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莫茗率领的主力部队正在用火炮轰击断后的清军步兵。他们此时已经追到了昨夜清军草草修筑的营寨前不远处,而抢先撤退的李率泰嫡系步兵根本没准备在营寨中多做停留,他们在李率泰的命令下稍稍收拾了一些干粮后便匆匆穿寨而过,似乎在那里每停留一刻就会多吃几发炮弹一样。
断后的清军张汝行部一千二百多人在东岸人的大炮轰击之下再度濒临崩溃。为了维持他们的阵线,以给自己的步兵撤退争取时间,李率泰派了大约四百余名骑兵前去督战,此刻一样被大炮炸了个灰头土脸,伤亡惨重。
八旗新军两个营的兵士在标统刘忠的指挥下开始缓缓将长矛放平,排着整齐的橫阵向仍旧勉力维持着的张汝行部本阵冲去。当锋利的矛尖刺破这些清军的**,而他们反击的长矛却在对方坚固的胸甲上滑开时,这些清军终于崩溃了。再加上长矛丛林下方半个中队的挺身队士卒手执利刃猫着腰不停刺杀,这股总计约一千六七百人的清军终于无可挽回地陷入了大崩溃。
张汝行此时真的是有些欲哭无泪了。自己的部队今天已经被打散了一次,此时在督战队的压迫下再次干起了断后的苦活。在黄衣贼这一轮迅猛的攻击下。他的这些老本今天第二次崩溃,而且这次崩溃所造成的损失比第一次大多了,毕竟这次可是面对面的**搏杀,一旦崩溃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张汝行在十几名忠心耿耿的亲兵护卫下奋力分开人群,准备夺路而走。在他身前,是那些正在匆忙翻身上马的督战队汉军旗士兵。张汝行暗骂了这帮剃了发的数典忘祖的家伙,正准备加入他们的行列逃跑时,不料背后一阵风声响起。然后他便感到一阵撕裂般的剧痛,接下来就眼前一黑人事不省了。
谁干的?干的漂亮!骑在战马上的莫茗看着被一柄鱼叉打下马来的张汝行,极为高兴地说道,肯定是某个山丹人干的!只有他们会用鱼叉!参谋官,记下来,战后赏这位战士两百元现金。
此时张汝行部清军已经兵败如山倒了,他的士兵们扔掉了武器。跑散得到处都是。当然也有很多人干脆就弃械跪地投降,不过东岸人此刻可没空理他们。依旧维持着一定阵型的步兵大阵缓缓越过倒毙在地上的清军尸体,然后坚定地朝前方行去。此时,伴随他们的炮兵部队已经有人将炮弹打到了前方清军的简易营寨处,这更加剧了正在快速撤退的清军步队的慌乱。那些包衣跟役们的素质可不咋地,此时一个个正手忙脚乱地夺路而逃。不过这种欠缺秩序的撤退却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李率泰一看这样不行,再让东岸人这么肆无忌惮地追下去,自己的步队怕是还要损失相当一部分。因此,为了掩护步兵撤退,他带着剩下的一千五百骑远远绕过了东岸人的步阵。开始向后方车队处加速行进。他这是打的围魏救赵的主意,打算以攻击东岸人后勤车队的方式来迟缓东岸人的追击行动。
骑兵军官杨明阳远远一看立刻组织军夫们将大车首尾相连。同时挺身队的步卒在外围举起长矛,阻止敌军骑兵的靠近。与此同时,他本人跨上了一匹高大的安达卢西亚马,然后率领着麾下近七百名骑兵迎了上去,准备迟滞敌人的攻击。他的骑兵部队也比较有章法,那些波兰籍雇佣兵大致排在前面,虽然骑的是矮小的蒙古马,载重不够,不过东岸人提供给他们的简易版骑兵胸甲却也不重。出发前他们在皮甲上罩了这么一层简易骑兵胸甲,再拿出长长的骑矛,倒也能勉强冲锋起来。
双方骑兵快速接近,正当这些清军骑兵准备仗着人数优势彻底打垮眼前这支黄衣贼骑兵时,却见对方挺着一根长长的骑矛,直挺挺地冲过来,这让他们这些本质上还是骑马步兵的汉军旗官兵都有些心里发憷。不过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只见距离接近到大约数十米距离的时候,对方陆陆续续打响了手里的一枝上好弹药的火铳,清军猝不及防之下纷纷落马。打完手铳的波兰骑兵高呼着听不懂的口号,然后将马速提到极致,与迎头冲来的清军骑兵狠狠撞在一起。
