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哑妻温婉宋巍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叶染衣
如此严苛的条件下,榜单若是放了水,国子监学官和学子们能眼瞎看不出来谁优谁劣
说宋元宝走后门的那部分人,大概不是仇富,就是嫉妒。
宋元宝不是什么单纯少年,自然能感觉到鸿胪寺卿以及身边考生们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他若无其事般,跟着鸿胪寺官员去往指定地点跪下。
鸿胪寺卿收回目光,继续念,“第一甲第二名,邓昌伟——”
邓昌伟跟宋元宝一样,都是国子监监生,不过这位是个老监生,年龄能有宋元宝双份还多。
听到点名,他激动地走到指定位置跪下,应该是考了很多年才高中榜眼,刚跪下去就低泣起来。
鸿胪寺卿缓了缓,接着念。
“第一甲第三名,许登科——”
侧头瞅了眼邓昌伟的颜值,宋元宝就明白许登科为什么是探花郎了。
楚国这个规定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状元榜眼看才华,探花郎看脸。
若非如此,许登科怎么说也该是榜眼级别,可惜,他生了一张秀雅清俊的容颜,就跟当年的宋巍一样,本来能靠才华吃饭,最后偏偏偏靠了脸。
许登科很快出列,随着鸿胪寺官员走到自己的位置跪下,身后有同届考生们的低低道喜声,他置若罔闻,背影挺得格外直。
他的位置就在宋元宝正后方,只是隔得有些远。
趁着鸿胪寺卿在念二甲榜单,宋元宝回头,笑着冲许登科竖了个大拇指。
许登科也冲他笑笑,很明显是在恭喜他高中状元,这下可以心无旁骛地迎娶美娇娘了。
这场榜前后念了有半个时辰。
按照礼数,听完榜之后,三百名考生要给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谢天家皇恩浩荡,无奈此时,光熹帝正在金殿升堂退位。
775、传位,三跪九叩(1更)
光熹帝早在去年秋猎中了流箭之后便一病不起,这是朝野皆知的事,但自从秋猎过后,朝中大臣除了宋巍,没有人得见过光熹帝到底病成什么样子。
今日陡然露面,瞧得众人皆惊。
只因光熹帝是被内侍抬着进来的,不是御辇,而是一张软床,支了帐子,四周垂下明黄帷幔,不过还是能隐约看到里面的情形。
帝王是躺着的。
龙驾一入殿,百官纷纷跪了一地。
赵熙跪在殿中道路最正中,同样对着光熹帝遥遥一拜。
听着百官们高呼万岁的声音,光熹帝只觉得讽刺,没什么力道的手挪了挪,掀开帷幔,对崔公公做了个手势。
崔公公一直踩着小步子跟在软床旁边,得见帝王手势,他忙尖着嗓子道“陛下让诸公平身。”
“谢皇上——”随着整齐洪亮的百官声音落下,赵熙缓缓站起身来。
光熹帝的软床只到殿中就停下了,没有上九龙座。
整个大殿,安静如鸡。
一片安静里,似乎听到帷幔内帝王轻喘了一口气,尔后再次动动手,从里面递出什么东西来。
崔公公忙跪在地上双手去接。
之后站起身,面向百官,神情严肃,“陛下病重,今日升殿退位的所有旨意,皆由咱家为诸公口述,诸公若有任何异议,请在咱家宣读退位诏书之前提出。”
六部尚书和几位内阁大学士互相对看一眼,尔后有人出列道“自打去年秋猎至今,陛下已经将近半年未曾在朝堂上露面,臣等心中甚忧,想借此机会面圣问疾,以表关切。”
这是要帷幔里头的人露出真容的意思。
赵熙能理解这些老臣的顾虑,无非是怀疑光熹帝早就驾崩,今日来升殿的人是替身假冒,所以才不出声,什么话都让崔公公代言。
也不怪他们会如此想,文武百官除了宋巍,乾清宫里的情况外面没人晓得,他们更不知道光熹帝已经只剩最后一口气。
赵熙之所以瞒着不说出去,正是考虑到了如今两国交战,百姓本来就诚惶诚恐,若是再来个确切消息说光熹帝随时都有可能驾崩,那么民心必乱。
一直以来,外面的传言都是说光熹帝病重,可能刚开始还会有些慌乱,如今都过去半年了,丧钟没响,宫里也没传出帝王驾崩的消息,百姓早就习惯“病重”这俩字了,以至于百官也跟着麻木。
