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而年轻的周大河则令人惊讶地选择进入县城的会计职业学校进行深造,店铺伙计出身的他原本就会一些算术,对商业经营也有一些耳濡目染,因此进入会计学校学习后进步迅速。今年毕业后他运气不错,正赶上了西北垦殖银行大扩张,因此便被招了进去,然后被分配到新近设立的镇远堡分理处担任信贷员。
今天就是报到的日子了,周大河从东方港搭乘的小火轮缓缓停靠在了棉农堡码头边。他轻轻掸了掸自己白衬衫上飘落的煤灰,然后扶了扶礼帽,大踏步地朝设立在码头边的公交车站走去。
所谓的公交车,其实就是一辆大型客运马车而已,即欧洲那种四轮马车的放大版。这种马车由双马牵引,可载近二十人,没有橡胶车轮没有减震弹簧,坐起来的滋味可想而知。不过好在1号公路延伸段(棉农堡——镇远堡)已经修建完毕,路面是平整的沥青路面,行走起来给人感觉还算平稳,并没有想象中的颠簸难受。
今天的天气还不错,大概十来度的样子。马车里坐了十八个人,看样子大多是来棉农堡赶集的镇远堡牧民,他们怀里抱着大大小小的包裹,那是在集市上采买的货物。
小兄弟面很生啊,第一次去镇远堡?坐在周大河身边的一名一脸皱纹的中年汉子笑着问道,这条路我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坐一趟,常走这条路的我基本上都认识。嘿嘿,还是第一次见到小兄弟你呢,怎么,去镇远堡找人?
不是。周大河腼腆地回答道,我是刚分配到镇远堡的信贷员,今天是报到的日期。
信贷员?中年汉子肃然起敬,可是西北垦殖银行镇远堡分理处的信贷员?
嗯。周大河点了点头,说道:我上个月刚进入西北垦殖银行,培训结束后就被分配到镇远堡了,据说是负责信贷业务。当然,具体干什么还得去了才知道。
啊呀,那可是大人物啊。旁边有人惊呼起来,那些牧民们看他的眼神顿时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嘿嘿,小兄弟,那我们是去同一个地方了。中年汉子用力拍了拍周大河的肩膀,哈哈笑着说道,我是畜牧局的,咱俩住一个大院里,行了,下车后你就跟我走吧。
大哥是畜牧局的,我是西北垦殖银行的,这如何还能住在一起?周大河有些疑惑地问道。
嘿,果然是大城市来的。中年汉子嘿嘿笑道,镇远堡新设没多久,城墙也才区区七百多米,是个标准的小地方。目前乡政府派出所以及西北垦殖银行畜牧局纺织工业总局等机构的分支都挤在一个大院里头,没办法,小地方就是这样,没那么多讲究的。嘿嘿,不过要说起来呢,这镇远堡棉农堡两地各个衙门除了乡政府之外就数你们西北垦殖银行最威风了。你问问这些牧民们,定远堡分理处的王监理威风不威风?
谁敢得罪王大监啊?一个红发牧民嚷了起来,他的汉语听起来很别扭,但意思却表达地很清楚:政府发下来的羊都在他手里掌握着,他说贷给谁就贷给谁!有时候上头发一批好羊下来,和他关系好的就能先弄到,像我们这些和他关系一般的就只有先等着了。
这个红头发牧民说完后,似乎还有些气愤,转而又朝那个中年汉子说道:刘技术员,你们农技站今年刚领下来的一百只东岸大角山羊,结果我到现在一只还没争到。王大监把这些羊全分给了他的那些徐州老乡,的,那些羊每胎都产两三只,半年多就产一次羊羔。这些小羊羔养个半年多就又可以配种,用不了一年,这贷款就可以还上啦,我呸!
