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实心熊

    可是突然的,就在拉迪斯拉斯二世决定与奥斯曼人谈判的时候,那个从没被大贵族们当一回事的小女孩却忽然做出了与拉迪斯拉斯二世截然相反的举动。

    这当然让包括拉迪斯拉斯二世在内的很多人既感到意外,又感到愤怒。

    特别是当听说策划这一切的是采佩斯之后,拉迪斯拉斯二世已经认定这是个阴谋了。

    拉迪斯拉斯二世把索菲娅的不听话归罪与妻子,他认为如果王后多盯着点那个女孩,就不会让采佩斯有机可乘,以至索菲娅如今成了采佩斯手里的一枚筹码。

    不过拉迪斯拉斯二世倒也并不慌乱,他知道采佩斯这么做的理由不过是为了保住他的瓦拉几亚免于成为双方讨价还价的牺牲品,想通这个之后,拉迪斯拉斯二世决定和采佩斯好好谈谈。

    只是国王的好心好意换来的却是失望透顶和怒火中烧。

    采佩斯显然并不想和国王就这个问题继续纠缠下去,他很明确的表示自己只是做为索菲娅的追随者,而决定一切的是‘希腊公主’。

    &nbs




第六十一章 贡帕蒂历险记
    一群骑兵从远处向着布加勒斯特的方向狂奔着,在他们的后面,则是一支数量更多的骑兵队伍紧追不舍。

    贡帕蒂真的觉得自己很傻很天真,居然那么轻易就听了亚历山大的鼓动。

    按照贡帕蒂的想法,最好当然是先搜集几门火炮,然后再找一处视野开阔,又易守难攻的地方,在使用足够的炮弹对敌人进行一通猛轰之后,再考虑是否该与敌人进行短兵相接的较量。

    当然对方既然是奥斯曼人,那么最好就是只把前面那部分办了,至于短兵相接,他暂时还没有那个想法。

    可是亚历山大显然并不想让贡帕蒂一步步的完成他的构想,所以在即没有火炮,也没有有利地形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下令蒙蒂纳军队从上游渡过多瑙河,向着奥斯曼人已经前出到了布加勒斯特远郊的右翼发动了突然进攻。

    事实证明,亚历山大的举动,完全出乎巴耶塞特二世的意料!

    当奥斯曼人大军压境的时候,即便是谨慎而又稳健的巴耶塞特二世也不由为自己雄壮的军威所感染,在苏丹的想象中,这个时候那个匈牙利国王拉迪斯拉斯二世要么完全龟缩在布加勒斯特城里,依靠坚固的城墙负隅顽抗,或者干脆放弃这座城市,趁着退路还没有被完全截断,狼狈的逃回匈牙利去舔舐因为被他彻底踩在脚下丢了自尊而暴露的伤口。

    至于说匈牙利国王可能会选择媾和,巴耶塞特二世倒是也曾经想到过,虽然对这个可能抱的希望不大,可如果布加勒斯特真的派来了谈判使者,苏丹也不会感到意外。

    但是不论如何,苏丹唯一没有想到的是敌人会主动向他发动进攻!

    正因为没有想到,所以当接到右翼传来的遭遇袭击的消息时,巴耶塞特二世开始不但并不相信,甚至还认为是手下的将领为了摆脱因为玩忽职守遭受的损失,而故意把当地骚扰游击的义勇民军说成了是敌人的正规部队。

    苏丹为此很生气,他虽然已经下令让艾吕普和鲁瓦一起围剿那些当地的游击队,但是他也知道这不是个简单的工作,特别是赫尔瓦以萨格勒布公爵的身份带着他的军队毅然投入了这种游击战争之后,这场在自己后方的治安战已经变成了个丝毫不比正面战场更轻松的战争。

    只是即便这样他依旧不认为巴尔干人的那些民军敢于正面挑战他的大军,所以当听说自己的右翼遭遇到进攻后,苏丹首先想到的就是负责右翼的将领为了推卸责任刻意的夸大了敌人的实力。

