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不当炮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林喵喵
贤王听了不由失笑,道:“没有父皇旨意,谁敢带兵进京?你这是怕我造反的谣言不实,故意让我坐实呢。”
“叫我说,就算坐实又怎么样?”安然蛮不在乎地道。“我这人跟王爷想的不一样,既然我们没造反,皇帝非说我们造了反,我们不能让别人说陛下说谎,不是金口玉言,干脆就造反好了,既然喜欢给我们扣帽子,那我们就让他老人家实现愿望好了。”
贤王虽知道安然向来肆无忌惮,但是真没想到她连造反这种话,也能说的这样大言不惭,看了看周围的文臣武将,看大家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但没一个反对的,就知道他们其实也是跟安然差不多想的,并不想自己听到圣旨,进京受罚。
他为人向来敦厚——要不然也不可能容忍得了安然这样的人,还是个女人——本来是想进京跟父皇陈情的,他也知道自己一旦进京,只怕下场会不好,但让他造反,他是不愿意的。
本来他的确是这样想的——如果没有能影响到他的人劝他的话,就像在原身世界——但现在不一样了,有能影响到他的人(安然)劝他,再看看他的那些手下,没一个愿意自己死的,贤王不由叹息道:“造反会死人。”
这便是他不愿意造反的原因。
安然道:“王爷一旦死了,陛下肯定会清理我们这帮您的铁杆支持者,就算不会身首异处,为防止我们搞什么手脚,也肯定会被陛下发落到其他地方,分散开来,不会让我们继续聚在这儿。而我们一旦离开,朝中其他人多是庸碌之辈,只怕是守不住边关的,到时边关失守,昆族入侵,死的人只怕更多。”
“而王爷造反的话,一旦操作好了,大概也就是死京中一点点人。况且,王爷在民间多年,知道民间疾苦,朝中那些皇子,长于深宫,没一个有什么能耐的,到时他们要继了位,天知道会搞死多少人呢,王爷若即位,肯定是贤君,到时对老百姓好一点,岂不是大善?”
“这是我怕王爷想不开,于公说的,要说于私的话,如果有人让我去死,那我肯定会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说,至于为了保住自己的命,会死多少人,我管他呢,反正我自己不死就行了。反正我又不是圣人,生死面前,谁对我讲道德,谁就是最不道德的。”
贤王听了,低头沉思。
张参军看贤王似乎有被安然打动的迹象,忙帮安然添柴加火,道:“殿下,李将军说的对啊!王爷就算不造反,将来死的百姓,也不见得就会少,往大了说,王爷要即位了,王朝才能稳固,才能长久,要不然,别说死几个人了,只怕江山社稷都是要亡的,殿下就算不为其他着想,总要为江山社稷着想,您总不想将来异族入主中原吧?”
“就算这样,造反这种事,民间只怕不认同,到时民心向背……”贤王犹豫地道。
他平常在打仗方面,倒没这么多犹豫,但造反一事,非同小可,他不可能别人说几句,他马上就同意了的,这涉及的事情太多了,容不得他不多想。
安然道:“这没什么,历史向来是胜利者书写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秦王玄武门杀手足,逼父退位,却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明君,这有什么啊,只要王爷上位后,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会记着你的好,不会记得你是不是造过反的。况且又不是你主动要造反,是皇帝想要你的命,你不得不反,这性质不一样。”
看贤王犹豫,再看安然劝谏,其他文臣武将也纷纷发言,怂恿贤王造反。
开什么玩笑,他们当然不想贤王被承安帝杀了,毕竟他们已经绑到了贤王这条船上,谁想翻船呢?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305章 遗珠归来33
