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桑凯失望地叹了口气,但仍有些不死心地说道:你不争的话估计就会落到陆军的人手里了。最近为了东进行动,陆军部貌似已经开始动员组建陆军第102连了,而且将来很可能还会在当地配备一个炮兵连,这开拓队队长的宝座多半就会落在这两个连的主官头上,没的跑的。一个步兵连一个炮兵连,再配上几个中队的八旗武士,然后再在当地招募一些人手,估计兵力能上两千。有了这两千人,以大明和朝鲜如今虚弱的国力,我们打个快进快出,掳掠些人口应该不会太费事,这可都是白捡的功劳啊。

    李毅摆了摆手,说道:说不争就是不争了,我当了这个开拓队队长,以后就得长时间待在那边,家里怎么办?难道把老婆孩子也接过去?就算我愿意执委会愿意吗?动动脑子吧,南非和新华夏还好说,但大明绝对是敏感地带,任何去那附近上任的穿越众都会被严格审查,家人铁定是不能带在身边的。你看着吧,那个开拓队队长的人选肯定也会经常变的,没人会做得长。

    桑凯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正待再说些什么时,那边两个女人已经在喊他们过去野餐了。李毅和桑凯两人立刻自觉地终止了交谈,起身走了过去。

    野餐很丰富,有美味的东岸大角山羊肉有鲜嫩的拉普拉塔小牛犊肉有南非黄牛肉有新华夏驼峰牛肉有鸭子湖的特产野鸭有深海鳕鱼有罗洽湖远近闻名的大虾,还有青翠欲滴的蔬菜和可口的各类水果。平铺在地面的餐布上还摆放着两瓶香山干红和两瓶河中大曲,以及一些高价进口的法国葡萄酒。

    这是一场典型的东岸上流社会的春季野餐,平民们平日里只能吃一些便宜的本地土豆和南非高粱,隔三差五地再买些鱼虾海鲜之类的开开荤腥。至于说肉,除了最便宜的拉普拉塔牛肉外,其他的都得左考虑右考虑才能下决心买一点回家尝尝鲜。

    几名仆役正在一旁忙碌着,李毅和桑凯两人的勤务兵则给大家端来了椅子。暮春的罗洽湖畔天空云淡,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吹来了徐徐清风,风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丝悠远的歌声,那是罗洽湖内打渔的渔民在唱着小调。天空下正在野餐男女老少们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男主人们制服笔挺,女主人们神态优雅,兴奋的孩子们小脸则红扑扑的,宛如一副美丽的画卷。(未完待续索,!




第九十三章 再次出航前的准备(三)
    周大河和安德森两人一前一后地走在正在铺路的铁路线一侧,这是他们待在这里的最后一天了,因为这段铁路在今天正式开始了运营。而他们这些被轮番抽调来修铁路的机关工作人员们,也到了返回各自单位的时候。

    这并不是之前他们曾经修筑过的棉梅线(棉农乡——梅林港),那条路早在去年年底就修筑完毕了。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交通部在取得执委会批准后,决定将棉梅线铁路继续向南延长,经过兵团堡后直抵罗洽港码头。这多延伸出的六七十公里铁路与原本的八十公里连在一起,便成了纵贯华夏东岸共和国南部地区的一条陆上交通动脉,而交通部也正式将这条铁路命名为罗梅线。该铁路全长近一百五十公里,共设有罗洽站兵团站棉农站镇远站和梅林站五个车站(以后可能还要再增加一个站),将南方人烟稠密的首都地区西岭地区伊河地区通过内陆发达的河湖水系与北方的鸭子湖地区联系了起来,从此再也不惧敌人的海上封锁。

