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让你窝心
“陛下,要不咱们再试试”一个工匠问道。
“不必了,这已经是极限了,铅的比例再提高,材料便太脆了,还需另想办法!”赵昺摇摇头,他知道是缺乏锑的缘故,其脆而硬,缺乏延展性,但是和锡铅合金结合后就能减少脆性,提高了合金的硬度。
“陛下,可不可以加些‘连锡’试试”又一个工匠插言道。现在御作监,包括匠作监的工匠们都知道小皇帝对于能解决问题的人,从来都是不吝赏赐的,因而大家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且跟着其干活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再说即便错了,浪费了材料,陛下也只是洒然一笑从来不会追究,性价比这么高的事情,大家当然也不从不藏私的。
“连锡是什么东西,这里有吗!”赵昺想了想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皱皱眉道。
“陛下,这是常用之物,此处就有!”那个工匠见小皇帝感兴趣,立刻答道。
“常用之物”赵昺奇怪地问道。
“陛下,咱们用的铜钱若是只用铜锡铸造,则质地偏软,用的久了便会很快磨损,但是只要加入些连锡则会变硬了。”工匠解释道。
“哦,还有此物,拿来朕看看!”赵昺点点头道,他知道这可能是一种微量元素,添加后能够影响到铸造的结果,具体是什么还得看过再说。
“陛下,连锡便是此物。”很快有工匠拿来一块白色的不规则块状物。
“这……这不是锑吗”赵昺拿过仔细的看了看,惊喜地道。
“锑!陛下识得此物!”小皇帝嘴里的新名词让众工匠都愣了一下,相互看看问道。
“呵呵,朕正想找此物而不可得,没想到它小名叫连锡啊!”赵昺拿着锑块咧着嘴笑道。
“陛下,那么说加入连锡就能解决问题了。”工匠试探着问道。
“当然了,有了它今天的事情就成功一半了。”赵昺没想到自己苦寻的结果居然又以偶然而圆满,看来古人的智慧比现代人一点不差,他转过身言道,“哦,刘灵去支五百贯钱,你二百贯,其余的人五十贯!”
“谢陛下厚赏!”几个工匠听了咧着嘴齐齐施礼道。而那个提起的工匠更是兴奋不已,一句话就给自己在府城换来个小院子,以后再不必租房子住了。
有了锑,问题便迎刃而解,三元合金的优点是熔点低,熔融后流动性好,凝固时收缩小,调配出合适的金属比例,雕成的活字字面饱满清晰。次日赵昺又让周翔找来印刷业的行内工匠做指导,根据前世记忆设计了铅字的样式和字号,然后又找来翰林院书局的那帮人按照选定的字体书写范字。再交给雕工们用铜雕刻字范,铸造铅字,试制后在上墨试印。
&nbs
第652章 意义深远
网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恋上你看书网 a ,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
赵昺没想到自己‘设计’的军装竟然遇到了在现代完全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个从未放在心上的头居然让他烦恼不已。他清楚儒家学说已经深入人心,他们能为个左衽、右衽的问题争个你死我活的,而明朝灭亡为了头更是无数汉人人头落地,在现代人看来都有些不可思议。
当然头是不断生长的,虽有那么一说,却并非古人都不理的,在大宋朝便有称之为净社的理协会,他们干的就是‘梳剃’的工作。简单些来将,古代男人理和现代女性的理差不多的。胡须虽等同于头,但胡须是可以捻断。自己要真是剃个板寸,别说太后,就是那帮大臣们也得跟自己死磕到底,为了这点事儿也实在是不值得。
可若是要为此改了军帽‘设计’赵昺实在又不甘心,他站在铜镜前将头一会儿竖起来,一会儿又披散开,可怎么看都像一群军容不整的败兵。为了能适应这顶帽子,他甚至像前世的女兵那样在后脑梳起了个鬏,但是无论从形象上,还是心理上还是让他难以接受。
“若是能回去,古装片是再也不能看了!”赵昺边摆弄自己的头,边恨恨地道。其实,古代男子髻是很有讲究的,没有半束半散的成年人,孩子的话倒是因为“垂髫小儿”头太短梳不上去,可以散下后半部分,“披左衽”在孔子看来更是蛮夷所为。