之前众人不敢说,是看没人提,他们不敢提;现在看安然和张参军都上跳下蹿的起劲,再看贤王犹豫,那他们自然也赶紧劝谏了,免得贤王不同意,真跑进京那可就糟了;又或者贤王同意了,造反成功了,到时想起他们没劝谏,岂不是从龙之功白白浪费了,所以众人自是赶紧劝谏了,反正他们既然不想贤王进京,那自然就只能劝贤王造反了。
贤王看手下都是这想法,他自然不能置所有人的意见于不顾,但造反这种事,也不可能不考虑一下,被人随便鼓动几句就大脑一热同意了,所以当下贤王便道:“我考虑考虑。”
安然点了点头,道:“这种大事,王爷是要考虑考虑,不过,王爷可不能考虑的时间太长,要知道,最先一拨请你进京奏对的快要到了。”
贤王点点头,道:“我会很快考虑清楚的。”
贤王说话还是很算话的,就在安然等人焦急等待贤王答复的时候,贤王不出一天就给了众人回话,表示愿意听从众人的意见,真的造反。
贤王这个决定,让帐下众人不由欢声雷动。
不过既然决定了下一步怎么走,那这计划就得赶紧制订了,不能等敌人上门了,还没想好一个章程。
好在安然既然早就想救贤王,而且一开始就想过造反救贤王,所以这时一提章程,安然就相当胸有成竹,当下便道:“既然已决定造反,那就要先派人将淑妃娘娘救出来,免得她被皇帝劫持当人质。另外,还要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要不然等他们反应过来,咱们京中谁没有亲人,都会沦为他们的人质。”
虽然很多人一旦决定从龙,可能就不会再考虑京中亲人安危了,但如果能考虑到,自然更好,不说别的,安然也不想到时李老太爷,还有李家人出事啊。
“我建议咱们到时带着一万精锐,但一开始不要进京,进京只带我那一千特种兵,这些精锐驻扎在城外,看城里情况行事,城里要是没事便罢了,要是有事再冲进来救援不迟。而咱们不派大军进京,只有一千个特种兵,扮做王爷的亲卫,就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等进了城,将淑妃娘娘救出来后,就迅速逼宫,怎么破城这我有办法,只要破了城,不用担心御林军,那些人没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根本不是这一千特种兵的对手,咱们争取一夜搞定这事,免得拖的时间越长,对我们越不利。”
“幸好信王造谣我们准备过年造反,所以这时京中应该还没准备,咱们偷偷杀回去,杀皇帝一个措手不及,还是可行的。”
安然的计划,众人听了纷纷觉得可行,当下便看向贤王。
贤王既已下了决心,这时便不会再犹豫,当下听了安然的计划,便点头道:“可,细节我们再商量。”
当下众人便做好了装作被皇帝捉拿进京奏对的样子,准备等进了城,靠近了皇宫再发作。
众人商量了三天,计划的差不多周全了,皇帝派来的第一拨太监便到了,向贤王宣读了皇帝的意思。
贤王便装作同意的样子,道:“既然父皇有疑,那行,我就进一趟京城,当面跟父皇解释清楚吧。”
于是当下便带着一千“亲卫”,启程。
那太监不疑有他,因承安帝派他上路的时候,还没王元娘呈上的证据,所以口气不是那么严厉,只说让贤王进京奏对,没说只让他一个人进京,所以就没阻止贤王带亲卫,毕竟才一千人,他不觉得一千人在京城能掀起什么大浪,毕竟京城除了御林军,还有京大营,人很多的,一千人能起什么作用?——这个时代的人,还不知道特种兵有多厉害,所以会低估这些“亲卫”的战斗力也很正常。
另外他还不知道,早在他来之前,已有一支万人精锐,悄悄拔营,由郑参将带着,向京城方向前进。
走到半路上的时候,碰到了第二个传旨太监,这次这个太监说话的语气就很严厉了,说是贤王意图谋反,即刻捉拿进京。
两个太监都来了,显然探子的消息是准确的,这让贤王觉得自己的计划做对了,要不然,要是没个准备,这会儿可真要难办了。
虽然这个太监说话严厉,但贤王知道这时要稳住对方,让自己带着这一千“亲卫”,所以当下贤王便和气地向那太监道:“小王正准备进京向父皇陈情,还望张公公通融一下。”
当下便使了个眼色,身边的心腹长随便给那太监塞了一千两银票。
那张公公此时还没搞清楚事情的严重性,想着贤王位高权重,淑妃娘家也不好惹,再加上又有钱拿,他是要卖贤王一个人情,免得来日贤王屁事没有,自己非要将人单独缉拿进京,得罪了他,不划算,于是捏了捏那银票,便没作声了。
