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实心熊




第六十三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战(二)
    4月的平原上,到了中午已经略显炎热的太阳照在头顶让人感觉多少有些火辣辣,没有任何遮挡旷野上,迎面而来的风也显得有些温热。

    一个农夫用包裹在头顶的毛巾擦了把脸上的汗水,正准备低下头继续干活,他在不远处的儿子忽然大声招呼起来。

    农夫抬起头顺着儿子指的方向看去,随即远远的看到了一队队正在越过田野的军队。

    农夫立刻把儿子招呼到自己身边,他看出来那应该是奥斯曼人的军队,虽然没听说这些异教徒对他们干出什么可怕的事情,可只要看看他们和自己明显不同的长相,就让人觉得有种陌生的可怕。

    虽然从他们当中似乎也能看到一些像是欧洲,甚至是巴尔干当地人模样的士兵,但是他们的衣着打扮却还是让人感到莫名的恐怖。

    农夫带着儿子躲进了自己家门,然后透过门缝窗户向外看着。

    他们注意到这些奥斯曼军队行色匆匆,似乎正急于行军,这让村子里人们暗暗松口气,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些一队似乎像是大人物的奥斯曼人进了村子。

    这些奥斯曼人在村子里稍微停留寻找,然后就看中了几处地势颇高的房子,在砸开紧闭的房门把房子主人赶出来腾空房子后,一个显然地位很高的奥斯曼大人物在随从们的陪同下住了进去。

    至于那几户被赶出来的当地人,就在他们虽然怒火中烧却又无法宣泄的愤懑时,一个巴尔干人模样的随从向他们扔过来了两个沉甸甸的钱袋。

    “老爷赏你们的,”那个随从指着仍在地上的钱袋说“省得你们到处乱说。”

    一个少年要伸手去拿那钱袋,却被他的父亲拦住,那农夫盯着对面同为巴尔干人却一身奥斯曼士兵打扮的随从,沉默了一下狠狠的往地上唾了口唾沫,然后扯着还有些不情愿的儿子和老婆转身就走。

    “那些人没要钱吗”屋里喝着水的艾吕普向拿着钱袋悻悻回来的随从问。

    “也许他们更想要一顿鞭子。”随从改用奥斯曼语抱怨着“老爷您为什么还要给他们钱,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们征用的。”

    艾吕普笑了笑,他有时候觉得很有趣,在对待巴尔干人的态度上,很多后来被征服之后归顺的当地人反而比真正的奥斯曼人更加激进残酷,有时候他们提出来的镇压当地人的方法就是奥斯曼人都会觉得有些过分。

    而他们之所以如此,似乎就是想要用这种方法证明他们与之前自己的民族和信仰彻底决裂的决心。

    “残暴的镇压和仁慈的宽容是征服者借以统治的两只手,缺少任何一只都不行,”艾吕普对随从说“我们并不是在这里暂时经过和停留,而是要一直统治下去,所以对待这里的民众就需要更稳妥的政策,一味的凶残并不是个好官员的表现,明白吗”

    看到随从小心的点头应下,艾吕普走到门口看着依照山势而建的村子。

    “我们得在这里呆上很久了,那位波斯尼亚国王显然不欢迎我们,我们,不过我们现在还需要他的帮助,所以告诉我们的人不要轻易骚扰当地人,那样可能会和波斯尼亚人发生冲突,我们是来围剿那个萨格勒布的赫尔瓦的,既然这样我们就得和鲁瓦?处好关系。”

    听着身边的随从们纷纷应声,艾吕普的目光却已经向着前方绵延不绝的群山望去。

    “真想知道那个赫尔瓦现在在什么地方,但愿我们能尽解决这个萨格勒布的大流士,否则苏丹的怒火会让我们大家都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艾吕普喃喃自语,只是他也知道要想完成这个任务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就在2天前,赫尔瓦军队袭击了一支奥斯曼辎重队,除了掠夺走了一大批充做军费的珠宝之外,真正让苏丹愤怒的是他们破坏了辎重队押运的所有火炮。