所以乍一见到躺在软床上被人抬着上殿的光熹帝,心中难免有怀疑。
崔公公却拧着眉,“陛下病重,太医嘱咐不得受风。”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也不让看越好奇,越好奇就越质疑真实性。
赵熙深知今日这一关怎么都得过,他上前来,对崔公公道“毕竟事关江山社稷,几位大人会有此顾虑也属正常,就让他们看。”横竖父皇也就这两天的事了。
后半句话,他没说出口。
崔公公犹豫着,白净无须的面上写着不情愿。
他跟了光熹帝这么多年,虽然早知帝王即将驾鹤西去,但还是存着一份希望,想着多活一天是一天。
眼下的情况见了风,无异于喂下一把砒霜。
赵熙没跟崔公公争论,半弯着腰,伸手挑帘,半个脑袋探进去,声音低缓,“父皇,大臣们想见见你。”
光熹帝眼皮动了动。
赵熙立时会意,放下帘子转过身,“诸公的拳拳之心,父皇都听到了,不过大殿上这么多人,空气污浊,实在不宜让父皇直接露面,这么着吧,六部尚书过来,你们六人,足以代表百官面圣。”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闻言,纷纷出列来到殿中。
赵熙客气地道了声请。
几人便按照赵熙点名的次序,挨个撩帘探身去看光熹帝。
当得见帝王病骨支离的样子,几位老臣纷纷红了眼,等回到原位上,面对同僚的低声询问,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六部尚书这般反应,足以说明今日前来升殿的是光熹帝本人,而且光熹帝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际。
这下,没人再质疑太子,更无人出声反驳崔公公的话,所有人垂着头竖直耳朵,等崔公公宣读退位诏书。
崔公公回头看了赵熙一眼。
赵熙颔首,“开始吧!”
崔公公暗暗叹息一声,清清嗓子之后高声念。
退位诏书写的很繁杂,其中大意无非是光熹帝自述自己身染沉疴,于朝政有心无力,又赞了一番太子的才能,最后总结,即将退为太上皇,传位给太子赵熙。
退位诏书一念完,百官再次齐齐拜倒,“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熙看了眼光熹帝的方向,心情有些复杂,沉声让百官起身。
之后,光熹帝便被送回了乾清宫。
光熹帝要退位的这道旨意,早在很多天以前便已经传出去,那意思就是要礼部在今日全都办妥,因此礼部协同太常寺日赶夜赶,总算把太子大婚的仪程换成了帝后大婚,尚衣局的女官们更是一刻也不敢停歇,从选料、刺绣、裁剪到制成,帝后的婚服昨夜才刚完工,如今就等董家姑娘入宫,给她换上了。
金殿这边,退位仪式已经完成,百官暂时退出殿外,在龙尾道旁候着。
赵熙负手走下汉白玉阶,问崔公公,“太和殿那边进行得如何”
崔公公道“看时辰,金榜应该已经念完贴出去了,如今大概正等着谢恩,皇上要不要过去一趟”
赵熙几乎没怎么想,似有若无地嗯了一声。
崔公公又犹豫,“若是要去,皇上可不能待太久,否则会耽误登基吉时。”
不等他说完,赵熙已经坐上了御辇,吩咐内侍前往太和殿。
此时的太和殿内,新科进士们正在听鸿胪寺卿训话,因着金殿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来,鸿胪寺卿不敢擅做主张让三鼎甲去跨马游街,只要跟这三百位官场新人上起课来。
鸿胪寺卿是个严正板肃的人,他给新科进士们传授为官经验,说得是一板一眼,比课堂上教书先生讲的课还无聊。
宋元宝再一次听出瞌睡来,之前要不是许登科在他耳边说了句“新娘子跑了”,他恐怕那个时候就能站着睡一觉。
实在忍不住,宋元宝很不合时宜地打了个哈欠。
鸿胪寺卿停止讲课,朝他看来,“状元郎,你对我刚刚说的话有意见”
“大人之言字字珠玑,学生不敢质疑。”宋元宝忙拱手作揖,姿态十分谦卑,可在性子古板的老一辈眼里,他就属于假正经欠收拾的那一类熊孩子。
轻轻哼了一声,鸿胪寺卿正想继续说,外面就传来内侍太监的高喊声,“新皇驾到——”
这一声,让宋元宝心跳一滞。
