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柳小芬的大哥就这么看着,也不帮两个孩子说话……他家老早就嫌弃何良子家穷,以前将就着过日子,是想着大家都穷,离了何良子家,柳小芬也嫁不到什么好人家去。
可何良子家竟然被出族了,身上还带着五十两银票。
黄氏知道这事儿后,眼睛都绿了,立刻跟他们商量,把那五十两银票给偷过来,再把何良子一家赶走。
而小芬嘛,趁着年轻,离了何良子,再找个下家也不难,黄氏还许诺给柳小芬十两银子做嫁妆,柳小芬犹豫一会儿,也就答应了。
至于柳小芬生的两个孩子,那是不能要的。再嫁之人,带着两个拖油瓶只会被新夫家嫌弃,反正还年轻,再生就是。
何翠儿娘如今是根本没空再管什么孙子,是坐在地上大哭。
何民子见五十两银票没了,深觉是被柳家给偷了去,早就看何良子不顺眼,此刻冲上去,对着何良子的脑袋就是一拳。
“何良子你个狗东西,都是你说要来贵柳村,如今好了,咱家的银票被柳家人给偷了去,你他娘的把老子那份银子还回来!”
“何民子,你敢打老子,老子打死你。”何良子被打,不甘示弱,立刻回击,两兄弟在野地里打了起来,把四个孩子吓得直哭。
何翠儿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抱怨道:“都说让你们再等等,你们偏不听,如今好了吧,闹得咱家被出族,银票也被偷了,想要告官也不成,这以后的日子可咋过?”
她家没有证据,即使告官,官府也不会帮她家。而柳家人还说了,要是她家敢告官,他们就反告她家强妇人。人家那么多人呢,又有族人帮忙,她家去告官就是找死。
何翠儿娘听到这话,这才觉得离了宗族是大错特错,嚎哭得更加大声。
何大菽就是在一片哭声中醒过来的,得知自家被出族、银票还被柳家人给偷走后,是惨叫一声,气得又晕死过去。
……
何翠儿一家的事儿,很快就传到大丰村,何家人听罢,都觉得何翠儿家太过凄惨,以何大钱、何老四为首的几家破落户跑去找何村长,让他把何翠儿一家接回来。
“村长,毕竟是同族,咱们可不能见死不救啊。”何大钱心里是慌得很,看着何翠儿一家就像看到自家的下场一样,因此想要何村长把何翠儿一家接回来,这样等他家犯错的时候,才能用何翠儿一家的回归做借口。
可惜,何村长不答应:“何翠儿一家已经被出族,不再是何家人,他家是生是死都跟何家没关系。”
说完,让何大仓把来说情的何大钱几人赶走。
何大钱、何老四他们是哆嗦着离开何村长家的,嘴里念叨着:“变天了变天了,村长这回是真的下狠心要收拾不听话的族人,咱们悬了啊。”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415章 买房买地
何老四道:“咱们还是老实点吧,村长跟以前不一样了,如今是谁敢犯事儿,他就该对付谁。”
何家的几家破落户因着何翠儿一家的事儿,全被吓破了胆,纷纷夹着尾巴做人,不敢再在村里上蹿下跳。
何大钱的媳妇打消了把娘家侄女接来的主意。
何翠儿一家是怎么被出族的?不是就想用何翠儿攀上戚家平哥儿,最后全家被赶走的。
秦顾罗田几家的小子虽然不错,可万一没攀上,反而害得自家被出族,那可不值当。
何大仓把他们嘀咕的话都听在耳里,回家告诉何村长。
何村长听罢,终于欣慰的点点头:“他们知道怕了就好,要是还不知道怕,还敢出幺蛾子,那可就怪不得老头子了。”
秦顾罗田几家是怎么发家的?还不是因着人家团结。何家人想要发家,就得打掉几个刺头,要不然永远别想过上好日子。
“爹,咱们真不管何翠儿一家吗?”何大仓有些为难的道:“毕竟是同族人,把他们出族就算了,要是弄出人命,对祖宗可不好交代。”
何村长沉默一会儿,说道:“先看看再说,何翠儿一家肯定会再回来求我们。”
