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瘸子六不屑的道:“都多少年的事儿了,官府要是有能耐早就发现了。”
说完又笑了起来,对陆姨娘道:“陆姨娘不用担心五小姐,老邹认定她是个野种,已经把她许配给禄昌县吕地主家的嫡长子。这可是老邹专门给五小姐挑的亲事,再过不久,五小姐就能嫁到吕家享福去了。”
“你说什么?!”陆姨娘差点晕过去:“老东西把婉姐儿许配给吕家的傻子,他是不是疯了!”
陆姨娘是知道吕家的,邹县丞不止一次的跟她说过吕地主为人不堪。当时她还嘲笑过吕家,说吕家的傻儿子一定娶不到媳妇。
没成想,她的婉姐儿竟然被老头子许配给那个傻子。
陆姨娘是痛哭出声,还没哭多久,就被水匪弄晕,扛下大船,扔进小船里,带到岸上,来到一座临水的山里。
山里有个寨子,正是水匪们的老巢,陆姨娘跟陆家女眷被带到这里后,受尽折磨。
陆姨娘最惨,不但把寨子里的水匪伺候了一遍,还受了凌迟之刑,可见邹县丞有多恨她。
……
柳叶巷的人是直到第二天才发现陆家女眷不见了,他们上船去问,船老大却说,陆姨娘她们不想为奴,跳水逃跑了。
船老大说完,就跟官牙的人上岸报官。
被充作官奴之人跳水的事情时常发生,官府只是派人随意的搜了半天,也就不再管了。
柳叶巷的人不相信陆家女眷是跳水逃跑,便在淮水上找了五天,第五天下午,终于在淮水上发现几具浮尸,看模样正是陆家女眷。
她们死的时间不长,应该是死后没多久被人扔进淮水,顺着水流飘过来的。
其中一具女尸尤其恐怖,身上被片下大半皮肉,只剩下一具挂着碎肉的骨架。可柳叶巷的人都知道,这个应该就是陆姨娘。
看见陆姨娘的尸体,柳叶巷的人差点吐了,没敢多待,连夜启程回了田福县,把事情告诉邹玉振。
邹玉振得知陆姨娘惨死的消息,松了一口大气……陆姨娘终于死了,还死得这么惨,老头子心里的气应该出了吧,他安全了。
瘸子六比柳叶巷的人早回来两天,一回来就给邹家送水栗,把陆姨娘跟陆家女眷的事儿,告诉邹县丞。
邹县丞得知陆姨娘的下场后,是通体舒畅,身上的病都好了不少。
邹江看见邹县丞欢喜的模样,觉得不对劲:老爷这是怎么了?怎么见过送水栗的人后,变得这般高兴?
邹江疑惑三天后,陆家女眷跟陆姨娘惨死的消息传到县衙。邹江是邹县丞的心腹,在县衙里有眼线。
书吏悄悄把知府衙门送来的信抄录一份,送给邹江。
邹江看见上面的水匪、勾曷刀、凌迟等字眼,再联想到送水栗的老农后,心下大惊……老爷这是买通水匪把陆姨娘给杀了。
老爷怎么能冒这么大的险?
万一被人发现,定会给老爷扣一个勾结水匪的罪名,到时候可是全家要掉脑袋的。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422章 来个离间计
邹江对邹县丞忠心耿耿,收到消息后,立刻去见邹县丞,把陆姨娘跟陆家女眷被水匪杀死的事情说了。
邹县丞只是淡淡的说了声:“知道了。”
邹江见状,再也忍不住道:“老爷,您把尾巴扫干净了吗?可不能让那些人咬上您。那都是刀口舔血的亡命徒,要是……”
“住口!”邹县丞暴喝出声,因着大病而深陷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邹江:“你竟敢查本官,邹江你好大的胆子。”
邹江赶忙解释道:“老爷,老奴没有查您,老奴是收到县衙的消息,再想到送水栗的老农,这才怀疑是老爷做的。”
又保证道:“老爷放心,您对老奴有大恩,老奴就算是死也不会出卖老爷。老奴来询问,是怕老爷没有把尾巴扫干净,会被人查到府上来。”
邹县丞听罢,脸色依然阴沉着。
这么多年了,邹江还是比他聪明,只通过一封信、一个送水栗的老农就猜出他买通水匪害了陆姨娘。
邹县丞的心里很是恼怒,为何他作践邹江一辈子,邹江还能坦然处事?按理说,像邹江这样的神童,不是应该不堪承受为奴之辱而自杀吗?