    这其中就包括2门在萨拉热窝刚刚铸好的攻城重炮。

    这让苏丹不禁勃然大怒,在派人送来的密令中,苏丹严令艾吕普必须尽快铲除那个“萨格勒布的大流士”,一定要让他为自己做下的蠢事付出代价。

    为此苏丹很罕见的同时在密令里明确的确定了要波斯尼亚国王鲁瓦?完全配合和听从艾吕普命令的要求。

    艾吕普知道鲁瓦?对这个命令肯定是不满的,而且如果是平时的苏丹也绝不会下达这么一个与他以往风格截然不同的命令,但是当他在密令里看到苏丹对当下局势的说明后,艾吕普也知道为什么苏丹会如此不顾一切,甚至丝毫不考虑做为依仗和同盟的鲁瓦?感受的命令。

    4月4日,奥斯曼军队向阿尔杰河右岸的蒙蒂纳军队发动了进攻。

    按照苏丹的意图,他虽然对那个突然冒出来挡在面前的欧洲人感到愤怒,但是却依旧没有把那支才6000多人的军队放在眼里。

    特别是对方占据的地形看上去并不适合防御,除非对方严守在阿尔杰河一线,依仗河川做为天然屏障阻止自己的大军,否则只要让自己的军队渡过河去,苏丹相信以自己的轻骑兵的强大机动性,一旦在河右岸展开进攻序列,那那时候就可以轻易的选择迂回威胁这支敌军的任何一翼。

    不过虽然对这样的结果很有把握,可是苏丹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急功近利,他让军队在做好准备之后才小心的渡河,甚至当确定敌人并没有打算以阿尔杰河为依托进行沿河防御后,他也没有在先头部队渡河之后贸然下令发动进攻。

    而是在一边同样稳健的向前推进的同时,一边命令轻骑兵部队迅速渡河增援,同时苏丹向在前线的战场指挥官下达了要求胆大心细的命令。

    这么一来,摆在奥斯曼指挥官面前的选择就有两个,而道路则有三条。

    一个选择就是凭借现有的军队,对迎面蒙蒂纳军的阵地发动正面进攻,而另一个选择则是如苏丹希望的那样,在渡河后迅速发挥轻骑兵的高速机动,在正面进攻的同时迅速从敌人的两翼发动迂回包抄,争取能在最短时间内击溃和包围当面之敌。

    指挥官只稍微犹豫就选择了第二个方案,虽然对正面击败敌人很有信心和更感兴趣,不过从苏丹下达的命令看,好像对面这个敌人真的勾起了伟大苏丹的无名怒火,这样一来苏丹希望的就不是简单的击败而是要彻底歼灭眼前这个倒霉的家伙了。

    只是直到4月4日的下午,虽然先头部队已经顺利渡河,甚至连被派出去的安纳托利亚轻骑兵都已经有大半过了河,可奥斯曼人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个忽然冒出来挡路的家伙究竟算是哪根葱。

    以拉迪斯拉斯二世为首的巴尔干贵族们如今全部都收缩在布加勒斯特城里,那个被苏丹称为萨格勒布的大流士的赫尔瓦躲进了山林,而鲁瓦?已经投到了他们的阵营当中。

    既然这样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家伙是谁

    对巴尔干的贵族家系,奥斯曼人即便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也查不了多少,从默罕默德时代就不住渗透的结果让他们很清楚那些看似关系混乱的巴尔干贵族们的来龙去脉和他们的实力,可现在这个人却让他们感到很陌生。

    根据斥候的报告,当面的敌人大约在6到7千人之间,其中除了一支如今正在被追击大约几百人的骑兵部队,其他的所有军队应该就在当面了。

    那么说正面的敌人数量应该不会超过7000人。

    说起来能拥有这么一支军队的诸侯领主,即便不如鲁瓦?也绝不是什么没有名气的小贵族,更何况根据他们的表现,更是可以确定眼前这支军队应该就是在穆列什河畔先是击败鲁瓦?,然后炮击渡河的奥斯曼大军的那支军队。

    来自梵蒂冈的欧洲援军

    当想到这个身份时,苏丹对这个迎面之敌的兴趣更大了。

    &nb



第六十四掌 多瑙河三角洲之战(三)
    亚历山大不能不承认自己算计错了。

    在他想象中,奥斯曼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彻底歼灭自己这支挡路的敌军。

    以奥斯曼军队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兵力,面对一支只有大约7000人的敌军,如果只是击溃就未免有些太平常了。

