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果然。只见施耐德摇了摇头,用很低的声音说道:这个家伙早就不是贵族了,仗着叔叔的推荐在但泽谋了个差事,平日里吃拿卡要,是个不折不扣的恶棍。要不是他们的国王和贵族们急需我们的武器重新武装军队,从而对我们特加关注,这家伙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谄媚,保不准是另一副嘴脸。

    高摩点了点头,示意施耐德上去和他交涉,而他则四处打量着这座名震波罗的海的大港。只可惜四周全是低矮的房屋,码头也是木质的,海水里面漂浮着大量垃圾,偶尔还能见到一些漂浮着的牲畜尸体,让人看了心生厌恶之感。码头岸边也都是泥地,一下雨就坑坑洼洼,鞋子裤管很快就会黏上带有腥臭味的泥土,与繁荣整洁干净的东方港完全没法比。

    施耐德很快就与瓦莱格列夫斯基交谈完毕,在往这个波兰恶棍手里塞了几枚硬币后,他又回到了高摩身边:那些老兵们都在库房那边,我们现在就去吗?在得到高摩的首肯后,施耐德很快便把大家领到了目的地。

    伴随着让人酸倒牙齿的吱嘎声,低矮的木门被推开了。高摩在随从们的护卫下钻进了略有些昏暗的木屋,不过很快他就皱起了眉头。屋里实在太臭了!汗臭脚臭尿骚味食物馊味等等令人难闻的味道交织在一起,几乎熏得高摩要转身而走。

    屋内的人也发现了这帮不速之客,不过在看到金主施耐德的面容,以及一群身穿深蓝色制服腰挎军刀的人后,他们似乎明白了什么。然后一帮或躺在草堆里休息,或围坐在木板床上赌钱,或坐在桌边喝酒交谈的波兰人立马停止了喧哗,并将目光锁定在了高摩身上,因为他们的金主施耐德先生似乎还在向这位大人物进行着汇报工作。

    特使阁下,这些波兰老兵目前已经接受了我们的雇佣。按照协议,停留在波兰期间他们的薪水为每月1兹罗提(约等于3元);如果派往海外地区作战,他们的薪水将翻一倍,即2兹罗提每月,如果战斗中缴获了战利品的话,他们要求获得一定的分成奖励,具体的细则我稍后会呈给您观看。施耐德说道,他们还要求我们提供马料鞍具作战装备等物资,如果他们使用自己的马匹或武器的话,希望我们能给予一定的金钱补助。

    可以,这些要求都很合理。高摩点头表示认可,这个价钱虽然在这些波兰人眼里已经是狮子大开口了,但对东岸人来说却是军队的平均工资水准而已——就这还是没算上海外作战补助的呢。总的来说,这些波兰雇佣兵的价格相当低廉,每月6元就能雇到一批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士兵,还有什么比这更划算的呢。

    如果你想便宜点也不是不行,比如你可以学荷兰人,花9盾(3元)或11盾的价格雇佣一些德意志的乡巴佬农夫,只是这些德意志农夫的战斗水平可就不敢恭维了。毕竟,从新兵成长为老兵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虽然这些波兰老兵最近一次参加大规模战争已经是十年前了,但这些年来波兰几乎每天都处于战争威胁之下,同瑞典人的同俄罗斯人的同土耳其人的同哥萨克的等等,他们经常被一些波兰边境贵族雇佣,参加这些小规模的零星战斗,因此战斗技能并未大幅度退化。

    现在,我问你来翻译。高摩朝施耐德嘱咐了一句,然后说道:参加过最近两次和克里米亚鞑靼人边境战争的人举起手来。

    施耐德开始用波兰语大声翻译,哗啦啦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参加过斯摩棱斯克战争的人手继续举着,其余人可以放下了。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放下了手,90的人仍然高举着手。