果然,还没到傍晚,何翠儿一家就回来了,可他们没能进村。自打他们被赶出村子后,何村长就让何家男丁分批守在村口,要是看见他们回来,立马拦人。
何翠儿一家被拦住,只能跪在村口痛哭,说着各种后悔的话,可惜后悔已经晚了。
何村长要用他们一家来震慑整个何家人,是打定主意不会让他们再回来,这个口子要是松了,他先前做的一切就白费了。
不过,何村长也没有看着何翠儿一家去死,是派人去把何大菽的姐姐找来了。
何大菽的姐姐已经年近六十,嫁在百树沟,虽然是个穷山沟,离大丰村有四个时辰的路程,但房何氏还是带着三个儿子在第二天下午赶来了。
去百树沟通知房何氏的是何大粟,他把何翠儿一家做的事情,以及何村长交代的话都说了,最后还给了房何氏五两银子,言明这五两银子是何村长最后的情分,要是房何氏不能把人带走,何翠儿一家即使撞死在村口,何村长也不会再管他们。
房何氏还算通情达理,在知道何翠儿一家做的事情后,羞愧难当,本来不想要何村长的五两银子,可安顿何翠儿一家需要银子,她家也不宽裕,只能收下银子,保证一定把何翠儿一家接走。
房何氏一来到大丰村村口,立刻揪住何翠儿娘的头发,把何翠儿娘狠狠打了一顿:“你个祸家的毒妇,老娘当年就说你这样的人娶不得,可你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把我家小弟给迷得找不着北,愣是把你这个不安分的娶进门来。当真是娶妻不贤祸延三代,好好的一个家被你害成这样,老娘打死你!”
何翠儿娘很怕这个大姑子,一边躲着房何氏的打,一边狡辩道:“大姑姐,你可不能冤枉我,家里可是大菽当家。”
“呸,你还敢糊弄老娘,要不是你撺掇大菽,要不是你本性不好,能把几个孩子教成这样?我家被你害得都出族了,你让大菽死后怎么去见爹娘?我打死你个祸家的毒妇!”
房何氏把何翠儿娘狠狠打了一顿后,又大骂何大菽,说他好吃懒做,不会经营家里,又骂何民子跟何良子,最后把何翠儿抓过来打了一顿,这才罢休。
因着不能进村,而何大菽被气晕过去两次,身体很是不好,房何氏就先把何翠儿一家带去镇上住了一晚,找了大夫给何大菽看病。
第二天上午启程回百树沟。
何大菽还想回大丰村,流着泪求房何氏:“大姐,您回去求求村长,让我们家回村吧,我们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动歪心思。”
房何氏叹道:“小弟,历来被出族的人家,除非为族里立下大功,否则是不能再回去的。村长为你家做得已经够多,知足吧,人不欠你家的。”
房何氏把何村长派人去找她,给了她五两银子的事情说了。
何大菽听罢,是老泪纵横:“我该死啊,不该想着靠攀扯戚家发家。”
房何氏由着他哭了片刻,劝道:“知错就好,以后在百树沟落户安家吧。”
这也是房何氏的男人死了,且她已经做了祖母,在家里说话有分量,才能把何翠儿一家接到百树沟,要是房何氏的男人没死,或者房何氏还有公婆在,何翠儿一家是别想进百树沟。
房何氏是个泼辣的,她得知何大菽家的银票在柳家丢失后,带着百树沟的人打上门去,两个村子是实实在在的打了两场群架。
可柳家是咬死没有拿那五十两银票,却也被房何氏闹得怕了,干脆想了个折中的法子,说可以给何翠儿家赔偿五两银子。
房何氏不答应,嫌银子太少,又继续闹腾,最后要回来十五两银子,这事儿才算过去。
房何氏会做人,拿出五两银子给了村里,算作村人的辛苦费。
而贵柳村的人帮忙打了群架,黄氏也只能拿出五两银子犒劳村里人,最后那五十两银子,她家是只拿到三十两。
黄氏为此差点气炸,许诺给柳小芬的十两嫁妆是没了,还开始打骂柳小芬,没过多久就给她找了户山沟里的鳏夫嫁了。
柳小芬差点哭死过去,威胁娘家要把他们合伙偷银票的事情说出去,可黄氏不带怕的,反威胁她,这事儿她也有份,要是说出去,第一个要去坐牢的就是她。