双方先锋撞在一起后,紧随波兰骑兵的斥候队精锐斥候绕开他们的战团,游走到双方战团的右侧边缘地带,一边将手中的火铳朝清军射击,一边从鞍袋里摸出投矛飞斧等拿手的小玩意,朝清军人多处投掷而去。清军也不甘示弱,他们纷纷拿出骑弓进行还击,不过斥候们一来的装备比较好,二来骑术也相当精湛,如果没被清军射中坐骑的话很难当场落马。跟在波兰骑兵身后的农民军骑兵从右侧绕过,然后照例朝清军人群密集处打了一轮手枪射击,接着便挥舞着军刀,与分兵过来的清军骑兵狠狠绞杀在一起。
李率泰被数十名清军团团围护着,他受了些轻伤,刚才被一柄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猎熊矛射中了左臂,当时便流血不止,让一众亲兵们极为惊慌。他们只是骑马步兵,马上厮杀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事情,原本以为对方也跟他们差不多,所以准备仗着两倍的人数优势一举打散这股骑兵,然后再冲击他们的后勤辎重车队,逼前方的黄衣贼大队回援。
不过眼下看起来这股黄衣贼的骑兵也不简单啊,别的不说,就说他们冲在最前面的两百多色目骑兵。这些色目人举着长得吓人的骑矛,照面之下先是一通火铳射击将冲在最前面的己方部众打下来了近百人,然后挺着长矛直直将自己的骑兵阵型冲凹了下去,其中冲得最猛的一个色目骑兵甚至离李率泰只隔了几个马身,令人惊惧不已。这要是给他们一匹高头大马,再配上重甲长枪,他们怕是连步阵都敢冲啊,真真是不得了。而且左翼和右翼绕过来的那些骑兵也不简单,看得出来常年在马上生活,骑术精湛无比,而且手铳飞斧投矛各种玩意层出不穷,马上格杀的技术更是甩自己的部众好几条街。
正当李率泰有些心惊黄衣贼骑兵的勇猛时,眼角瞥见车队那边正有数百名手持长矛太刀的步卒快速向这边靠近,这是想趁着自己部队马速减慢的时候上来捡便宜么?李率泰不敢再多想,手臂的隐隐作痛在提醒他今天的敌人不是善茬,再犹豫下去也许今天就走不了了。于是,在他的命令下,亲兵们打起了他的将旗,并大声呼喊着,然后拨马调头而去。
李率泰率先撤退后,其他正与东岸骑兵交手的清军骑兵怕自己被扔下,也纷纷拨马而走。肩膀也受了些轻伤的杨明阳见状连忙大吼不已,招呼着身边的弟兄向前追击。而看到清军骑兵不敌退走后,车队这边的步卒们也大受鼓舞,此时就连那些胆小的朝鲜火铳手也敢拿着火铳冲出车阵给路过的清军骑兵来那么一下,战场的胜负至此已经没有了任何悬念。
前方的步阵与火枪手们已经停止了追击,一是因为身上穿着沉重的盔甲打了这么久的仗,体力再好的人也到了临界点了,二也是有些担心后方的部队能不能顶住李率泰亲自统领的一千五百骑兵的冲击。好在后方的骑兵大队与挺身队士兵们交出了一份还算完美的答案,他们不但顶住了清军骑兵的凶猛冲击,并且还趁着清军无心恋战的机会反追了上去,让人看了热血澎湃不已。
战斗在一个小时后落下了帷幕。李率泰带着千余名骑兵脱离了战场,然后与步队汇合。追击过去的杨明阳骑兵大队被清军步队的步弓所阻,见到已经没有太大的便宜可占后便缓缓撤了回去。而此时莫茗率领的步兵主力已经占据了被清军遗弃的木质营寨,营寨内到处散落着一些粮食马料大车和一些拉车的骡马,目前后勤参谋正带着军夫们在仔细清点缴获,不过看起来数量不是很多,只能聊胜于无罢了。
打了半天仗的八旗新军士兵们在军夫的协助下脱下身上沉重的盔甲。他们浑身都已经被汗水湿透了,体力也已经消耗了大半,此时一个个正坐在清军搭建的窝棚内一边喝酒驱寒,一边闲聊。挺身队的士卒们此时正以小队为单位一边打扫战场,一边抓捕散落在各处的清军溃兵,此战保守估计抓到了六百多名俘虏,大部分都是张汝行的部众。至于张汝行本人,这个悲催的家伙被鱼叉打下马后又遭到多匹战马踩踏,当场就一命呜呼,可谓悲惨至极。
第一百八十一章 浑水(十)
营寨内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后勤参谋拿了几张纸匆匆跑进了安丘县衙内,朝莫茗进行汇报:除了一千余石粮食三百石黑豆五万余束草料外,就只有少量箭矢棉甲刀枪了,质量比以前缴获的明军的武器要强上一些。此外就是一些大车骡马等牲畜了,具体数量在最后一页附表上面。
莫茗随手翻了翻,发现没啥有价值的东西,然后便问道:我军伤亡情况如何?