    参加过最近一次同瑞典人战争的人手继续举着,其余人可以放下了。

    又有一部分人把手放了下来,剩下约六成的人仍然高举着手。

    参加过最近一次同土耳其人战争的人手继续举着,其余人可以放下了。

    这次放下手的人比较多,仍然举着手的已经不足一成了。

    看到仍然有人举着手,高摩和身后的郑勇都有些惊讶,最近一次同土耳其人的战争已经是20多年前(1621年)的第一次霍京之战了。在那场战役中,46000名波兰士兵击败了奥斯曼苏丹率领的十万军队。不过这也算不得多奇怪,大部分以军人为职业的欧洲人十来岁就开始当兵了,经历过二十年前的战争也很正常。

    将最后这一部分人单独请出来后,高摩让施耐德对他们进行了仔细询问,最后得到的结果令人震惊。这里面相当多的人(大约十来位)甚至还参加过更早的16171618年的莫斯科王位战争,从军经历竟然接近三十年,令人惊掉了下巴。

    看着这些已经四十多岁的落魄中年雇佣兵,高摩和郑勇两人对视一眼,立刻决定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并许诺在五年雇佣期满后,如果他们愿意,东岸人将允许他们及家人移居东岸,并赐予他们土地。开玩笑,每一个老兵都是最宝贵的财产,他们多年从军的经历给他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丰富的战斗经验准确的战场能力沉着冷静的心态以及娴熟的战斗技能,这些哪一样不是新兵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即便是在专业参谋制度已经大行其道的东岸军队内部,这样的老兵也是弥足珍贵的。

    带他们上船,先送他们返回波尔多,然后船一到就送回本土。高摩朝施耐德吩咐道。




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与外交(六)
    毫无疑问,波兰是一个农奴制国家。

    当高摩等人骑马驰骋在波兰的乡间农村时,见到的便是很多贵族庄园及其农田。据记载,在本世纪初的时候,平均每个波兰农民每周要到领主的土地上服一天劳役,而现在,已经增加到了45天。他们基本没有太多时间照料自己的份地,甚至有些贵族严禁他们离开所居住的村子,农民失去了人身自由,基本被束缚在了土地上,成为了农奴。

    而且,波兰的贵族数量占到了国内人口的20之多,土地财富被极大分散,这进一步扼杀了波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可能性。当西欧国家文艺复兴后迅猛发展时,波兰仍旧在以一个中世纪农奴制国家的姿态运行着。大量的手工业冶金采矿被地方中小贵族把持着,他们无力也无心扩大生产,城市化速度也极其缓慢,由一千万人口组成的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社会发展仿佛停滞了一般,一步步看着当年的手下败将奥地利瑞典俄罗斯超过自己。

    高摩等人的目的地很快到达了,这是瓦莱格列夫斯基家族位于但泽乡下的一处庄园。即便是处于但泽这么一个商业氛围极其浓厚的地区,广大的乡村地带仍然遍布贵族们的庄园。贫苦的波兰农奴辛勤耕种着土地放牧着牲畜,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维斯瓦河装运到但泽港,然后由荷兰人的商船运到西欧去售卖。也有人不甘于一辈子做农奴,那么显而易见的是。这个人除了去当兵吃粮外便再无其他选择。

    康拉德瓦莱格列夫斯基穿着色彩明亮的波兰民族服饰站在庄园门口,当看到骑马赶来的高摩等人后。立刻上前用熟练的西班牙语说道:尊贵的朋友,欢迎您的到来。

    很高兴见到你,尊贵的阁下。由于不清楚波兰人的礼节,因此高摩便按照自己的方式向对方问好。他注意到这位自称康拉德的年轻贵族身上似乎穿着用东岸高档染色布裁剪制作的衣服,因为这种鲜艳明亮的色彩是骗不了人的,无论是荷兰人还是英格兰人都没有这种染色技术。难道对方穿成这样是故意示好吗?应该不是!那样的话他们的姿态也太谦卑了。

