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目前东岸人的几艘船除了一艘定期往返烟台码头与黑水港之间外,其余四艘全部在那边捕鱼。莫茗等人乐观地预计,这个捕获季结束后,秋刀鱼及其他一些鱼类如远东拟沙丁鱼鲐鱼等的渔获量起码在五六百吨以上,甚至更多。

    20世纪日本是捕捞秋刀鱼的大国,他们每年在自己近海捕获的秋刀鱼数量极为庞大,五六十年代时达到了50万吨的高峰,后来逐年下降,但一直维持在20万吨左右。当然,这是因为日本人的渔船基本都是采用灯光诱捕的舷提网渔船,所以产量特别高。而在采用传统捕鱼方法的1947年以前,日本每年的秋刀鱼捕获量大约只有数万吨,而参与捕鱼的渔船大概为200300艘,吨位很少有超过100吨的。

    而在没有经过后世滥捕的17世纪,且在渔业资源比日本更丰富(日本沿海的秋刀鱼为春群,多为小鱼)南千岛群岛海域,秋刀鱼的密度远远超过后世。虽然东岸人的几艘船中只有那些多功能探险船上载有专业的大型拖网,其他几艘船都得临时改装;虽然东岸人的水手大多没有太多的捕鱼经验;虽然东岸人的渔网比不上后世的流网,但众人仍然相信,这一个捕获季捕获个六百吨以上的秋刀鱼不成问题。

    甚至于,如果他们运气好找准别的鱼群的话,再大量捕获一些后世此地年产100200万吨的沙丁鱼也不在话下,更别说此地还有大量的鲐鱼鱿鱼等鱼类了。鄂霍次克海以及西北太平洋,真的是一个天然的粮仓!

    蹈海号的船舱内最终取下了60多桶鱼,计有一万余尾,按照前些日子的经验,他们这一趟大概捕获了5060吨的鱼,算是相当不错了。晾晒场上的工人们一边往上面挂新到的鱼,此时西风很大,这些鱼基本上要不了多久就会自己风干。

    而已经风干的咸鱼也被取下来装进了干净的木头箱子内,然后统一存放到了挖好的一处冰窖内。冰窖的容积不大,大概六百多立方米的样子,呈立方体状。四周墙壁为砖砌,墙面用水泥涂抹;顶层为水泥预制板,中间由砖砌成的立柱做支撑。本来莫茗是准备修两层墙壁,中间塞以棉花等物隔热保温,不过考虑到这边简陋的条件,最后他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

    再说了,以黑水港这边相对寒冷的气候,再加上现在处于小冰河时期,气温本就偏低,因此,只要做好密封措施,这个冰窖里的冰可能整个夏天都不会融化。

    工人们将装满鱼干的木箱挨着墙壁依次码放整齐,然后便出门去了。此时这个冰窖内自然是没有一点冰的,这需要等到黑水河结冰后派人去河里凿取。也就是说,这个冰窖其实更多地是为明年准备,即明年大家捕获到的鱼就不用为了防止变质而做成咸鱼了,而可以直接塞进冰窖内保存。包括他们宰杀的各种肉类,都可以保存在里边。

    离明年清兵入关中原大乱已经不远了,那个时候将是东岸人收集流民的一个良好时机,这个时候不多加储备食物,那等到明年青黄不接流民四起的月份,可就啥都歇菜了。今年东岸人在烟台要塞利尻岛和黑水港周边开垦了一些荒地,也陆陆续续收获了一茬土豆,但是收成很不理想。几千亩的荒地一共只收获了一千五百吨不到的土豆,单产几乎创下了历史新低,这些地收获后,随着天气的变冷,基本上可以宣告今年的种植季已经过去了。

    目前外面除了利尻岛上还有几百亩春小麦,以及烟台要塞附近还有试种的少量红薯玉米间作田外,便再也没有任何收成了。而之前从本土带过来的数百吨谷物经过这段时间的消耗,也基本去了大半,看来要顺利顶住明年春夏季节的难民潮,这粮食还得想办法再筹措一些。实在不行,就只能再去朝鲜人那里借了。

    朝鲜人经过东岸人的多次掳掠,甚至还失陷过县城,要说他们没有提防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再提防又有何用,等本土的第二批援军过来,东岸人能组织起两千人以上的队伍,那个时候去朝鲜王京借粮都可以了!(未完待续索,!