赵熙当上皇帝了
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可当真真切切听到“新皇”这俩字,他还是会有些怅然若失。
赵熙当了皇帝,自己又是翰林官,往后再也不能随意去找他了。
来不及多想,旁边的许登科已经拉着他往下跪。
宋元宝抬起眼角,瞥见华丽的鲛珠纱御辇在殿外停下,有内侍躬身去挑帘,随后便有一人从上面下来,修身束腰的杏黄太子袍服,上面绣着四爪蟒,紫金冠下,是乌缎般的墨发,此时日头正好风正柔,他身披霞光,步履轻缓。
每走近一步,都让新科进士们的脑袋更垂下去一分。
宋元宝收回视线,唇角往上提了提。
不管往后如何,至少这一刻,能亲眼见证赵熙从太子变成天子,他心里是高兴的。
太和殿上首有一张金椅,赵熙走到那上头坐下。
鸿胪寺卿挪步过来,低声道“皇上,新科进士们要给您行三跪九叩大礼。”
赵熙淡淡应声,“让他们开始吧。”
“是。”
鸿胪寺卿躬身退往一旁,随即站直,高声道“新科进士向新帝行礼,跪——”
之前就跪在地上没平身的新科进士们纷纷站起来,对着赵熙往下跪。
“一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起——”
……
鸿胪寺卿声音洪亮,如此反复跪了三次,叩了九个头,这场谢恩大礼才算完成。
776、帝后大婚(2更)
大礼完成后,内侍太监对鸿胪寺卿道“陛下要赶着去登基大典,劳烦大人安排一下,让三鼎甲去跨马游街。”
话完,又侧身对着赵熙,神情恭敬不少,“陛下,咱们该去准备登基大典了。”
赵熙缓缓起身,走下地台,经过宋元宝身边的时候,他脚步顿了顿,侧过头来。
宋元宝感觉到他在看自己,慢慢抬头,就对上赵熙湛黑的双眸。
“新婚大喜。”赵熙道。
不知是不是错觉,宋元宝觉得他当上皇帝之后,气息更为深沉了,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就比如现在,他分明在对自己道喜,可那双眼睛里,却让人分辨不出是喜是怒。
这让宋元宝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句话——伴君如伴虎。
听说帝王大多喜怒无常。
宋元宝不常接触光熹帝,不清楚光熹帝是个什么脾性,他接触得最多的是赵熙,不过那个时候赵熙还是皇子,给宋元宝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严苛。
对旁人严苛,对自己更严苛。
然而现在,他对赵熙的印象又多了一重深沉莫测。
以前他还能大概从赵熙的眼神里读懂点儿什么,现在却是不能够了,那个偶尔会露出少年意气的云端太子,被一层厚厚的茧子包裹起来,再也触不到,近不得。
赵熙说完那四个字,转身便要走。
“殿下——”宋元宝脱口而出,意识到自己喊错,很快又改了口,“陛、陛下。”
赵熙没转头,步子却稍微停住。
宋元宝看着他清俊挺拔的背影,不顾满殿新科进士们惊愕的目光,直接问出口,“我们往后,还是不是朋友”
赵熙薄削的唇角似乎牵了牵,并未作声,径直出了太和殿。
宋元宝立在原地目送着赵熙坐上御辇走人,好久没回过神。
许登科走过来,摇头轻叹,“你这又是何必”
宋元宝垂了垂眼睫。
当初赵熙被封太子,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让他从玉堂宫搬出去。
他为此大病了一场。
如今赵熙当上皇帝,看似什么都没做,宋元宝却知道,自己被从某个地方搬出来了。
那么多年的交情,说不难受是假的。
不过,他这个人向来不喜欢把自己的心事写在脸上让人看,很快就展露笑颜,对着许登科挑眉,“我就随便问问罢了,本来还想跟他多借几个宾客去我婚礼上热闹热闹,结果人家不理我,那算了。”
许登科看着少年努力掩饰的样子,笑了笑,“我帮你请了很多同窗,今日的婚宴,一定会十分热闹。”
“真的吗”宋元宝眼神亮了亮,“那太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