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佝偻老汉突然握紧了缺口陶碗,过了很久才松开,回了一句:“养不活,全给饿死了。”

    刘汉儒僵在了原地,看着手里麦麸粥。

    再一次觉的难以下咽。

    直到一个月的期限到来,刘汉儒跟着两名东厂番子离开这处贫瘠的小县,始终没有说话。

    回去京城的这一路,始终精神恍惚,走着走着,不知道走到哪里,要不是两名东厂番子看着他,都会掉到河里。

    就在快要到京城的时候,刘汉儒又走错了路,精神恍惚的来到了京师大学堂门口。

    看见了一副不对称的对联。

    刘汉儒站在原地,动也不动了,怔怔的注视那副对联。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机械局的收益情况
    蒸汽喷涌的0号实验小院。

    朱舜经过几个月的研究,终于研制出了离心式调速器。

    此时,正站在蒸汽机旁边,测试新蒸汽机的运行情况。

    蒸汽机上方改造了一根垂直轴,可以通过蒸汽的运动,使得垂直轴运动。

    垂直轴上放置了两个金属球,用朱漆刷成了红色,比较醒目。

    当蒸汽机的活塞开始往复运动,垂直轴也开始运动,由于离心作用,红色金属小球会上升。

    汽缸内的蒸汽过多时,垂直轴的转速就会加快,红色金属小球上升的更高,控制进气阀门进行部分闭合。

    这样进入汽缸的蒸汽就会变少。

    汽缸内的蒸汽过少时,垂直轴的转速就会减慢,红色金属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下降。

    进气阀门打开,更多的蒸汽进入汽缸。

    红色金属小球根据汽缸内的蒸汽量,不停的升降,汽缸内的蒸汽量就得到了调节,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

    离心式调速器研制成功了,经过测试也可以投入使用了。

    朱舜坐上蓝绸湘绣轿子准备去北平机械局,安排匠人尽快对顺天府各地的蒸汽机进行改造。

    从两尊高大雕像走过,来到京师大学堂的门口,却看见一名铁塔般的汉子,站在门口的空地上。

    从辽东边陲退下来的四名夜不收,每个都是百户朱忠义挑选的精锐中的精锐。

    毕竟这四名夜不收轿夫,还担负着护卫朱舜的任务,朱舜也没亏待他们,每人一个月给了足足二两银子,一年就是二十四两。

    以现在的土豆面粉的市价,可以买四十石粮食,完全可以养活十口人,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四名夜不收从小到大就没吃过饱饭,当兵了也是,就这么熬了三十几年。

    今天却在门口商量着娶妻的事情,过去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还能娶上一位娘子。

    现在每年不仅能挣多达二十四两的银子,还是朱菩萨的轿夫,这段时间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

    四名夜不收很珍惜这个机会,在瞧见铁塔般汉子的一瞬间,立即按住了雁翎刀。

    朱舜瞧见铁塔般的汉子能让四名骁勇夜不收,这么的如临大敌,看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给远处哨塔上的狙击小队打了一个手势。

    朱舜走过去说道:“我就是朱舜,你有何事。”

    铁塔般的汉子立即跪在了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瓮声瓮气的说道:“俺叫项元池。”

    “宋家粮铺的堂倌说土豆面粉是恩公搞出来的,今天过来给恩公磕头。”

    铁塔汉子跪在地上,朱舜看清了他的长相,这才想起来他是谁,就是在西瓦厂救过的那个婴儿父亲。

    朱舜那几天救过的人不少,唯独对这个铁塔汉子印象深刻,那是因为这人的身材实在太魁梧了,身高最少两米以上了。

    听到项元池这个名字,朱舜从印象深刻变成了有一种招揽名将的快感,他是一位著名的武术家。

    有了这名铁塔汉子,再加上四名夜不收,朱舜身上还别着六把线膛手枪,以后出门再也不怕东林党的报复了。

    只要不出动辽东边军,谁也奈何不了朱舜。

    至于出动辽东边军?