柳小芬没办法,只能作罢,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衣裳,背着个破包袱,哭哭啼啼的嫁去山沟。
……
顾锦里看了这么一场大戏,看完后还意犹未尽,一边拿出自家的银子数着,一边感慨道:“真是不作不死。”
三奶奶叹道:“可不是嘛,本来好好的一家,要是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定能把日子过起来,非要整些幺蛾子,活活把自家给整死了。”
“行了,别说她家了,晦气。”三爷爷不想提何翠儿一家,问顾锦里:“小鱼,你家银子够买陆家的宅子跟田地吗?”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416章 大便宜
顾锦里整理着银票,回道:“差不多吧,姜家传话来说,县衙会贱卖陆家的房屋土地,咱们的银钱买下陆家在村里的宅子、田地,足够了。”
陆老爷子家被判刑后,县衙开始变卖陆家被充公的财产。
陆老爷子家的财产不少,县里有宅子、铺子不说,还在其他镇上藏着铺子跟庄子。
这回财产充公后一查,是在壶口镇、香桂镇、乃至临县都查出铺子、田地来,比之前大家知道的多了四个铺子、两个百亩水田的庄子,当真是富得流油。
可县里跟其他镇上的宅子、铺子、庄子,已经被姜家、许县令、田师爷、杨班头、以及县城的富户给买了去,轮不到他们来买。
许县令念着她家立了功,顾锦安又帮过他不少,便让姜家给她家传话,说是可以把陆家在村里的田地、宅子贱卖给他们。
贱卖到什么程度?到陆家大宅只要一百两银子的地步。
陆家大宅建得相当嚣张,足足有五进,外加一座青砖瓦房的下人房。光是建这座大宅子的费用就不止一百两,如今许县令却给她家这样低的价格,她家要是不买,那就是傻子。
她家一得到消息,立刻清点家里的银子,如今家里的存银不少,想要把陆家在村里的宅子田地买下,那是绰绰有余。
不过,水田跟旱地的价格比宅子要贵,特别是水田的价格,你要是卖得太低,会招人话柄。
因此水田的价格是五两银子一亩;旱地的价格是二两半银子一亩。
如今逃荒来的人多,整个河安府的地价都涨了。在府城,水田已经卖到十两银子一亩,旱地是六两银子一亩。
田福县要好一些,水田最贵只要八两银子,旱地最贵是五两。所以许县令能给他们这个地价,真真是不错了。
几家人听说田地这么便宜,都想买上几亩。
三爷爷也想买。
顾大山看出几家人的心思,跟顾锦里商量,要不匀出一些来给几家人?
顾锦里原本是想让自家全部买下来的,但她还要留着银子买药材做药,买药材种子种药材,而陆家除了田地宅子以外,还留下一片竹林跟一个大水塘,就在陆家大宅后面,顾锦里看上了,想要一并买下,思量过后,就松了口。
她家买下陆老爷子家一半的田地跟宅子、竹林、水塘,剩下一半的田地由几家人来买。
陆老爷子家留在村里的田地不多,水田四十亩,旱地六十亩,其他的都在县城郊外,或者其他镇子。
二十亩水田要一百两银子、三十亩旱地要七十五两银子、宅子一百两、再加上竹林二十亩、大水塘五亩,一共是三百两银子,当真是便宜得很。
顾大山只让她出了一百两银子,剩下的二百两由家里出。
到时候,宅子、竹林、水塘的地契房契写她的名字,水田跟旱地写崔氏的名字,算做崔氏的嫁妆。
只是三奶奶觉得很可惜:“陆家那座宅子不吉利,买了也不好去住。”
陆家的宅子是被官府封掉的,宅子里出过事儿,三奶奶跟崔氏她们是古人,信这个,不愿意进去住。
顾锦里倒是不信这些,却恶心陆家,也不愿意住进去,不过:“咱们可以用那座宅子做作坊,倒是剩了建作坊的银子。还能让王叔跟老朱叔两家搬进去住,以后若是再买下人,也不用再建下人房,直接把下人弄到陆家宅子去住,省事儿得很。”