据初步统计,白天战斗中挺身队战死29人伤57人;八旗新军战死7人伤15人;陆军炮兵战死1人伤2人;陆军步兵战死2人伤1人;斥候队战死9人伤17人;骑兵大队战死76人伤111人;此外,军夫队死3人伤8人;各项统计相加计战死117人伤201人,伤亡共计338人。后勤参谋拿着统计表面无表情地念道,以上数据可能会稍有变化,因为有些人伤势较重,最终可能会加入阵亡行列。
听到后勤参谋冷冰冰的伤亡统计报告,莫茗点了点头,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东岸人的核心武装陆军和八旗新军伤亡较少。而伤亡的大头主要还是在骑兵部队,双方最后一次的骑兵对决导致了东岸人两百多人的伤亡,当然李率泰的那些骑马步兵也损失了大约七百来人。而之所以打出了1:3的战损比主要还是归功于骑兵大队高昂的士气较高的马上格杀技术(专业骑兵对骑马步兵)精良的骑兵装备(简易骑兵胸甲)和出其不意的战术(手枪骑矛)。不过以后这种硬碰硬的战斗还是少打为妙,东岸人的士兵补充艰难。即便是那些雇佣来的波兰骑兵,也是极为宝贵的财富。轻易折损不得。
李率泰的骑兵当场战损了七百来人,后来在撤退途中又遭到火炮枪弹弓箭拦截,陆陆续续又落马了数十人,再加上他派到张汝行部督战的四百多骑兵里的伤亡,他的两千骑兵到最后也只有约1100人成功撤走,损失巨大。除了骑兵外,他的两千步卒也在东岸人的炮火打击下损失了一百多人,跟役辅兵损失了两百多人。也就是说。李率泰的八千本部在今天的战斗**伤亡接近1300人,其中大部分是战兵。而且由于战场落在了东岸人手里,这伤亡的1300人基本可判定为阵亡了,因为东岸人可不会为他们的伤兵进行医治,能仁慈地给他们一刀让他们不至于在天寒地冻中继续受苦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作为炮灰存在的张汝行部两千人基本上全军覆灭,除了逃散的寥寥三四百人外,剩下的部众中大约六七百人被杀伤。九百多人被俘虏,就连其统帅张汝行都被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山丹人一鱼叉结果了性命,可谓惨烈至极。
此次被随军参谋记录为安丘战役的战斗,双方共投入了超过一万五千人,是东岸人有史以来参加的规模最大的两场战役之一了(另一次是南非的血河之战)。不过与血河之战防御性质的战斗所不同的是,安丘之战是地地道道的野战。按照大明的说法就是双方均排列出了堂堂之阵,然后互相厮杀。因此,这样一场以少胜多的战斗还是极大地提升了东岸人的自信心。战前即便莫茗茅德胜李仁军杨明阳等人再自信满满,但面对传说中的八旗劲旅——虽然只是个冒牌货——内心之中依然还是有一些忐忑的。但是此战一战破除了大家的心理阴影,汉八旗原来这么弱。甚至还比不上南非的那些野蛮人勇武。至少那些科萨人视死如归冲锋到底的气势比这些人强多了,当年河中保安团的一些新兵们在漫山遍野的野蛮人冲锋时吓得腿肚子直打颤的可不是一个两个。
到了晚间的时候战场已经基本打扫完毕。军夫们则点起了火把,连夜将清军营寨内的物资装车拉到了安丘县城内。同时将这个清军营寨拆毁,壕沟填平木材全部拿去烧火。至于那些张汝行部的俘虏,则被关进了安丘县大狱内。在派出一批斥候连夜将张汝行的头颅和一些缴获的清军旗帜送往青州城后,莫茗再次召集几位部队主官开始进行战后总结,兼且商讨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他首先表扬了骑兵部队的巨大功绩,并对力战受伤的大队长杨明阳中队长裴钦扎格拉斯基及以下十余名军官进行了表扬,并令后勤参谋按照作战条例给他们发放相应数额的奖金。同时也对挺身队副大队长车辇进行了表扬,今天下午骑兵大队与敌激战的时候,是他主动带着三个中队的士兵前去增援,对吓退李率泰部骑兵起到了关键作用。