    双方随即互相介绍了一下自己的随从。高摩介绍了郑勇施耐德二人,而康拉德则介绍了自己的妹妹维罗妮卡以及他的管家彼得。寒暄一番后,双方便到了庄园里面就坐。

    瓦莱格列夫斯基家族的庄园是典型的中世纪城堡庄园。厚重结实但却阴暗潮湿,居住起来并不是那么令人舒服的,但这些波兰人显然已经习惯了如此。多年的战争使得他们的危机感很强,可能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如果不把自己赖以存身的庄园修建得很坚固的话,那样是没有任何安全感的。

    瓦莱格列夫斯基家族的根基在克拉科夫,即波兰旧都。现在的首都华沙是波兰人在从条顿骑士团手里夺取但泽这座优良港口后。为了方便与外界联系才迁过去的。波兰的经济非常依赖这座波罗的海数一数二的港口,广阔的波兰平原上的木材粮食牲畜亚麻通过境内的维斯瓦河奥德河等河流运输至这座港口,然后交由荷兰人与英国人运走发售。在西欧深陷战争泥潭,生产秩序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波兰的商品尤其是粮食在中西欧地区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这也从另一面刺激了波兰国内庄园式农奴经济的畸形发展。

    不过东岸人这次来波兰可不是为了与他们商谈粮食贸易的。东岸人可不缺粮食,罗洽港本身每年还在大量输出粮食呢。高摩此次来波兰主要还是为了商谈两国之间的陆军武器贸易,以及可能的海军舰船贸易,当然那得去华沙。不过在去华沙之前,他不介意在但泽短暂逗留一下。与和东岸人在里加有一些贸易联系的瓦莱格列夫斯基家族商谈一下,看看双方有没有在别的领域合作的可能。

    瓦莱格列夫斯基阁下高摩清了清嗓子。用西班牙语说道。

    请叫我康拉德。康拉德微笑地打断了高摩的话,说道。

    好的,康拉德,我听闻你的家族在克拉科夫是一个古老的家族,那么我想我们双方之间也许有一些合作的可能,比如我国急缺的铅硫磺这类物资。高摩说道。

    正如您所言,瓦莱格列夫斯基家族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两百年前雅盖洛大公卡兹米尔兹四世时期,当时我的先祖还是大公的一名侍卫。康拉德缓缓说道,脸上还挂着温和矜持的笑容,他的妹妹维罗妮卡也安静地坐在一边,静静地听她的兄长讲述着家族历史。

    至于说铅矿,我家族在奥尔库什的领地上有很多。不过你也知道的,这些年来粮食价格一路上扬,目前家族的主要精力已经转向了农业种植。为此,家族甚至废弃了两处伐木场一处盐矿以及一处硫磺矿。至于铅矿,确实还有一些在经营,不过每年的产量有限,可能还不到三百公担。康拉德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家族产业经营的,因此他对这些数据都很熟悉,张口就能说来。

    高摩闻言心中有些失望。三百公担才三十吨,这么点怎么够用。一万军队每月打20发实弹训练就要消耗超过8吨的铅,每年就要超过一百吨。这还是正常训练,要是战争爆发的话那消耗可就海量了,有时候一场战斗下来就会消耗全年的训练量。据统计,东岸军队(包括民兵军校兵团堡)去年(43年)共消耗了大约两百二十多吨铅;就这还没算海陆军火炮用的少量铅弹以及其他一些工业消耗的呢,全算上的话妥妥超过三百吨了。

    如今欧洲战事方兴未艾,各国对硫磺铅火绳之类的战略物资都加大了采购力度,弄得东岸人想买一些铅都费了老鼻子劲。这三百多吨还是辗转多个地方从多个渠道才弄来的,钱倒不是问题,主要还是进货渠道太少,太麻烦。因此,如果能有一个稳定的供应点的话,那么就算价格贵上一些东岸人也认了。毕竟,今明两年远东地区可能会爆发大战,为此国内几乎把库存大都搬了过去,而且还不知道够不够用。接下来如何采购,还是个头疼事呢。

