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让你窝心
不过大家也觉得陆秀夫有些过分了,此间情况刚刚都已看到,小皇帝亲训新军是十分辛苦的,其目的不也是为了复国大业吗!且陛下业已答应待忙完军务就开经筵听讲,可其却操之过急,这下惹得其大怒,连让他们给忽必烈讲学的话都说出来了,这下真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只会将陛下推向武人一边。
“呵呵,大家不知道陛下极为聪颖,当日在疫船上三日之内《论语》就能倒背如流,让吾惊为天人。此后应知事和江尚书、邓御史三人教导陛下,他们乃是当世大儒才俊,陛下的才学更是日新月异,四书五经皆已通读,书画杂项也是触类旁通。”刘黻这时站出来笑道,“陛下是不是对这些早已烦了,所以不想再开经筵了”
“嗯,还是刘知事深知朕意,千篇一律的东西就不要没完没了的啰嗦了!”赵昺面色稍缓,看向刘黻苦笑着道。
“陛下,人各有所长,臣之所学也不无偏颇,且学无止境,即便学贯古今,通晓百家也不敢妄言学得万分之一,陛下还应采百家之长,切勿只学的皮毛便止步不前啊!”应节严这时也起身言道。
他知道陛下当初到琼便提出韬光养晦,整训精兵、发展经济的方针,但是行朝的败落使得其不得不放弃韬光养晦的想法提前暴露了实力,可如此也令陛下整训新军的计划搁浅。不过显然其并没有放弃这个目标,当下正是在补课,而陆秀夫此刻以开经筵这等‘闲事’来阻挠,确是选错了时机,从而激怒了小皇帝。
“先生说的有理,是朕急躁了,还望陆相勿怪。不过我们大敌当前,整训新军之事万不能耽搁!”赵昺知道这两位是在给自己打圆场,也就赶紧就坡下驴了。
“臣不敢,是臣鲁莽了!”陆秀夫急忙施礼道。可也猛然意识到小皇帝并非寻常孩童,其有着自己的主见和想法,绝非几句好话,或是胁迫之言就能让其改变主意的,操之过急只会让小皇帝愈加反感。
“陛下,臣也有一急事禀告!”见局面稍有缓和,但还是颇为微妙,市舶司提举潘安出言道。
“潘爱卿请讲!”市舶司现在是琼州的另一个钱袋子,赵昺当然要看紧,便一直由潘安主持。
“陛下,当前信风已起,过海的商船大批经过海峡前往希夷诸国,他们往往会在琼州停靠补货加水,并缴纳课税。”潘安禀告道。
“正是,这些事情不是很正常吗难道有人夹带私货!”赵昺皱皱眉言道,并不觉得有什么异常。
“陛下所言不错,因为琼州课税很低,且周围太平,许多内陆的商家便直接将货物运到琼州再与蕃商交易,甚至有蕃商干脆早在去年便停靠在琼州与内陆商贩交易,以此可以省掉诸多的课税。”潘安言道。
“咱们实施较低的课税不就正是为了吸引蕃商和内陆的商贩在琼州交易吗!”赵昺更加奇怪,这潘安也非磨磨唧唧的人,今日怎么竟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陛下,臣发现前来交易的船只中居然有斡脱商船。”潘安言道。
“斡脱商客!就是那帮替鞑子放高利贷的家伙们”赵昺皱皱眉反问道。
赵昺知道蒙古人发达于蒙古内陆,物产不丰,所需的基本生活物资都需商人贩运交易。从成吉思汗时期起,蒙古贵族就提供本银,委托中亚木速蛮商人经营商业,斡脱在蒙元时期是一种特殊的商业行为。其本质是这种商业活动的资本来源于蒙古王公贵族,经营者是当时被称为回回人的西域色目商人。这种商业的经营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放高利贷;另外一种为远距离贩卖货物。
斡脱发放高利贷,用官方提供的本金从中坐收高额息银,以维持军费所需和获得奢侈品,可以说是奉旨放贷。蒙古初期,高利贷的年息是百分之百,次年息转为本,又复生息,一锭银十年之店竟能本利共合一千零二十四锭。这种掠夺性盘剥当时称为“羊羔息”。
追征斡脱钱债﹐对居民为害很大。如果负债人无力偿还﹐便籍没财产﹐甚至断没妻子儿女。蒙古汗廷甚至曾经规定,斡脱被偷盗或抢劫而一年之内不能破案,由当地居民代偿,如不及时赔偿,就作为债务,迫令纳“羊羔息”。斡脱钱债使许多民户甚至一些地方官吏破产,陷入典卖妻孥还不足以偿债的境地,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堪比现代的驴打滚。
入元以后,皇室、妃主、诸王的斡脱不断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它们的地位很特殊,加上当时往往按职业划分人户,政府为持有圣旨、令旨的官商专立户籍﹐称为斡脱户。忽必烈下令设诸位斡脱总管府、斡脱所、斡脱总管府等机构;在地方元政府也前后设有斡脱局、斡脱府等官衙,掌管斡脱事务。
