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大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众人都不说话,有些震惊,也在等着麻牛继续往下说。
&nbs
第四百八十四章 完人甘相公的燕云
东京的圣旨到了,来人还是曾孝宽,快马加鞭而来,一个几乎不会骑马的宰相之子,如今短短时间,竟然练就了一身精湛的马术。
随圣旨而来的,还有从东京枢密院白虎节堂带过来的虎符,北方兵马,皆在节制之下,任由甘奇调动。
“辛苦了,孝宽,也辛苦曾相了,待得回京,一定上门拜访曾相。”甘奇拿着这些东西,也承了曾家的情。
曾孝宽嘿嘿一笑:“甘相公不必如此客气,都是小事,还有朝廷拨的钱款在路上,想来十来天内就能到了。拢共四十七万贯,甘相公不要嫌少,这可是陛下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凑到的,其中有二十万贯来自内库。”
“不嫌少,有这么多钱已经出乎意料了。”甘奇笑着说。要说这大宋朝,一年的岁入在六七千万贯,加上甘奇改革商税之后的收入,勉强在一亿贯左右。
但并不是说东京朝廷每年就有一亿贯的钱财可以拿来花销,各地的赋税收入,本身在各地就得花销出去很大一部分,比如各地官员差吏军汉的俸禄,衙门里的日常开支,这是直接就发了的,其次修桥修路修学堂,这又要花去一笔,还有一些大笑灾难之类。
富庶的地方有结余了,才会往上级交,转运使衙门做好统计之后,就会报到东京来,也会把结余运到京城。当然,也还有穷地方,或者有灾的地方,那自然是入不敷出,还得朝廷补贴,不然俸禄都发不出来,转运使衙门在地方上也会做这种事情,把富裕州府的钱直接运到穷州府去。
而今这大宋朝,基本是南方补贴北方的局面。并不是说河南河北中原之地穷,而是近些年黄河泛滥,水灾太多,还要养边境兵马,整个华中平原,本来是极为富庶的地方,如今却也交不出钱给朝廷了。
至于西北,那就更不说了,连年征战,靡费无数,也得朝廷频频补钱。
魏晋之后,唐宋之时,几乎就是中国经济局面的一个转折点,经济中心南移,从此之后经济中心就再也没有往北去过了,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后世。
按照这种角度,汴梁说起来,在地理上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都城所在。兼顾南北,既与北方边境战地不远,又与南方经济中心也不太远,是一个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汴梁的繁华,显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其中。
说完钱的事情,曾孝宽又道:“甘相公,这回宣了这封圣旨,小弟暂时就不准备回京了。”
“哦不回京了”甘奇倒还没有反应过来。
曾孝宽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家父说小弟长这么大,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希望能在甘相公麾下效一些犬马之劳,也长长见识,还能与甘相公学一些谋事之道,还请甘相公不要嫌弃。”
曾孝宽这话,说得姿态极低,犬马之劳这种词,就不是文人会轻易说出口的,说出来带有自我贬低的意思在里面。
这个官二代,不简单。难怪日后也能当上宰相。
“孝宽言重了,既然曾相如此安排了,我岂能还有二话不若你就先跟在我身边做一个文书刀笔之类的事情,待得回京了,我去官家那里给你讨一个枢密院承旨之类的官职,如何”甘奇知道投桃报李,应该的。