其实贤王跟安然等人是做过预案的,预案中计划:一旦太监不允许贤王带“亲卫”,非要捉拿贤王单独上路,那就直接将那太监收拾了,然后找个人化妆一下,冒充太监,继续进京。
不过既然这会儿这个太监好说话,被贤王三言两语打发了,那这计划自然就不用启动了,继续之前的计划。
——张公公可不知道,幸亏自己一念之仁,要不然这会儿可就要见列祖列宗了。
当下众人便在两个太监以及几个缉拿人员的陪同下,很快来到了京城。
安然当下便请示道:“王爷,马上就要进城了,王爷不若在此休息片刻,待精神恢复了,也好有精力向陛下奏对。”
贤王点了点头,道:“李将军说的有道理,那……就在这儿休息一会儿吧。”
那两个太监都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只觉得安然说的也有道理,他们也不用那么强求,让贤王马上就进城,于是便随众人扎营,暂时休息一会儿。
但事实上,这是贤王跟安然等人订的营救淑妃计划。
当下安然拿着贤王的亲笔信和信物,带着一千“亲卫”里武功最高的两人,来到宫墙边。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306章 遗珠归来34
安然自然不会带这两人进去,毕竟他们的武功跟她比起来完全不够看,她怕宫里有高人,带着他们不但帮不了她什么,还会给她添乱,所以只让他们在宫外接应,她一个人进去带人,一旦她没按时出来,赶紧回去报告。
经过三年修炼,安然现在的武功,跟当初离京时,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可以说,她现在的功夫,应该已经是天下第一了。
虽然已经天下第一了,但要从宫中运出一个人出来,还是件难事。
所以这事她需要淑妃的配合,只要淑妃配合,就算她将她背出来难,淑妃宫中有人脉,她再化妆打扮成宫女,想来也能混出宫。
不过这时的淑妃,估计处境也很不好,甚至被看押起来了,毕竟贤王被认定造反谋逆,宫中的淑妃又怎么可能好好的。
安然来到淑妃殿前,发现殿前果然有重兵把守,看来他们猜的不错,淑妃的确被承安帝控制了,也是了,承安帝说贤王谋反,这么大的名头下,淑妃肯定会被连累的,毕竟一旦贤王没领旨,而是选择了抗命,到时淑妃就能派上用场了。
不过这些重兵对安然来说还不是问题,当下安然趁人不注意,轻轻翻上屋顶,计算着淑妃被关的地方,揭开瓦片,看了下,发现里面的确是淑妃,且是一个人独处,便轻轻翻了进去。
进去后,安然没马上联系淑妃,而是看了下周围的环境,看周围没有暗中监视的人这才出了来,不等淑妃反应过来就将她的嘴捂住了,轻声道:“我是贤王殿下派来救娘娘的,我放开手,娘娘不要出声,可以吗?如果可以,就眨一下眼睛。”
淑妃听了她的话,犹豫了下,眨了下眼睛。
淑妃之所以同意,是想着,这个姑娘应该不是骗人的,况且,就算是骗人的,也没关系,反正她已经这样了,更差还能差到哪儿去?
安然看她眨眼,就放下了捂着她嘴的手,然后拿出了贤王给她的信和信物,淑妃看了信和信物后自然相信了,当下不由轻笑道:“原来你就是李姑娘。”
“娘娘知道我?”
淑妃点了点头,道:“皇儿说过你很能干,说你是她的左膀右臂。”
说句实在话,以前在儿子的信中,虽然贤王说过安然是她的左膀右臂,但她一直存疑,想着一个姑娘能厉害到哪儿去,倒不是她不信儿子的话,而是她身边没有这样的姑娘,所以她根本想像不出来,女子厉害的模样。
但这时候,她看安然能不被人发现地摸到她这儿,她就相信了,暗道还真有这样的姑娘,竟能摸进皇宫这样守卫森严的地方,还不被人发现,而且,能被儿子派来营救自己,除了对方是个姑娘,方便跟自己肢体接触,肯定还因为对方能力出众,要不然不可能为了能跟自己肢体接触,就派个姑娘来,这样大的事,不可能为了这点小事,就不顾对方能力不行,派对方过来,毕竟万一为了能跟自己可以肢体接触,派个能力不行的过来,最后导致营救失败,那不是要影响大事么?
既然已经取信于淑妃,安然当下便道:“既然娘娘知道我是王爷的人,那我带娘娘走,娘娘愿意吗?”