斡脱商人向元廷和诸王不断贡献奇珍异宝和大批钱物,当然也得到其特殊庇护,元政府也投桃报李为斡脱提供了种种特权。这些官商手持圣旨、令旨、可以使用驿站铺马、官给饮食。他们或携带军器、或有官军护卫。货物可以减免课税。行船鸣锣击鼓、不依河道开闸时间强行通过,动辄殴打守闸人员。这些特权商人办买盐引,欺侮仓官。
此外斡脱商人还假公济私,夹带私人资金营运牟利,发额外横财。而斡脱户常常不当差役,享受与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等神职人员享受同等或类似的优待。从他们的职责来看与赵昺的事务局采办处差不多,但是其都是暗中运作,绝不敢名目张胆的来做,让他都不得不佩服忽必烈的‘气魄’,敢为了钱与天下人为敌。
尽管由于某些朝臣一再陈述斡脱扰民害政,曾经暂时废止斡脱机构,但斡脱高利贷商业是元朝官府、皇室和诸王妃主剥削收入的重要来源,不久便又恢复而且扩大了经营范围和权限,到了忽必烈当了皇帝,由于长年征伐,为解决军费,国家开始大规模经营
第667章 忙中有闲
网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恋上你看书网 a ,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
三月初集训结束新军入营,赵昺也回到宫中,按照计划新军要接受为期六个月的基础训练,然后再按照训练的成绩和偏好重新分科,再接受专业训练。而他虽然不必再像此前天天接受军事训练,不过事情也并不少,都需要一一亲自处理,并作出安排。
首先历时百日的北征胜利结束,他们深入敌境数百里,转战千里,攻破州府十余座,歼敌数千,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转移人口十数万。攻占的地盘不小歼敌却不多主要是因为前期的保卫战中敌军损失巨大,几个州府的兵力几乎抽调一空;另外就是在敌军大规模调集完毕后,征北军却及时撤军,双方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
虽然此次征北之役更像是一次宋军的内地大巡游,但是政治意义深远,毕竟这是临安陷落,行朝成立后的第一次反攻,且打得敌军‘望风而逃’。从鼓舞人心和扩大行朝的影响力的角度上来说却是极为成功的,所以赵昺还是要亲临码头迎接北征归来的将帅们,除了表示鼓励外,也是表明自己抗蒙的态度。
另外大批移民的涌入还是给琼州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毕竟赵昺在此才仅仅经营了三年,尚处于创业阶段。虽然投入巨资兴建基础设施,并开发矿场,兴建水利、垦荒殖民,可以说刚刚消化了前期赴琼的移民,对再度涌入的十数万新移民无论是从琼州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物资储备都显不足。
但是人已经到了,总不能再将人家送回去吧!赵昺清楚这虽然会给琼州在短期内带来不小的压力,可从长期考虑却给琼州带来发展的动力,毕竟在古代人口仍然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当然也可以为行朝提供更多的后备兵员。因而在督促各省部、州县竭尽全力安置移民的同时,他也深入到一线进行安抚和解决问题。就连太后都出资在码头和府城设立粥场,为往来的移民提供饮食,还带领宫女亲临粥场为移民熬粥、放粥。
行朝上下忙乎了近一个月总算是在雨季到来前将移民们安置完毕,虽然并不能说上上下下都满意,不过也算有惊无险,没有出现什么大乱子。赵昺这才抽出空来对在琼州保卫战和征北两场战役的有功臣进行表彰,按照大宋的惯例,凡是官居相位者皆封国公。
此前在陈宜中出走后,陆秀夫权左相之位,却不知是希望陈宜中会回归,还是众人忽略了此事,其一直没有晋爵国公。而张世杰因为崖山之败,虽没有被免了枢密院使之职,却被削了爵位。文天祥却是因为曾经被元军俘获,也被削爵。所以说当前行朝的三位身居相位者都没有爵位,这也算是极为罕见的。
按照历代封爵的规定,一字王地位高于二字王,而一字王之中,秦齐魏等都是战国时期大国,因此这些王一般而言都是地位重要的王。其他的如卫王之类的都是些小王,这同样适用于其它爵位。赵昺考虑国公已经是第三等爵位,可按照大宋的规定,只有皇帝的儿子才可封亲王和郡王,异姓不得封王。