    遭到进攻的是驻守在多瑙河上游负责监视布加勒斯特远郊沿岸堡垒的一支奥斯曼军队。

    这支军队是典型的部落民军,这些早年由奥斯曼帝国内的部落武装渐渐演变而来的军队是之前奥斯曼帝国最早的武装力量,在新军建立之前的漫长的2个世纪当中,这些部落民军担负起了令这个帝国逐渐成型的历史使命。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部落民军已经逐渐的被新军还有被征服的附庸国家的征募军所替代,甚至就是他们自己也知道,或许过不了多久,在苏丹征服欧洲的战场上就再也而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可是即便这样,这些部落民军依旧是十分彪悍的,至少当蒙蒂纳军队向他们发动突然袭击的时候,这些民军在经过开始的惊慌之后很快就稳定住了阵脚。

    首先发动进攻的永远是波西米亚骑兵。

    亚历山大对自己的波西米亚人有着足够的信心,轻骑兵的速度和突然性在这次大规模的突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于亚历山大来说,他的真正目的并非是要与奥斯曼人在布加勒斯特郊外的平原上摆开阵势打一场堂堂正正的野战攻防。

    既然这样,波西米亚骑兵那如旋风般的战场机动力,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

    只是不论是制定计划的亚历山大,还是执行计划的贡帕蒂,都没有想到奥斯曼军队的反应会那么迅速,或者说他们多少轻视了奥斯曼人在战场上的灵活与积极。

    这个时代的奥斯曼军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大也最积极进取的军事集团。

    积极的发明各种先进的战斗战术,主动的接受新生事物和前卫甚至有时候是离经叛道的技术装备。

    没有沉沉暮气,更没有故步自封。

    而奥斯曼的军官们更是一个个的有着旺盛的渴望战斗的。

    所以当波西米亚骑兵刚刚冲破位于多瑙河西岸一个由几百名部落民军驻守的筑垒地区,而后还来不及把这个小小的胜利果实扩大一下时,他们就发现自己似乎陷入了闻讯而来增援的奥斯曼军队的包围之中。

    带领着波西米亚人的贡帕蒂果断的下令人扔掉所有截获的战利品,然后他根本不管那些波西米亚人是否听从了这个命令,立刻下令军队沿着多瑙河向下游狂奔而去。

    有些波西米亚人舍不得到手的财物,可很快他们就发现与那些身外之物比起来性命显然重要的多,特别是在看到奥斯曼人居然那么快就从四面八方向着他们蜂拥而来后,波西米亚人立刻纷纷扔下了战利品落荒而逃。

    有些人为了逃得更痛快些,或是为了引诱后面的追兵分心拾取财物,更是连自己身上原来的财富也毫不犹豫的抛弃掉,一时间道路上到处都是丢弃的钱袋,首饰,还有珍贵丝绸和毛皮。

    可是即便这样,后面的奥斯曼人也没有丝毫放弃的意思,相反他们追的更起劲了,那样子大有不把贡帕蒂的人彻底撕碎不肯罢休的架势。

    实际上奥斯曼人之所有会如此锲而不舍,是因为巴耶塞特二世动了真怒。

    苏丹怎么样也没想到布加勒斯特人会大胆到主动向他发动进攻,当听说自己右翼的筑垒防线被人袭击突破后,苏丹首先想到的不是敌人的规模和己方的损失,而是当初他的父亲穆罕默德二世远征布加勒斯特时候的遭遇。

    穆罕默德二世在眼看就要攻下布加勒斯特的时候,却莫名其妙的的因为被当地发疯似的农夫组成的军队突破了阵地而功败垂成,甚至他本人都在混战中负了伤,以至最终不得不黯然退兵。

    巴耶塞特二世并不因为敌人只是突袭了一侧防线的筑垒而掉以轻心,他不能容忍自己也可能会因为那种“意外”而酿成失败,同样的他更没有狂妄到认为自己已经强大到可以无视导致他的父亲惨败的那种纰漏。

    正因为这样,苏丹下令无论如何都必须消灭那支袭击他们的军队,同时更要弄清楚这支军队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贡帕蒂心里不住咒骂,他不知道究竟是在骂亚历山大的自以为是,还是在骂自己的愚蠢莽撞,追在后面的奥斯曼军队正从几个方向向他集中过来,他已经明显感到自己能够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虽然远处的布加勒斯特沿岸堡垒看上去近在眼前,但是他却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在奥斯曼人合围之前赶到那里。

    一阵阵的号角声随着冰冷的河风传来,虽然那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似的疼痛,但是在如今的贡帕蒂来说,那种感觉却是说不出的舒服。

    “加把劲,如果不想让异教徒撕成碎片就跑起来!”