第一百十八章 松前藩
    1643年10月20日,黑水港的天空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据去年留守此地的那些朝鲜人所言,今年这雪已经是下得比较晚的了,去年早在十月初的时候就下了第一场雪。

    随着骤降的气温,原本经常出去打猎的那些黑人士兵们也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转而一个个躲在屋子里猫起了冬。若不是被安排到执勤任务的话,他们绝不外出,一个个搂着配发给他们的朝鲜女人躲在温暖如春的土炕上做着自己爱做的事,他们实在是怕了这边的寒冷气候了。

    位于黑水河畔的轮窑在前些日子已经彻底完工了,工人们往里面堆了大量枯枝败叶,然后点火足足烘焙了好几天窑体,前天从本土支援过来的部分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了验收,结果为合格,该窑可以生产。不过考虑到现在寒冷的天气,今年这轮窑怕是没多大机会使用了,工人们目前在抓紧最后的几天时间,从黑水河周边取出了相当部分的粘土,争取在结冰前烧制一批砖块。

    城内的小土窑这些日子以来倒一直在顽强地运行着,每月六七万块城墙专用砖或二三十万块标准砖的供应从没有任何中断。大部分砖头都被装船运到了南方的烟台港,然后给那边修建要塞使用。由于建筑材料的短缺,加上也缺乏足够的人手与物资开山取石,因此黑水港城区内如今只有寥寥几座砖瓦建筑,分别是政厅武器库和码头仓库——当然还有一座地下冰窖。其中,鉴于规划中的码头仓库的庞大规模。目前还只是修建了一小部分。用于储存本土运来的商品粮食工具等各类物资。

    政厅的规模不大。目前只有上下两层七八个房间而已,上面还有一个尖顶小阁楼。墙体外面抹了一层石灰,看起来惨白惨白的,大尖顶的建筑酷似俄罗斯人的那些惯常风格,特别是政厅正中心的弧线墙面设计,更是迥异于东岸人本土那种横平竖直的建筑风格,看起来多少有了些异域风彩。

    每间房都修建了壁炉,因此使得房间内暖洋洋的。在寒冷的冬日里使人非常舒服。从本土支援过来的各类高级技术人员们有幸和莫茗一起分散居住在这栋黑水港目前为止最奢华的建筑内,由于房间数量有限,他们通常需要几个人挤一间房屋,除了萝拉以外。出于某些不为人知的小心思,这个杰出的船舶设计师被单独安排了一间较为宽敞装饰也颇为不俗的房间,就在某人的隔壁。

    此时外面虽然已经下起了大雪,但气温还没低到不能干活的地步,因此这些技术员们大多还在各自负责的工地或厂房内忙碌着,因此整个政厅内显得空空荡荡的。尤其是楼下的大厅内,除了一名在给壁炉添木炭的勤务兵外。就再没有任何多余的人了,莫茗甚至要亲自给远道而来的客人斟酒。

    今村君。何来之迟啊。莫茗笑着给坐在他面前的今村吉之助斟了杯香山干红,然后说道:当年在大泊一别之后,我们都以为贵方没有和我们做生意的兴趣了,李毅还为此遗憾了好一阵子呢。只是没想到我们今天还是见面了,那么,今村君此番前来想必是有了喜讯了?

    坐在一边的小次郎忠实地承担起了翻译的工作。

    本藩前阵子忙于战事,无暇他顾。况且,关于贵我双方贸易一事,本藩内不少家老也持有异议,因此,对他们的劝说工作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今村吉之助上身微微一躬,有些抱歉地说道:前日藩主在慎重考虑后,决定同意与贵方进行贸易,但必须仍以山丹贸易的名义进行。另,交易地点也设在大泊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贵方可有疑虑?