刘技术员闻言有些尴尬地说道:文森特,你光说这些有个屁用啊!东岸大角山羊是我们农技站从配种中心领回来的不假,可我们也只是替西北垦殖银行代领啊,最终发放权还是在分理处的王大监手里。他说发给谁就发给谁,我们是无权发表意见的。
关于东岸大角山羊周大河还是知道一点的,这是农业部畜牧局牲畜配种中心刚搞出来的新玩意儿。配种中心位于东南方的牧场乡境内,由畜牧局修建,其牲畜栏内饲养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牲畜,比如安达卢西亚马卢西塔诺马芬兰马土库曼马这四种马匹;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南非牛等肉奶牛;以及一些欧洲新大陆或者南非选送过来的山羊绵羊品种。
配种中心现有职工及技术人员八十余人,畜牧局交给他们的任务便是以不同种类的牲畜杂交以培育出某种特定方向的新品种出来。比如牛就可以选产奶多产肉率高等方向,羊可以选出毛率高产肉多等方向进行培养,配种中心给每个杂交培育出来的新品种都建立了完整的父母谱系,以进行系统完整的科学研究。去年配种中心就已经用从南非班图黑人那里抢过来的一些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后培养出了一种新品种——东岸大角山羊。该山羊具有体型大产肉率高繁殖力强等优点,目前技术人员们仍在进一步研究,以改良东岸大角山羊的品种,使其拥有更多的优点。
配种中心前后共培养出了约百余只东岸大角山羊,除了少数留在配种中心饲养研究之外,大部分被送到了镇远堡这个养羊集中地进行放养实验。放养实验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东岸大角山羊的母羊只需要六个多月就可产崽,每胎可产羊羔23只,优于其他品种的山羊。而且这种山羊体型较大,产肉率较高,平时也只需农户们割一些干草来饲养,甚至有时候一些麦秆之类的农作物茎秆也能拿来当饲料用,极其耐粗饲。
东岸大角山羊的优点如此突出,可想而知农户们对其有多喜爱了。首批领到东岸大角山羊回去饲养的农户们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只需要一年就能够还清领养大角山羊时所欠下的贷款。当然,这些人也使那些没法领养大角山羊的农户们极为眼红,眼前这位红头发的文森特就是其中之一。
听到话题转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分理处王监理的头上,周大河便知趣地闭上了嘴巴。背后非议自己的上司,这万一传了出去,以后自己到底还想不想在那里混了?
看到周大河闭嘴不言后,中年汉子刘技术员干脆也闭上了嘴巴,车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马车行驶得不快不慢,大概时速十来公里左右的样子,此时还没出棉农乡地界,道路两侧到处是大片大片被规划地极为工整的棉田,以及密密麻麻如蛛网般密布田间的水泥灌溉水渠。农人们在地里不紧不慢地劳作着,偶尔会有几个身穿蓝色上衣的农技站技术人员们走来走去指导棉农们进行劳作,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息。
看着这番场景,周大河的脑海中不由地冒出了在学校里学到过的深固根本四个大字。发展工农业,让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上头如此做,是真明白深固根本的真意啊。
第十六章 深固根本(二)
1638年底才设立的棉农乡镇远乡(已撤堡设乡)这两年来在农业部纺织工业总局西北垦殖银行派出的大量流动业务员技术员的帮助下,两地近四千居民目前已经初步站稳了脚跟。
其中棉农乡陆续开辟出了棉田三万亩,1640年全年预计收获皮棉1500吨,再加上兵团堡及平安镇附近开辟的一些棉田,目前已经能够供应国内三分之一的棉纺织原料需求了。不过这个比例在周大河看来还是太小,至少要提高到70以上才靠谱。
棉花对于如今已经成了华夏东岸共和国财政支柱的纺织业(军工出口不稳定)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安全,则是整个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令人欣慰的是,国家领导人目前的思路很清晰,对东岸共和国孱弱的原材料海上供应线也看得极为清楚,这两年来一直在努力提高棉花羊毛的自给率。
无奈纺织业发展增速太快,这几年来棉布年出口量从最初的十余万匹一直增加到去年的超过五十万匹,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原材料棉花的需求量也急速增长。尽管国内已经大力开辟了许多棉田,但缺口仍然巨大,甚至于连法属圣多明各(海地)的棉花产量都有些不足,纺织工业总局开始转向巴西佛罗里达等地进口一些当地棉花,当然这同样带动了两地殖民庄园主们大力投资棉花种植业。
