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轻炮可以拆解为炮管炮架(含两个轮子),炮管重量大概有二百八十斤,炮架重量也差不多,若是拆散了由骡子驮着行军,还可以翻山越岭。
骡子的负重能力很强,即便是走山路,负重三百斤也不在话下。所以能承担驮运火炮的重任。
一匹骡子驮着炮管,一匹骡子驮着炮架,还有一匹骡子驮着弹药(炮弹及火药多的话,得增加骡子),炮兵们背着炮刷木桶等辅助工具徒步行军,走在山路上也能达到日行三十里的效果。
如此,轻炮可以跟随步兵翻山越岭,攻打那些位于险要之地的山城山寨关隘,承担起复杂地形攻坚的重任。
亦或是扼守要地,来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将来犯之敌打得抱头鼠窜。
轻,移动速度快,这才是轻炮最大的优点,只要善于利用,打仗无往不利。
宇文维翰对此深信不疑,牢记父亲的教导:火炮,将会和骑兵一道,成为战场上的主角,以后想要打胜仗,必须用好这两个兵种。
单纯的长矛阵,在火炮面前连纸虎都不是,是纸猫。
拥有火炮的军队,对付结阵的步兵不要太轻松,威名赫赫的虎林军长枪阵,往后若没有火炮的掩护,一战全军覆没都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神兵利器,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新一代的将领,如果不会使用火炮,或者不会以火炮为核心制定战术,驾驭不了这种力量,那就很难做到常胜。
常胜二字,让宇文维翰向往不已,他希望自己能像父亲那样,征战无数,未闻败绩,号称常胜,名满天下。
但前提是有钱。
想到这里,宇文维翰觉得有些心疼,因为这一战,他使用了开花弹,也就是填充着猛炸药的炮弹。
轻炮在南翼打得敌军崩溃,却因为射速过快导致炮膛过热,很快就哑火了,所以最后给予敌军致命一击的武器,是位于战线中部发射开花弹的臼炮。
威力巨大的开花弹,越过两军战线上空,落在高句丽军阵腹部,随后发生的剧烈爆炸,直接摧毁了对方的士气,于是兵败如山倒,局势再不可挽回。
开花弹是个好东西,宇文维翰和将军们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但开花弹很贵,等同于相同重量的白银,所以用起来让人心疼不已。
开花弹造价昂贵,大军东征携带的开花弹数量也不算多,基本上默认只用于攻城。
只有今日的决战才能让宇文维翰下定决心用,而且长史王頍还盯得很紧,生怕他收不住,把开花弹都打光了。
想到这里,宇文维翰冒出个念头:要想打胜仗,火炮就得多,开花弹自然多多益善,那就得花很多钱
所以,有钱才有力量,才能变强?
第二百四十二章 惊弓之鸟
黄昏,旷野里,曾经的战场上,拉着一道道步障,相互隔成一个个通道,大量被俘或者投降的高句丽士兵分布在通道里,他们身着布衣,赤手空拳,在周军士兵的环绕下,惴惴不安等候发落。
这些高句丽士兵没能从大溃败中逃出去,被迫跪地投降,此时身陷囹吾,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如何,也没办法反抗拥有恐怖武器的周军,只能听天由命。
士兵们隶属于不同的建制,被俘后建制打乱,所以即便有想法,急切间也找不到熟悉的同袍。
他们中大部分人,只是凌晨时吃过一顿,然后打了半日的仗,跑了小半日,此时又渴又饿,体力消耗大半,即使想要垂死挣扎都没多少力气。
今日一战,他们仿佛做了一场噩梦,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他们成了惊弓之鸟,如今但凡有大点的声音,许多人都会惊得四处张望。
人心惶惶间,却见四周点起火把,然后有许多周兵押着一些俘虏,让其以高句丽语,不住大声呼喊着,宣布三件事情。
首先,王师准备了炊饼,待会大家排队去领来吃,一人两个,还有汤水一勺,人人有份,当然,俘虏口中王师指的是周军。
其次,王师欢迎大家效命,一会领了炊饼,有意效命的人,往前方白旗飘扬的地方走。
第三,王师东征,是为了找高句丽王算账,不会为难大家,若不想效命,一会领了炊饼,自己就离开此地往东走,具体去哪里,随意,但只能空手离开。
俘虏们听到这里,一个个惊疑不定,他们不知道周军这么做是不是故意试探。
许多人有家眷,难以割舍,当然想要回去而不是留下,但就怕抬腿往东走,周军出尔反尔,背后放冷箭。
但此时夜色即将降临,天色昏暗,一会领到炊饼吃饱了,天也黑了,到时候趁着夜色离开,好像也很安全。
一想到炊饼,许多人肚子就叫起来,不由自主排起队伍,等着领炊饼,而外围的周军撤了一半,让出东南西面,摆出一副任你来去自由的场面。
没有人拔腿就跑,而是老老实实排队,因为大家还等着吃炊饼填肚子。
随着时间流逝,许多吃饱了的人开始犹豫起来,一些人试探着往东走,渐渐离开,却没见周兵来追。
于是越走越远,身影消失在夜幕里。
见着如此情形,许多正在观望的俘虏也壮着胆子往东走,走的人越来越多,三五成群浩浩荡荡,仿佛赶集一般。
有人留在原地,看看离开的同袍,又看看披坚执锐的周兵,犹犹豫豫,随后走向白旗飘扬的营地。
有人带头,陆续跟随的人也多了起来。
一旁,旁观的宇文维翰见着如此情形,心中有些激动:这可是主动投奔的人哟,可见官军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此战,官军俘虏了数万敌兵,如何处置这些俘虏,成了宇文维翰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这么多俘虏,留着就要消耗大量粮食,还得分兵看守以防有变,麻烦得很。
即便吸收一些俘虏补充兵力,还会剩下许多人,若运回国当奴隶卖,首先距离鸭绿水太远,需要派兵押送,期间也要消耗大量粮食养着,一样很麻烦。
那么,不如杀光算了,以免后患,然后用首级堆京观,彰显我大周王师赫赫军威?
