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有了鲜花和迎接的队伍,锣鼓铙钹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块由大队长阮成胜亲自负责。大革命期间,几乎每个大队都建有自己的文工队和地方戏剧团,水平自然是极其有限的,锣鼓铙钹之类却是预办得甚是齐全。除了演唱样板戏,如今逢年过节也耍狮子舞龙灯,这些法器亦派得上用场。阮成胜摆出了全套“仪仗”,两套锣鼓两架龙灯两头狮子,其中一套是临时从麻塘湾大队借来的,连人带家伙都邀了来。说好了,不但管饭,而且还管每个人两块钱的工钱。
现今的柳家山大队,制砖厂按月有三百元管理费缴纳,金银花也已有了收成,论大队的集体积余,在整个红旗公社都算得是拔尖户。这笔开支还管得起。
柳家山大队从未这般荣耀过,破天荒第一次,一定不能搞砸了丢人!
对于这么隆重的庆祝仪式,柳俊事先并不知情。这纯粹是大队的事情,五伯没有必要和他商量。说到底,柳俊还是柳晋文一个未满十岁的本家侄儿呢,也不指望五伯当真事事与柳俊通气。这也没什么,反正就算知道了,柳俊也绝不会阻拦。根据现阶段的国情来看,这样的形式主义和官样文章还是很有必要的。权当是过节,闹腾一番,乐呵一番,又有何不可?
相对而言,早在前些日子便已于五交化公司门市部不远处开张营业了的“巧巧面包屋”,却是无声无息,只有程新建和方文剔赶来放了两挂鞭炮。原本老林和康小刚也要来的,算是找个机会赔礼道歉。方奎来探口风的时候,被柳俊一口回绝。
什么玩意!
要不是他们亲自上门送来了营业执照,柳衙内才懒得再看他们一眼。
人群里未曾看见柳兆玉壮实的身影。在今天这个大日子里,他也领受了一个光荣的任务,那就是为县上的领导准备一顿午饭。自然,厨房里的活计用不到柳兆玉一个大老爷们去操持,自有一帮子大姑娘小媳妇供他差遣。他要做的就是掌控局面。
“记得,去问一下阮家三阿婆(柳俊的外婆),看你十二叔喜欢吃什么菜!”
柳晋文临出门的时候,特别交代柳兆玉。
一些未曾分配“接待任务”的闲散社员,在工厂里外转悠,看看这里,摸摸那里,口中啧啧不已,自是人人都称赞晋文支书的魄力和能耐。
一个大队搞起了两家工厂,不要说向阳县,只怕全宝州地区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腾飞机械制造厂”,光是这个招牌,大约也隐然昭示着柳家山大队的经济即将腾飞起来了!
上午十点左右,两台吉普车出现在柳家山南面的乡村公路上。向阳县党委会成立后,原先的一套班子变成了两套班子,在职副县团级的干部增加了好几人,为了不耽误工作,严玉成一咬牙,增购了两台吉普车。自然,都是二手货,由县上驻军那里半卖半送搞来的。考虑到台山区和红旗公社的领导们都要参加这个剪彩仪式,柳晋才派出了两台吉普车,沿途将这些头头脑脑们都一并拉上了。
学生们挥舞鲜花,整齐划一地喊起了“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领导们笑容可掬,一路点头而过。柳衙内追随在柳主任身后,居然也享受此等殊荣。
来到工厂前面的空地上,锣鼓铙钹和唢呐整天价响动起来,狮子和龙灯摇头摆尾,好不热闹。
虽说柳晋才是自家兄弟,礼数不可废,柳晋文还是将柳家山大队支部委员会成员一一引介给柳主任和其他领导,大家握手如仪,好一番寒暄。
然后锣鼓声止歇,红旗公社党委书记张木林和台山区一把手分别做了讲话,最后是柳晋才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即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柳家山大力发展队办集体企业的思路和作法予以充分肯定。柳晋才方当壮盛,精神抖擞,中气充沛,又是教师出身,讲话抑扬顿挫,文采斐然,兼之在自家地头,群众热情如沸,短短十几分钟讲话,居然被雷鸣般的掌声打断了四五次之多。
柳俊站在台下,仰头上望,前世记忆中满头白发、风烛残年的老爸逐渐被主席台上一裘白衣,风神俊朗的老爸所取代,刹那间触动衷肠,泪水模糊了双眼。
重生之衙内 第一百零三章 挂历广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衙内最新章节!