而真正的古代男子的型也不可能像我所想象的那么标准规范,就是四周的头都一丝不苟的盘在中央,包括后面的,要知道有两个原因身体肤受之父母,长出的头不能经常剃掉,而且普通百姓也是没有闲工夫使劲规矩头的,差不多盘起来就是了,后面的头没有杂毛露出不太现实,但是绝不可能所有人装酷披散着头,
倒是江湖上的流浪汉,或者部分被称为游侠的家伙,他们懒的或没人给他们收拾,于是披头散,落得潇洒。同的时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髻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块麻布,有的系条布带。散成马尾辩状的或是囚徒或者市井乞丐,绝非大侠、公子帅哥的型。
“官家,让奴婢试试如何”眼见小皇帝试了半天仍不满意,气恼的将梳子扔到一边,苏岚轻声道。
“也好,你试试吧!”赵昺有些无奈地点点头,又不住的叨叨道,“留这么长的头平日梳理不便,耽误时间,而打起仗来,脑袋受了伤还不便包扎。且征战在外,哪里有时间常常梳洗,弄不好就会长一头虱子,还会传染疾病。不若剃个短方便,卫生,可偏偏让双手不沾阳春水的孔老夫子一句话,弄得天下男人都留长……”
“官家,你看如何”说话间,苏岚已经梳理完毕言道。
“咦,还是姐姐手巧,看着不错啊!”赵昺看看头平整了很多,又晃着脑袋瞅瞅左右,忍不住赞道。
“官家,再戴上帽子试试!”苏岚捧过帽子道。
“好!”赵昺戴上帽子,苏岚又令人拿过一面镜子方便陛下看到脑后的情况,再看无论头顶,还是后脑都没有了鼓胀的样子,不禁赞声好。
“管家高兴就好!”苏岚松口气笑笑道。
“苏姐姐,教朕梳理可好!”赵昺美了一会儿扭脸道。
“官家自有奴婢侍奉,何须自行打理头是不是奴婢做错了什么!”苏岚脸色一黯道。
“苏姐姐想多了,这种髻将是军中将士的标准样式,朕有人侍奉,可那么多军兵哪里有人帮着他们梳头啊!”赵昺笑笑说道。
“官家,奴婢错了!”苏岚这才明白小皇帝的意思,急忙承认错误道。
赵昺摆摆手叫过一个小黄门,让其散开头,由苏岚为其编梳髻。他看了一遍大致明白了,其先将头顶和两侧的头拢过来,编成一个扁平的辫,然后再用短簪固定在脑后,便不再显得那样臃肿了,戴上帽子也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了。
“苏姐姐,编梳的过程可不可以再简单些,度可以再快些”赵昺大致估算了下时间,用了约有两分钟,瞅着小黄门的后脑勺,摸摸下巴道。
“奴婢再试试,可官家要那么快做什么”苏岚点点头,边打开小黄门的头边问道。
“没听说过生死一线吗打仗的时候几息时间都肯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甚至一场战斗的失败,所以当兵的做任何事情都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度完成。”赵昺笑笑道。
“哦,原来其中还关系到生死!”苏岚明白了其中缘由,也更加仔细,将小黄门的头拆开又编好,试图找出最为有效的方法。一番努力后,她将步骤简化为六步,大概只需半分钟就能够梳理完毕,而赵昺也看得明白了。
“以后这就叫做苏氏髻了!”赵昺搞懂了,便试着自己来编梳髻。他来到这个世界后还自己没有鼓捣过这个,而背着手全凭感觉梳理髻对他来说还是十分有难度的,不过他还不是太笨,几次之后也能在一分钟之内搞定这个髻。他相信只要再多加练习自己一定能越来越快的,笑笑对苏岚道。
“奴婢可不敢当,这全是官家的功劳!”苏岚轻笑着施礼道,显然也为能帮到陛下而高兴。
“朕得将编梳髻的方法记下了,并要绘成图画,加到条例中,以后这便是我们大宋军队将士的标准髻了!”赵昺拿过笔写下了过程,又绘制了几张草图,并标明为‘苏氏髻’,这才作罢道。
“官家,这身军服是水军的吧,还要不要试试!”苏岚又解开另外一个包裹说道。
“对,不过这次你先要将那些标示缝好!”赵昺穿戴好在镜子前臭美了一通,又伸胳膊抬腿、做深蹲,还翻了个空心跟斗,就想试试是否会影响到动作,将一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官家,可这些都缝在哪里呢”苏岚翻看着果然看得一些小零碎,却不知道如何安排。
“我看看……”赵昺这才坐过去将外衣脱下,翻看了一番指点道,“这个是帽徽,要缝在这个位置;这个是领章,钉在领尖位置;那个是胸章,缝在左胸;还有臂章,要钉在这里!”
