:“邹县丞的案子你们也知道,你们家这事儿,不太好办,本官得先呈给知府大人过目之后,才能定夺。”
胡通判拿着案卷起身去了府衙后面找梁知府,把包家的事情告知梁知府。
梁知府最近忙得很,听到这事儿,皱眉道:“这包家真会给本官找事儿。”
可包老爷子是个举人,这辈子也是教过不少学生的,在府城有些名望,且年已过花甲,又是个百病缠身的,亲自来了,他不好不管。
梁知府只能拿过案卷细细看了一遍,问道:“包家对邹家如此不满?在包氏死后可有给府城衙门递和离书?”
胡通判道:“递了,是七月半的时候,刚从邹家葬完包氏就递了。只是卡在了邹家那边,邹家不乐意,说是包氏已经葬在邹家祖坟,没有进了祖坟还和离的道理。”
又把包家送来的那份和离书递给梁知府。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479章 邹家大火
梁知府接过一看,见上面的日期真是七月半的时候,又想到包氏的惨死、以及邹家的那些腌臜事儿,来回走了一圈,终于拍桌子道:“判吧。”
胡通判皱眉,提醒道:“大人,这要是判了,包氏的两个儿女就会被送给包家抚养……包氏的女儿还好说,那个儿子可是个成了丁的男丁,要是上面追究下来,这可是包庇之罪。”
梁知府是一府主官,这点担当还是有的,说道:“包家父子一是举人,一是秀才,皆是身有功名之人,在府城有些名望,他们家又是苦主,女儿确实惨死于邹家。且包家在七月之时就递了和离书,咱们判了也没事,包家不算给两个外孙取巧脱罪。”
要是他连判这个案子的决断都没有,京里肯定会觉得他怕事,就算有什么好职位,也不会考虑他。
再来就是因着两府知府勾结水匪的事儿,如今江南的文人狂士闹得相当厉害,包家是读书人家,也是苦主,他要是站在包家这边,还能熄熄文人的火气,让他们夸上自己一顿。
“成,下官这就去办。”胡通判得了梁知府的主意,放心离开,去前面公堂把案子给判了。
“邹家不仁,不顾姻亲之义,坏两姓之好,草菅人命又虐待子孙,残暴毒辣至极,本官宣判……”
胡通判念了一大通的词,反正最后就是判包家赢了。
包家跟邹家割袍断义,断绝一切关系,以后老死不相往来;让包家代包氏跟邹玉乾和离,择日去田福县邹家起坟,把包氏棺木运回包家安葬;可接回邹承祖与邹兰华兄妹,但兄妹俩必须改姓,出邹家族谱,以后不再是邹家人。
包老爷子拿到这份判决书,终于撑不住,晕了过去。
包大舅跟包氏族人手忙脚乱的把包老爷子抬去医馆急救,这才把包老爷子救了回来。
包氏族人跟包家三亲六戚是齐齐松了一口大气,抹着额头上的冷汗,心下庆幸的叹道:老天爷保佑啊,总算是跟邹家断绝关系了,不然他们全族都要完。
包老爷子醒来后,是一刻也等不及,让包大舅带着判决书跟家里的十几个下人、十几名包氏男丁、又花钱雇了府城镖局的二十名镖师,浩浩荡荡的去田福县接人。
包大舅先去了县衙,把府城衙门的判决书给许县令看了。
许县令惊讶,心里很是佩服梁知府,敢在这个时候站在包家这边,魄力果然不是他能比的。
“既然知府衙门判了,你们就去邹家领人吧。”
姜县尉很了解邹家人的德性,怕邹家其他人会闹,主动请命跟着包家人去邹家接人。
包大舅是感激不尽,郑重的对姜县尉作揖:“某,多谢姜大人。”
可即使有姜县尉亲自带人去邹家,邹夫人、邹玉坤媳妇以及两个儿子还是大哭大闹了一场。
“凭什么,凭什么让他们走?都是邹家人,要死就该一起死,他们不能走,要走就从我的尸体跨过去!”邹玉坤媳妇是嫉妒死包氏有这样的好娘家,再看看自己娘家那群货色,是撒泼打滚的不让邹承祖兄妹走人,还要拉着他们一起死。
邹承继兄弟也有样学样,跟着躺在地上哭,不许包家人把邹承祖兄妹带走。
包大舅见邹家人这般无理取闹,不成体统,看向姜县尉,见姜县尉点头后,立刻对雇来的镖师们道:“诸位师傅动手吧,把这些碍事儿的人捆到一边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