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可这一切不过只是渴望,只是祈祷罢了。失败!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露国人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而在“关东战役”结束之后,尽管并不愿意面对现实,但作为天皇的他也明白。战败已经不可避免了,正因如此他的内心才会烦燥非常,心中的阴云才会愈聚愈浓。
是离开,还是留在这里?
明治没有想到,自己需要去考虑这个问题,离开。又能去什么地方呢?也许可以去九州,也许……可到了九州又能怎么样呢?现在露西亚可是要占领整个日本的!
都是那些大臣们,如果当初接受最后通牒的话,又岂会有这样的问题!
当初在是否接受露西亚最后通牒的问题上,明治天皇便一直希望能够接受最后通牒。从而换取日本的生存,但许多大臣们却拒绝了,他们希望能够维持国体,他们认为日本还有一搏之力,认为通过日本的抵抗,能够争取到更好的条件。
日本那弱小的躯体上经在过近三十年开化维新后,多少长出的一点儿肌肉让人们有了些勇气。但最终的事实证明,弱小的日本尽管长出了些许肌肉。但是在露西亚这样的西洋大国的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现在看起来,一切就像是个笑话。而更可笑的是自以为有些肌肉的日本,试图用那点肌肉保卫自己时,却亲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真是无谓的抵抗啊!”
一声感叹后,明治默默的闭上了眼睛,面对一次又一次失败,在茶不思。饭不想的神情恍惚状态中,饭量降不到平时的三分之一的明治天皇的气色显得有些不佳。尤其是最近半个月来,在露国人再次恢复了进攻之后。有时候一整天也不过只是粗粗了吃了几口米饭罢了。
“哎,早知道,真不应该抵抗啊,一切全都完了……”
明治自言自语着,尽管他曾主张接受最后通牒,但是他的心里还有是那么一丝侥幸,作为一个雄心勃勃意欲将日本带入强国之列的统治者,尽管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所以他并不希望日本在自己的手中失去大片国土。
赌的话,至少还有一线希望,若是不赌,那日本可就全完了,露西亚是西洋大国,但却是西洋中的弱国,他们没有强大的海军,即便是拥有被称为压路机的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可又能怎么样呢?他们怎么把军队运到日本呢?
曾几何时,在将军们看来,这是日本最大的依持了。而每每想到镰仓席卷大陆的蒙古人兵败神风之下,将军们甚至觉得日本是受神风的庇佑。
可露国人偏偏做到了,他们把数十万军队运到了远东,运上了日本的大地,一切已经注定了!从露国人在日本登陆后,实际上日本的命运已经注定了。至于国民们所期待的神风,也从未能展现它的存在。
以至于现在明治甚至隐隐觉得,是不是因为二十余年间的一味西化,使得日本不再受神明庇佑,毕竟神明是东方的,而不是西洋的,当然这样的声音最初只是在民间流传,但现在明治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这一观点,这或许正是绝望的一种表现——在希望完全破灭之后,则只能寄希望于那些虚幻之物了。
“……“关东会战”之后,尽管我们咬紧牙关扩充军备,好容易才组建到20个师团,而这些师团无一例外的欠缺武器,因露国海军的封锁,我们甚至不得不依靠走私武器武装这些师团……而相比于露西亚在我国的40个师,露国、军为日本的两倍以上,要知道露西亚……”
“谈判吧!趁着还有那么一点机会的时候!”
陷入御前会议中的争吵中的明治,为那无休止的争吵而心烦意乱时,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他转身看去,一名侍从武官向他低头行礼道。
“伊藤首相求见陛下!”
伊藤博文来了,他还想说什么?去年岁末,面对战线不断失利的现实,被重新委任为首相的伊藤博文,相比于其它人的燥动,他却一直主张谈判,不过他所主张的谈判却不为露西亚所接受。
但是面对露国人的拒绝,伊藤并不气馁,最终正是他一手促成了“关东会战”。他试图通过军事上的胜利,赢得外交斡旋的机会,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至少曾经日本还有那么一线的通过外交解决的希望,但这一希望却因为会战的失败而化为泡影。
好了,那场会战耗尽了日本最后一点元气,自此之后,日本再也没有力量阻挡的露国、军的进攻了,尽管表面了,现在又拥有了二十个师团,但这些甚至连步枪都没有的师团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难道要让士兵们用太刀去阻挡露国人的进攻吗?