骑兵大队挺身队这些新建部队表现合格甚至可以说出色,作为老部队的八旗新军东岸陆军就更是发挥出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了。尤其是八旗新军的步兵们,这些看起来很木讷甚至有些傻头傻脑的科萨长矛手们极为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们在敌人骑兵的压力下岿然不动,锋利严整的长矛阵让这些懦弱的清军骑兵徘徊不前。在他们的努力下,作为此战杀伤敌军主力的加强炮兵连得以放心大胆地输出火力,对最终取得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各部都极为出色地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反倒是之前一直作为绝对主力的两个陆军连因为缺乏表现机会而多少显得不够出色。不过这也不怪他们,谁让敌人都没法忍受大炮的轰击而冲击到步兵火枪手的射程内呢?
在做完一番表扬兼战斗总结后,莫茗等人终于进入了第二个环节:商讨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在这时候,茅德胜又是直接站起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各位,虽然今天打胜了仗,但我还是要说,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吧!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现在天气这么恶劣,估计马上又要大雪连天,即便是白山黑水间来的满清大军,也没法在这种天气下长期坚持的。如今他们在安丘县城下损失了三千多人,前段时间还被我们消灭了青州李士元部两千余人胶州镇军一千余人,胶州镇的后勤辎重也有很大一部分落到了我们手里。仗打成这样,我们已经很对得起青州城里的赵应元等人了。而我们也为此前后付出了将近四百人的死伤,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过一阵子烟台港就要封冻,海军船只要转港到利尻岛过冬,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将物资人员都撤回去吧。
骑兵大队的杨明阳在经过下午的一场大战后,如今也有些倾向于撤退:我们差不多也做到了自己的极限了。张汝行的人头给赵应元他们送去后,他们要是还投降的话我也无话可说,这样的人也不值得我们去救他。其实对于赵应元这种降叛不定的人,我们根本没必要花费太大精力,阿斗就是阿斗,扶不起来的。如今我们在莱州青州两府连续攻克了两座县城一座州城,消灭了六千余清军,缴获了大量物资,这对清廷的震动已经相当之大了吧。如今清军新败,士气肯定会有些低落,而青州城里有三四万各路武装,面对满打满算不过一万六七千人又缺乏攻城器具的清军,他们没理由守不住。而且经过今天一战,清军也会担心他们的侧翼安全,他们兵力有限,根本无法同时在两个方向开战,再加上天气持续恶劣,我认为他们会选择退回济南再作计较。
手下两位大将都表明了不想再折腾下去的态度,莫茗也不得不郑重考虑起他们的意见。其实如今清军在山西战场已经渐渐占到了上风,他们无论是兵员数量质量装备还是后勤都超出顺军一大截,李自成有十万军队被拖在青海甘肃一带,河南还有数万人被南明军队拖住,能拿来对付清军的满打满算也就十万人出头罢了,面对两倍以上的优势敌人,他的胜算并不大,目前看似打得热闹,其实也只是在苦苦支撑罢了。