喧嚣过后是宁静。七月一日的剪彩仪式风光热闹,爱红火的社员们过足了瞧热闹的瘾头之后,各回自家的责任田里忙碌去了。
柳晋文这个“腾飞机械制造厂”的厂长正式走马上任,在二手办公桌前志得意满地坐了下来。做了一辈子基层干部,这是柳支书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办公桌。
柳家山的大队部内,只有一张破八仙桌和几条长凳。开会时用的,平日办公,就在柳晋文家里。工厂的办公室虽然也很简陋,毕竟有办公桌椅,算得窗明几净,甚至还有一把吊扇。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办公室。柳晋文放下茶杯,打开抽屉看看这里摸摸那里,深感满意。
作为机械厂的真正大股东,柳俊可没有五伯那般悠闲。
技术方面,有张力负责,请了两个师傅,都是张力的老同事,其中一个还是他的徒弟。另外在柳家山挑选了四名念过初中,有一定文化底子的年轻后生进入工厂当学徒。对这四个学徒的选拔,柳晋文的安排也很见功底。柳家山三大姓氏,一柳二阮三周,柳姓后生安排两个,阮姓和周姓后生各安排一个。
毕竟柳晋文不单是工厂的厂长,还是柳家山大队的支书,一碗水要端平。
虽说不是进公家单位吃国家粮,能进工厂做学徒,不但能学到技术,还能拿到可观的工资,可是人人都翘首期盼的美事。一碗水不端平,只怕会被人背后戳脊梁骨。
柳俊原来的意思,只要五伯坐镇就好,五十几岁的人,不必安排什么具体的工作,但柳晋文怕闲,主动要求兼任会计一职,柳俊自然不反对。至于出纳,理所当然由名义上的大股东柳兆时担任。
这个也可以理解,钞票还是要放在自家人手里掌管的。企业才开张,不可避免带有家族经营的痕迹,日后发展壮大了,再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去管理好了。而且眼下,就算柳俊想按照现代企业模式管理,一时三刻,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职业经理人”和“人才市场”这两个行当,离在国内冒头还早着呢。
投资这个工厂,几乎将柳衙内的腰包折腾得空空如也。银根吃紧,得赶紧产生效益。这段时间以来,柳俊逐渐适应了有钱人的日子,大把钞票花出去,既不蹙眉亦不心疼的感觉当真不是一般的爽!
早在剪彩仪式前几日,工厂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运作。之所以要将剪彩开张的日子定在七月一日,乃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柳晋文毕竟是有二十六年党龄的老党员了。
之前几天,张力和两个师傅已经加工出了一台400型的制砖机,眼下正在加工第二台。这又面临着一个新问题,第一批原材料即将告罄。总共只进了三套机器的材料。不是柳俊不肯多进一些,实在是资金紧张。虽然过两天便可以在火电厂结算到六月份的款子,刨去成本尽利润有一万多元,足以再购进好几套机器的材料。然而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卖掉产品,资金回笼,自己养活自己。
无限制地投资进去,不产生效益,明显是不行的。
上辈子柳俊虽然是个生意白痴,这样浅显的道理却也懂得。
这就关乎到销售团队的建设问题。老实说,三五几台机器的销售并不放在柳俊眼里。七月一日闹了这么大动静的剪彩仪式,靠口口相传,不久之后也会有人主动登门求购。
只要放宽了政策,心思活泛的能人不在少数。今后几年之内,开设制砖厂的美好前景,许多人都能预测得到。
但显然,坐等客户上门,搞“酒好不怕巷子深”那一套是不行的。若如此,实在对不起重生者这个身份。得主动出击,做广告宣传。
广告创意毫不为难,后世有太多现成例子可以借鉴。随便抄袭一个三流的创意方案,在一九七九年都能成为经典。难在太缺乏广告载体。
电视台?有啊,中央的。最少也是省一级的。报纸?也有,不用到中央和省里,宝州地区就有日报社。问题在于,你愿意掏钱,人家还不给你登呢。
堂堂党报登你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开玩笑!