对此,宇文维翰拿不定主意,几位行军总管也有不同意见,长史王頍则建言放人,以彰显大周王师赫赫军威。
这主意听起来有些可笑,因为把这么多俘虏放回去,等同于放虎归山,高句丽马上就能将其组织起来,立刻又有了数万大军,今日之战,仿佛白打一般。
如此一来,大周王师何以在高句丽军民心中树立赫赫军威?
然而王頍有说法:释放俘虏,可以动摇高句丽军民抵抗之心。
首先,高句丽军民对周国敌意甚重,即便其中有中原遗民,却因为与中原隔绝百年,并无故国之念。
如果杀俘枭首筑京观,以此恐吓逼迫高句丽军民,必然适得其反,使得高句丽军民奋力抵抗。
他举例:魏燕交锋,参合陂一战,魏军获胜后坑杀四万燕军降兵,要以此削弱燕国国力。
后来,魏军攻入燕国,兵临燕都中山,连番激战,中山始终不下,城中军民穷途末路之际依旧拒绝投降,理由就是参合陂之战,魏军杀降。
于是魏军又多花了数月时间,平添许多伤亡,才最终攻克中山,本来这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王頍认为,即便官军所向披靡,却没必要杀俘虏立威,但留着这么多俘虏也麻烦,为长久计,不如任其离去,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日一战,火炮的威力彰显无遗,这些高句丽俘虏,亲眼见识了何为绝对悬殊的力量对比,火炮给他们带来的恐惧,已经印在心中。
这些俘虏跑回去后,必然会被高句丽重新编成军队,他们只会将火炮的厉害传扬开,让更多的军民心中胆颤的同时,丧失斗志。
打,打不过,还可能会死在战场上,投降的话,不会被坑杀,不会被枭首筑京观。
那么对于普通士兵和百姓而言,即便不喜欢周国,但只要能活下去,投降有何不可?
所以王頍建言释放俘虏,同时也招降纳叛,欢迎降兵投效。
但释放时只释放普通士兵,被俘的大小将领(除了类似什长这种兵头)一律关押,这些兵赤手空拳跑回去后,高句丽不仅要花大力气将其武装起来,还得消耗大量粮食。
这些兵已经被火炮打成惊弓之鸟,即便再次上战场,当炮声响起时,又有多少人还有勇气向前,而不是瑟瑟发抖情况不对掉头就跑?
由惊弓之鸟组成的军队,其他士兵必然会受到影响,那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又能强到哪里?
对于王頍的建议,宇文维翰觉得不错,于是决定释放这些俘虏,还每人附送炊饼两个。
现在,他看着渐渐消散的人群,看着零星投效的俘虏,虽然这些人相对于总人数而言不是很多,但对于宇文维翰来说,已经足够了。
官军的姿态已经做出来,那就是敢和王师对战的话九死一生,投降却可保命。
他就不信高句丽军民个个都是死士,面对咆哮的火炮,一个个视死如归,誓与权贵们共存亡。
宇文维翰有些期盼,待得此战惨败的消息传到平壤,待得宛若惊弓之鸟的败兵回到平壤,他想知道届时高句丽君臣会有何种表情。
第二百四十三章 惊弓之鸟(续)
注意,保持队形!不要走神!
全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布条呢?你怎么没往杆子上缠布条!一会沾了汗水血水抓不稳长矛,是不是要用拳头杀敌啊!