“官职什么的,小弟不多想,只愿跟在甘相公身边耳濡目染,往后也做一个有用的人。”曾孝宽一直自称小弟,但是真要论起年龄,甘奇十有才是小弟。
“好,那就这么说,今日就上任,帮我草拟一些公文,发到陕西与秦凤的,招兵公文,具体细节你去问狄相公。”甘奇直接交代起了差事。
“下官这就去办。”曾孝宽还真的干劲十足,转身欲走。
“稍等,再行一篇去东京的奏章,请调商税监主事李定为析津知府,另调蔡确判析津府,还有孔子祥出知涿州事,冯子鱼请调易州知州,苏辙知檀州事,苏轼知滦州事,陈翰……陈翰好像没有功名在身,他祖辈可是开国功勋,父亲也是知京县,恩荫一个官吧,判大同。还有……”
甘奇一通安排,东京此时正在分蛋糕,但是这蛋糕是甘奇打下来的,他也要分,分他七八个地方就可以了,还有一堆人,资格还不够的,回京在运作,判官推官,也要弄一堆在手。
一人得道,岂能不多让几个人升仙
官场这一道,当地方任职是必须的,而且在地方上提升品级,回京就能重用了。甘奇是要趁着自己如此大功的时候,把许多人的前途都布局好。
曾孝宽是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些人的名字他倒是知道的,但是他没有想到甘奇竟然胃口这么大,一口气要了七八个官职。
没有想到甘奇胃口还不止如此,又道:“你再问一问狄相公,军中之人该如何升迁,请他先出一个意见,到时候我看一下,再来决定。先前的奏折先不要发,待得军功奏折一起发。”
文官要升,那些卖命的武官更要升,史洪磊、折克行等人,连升几级都不为过。
“甘相公放心,下官一定把此时办得妥妥帖帖。”曾孝宽在惊骇之中点着头,心中却还升起了一些羡慕之心,不说别人,就说陈翰,他是知晓的。陈翰虽然是开国功勋之后,但是到得如今,陈翰的家世比起曾孝宽早已差得十万八千里,陈翰老爹陈礼,不过京畿小县的知县,陈翰压根就没有资格恩荫。
但是甘奇一开口,就给陈翰恩荫了,还直接到了大同府任判官。连有个宰相老爹的曾孝宽,也不过是审官院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闲职,但是陈翰就因为结识了甘奇,七品下就到手了。
曾孝宽此刻,多少有点后悔之感,后悔自己怎么不早点认识甘奇,如果早点认识甘奇,为甘奇奔走一二,此时说不定也能主政一方了。
不过事情又想回来,而今也不差,待得回京,枢密院承旨,也不错。
“有劳。”甘奇还客气一句。
曾孝宽拱手退下,才刚赶到燕京,立马就开始干活了。也是甘奇身边实在缺人手,特别是缺处理政务的文人,曾孝宽来得正是时候。
甘奇不免多想,那位曾相公这么安排,其实就是知道甘奇身边缺人手。不过也是,这也不难猜,甘奇忽然有了这么一个大摊子,自然是缺人办差的。
不得多久,狄咏也到燕京了,老爹都没有去见,第一时间找到甘奇,两人密谈了许多。
密谈之后,狄咏问了一语:“大哥,什么时候动手”
甘奇答道:“不急,而今堪用之兵不多,狄相公正在整训降卒,河东也抽调了许多禁军青壮,这几日才到,万胜军如今也还不过四万多人,加上威武军一万五千左右,还得分兵驻守关口,等上个把月,等到整训得差不多了,再往东去会一会大燕国的皇帝陛下。也让那滦州城里的事情再发酵一下,如此也不枉你冒险一番。”
狄咏点着头,问道:“大哥,那我最近去做什么”
“你去帮狄相公整训兵马吧,也直接提领几千人马在手,到时候回了枢密院,我给你把官职诰命都一应办妥就是。”甘奇如今,武官好说,有他这个正枢密使,还有狄青这个副枢密使,安排一应武官不在话下。
“嗯,我去帮帮父亲也好,他如今年纪大了,不比从前,日夜操劳的,真怕万一有个好歹。”狄咏答道。
看着狄咏的模样,甘奇忽然笑道:“回京之后,我让你嫂嫂给你在京中寻个大户人家的姑娘,你再不娶妻,就该抓到衙门里去打板子了。”
狄咏老脸一红,还嘴硬说道:“我家几个兄弟都已成婚,我大哥也生了儿子,传宗接代的不差我一个。”
