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帝国的朝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袁世凯这会所担心的反倒是中堂大人那边的态度,若是中堂大人以其心毒,没了中堂大人的赏识,又岂有他袁世凯的明天?
“大人,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中堂又岂是昨日之中堂,以一人而定一国,如此良策,中堂又岂会拒之!”
“以一人而定一国”七字传入耳中时,袁世凯只觉周身一震,盯着徐世昌时那眼光顿时复杂起来,是了,今日已非昨日,自己岂能用昨天的眼光去看中堂!自己当真是被眼前之利蒙花了眼,竟还没有徐卜五看的远,可真是……
暗自斥已一番,一副虚心受教的袁世凯先是感激一番徐世昌,而后又吩咐道。
“卜五,你看现在就派人与其联系,若是其同意尽出浙江,再送他些许弹药、银两,不知卜五以为如何?”
“大人所言极是!如此,他湖南自不为拒之!”
赞同之余,徐世昌又称赞道。
“如若武昌得知,想来亦会承大人之情!可谓是一举而数得!”
((1)武昌:主角所冒充者为武昌人,以晚清习惯被称为“武昌”。弱弱的求一下定阅和月票,无论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3章 壬辰之夏(下)第一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入了夜之后,狂风卷来了一场暴雨,倾盆雨势将大地淹没。( )【..】
大雨中的旅顺城显得静寂非常,虽是下着雨,可街道上依然能看到巡逻的警察。随着总督行辕暂驻于旅顺,这原本因战争而显得有些混乱旅顺城,秩序早已井然,而那巡警巡逻时腰间刀鞘,脚上硬靴发出的声响,总能让百姓感觉到一丝心安。
在这倾盆大雨间,海军公所附近电灯通亮,公所前,卫兵警惕的凝视着街道,这海军公所便是东三省总督的临时行辕所以,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总督大人便一直于此颁布政令,推行着东北建省事务。
一声声的雷鸣,像是敲在唐浩然的心坎中,当收不住雨势狂倾而落,他有些失神地望向窗外几乎将人吞噬的黑暗。
下雨了……
这是来到东北之后,他碰到的第一场雨……
窗外天色很暗,雨下得很大,轰隆的雷声不断的从城市上空以及大海上传来……风同样很大,也许是一场风暴?
也许吧!
不过对于中国而言,那场风暴却已经暂时趋于平静。
在这和着雷鸣的雨声中,唐浩然的眉头紧皱着,此时他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玉人不淑。一切都结束了,随着一道东北建省和自己出任东三省总督的圣旨,所谓的“唐逆”便成了“天下九督”中的一员,非但从理藩小臣一跃为封疆大吏,而且自己还将派出候两位补道员,往京城任“参政员”,自此之后一切政务皆由“参政会”抉择。
这一仗打得似乎有些稀里糊涂,可不是嘛,所谓的“清君侧”不过是用十几名言官的脑袋作了交代,然后下旨宽慰自己一番。而自己呢?则感激涕零的接了旨,感激着朝廷的英明。
不过只是一场戏!
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总督与朝廷们之间唱的一出戏,而自己不过只是把这出戏请上了戏台。再接着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当然还有慈禧、奕訢等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或主动或被动的陪着自己唱了下去。
到最后,慈禧、奕訢他们如愿以偿的保住了大清国。虽然只是暂时的,而八大总督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权力,自此之后总督成为权臣,距离某一个位置,只有那么一步之遥。[起舞电子书]还好,他们不是军阀,多年来“兄友弟恭”的总督们之间还不至于兵戎相见。当然,这也只是暂时的。
至于自己这个把晚清所谓的脸面都撕了个粉碎的始作俑者,如愿以偿的借着满清朝廷与几位总督之间的矛盾,出任东三省总督,担负起“三省建省”的重任。
现在,无论是满清朝廷也好,总督们也罢,自己也行。看似都如愿以偿,大家伙看似“兄友弟恭”,好一派“中外和乐”的模样,可这一切只是暂时的,而这暂时的“和乐”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对不起了!”
