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南希北庆
郭淡轻描淡写道:“当你手中握有千万两白银时,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坐在这里陪居士喝茶聊天。”
......
南京。
孙家绸缎庄,也是南京最大的绸缎庄。
“这么好的丝绸,放在店里面,实在是太可惜了。”
寇义站在里面,轻轻抚摸着那一批批光滑得丝绸,就像似抚摸那百花楼里面的.....!
“哎呦!是寇大管家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只见一个身形消瘦的掌柜从里屋走出来,当他见到寇义时,顿时迎上前去,又问道:“寇大管家想买布?”
寇义点点头。
“不知寇大管家想买多少?又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亲自帮你选。”
那掌柜的显得非常热情,他都已经很久没有看到顾客。
“多谢掌柜的好意,但是不用了。”
“不用了?你已经选好了吗?”
“不是。”寇义摇摇头,道:“因为我想买下你这里所有的布。”
“哦,原来想买下所有呀,什...什么?你要买下所有的?”
“是的。所有。”
寇义点点头,又朝着门外,道:“抬进来的吧。”
只见两个大汉抬着一个木柜来到屋内,这柜子一打开,银光四射。
已经得到了“思银症”掌柜,顿时就跪了,泪流满面地看着...看着柜子里面他日思夜想的银子。
......
苏州。
“陈老弟,你看,这些山头上面种得茶叶可都是我家的,且是远近闻名,你若不信,可以随便去问问。”
“就这几个山头?”
“啊?这还不够吗?陈老弟,你打算要多少茶叶?”
姓陈的回过身去,指着身后的车队,“我要那么多。”
车旁的护卫立刻将木盖揭开,是一车车的白银。
在场的人顿时倒抽一口冷气。
.....
大名府。
“李通,你个混蛋可算是出现了,老子与你拼了。”
当曹贵和再看到李通时,真是面色狰狞,张牙舞爪的冲了过去。
突然间,他一个急刹,稳稳停在李通身前。
李通指着身旁那一箱银子,“这里是两千两,如果你愿意的话,现在我们就可以签订契约,购回当初我卖给你的船队和仓库。”
曹贵和先是哆嗦了一下,旋即暴跳如雷道:“两千两,我当时可是以四千两从手中买来的,你这是欺人太甚啊!”
李通面带微笑,有条不紊地说道:“曹员外,账不能这么算,首先,如今的两千两白银能够买的东西,不比当初的四千两要少;
其次,我交给你的仓库、船队,那都是运营得非常好,而如今的话,你应该比我清楚。
最后,当时想要购买仓库、船队得人可是不少,而如今除我之外,可没有谁想买你的船队和仓库。”
曹贵和愣得半响,突然可怜兮兮道:“可是这期间我还亏了不少钱啊!”
李通往后一挥手,只见一个仆人端着一个托盘走上前来,上面放着一锭五十两的元宝,又听李通道:“这是我个人额外补偿给你的五十两。”
“算你还有点良心。”曹贵和委屈巴巴道。
李通笑道:“那我们签约吧。”
“签吧,签吧。”
曹贵和叹了口气,他心里当然也清楚,可他能够怎么办,不卖亏得更惨。
......
卫辉府。
一诺牙行。
“各位方丈,这里一共是五千两,还是按照以前的比例来分。”
辰辰老气横秋地向面前坐着的方丈们道:“我家姑爷希望各位能够拿着这些银子去给那些老师发工钱,以及购买纸张、墨水和粮食,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的父母能够在作坊安心做事。”
“阿弥陀佛!”
坐在左首位那个和尚行得佛礼,“善哉!善哉!郭施主博施济众,功德无量,将来必有福报。”
其余方丈也纷纷点头,真是马屁如潮!
辰辰拱手笑道:“承各位方丈吉言。”
......