“你啊……心气倒是不小,你是看不上一般人家,总想个建功立业,如今不差了,狄家从此也当是一方豪门,大户人家的小姐,当是任你挑选了。”甘奇知道狄咏之前的处境,狄青式微,在东京城里人人喊打,哪家知书达理的姑娘会下嫁给狄咏娶个小门小户不读书不识字不听曲的,狄咏又不愿意。
这回再回京,只要朝堂上有甘奇在一日,狄家就是豪门,什么人家都配得上,什么才女都不在话下。
“大哥……我……也不是心气高,我就是没顾得上而已。”狄咏还是嘴硬,几年前那个偏偏少年,如今越发帅气了,越发英气逼人,若不是狄青的原因,东京城里哪家哪户的姑娘看到狄咏都不会有一句拒绝之语。
“如今算是扬眉吐气了。”甘奇笑道。
&
第四百八十五章 没落的陈家
汴梁城内,有一个大善人叫作陈翰,他不仅是慈善基金会的东家之一,还在汴梁城内做了不少善事,扶危助困,帮人看病,替人出学费,诸如此类,做了不少。
所以许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声,更知道他是甘相公的好友。不仅陈翰是甘相公的好友,陈翰的妻子陈吴氏如今也是甘相公的妻子秋兰先生的好友。
就这份关系,也足够陈翰在汴梁城里昂首走路了。
今日陈翰大早又出门了,依旧先把家门口的几个乞丐赏赐了一下,如今陈翰也学聪明了,知道自家门口每日都有乞丐等着赏钱,所以陈翰也会看面相了,但凡有一点点面熟的,他就不会再给钱,面生的才有。
连陈翰家门口的门房小厮,也帮着陈翰记人,免得一腔好心喂了狗。
赏赐了钱之后,陈翰照例还是要叮嘱几句,教人好好努力,拿着钱穿身好衣服,洗漱一下,寻个谋生。
待得受人千恩万谢一番,陈翰这才算正式出门,出门去也有几个固定地点,先去京华时报的编辑部逛一逛,见几个好友,带一些茶水点心去犒劳一下众人,然后找一个茶楼坐一坐,花一把铜钱,让说书的老汉说上一段甘相公的丰功伟绩。
这就差不多午饭了,回家吃一顿,下午出门就直接出城,梨园春坐一坐,听几出戏,如今这梨园春里的戏目越来越多,并不只是甘奇昔日带着苏辙写的那些,而是道坚书院里的学生专门成立的一个戏社,集思广益,推敲戏文,编辑曲调,推陈出新,多种多样。
甚至最近一帮学生还上马了一个新项目,戏目名字叫做《破燕云》,正在琢磨戏文。
从梨园春出来,要是有球赛或者相扑,陈翰还得去赶一场,若是重要比赛,陈翰也会以赛事为主,随手买上几场比赛也是正常。
接着就是赶一趟城门回家,至于晚上的活动,就看今天一天陈翰都遇到了一些什么人了,有时候会与编辑部的人约一约,有时候会在戏院里与相熟的戏迷约一约,有时候也会来帖子请他,也有时候他会出帖子去请别人。
然后晚上的活动就有了,樊楼坐一坐是正常的,或者约好了,直接就不进城了,在温泉酒店里一泊二食,潇洒一番也可以。这般活动,那多少就有一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味道了。
当然,陈翰也是一个读书人,从小在老爹的棍棒底下,没少读书。至于文才,那就另论了,偶尔勉强思绪大开,也能作点有些水平诗词文章,至少跟得上文人圈子的节奏。太学里面的那些大才,十个陈翰认识八个,剩下两个也面熟。
偶尔若是有帖子来去,赶上难得的机会,圈内也会见到几个大人物,比如王安石,比如欧阳修,陈翰也都面熟,上前有礼有节敬酒一杯,也会获得几句鼓励。
这日子,说不尽的潇洒自在,极为符合一个大宋官富子弟的基本生活状态,还是混得相当好的那一种。
这回陈翰出门,就一泊二食去了,温泉之中,宿醉之后,快午饭的时候,陈翰才昏昏沉沉坐车进城回家。
一进门,又随手赏赐了几个乞丐,心情大好回家,开口就是大喊:“午饭准备好了没有”
门房小厮立马上前说道:“少爷少爷,老爷从雍丘回来了。”
“回来就回来了,我爹回来了不也得吃饭吗”陈翰不以为意。
“老爷面色不好,铁青着呢。”
“啊”陈翰倒也有一点点怕,却又笑道:“许是碰到什么烦心事了,待我去开解一下便是。”
走进客厅,八仙桌上,雍丘知县陈礼端坐其上,身边站在陈翰的妻子伺候陈礼吃饭。
“爹!”