近来政务院纺织工业总局棉农乡政府一直在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开辟新的棉田。但苦于人手的不足,棉田规模增长有限。最近他们更是开始向执委会申请了奴隶配额。以尽快提高国内棉花的产量。在周大河看来。也许过不了几年,东岸的棉花自给率就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马车仍然在不紧不慢地开着,而车上的人都陷入了沉默。不过好在路程并没有太远,不过才一个小时出头,马车便稳稳地停在了镇远堡南门外的公交车站。所谓的公交车站,其实也就是三间砖瓦平房外加一个带围墙的院子而已。院子内停放车辆,三间平房中一间存放零件工具,一间是马棚。还有一间则供值班人员居住。
刘技术员一把拽住正站在车站门口东张西望的周大河,嘴里直嚷嚷道:走,小兄弟,这都晌午了,咱先去吃饭。
周大河这会儿肚子正也饿了,便没有推辞,和刘技术员一起朝城内走去。
镇远堡南城门口站着几名警察,其中一人更是穿着内务部警察的黑色制服,棉农乡的间谍大案刚过去没多久,作为邻近地区的镇远乡也不敢怠慢。对于外来人口的盘查极为严格。这不,那名内务部警察拿着周大河的身份证报到证以及由西北垦殖银行总行开具的介绍信仔仔细细看了很久。这才面无表情地交还给了他,放行过去。
紧邻南城门的就是镇远堡的商业区。说是商业区,当然没法和定远堡东方港以及平安镇那种大地方相比,这里的所谓商业区也不过就集中了一家中等规模的杂货铺一家专营粮油干果的粮铺以及几家小饭馆罢了。刘技术员告诉周大河,杂货铺和粮铺都是政府开办的,用于向老百姓平价出售生产生活消费品,而那些小饭馆则是私人开办的。
周大河和刘技术员一前一后地走着,地面是碎石子路,看起来还算平整。路的左侧是几间仓库模样的石质平房,刘技术员告诉他,这是城内的军械库和物资库,存放着一些火枪大炮之类的武器以及粮食棉花等物资。果不其然,周大河观察到了这些房屋的门口都有着持枪民兵在值守。
路的右侧是杂货铺和粮铺。杂货铺内商品种类繁多,大到农具砍刀,小到针头线脑,从生产工具到生活消费品,几乎应有尽有。而粮铺内的商品也很丰富,除了少量昂贵的大米以外,小麦由于被军方大量征购供应也不是很充足,不过普通百姓大量食用消费的东岸土豆南非高粱则是敞开了供应。主食之外,副食的供应也不逊色:咸鱼干香肠皮蛋南非鸵鸟蛋羚羊肉干等把货架摆得满满当当的。
除了这些,店内最受欢迎的当属各地运来的水果了。几个月前镇远堡本地居民刚刚将剪下来的羊毛统一拿到了纺织工业总局的羊毛收购站进行出售,因此他们手头如今都有了些余钱,很多节俭了多年的老百姓在吃穿不愁的情况下如今也对水果这类以前的非生活必需品产生了一定的消费需求,这从水果货架前略显密集的人群就可以看得出来。
周大河稍稍瞥了一眼,只见货架上摆放了许多本地出产的葡萄干大枣板栗,以及巴西运过来的一些热带水果,甚至就连新华夏地区的椰子都堂而皇之地摆放在了货架上。
嘿嘿,没想到吧?看到周大河被粮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住,略显自豪地说道:本地的老百姓家家户户养羊,年底的时候大家都会杀一头没法剪毛的山羊来过年,这不,这才过年没几个月,大家早就吃这玩意儿吃腻了。恐怕你还不知道吧,在镇远堡,猪肉的价格是羊肉的三倍。嘿嘿,为啥,猪少啊!都得从南边定远乡那里用小火轮运过来,能不贵嘛!对了,这水果可也不比羊肉便宜多少啊!尤其是这从新华夏地区运来的椰子,个大肉厚,吃起来口感不错!新华夏地区知道么?那可是咱国家又打下来的一块地啊,听说那边富得流油呢,土人天天睡大觉不用干活也从不饿肚子。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由于东岸处在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因此,政务院便组织人手花费数年时间编制了一份东岸历法。此历仿中国农历,由史志办公室的白斯文白大主任依据本地气候编制出了新的二十四节气,与西历并行,具有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东岸历颁布施行后,春节的日期一般也就从年初挪到了年中,因此才有刘技术员所说的本地老百姓刚过完年没多久的说法。
听到刘技术员这么说,周大河嘿嘿笑了笑,没有吱声。他当然知道新华夏殖民地,因为他的一个一起从大明逃难来的哥们如今正在陆军101连当排长。一月份的时候他还在家里种土豆呢,二月份就被紧急征召起来进行集中训练,然后他们全连就被装船运往了南非,再后来就去了新华堡。
上个月他从新华堡写的一份信件随着南非过来的船只运到了东方港,然后被邮差送到了周大河的手里。他的哥们在信里先是诉了一下苦,都是说那里蚊虫多么多么要命天气多么多么不好以及奴隶多么多么蠢笨之类的抱怨,然后又详细叙说了那边土地的富饶程度海湾里鱼虾的丰富程度,说得周大河都有些动心了。要是当时西北垦殖银行去那边开分支机构的话,周大河他肯定会第一个报名。
两人又往前走了一段,此时路两边露出了几家私人小饭馆,刘技术员带着周大河走进了第一家。说实话,这家店并不大,只有五六张桌子而已,此时正是饭点,店里坐满了人。刘技术员四处看了看,然后便拉着周大河坐到了里边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
这张桌子边已经坐了一个人。周大河随便一看,便被雷得不轻。此君身上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衣衫,浑身散发着一种难闻的异味,看样子已经有很多天没洗澡了。如今的东岸共和国境内还有混的这么凄惨的人?