不过在徽宗朝有个例外,就是童贯这个死太监因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功也曾被封过郡王,可能也是考虑到其无子嗣可继承的原因在内。所以赵昺现在复国之战还未开始,而三人已官至极品,爵位也快到顶了,来日岂不封无可封,所以此次只是恢复了文天祥信国公和张世杰越国公的爵位,加封陆秀夫为鲁国公。
因为军改的事情还未落听,对于有功将士,赵昺是暂记功劳只赏不封,为以后的改革留下余地。而现在军改之事其实也提上了日程,现在已经太后看过提交给中书省进行堂议,其中最具争议的还是有关实施文武平行的品级官职,其它方面只需略做修正而已。但是随着那些名士加入行朝,在带来一股新风之时,却也让当前的态势变得微妙起来,他们多次上书给太后反对军改。
不过赵昺反而并不心急了,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军改的问题,却是涉及到改变大宋三百年的国策,挑战了士人的地位,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而当下武人式微,想指着他们一力翻盘只有来场血腥的清洗,只是又会触及大宋的统治基础,以他自己现在的能力是难以完成治理国家的重任,且也不想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赵昺清楚武人的日子实在不好混,文官跟武将就是天生的敌人,如果文官的活干好了,武将就没什么事,也捞不到好处,而如果武将立功了,则说明文官是一群废物造成了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所以文官通常会说武将的坏话,极力压制武将。
但武人首先也是个人,也有血有肉,可没人重视,且被文官们排挤。好不容易出现几位名将,却都难得善终,不是沉溺于酒色逃避,便是憋屈死,甚至死于牢狱。而统治者呢,一般也会更愿意跟文官亲近,因为文官听话好管理,万一武将造反,这事是最难办的。所以就重文抑武,用文官来节制武将。
武将天然就比文官矮半截,本来就不对付,如此还得服从政治敌人的领导,结果可想而知。而武人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也将当兵吃粮只是当成了一种生存手段而已,以致战事一起,只要粮饷接济不上,战斗的结果往往就是一触即溃,仗还没打呢,军队就散伙了。
军官的素质同样也不敢恭维,很多都是萌荫入伍,因为祖上当官所以也就当上了官,但才能跟祖辈却差的远了,有的甚至连手下多少兵,多少船,多少给养都算不清。所以根本没法打仗,这就是典型御敌无方,扰民有数,不光在大宋朝,放眼整个历史,中国的军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吃老百姓喝老百姓最后还骚扰老百姓,一遇到事,跑的比老百姓还快。
若想改变这种状况,赵昺以为还是需要军改,怎么也得让人家有个奔头,明白为何当兵吃粮,为谁牺牲卖命。而据说文天祥却是力主提高武人的地位,这也可能是受其曾领兵在一线作战的缘故,而他觉着老头儿一直压着未办就料到了会出现此种情况,因此才一直
第668章 以笔为刀
网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恋上你看书网 a ,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
宫中的闷热和对蓝天碧海及无数海鲜的向往,还是让赵昺忍不住诱惑,宣布自己要前往博鳌避暑,但是此次出行少了倪亮这个憨瓜,又没有了侍卫营那帮小伙伴,不免让他有些寂寞。不过好在还有一帮‘大叔’们每日无微不至的呵护,让他的小日子还算舒服。
“呵呵,真是好笑,这种小把戏竟然还有人信!”出其不意的一场暴雨,让赵昺去海边游泳的安排泡汤,他躺在廊檐下的摇椅上举着份儿小报笑着道。
“官家,又看到趣闻了”王德在一旁陪着笑道。
“你看,小报上称在万宁县新辟的农屯点,一场雨后,突然在地里长出一尊佛像,众人十分诧异,不知福祸。恰有一游方僧人途经此处,称平地生佛乃是吉兆,是佛祖显圣应建寺供养,于是屯聚于此的百姓捐资三百贯,建起一座显圣寺,一时间香火旺盛,周边几十里的信徒纷纷前来上香!”赵昺指点着小报道。
“官家,这是祥瑞啊,按照规定地方官理应上报朝廷,经有司点验拨款建寺的!”王德言道。