在这一声道歉之余,却伴着一记震动穹苍的雷电打了下来,那雷鸣似乎就在海军公所上空打响,只震得门窗颤动。
一声巨雷,惊醒了陷入深思中的唐浩然。他无奈的叹了口气,政治从来都是如此,充满了丑陋的一面。
“那些事情,总归只是小事。眼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那一声长叹后,房间内却响起了李光泽的话语,他明天就会离开旅顺,乘船前往京城出任“东三省参政员”,这大清国举国上下一共只不过二十一名参政员,他之所以来这是前来向大人辞行的。可却未曾想因言语中偶尔提到谭嗣同,令这房间内的气氛随之一变。
更重要的事情!
似乎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有更重要的事情,就像相比于浙江东三省更重要一般,不过唐浩然并没有将内心的讽刺道出,但李光泽说的确实是实话,杭州只不过个“插曲”,而东北却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作为政客有时候必须要学会取舍!就在唐浩然在心下如此劝说自己时,李光泽却继续说道。
“前几日,我从农商部那里获悉,在过去一个月间,于农商部新注册了超过一千五百家企业,其中差不多有七百多家都是垦殖公司!”
分不清忧喜的话语于传至唐浩然耳中时,唐浩然微微一愣,那眉头便是一皱。
“你是说垦殖公司?”
大人的反应落在李光泽的眼中,让他不禁松了口气,庆幸大人这么快便意识到其中的问题。
“七百多家垦殖公司?都是什么人开的?”
一个月间,这岂不是意味着在总督府设立的第一时间,便有人注册垦殖公司,表面上这是好事,这充分表明大家对于总督的信任,但历史的敏感却让唐浩然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或者说意识到了某种危机。
“这些公司的大小股东大都是公司的职员,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员的家人亦是其股东……”
前者倒是没有任何问题,但后者却让唐浩然品出了味来,什么是官员家人,分明就是官员自身的投资,于统监府中任职虽说没有品级,但在薪酬上却倍于满清,再加上主动邀请官员投资企业股票,只要将工资之半投资于企业,即可获得数倍的收益超级兵王全文阅读。
丰厚的收益与回报,使得府中公务员以公司职员乐意投资公司股票。这是一种利益的捆绑,甚至正因如此,在“清君侧”时,大家才没有表述反对,因为无论是官员也好,公司职员也罢,他们的利益早已同自己捆绑在一起,早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股票分红以及个人薪酬,使得这些官员以及职员皆有一定的资本,原本他们的投资行为是不会引起唐浩然的注意,但猛然间几乎所有人都纷纷投资垦殖公司的事情,却让他意识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这种危机却是源自于对历史的了解,或者说历史的教训。
“……其实,这些人投资垦殖公司,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利益,相比于工厂的股票,投资土地的回报是长久的,可以说是世代相传的,这毕竟是国人的习惯……”
唐浩然焉能不知这是国人的习惯,中国人一但有钱了,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置办田地,正因如此土地才会禁锢财富两千余年,那些乡下的土财主如此,怎么这些见过世面的人亦是如此?
“……还有就是现在的大豆市场,众所周知,自己贸易公司去年将东北大豆带进欧洲市场后,这东北大豆便是供不应求的稀罕物,想提升大豆的产量,就必须扩大耕地面积,所以,这垦殖才会有利可图!”
李光泽提及的另一个诱因,完全是因为去年,北洋贸易公司借俄国入侵日本之机,针对东北大豆出口锐减的情况,全面介入东北大豆市场。针对因出口日本断绝,的东北过剩的数十万吨堆积如山的大豆,北洋贸易介入后,便将东北大豆和豆制品运往伦敦试销。
在北洋贸易的资助下,英国的研究人员对东北大豆考察和试验以及比较,英国商人认识到用大豆榨油,在价格上便宜,豆油可以取代欧洲市场上的棉籽油、亚麻籽以及胡麻籽油,油渣饼亦可以作为高蛋白牲畜饲料,一系列的试验结果引起了欧洲各国的重视,并进一步发现大豆在食品和化学工业方面存在广泛用途,东北大豆一跃成为世界性的商品。
英国是第一个输入东北大豆的欧洲国家,随后迅速扩散至欧洲其它国家以及澳洲和美洲等地,欧洲各国利用豆油工省价廉的优点,经过提炼精制,取代橄榄油和棉籽油,充当人造猪油、人造牛乳的原料,普通豆油则用来代替亚麻仁油,制作油漆、涂料,也用来制造肥皂,豆饼原来只用作肥料和牲畜饲料,但欧洲商人又利用豆饼中丰富的蛋白质含量,用来制作豆粉,加在面粉中烘制面包。
相比于日本仅局限于将豆饼用作肥料以及饲料不同,欧洲对于大豆的全面利用,迅速刺激了大豆的出口。那些垄断出口贸易的公司职员以及制定政策方针官员又焉能不知,他们看到了大豆的市场,同样也看中了东北这片未曾垦殖的处女地。
“……现在投资垦殖公司,是当下最时兴的投资方式,投资几万元,就能获得几十万亩地,再花上十几万元,便能垦出几十万亩良田,几十倍回报率,焉能不让人趋之若鹜?”