她还能在陆家大宅开制药作坊,到时候做蚊香、做方便药都在陆家宅子里做,方便得很。
一百两银子买下五进大宅,让她有了豆腐作坊、香料作坊、制药作坊、以及好几个库房,简直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许县令这回是帮了大忙,咱们明天去县城得备上一份厚礼,送到许家去。”顾大山把清点出来的银票装进布袋里,再把一盒现银用铁锁锁好,这些现银明天要拿去县城钱庄,换成银票。
顾锦安道:“给许家送礼不好送太贵重的,送两幅大姐跟娘的绣品,作坊的豆制品,姑姑家做的卤味跟烤鸭就成。”
许夫人跟许小姐自打见识过顾锦绣的绣艺后,便对她的绣品趋之若鹜,得知她的绣品是崔氏教的,也想求一幅崔氏的绣品。
崔氏是个喜欢做刺绣的,只是顾大山觉得对不起崔氏,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总是要她做刺绣卖钱。如今见不得她绣东西,一看见她绣东西就要拦下。
不过,这回碍于许夫人跟许小姐的请求,崔氏得以动针线绣了一幅绣品,绣的是全家帮着顾锦里做蚊香的画面,绣图很是温馨,许夫人看了定会喜欢。
顾锦里他们把银子备好,再把给许家的礼物收拾妥当后,第二天就由三爷爷带着几家男人、顾锦里、顾锦安去了县城。
顾大丫夫妻跟顾大富也去了。
村里的田地不好买,顾大富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向三爷爷借了银子去买田地。
他们去尚家借了两辆骡车,由顾锦安跟罗父驾车,午时之前赶到县衙。
让顾锦里意外的是,她竟然看见了秦三郎。
秦三郎跟秦二郎站在姜旗身边,秦家兄弟旁边还有一队穿着兵服,背着弓箭,腰跨大刀的兵丁。
“秦小哥!”顾锦里看见秦三郎很高兴,朝他挥着手。
那队兵丁全都往这边看来,接着纷纷笑了起来,又看向秦三郎,似乎在打趣他。
秦三郎不知道跟那些兵丁说了什么,没一会儿就跑过来,问她:“你们是来买陆家的宅子跟田地?”
顾锦里点头:“嗯,县令大人给的价钱低,咱们几家近来赚了一些银子,干脆就把陆家留在村里的宅子、田地都买了。”
秦三郎道:“能买到就好。咱们几家是后来的,村里的好田地都被村里人买光了,这回能买到这些田地不容易。”
“秦小哥,你喝口水吧。”顾锦里解下腰间的一个竹筒,递给秦三郎:“喝一半,再用一半来洗脸,你脸上很红,这天气太热了。”
秦三郎正要伸手接竹筒,听到这话一顿,耳根红了起来,又很快接过竹筒,先洗了把脸,再喝了几口水后,把竹筒还给顾锦里。
顾锦里没接,摇头说道:“不用了,你留着吧,家里还有不少竹筒,不缺这个。”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417章 水囊竹筒
秦三郎看着灼人的太阳,解下自己腰间的羊皮水囊递给她:“你拿着,里面有水,渴了就喝,免得中暑。”
又怕她不要,指着腰间的另一个羊皮水囊道:“我还有一个,你且拿着,不用担心我没有。”
言罢,直接把羊皮水囊塞进顾锦里的手里,视线越过顾锦里,看向秦老他们,喊道:“爷爷、三爷爷、诸位叔伯好。”
三爷爷他们很是喜欢秦三郎,尤其喜欢看他笑,这孩子笑起来的时候很是暖人。
秦二郎却是黑着脸跟姜旗向这边走来,看见秦三郎把羊皮水囊给了顾锦里后,眼神阴沉了几分。这个土丫头又来蛊惑三郎,连三郎仅有的两个羊皮水囊也要拿走一个,她知不知道这是军资,是司兵所发的。
姜旗也看见了,却没说什么,三郎既然敢把羊皮水囊给出去,自然就能想到其他蓄水的办法。
“顾老爷子、秦老爷子、几位兄弟,估摸着你们这两天应该会来县城,没想到这么巧,还能跟你们撞上。”姜旗跟几家男人打招呼。
三爷爷笑道:“知道那是抢手的东西,我们不敢耽搁,今天就来了。”
又问姜旗:“你们这是要去哪?”