倒是可以借助新闻稿的方式试一下。这个得找小舅阮成林,他如今是红旗公社的宣传干事,柳家山大队闹出这么大动静,他职责所在,该当主动给《宝州日报》发个通讯稿。不过通讯稿发出去之后,人家用不用还得两说。这不是能够把握在自己手头的办法。
想来想去,只有用挂历这个招数了。
美女挂历、名车挂历、山水挂历,国内大约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现,至九十年代初中期达到泛滥成灾的效果。不过在一九七九年,绝对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印制精美的挂历,当时不要说普通老百姓,便是在龙铁军家里贴一张都不掉他地委书记的份。
看来得走一趟省城了,顺便去看看周先生与师母。
要印制彩色的挂历,谅必宝州地区尚找不到如此实力的印刷厂。
……
“你要去大宁?跟谁去?”
阮碧秀问道。
糟糕,这段时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柳衙内自以为是个“大老板”了,浑没想到自己还不满十岁呢。小孩子家出那么远的门,没人陪同能行?
“小舅陪我去。他刚好也想去看看周伯伯。”
幸好柳衙内脑筋转得快,一时三刻便将小舅推了出来。
“你小舅不用上班了?”
“他有假期的嘛。人家如今可是国家干部呢。”
“没事去大宁做什么?来回车费不少呢。”
阮碧秀这是站在一个当家人的立场上,优先考虑经济问题。
“嘿嘿,妈,这你就不懂了。现在周伯伯可是省委党校教务处的主任,说不定以后还要升。小舅多跟他亲近亲近绝无坏处,日后得便给小舅弄一个党校进修的指标,那可就占大便宜了。”
柳俊忽悠老妈。
道理上是这样的,不过阮成林如今才是什么级别?刚刚参加工作一年的青皮后生,去省委党校培训?在心里想一想还差不多。
阮碧秀做派出所指导员的人,原本精明干练,不容易被忽悠。关键在于她老人家一点都没提防自己儿子,这么着,一不小心就着了道儿。
“嗯,这么说也有道理。”
“不是有道理,而是大有道理。”
柳俊笑道。
“反正我自己有钱,利民维修服务部那边,可以预支工资。也不用小舅给我掏车费。”
呵呵,又是一次忽悠。利民维修部都跟柳衙内没啥关系了。不过为了按月交钱给老妈,这个名目还是要的。省得被她怀疑儿子的钱来路不正。与公安民警同志打交道,该小心还得小心。
既然安全和经费都没问题,阮碧秀也便不再阻拦。
阮成林对柳俊突然抓他的壮丁很感意外,不过听说所有差旅费都可以在腾飞机械厂的财务上报销,便即欣然应诺。他二十岁的青皮后生,能到省城去免费逛一逛,何等不美?在此之前,他连宝州市都没去过呢。向张木林请假,张木林自然是笑眯眯的点头答应,亦不问阮成林请假所为何事。
一大早坐上长途班车,摇晃了七八个小时,到达省城已是华灯初上,再转两路公共汽车到党校,天已经完全黑透了。所幸上次来过,倒不至在党校内迷路。
周先生最大的爱好乃是看书,晚上没有公事的话,通常都不出门的。柳俊和小舅提着大包小包的向阳县土特产,气喘吁吁敲开了先生的家门。
夤夜到访,先生惊喜不已,尤其是师母,高兴得什么似的,望着柳俊笑个不停,打问明白他们尚未吃饭,忙即转身去操持饭菜。
“小俊,成林,怎么想起来看我这老头子了?”
先生乐呵呵地问道。
柳俊扁扁嘴,道:“伯伯,你今年才五十出头吧,正当年富力强之时。你自己照照镜子,老也不老?”
这倒并非拍马屁。先生在向阳县的时候,缺衣少穿,潦倒落魄,又不修边幅,看上去差不多有六十岁了。如今当上了省委党校的教务主任,正经八百的领导干部,人人敬重的教授,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消瘦的脸刮得干干净净,整个人神采焕发,精神得紧,仿佛骤然间年轻了十几岁似的,哪里还有半分衰迈之态?
先生开心地笑了起来,随口问起向阳县的近况,听说蜜蜂养殖已然开始推广,许多社员踊跃加入养殖户的行列,并且已经有蜂蜜产出,先生不住点头,甚是喜悦,说道:“要注意销售的问题,不要像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里面写的,丰收之年反倒收入下降。”
柳俊点头应道:“伯伯所言甚是。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这是《汉书·食货志上》所载原文。柳俊倒不是故意卖弄,与先生说话时许多时候都是引经据典的,一开始是投其所好,渐渐的习惯成自然了。用在这里尽管有些不伦不类,也还沾得上边。
先生连连点头,喜道:“看来我离开之后,你的学业并未荒废,好啊,好啊……”
“伯伯,我现在说话,人家都说我像个老头子似的。”
柳俊故意装出愁眉苦脸的样子。
先生笑骂道:“胡说八道,文言文乃是国学根本……呵呵,小俊,你不是故意拿这个借口来堵我吧?怕我考校你的学问?”