“哦,奴婢明白了!”苏岚看着小皇帝将那些零碎一一归位,点点头道。
&nb
第653章 阻力
网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恋上你看书网 a ,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
两位师傅连襟到访,赵昺并不意外,算着时间也该到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源于那份军改计划,其中有一部分太过敏感,也就是有关自己领口上空白的领章,当然这也是最为困难的部分,这不仅是改变行朝的局势,也将改变大宋延续了三百年的传统,但他还是换上了水兵服才再次出来见客。
“陛下,这是什么衣服”应节严看着赵昺穿着这么身衣服走过来有些惊诧地道。
“先生,好看吗”赵昺却笑嘻嘻地反问道。
“这……看起来陛下像似瘦了些!”应节严眯着眼上下打量了一番,皱皱眉道。
“是吗江先生以为如何呢”赵昺摸摸肚子确实小了些,不过他觉得自己是累的,和军服没有什么关系,又问江璆道。
“好看,这是陛下自己做出来的吗”江璆歪着脖子看了番点点头,赞了句又问道。他清楚除了小皇帝,只怕整个行朝也没有人能想出这与世风格格不入的东西,不过说心里话确实很漂亮。
“江尚书,这是陛下为新军设计的水军军装!”王德送上茶言道。
“哦,陛下还有如此闲心意志啊!”江璆与应节严对视一眼有些好笑道。
“江尚书此言差矣,陛下做的事情非是嬉闹,而是皆有意义的……”苏岚听了却为陛下抱不平了,将刚刚陛下所说的功用向两人又诉说了一边。
“呵呵,陛下真是算无遗策,连一件军服都能想的如此周到,为何在大事上却如此草率呢”应节严听完苏岚的诉说,目光在其脸上停留片刻,又转向小皇帝道。
“先生何出此言,这大过年的不是专为训斥朕来的吧”赵昺见老头笑的不怀好意,警惕地相询道。
“臣不敢,明日便是上元节,左相和徐尚书在准备灯会的事宜无暇分身,特命我二人给陛下说些应知会的事项!”应节严施礼道。
“呵呵,这等事情就是左相两人顾不上,也应是刘知事来才对,却烦劳先生和兵部尚书跟朕说礼仪之事,不觉太过蹊跷了吗”赵昺看看两人嬉笑着道。
“咳咳……”正喝茶的应节严却喝呛了,急忙以袖掩面咳嗦起来。
“快帮先生捶捶背!”赵昺见了急忙命王德道。
“无妨,无妨!”应节严咳了几声,连连摆手道。
“两位先生定是为了军改之事来的,有话就直说吧,不必再绕弯子了。”赵昺言道。
“知事,你看……”江璆脸也是一红,拉拉应节严的衣袖道。
“老夫说待年后再议,你非要拉着老夫来!”应节严甩了下衣袖,瞪了江璆一眼道。
“好、好,此事怨吾心急了,可……”江璆听了有些无奈地道。
“两位先生是不是对于方案有了分歧若是有咱们师徒一起商议便是,有什么话不好说,这里又无外人!”赵昺见两人吞吞吐吐的样子,业已明白了大半。
他知道此次军改方案受益最大的就是兵部,其职权被扩大,再不是那个可有可无的休闲之地,而是一跃成为吏部之后,可与户部平分秋色的重要部门。江璆作为尚书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只要做好了这件事情,离相位也就半步之遥了。而应节严老成持重,明白军改定然会侵犯到一些人的利益,对于其中敏感的问题自然持保留意见,甚至是反对,两人意见不合定是产生了争执,因而到自己这里要个解释。
“陛下既然如此说了,知事就不必再犹豫啦!”江璆听了立刻转向应节严道。
“宗保,你怎生还如此毛躁,若是老相爷还在定会责骂!”江璆的话让应节严有些尴尬,指点着其言道。
“两位先生来访,以朕所想该是军改之事,其中有关军种的划分及撤销三衙重整各军等项,营在朝中并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对!”赵昺也不想跟他们逗闷子了,便开门见山,见两人点头又道,“至于加强兵部,主持军政之事,朕想虽会有反对之声,却不会成为阻力。难的是改阶级和文武转资之事,朕对此也是心中存疑,才先请两位先生审阅!”