李光泽忍不住感叹一声,若是说统监府那种鼓励投资的行为带来了什么弊端,恐怕就是官员以及职员不耻言利,当然这种利指的是合法经营所得而非贪污受贿,当官员、职员纷纷投资垦殖公司时,李光泽却看到总督府上下完全为阿堵物所把持的一天,利益早已同唐浩然结为一体的他,又岂能不担心,如此才会不顾得罪府中上下官员的风险,在临走前给大人提个醒。
“大人,这表面上大家伙纷纷投资垦殖公司,是给府中解了难,毕竟这垦殖、移民是府中未来几年要办的大事,可若是让他们这般办下去,恐怕……早晚非成祸害!”
(弱弱的求一下定阅和月票,无论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续。)xh211




帝国的朝阳 第4章 祸害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恐怕……早晚非成祸害!”
李光泽的话声不大,甚至在那雨声中若是不细声的话,根本都听不出来,但却一字不落的传入唐浩然的耳中,一直沉默不语的他这会脸色已经变得极为难看。
“不是非成祸害,是必成祸害!”
冷哼一声,唐浩然的眉头猛然一挑。
“哼哼,还为府中分忧?分什么忧?没有垦殖公司,总督府不会招民垦荒?即便是招不来百姓,难道我就不会用农垦兵团?”
接连质问之余,唐浩然的心底却涌出一团火意来,对于垦殖公司他并不陌生,或者说有着一定的了解,历史清末民初时,亦曾有垦殖公司的出现。清末直至民国东北三省一直采用招揽垦殖的政策,而相比于将小户垦殖,官府更倾向于大段售出荒地。
在招揽大段的垦殖过程中,官僚、军阀、地主以及资本家组成的垦殖公司,占据东北亿万亩荒地,他们先以低价购得官荒,甚至直接霸荒。随后再将一方方荒地分割成小片,引进关内移民开荒,而移民不过只是租用其地罢了。
虽说为争夺垦殖中极为重要的“招户”,垦殖公司与“开荒地主”之间竞争极为激烈,竞相降低地租,令移民纷纷受益,但这并不能改变垦殖公司对移民多重压榨的现实。
“他们的算盘打得倒是精,按先前的旧例领一垧地不过几两银子,他们领上的几百垧地,招来开垦户,先收上几年的地租。再售出一部分地于开垦户,把其几年所得都榨个干净,再拿着开垦户几年的心血往官府领新地,然后再招开垦户,如此循环下去。这东北的地可不都变成了他们的银子!”
冷嘲中,唐浩然的脑海中浮现出前早先农商部制定多个垦殖草案中的一个,未来的官地领荒将不再像现在这般一垧亦可领,百垧亦可领,而是改为按方,这实际上与临时土地调查局对土地的清丈工作相衬。在临时土地调查局绘制的标准地图比例尺为1公里,而农商部提出的“方”,指的就是一平方公里的“方格”,领垦官荒不少于一方。
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提出这个草案的人,从一开始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把小户排斥出垦荒的行列。受限于财力无法从官府领荒的关内移民,最终只能成为公司的租户,为其垦荒。
这些人……实在是可恨!