    周哥,你今天就回去吗?安德森无聊地踢着铁路边散落的石子,瓮声瓮气地问道。

    是啊,今天就回去。周大河一边心不在焉地说着,一边朝铁路站旁边的一家小店走去。

    小店是红砖青瓦尖顶房,孤零零地矗立在铁路站的几间房屋对面。其一共三间:一间铺面一间库房和一间卧室,典型的东岸风格。店主是个满面风霜之色的法兰西人,坐在柜台后面。一边喝着茶一边翻看着乏善可陈的账本。兵团堡并不是什么繁华所在。周围也只居住着稀稀落落的百来户种植棉花养殖山羊的农民。这样一家小店开在这里,生意可想而知,因此周大河实在不知道这个店主整天有什么账好算的。

    周先生过来了啊,还有安德森先生。店主笑眯眯地说道。周大河和安德森在兵团堡附近挖了有一阵子的排水沟了,也来店里买过几次东西,因此和店主还算相识。

    这个店主名叫卢卡鲁伊兹,是一名因伤退伍的老兵,曾经长期在南非地区服役。后来还参加过本土镇压瓜拉尼人的战斗,作战勇猛,得过上级多次表彰。后来在一次与瓜拉尼人的战斗中负伤,左小腿无奈截肢,被迫退伍。如今的这家小店就是军部为其安排的,货源从不用其操心,定期往兵团堡运送各类物资的轨道马车会将货物为其从大城市捎来,价格也是惊人的低廉,算是军部给伤残士兵的一种福利。

    店主九岁的儿子鲁安正在库房与铺面间来来回回,用他稚嫩的双手不停搬运着东西。他来自明国的母亲也在一旁帮忙。这个来自海门的年轻女人一看周大河进来,便笑着招呼道:小周过来了啊。又给媳妇买东西?

    嫂子在忙啊?周大河也连忙笑着答应道,我来买些棉布糖盐,马上就要出远门了,我想临走之前给家里置办齐了这些玩意儿。

    鲁伊兹听了后也叹了口气:你女儿刚出生还不到三个月,就要调你去新华夏那么远的地方,听说那边挺热的,疾病也很多,总之你好自为之吧。去那边熬个几年,争取混个一官半职再调回来,也不枉吃这一番苦。

    嘿嘿,我会努力的。周大河傻笑了下。其实他哪里是要调去新华夏地区啊,他其实是被抽调到黑水港那边去,离新华夏简直有十万八千里之遥。之所以告诉鲁伊兹等人自己要去新华夏,主要还是因为上头给自己对外宣传的口径就是调任西北垦殖银行新华分理处监理。其实他的真实职位西北垦殖银行黑水分理处监理,上头意欲在那边通过经济手段逐步渗透拉拢控制当地的那些库页岛野蛮人,以更好地为东岸人服务,因此西北垦殖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大金融机构,自然是要去打先锋了。黑水港这个地方周大河以前也没去过,不过他最近参加了一个由国家情报总局组织的培训,很是学习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因此,他很快便知道这个地方倒是离他当年逃离的大明近在咫尺,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命运一直在拨动着某些人轨迹。

    要买什么布自己挑吧。鲁伊兹朝货架上努了努嘴,说道。

    周大河点了点头,直接到货架上拿了一捆叠好的印花棉布,说道:我就要这个了,多少钱?

    还是老价钱,给两块二角钱吧。鲁伊兹随便瞟了一眼后便说道。这捆棉布正好一匹,刚拿过来的新货,进价两元整。目前市场上很畅销,因为这种印花布上面的颜色很明亮色泽很深,比以前的那些棉布的花色又上了一个档次。这样好的棉布,在欧洲据说能卖到4元一匹,而且还供不应求。每次运送布匹的船只一到波尔多里窝那和士麦那港便被一抢而空,那行情火爆得让那些英国荷兰和威尼斯布匹商人们恨得牙痒痒。

    这种布的颜色能这么好,据说还是因为北方化工厂生产的一个叫什么硫酸钠的东西帮了大忙。有了这个东西,很多以前没法染上棉布的染料现在也可以染了,而且色泽明亮均匀,很受消费者们的欢迎。

    这怎么行?周大河先是一愣,然后很快从兜里摸出了两个一元银币和一个五角银币放在柜台上,说道:这怎么行?两块贰角是以前的老印花布的价格了,这是新布,无论是花色还是质量都比以前的好很多。国营商店的进价就得两块贰角,大叔你这是不挣钱了还是怎么着?