    而波兰无论是硫磺还是铅资源都很丰富,如果能和这些地方贵族合作,让他们扩大产能,最好年产量年扩充到几百乃至一千吨,这样即便对方索要高价,那么东岸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吃下。而硫磺也是同理,东岸海陆两军如今已经拥有了大小超过800门火炮炮手近三千人(包括大量土著炮手),每年光消耗硫磺就数十吨,再加上制取硫酸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消耗,去年全年国内共消耗了大约两百吨出头的硫磺。如果这些物资能从这里一并进口的话,那倒是省了东岸人大力搜罗了。

    不过硫磺和铅虽然重要,但到底不是第一要务,东岸人最迫切的进口货物仍然是女人。而当双方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原本安静坐在一旁的维罗妮卡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邀请年轻的郑勇和她一起出去散步。当女士离开后,无节操的男人们立刻就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严格意义上来说,波兰大大小小的贵族们虽然掌握着数量庞大的农奴,但说到底他们并不是贵族的私人奴隶,只不过他们是被人为束缚在了土地上而已。如果光从法律层面上来说的话,他们仍然是自由的。因此,想要从波兰进口女人,直接买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要靠说动她们自己愿意去东岸,然后东岸人才可以想办法用船把她们运走。当然在这之前你得取得这些贵族们的同意,因为在这些封建领主们的眼里,青壮年妇女的价值也不小,她们能生育,同时也能劳动,可不是能够轻易舍弃的对象。

    特别是在以庄园种植业为主的波兰,这就更是如此了,东岸人要想从人口千万的波兰吸引大量女性去东岸,非得大出血不可。不过在东岸人眼里,能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是事!因此,高摩此行就是想趁着波兰与东岸关系良好的时候,先把这些事敲定下来。比如康拉德这边,高摩就准备说服他将村里一些适龄少女让出来,东岸人将会为此给予他每人6080元不等的介绍费。

    一个女人几十元,能抵一到两吨谷物,这个价格可不低了,毕竟这些人又不是他们的私人奴隶。每年介绍五十个少女给东岸就能收获几十上百吨谷物,能抵几十公顷农地的收获了。况且如今欧洲很多地区的战火已经逐渐熄灭,生产秩序有所恢复,他们对波兰的粮食需求肯定不会再像现在这么旺盛,到时候粮价下跌就成了必然。

    到了那时候,庄园里还需要那么多人种地么?如果再给那些乡巴佬一些钱粮,鼓励他们多生小孩,这生意岂不是能持久做下去?唔,虽然这样有损自己的贵族颜面,不过在可爱的银币面前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高摩看康拉德陷入了思考,笑了一笑也没有说话。接下来不光瓦莱格列夫斯基家族,其他认识的波兰大大小小的贵族领主们他都准备一一去谈,尽量多拉拢一些这样的愿意和东岸人合作的人过来。为此,他可是准备当一回散财童子了,砸钱开路!



第一百四十四章 乱局(六)
    1644年5月末的大明是混乱不堪的。先是李自成的六万顺军与五万余关宁军战于山海关,当胜利在望之时,清军两万骑军突从右侧杀出六万步军紧随其后,顺军猝不及防。其时顺军已苦战一昼夜,精疲力竭,加之大风突起,飞沙走石,顶风作战的他们顿时支持不住,大将刘宗敏中箭坠马负伤。李自成立马小冈阜,见已难挽回败局,遂下令撤退,吴三桂与清军追杀二十里。

    第二天(5月28日),李自成至永平,杀吴三桂之父于范家庄,收拢败兵数万。其实,从中可以看出,李自成亲率的这几万顺军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去掉唐通白广恩部明降军万余人,李自成参加一片石之战的部队在清军出现时尚有四万多人,这四万多人打得吴三桂四万余高第一万余兵马溃不成军,以至清军突袭击败顺军后需要追击扩大战果时,吴三桂仅有一万多人能战。