更让人觉得的可恨的是,其所打着的名义居然是为政府考虑,大块放荒可避免“劣地、水塘”等损失。这些人的算盘打的到是精明,全是一副公而无私的模样,可这骨子里!
想通其中关联的唐浩然,这会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许多专家官员在那里睁着两眼说瞎话。利益,一切皆因利益使然,他们之所以上瞒下骗。为的不过只是个人的利益。
“大人,现在一切都还来得急,毕竟现在土地交易尚在冻结中,而且官荒登计未完成期间,地方官厅亦不得放领官荒,如果。再晚的话,恐怕也就来不及了!”
注意到大人面上的恼色。李光泽连忙提醒道,
“是啊。现在还来得及是因为他们还没把肉吃到嘴里头!”
点点头唐浩然焉能不知道原因。
“可肉没吃到嘴里头,这些人却早已经想到心里了,以后想要禁,这府中上下,不知会有多少阻力!”
长叹一口气,唐浩然这才发现自己小瞧了国人的智慧,或者说高看了自己制定的规则,或许在朝鲜时,大家伙能够上下一心,是因为在严格实施的法律面前,自己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利益——企业的分红,足够他们过上极为体面的生活。但人的**却是无止境的,在总督府迁至东北后,他们却在最初的混乱中看到了机会,作为规则制定者的他们的,立即在第一时间开始尝试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的利益服务。
更准确的来说,在朝鲜的时候,这些官员们见识到了规矩的力量,使得他们不敢触碰那道高压线,现在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就是规则制定者时,自然开始为自己的利益而考虑,而在规则之内,所谓的法律便成了笑话。
意识到府中的官员开始尝试玩起“规则游戏”时,唐浩然心底不禁变得五味杂阵起来,过去他忧于国人做事不讲规则,而当国人开始讲规则的时候,却又把他们的智慧发挥到极致——玩弄起“规则的漏洞”来。更让唐浩然恼怒的是,他发现自己竟然无力阻止他们,准确的来说,是不能阻止他们。
七百公司,会涉及到多少公司的职员?多少府中的官员?
也许是几千人,也许是几万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人拿出几千万元投资垦殖公司,为的是那份丰厚的收益,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个道理唐浩然又岂能不懂,若是因为此事,动摇了自己的根基……
一时间眉头紧锁的唐浩然,却是没有了主意,涉及到这么多人如何处置此事?
“大人,其实,这也不是个事!”
意识到大人忧于何处的李光泽连忙开口提醒道。
“肥肉摆在那,谁都想吃,但问题在于,现在谁都没有吃着,这好比桌子上的饭菜,没吃着至多也就是想想,可若是让他们吃着了,再把盘子端走了,那时候才是麻烦事!”
李光泽的提醒让唐浩然思索片刻,先是点头而后又摇头说道。
“崇山,道理虽说是这个道理,可毕竟……”
话声一顿,唐浩然苦笑道。
“这层窗户纸,现在若是捅破了,大家都难看,可若是不捅破,又如何能制止他们?垦殖公司牵涉面太大,而且涉及到的利益太多,现在或许我可以去制止他们,比如接受农商部的那个《宅地法》的方案,任民垦荒,任民登计,表面上看似照顾了小户的利益,可任何政策,只要执行起来都有漏洞,他们既然能找到这个机会,就能在那个办法中弄出另外一个机会来,到时候,我担心啊……”
摇摇头这才是唐浩然真正的担心的地方,现在他们的肉还没吃到,就已经让自己心生顾忌,可若是到了将来,等到他们把肉吃到嘴里,又该如何?
是立即制止?还是加以默认?
“这……”
面对大人的忧虑,李光泽不禁一哑,他于脑海中将那个看似照顾到小户移民的方案过虑一遍,立即看到其中的漏洞,其中没有禁止小户移民领地,亦没有禁止垦殖公司领地,换句话来说,不过只是没有从源头上制止小户移民罢了。
可问题是,那些穷困潦倒的关内移民来到东北后,又岂能与掌握着资源的垦殖公司相抗衡,到最后那亿万亩官荒最终还是落到垦殖公司之手,就如同现在关外近年垦荒大都由“开荒地主”主持一般。
如何能够避免官有荒地悉数落于公司之中?同时又能让普通百姓于东北的垦殖中获利,进而充实东北人口?