    这样胜利甚至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都能做到,所以以奥斯曼将军们的矜持和傲慢,他们肯定会追求更加辉煌甚至是华丽的胜利。

    在一次战斗就彻底包围和歼灭一支7000人的部队显然是个不错的想法,毕竟如今的欧洲还真的很少出现能在一场战斗中就歼灭如此多数量敌军的战例。

    由此推断,想来即便是在以兵多将广著称的奥斯曼帝国,这也不是什么太小的功绩。

    所以秉着这种想法,亚历山大着重要求加固防线侧翼,他把最信任的阿格里火枪兵分成三个部分安排到了中央和两翼,虽然认为奥斯曼人不会毫无常识的试图进攻自己左翼那段与多瑙河之间的狭窄地带,但是考虑到或许真会出那么一个想要标新立异奥斯曼将军,他在左翼同样安排了一支数量相对少了些的阿格里火枪兵。

    不过他真正重视的还是右翼。

    相对平缓的平原与宽大的侧面为轻骑兵的迂回提供了太多的便利,只要想到安纳托利亚轻骑兵以往的战绩,亚历山大就相信哪怕是个最平庸的奥斯曼将军,也不会无视这个优势。

    至于说奥斯曼人可能会因为顾虑到侧背的布加勒斯特,亚历山大倒是更希望敌人的将领胆子大一些,步子快一些,或者如果碰上个拥挤积极进攻精神的敌将,或许还会试图通过引诱布加勒斯特出兵予以一举歼灭。

    相信如果那样,布加勒斯特人也要坐不住了。

    亚历山大的目的很明显,他就是想要把龟缩在布加勒斯特城里不肯出来,甚至还把希望寄托在媾和上的那些贵族拉下水!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当面的敌将最终选择的却是个让他为之愕然的战术——居然是堪称毫无技术含量的正面平推。

    6000多人的军队只看数字似乎并不是很多,甚至如果不是亲临其境也想象不到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当真要把这样一支军队布置完毕后就会发现,这绝不是一场普通战斗那么简单。

    在宽达将近2法里的正面上,蒙蒂纳军队按照战斗命令已经进入了各自的阵地,旗帜在午后的熏风中飘扬,长矛林立,盔甲闪亮。

    阿格里火枪兵醒目的深红色军装在军服各异的队伍中显得十分抢眼,排列在密集的长矛方阵中的火枪兵远远看去就好像是一团团被点燃的火焰。

    波西米亚骑兵在队列的空隙之间不住奔跑,或是传递命令或是大声吆喝鼓舞士气。

    而在方阵之间的空隙中,热那亚剑盾兵不知是故作悠闲还是纯粹给自己打气的说说笑笑,那样子就好像即将到来的不是一场生死大战而是去和漂亮小妞的约会。

    至于叫叫嚷嚷,好像随时随地都会跳起来猛扑上去的,则是一大群队形散乱松松垮垮的巴尔干人,这些让蒙蒂纳军官人人头痛的农夫有一部分被分配到了蒙蒂纳军队中,而大部分则在罗纳潘诺尼的带领下被亚历山大编制成一个独立的巴尔干团。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奥斯曼人就像疯狗似的猛扑上去,最好是一上来就用他们最擅长的彪悍与野蛮彻底打乱奥斯曼人的战斗序列。

    只是这种打法对于巴尔干团来说显然是很危险的,或许一次战斗下来就会因为损伤惨重而彻底废掉,而亚历山大却并又不想让他们成为简单的消耗品,尽管在这片土地上招收这么一群农夫补充兵力并不困难,可他对巴尔干人还有着其他的想法。

    所以当罗纳潘诺尼兴致勃勃的请求把他的团安排到阵地前面时,结果就是遭到了亚历山大的严词拒绝。

    “老实的待在工事的后面,而且要随时看清我发出的命令,”亚历山大伸出两根手指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又指了指潘诺尼“当我命令你进攻的时候,你要像鬣狗一样扑向敌人,可如果没有命令你们就必须老实的守在工事的后面,只要你们听从命令等到战斗结束我会奖赏你们,可如果你们不听话,我会让人把你们整个团扒光了挂在树上抽鞭子。”