    贡帕蒂向身边的波西米亚人喊着,风吹进嘴里灌进肚子似乎让胸膛里那火



第六十二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战(一)
    在贡帕蒂被奥斯曼人追的如同落荒而逃的野兔在城外疲于奔命的时候,在布加勒斯特城里,关于是否应该出城救援,也正争执不休。

    一方坚持情况不明不能贸然冒险,而另一方则认为对了前来驰援的友军见死不救是胆怯卑鄙的举动。

    双方各持说法僵持不下,在这个时候,“联军”特有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既然是联军,那么就肯定不是由一个人做主,而如果其中一方还有个不论身份地位还是声望威信都足以与另一方相互抗衡的首领,那么就往往会出现各自不同的命令。

    采佩斯作为瓦拉几亚大公,显然身份地位有了,可他没有足够大的声望威信,而索菲娅做为“希腊公主”则是有着足够多的声望却没有够分量的身份和地位。

    现在这俩个人走在了一起,于是就在城里一大群人还在为是否该出城救援争论不休的时候,一支军队已经打开城门向着外面迎去。

    这支由采佩斯的瓦拉几亚人为主的救援军队首先遇到的并非蒙蒂纳军队而是那支赶到前面试图拦截贡帕蒂的奥斯曼轻骑兵。

    这个遭遇倒是并不出瓦拉几亚人的意料,却多少让奥斯曼人有些意外。

    在河岸堡垒的经历让奥斯曼人相信城里的人不会轻易出来,所以他们才敢于那么深入的穷追不舍,甚至这支只有100多人的骑兵就敢于几乎深入到了布加勒斯特城下予以拦截。

    突然的遭遇让双方经过开始的慌乱后立刻变成了不死不休的短兵相接。

    在瓦拉几亚人几乎是闻讯之后就立刻又从城里源源不断的增援之下,那支100多人的奥斯曼军队立刻展现出了奥斯曼轻骑兵灵活而又不拘泥于一时胜负的特长。

    在判断出形势显然不利于自己后,奥斯曼迅速撤退,哪怕是面临从捕猎者变成了猎物时的被不住追杀,可那些轻骑兵还是终于撕破了瓦拉几亚人试图全歼他们的包围圈,几乎就是与贡帕蒂错身而过的落荒而逃。

    经过一番磨难终于在布加勒斯特城下“胜利会师”的波西米亚人和瓦拉几亚人双方没有投入欣喜若狂的欢庆之中,而是各怀敌意虎视眈眈的盯着对方,那架势大有赶走了奥斯曼人之后自己再掐一通的意思。

    巴尔干人不喜欢波西米亚人,不论是波西米亚王国还是那些有着同样名字的吉普赛人,他们都不欢迎。

    哪怕是拉迪斯拉斯二世他们其实也不喜欢,至于说波西米亚贵族和平民,对瓦拉几亚人来说就他们和奥斯曼人没什么区别,甚至有时候还会因为多年以来瓦拉几亚与匈牙利之间的矛盾,要比对奥斯曼人还要仇视。

    贡帕蒂很好奇,他听说过那个希腊公主的传说,虽然那位公主的消息有很多都太过传奇,可这并不妨碍他觉得那个女孩就是个傀儡的判断。

    可是现在他倒是有些奇怪了,因为对方这支军队似乎就是效忠于那位公主的,而且这些瓦拉几亚人一看就很彪悍,至于说那位凶名远播的弗拉斯三世,他刚刚从人家的领地经过,自然更是早有耳闻。