即便是如此,在山县有朋等人依然固执的认为,必须要战斗下去,即便是全数战死,也要让世界见识日本人的骄傲,可在骄傲之后呢?
再也没有日本了!到那时,谁又能记住日本呢?
相比于山县有朋等人的固执,伊藤无疑是极为现实的,他主张立即投降,趁着日本还有那么一点儿本钱的时候,投降也许可以争取更好的条件。但是做为一国之君的他,又怎么能够投降呢?可除了投降之外,还有其它的选择吗?
“哦,朕知道了!”
点点头,明治天皇朝着觐见厅的方向走去,所谓的觐见厅是天皇私下接见外臣的所在,与殿中接见在大臣不同,在觐见厅中,他可以更直接的询问一些问题。走着走着,明治忍不住想到另一个问题。
这一次,伊藤博文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息呢?
会不会是什么好消息呢?比如说英国人决心干涉此事了?比如说,米国人,总之,尽管对战争已经绝望了,但并不意味着明治会完全放弃希望,至少在他的心底,还心存着那一线的希望,或许,这一切希望正是他一支坚持下来的根本原因。
想到这里,明治不禁加快了脚步,以至于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急切,一定会是什么好消息吧……(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31章 破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通往觐见厅的走廊下,每一个人显得个个心事重重,宫侍们的神情虽然看似严肃,可实际上他们的目中的愁意却出卖了他们,作为宫侍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普通人没办法获知的信息,而所有的消息都表明,情况越来越不妙了。
当这些宫侍看到伊藤博文的时候,看到他的脸色时,心底无不是微微一震,看样子局面更差了!
由宫侍引领着沿着这唐式的走廊往觐见厅走去时,伊藤博文的眉头纠结着,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一般。近侍走在他前面,似乎刻意放慢脚步,在等他跟上。可是他的脚步却是沉重而且滞涩,几乎抬不起来。可却只能不断的往前走着。对于他来说,若是有可能的话,他宁可就这样一直走下去。
但纵是再漫长的道路也有走完的时候,再沉重的脚步也是在前行之中。终于,当伊藤博文走进觐见厅式,看到天皇就站在这间宽敞的内设简单至极的厅内,天皇背对着他站在窗边,似乎是在看着厅外的小湖。
“臣见过陛下!”
伊藤博文恭敬的行了一个九十度的鞠礼医尘不染,爱妻入骨。即便是在明治请其免礼之后,他仍然垂首行以15度鞠礼。
背对着伊藤博文,使得明治那张在记者们笔下永远只能用“威严无比”来形容的“神容”中,所流露的忧虑不为外人所见,但是他可以隐藏自己的表情中的忧虑,但言语中,却是无法掩饰他内心的担忧,在伊藤博文见礼之后。明治天皇主动询问道。
“伊藤,去年,你曾力劝过我们接受最后通牒,现在看来你是正确的!”
何止是正确的,根本就是最为明智的决定。正如许多西洋观察家、外交官所表示的一般,割地赔款是对日本最为有利的选择,否则的话等待日本的将会是灭亡,彻底的灭亡,就像是现在这样。而偏偏日本却以自己羸弱的国力去挑战庞大的西洋大国露西亚,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除去国家的覆灭还有什么其它的选择吗?
或许诚如山县有朋等人所言,日本确实用自己的热血与牺牲悍卫了日本的尊重与骄傲,可之后呢?在外交部的策划下,英美等国的报纸上确实刊载了同情日本,感叹日军英勇的文章。但是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们的同情也好,尊重也罢,都没能改变一个事实——在露军的进攻下日本濒临灭亡的事实。
而现在回响当初,即便是接受了最后通牒,即便是作为天皇的他亲自赴俄国谢罪,或许短时间内日本的民心士气会遭受重创,甚至沉沦,但至少还有复苏的那一天。人心总会改变,卧薪尝胆总是没有错的。
可是现在,日本骄傲的战斗了长达一年之余。只是令日本如樱花一般经历了一番绽放之美。
“一个没有樱花之烈的日本,将不再是日本,但一个被俄罗斯统治的日本,还将是日本吗?”