府衙。
“想不到我们这么快又回来了。”
王煜来到府衙,不禁是感触良多。
一旁薛文清却道:“但是这番回来,可比上回还要难得多啊!这么多百姓失业,我们哪里管得过来。”
说着,他二人同时看向一旁的曹小东。
曹小东笑道:“二位请放心,郭大哥早有安排,郭大哥希望你们入驻之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以三院名义用银子回收百姓之前所抢的货物。”
王煜问道:“我哪来的银子。”
曹小东道:“银子由我们一诺钱庄负责。”
薛文清问道:“这种事你们自己来做不是更好吗?”
曹小东道:“郭大哥希望借此事,来重新竖立你们三院的权威。”
王煜与薛文清相觑一眼。
薛文清向曹小东道:“还是你郭大哥考虑的周到啊!”
在此次事件中,三院是在一夕之间便关门,这对三院制度有着极大的破坏,你们说关门就关门,将来谁还敢指望你们。
三院必须得为百姓做一些事,让百姓重新拾起对三院的信任。
同时郭淡也必须让百姓握有银子,如今才能够破解货币危机。
承包大明 第七百三十一章 危机就是危你机我(盟主加更)
什么是危机?
就是危险与机遇并存。
只不过每一次危机到来时,大部分人看到的都是危险,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看到的是机遇,而这就是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在这场危机中,是充满着无数机遇。
而郭淡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机遇从眼前溜走。
仓库里面堆满着不知道如何处理的货物。
而与此同时,郭淡手中却握有大量的白银。
这真的是天作之合。
只可惜......!
只可惜如今不是数字时代,他们无法感觉金钱的魅力和郭淡的魄力。
一日之间。
仅仅在一日之间,一诺钱庄就挥洒出一百五十万两。
但话说回来,如果是在数字时代,郭淡可不敢这么玩,因为他就是要趁着信息不对等,从中狠狠捞上一笔。
由于之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导致市面上白银短缺,从而又导致白银的购买力是急速上涨。
但并不是说白银真的短缺到这种地步,这只是人为的。
一旦停止了劣币驱逐良币,白银重回市场,购买力马上就会回到以前。
故此郭淡一早就在部署,一诺钱庄得每一两银子,都已经瞄准了那些货物,他一声令下,每一锭白银立刻射向目标,是毫不犹豫得。
但几乎所有人对此是一无所知。
皇城。
此时正值放衙,王锡爵与许国悠闲地往宫外走去。
“二位大学士还请留步。”
二人回头一看,只见来人乃是刚刚上任得巡漕御史李思孝。
“李御史有事吗?”王锡爵问道。
李思孝微微喘气道:“王大学士,陛下已经任命你为运河巡按使,全权处理危机一事,为何你至今还留在京城?”
他可就是负责监督此事的,可王锡爵不动身,他也没法动身啊。
没有目标可监督啊!
王锡爵愣了下,旋即笑道:“原来是因为这事,此事我与郭淡已经讨论过,我们讨论的结果就是此次危机其实根本不需要任何处理,很快就会过去的。”
李思孝惊讶道:“王大学士,如今不少百姓处于饥寒交迫中,这可不能拿来开玩笑啊!”
王锡爵笑意一敛,道:“我并未开玩笑,事实就是如此,再等几日,危机就会过去的,若无其它事,我们就先告辞了。”
李思孝呆呆地站在原地,愣是半天回不过神来。
许国往后瞟了眼李思孝,然后又好奇地向王锡爵问道:“你方才说得都是真的?”
王锡爵点头道:“当然是真的,郭淡就是这么跟我说得,他还问我需不需要做做样子,显显官威,若是需要的话,他还得想办法拖延这场危机。”
许国没好气道:“你难道信他这鬼话?”
王锡爵摇摇头道:“我当然不信,可我又能做些什么。”说到这里,他低声道:“况且我这么跟他们说,万一他们信以为真,那他们不得气死去,这要是再等等,他们可就赢了。”
“啊?你呀!”
许国指了指王锡爵,摇头直笑。
......