淑妃听了,点了点头。
安然看对方毫不迟疑,就同意跟自己离开皇宫,暗道看来这个淑妃,是能认清情况、不会给儿子拖后腿的人,天知道她本来还怕淑妃思想保守,接受不了儿子准备造反的事,不打算离开,还准备了一肚子的劝词,现在看淑妃根本不用劝,就直接同意了,不由高兴,毕竟不用自己浪费口水,她自然高兴。
淑妃的确不是那种出嫁从夫、以夫君为天、不会违背夫君意愿的木愣之人,她是以儿子为重的人,早在承安帝要杀她儿子的时候,她就对承安帝没了夫妻情分——儿子是她的命根子,谁要杀她的儿子,谁就是她的敌人,便是承安帝也不会例外——所以这会儿儿子派人救她离开,她当然不会抱着出嫁从夫的想法,不愿意离开。
既然淑妃同意离开,当下安然就将淑妃背在背上绑好,然后展开轻功,再次攀上了屋顶。
淑妃并不是很重,所以安然比之前更有信心一点。
更何况,淑妃还很知道事急从权,不摆谱,当下听说要离开,便将那一身累赘宫装脱了下来,换了贴身短打打扮,方便安然背着离开,不会一身长裙,行动不便——万一刮到了哪片瓦,掉了下来,被人发现了,那可不好。
安然有信心将淑妃安全救走,倒是淑妃提心吊胆,特别是看安然背着她,一个旱地拔葱,跃上房梁,再从房梁攀上屋顶,然后从屋顶一溜小跑,又等着巡逻的人离开,再从自己的宫殿跳下,再跃上另外一个宫殿房顶,就这样跃下又跃上,从屋顶逃跑,每次跳上跳下,又或者等待巡逻的人离开,淑妃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安然力气用尽了跳不上去或者落下时跌倒了,又或者被巡逻的人发现了,毕竟宫中御林军也不是泛泛之辈,她真的害怕安然被他们发现了,又或者包围自己宫殿的人,发现自己离开了,通知了皇帝,皇帝下令将皇宫团团围住,一定要将她搜查出来。
万幸,这些都没发生。
看着红墙绿瓦在自己的视线越来越远,淑妃这才有了一种终于逃出生天的感觉。
安然将淑妃安排到之前贤王早就说好的安顿地方,然后便跟两个手下,来到贤王跟前。
“殿下,已经休息了好一阵子了,天色不早了,咱们是不是进城,早一点跟陛下解释清楚,也能早一点让殿下安心。”
贤王见了她,再看安然暗暗点了点头,就知道安然已将他母妃成功救出,当下不由激动,略微平复了一下心情,便挥手,沉声道:“出发!”
就在贤王等人准备逼宫的时候,宫里的承安帝等人尚未发现淑妃已逃。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307章 遗珠归来35
之所以承安帝一时没发现淑妃已逃,是因为将淑妃关了后,没人觉得淑妃能从守卫森严的皇宫逃脱,所以只是一日三餐给她送饭,平常没人去看她。
正因如此,还没到饭点,所以宫里没发现淑妃被人弄走了。
直到贤王大军悄无声息杀进皇宫,承安帝接到了消息,发现宫中御林军根本顶不住,不大会儿就节节败退,承安帝不由大急,准备叫人绑出淑妃,要挟贤王的时候,这才听说,淑妃早不在宫中了,不由呆了。
承安帝看淑妃已经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救走,就知道贤王这杀进宫,是有准备有计划的,当下不由紧张起来。
说句实在话,虽然之前承安帝给贤王定了谋反叛逆的罪名,但事实上心里清楚,贤王没谋反叛逆,只是,他忌惮年长且大权在握的成年皇子,怕他们哪天就要行玄武门之事,所以听信王造谣,也就假装听进去了,将贤王定了罪。
那时,他以为杀个贤王,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在他的印象里,这个儿子挺老实的,应该会老实听话,乖乖被他缉拿回京。
哪知道,这个儿子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竟然不乖,不老实,仗着手中有兵,竟然杀到了京城,真的行了玄武门之事,这下他就慌了,想着莫非信王真没造谣,贤王真的要造反谋逆?