如何开得绚烂才是樱花的价值所在,这是日本人对樱花的理解。日本人从樱花身上体味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想到今天春天那樱花飘落时那雪花般飞舞和竞相投奔大地的悲壮情景。由樱花纷落想到了日本的灭亡,明治天皇的声音变得低沉而。但其音腔与又是其自幼接受的那种发音训练中的“鹤音”。
“现在我们确实做到了,我们如樱花一般……”
面对陛下的问题。伊藤博文的腰低的更弯了,这是近乎于九十度的鞠躬。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以国运相赌,现在看来,我们已经战败了,昨天,在接见英国公使时,从公使阁下那里,朕知道了,听说亚历山大沙皇,已经决定将东京命名为“尼古拉耶夫市”,以作为对尼古拉皇诸的纪念是吗?”
尼古拉耶夫是尼古拉皇储的教名,将日本的首都东京易名为“尼古拉耶夫市”既说明了露国对日本的占领,又能够纪念他的长子,但对于身为日本天皇的明治而言,这却无异于一种羞辱,可是面对这种羞辱他却没有任何还击之力——这是胜利者的权力。
作为天皇的明治,甚至可以想到,在露西亚占领东京后,他们甚至会把总督府设于这座皇宫之中,甚至还可能折去皇宫,盖上西式的总督府,这都是很有可能的。而现在明治之所以询问,就是想问伊藤博文是否知道此事,即便是作为天皇的他有时候一些消息也只能透过特殊的渠道获得。
面对陛下的询问,伊藤博文再次深鞠,但是他并没有给予直接回答。
“陛下,战争的失败已经无法避免了,在这个时候,讨论这一切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现在于日本而言,所需要讨论的是日本的未来!是日本未来于露西亚帝国中的位置,是做为露国的一个从属省份,还是一个自治的、立宪的国家!”
日本未来于露西亚帝国中的位置!
伊藤博文的一句话,只使得明治的肩头猛然一颤,现在考虑的不再是日本的存亡了,而是日本未来于露西亚帝国中的位置!如若是在过去,这种言论是一定会受到训斥,但现在这却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言论玄门高手在都市全文阅读。而出人意料的是,作为天皇的明治,并没有因此而恼怒,甚至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情感,
因为“恐俄”的关系,早在几十年前,日本人就对俄罗斯有着充分的研究,俄罗斯那个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帝国之中,存在着多种组成部分,俄罗斯人对于领土的占领,并非仅只有简的直接加以归并,还有存在着如承认俄罗斯沙皇为国王或者大公的自治领如曾经的波兰王国以及现在的芬兰大公国。
而这种合并总好过军事占领,至少作为天皇,明治以至于日本的皇族还能享受一受的权力,而不是作为俘虏被带到圣彼得堡。就像中国史书上那些亡国之君一般,沦为露国沙皇的玩物。
“陛下,现在,也许我们还有机会,与露西亚构成共主邦联的的半主权国家。有如的芬兰一般……”
不待伊藤博文说完,未曾转过身来的明治天皇,却是头也不回的问道。
“伊藤,你觉得亚历山大沙皇有可能接受这一条件吗?”
对于日本而言,或许这是最好的选择,或许在这一情况下。日本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甚至可以在俄罗斯帝国那一君主制下享有如芬兰一般的君主立宪制,享有自己的货币、法律以及语言等权力。
但众所周知,在这一制度下是没有天皇的位置的。无论未来的日本如何,天皇是绝不可能存在的。露国也绝不会允许沙皇的存在。对于明治天皇而言,他自然深知这一道理,日本或许还可以拥有一个未来,一个沙皇治下的未来,但是他呢?也许获得某一个俄罗斯贵族关衔,便是最好的结果了。
出乎意料的伊藤博文并没有说话,而是先沉默了一会,方才说道:
“至少。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唯一可行的选择了!再战斗下去的话,陛下。我们将失去最后一丝谈判的希望,到那时,在完全失败之下,我们甚至没有能力保证天皇的安全!”
话声稍稍一顿,伊藤博文将90度的诚惶诚恐的鞠躬变为四十五度,而后继续说道。
“除非陛下愿意流亡海外。作流亡之君,否则。我们完全没有能力保卫陛下!”