“哼……”陈礼鼻子出气,脸色极差。
“老爹,您这是怎么了有我这般名冠京城的儿子,您老还有什么不开心的”陈翰不是口花花,他是真以自己为荣,最近这两三年,他对自己自信非常,这东京城里的年轻一辈头面人物,没有他不认识的,老一辈的他也认识不少,这也足够他自信了。
“不孝子,家都给你败成什么样了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大手大脚花钱,老子这几十年的积攒,都要被你花光了。”陈礼怒道,也不能怪陈礼发怒,照陈翰这么过日子,潇洒是潇洒,但是一般人家哪里打得住还好陈家几代当官,虽然越当越小,但是家底殷实,暂时还撑得住。
“爹,钱财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就花出去,活着就是这么回事,没有咱也不着急。”陈翰不知道是傻呢,还是真看得透。
“狗东西,莫不是讨打了不成”陈礼这回是真生气了,饭碗一放,真的就要站起来打人。
陈翰连忙讨饶:“爹,爹,别冲动,儿子就是随便说说,我都三十岁了,我儿子都上学堂去了,还挨打就不像话了。爹息怒,以往这日子都这么过过来的,爹您也只是说说而已,缘何今日这般怒火”
要说陈礼疼儿子那是真疼,独子岂能不疼爱不然陈翰也不敢这么与陈礼说话。陈翰自从学会花钱,到现在已经有十五六年了,一直都这么花,陈礼教育是教育,也不见陈礼这么动怒。今日事情,显然不同了。
陈礼气得大气一边喘,抬手还指着陈翰,却又自己在摇头:“没落了,没落了。想当年,我父考不上进士,却也能恩荫为官,而我自己虽然得不了恩荫,却也能勉强考上皇榜,而今到得你了,恩荫没有恩荫,皇榜也考不上,唉……大善人,花天酒地,到处花钱……哼哼,待得我死了,你啊,有朝一日,也就是门外那些乞丐一样,只能到得各家大户门前去讨口饭吃。”
陈翰一听这话,终于不跳脱了,面色也微微沉了一点,问道:“爹,你怎么突然说起了这个这不还有你的吗”
陈礼听得这话,忽然沉默了,筷子也放下来,头也低下了,只是长吁短叹。
陈翰已然觉得不妙,连忙又问:“爹,到底怎么了”
陈礼再一抬头,面色带悲,慢慢说道:“你说你们以后怎么办啊”
“爹,遇到什么事情了你说出来,儿子帮你一起解决就是了。”
陈礼摆摆手:“此番回京,就是想走一走门路,却是也走不通了,新皇登基了这么久,曾公亮如今掌权在手,吏部人也换得差不多了,你爹我走不到门路,要调任寄禄虚职,养老了。”
陈翰闻言,心中当真一紧,老爹这是要退休了有权力与没有权力的差别,他是知道的,别看他爹只是一个小小的京县小官,但是这个小官也是许多人挤破脑袋的地方,有这么一个权柄在手,这陈家的富贵也就不缺。
倒也不是说什么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这些都太低端,京畿之县不必其他地方,只要有这个脸面在,赚钱的方法多的是,甚至都不用主动去赚钱,也不必要做什么违法之事。比如陈家,就在京城里暗自入股了许多产业。当初陈翰支持甘奇收商税,便被陈礼反对过。
陈翰并不傻,知道其中的问题,立马说道:“爹,你找不到门路,儿子去找,儿子可认识不少人,儿子与甘相公的关系也不差,总能找到人帮你一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