“陛下说的不错,老夫也以为如此,若是重新调整阶级,打破文武之界限,不仅有违祖宗之法,也会令士人不满。若是强行推进,只怕会引朝廷震荡。”应节严点点头道。
“先生,吾以为此事虽会有阻力,但是当下战事不断,正是武人出力之时,若仍是一味打压并不利于复国大业。而陛下使兵部主管军政之事,枢密院则只余征战之责,比之此前之法更善。”江璆随后也说出两人的分歧,显然执支持的态度。
“宗保,你要知太祖和太宗以两朝之力才得以扭转武人之弊,保我大宋三百年未出现过前朝藩镇之乱,虽有积弊,却也并非如此……”应节严反驳道,可说着说着又没音儿了,显然也深知其中的弊端。
“两位先生都是饱学之士,定知各朝兴衰之故,晓得文武制衡知道。但也应知文武之分在汉之前并无其实,文臣领兵征战,武人居于相位之事乃是平常之事;即便到唐,武人管理地方,士人领兵拓疆之事仍不绝于史。此两朝虽毁于武臣作乱,却也建立了汉唐盛世,直至我朝太祖深知其中之弊,才使得文武之间愈加疏远……”既然说史,赵昺也便以此说起自己的观点。
他知道两宋是中国又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它扭转了唐末、五代百余年中央政权衰落、社会混战不休的局面,使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又走上了一个高峰。“政事之原,莫大于官制”,宋代封建集权之所以能维持三百年之久,北宋前期奠定的行政管理体制,确实也起了莫大的作用。
通过动军事政变建立起来的赵宋王朝,为了稳定人心,减少旧势力对新皇朝的威胁,太祖赵匡胤没有去触动后周的官僚机构;在太祖、太宗两朝进行“先南后北”的统一战争过程中,同样采取了“伪署并仍旧”的办法。然
第654章 说服
网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恋上你看书网 a ,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
小皇帝一顿叨逼叨把老头儿噎得够呛,应节严为官多年军中积弊如何不知,也意识到其说的很对。 历代皇帝为了‘讨好’士人滥用祖宗之法,不断打压武人,直至将其踩在脚下,已经违背太祖定下的以文驭武的初衷。而武人在不断的打压下已经成为附庸,在朝中难有话语权,可这些文臣又不懂军事,以致在对外作战中屡屡失利,尤其是在靖康年间他们对形势判断不足,更是导致黄河防线崩溃,汴京失守。
南渡之后为了适应战争,也随着版图缩小,建炎初将全国州府减少为十九路。绍兴后全国分为十六路,嘉定间利州路分东、西二路,共为十七路。每路文臣为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总一路兵政,许便宜行事;武臣副之,使此时的‘路’为帅府路,即以路之治所所在州之知州带安抚使总管一路,已与南渡前的转运使路不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