来回的踱着步子,一时间,唐浩然竟然也没有办法,此时他第一次真正的考虑的东北垦殖的问题。
“一但放荒势必会导致垦殖公司大规模承领荒地,最终小民势必难收其利,再就是,如果任由几百家垦殖公司垄断垦殖事业,势必又会导致其垄断东北粮食供应,势必又将对未来的粮食统制造成影响,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要避免垦殖公司控制东北的垦殖事业!”
于唇边言道着自己的看法之余,唐浩然又一次走到了桌边,从雪茄盒中取出了一根雪茄烟,默默的点燃雪茄,品味着雪茄的余香,他的眉头紧锁着,东北的土地非但关系到移民实边,充实人口实力的问题,更关系到未来,准确的来说是关系到未来的农村问题,现在的东北有足够的土地提供给关内的无地农民,将数千万关内无地、少地农民迁至东北,不仅可以解决东北人口空虚导致的边防隐患,亦能够解决关内人多地少的困境,有利于未来的国家稳定。
可如何土地大都为垦殖公司掌握的话,政府又如何能主导这一切呢?尤其是将来入主关内之时,难道说政府届时推动移民时,只是告诉鼓动他们到东北做“佃户”吗?
除非……那些土地在将来亦属于国有!而如何能保证耕地如荒地一般维持国有呢?于心底思索中,唐浩然的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个时空中那个极为熟悉的名词——农垦兵团!
相比于私营的垦殖公司,规模化由总督府直接组织的农垦兵团的开荒效率无疑更高,而且其开垦的土地全系公地,完全由政府掌握。
建立农垦兵团,同垦殖抢地?这个念头浮现时,唐浩然的眉头微微一扬,超越这个时代百年的见识,总会让他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于是便回过身来展出笑容,看着李光泽说道。
“崇山,你说如果这些土地完我们自己开垦如何?”
(弱弱的求一下定阅和月票,无论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6章 眼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战争会带来混乱,同样也会带来财富,而其之所以会带来两者,恰恰在于其打碎了一切,旧秩序的崩溃会给社会带来混乱,同样也会带来数之不尽的机会,而机会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就意味着财富。【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
恰如同此时的东三省,当三省总督府努力于三省构建起较之过去截然不同的民政体系时,作为旧时三省的商埠首地的奉天,非但已经从战时的混乱中恢复过来,而且相比过去亦变得更加的繁华——一家家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于奉天城内开业,这些公司可不是过去洋人于奉天开设的屈指可数的洋行,而是那些随着大军打来的剪掉辫子的国人开办的公司。
实际上这些公司并非在战争结束后方才进入东北,他们中有一些公司早在战前就进入东北,而在战争期间这些规模不等的公司,更是在战地为军队筹集了价值上千万的物资,尽管这些物资大都没有使用,但却充分的展现了商业的力量——正如同天津、上海的北洋贸易分公司一般,于租界中大量屯积物资,使得清军无法在两地筹集到足够的物资。
在战争结束后,关内外屯积的价值数千万的物资,又被北洋贸易售予俄国人,非但没蚀本反倒因价格上涨又赚了一笔,至于那些参与其中的公司无不是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些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公司立即涌入东北,开始抢在经济统制前获得某一行业的领先或优势地位,从而在统制后获得政府特许。
对于这些从朝鲜来到东北的国商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于同统监府打交道,对于其政策自然并不陌生,而此时的东北对于他们来说,恰如一片商业上的处女地,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统制经济在短期内不会推广至东北,这意味着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发展自己。
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这句话着实不假。当数百家公司争抢着东北的商业市场时,福安公司这家并不起眼的小公司,却把注意力投向了另一个市场——棉布市场。
尽管这场冲突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冲突期间。进入东北的部队为了获得补给便实施了战地征用,以在就地筹措诸如食物、马匹等物资,尽管其中的一部分支付了银元券,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准确的来说绝大部分征用。【网 w ww.aixs】只是开出了一张征发券,接受征发券的人可在当地民政厅申请偿还,而在整个战争期间,由军队开出的征发券高达数千万元。
1...139140141142143...3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