邹县丞看着邹江,突然觉得用这等水磨工夫作践一个神童是错的。只因他如今过得并不比邹江好。
邹江是死了老娘、媳妇,终身不再续娶,绝了子嗣。可他自己却被人下绝嗣药、被儿子戴绿帽子、成了整个县城的笑柄、三个儿子不成器、孙子不顶用,跟绝嗣也差不过了。
“哈哈哈~”邹县丞突然大笑起来,把邹江给吓得不轻,赶忙上前扶着他道:“老爷,您心里要是不舒服就说出来,别憋在心里。”
邹江真怕邹县丞会被近来发生的事情弄得疯掉。
邹县丞听罢,立刻收起笑声,一把推开邹江:“本官没事,你退下吧。”
又道:“你想多了,淮水上时常有水匪出没,陆姨娘的事儿,不过是凑巧,你不用担心太多。且本官办事,有哪一次是没把尾巴扫干净的?”
邹县丞没有承认自己让水匪虐杀陆姨娘的事儿。有些事情一旦承认,那可就是把柄,邹县丞已经开始提防邹江,是不会把自己的老底抖出来给他的。
不过,邹江倒是提醒他了,瘸子六是不能留了,邹江能发现他,其他人也能发现。
至于邹江……邹县丞不想让邹江那么容易就死。
他留着邹江是为了作践的,如今一对比,发现自己过得并不比邹江好。他得趁着自己还活着,好好作践邹江一把,彻底把这个曾经享誉河安府各县的神童踩在脚下,让这个神童连死都悲惨万分。
邹江见邹县丞不听劝,只能无奈退下。
……
县衙里,田师爷得知陆姨娘被水匪杀死的消息,脸色沉了下来。
他想到那天顾锦里提醒的话,觉得这事儿不同寻常,看着许县令道:“大人,那位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跟本事,敢勾结……”
“田师爷慎言。”许县令打断田师爷的话:“这事儿太大了,咱们没有证据,不好乱说……不值当啊。”
这种官员勾结水匪的事儿,不是他一个没有靠山的县令能办下来的。且他就要调任,可不想临走为这种事情丢掉性命。
田师爷知道许县令胆小,只想不冒险的拿到功劳,见他不愿意碰这事儿,有些可惜。
可许县令是他的东翁,他不得不听令,只能把这事儿放下。
不过姜县尉却是一直盯着邹家,只是邹县丞近来变得谨慎又低调,自己不出府,也约束着府里的下人,不让下人们随意出府,更不许下人们再胡作非为。
甚至把一直被禁足的邹夫人放了出来,让邵师爷亲自教导邹玉坤的儿子,打算让他继承邹家。
邹玉坤的媳妇原本闹着要跟邹玉坤和离,可见自己儿子被细心教导后,知道邹家会传到自己儿子手上,她就不闹了,也没有再理会邹玉坤,只当他死了。
而邹玉乾是早就死在了廉山庄子里,只是邹县丞没有给他发丧,只悄悄让人把他给埋了,对外说他病了,正在庄子里养病。
陆姨娘死后不久,偶尔会给邹府送水栗的瘸子六是再也没有来过。他放话说自己年纪大了,做不动了,把屋子、田地、外加种着水栗的水塘给卖掉,拿着银钱投奔了江南的外甥。
瘸子六是个身有残疾的老头,无儿无女的小人物,走了就走了,没人会去在意他。
只是他并不是去投奔外甥,而是去了水匪的寨子,在那里落脚。
……
顾锦里得知陆姨娘被水匪杀死之后,趁着秦三郎休沐回来,特意问了他:“县令大人不去查这事儿吗?”