    什么样的贸易形式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只关心贸易能否正常进行。莫茗笑了笑,交易地点设在大泊也没有关系,我方会在大泊开设商馆,贵方可随时前来交易。只是,贵方准备采用什么样的支付方式?

    我方将以黄金支付货款,这一点请贵方放心。今村吉之助看着莫茗的眼睛,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如果贵方需要更改,或者以物以物,我方也可以酌情考虑,这一点没有问题。

    我觉得还是将全部或者部分货款改成实物好了,比如我方如果需要向贵方收购一些硫磺粮食之类物资的话,贵方会不会觉得有些困难?还有,如果贵方能替我们在藩内或者国内招募一些生计艰难的武士的话,我方也会给予相当的介绍费用,这个可以在货款里面抵扣。莫茗继续询问着。

    其实这才是他关注的重点,与日本人进行贸易,收回来一堆金银自然是好,但如果能将这些金银里的相当一部分换成硫磺粮食等黑水地区急需的物资,或者能招募来一些充当炮灰的日本武士的话,那就相当划算了。在这些东西里面,硫磺估计问题不大,而且价格也会相对便宜一些。但是粮食就有些问题了,因为很显然,日本国内的粮食也不太宽裕,尤其是松前藩,地处苦寒之地,自己的粮食可能还要向别的藩购买呢,哪有多余的粮食来卖给外人?

    至于说招募一些日本武士的话,这个应该不难,但数量肯定不会太多。日本已经承平好一些年头了,那些失业的武士要么去国外讨生活,比如给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在东印度地区充当雇佣军;要么就是已经从事了别的行业,完全丢弃了老本行。因此,让松前藩帮忙招募一些野武士来充当炮灰,不能抱太大希望,只能作为一些补充而已。

    果然,只见今村吉之助在沉吟了下后,便开口了。他显然事先也考虑过这些问题,且多多少少也得到了一些藩主的授权,因此他很快就回答了:硫磺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大量出售。但粮食很困难,我们自己也很紧张,真的很抱歉。但是我们会尽力帮你们想想办法,到别的大名那里去筹措一些,但这价格可能会有些高昂,还请见谅。关于贵方提出的需要招募大量敝国的武士,我只能实话实说,一是数量不会太多,二是很多人其实都已经不是武士了,或者说是武士的后裔,他们或许有些本领,但终究不是尊贵的武士。关于这一点,我不想欺骗阁下,因为这会损害本藩的信誉。但是我可以保证,他们只要稍加训练一番,还是合格的军士,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幼年时还是经受过严格的调教的。

    今村君真是直爽之人,我就喜欢和直爽的人做朋友。莫茗笑着说道,粮食的问题还请多多费心,我们会给今村君和贵藩一个合理的价格的,这点请务必放心。关于你说的这些武士或武士后裔,我们也一并招募,拖家带口来也无妨,待遇优厚。服役满三年后我们将会在本土给他们分房分地,每人一套房屋一头牛三十亩地,此外还有一笔丰厚的退伍金。若是战死的话,家人还将得到一笔优厚的抚恤金,子女国家抚养成人,并优先招录进军队政府或工厂中去,以便使大家无后顾之忧,安心杀敌。

    哦,如此优厚的条件?今村吉之助也有些动容了。如果东岸人真的能够兑现这些条件的话,那很多穷苦落魄的正牌武士说不定也要举家来投了。这些人为了家人能更好地生活,并不是很怕死,他们缺的只是一个对得起他们卖命的出价而已。

    莫茗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军中也有一些日本野武士出身的官兵,今村君大可以向他们打听打听。我们东岸人从不虚言,言出必践,还请今村君回去后广为告知。