    大叔我的进价就是两元,我还挣了你两角钱呢。别废话了,说两元贰角就两元贰角,咋了?看不起大叔么?大叔如今不缺这钱,还没落魄到去荣军农场混日子的地步。鲁伊兹满不在乎地说道。

    他说的荣军农场位于兵团堡东北方二十公里处的一处小河畔,在后世的四月十九日镇附近,离大鱼湖倒是不远,不过其在行政区划上却是属于西岭地区。该地名叫荣军农场,顾名思义,自然就是养着一群伤残退役的军人了。这些伤残军人大约有一百余人,基本都已经成了家,政府给他们在那里免费一人分了三十亩地,还赠送了大量牛羊猪崽什么的。这些伤残军人每月拿个五元钱的伤残补助金,一领就是二十年,闲暇时分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有些人还雇佣了一些越境过来的东南欧人瓜拉尼人什么的来种地,收入倒也还算不错。

    军部对这些人相当照顾,前些年民政部意欲给那些被荣军农场雇佣的偷渡客们上正式户口,并要求提高他们的工资,不过后来遭到了军部的横加阻挠,此事便黄了,那些偷渡客后来又多干了一年多才获得了正式身份。此次罗梅线铁路的修建便通过荣军农场附近,本来交通部以其居民稀少的原因不愿意在那里设铁路站,不过后来闻知消息的一群丘八立刻砸了在当地施工的交建四局项目部的大门,被逼无奈的交通部最后只能息事宁人,决定在那里修建一个铁路站。

    两人正夹缠不清间,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一辆客运轨道马车稳稳停在了兵团站站台边。一名穿着天蓝色海军军服头戴筒形海军军帽的中年人下了车,紧随他身后下车的是一名小男孩。该小男孩黑发碧眼,头戴大盖帽,身着墨绿色军服,脚蹬牛皮靴,一看便知是附近兵团堡内的学生。

    鲁安,我来了,我们一起回学校吧。小男孩站在车站间大声喊叫道。

    正在店内忙活的鲁安闻声一把丢下了手里的棉布,箭一般地蹿出了店门,大声回应道:李泽民,我等你好久了,要是再晚一会儿回去后就要被教官罚站了。

    周大河正错愕间,却听鲁伊兹脸上一喜,说道:是李毅李长官,他来这边送过几次孩子,还和我聊过天呢。他是个很随和的人,也很慷慨,每次都会把战利品的大头留给手下弟兄们。虽然他是海军,但真的是个很不错的人呢。唉,可惜你是去新华夏,要是你去东方黑水港那边,就能在李长官手底下混了。可惜啊,你没这个福气。

    大叔你也知道黑水港?周大河有些愕然。

    当然了,你当大叔是什么人?大叔的消息灵通着呢,当年几个一起拼杀过的老兄弟如今就去了陆军第102连当军官,最近他们就在附近进行野外拉练呢,据说不久后就要登船去黑水港那边了。鲁伊兹一脸不屑地说道。

    说着说着,他的脸上竟也起了一丝缅怀和伤感的神色,嘴里依旧喃喃地说道:李毅长官是个好人,好人啊。当年我们一起去加勒比(未完待续索,!



第九十四章 再次出航前的准备(四)
    又是一天繁忙的工作结束,萝拉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中。姨妈安妮还没有回家,最近欧洲那边战事正烈,各类军需品订单飞涨,所有厂子都在加班。比如姨妈安妮去的那个据说由几名陆军高级军官开办的皮具加工厂,最近就已经连续加班三个星期了,说是为了完成给西班牙人的大批弹药包皮靴的订单。

    说到姨妈的这个工作,还是那位情报局的探长新左卫门先生安排的呢。这个东方人虽然看起来一副冷漠的模样,但其实却是一个热心人,以前帮自己把那个海盗邻居送去马岛是一次,这次帮姨妈解决工作又是一次。