只要一查,定能查出什么来。
秦三郎摇头:“许县令胆小,怕这事儿会丢命,没敢查。姜县尉倒是上心,只是邹县丞谨慎,尾巴扫得干净,姜县尉查不到什么。”
顾锦里皱眉:“这就难办了。”
秦三郎看着她蹙起的眉头,宽慰道:“你不用担心,这些事情有我来办,我一定会找出邹县丞勾结水匪的证据。”
秦三郎说得很认真,却发现顾锦里像是没听见似的,自顾低头思量着什么,他有些失望。
正在失望之极,顾锦里抬头看向他,发现他近来晒黑了,还长高了不少:“你又长个了,再这么长下去,等你长大了,莫不是要奔着一米九去。”
秦三郎不解:“一米九是多高?我不是小孩,已经长大了。”
他已满十五,是成丁的大人了,可以顶门立户。
顾锦里看着他道:“你哪里长大了?不过是个小屁孩。”
初中生好吗。
不过,现在不是讨论你身高和年纪的时候。
“邹县丞谨慎,要是慢慢查,得查到什么时候?你不是怀疑邹江家当年的惨案是邹县丞做的吗?那咱们就写一封匿名信,送去给邹江。”顾锦里狡黠一笑:“管他有没有证据,先把邹县丞跟邹江离间了再说。”
“当年的事情对邹江的打击一定很大,不然他也不会心灰意冷,放弃良籍,给人做了奴才。只要给他一封匿名信,让他对当年的事情有所怀疑,他定会跟邹县丞离心。”
“邹江跟了邹县丞这么多年,一定知道不少邹县丞的把柄。只要邹江把这些把柄拿出来,邹县丞想不倒都难。”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423章 搬作坊
秦三郎眼睛一亮:“确实是个好办法。”
只要邹江不是傻子,收到匿名信,看见信上的内容后,定会对自家当年的惨案产生怀疑,继而去查邹县丞。
邹江跟了邹县丞这么多年,很多他们不知道的、查不到的事情,邹江都能查到。
秦三郎看着顾锦里,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由衷的道:“小鱼,你很聪明。”
顾锦里扬起一抹明媚的笑容,略带得意的道:“那是自然,要不怎么能做你大哥。”
秦三郎笑着摇摇头,她这个自封的大哥当得还挺开心。不过,她开心就好。
“信我来写,今晚回县城后,我就潜进邹家给邹江送信。”秦三郎学过斥候的本事,会最少三种字迹,由他来写信,别人很难找到写信的人是谁。
顾锦里:“嗯,交给你来办。”
秦三郎办事,她很放心。
“二姐,赶紧回来吃早饭,吃完咱们要把东西搬到大作坊去。”程哥儿见顾锦里去送个肉夹馍送了许久也没有回来,跑出来找她。在半道上遇见她跟秦三郎,赶忙跑过来,仰头问着秦三郎:“三郎哥,肉夹馍好吃吗?是二姐用姑姑家的卤肉做的。”
秦三郎道:“还没吃,不过闻着很香。”
“可好吃啦,三郎哥你快回家吃肉夹馍。”程哥儿的嘴角还带着油渍,回想着肉夹馍的滋味,催促着秦三郎。
秦三郎已经把事情跟顾锦里说完了,闻言转身回家。
顾锦里牵着程哥儿的手,往家里走去。
只是没走几步,小家伙就把自己的手给抽了回来,说道:“我长大了,二姐不用再牵着我走路,小孩子才要人牵。”
顾锦里看着还不到自己腰腹的小不点道:“四岁就是小孩子啊。”你以为你多大?
说着,拽住他的手,把他拎回家去。
秦三郎听到声音,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顾锦里拎着程哥儿回家,不由得笑了。
秦二郎一直不喜欢秦三郎跟顾锦里过多来往,生怕顾锦里会祸害了秦三郎,一直站在自家院门看着。
秦老也在,等三郎进门后,递给他一个肉夹馍:“味道不错,这两个是你的,尝尝。”
秦二郎不屑的冷笑一声,大早上的吃这般油腻的肉食,也只有那等肚子里清寡的乡下农人才会吃。
秦三郎接过肉夹馍,咬了一口,咀嚼一会儿,咽下去后,点头道:“味道不错,似乎加了什么佐料,吃起来没有那么油腻。”
秦老笑着点头:“是加了一种佐料,是小鱼在山里采的。”
秦二郎看着秦老脸上的笑容,眉头微皱,爷爷似乎对那个土丫头很满意……爷爷应该知道妻族对他们这等权贵子弟的重要,他就不怕三郎被那个土丫头害得没了妻族的支持?
“那个张牛子最近很老实,自打陆家出事后,他就带着手底下的混子躲在榆树村里,并没有去给张虎子送信。看来邹县丞在暗处还有其他人手,专门替他给水匪送信。”
“这个我们已经想到了。”秦三郎走进院子里,把顾锦里说要写匿名信给邹江的事情说了。
秦老笑道:“这丫头是个聪明的。”
说完,瞥了秦二郎一眼。
小鱼聪明,即使出身低,也未必帮不到三郎,二郎是多虑了。
秦二郎听罢,眼睛一眯,问秦三郎:“这个法子可行吗?”