南京。
“这可真是不可思议啊!”
王一鹗看着热火朝天的码头,简直不敢相信的双目。
要知道前几天这码头上除了鱼可是什么都没有。
田义道:“听说这几日一诺钱庄买了大量的货物,这些都是他的货吧。”
他身边一名主簿道:“回公公的话,是的,这些货物都是一诺钱庄刚刚买下来的,这些人也都是一诺钱庄招来的人。”
赵飞将哼道:“那就只是郭淡自家热闹,别人家的危机可还没有解除。”
王一鹗皱眉道:“是呀!这不过是他一家热闹而已。”
南京三巨头在码头观望一会儿,又回到城内的集市去转了转。
孙家绸缎庄。
“你这绢怎么卖?”
“匹绢一两三。”
“一两三?”
田义惊讶道:“前些时候可只卖六钱啊!”
掌柜的道:“客官,您说的可是前些时候,前些时候是六钱,但如今就得卖一两三。”
赵飞将道:“你这做买卖的好生无礼,什么唤作‘就得卖一两三’?去年也才一两二。”
“那是去年。”
那掌柜的没好气道:“前些时候,这绢都堆在这里,六钱的价格,可就是没有人买,如今人家一诺钱庄将绢都买走了,结果这人就都跑来买了,真是的。”
他着实也气得够呛。
因为他前些时候以不到六钱得价格将大量的绢布都出售给一诺钱庄,不曾想,从那天开始,这白银购买力,每天都在减,花银子的人每天都在增多。
可真是亏到姥姥家去了。
但他并不记恨一诺钱庄,他恨这些买布的人,真是生得贱,便宜的时候,你们就都不来买,涨价了你们就都跑来买了,却个个还都嫌贵。
人都快气晕过去了。
殊不知那些买布得也气晕过去了,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后,廉价的货物,全都让一诺钱庄给买走了,银子是一天比一天不值钱,赶紧拿出来花。
赚钱的难过,花钱的也难过。
王一鹗他们三人,又出得门去,在集市里面转了转,虽然还没有恢复到危机之初的繁荣,但物价什么的,都已经恢复过来,并且还涨了一点点。
涨就代表有人买。
换而言之,南京已经彻底走出危机的阴影。
这令都还在等着王锡爵驾临的南京三巨头甚觉无趣啊!
就这样?
.....
卫辉府。
“来了!来了!”
梁馗与卫辉府的一些大地主,站在城门前,看到二十余两马车派成长队,缓缓往这边行来,脸上都露出了喜悦之色啊。
过得好一会儿,车队来到他们跟前。
只见周丰、秦庄、胡渊、曹达等一干京城大富商从马车下来。
“你们来了。”
梁馗走上前去,笑吟吟道。
周丰傲娇地哼道:“我们倒是不想来,实在是我那郭贤侄再三要求,我们才过来的。”
梁馗呵呵道:“你休想骗我,郭淡才不会再三要求,如今可是有不少商人想来卫辉府。”
周丰狐疑道:“当真?这才过去几日,我就不信卫辉府已经恢复过来。”
“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来到城里面,周丰他们顿时就傻眼了,满目琳琅,车水马龙的卫辉府竟然又回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
曹达惊讶道。
梁馗笑道:“在危机爆发之处,这些百姓把自家的作坊抢得一干二净!
前几日法院颁布告示,将出银子收购他们当初抢来得货物,这背后出钱得当然就是郭淡,他们又将买回来得货物,交予那些商人,让他们先卖,卖完以后,再给货款,结果你们也看到了。”
“这样也行?”
曹达犹如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听着就像似郭淡一个人在玩过家家啊!
梁馗哈哈笑道:“原来你们一时半会也看不明白啊!”