    事实上萝拉已经很久没见过新左卫门了,那个行走在阴影中的情报分子最近似乎很忙,一直在追查大鱼河海军造船厂的几起泄密事件。萝拉隐隐约约听说国家情报总局在厂里隔离审查了十余人,最后逮捕了其中三人,并降低了五名违规透露信息的技术员的级别和薪金。

    说起这件泄密案,萝拉作为大鱼河船厂的新一代技术员,也隐约有所耳闻。大概经过就是一名技术员(同时也是荷兰间谍)在向外传递国内超勇号快速巡洋舰的各项数据时,遭到早就对其有所怀疑的情报人员的破门而入,两名正在接头的荷兰间谍被当场拿获。经过审讯,这名隐藏在大鱼河船厂的荷兰间谍承认他接受了荷兰东印度公司雇佣,且之前已经向外成功传递过一次情报了,即东岸人早期设计的扬武级快速巡洋舰的设计参数。

    厂里爆出了这种丑闻。大家自然都没好日子过。这不。就连平日里一贯低调的萝拉也遭到了一名情报局探员的问询。并且因为之前曾经发生过的某些事情而被暂时调离了敏感的工作岗位,这令她心里感到很憋气。因此,在想了很久之后,萝拉还是决定换个环境。听说新华夏殖民地那边的船厂刚刚开办没多久,急需各类造船技术人员,而且他们为了吸引人才也给出了丰厚的条件。即每个去那边落户的本土技术人员都将免费得到一块不超过二十亩的土地,而且还容许你再额外赎买三十亩的土地,可谓优厚至极。

    虽然听说那边的土地大多是一些贫瘠的砖红壤。种地的话产出可能不会太多,但你可以选择再加钱购买一些林地啊。先不说那些林地上生长着的价值连城的树木,就算是没大用的灌木林地,清理一番后也可以种一些果树茶树什么的。以国内如今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国民们日渐提高的收入水平,这些投资以后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的。听说那边引种了东方的荔枝树后,本土很多贵族就开始斥资在那边购地,然后准备雇人种植这种热带水果树。

    比如,南非河中堡的某个被萝拉扎了很多次稻草人的开拓队队长就联合托里拆利维维安尼两人,在新华夏湾内购买了一座方圆数百米的小岛。开始种植一些开花果树,并养殖蜜蜂。听说他们联合建立的钟表厂在国内生意相当火爆。因此购买这么一座没什么开发价值的小岛根本就不差钱。不光如此,那个家伙还吸引到了法国图卢兹男爵的儿子弗兰克一起投资新华夏殖民地的玉米深加工(即酿酒)行业,可谓混得风生水起。

    当初决定招募萝拉进厂的副厂长在听说了萝拉的想法后,在挽留无果的情况下干脆大胆劝他到远东黑水港去发展。因为听说那边前期也要建设一个修船所,有了修船所以后那么再升级为造船厂就是大概率事件了。因此,在修船所还不知道在哪里的时候你就先别人一步挤进去,等到以后那边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人手也越来越多以后,你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到时候再想办法调回本土任职,这可比你和一大群人挤在国内的三家船厂内混日子熬资历强多了。

    萝拉略加考虑后便同意了这个提议,在她的想法中,新华夏和黑水港什么的没太大区别,反正都很远就是了。听到她这么回答,副厂长明显松了口气。黑水港要建修船所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交通部向下辖的三家船厂(大鱼河厂镇海厂现代厂)摊派技术人员和工匠,要求每个单位都要出数人,以把黑水港那边的架子搭起来。在本土生活得很滋润的技术员和高级工匠们如何愿意到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工作,一个个都拿出很多理由来推脱。而萝拉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主动要求去海外殖民地任职,这种送上门的好事副厂长如何会放过,因此一番忽悠之后便将萝拉忽悠到了远东的黑水港——一座尚处于蛮荒之中的城市。