叫骂声中,他正了正兜鍪,看看四周,只见到处都是人,抬头看看天空,却见太阳即将来到头顶,转眼间就快到中午,而战斗却还开始没多久。
凌晨时吃了干粮,虽然当时拼命吃了许多,但根本就撑不到下午,所以最好在力气用完之前,打完这场仗。
左肋被人捅了捅,他转头看去,却是同伴于阿毛。
嘿,一会若是情况不妙,咱们可得识相些于阿毛压低声音说着,说话声只有两人听得见,说到最后,于阿毛做了个手势。
那手势他明白,就是逃的意思,这个字现在可不能说出来,否则要倒霉。
但对方所说,他觉得很有道理,今天的仗,打起来肯定不轻松,方才北面那几声巨响过后,硕大的烟柱直冲天空,让人看了心惊胆战,也不知浓烟底下多少同袍已经死了。
敌人很厉害,官军虽然人很多,但打不打得过还两说
正琢磨间,前方旷野,一里左右距离上,敌军一字排开的小车,忽然有火光闪烁。
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见眼前的于阿毛忽然胸膛以上不见了。
不,双臂还在,但脖子连同脑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喷着鲜血的胸腔,仿佛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连声都没吭,就没了。
他被热乎乎的液体糊了一脸,耳边传来了雷鸣声。
轰!!
噼啪!!
啊啊啊!!!
仲小五呼喊着,挣扎着,于阿毛那没头的尸体挥舞着双臂向他扑来,他不断地后退,试图躲开这具溅射着鲜血的尸体。
忽然双手被人按住,他动弹不得,呼喊着睁开眼睛,发现视野里是茅草屋顶。
身边是自己的叔叔,而四周
他是在房间里,而不是在战场上。
噼啪!!
外面传来一声炸响,吓得仲小五一个哆嗦,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天,在战场上,同伴于阿毛胸膛以上消失不见,只剩下喷血的胸腔。
他叔叔和另几个人将他按住,好一会仲小五才回过神,发现外面传来的声音是打雷声,没过多久,淅沥沥的雨声响起。
平静下来的仲小五出了一身汗,其他人见他清醒过来,陆续离开房间,叔叔安慰了他几句,也踱出房外。
仲小五呆呆坐在榻上,想着不堪回首的一幕幕,他和同伴已平安回到平壤,却一直忘不了那天发生的事情。
火光闪烁,雷鸣声起,旁边的同伴瞬间碎裂,鲜血溅到自己身上,军阵支离破碎,到处都是残肢断臂,还有喷射着鲜血的残缺身体。
虽然大家都是杀过人见过血的战兵,但如此惨状还是让大家惊恐万分,敌军在将近一里外发动的进攻,打得己方伤亡惨重。
身上穿着的铁甲和布差不多,根本就防不了身,即便拿着盾牌,盾牌也被打得粉碎。
雷鸣声不断响起,身边不断有人死去,一死就是一大片,脑袋胸膛,不断破碎不断喷射着鲜血,让仲小五等幸存者吓得脑袋一片空白。
他们懵懵懂懂的跟着人群逃亡,懵懵懂懂的被俘,然后排队领了炊饼,懵懵懂懂跟着人群离开。
风餐露宿不知过了多久,懵懵懂懂的回到平壤,见到了家人,然后放声大哭。
仲小五忘不了那天的惨状,其他人也是如此,大部分从萨水之战侥幸活下来的士兵,回到平壤后,只要耳边忽然有大一些的动静,就会吓得浑身一哆嗦。
许多人每晚都在做噩梦,梦到血淋淋的残肢断臂。
而现在,雷声一响,仲小五就吓得浑身发抖,他没有勇气面对敌军那恐怖的武器,如果可以,不想再上战场。
他不知道自己若再次身处军阵之中,有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活下来。
也许,会被那恐怖的武器撕裂身体,就像于阿毛那样。
想着想着,身体不由自主发抖,仲小五双手捂脸,低声哭泣起来。
。。。。。。
大雨瓢泼,天地间一片昏暗,平壤城王宫里,高句丽王高元站在廊下,静静看着檐下水帘,一动不动,仿佛着了魔一般,左右侍从无人敢吭声。
自从萨水之战败绩传来,高元的脾气变得暴躁起来,宫人稍有差池就被鞭挞至死,数日以来,死于非命的宫人就有二十个。
大家都知道大王心情很差,所以个个噤若寒蝉,行事时小心翼翼,生怕惹怒了大王后小命不保。
打了败仗的乙支将军逃回平壤,跪在宫门前等候大王处置,当所有人都以为大王必然杀了乙支将军时,大王却亲手抽了对方三十鞭,然后让其戴罪立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