姜旗指着秦家兄弟道:“这群小子精明,司兵所的山头都被他们踏平了,得把他们拉到远一些的山林里去练几天,免得他们太嚣张。”
三爷爷有些担心:“这大热天的,拉到山林里去历练,不会中暑吧。”
秦老看一眼秦家兄弟,说道:“司兵所不是家里,进了司兵所就是要吃苦的,要是到山林里历练几天也能出事儿,只能说他们的本事不够。”
对于秦老来说,司兵所根本不算真正的军营,在司兵所里当兵就是在享福。要是在西北,那是隔三差五就会被拉过陇山山脉,直接跟对面的大戎人干一场。那可是真刀真枪,随时会丧命的,比起到山林里去历练凶险得多。
姜旗听得大笑:“哈哈,秦老说得对,司兵所里的训练根本难不倒他们,得趁着天热,让他们吃点苦头,要不我可就镇不住他们了。”
“姜叔。”罗武从县衙里走了出来,先跟姜旗打了招呼后,对三爷爷他们道:“三爷爷、秦爷爷、爹、大山叔,几位叔伯,田师爷已经在等着你们,我带你们进去。”
姜旗道:“顾老爷子,你们快进去吧,可不好让田师爷久等。”
“诶诶,那我们先进去了,你去忙吧。”三爷爷说着,带着顾大山他们进了县衙。
顾锦里朝秦三郎挥了挥手,也跟着顾大丫进了县衙。
秦三郎的嘴角扬起一个弧度,烈阳之下,少年的笑容尤其明亮。
秦二郎却觉得他的笑容很刺眼,等姜旗走远后,低声质问道:“你怎么把羊皮水囊给顾家丫头?那可是司兵所发的军资,你竟敢送人。”
秦三郎眉头微拧,指着腰间的另一个羊皮水囊道:“这个才是司兵所发的,刚才那个是我赢的,我想送给谁都可以。”
司兵所的规矩,除了马匹跟兵器以外,只要是你赢到的东西,皆是你的,可以拿去送人或者卖掉。
秦二郎的脸色一黑:“即使是你赢的,咱们这几天要进山,多个水囊装水总是好的,你把一个水囊给出去,自己在山里就多一分危险。如今天气炎热,你这是拿自己的命装大方。”
秦三郎拍拍手里的竹筒道:“我还有这个,它能装不少水。而且我要是因为少了一个水囊就让自己丧命,那不是水囊的问题,是我自己本事不够。”
他不明白二哥为何能把一件小事说得这般严重?以往他们也被家里长辈带进山里历练过,长辈们严苛,是什么东西都不许带的。
要武器,进山后自己用石头来做;要绳子,自己用藤蔓来编;要蓄水,自己找竹筒或者其他能盛水的东西;要吃饭,自己打猎;要生火,自己钻木取火。
那么残酷的历练他们过来了,这回带的东西齐全,把多余的水囊给出去一个又怎么了?
秦二郎的脸色更黑了,觉得秦三郎不受教,干脆挑明了道:“你知道我要说的不是水囊的事儿。”
一个水囊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三郎对顾锦里的态度,那土丫头给他一个破竹筒,他就给她一个羊皮水囊……他是侯府嫡子,用得着这么卑微吗?
且刚才同袍们在打趣三郎跟那土丫头的时候,三郎竟然没有否认,秦二郎更加生气。
“二哥,该说的我已经说过,是你自己要胡思乱想,我不会再解释第二次。”秦三郎说完,跨着大步跟上姜旗,不再理会秦二郎。
秦二郎被他的举动气得不轻,可三郎不听他的,他也没办法。
不过,他管不了三郎,还有其他人能管。
再过不久,阿霁那边应该会有叔父跟二舅的消息,到时候他让二舅给三郎找个贵女做未婚妻,让三郎摆脱那个土丫头。
姜旗看见秦三郎跟上来了,回头看着他笑道:“你们两兄弟竟然还会吵架。”
他虽然没有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却知道他们在争执。
秦三郎笑道:“不算吵架,是二哥怕我少了一个水囊会在山里吃苦,这才着急说了我几句。”
“原来如此,那二郎是多虑了,渴了谁也不会渴到你。”姜旗很喜欢秦三郎,这后生在司兵所里话不多,可每次做事都很妥当,沉稳得不想个十五岁的毛头小子。倒是二郎有些急躁,需要再磨一磨。
“集合,出发!”姜旗没有等秦二郎,上马后,立刻下令。
那队兵丁得令,立刻出发,向着县城外奔去。
秦二郎见状,加快脚步跑过来,回到队伍中,一起奔向城门。
……
县衙里,田师爷带着三爷爷他们去了吏房,很快就把陆家的宅子、田地买下,换了地契。
田叔最是激动,捧着到手的地契,不敢相信的说着:“咱们,咱们竟然有水田了。那水田是出大米的,金贵得很,也不知道好不好侍弄?”
他们在老家的时候都是种的高粱、黄豆、红薯,富户们则是种麦子,根本没有水田种稻子。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418章 还活着吗?
田师爷笑道:“江淮江南两地多水田,只要是家境过得去的人家,都会有一两亩水田。你们村里种水稻的人家不少,回村后找他们问问就成,不难侍弄。”
1...121122123124125...9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