暴汗!
先生何等睿智,这般小手段焉能瞒得过他?柳衙内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赶紧转移话题,不然老夫子真个考校起学问来,可不是玩的。
“伯伯目光如炬,这个销售问题确实是关键呢。我们这次来,也是为了柳家山机械制造厂的销售问题。”
“柳家山机械制造厂?”
先生一阵愣神。大约一时三刻还无法将柳家山这等穷乡僻壤与机械制造厂扯到一块去。
成功将老夫子的注意力从“国学根本”上头转移,柳俊心中大喜,连忙将“腾飞机械制造厂”的事情汇报一番,也毫不保留地说出了此番省城之行的目的。
“印挂历做宣传?好啊,小俊,这个主意着实高明,谁想出来的?”先生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大约也已经猜到了个大概:“啧啧,在柳家山建机械制造厂,晋文支书果然是大智大勇之人。”
却不知柳晋文若听到周先生这般评价,心里该是何等荣耀。
要知道,如今的周先生已不是当初麻塘湾的“周癫子”,而是堂堂省委党校的教授。身份不同,说出来的话语份量自然也有天壤之别。
“嘿嘿,伯伯,你就别管这个主意谁想出来的了。我对省城两眼一抹黑,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去哪里找这个印刷厂呢。”
资讯不发达当真讨厌,连个114查号台都没有。
“呵呵,这个可考倒我了,伯伯也不知道呢。”先生笑着说道:“不过没关系,明天我到总务处问问就明白了。他们知道。”
省委党校有多少资料要印刷?总务处自然有印刷厂的联系方式。
周主任亲自出马,总务处的同志很热情,立马便给他们联系上了大宁市第三印刷厂。为了保密起见,柳俊没有在电话里说做广告的事情,只是说要印一批彩色挂历。印刷厂一口应承,说没问题。
果然也是没问题,大宁市第三印刷厂颇有实力。柳俊将设想一说,他们很快便拿出了方案,挂历头像选的是当时几名十分当红的电影演员。
反正眼下也没《著作权法》这个东西,只要不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肖像,别人的尽管用。那叫看得起她!打官司?那是断然不会的。
柳俊总共印刷了一万份挂历,都是单页的,一个美女头像加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零年两年的日历。其中八千份打的是“腾飞机械制造厂”的广告,两千份打的“巧巧面包屋”广告。
老实说,作为国内第一份挂历广告,图案设计远谈不上精美,装帧印刷更是粗糙不堪。然而阮成林却看得目瞪口呆,啧啧连声。当即就跟柳俊说好,最少得给他一百份,他要拿去送人情。
嘿嘿,有人自愿帮忙派发广告,哪有拒绝的道理?
这一万份挂历发出去,可以预见机械厂的订单将如雪片般飞来,只怕要将五伯和张力他们搞得应接不暇,人仰马翻。
重生之衙内 第一百零四章 巧巧面包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衙内最新章节!
纵算柳衙内先知先觉,睿智不凡,仍有许多事情始料未及。美女挂历才发放了一小半,广告效果立竿见影,煽情一点说,那可是轰动性的。只不过,首先手忙脚乱人仰马翻的并非柳晋文和张力,而是巧巧面包屋,是柳衙内和梁巧老板。
巧巧面包屋开张在腾飞机械厂之前,开业之初,营业状况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说是境况惨淡。当时烤面包机功能十分单一,就能烤一种圆面包。对于这个洋玩意,向阳县的人民群众大都是持观望的态度。面包金黄喷香,松脆爽口,还抹了蜂蜜,吃起来味道很不错,只是价格太贵,两毛钱一个呢。那时吃个包子也就五分钱一两粮票。
定价为两毛,也是经过反复计算的。关键在于成本较高。当时面粉是统一供应的,要有粮本和粮票,国营饭店自有定量标准,似巧巧面包屋这等私人的店子,粮食局和粮站都不可能给予额外的面粉供应。面粉要在农贸市场购买,当时所谓之“议价粮”是也!品质倒是有保障的,就是价格偏高。
要说,以柳俊目前的能耐,也不是到粮食局搞不到一点面粉。不过老实说,他那面粉柳衙内还真有些瞧不上眼。都是些陈年宿货,烤出来的面包口感不佳,没的砸了自家招牌。
一连几天销售量都上不去,梁巧急得什么似的。因为小俊说了,这些面包,如果两天之内没卖掉,就要全部丢弃,不能再卖。
连续几天都是几十个几十个的面包被丢掉,一贯对柳俊千依百顺的梁巧也忍不住质疑他的决定:“小俊,这……这也太浪费了呀。糟蹋粮食,要遭雷……雷……”
说到这里,梁巧意识到不对,慌忙掩住了嘴。
柳俊笑着给她补足:“要遭雷劈的是不是?”