秦三郎:“在没有证据证明邹县丞跟水匪勾结的情况下,这个法子是最好的。”
兵不厌诈,小鱼的这个主意就是要诈邹江,再用邹江的怀疑来对付邹县丞。
秦二郎这回没有驳斥顾锦里的这个主意,反而道:“你只有一个人,若是需要帮手,可以叫上我。”
秦二郎很清楚这个案子一旦破了会是怎样大的功劳,他如今只是个小兵丁,要是没有大功劳,他休想晋升,所以他不想放过这次机会。
秦三郎一顿,最终点头答应:“嗯,若是需要,我会向二哥开口。”
秦老闻言,松了一口大气,自打家里发生变故后,二郎的脾气就变得暴躁起来。而三郎却是越来越沉稳,但三郎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侯门贵公子,本身也是有脾气的,他真怕三郎会忍不住跟二郎决裂。
如今他们兄弟的关系因着邹县丞的案子缓和,他可以放心了。
秦三郎坐在堂屋里,把两个肉夹馍吃完后,又喝了一碗温水,站起身道:“咱们走吧,今天要搬的东西很多,得把活计忙完。”
今天是他们把作坊搬到陆家大宅的日子,几家人已经商量好,等吃完早饭后,就到作坊去搬东西。
“诶,走吧。”秦老应着,祖孙三人带上家里的绳子、扁担,到作坊集合。
秦三郎的力气大,他跟罗武、秦二郎把石磨拆分开,三人滚着石磨,往陆家大宅走去。
磨盘又大又重,三爷爷怕出事儿,让何三癞子拿着根长棍子在前面开路,冲着路上的村民喊道:“让让,赶紧让让,别他娘的靠太近啊,要是被磨盘碾到,死伤可不关我们的事儿!”
村民们听罢,纷纷让开,生怕秦三郎他们没把磨盘扶稳,磨盘滚过来砸死他们。
作坊开张几个月,大磨盘从三个变成五个,秦三郎他们花了一个时辰,才把五个大磨盘安全的送到陆家大宅,放到前院左边的一个大客院里。
这个客院是陆家以前用来招待贵客用的,院子很大,有三间正房,外加左右四间厢房,以及前后两个小花园,用来做豆腐作坊足够了。
以后何老锅他们会在这里磨豆子、过滤豆浆、熬豆浆、点豆腐。
前院右边的客院则是用来做油豆腐、香豆干,两个院子一左一右,是分开的,男女分工,不会再发生许王氏被顾玉梅误会挨打的事儿。
香料作坊则是放在第二进院子里。以后何大桩媳妇、何土沟媳妇、莫芹子她们就在第二进院子磨香料。
她们不用走前院,可以直接从右边的角门进来。这样一来,大姑娘跟小媳妇们就不用担心会碰到前院磨豆子的男人们。
张氏很高兴,她家芹姐儿还没有出嫁,男女大防啥的,还是要上心一些。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424章 信
顾氏作坊的人忙活大半天,终于把作坊里的东西全都搬进陆家大宅。
而从今天开始,这座宅子正式改名叫做顾氏作坊。
搬完作坊后,大家休息了两刻钟,三爷爷跟顾大山就把准备好的银钱抬来,顾锦安拿出账本,开始给作坊的工人发工钱。
今天是月底,不但是给工人们发工钱的日子,也是几家人分钱的日子,因此大家都很兴奋。
陆家人比他们还兴奋,是自打他们搬作坊开始,就有不少陆家人围在旁边看着,知道顾氏作坊今天发工钱,议论纷纷的道:“你们说,何大桩家这回能发多少工钱?”
“怎么着也能有个十两往上吧。”
“什么十两往上?何杨氏自己磨香料就有将近十两银子,再有何大桩跟他家小子磨豆子的工钱,这全家的工钱最少也得有个十五两。”
“十五两!诶哟,这也太多了吧,干一个月顶得上咱们几年的进账。这,这太不公平了,他们何家人吃得都快撑死了,咱们陆家是一个也没能进顾氏作坊干活。”
“这有啥办法,还不是陆猪蛋家害的,要不是因着他家造孽,咱们陆家肯定能进顾氏作坊干活,如今只能干看着,啥事儿也做不了。”
“凭啥只让咱们干看着?咱们就不能进顾氏作坊干活吗?都是同村人,顾氏作坊还搬到咱到陆家大宅来了,咱们去求个活计,顾家总不能不给吧。”
“啊呸!你们算个什么东西,我们作坊凭啥给你们活计?”何三癞子拿着跟大棒,撵着围在陆家大宅的陆家人:“这里已经被顾家买下来了,现在是顾氏作坊,你们站的这块地都是顾氏作坊的,赶紧滚啊,再不滚就向你们收钱,你们有钱给吗?”