    我会考虑的。今村吉之助颌首道,那么,下面我们来商议一些贵方所能提供的商品种类价格和数量

    接下来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谈,一直到下午时分,大家才终于达成了一份初步的协议。协议内容大致是:松前藩要求东岸人以优惠价格向他们出售从火炮板甲燧发步枪,到牛皮弹药包机制军刀皮甲手掷炸弹乃至棉大衣军靴烈酒铁丝网等一系列的作战装备。价格数量双方每年在大泊共同商定一次,交易地点也设在东岸人在大泊的商馆内。

    与此同时,松前藩将向东岸人出售大量硫磺部分粮食和海产品草药战争中捕获的阿伊努奴隶等物资;此外,他们还将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东岸人在松前藩乃至日本国内招募一些武士,东岸人将为此给予一定的介绍费。以上不足的部分,松前藩将以黄金支付补齐。

    商谈完毕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松前藩自然是踌躇满志,准备向虾夷地的阿伊努人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而东岸人也得到了一些自己急需的比如硫磺粮食草药之类的战略物资,可谓是皆大欢喜。

    虽然不知道这个生意能做到多大,能维持多久,幕府对此又持什么态度,会不会要求松前藩禁绝这种贸易,但这都是以后的事了。眼前能做一笔是一笔,到时候大不了多让渡点利益出来,让松前藩自己去幕府活动,问题应该不大。(未完待续索,!



第一百十九章 打草谷(三)
    外面纷纷扬扬的雪下得更大了,在猛烈西北风的吹扫下更是直往人的衣领子里钻。今村吉之助和他的一些随从登上了一艘低矮的日本楼船,在和莫茗等人告别后,便扬帆南下,返回虾夷地去了。

    而在日本船只离开的港湾内,三艘风帆运输船也正在进行紧张的物资装运工作,码头工人们冒着鹅毛般的大雪将一桶桶冻得硬邦邦的肉搬上船。这些肉都是东岸人从附近一些土人们手里收购过来后自己宰杀获得的,肉的大部分来源是他们饲养的牛,少部分是狩猎得到的野猪驼鹿等大型动物。东岸人对这些来之不易的兽肉补充非常珍惜,无论是内脏还是血都妥善保存了起来,坚决不浪费一点营养。

    虽然烟台要塞已经分两批往后方送来了超过三千名明国流民了,但随着冬季的到来,那边缺衣少食的流民数量却依旧有增无减,据最近一次通报,芝罘岛地区滞留的难民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千五百人。目前暂时主持那边事务的陆军第102连连长萧曦已经向黑水港这边发出告警,他们无论是粮食储备还是御寒物资的数量都严重不足,急需这边支援。虽然他们今年在大沽夹河左近开垦了大片荒地,并实行了红薯玉米间种,但前阵子收获的时候却发现产量实在太低,不到两千亩的土地竟然只收获了三百五十吨左右的粮食。

    这个单产甚至比号称土地贫瘠的新华夏地区还要有所不如,令人大失所望。粮食收割完毕后,萧曦盘点了一下自己手头的存粮。发现包括之前本土运来的数百吨粮食和劫掠来的大量朝鲜粮食在内。到目前为止烟台要塞内的存粮已经不足四百五十吨了。这么点粮食对于烟台要塞如今的五六千人口来说真的不怎么多。也就够他们维持三个月左右而已。

    而这个维持三个月的结论还是建立在现有人口不再持续增加的基础上的。可事实是烟台要塞的人口一直在增加,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士兵们看着大批扶老携幼的难民艰难赶来烟台要塞乞食,未得到新命令的他们并没有阻止这些可怜人,而是仍然按照之前的上级指示将他们收容到了要塞后方的芝罘岛地区。