    东林党打死也不敢,军队一直是崇祯的禁脔,谁敢私自动用辽东边军,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朱舜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可愿意过来给我当个护院。”

    铁塔汉子站起来,低头看着朱舜,瓮声瓮气的笑道:“俺愿意。”

    这名铁塔汉子答应了下来,朱舜比研制出了离心调速器还要高兴:“你先去账房领五十两银子,当做安家费。”

    “把家里安顿好了,就在这里等我,另外每个月给你二两银子的月钱。”

    说完,朱舜走进蓝绸湘绣轿子,前往了北平机械局。

    铁塔汉子听到五十两,还有二两银子的月钱,一双虎目‘吧嗒吧嗒’的掉下了眼泪。

    有了这些银子,终于能让老娘和娘子吃肉了,也能给死去的老爹买瓶酒了。

    儿子可以好好的活下去了。

    铁塔汉子伸出蒲扇大的手掌,抹了一把眼泪,在门口的门房带领下,走向了京师大学堂的账房。

    铁塔汉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谁要是敢动恩公,先从他的尸体上踩过去。

    来到北平机械局门口,朱舜掀开帘子看了一眼,蹲在门口眼巴巴望着北平机械局的管事更多了。

    这顶蓝绸湘绣轿子,在他们眼巴巴的目光下,进入了北平机械局。

    北平机械局的蒸汽车间和纺织车间,分别在左右两侧,顺着一条青石板宽路,一直来到正前方的正堂。

    工厂主朱寿正在里面的偏房里核算一些账目,听见动静,往外瞧了一眼。

    看见是朱舜过来了,拿着一只紫砂茶壶,晃晃悠悠的走了出来:“舜儿来了,吃饭了吗。”

    朱舜瞧见正堂里的桌椅,全部换成了黄花梨,心想三叔来了就是不一样,这么快就鸟枪换炮了。

    还不花一分银子。

    朱舜坐在黄花梨官帽椅上,笑着问道:“三叔,北平机械局的收益怎么样。”

    工厂主朱寿坐在左侧的黄花梨官帽椅上,对着壶嘴抿了一口,笑嘿嘿道:“舜儿,你还真别说,北平机械局真挣钱啊,比纺纱厂挣钱多了。”

    “第二代蒸汽机一共卖了三十台了,老宋头家里占的数量最多,卖了二十七台,剩下三台,一台给了老吕,还有两台分给了武将家里。”

    “一台蒸汽机的造价是一百五十两,咱们卖五百两一台,光是蒸汽机就赚了一万五百两白银。”

    “另外三百锭的半金属纺纱机卖了三十台,成本在三十两银子,咱们卖四十两银子,赚了三百两。”

    “还有一些水力朱氏纺纱机,卖了一百二十台,赚了六百两银子。”

    “另外搭建蒸汽工厂的银子,这个也是一个大头,搭建一间布满各种齿轮的蒸汽车间,造价六百两银子,咱们卖一千两,这段时间搭建了三间,赚了一千二百两银子。”

    “所有的加起来,大概赚了一万七千二百三十二两七钱五分银子。”

    朱舜听到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满意的,卖各种新式机械赚了一万二千多两,剩下的五千多两银子,应该是卖各种配件赚的钱。

    这些新式机械每天的运转效率那么高,有些配件不免会出现磨损,就需要从北平机械局定制新的配件,进行更换。

    等到蒸汽工厂大面积出现以后,卖配件挣的钱,比卖蒸汽机械还要赚钱。

    蒸汽机械只是一锤子买卖,配件却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生意。



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机的彻底完善
    工厂主朱寿报完账目,朱舜心里忍不住感慨了一句,果然是术业有专攻。

    做了几十年牙人的三叔,做起生意来比只会闷头改进机械的陈衢要强多了,不算上宋家的二十七台蒸汽机,收益暴涨了最少五倍。

    工厂主朱寿报完账目,想起来一件事,表情忽然变的有些严肃:“舜儿啊,咱们家机械局的生产速度太慢了,你得想想办法。”

    “一组匠人三个月才能打造一台蒸汽机,蒸汽工厂一个月才能搭建一间。”

    “就算是全用木材打造的水力朱氏纺纱机,一组匠人一个月才能打造五台,半金属的三百锭纺纱机就更慢了,一个月也才一台。”

    “这些纺纱机和织布机可是大头,只要打造的速度跟上来,一个月就能赚他个两万两白银。”

    这种情况早在朱舜的预料之内,一种新式机械想要大批量生产,不是说发明了就可以了,需要上下游的条件都具备了。

    在工业母机发明以前,各种面粉、布匹的产量会爆炸式的上升。

    但是生产这些产品的新式机械,产量不会太高,就因为缺乏打造这些新式机械的工业母机。

    朱舜把第二代蒸汽机彻底完善了以后,下一步就是研究这些工业母机。

    只要发明了工业母机,北平机械局打造的各种新式机械,也会像土豆面粉和顺天大幅布一样,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了解清楚北平机械局的收益情况,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一部分匠人们放工回家吃饭了,家里比较远的就住在了北平机械局,自己做些吃的。

    朱舜站起来,准备和三叔一起回家吃饭,青砖绿瓦的新宅子建好了,还没回去过一趟。

    “轰!”