不过不管信王是不是造谣,这会儿他都暗暗怪信王,觉得要不是信王造谣,还有王家那姑娘伪造证据——不错,他知道王元娘那肯定是伪造的证据,毕竟他不相信贤王会傻到那种程度,明目张胆地写那种造反书信,怎么着也要写些密语才对——要不然他根本不会兴起给贤王定罪的想法。
而他要没提前给贤王定罪,贤王就算真想造反,应该也不会现在就动手,那他好歹还能多活一段时间,现在好了,自己逼的人提前造反了,而自己,这次只怕是危险了。
不过没时间让他多想,当下承安帝便准备派人朝外面送信,想让京大营赶紧进宫救驾。
不过他派的人,可没那么容易送信出去——被贤王的“亲卫”拦截了一批,还有一些漏网之鱼,也被郑参将率领的一万大军拦截了。
不错,郑参将率领的一万大军日夜兼程,早就到了京城附近,安营在京大营附近,就为了拦截有人找京大营。
一万大军消耗不少,沿途有补给还好一点,但到达京城后,每人只带了十天干粮,一旦粮食尽了,安然那边带的人逼宫行动失败,要么攻城,要么只能退回边关,不过一旦逼宫失败,只怕承安帝就会发现这支军队,到时追杀不可避免,所以这次逼宫,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而安然的行动显然是成功的。
宫中御林军虽有万人左右,但这些人,没经过真正的战场血斗,更不像安然的特种部队,全能以一敌百,所以收拾这上万人,只在一击之下就将之杀败了,成了败军之后,这些人就成了溃军,就算有上万人之多,也没一点用处,只知道四处逃跑,让贤王等人,很快逼近承安帝所在的乾清宫。
到这时才有一点点伤亡,因为承安帝身边的近卫都是死忠之士,也是战斗力最强的。
不过伤亡也不算很大,在安然的预估范围之内。
在击溃了最精锐的近、卫、军后,“亲卫”便逮到了承安帝,押到了贤王面前。
承安帝看到贤王,不由怒道:“原来你还真想弑父,弑君?”
贤王淡淡地道:“不,我根本没想过造反谋逆,但父皇非要说我造反谋逆,既然如此,那只能如父皇所愿罢了。”
贤王copy了安然说的话,承安帝听了差点吐血。
“你弑父弑君,必为天下不容!你这位子,坐不稳的!”承安帝道。
“我怎么会弑父弑君,只是想让父皇换个地方住着罢了,只要父皇愿意禅位给我,我又怎么会杀父皇。”
承安帝听了不由一怔,继而想到历史上玄武门之后,李渊也是这个待遇,这让承安帝心中不由一宽,暗道只要不死那就还好,他最怕的是,贤王将他杀了,那他就什么指望都没了,只要不杀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指不定还有翻身的机会。
当下贤王便让人将承安帝看了起来,承安帝下旨,让出军政大权,尽归贤王,并立贤王为太子。
宫中生变,一些世家大族不及第二天,早在晚上就知道了。
而王家这样的大家族,自然早就知道了。
王家知道了,王元娘自然也知道了,当下脸色不由变了,暗道怎么会,怎么会是这样发展?自己说他造反,他还真造反,甚至让他造成功了?这样一来,他岂不是又能当皇帝了?难道无论如何,贤王都会继承大宝?凭什么啊!她都重生了,都成功让承安帝要废他了,他怎么还能继承大宝?
更重要的是,一旦他要真成功了,成了皇帝,自己伪造他造反,还跟他义绝,那她岂不是要比上一世还要惨了?
不错,王元娘是重生的,上一世,她嫁的是信王,结果,信王没当成皇帝,当了皇帝的是贤王,并且因信王跟她曾密谋栽赃陷害他,最后被他废了王位,成了庶人,还被幽禁在怀恩殿。
她堂堂世家大族王氏女,堂堂亲王妃,最后被人这样对待,重生后,她自然是不甘心,于是便故意嫁给贤王,就是想整死他,至于能不能再嫁信王,当王妃,她都无所谓了,只要能收拾贤王她就满意了。
所以安然奇怪王元娘喜欢信王,还嫁给贤王,难道不怕将来就算扳倒了贤王,也嫁不成信王,是因为王元娘倒不是确信自己一定能当皇后,然后信王也不会介意自己之前嫁给贤王的事,而是完全不在意,只想扳倒贤王,给自己前生报仇。
现在好了,这仇眼看着是报不成了,且因为她做的“好事”,估计比上一世还不如,连命都要活不成了,这让王元娘怎能甘心呢?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1308章 遗珠归来36
可是再不甘心又能怎样呢?贤王都已经成功逼宫了。
等第二天传来消息,说是贤王控制了宫中,之后又立为太子,王元娘就知道,自己真的完了。
不过万幸的是,贤王这时候事务繁忙,还来不及顾得上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