又道:“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打的主意,想想陆景贵,再想想你们自己,你们陆家人这些年来跟着陆猪蛋做下多少坏事?身上干净吗?还想来我们作坊干活,再敢打我们作坊的主意,我们就报官,让你们跟陆景贵作伴去!”
陆景贵就是陆甜丫的爹,也是陆老爷子的堂侄,跟陆老爷子家关系最近,因着帮陆老爷子家做恶事,家里很是攒了些银钱。
可惜陆老爷子家一倒,陆景贵没几天就被官府给抓走了,说他是啥帮凶,被判了个流放。家里的家财也被收走八成,只余下一座破烂泥土院子,外加两亩旱地。
陆景贵媳妇带着陆甜丫姐弟住在泥土院子里,是天天哭天抹泪。
“三癞子,你赶啥人啊,我们没啥坏心,就是知道顾氏作坊今天搬进陆家大宅,来瞧瞧热闹的。你放心着,何村长跟十八叔已经跟我们说过了,不许我们找秦顾罗田几家的麻烦,也不许我们吵嚷着去顾氏作坊干活,要是我们不听话,就把我们赶出村子去。我们不傻,不会让自家落得跟何翠儿一家一样的下场。”
十八叔就是陆根生,也是现如今的陆家族长。
陆家以前的族长是陆老爷子,陆老爷子一家被抓后,陆家就按照辈分,让陆根生做了新族长。
何三癞子冷哼一声:“你们知道就好。赶紧滚,陆家大宅方圆两亩地的地方都是顾家的,你们敢站我东家的地,我就对你们不客气,要站就站到两亩地外。”
陆家豪横,当年建这座宅子的时候,为了不让村里人攀着墙根看陆家大宅的情况,是一口气买下宅子方圆两亩地的空地。如今这块空地倒是便宜了顾锦里家。
陆家人没办法,只能站在两亩地外,看着顾氏作坊的工人领完工钱,一个个笑呵呵的回家。
何大桩媳妇的嗓门尤其大,冲着跟她一起磨香料的人道:“明天我就不跟你们去镇上买东西了,我家的东西前两天就买好了,明天我得回娘家一趟。”
何土沟媳妇问道:“回娘家做啥?诶哟,你家大小子的亲事莫不是成了?”
“哈哈哈,成啥成啊,这不是我娘家村长过寿,特意请我家去吃寿宴嘛,虽说是娘家村里的村长,可咱也得给个面子不是。”何大桩媳妇笑得惊天动地,说出来的话更是嘚瑟。这边的陆家人听罢,全都翻起白眼来。
有陆家人酸溜溜的道:“何大桩家真是发财了,大小子竟然能跟杨子沟的村长家结亲,瞧瞧何杨氏那得意的样儿,恨不得把这事儿宣扬得十里八乡都知道。”
有陆家人叹道:“我家要是像何大桩家一样,一个月能有十几两银子的进账,儿子还能娶到村长家的姑娘,我也得意。”
陆家人是围着陆家大宅看了大半天的热闹,将近傍晚才散去。
几家人这个月拿到了不菲的分红,雷家商队、祁先生、福泰楼、梁柱子每个月都会从他们这里拿走几千斤的香料,他们赚的钱是越来越。
陈氏看着大家分钱,自家却没有,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回到家后,把顾玉梅揪出来又是一顿臭骂:“都怪你这个死丫头,要不是你把许王氏给打了,咱家这个月就能拿到分红。如今好了,得等到八月底,这中秋节可咋过?又得去借钱!”
顾玉梅已经拿到跟万家的聘书,跟万家是正式定亲了,觉得自己就快成为少奶奶、秀才娘子、乃至官家夫人,是根本不在乎陈氏的打骂。
只是她忘了,家里没钱,中秋节礼就置办得不体面……
陈氏在家大骂顾玉梅的时候,顾锦里则是在家里忙活,做了五条烤鱼,三条送去秦家给秦三郎,余下两条,自家吃了。
秦三郎拿到烤鱼很高兴,自打小鱼知道他爱吃烤鱼后,他每次休沐回来,她都会给他做几条烤鱼吃。
秦老看着秦三郎眼里带笑的模样,也笑呵呵的吃着烤鱼……孩子们高兴就好。
秦二郎是不吃的,只吃顾大丫家送来的卤味、烤鸭。
秦家兄弟吃完饭后,便跟罗武结伴回县城。
当天晚上,秦家兄弟没有回司兵所,而是进了县城,找了间客栈住下。
黎明之时,两兄弟离开客栈,秦二郎把风,秦三郎潜进邹家,把一封信放到邹江的屋子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