阿尔巴尼亚人,叫博格丹,前些日子从西边越境过来的。刘技术员和周大河小声说道:现在在城外替人收集羊粪,平安镇那边专门有人来收购。这人据说以前在阿尔巴尼亚也是名门之后呢,会读书写字,也会算术,而且听说还和土耳其人干过仗,后来逃到了奥地利境内,没想到又被奥地利人给送到了西班牙佬的拉普拉塔。嘿嘿,也真够凄惨的。按说以前呢,他这样的人也不至于这么落魄,找个一般的工作也不难。可谁让前阵子出了个间谍大案呢,如今像他们这种能写会算来历不明的欧洲人,已经没人敢雇佣了,呵呵,算他倒霉。
两人说话间,博格丹抬头看了他们一眼,然后又低下头继续吃他那碗牛肉粉丝汤。
周大河哦了一声,刚才博格丹抬头的一瞬间他看了一眼,这人脸上有道刀疤,看起来极为吓人,但眼神却极为坚毅,大概是常年在逆境中和土耳其人作战锻炼出来的缘故。
老板,来两碗牛肉粉丝汤,再来一盘酱牛肉,两碟小菜。刘技术员大喊了一声。这家店老板据说是从安徽淮南地区来的明朝移民,小店主打牛肉汤,后来又参照东岸饮食习惯在牛肉汤内加入了由土豆粉制作的粉丝,便成了牛肉粉丝汤,生意据说还不错。(未完待续索,!
第十七章 深固根本(三)
两人吃饭的当口店里不时有三三两两的人过来和刘技术员打招呼,看得出来他在本地挺吃得开,人缘也不错。
咦,这汤里还有香料?周大河喝了一口汤后就惊讶地喊了出来。
哦,那是桂皮。刘技术员熟视无睹地说道,不用这个的话羊肉腥味太重,很多人不习惯的。嗯,这香料是从香山堡那里运过来的,价格也不贵,一斤才卖一元二角。这一碗里也就用了两三克,不过才值半分钱而已,嘿!
刘技术员是农技站的资深技术人员,每月工资六元五角,逢年过节还有福利发,半分钱在他眼里确实不算什么。
香山堡?这是哪里?周大河有些疑惑地问道。在他的记忆里,国中确实还没有一个叫什么香山堡的地方。
嘿,小兄弟还真是一心读书,都没关心关心国家大事啊。刘技术员调侃了句,然后说道:香山堡呢是上个月刚设立的新定居点,也是上个月才有第一批移民过去定居。不过呢,具体的城市建设在半年前就陆续开始了。具体位置就在鸭子湖出海口镇海港对面那一片地区,唔,之前宣讲队在市集上讲过,《真理报上也登载了。小兄弟,不是我说你啊,咱们衙门中人呃公务员可不能耳不聪目不明啊,这消息一定要灵通,《真理报一定要订一份,懂不?
刘大哥肺腑之言,小弟谨记在心。周大河感激地说道。确实,前阵子他在会计职业学校里只顾埋头学习。就连一些同学之间的宴饮都推却了。如今想来却是太过自闭了一些。当然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非这样基础只能说一般的他也不会在结业考试里一鸣惊人,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其实香山堡的事情并没有刘技术员说得那么简单,或者说这次执委会并不仅仅只设立了香山堡这一个新定居点,除了香山堡之外,还在鸭子湖地区设立了另外两个新定居点,香山堡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十一月初,1640年度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新移民安置点落户在鸭子湖出海口处,这座被命名为香山堡的定居点位于鸭子湖出海口镇海港对面的后世北圣若泽地区。在这一批新移民(四百名明人两百名法兰西人一百名德意志人)抵达这里之前。这片布满肉桂树林的沙坝地区只有一些孤零零的海军炮台耸立在这里。
不过好在这里的城区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后来政务院派出了南非建筑队沿着海军炮台要塞附近建设了一座新城堡,将其与海军炮台融为了一体。这个定居点的居民们是以采摘种植肉桂香料为主,以种植培养葡萄为辅(本地的沙坝地形特别适合种植葡萄),可能将来还会上一些葡萄酒厂之类的项目。无论是香料葡萄还是葡萄酒,除了部分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以外,大部分还是用于出口到邻近地区以换取外汇。
农闲时香山堡的农户们还可以种一些菜养一些家禽,放养一些山羊。畜牧局配种中心的技术员们看中了这里的环境,还特地在这里设立了一个配种站,今后还会将一些培养出来的东岸大角山羊及其后续试验品种交给农户们饲养。以观察每个品种的抗病害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基因遗传稳定性等特征,以更好地改良现有品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