    潘诺尼脸上露出了古怪神色,大概是想象着全团都光溜溜的被挂在树上的盛况实在壮观,他立刻忙不迭点头应着:“都听您的伯爵老爷,您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一队同样深红军装,但是却披挂着闪亮半身胸甲的骑兵从队伍之间越过,这些骑兵的背后披着黑色的短斗篷,佩戴着马刀和短火枪,他们的装扮异常显眼,当他们经过时引起了蒙蒂纳军队的一阵欢呼。

    猎卫兵们用同样的欢呼回应,然后他们分别列队进入了一个个方阵之间稍微靠后的空隙。

    “大人,您身边留下的士兵太少了。”一个军官有些不安的问说,这个人是原来蒙蒂纳新堡守军的指挥官,在亚历山大把蒙蒂纳的摄政权交给巴伦娣之后,他从守军中抽调出了一批人手充实到了这次远征当中。

    “如果不需要上阵那么留下太多的士兵就是浪费,可如果真到了我必须走上前线的时候,可之前放着那么多的士兵不用是不是更浪费了些”

    亚历山大看看被他这似是而非的回答绕得有些发怔的军官笑了笑,他觉得在这种时候说说笑话或许能缓解下紧张,只是看对方的样子,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

    “猎卫兵是最后的预备队,如果到了需要他们出动的时候,我们要么即将迎来胜利,要么就是面临毁灭。”亚历山大低声说着,然后不经意的暗暗摇头。

    在这个时候他倒是很想念贡帕蒂和奥孚莱依,只是这两个他用的一向很顺手的手下如今恰恰都不在他的身边。

    “但愿贡帕蒂没遇上什么麻烦。”

    对于奥斯曼人的快速反应,亚历山大算是真正长了见识,这也让他意识到绝对不能对敌人有丝毫的轻视。

    不过他倒也不是很担心,贡帕蒂带领的波西米亚骑兵的机动性还是很值得信赖的,而且他们撤退的方向就是布加勒斯特,如果贡帕蒂够狡猾,说不定还能趁机把那些布加勒斯特人也搅进来。

    亚历山大并不是么没有想过布加勒斯特人会用那么冷漠的方式对待贡帕蒂,只是对于布加勒斯特城里关系复杂的那些贵族,他多少还抱着些许希望。

    至少贡帕蒂的到来应该能像一条鲶鱼一样把原本就乱哄哄的布加勒斯特的局面搅合得更混乱。

    太阳又微微动了动,树影已经斜到可以站在下面躲避阳光,就在这时候,阵地远处的斥候哨吹响的尖利号角声随着河风吹了过来。

    奥斯曼大军到了。

    一片片移动的黑点缓慢的靠近,逐渐连成了一条条或是弯曲或是笔直的线段。

    有些略微高耸的东西在晃来晃去,那是一面面的军旗,从远看似乎并不多,可当逐渐靠近后就会发现那些军旗的数量密密麻麻,让人不禁暗暗揣测旗帜下面究竟有多少军队。

    随着奥斯曼靠近,迎面吹来的风中也夹杂了很多异样的气味,呛人的尘土气息,隐约的血腥味,还有奥斯曼人特有的带着膻气的味道。

    亚历山大能感觉到队伍中隐隐出现的骚乱,这是因为即将到来的



第六十五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战(四)
    奇特韵调的乐曲声横过前方的开阔地飘到了躲在工事后面的蒙蒂纳军士兵的耳朵里,这让有些蒙蒂纳士兵感到有些懵懂。

    这些大多是巴尔干人和热那亚士兵,他们不知道在战场上怎么会听到有人演奏乐曲,不过对原来曾经是蒙蒂纳新堡守军的一些士兵来说,虽然有些意外却并不太过感到奇怪。

    而对于阿格里火枪兵来说,很多人还好奇的抻着脖子向对面看去,因为他们发现虽然那曲调显然不是他们熟悉的那些乐曲,但是这种在战场上出现的奏乐形式,却让很多人不由想起了曾经被某支熟悉得快要吐了的军乐支配的日子。
1...298299300301302...7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