秦庄好奇道:“你就别卖关子,快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梁馗笑道:“其实很简单,当初百姓都是抢自家作坊的货物,有人抢得是布,有人抢得是纸,有纸的想要布,有布的又想要纸。
郭淡先全都收回来,百姓手中就只有银子,然后郭淡又交给商人,加着利润放到店里面卖,百姓便可拿着银子,各取所需。而那些商人拿着利润,又去生产货物,卫辉府已经有不少作坊重新开门。”
“原来如此。”
秦庄点点头,道:“郭贤侄可真乃神人也啊!”
梁馗笑道:“他非神人,你们才是神人啊!”
“此话怎讲?”秦庄又问道。
梁馗道:“若非他先告知百姓,你们马上就会回来,所有的作坊都将重新回到正轨,百姓可也不敢乱花钱啊!其实咱们卫辉府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存了钱,只不过之前大家都是惶恐不安,不敢乱花钱,最多就是买些粮食,我们这些卖粮食的是最清楚不过了。而如今三院重新回来,而郭淡也做出保证,百姓自然就无后顾之忧,也就敢大手大脚的花钱了。”
周丰当即怒道:“早知如此,我真应该敲他郭淡一笔。”
“哈哈......!”
“秦老哥,你可算是来了。”
忽听得一声激动的呼喊,只见一个五十来岁,须发黑白掺杂的老头冲了过来。
“你是谁?”
秦庄吓得一哆嗦。
“秦老哥,我是何青啊!”
“呀!还真是何老弟啊!”
秦庄惊恐道:“你怎变这般模样了。”
何青哭诉道:“你要不再来,我可就要去卫河里面躺着了。”
原来这何青乃是纺织作坊的染料供应商之一,他并未离开,因为他所有的钱都投着,结果亏得差点跳河自杀。
秦庄得知之后,叹道:“老弟呀!这做买卖难免有赚有赔,我也亏了不少钱,不过你放心,待我回去之后,整顿好作坊,就会先拨一笔货款给你。”
说着,他突然指着躲在后面,已经恢复到白白胖胖的陈平,“我们还将陈员外给拉来了,你不是还生产油漆么,你也可以让他先拿点货款给你,现在我们这里就属他最有钱了。”
“好说,好说!”
陈平躲在后面,挺不好意思,因为就属他没有亏钱,他刚好在休整期,而这回他过来,也是来赚钱的,因为卫辉府肯定有些破坏,故此郭淡让他过来整一整。
但就他除外,其余人都亏惨了。
反倒是卫辉府的百姓没有损失什么,当时秦庄他们离开,补偿了大量的货物给他们,危机爆发,他们自己又抢了不少,如今又全都卖给郭淡。
如果算上银子购买力的增加,他们还多赚了一点点钱。
现在秦庄他们又回来了。
当然,也只有卫辉府的百姓这么幸运。
但同时卫辉府的商人是亏得最惨得。
不过郭淡也没有让他们独自承担,他首先免除今年所有税收,连契税都免了,然后又让晋商的茶庄给他们提供无息贷款,以及要求秦庄他们先拨一些货款给他们,让他们恢复生产。
他们也是五味杂陈,白白损失大半年得收入,但好在这条命又捡了回来。
虽然目前卫辉府作为生产中心,还没有彻底恢复生产,但是运河周边的州府,也走上了恢复之路,其原因就是郭淡买了大量的货物,这些货物都得运出去,这又带动运河沿途州府的经济。
不过京城是恢复最慢得一个城市。
因为京城的经济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消费能力依旧强劲,只是受到江南地区的影响,才进入萧条,如今也要等到江南地区解除危机,京城才会慢慢恢复,这反馈回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目前京城的经济还是比较萧条。
但是一诺牙行突然扔出一个重磅消息。
一诺牙行表示明年不会关门,但同时提前回购股份,为期一个月,并且恢复股份交易。
也就是说,我虽然不关门,但是我的承诺依旧有效,你们可以拿股份来我这里换银子,还是以一分的价格回购。
奖池大厅。
只见数百人挤在里面,每个人抬头看着股份交易墙。
“一分了!一分了!”