    突然间,南面传来了一道爆炸声。

    工厂主朱寿神色慌张的跑了出去,外面还有一群慌乱的匠人:“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朱舜听到这道爆炸声,不像是火药爆炸的声音,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应该是谁家蒸汽工厂的蒸汽机发生了爆炸。

    朱舜走出了北平机械总局,门外的管事们全部抱头鼠窜的逃走了,在空旷的平野上玩命狂奔。

    朱舜顺着门前的泥土道路,朝着南边走去,四名轿夫拔出了雁翎刀小心的戒备在四周。

    永定河旁边,拔地而起了十几家纺纱工厂,大多是水力纺纱工厂,使用蒸汽机的只有三家。

    两家蒸汽工厂是最近建造的,应该没出什么问题,剩下那一家就是第一家蒸汽工厂。

    也就是卖给吕员外的蒸汽工厂。

    北平机械局距离第一家蒸汽工厂不近也不远,走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来到了蒸汽工厂。

    在爆炸声过后。

    蒸汽工厂门前聚集了不少纺纱工人,全部被吕员外给赶走了,就剩下他和几名家丁,手持着滑膛枪在四周戒备。

    朱舜走过去,问出了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吕员外,有没有人受伤。”

    吕员外刚买下蒸汽工厂没有多长时间,就发生了爆炸,明显是蒸汽工厂有问题了,找了一个冤大头接手。

    吕员外却没有半点的恼怒,脸色沉重的说道:“纺妇们正好都放工了,没有人受伤。”

    “只是蒸汽机爆炸这件事如果传出去了,怕是会对北平机械局产生影响,不过先生放心,我会找人承担下来责任。”

    “就说是负责锅炉房的人,睡迷糊了,醒来的时候把鸟铳当成木柴,扔进去锅炉里发生了爆炸。”

    都这个时候了,吕员外还在为朱舜着想。

    朱舜拱了拱手,记在了心里:“多谢吕员外了,吕员外放心,我会安排人尽快再给吕员外打造一处蒸汽工厂。”

    工厂主朱寿也跟了过来,还没看清楚情况。

    朱舜给他说了一句,让所有匠人停下手里的事情,全力改造蒸汽机,直到把三十台蒸汽机全部安装上离心式调速器。

    有了离心式调速器应该可以撑上一段时间,不过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另一个零件。

    安全阀。

    有了安全阀,第二代蒸汽机的改进工作,基本上就接近尾声了。

    今天好在是晚上发生了爆炸,万一是白天,蒸汽工厂里到处都是工人的时候,麻烦就大了。

    很有可能出现多达几十人的死亡,那可是几十个家庭。

    先不说东林党会不会拿这个做文章,死了这么多人,换了谁良心都会难安的。

    安全阀的发明,迫在眉睫。

    朱舜坐上蓝绸湘绣轿子,立即回了京师大学堂,喊来了四名弟子一起研究安全阀。

    0号实验小院又恢复了往日的轰鸣场景。

    有一点不同的是,门口多了一名身高九尺的铁塔汉子。

    除了几名弟子,铁塔汉子不会让任何人进去,想过去也行,要能打得过他。

    每次端来的饭菜,都要拨到一个小碗里,亲自尝过了,确认无毒,才会亲自端进去。

    寒露时节。

    人多力量大确实没错,经过师徒五人的合力研究,其中三人是世界级的天才,一人是爱因斯坦级的天才。

    在朱舜这个战略科学家的领导下,终于研究出了,彻底解决爆炸问题的重锤杠杆式安全阀。

    利用重锤和杠杆,平衡阀瓣上的作用力。

    根据杠杆原理,质量很小的重锤,可以通过杠杆获得足够调解安全阀的开启压力。
1...8586878889...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