“不是,不是说你啊……”
梁巧忙伸手来掩他的嘴,满脸惶急。农村出来的小女孩,很信这些东西。
柳俊顺势抓住她的手,轻轻一带,巧儿柔嫩的身躯就靠到了他的肩头。她比柳俊高,这种温香软玉在怀的感觉便差了一些。
老天爷也真是促狭,咋就不让人重生回稍微大几岁的时候?岂不是可以立时爽歪歪?嗯嗯,不过那样一来,又未必能与巧儿相逢相识了,怕是早被那个叫桂花嫂的可恶媒婆卖给了老光棍。
巧儿在柳俊肩头稍稍靠了一下,便急忙挣脱开去。
怕别人看见呀。
店里可是请了一个帮工,叫梁秀菊,也是枫树大队人,十八岁,算起来是梁巧未出五代的堂姐。梁秀菊挺能干,做事利索。有她相伴,柳俊不在店里的时候,梁巧也有个说话的人。原本想叫梁巧的姐姐梁少兰来帮忙的,可巧梁少兰刚生完小孩,脱不开身。
“傻丫头,做生意讲究个信誉。面包放得两天,就不新鲜了,吃起来口感很差,会影响我们的声誉。”
梁巧点点头:“我知道,你说的总是有道理的。我就是有点心疼……”
“不用担心,生意很快就会好起来,怕只怕到时候你忙不过来。”
“嘻嘻,那才好呢。”
梁巧露出很是向往的神情。
她对柳俊说的每句话都深信不疑,不过亦未曾料到这个“忙不赢”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突然。
因为产品不同,美女挂历发放的对象和范围也是不同的。机械厂的挂历主要发放到各个乡镇,小部分发放到邻近的宝州市和青安县。巧巧面包屋的广告对象,自然全部集中在向阳镇一隅之地。两千份挂历发出去一半,巧巧面包屋就差点被挤破了门槛。
更有甚者,一招待所新任所长钟山亲自登门,要求巧巧面包屋每日最少供应一百个面包,他要给招待所的客人作为早餐之用。
梁巧有些为难。这孩子心眼实,眼见得面包一下子变得供不应求,心想人家开口就是一百个,还是“最少”,答应了他,别的客人上门却买不到可怎么办?
“小梁同志,一招待所是什么地方,你不知道吧?里头住的可都是县里的领导,甚至还有省里和地区的领导,这可是政治任务。”
钟山见梁巧为难,便有几分不高兴,端出了“政府采购”的架子。只是穿着淡蓝色工作服,头上戴着淡蓝色工作帽,腰间系着白围裙的梁巧漂亮得紧,钟山终究不能完全板下脸来。
柳俊听到钟山的声音,从里间走出来,笑道:“钟叔,你好。”
“小俊?你怎么在这?”
钟山大为讶异,实在未曾料到在这里也能碰到柳俊。
他是前红旗公社的副主任,与柳俊是老相识。现今也算是严玉成和柳晋才的嫡系亲信。
“这店是我姐开的啊!我在这帮忙呢。”
柳俊笑着朝梁巧婀娜的背影指了一指。柳俊原本不想太张扬,面包店这种地方,人来人往的,很容易传出话去。只不过涉及到梁巧,由不得柳俊不高调出场。柳衙内恨不能在梁巧额头打上“柳”字烙印,昭告天下——这是本衙内的女人,谁要是敢欺侮她或者打她的主意,老子跟你死磕!
“你姐?”
钟山显然不信。对柳家的情况,他可是比别人了解得更清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