    因此,随着渤海湾封冻期的日益迫近,不得已之下,萧曦只能紧急向黑水港求援,请求支援一批粮食过来。可问题是莫茗自己的粮食也不是很够啊。目前黑水港和利尻岛两地一共存有大约一千四百吨土豆一百吨小麦以及大约七百多吨的各类咸鱼。除此之外,便是目前正在大肆收购宰杀的一些驼鹿野猪什么的了,但数量比较少,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十吨的样子。而目前黑水港有近五千人,利尻岛上也有五百人左右,这些人的粮食消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黑水港和利尻岛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作物,下次粮食收获最快也要到七八月份了,这中间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大家就只能靠以前的存粮度过。

    不过黑水港这边唯一的好处就是马上就要送大约两千五百人南下前往澳洲金山港,这能极大地减少本地的粮食消耗。因此。莫茗在深思熟虑之下,还是决定趁着没封冻从黑水港调集七百吨土豆四百吨咸鱼以及部分新近宰杀的肉食前往烟台港。

    除了这些粮食之外。几艘船上还装了许多洗煤厂剔除下来的煤矸石泥炭之类的东西,当做冬季取暖燃料输往烟台港。至于萧曦所说的御寒物资,对不起,真的没有了!当初从本土过来时需要携带的物资实在太多,船舱里的御寒大衣本就有限,且早就分发一空,实在没多余的了。一切搞定后,莫茗带着百余名新招募来的库页岛土著也登上了生意人号武装运输舰,与猴面包树号及满载砖头的伏波号一起,朝南方的烟台港驶去。

    1643年10月24日,在强劲的西北风的吹拂下,他们只花了三天多的时间就抵达了位于北黄海的烟台港芝罘岛码头,而此时的烟台也下起了冰冷的雨夹雪,似乎是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欢迎着他们。一群穿着棉大衣的朝鲜棒子在金吾圭的带领下立刻从温暖的窝棚内跑了出来,然后开始手忙脚乱地卸货。

    当一桶桶的鱼肉被卸下来时,即便凶恶的东岸人就在身侧,这些朝鲜码头工人们仍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阵欢呼。营地内的粮食不足,这在所有人眼中并不是什么秘密,特别是那些明国难民的数量还在一天天增加的时候。这个时候后方给他们送来了大量的食物,这其中甚至还有如许多的鱼肉,这叫大伙儿如何不眼馋。

    天可怜见,营地里的那些牛马所产的鲜奶都给当官的和女人小孩们喝了,偶尔宰杀的一些牲畜肉也进了这些人的肚子,他们这些干活的只能喝上一些骨头熬的汤。虽然这比起在朝鲜的日子已经好了很多了,不过谁又不想吃肉呢?如今运来了数量这么庞大的鱼肉,说不得大家都能分润一些。

    打发走了过来献殷勤拍马屁的金吾圭,莫茗穿着高筒马靴走在泥泞的道路上,与过来迎接他的萧曦握了握手,然后说道:赶紧卸货,然后把这些粮食好好储存起来。船队卸完货就会离开返回利尻岛鸳泊港过冬,另外黑水港那边也要赶在海冰封港前运两千五百个人到澳洲金山港去,时间比较紧,让他们动作快点,别一拖好几天。这鬼天气这么冷,谁知道啥时候港口就冻上了呢。

    萧曦点了点头,接着朝金吾圭仔细叮嘱了几句,然后又朝莫茗说道:听说今年咱的捕鱼业大丰收啊,哈哈,兄弟我也能沾上你们的光,弄点大马哈鱼尝尝。听说这种鱼脂肪含量很高,营养非常丰富,吃了不容易饿,有力气,我得尝尝呢。

    有的你吃的,我都快吃吐了。莫茗苦笑了一下,说道:大马哈鱼秋刀鱼远东拟沙丁鱼鲐鱼鱿鱼应有尽有,直吃到你反胃。喏,那边有几个箱子让他们小心点,里面装的是玻璃罐头,而罐头里面可是大马哈鱼鱼子酱哦,我特意留给你的。

    嘿嘿,那多谢了。萧曦闻言喜形于色,你接下来是留在这里,还是去利尻岛或黑水港?
1...171172173174175...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