忽听一阵惊呼。
马上又传来一阵惊叹声。
“一分一了!”
“哇......这么快就超过一分了。”
已经有人开出一分一的价格购买一诺钱庄的股份。
他们的叫喊声也传到了三楼的办公室。
刘荩谋瞧了眼坐在办公椅上的郭淡,只见郭淡双腿架在办公桌上,手里端着一杯酒,哼着小曲,真是面目可憎,当即哼道:“看来你的空城计已经成功了。”
“干杯。”
郭淡举杯酒杯,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卑鄙小人。”
刘荩谋才没有搭理他,还骂了一句。
其实整个回购计划,就是一出空城计,郭淡已经将钱都拿出去用了,奖池大厅的金库是空空如也。
如果大家真的抛,那他就死在这里了。
但如今股价都涨到一分一,那谁还会以一分的价格卖给郭淡。
不过郭淡是很有把握,因为他现在可是大明的财政顾问,不是官胜似官,甚至可以说是鲤鱼跃龙门,今非昔比,以前他那么卑微,都能赚那么多钱,更何况如今,这时候当然买涨啊!
承包大明 第七百三十二章 陛下,他们欺负新人!
在前些时候,市场上是堆满着货物,不见白银,而如今却恰恰相反,货物变得紧缺,银子却是开始泛滥。
原因就在于郭淡在极短时间内抛出大量的白银,虽然总得来说,白银肯定是紧缺的,但就是信息不对等,白银在一瞬间涌出来,从而造成白银泛滥的假象。
这却极大的刺激了经济,因为货物紧缺,就要生产货物。
大量的作坊又开始重新营业。
这又解决了失业潮。
运河再度繁荣起来,沿途州府得到恢复。
京城也渐渐恢复生气。
一诺牙行的股价是应声再涨。
而随着一道道捷报从南京等地传来,朝中大臣皆是一脸的问好。
弹指间......。
有弹指吗?
而关于王锡爵那句有关危机自然消失的玩笑话,也在朝中流传开来。
并且还真有不少人相信。
这危机是悄然无息的到来,又是悄然无息得离开。
他们可什么都没有干。
不少人真的为此气得犯病,我们要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就赢了。
王锡爵也对此非常无语,郭淡果然没有骗他,这危机真的是一下子就过去了,看到许多奏折上面,夸自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脸都红了。
那州府官员虽然都没有见到王锡爵,但除此之外,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写这报告,总不能就说郭淡洒了一堆钱出来,然后...然后问题就解决了。
这只能歌颂皇帝圣明,歌颂王锡爵运筹帷幄。
没有马屁,也要制造马屁往上拍。
当然,王锡爵他们可不会自欺欺人,他们知道这神也是郭淡,鬼也是郭淡。
这也证明,在财政方面,他们加在一起,可都不是郭淡的对手。
好在如今郭淡已经成为大明财政顾问,虽然万历连一文钱的雇佣费都不给,但可不能放着不用。
虽然危机已经渐渐过去了,但这一场危机还是遗留下诸多问题,国家、地方、百姓都蒙受了不小的伤害。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啊!
东阁。
“郭淡见过各位大人。”
“郭顾问来了,坐吧。”
申时行手往末端的椅子上一引。
“多谢。”
郭淡是不卑不亢坐了下来。
坐在他边上的可都是一些阁臣部臣。
申时行、王锡爵、许国、王家屏、宋纁。
这充分体现出大明财政顾问的地位。
其实这些官员也有意提高郭淡的地位,他们宁可自己不如大明财政顾问,也不愿意自己不如一个小牙商。
而不像某些电视剧里面去丑化或者矮化敌人,他们似乎认为输给或者打败低能儿一般的敌人,自己是很涨脸的。
“真不愧是我大明财政顾问,这出手可就是不一般,弹指间便令各州府都恢复过来了。”
申时行笑吟吟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