历史上在昨天(十月廿五),清廷就组建了以豫亲王定国大将军多铎为主帅的南下征明部队,所部除八旗兵外,还有孔有德耿仲明部两万余骑。在山西战场进入到关键时刻,清廷居然还有暇组建征明大军,可见其游刃有余。只不过后来顺军在河南发起了大反击,连克多座城池,并包围了重镇怀庆府,危及清军叶臣部的后路。因此多铎的征明大军顺道往征河南的顺军,并最终与阿济格的大军会师于西安。可笑此时正在河南攻打顺军的明督师史可法指挥下的总兵刘洪起许定国部,浑然不知是大顺在河南发起的绝地反击吸引了清军的注意力,并最终改变了他们的作战方向,不然多铎这数万骑兵就直接南下江淮了。
清军会不会因为山东局势一直无法彻底平定,而从多铎的大军中分一部过来呢?如果真这样的话河南的顺军应当能减轻一些压力。莫茗脑袋里转了转这些念头,最后终于还是决定不去管他了,顺其自然吧。东岸人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极限,没理由再继续冒险下去了。因此,他很快做出了决定:从明天开始,军夫队除部分人员下乡征集粮草招募垦荒人员外,其余人开始用大车驮马运送物资俘虏,路线为安丘——高密——胶州——大沽河口,挺身队轮番派出两个中队护送。斥候队全部撒出去,严密监视各处动向,骑兵大队随时准备驰援,其余部队一律待在城内待命。
第一百八十二章 影响(一)
从11月25日开始直到月底,东岸人运送各种物资人员的行动一直持续了整整七天。而在这期间,青州和讬部清军的动向一直很令人诧异,他们显然是知道了李率泰大败而回的消息,但不知道怎么想的,他们始终没有集结大军来攻打安丘的黄衣贼。也许是他们战兵的数量稀少(五千出头),也许是他们的粮草不足,当然更可能是东岸人展现出的战力让他们有所忌惮,总之他们没有再派人来对东岸人采取行动。
11月28日一大早,清军胶州总兵柯永盛登莱巡抚陈锦率四千余兵马赶到青州,与和讬李率泰等人会师。至此,清军共集兵两万余,其中战兵超过七千。当日,和讬将自己本部两千余满洲战兵分出来用于防范黄衣贼,然后督促李率泰柯永盛二人发兵猛攻青州城。
而已经得到东岸人安丘之战大获全胜消息的赵应元等人,也坚定了死守青州的决心。他们采取了老套路,即把城内富商缙绅的银两布帛甚至女人通通抢了过来,然后分发给麾下士卒,激励他们奋勇作战。有些当家的看到东岸人送过来的张汝行人头,胸中顿时也生出了些许豪气,纷纷走上城头带领孩儿们与那些投降满清数典忘祖的汉军绿营作战。
清军猛攻一整天,遗尸千余具,不克。11月29日,在看到无法快速攻克青州城后,天寒地冻外加粮食略尽。和讬不得不下令城外清军分批撤退,返回济南,同时派人火速前往北京请求援兵,并特别要求增拨十余门能攻城的红衣大炮过来。
至此,一度声势浩大的青州战役就这样草草告一段落。历史上和讬等人率领的大军通过埋伏在青州城内的张文衡的协助,假意招降赵应元等人,然后在会盟地点将赵应元等数十名首领通通斩杀,最后还收编了其数万部众。而现在事情弄成了这样,不但没能轻易拿下青州城,甚至还损兵折将七八千人。这一进一出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而且。历史上拿下青州城后,清廷委任的登莱巡抚陈锦还挟此威势招降了据守登州城的明副总兵杨威,然后顺利克复整个登州府。但是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青州不说。这登莱二府翘首盼望我大清王师到来的士绅地主们恐怕要大失所望了。登州这种名城自然也不会再轻易投降。再加上济南东昌兖州诸府此起彼伏的反清义军。山东局势再次陷入了混沌之中。
11月30日,先期离开的四艘海军运输船再次抵达了胶州湾。而已经输送完手头物资的东岸大军在得知清军撤离后,也离开了已经屯驻了十来天的安丘县。向南快速行军,并于12月2日下午抵达诸城县。清廷委任的县令弃城而逃,东岸人不发一枪一弹进驻了县城。在照例释放囚犯征集粮草招募志愿垦荒人员后,东岸人于第三天离开了诸城县,而离开之前还公开处死了十余名五月叛乱时驱逐擒杀大顺官吏的士绅,并将他们存于城内的家产予以没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