    贡帕蒂被人带着向城里行进,对于救下的居然是波西米亚人,那些瓦拉几亚人显然觉得不是很痛快,同时带队的军官又感到说不出的莫名其妙。

    以至当他们进城之后,那个军官随便应付了几句就立刻去找正等着消息的采佩斯,把这个古怪的情况向他禀报。

    “波西米亚人,居然是波西米亚人”采佩斯同样感到意外,很显然这些应该是属于拉迪斯拉斯二世的军队来的有些让人费解,可以肯定只从之前争论不休可以知道,就是拉迪斯拉斯二世自己也并不清楚这支突然出现的援军究竟是从哪来的。

    “我去见见那个人,难道他不是那个蒙蒂纳伯爵派来的吗”

    “不大人,那个人已经承认他是那位伯爵的手下,”军官摇摇头“不过按照那人的说法,那位伯爵的军队似乎有些复杂,他说了好几个地方的军队,有些地方我都没有听过说。”

    “不论如何这是件好事,对了你问过那个军官他的伯爵现在在什么地方了吗”采佩斯漫不经心的问,虽然觉得那位蒙蒂纳伯爵只派了这么一支几百人的轻骑兵来未免有些小气,不过想想奥斯曼人的可怕,采佩斯倒是也能理解那个人的谨慎小心“或许我们应该派人去联系那位伯爵,但愿今天的事没让他对我们失望。”

    “大人我正要说这个,”军官神色有点古怪的报告“听那个人的说法,那位蒙蒂纳伯爵似乎正准备袭击苏丹的御营。”

    此言一出,正向前走着的采佩斯好像一下被雷击中了似的定在了那里,过了一会他才扭头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那个军官。

    “你没听错”

    看着军官摇头的样子,采佩斯只沉吟了一下就转身向着旁边拴着的马群快步走去。

    “去城堡我要立刻见到国王,上帝,要出大乱子了!”

    袭击苏丹御营,这是亚历山大迄今为止最大胆也是自认最疯狂的的举动。

    实际上直到渡过多瑙河西岸的时候他都还没有下定这个决心。

    上鞑靼杰什位于与多瑙河形成不规则平行的阿尔杰河左岸,与这两条河流相互交叉纵横的充沛水源让布加勒斯特平原成为了巴尔干地区最富饶肥美的土地。

    所以对于亚历山大来说,从之前进入布加勒斯特平原之后就不在那么需要随身携带的各种粮食补给,富饶的乡村足以为他提供足够充实的军粮。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便利条件同样也让奥斯曼人没了后顾之忧,想想当初穆罕默德二世围攻这座城市几个月却依旧不愁吃喝,后来如果不是因为负伤和军队的损失太大才不得不撤军,亚历山大就知道要想在补给上找奥斯曼人的麻烦似乎不是那么容易了。

    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只有赫尔瓦在后方对奥斯曼人的骚扰,虽然在进入布加勒斯特平原后军粮得到了缓解,但是一支远征大军所需要的物资绝不只是粮食这么简单,正因为如此赫尔瓦对奥斯曼人的骚扰还是很见成效的。

    这从苏丹不得不暂停进军就可以看出来。

    另外奥斯曼人毕竟是入侵者,要想顺利的在被征服地征收粮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循着阿尔杰河往上游走,可以直接走上前往上鞑靼杰什的道路。

    苏丹的御营就在那里,而在御营的四周,是奥斯曼的77000人的大军!

    压力山大没有想过要直捣苏丹御营,他虽然有一支已经堪称经验丰富的军队,而且数量也算可观,但是想想自己与奥斯曼人之间悬殊的兵力,而自己的全部人马也还没有人家那支大军零头多,他就理智的选择了正视事实。

    不过既然抱着要挑起战争的心思,亚历山大就没想过只派贡帕蒂袭击一个右翼筑垒就简单的结束。

    虽然直接进攻御营的设想并不现实,可这并不意味着无机可乘。

    受限与如今这个时代糟糕的交通和消息传递的局限,虽然奥斯曼军队有着诸多前人所没有的开创式的创新,但是奥斯曼人在军队宿营的军制上依旧和大多数欧洲军队一样,保持着许久以来形成的某些特点。

    譬如除了因为地势的原因而不得不延伸向多瑙河一线形成的一个右翼筑垒之外,奥斯曼的大军军营还是以紧凑而不是各军分散的方式选择
1...297298299300301...7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