听到这个回答,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明治天皇还是忍不住一惊,随后收敛纷乱的心神说道:
“看来,从一开始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作为天皇,尽管表面上他是日本的统治者,但实际上他却无法左右大臣们的决定,正如在战争爆发前,他无力阻止大臣们作出的决定一般,现在他又岂能阻止大臣们呢?天皇的权力是至高无尚的,那不过只是写于日本帝国的宪法之中。
说罢,他转过身看着伊藤博文。
“现在我们还有举行和谈结束战争的条件吗?”
在日本的历史上,天皇就是这个日本国的主人,人民应该都要听他的命令才行。谁知半路途中,武士们的力量强大起来,天皇的威令变得没人听了,但由于勤王诸士们的努力,好容易才从德川手上把政权夺回来了。
现在是明治时代,作为天皇,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他满足的了。皇祖皇宗也会夸奖自己干得好的吧。如今,日本已经千真万确地归了天皇所有。
至少在名义上如此!
可是,名义之后的实际又是怎么样呢?
各种事情,未必都按天皇的意志来办。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这一切,都在天皇还不知道的情况下由大臣们商量妥,最后却拿到天皇这儿来要求认可。
预算啦,人事啦,详细的数字啦,人名一大摞,把这些文件拿来,
而作为天皇的明治却又看不很明白农门稻花香。若是问起来,也作些说明。但这么办好还是不好?对一个没有专门知识的人来说,弄不清楚。结果,就是在胡里胡涂之中,把重大的事情一桩桩地决定下去。
打个比方来说,就如同大店子的少东家一样,名义上这个大店子是属于他的。有关生意上的细节,都由先代以来的掌柜的一手承担,用不着一一和老板商量就定下来了。虽然都是些忠实勤勉的掌柜,但其中也许会有差错。但他们依然把持着一切,全不给少东家插手的机会。
“我们会好好干的,就交给我们好了。”
每一次的圣裁,都是这种说法,似乎是尊重天皇,实际上却是在轻视天皇,无视天皇,将天皇视为佛像,不过只是一个摆设罢了。
就以同露西亚帝国的战争来说吧,也是如此。这么重大的事件,尽管最终是由他作出宣战的决定。可是大臣和将军们坐在一起商量了一下,然后便决定拒绝了最后通牒,那就只好打起仗了。所谓的圣裁,实际上只是多数派意见罢了,即便是作为万世一体的天皇,他也不会伤害到与大臣之间的默契。
更多的时候,他还是支持大臣们的决定,在对露西亚最后通牒是否接受的问题上,最初,最为担心的是他,同样的反对者也是他。但最后他还是妥协了,而妥协的代价是什么呢?是日本即将灭亡的现实。
自继位以来的二十四年来,,除了像“神”一样坐在高位,剩下的就是在御前会议上点个头,几乎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就像政府告诉日本国民的一般——天皇是“神”,是的,天皇即便是在“神”的位置上,那就不用操凡间的心了,这凡间的事情,就由我们这些普通人代劳吧!
而当作为“神”的明治感觉到一些事情正在朝不正常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他却发现大臣们并不是他所能控制的,而在另一方面,他同样没有能力阻止大臣,他只是一个放在供台上的摆设罢了。
“神”是无法插手凡间事务的!
可现在呢?
日本已经没有希望了,自己这个宪法上“万世一世”的天皇未来的命运呢?难道真的仅仅只是流亡到海外,做为一个亡国之君吗?或者作为露国沙皇的臣子,同样远离日本呢?
“伊藤,无论最终内阁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朕都不会反对的!”
难得的,明治用肯定的语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尽管这种想法依如过去一般,只是一个图章工具。
“但是……朕希望内阁能够考虑到民从所遭受的苦难,请不要考虑朕的荣辱了!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朕可以亲自前往露国,向露国谢罪,请露国沙皇无论如何,请顾全日本民众的福祉!”
无论是否发自肺腑,在明治道出这一句话后,伊藤再一次深鞠躬至九十度,
“陛下,臣等无能竟让陛下遭受羞辱!”