“狗屁祥瑞,朕若是真的赐银建寺,才是最大的傻子!”赵昺冷笑着道,现在他每个月都会接到所谓的祥瑞出现,什么海中出现金龙,哪个山旮旯突现凤凰,再就是神龟驮着一块奇石送上了岸等等,反正没有一件靠谱的,不是没法证实,就是就知是胡编乱造,骗钱的。
“官家不可乱语,佛祖会怪罪的!”苏岚也一脸紧张的摆手道。
“乱语朕明日便让这院子中长出一片石墩,你们可信”赵昺笑笑指着身边摆放的一只石墩道。
“小的当然信,官家乃是天子,有通天之能的!”王德愣了下马上道,显然还是有些含糊。
“这院子中生出石墩来,奴婢……”苏岚虽没有说出来,可也知她不信。
“看来朕不出手,你们是不信的了,两日后再看!”赵昺笑笑并不以为意,用手指点点他们两人又摸过案几上的一张小报道。
经过一番调查,赵昺很快查明现在琼州市面上共有七家报商,但是发行量并不大,辐射的范围也只限于琼州一地。他便要求进奏院改版邸报的事情也在三月如期发行,报名改称《帝国日报》。平时为对开四版,分为政策要闻、琼州建设、各地资讯和外埠新闻,遇有大事发生专发特刊。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份只限五品以上官员才可观看的内部资讯,通报一些不宜公开的资料,以供他们参考和了解。
这份报纸每天打样后必须经过轮值的宰辅审查后才能印刷、发行,成品在每日清晨第一时间送到各个衙门,外部州县则通过驿站分送各个州县,并在市场上公开发售,每份的价格定价二文钱。刊行以来由于这份报纸代表着朝廷的权威言论,并能让人们及时了解外埠形势,因而受到中下级官员及士人阶级的喜爱。不过赵昺也不指望这份报纸挣钱,每日的报纸都会在城门和繁华地段的及乡里专设的报栏中张贴,让大家免费观看。
与此同时,赵昺也在御前办又成立了一个宣传室,暂由陈识时和庄公从两人负责,给他们设定的任务是不少,但当前的只有一件事——办报。不过他要办的报纸却非权威刊物,但也非以主打庸俗淫艳情事和花边新闻赢得销量的小报,而是既有娱乐性、趣味性及实用性,又敢于揭露时弊,为百姓发声的雅俗共有的刊物,针对的也不仅是特定的人群,却是要面对所有阶层。
这份刊物赵昺取名《琼台资讯》,平日四版,逢五、十扩大为八版,时政方面的以外埠为主,朝廷为辅,主打经济和民生及娱乐信息,并穿插些什么天气预报、治病的小验方、农作物的种植新技术、佣工信息、物价变化,观众来信等等。有事务局遍布海内外的探子提供情报,内容方面不愁短缺,只需从中筛选一些不涉及机密的可以公开。
赵昺知道要占据市场第一炮必须要打响,才能扩大影响力增加销量,如此才能左右民间舆论,进而影响官方的政策方针,保证广告的投放量。为此他特意让刘黻题写了报头,先打了一个名人效应,而头刊不仅对当前时政进行报道,还发表了评论。另外对经济发展方向也做了分析。
此外为了产生轰动效应,赵昺还选了两起民愤极大,却又没被朝廷察觉的案子进行了报道。一则是在移民安置过程中,有一县尉克扣移民安置费的事件,而那些初来乍到哪里敢得罪其,事情就瞒了下来;另一则是参加征北之役,受到嘉奖的都头使自恃有功,吃霸王餐,强买物品,那些小商贩敢怒不敢言,衙役不能禁止,更不敢告官。但是这两件事情皆被事务局侦知,并汇报上来,又被刊登在报纸上。
当然只敢于发表还是不行的,药好不好还得看疗效。事情被报道出的次日便有消息传出,称皇帝获知此事后大发雷霆,着令有司立刻察明。结果第五日两名罪官便被押到府城,贪污安置费的县尉被判斩立决,家产充公,并给移民补发被其贪污的款项;而那个都头被撤销职务,当众打了五十军棍,并加倍赔偿了商贩的损失,且其上官也被追究责任。
如此一来,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谁都没想到一张刚刚发行的小报只是报道一下就引起了朝廷,甚至皇帝的重视,并迅速查办。官员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买一份看看,立刻发现这份小报有背景,不仅刘知事题写了报头,且能直达圣听,就是为了能获知报纸上是否刊登了有关自己的负面消息也得赶紧买一份,若是陛下问起也好有个准备。
平民百姓的反应却是这份小报敢说真话,不畏勇于为民请命,另外上面还有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识字的便也会挤出几个铜板买一份看看。而那些商家对于上面有关经济的时评和供需信息很感兴趣,考察之下又基本属实,为了抢得商机也要买上一份看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