    而当清军八万大军突袭时,顺军在大将中箭受伤顶着狂风的不利局面下又坚持作战了小半日,最后还成功撤退,到永平时收拢了近三万败军。在两倍清军突袭的情况下还能全身而退,没有全军覆没,这换成明军哪一支能做到。而且,在这场战斗中,吴三桂关宁军损失过半,总兵何进忠战死;清军死伤千余,镶红旗副都统萨苏喀等人中炮身死正黄旗佐领阿喇穆等人阵亡。

    而在此时的登莱地区,李自成山海关战败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大顺委任的权将军郭升依然在济宁清点库银通过催饷司向各地地主缙绅们派捐。同时将这些动辄拥地十几万亩数十万亩的缙绅文人宗室们找个理由杀掉。然后将地分给那些贫苦的农民。他的这种行为毫无疑问激起了这些缙绅文人们的强烈反弹。为此郭升最近一直带着他的三千步骑在四处平叛,疲于奔命,一时间倒也放松了对胶东地区的侵夺。

    而割据自守在登州的曾化龙见此也松了一口气,他还没想好万一郭升率军前来他该如何应对,是奋起抗击呢还是悄然归顺呢?奋起抗击的话只怕城内的兵将不愿意,而归顺闯贼的话又过不了自己内心这一关,这该如何是好呢?好在现在他不需要这么快就做出决定了,因为贼将姚应奉赵应元二人只带了五百多人到青州。这么点人是不够收取登莱青三府的,也就只能在青州城附近兜兜圈子,四野之外几乎全是他们的敌人。

    当然了,顺军虽然只控制了青州的一小部分,但并不能代表他们对邻近的登莱二州没有想法。他们大肆收编两地的地方武装,只要是稍微有些名气的土匪山贼团练乡勇头头都收到了大顺山东节度使郭升的委任状。比如,纵横登莱青地区的秦尚行郭把牌翟五和尚等曾经借用过大顺旗号的义军等等,而这些人也都接受了顺军的委任。最奇葩的是,这帮顺军不知道从哪打听到的消息,竟然派人到烟台要塞给莫茗莫大首领也送了张委任状。官职名称唤作大顺宁海防御使。

    而更奇葩的是,送这张委任状前来的新任大顺登州府福山县县令李振纲也一同来到了烟台要塞。口口声声地向莫茗自称下官,让正拿着委任状的莫茗哭笑不得。

    莫茗犹豫不决,殊不知,此时李振纲这货也正提心吊胆呢。他看远近颇有些名声的莫大首领正拿着委任状颠来倒去,心中一个咯噔:莫非这莫大首领不识字?又或者他不愿意接受大顺的官职?

    想到这里,他觉得该加一把火了,于是便说道:莫大人,大顺定鼎天下,郭节帅遵奉天倡议大元帅(李自成)之命收取山东,麾下战将数十员经年征战之士数万人。自进抵山东以来,六府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而今,德州济南济宁临清青州皆降,兖州也旦夕而下,唯有这登莱二州尚有冥顽不灵之辈如曾化龙者,聚众自守,不遵王化。只可惜那曾化龙枉读了一肚子书,竟不识那气运鼎革改朝换代之事,如今徒给家门招祸,覆灭怕是只在顷刻之间。将军乃登莱勇将,泛舟而来年余间,平乱匪破劣绅,大小数十战竟得全胜,勇烈之名遍传登州。若是将军投了郭节帅,出兵攻取那曾化龙据守之登州城,郭节帅又何惜保举一个制将军给大人?还望大人三思!

    莫茗沉吟了半晌,没有说话,而坐在旁边的萧曦茅德胜李文长等穿越众军官神情轻松而又戏谑地看着李振纲,不时轻声交头接耳两句;刘忠库尔汉两人则一脸严肃,没有说话。
1...182183184185186...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