沉默,站在窗前的明治沉默了很长时间,最后才艰难的吐出一句。
“伊藤,如果……无谓的事情何必还要再坚持呢?”
在这一句话说完的时候,明治的眼睛闭上了,是啊,无谓的事情何必还要再坚持呢?再坚持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几天一直出差在外,弱弱的求一下定阅和月票!嗯,另外打个非常的嗨的广告“你看书,我买单”,没错,你没看错!就是“你看书,我买单”。六天后,群里每天派红包……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你看书,我买单……每天群里派红包!欢迎加入抢红包!哈哈!快快抢起……)(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32章 梦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对于亚洲,或者世界而言,西元1892年10月14日,似乎是决定命运的一天。历史的时针指向这一天的时候,随着广岛港的“丹后丸”鸣响汽笛,为世界所瞩目的日俄战争也在这一天暂时告一段落。
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做在“丹后丸”上的伊藤博文侯爵是怀揣着什么样的想法前往俄罗斯,但这一切却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当然同样也意味着大日本帝国的灭亡。对于任何一个日本人而言,他们从未曾想到,有一天日出之国会如西方的落日一般落去,但命运已经决定。
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之后,日本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曾试图以“开化维新”“全盘西化”以谋求生存的日本,反倒成为东亚最先灭亡的国家,这不能不说是近代东洋史上最大的笑话。
而这个笑话却是如此的残酷——帝国的覆灭、上百万人的死难,所换回的是什么呢?只是一份带着泪水的《投降协议》。而当协议签订的时候,那在某些人口中所谓的“明治维新诸杰们”的梦想实现了,日本终于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脱亚入欧”,日本就此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个省份,而那些尼古拉总督区的“东洋人”,终于可以趾高气扬的说“我们露国如何如何了”,甚至用一种高高在上的眼光打量着其它亚洲民族,而全不顾自己不过只是三等奴隶的事实。
如果历史可以倒转,我想每一个流亡于中国的日本人都会想向“丹后丸”上的伊藤博文,这位曾经的日本帝国侯爵,未来的俄罗斯帝国的长州侯爵问上一句。他是否会想到仅仅一个月后,当俄罗斯帝国的三色旗与东京上空飘扬,当俄罗斯尼古拉总督区的总督于曾经的皇宫中上任时,身在圣彼得堡的侯爵阁下,是否也曾为日本的命运流下泪水?”
《东洋使要》——落日桑原骘藏
“咣铛、咣铛”于至神户广岛的山阳干线上。列车轰鸣着向前行驶,在其中的一节车厢中,森泰二郎这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私人秘书注意到,那位似乎永远坚毅非常如铁人般的首相,这会却如同许多绝望者一般,无力靠在沙发上。凝视着车窗外,而那曾经乌黑的头发更是一片花白。
“哎呀!一切都结束了……弹丸小国想崛起,是何等的困难啊!可偏偏越是小国,越会夜郎自大……山县他们这下应该满意了吧……如果当初接受最后通牒的话,日本还可以忍辱负重地存活下去。可是现在呢?……一切都结束了,日本已经没有机会了……那些西洋国家是不会为了日本去得罪露西亚的,波兰不也是这样吗?……真是的,为什么当初不能拼尽全力制止他们呢?日本没有钱,没有军火,没有船,拿什么去抵抗露国……哎,说到底。你还是心存着一丝希望,希望能够出现一丝奇迹,可你忘了日本在开化维新之前的家底太薄了。哪怕苦干到现在,我们也还没有同露国打成平手的可能,你以为,那怕在战场上僵持一下,就能争取到外交斡旋的机会,这样即便是被迫割让了领土。世界也将会有日本的一席之地,真是痴心妄想的家伙……不是因为山县。责任是你自己的啊……哎……可真累啊!”
火车上,失神的凝视着窗外的伊藤博文于心底自言自语着。现在即便是有千万个理由,他已经承认了一个现实——他同样对日本的现在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他自己也曾渴望着出现奇迹,正是这种不理智毁掉了日本。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伊藤博文的意志似乎发生了变化,而从那一刻起,森泰二郎便发现曾经支撑着伊藤博文呼风唤雨地精神支柱仿佛一下就崩塌了,或者说他已经完全绝望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