    吱嘎一声,大门被推了开来,一下子从遐想中惊醒过来的萝拉转头朝外看去。只见安妮姨妈挎着一个菜篮子走了进来,篮子里放着很多充满腥气的大虾。萝拉知道,这虾味道这么重,姨妈多半又是去那些荷兰人手里买便宜的死虾了。虽然已经和她说过很多次不差钱了,但安妮姨妈仍然一直习惯着买一些便宜的菜,偶尔买一次昂贵的面粉都心疼得要死,萝拉对此也相当无语。

    亲爱的萝拉,你猜我今天遇到了谁?姨妈一进门就开始嚷嚷着,我遇到了博格丹,对了,就是那个阿尔巴尼亚人!他现在是副警长了,听说是因为在全县巡警系统比武中获得了第二名,因此被提升为副警长。而且,据说他马上也要被派往远东黑水港担任派出所代理所长,和你是同一个地方哦,我已经拜托他多多关照你了。

    听着姨妈连珠炮似的说了一大通,萝拉兴致不高地哦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但她想了想后又提醒姨妈道:安妮姨妈,以后在家的时候尽量不要再说法语了,如果让邻居听到后报上去的话,那些风纪警察又会上门找麻烦的。哦,对了,他们现在不叫风纪警察了,已经被划入军队编制,改叫宪兵了。

    她们口中的博格丹自然就是以前镇远乡派出所的协警博格丹了,此君因为在与高乔马匪的常年战斗中表现出色,至今已经格毙三人夺马数匹,因此在去年的时候被县警察局批准转正,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巡警。不过人的运气一旦来了,那便是挡也挡不住,在今年全县巡警系统的一次比武中,博格丹表现出色,获得了亚军。因此很快被提拔成了副警长,并且被分派到了远东的黑水港,以副警长的身份主持一个派出所的工作。可以说如果不出什么岔子的话,几年后博格丹把头上那代理俩字拿掉,并荣升为正式的警长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至于说博格丹与萝拉等人的结识,这事还要追溯到几年前了。当时这个潦倒落魄的阿尔巴尼亚汉子刚刚越境偷渡到了东岸,身无分文,以在城外为人收集牛羊粪便为生。当时还在学校上学的萝拉有次看他可怜,曾经施舍过他几角钱。后来博格丹离开了东方港,前往镇远乡谋生,萝拉便也渐渐淡忘了此事。

    只是没想到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这个阿尔巴尼亚人穿着一身巡警制服,特地从镇远乡赶到了东方港,连本带息还给了萝拉一元钱。至此,大家才知道了博格丹已经时来运转了。所谓英雄莫问出处,这个曾经和土耳其人战斗过多年的阿尔巴尼亚人在东岸这种不看中血统唯才是举的体制中,便如锥处囊中,很快便脱颖而出,出人头地。

    今天在大街上偶然遇到博格丹,而且听说其也要前往东方黑水港任职后,不放心萝拉孤身一人赴任的安妮便拜托博格丹帮忙多照看照看她的侄女,博格丹自然一口答应了。他这个人恩怨分明,人家曾经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那么现在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人家一把又算的了什么呢?小事一桩而已!

    两人说完话后,便又聊起了别的。比如什么东方港码头上又有一批明人从新华夏地区坐船过来;比如近几个月来皮具加工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以至于大家的加班工资也大大增加;比如今年北方的西湖堡大丰堡出产了第一批粮食,国内原本高高在上的大米面粉价格应声而跌;比如从南方须鲸港运回来了一批骆马毛制作的高档面料,摆在城内的国营商店内出售等等琐碎的事情。

    两人一边说一边准备着晚餐:油焖大虾蛤蜊豆腐汤土豆炖牛肉高粱米饭,当香喷喷的饭菜摆放到巴拉那松木制作的餐桌上后,萝拉又在姨妈心痛的目光中点燃了一支俄罗斯进口的高档蜡烛,然后两个人便坐在一起开始享用晚餐。自己很快就要去远东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萝拉很珍惜和姨妈在一起的时光。(未完待续索,!
1...160161162163164...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