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李牧说完之后,看着众人,众人也都看着他,像是在等接下来的话一样,可是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众人才明白李牧确实是说完了。
张勋兀自还不敢相信,小心翼翼问道:“贤婿啊,就这些?”
李牧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道:“高昌王不要这样称呼,尚方宝剑当面,我是代表皇帝陛下传旨,不能论及私人感情。”
“是极是极、”张勋赶忙起身,一躬到底:“高昌王谨遵皇帝陛下旨意。”
恰巧这时,张天爱来了,看到张勋在给李牧行礼,脸色变得不好看了起来,李牧瞧见老婆来了,不敢再拿架子,赶紧把张勋拉了起来。张勋心里头高兴,也帮李牧遮掩,招呼侍女赶快上菜,李牧心里惦记着等会儿要跟张勋私下里说的事儿,吃不下多少,但他也没便宜了张勋,把李重义叫了上来替他吃。李重义可不管是什么场合,李牧让他吃,他就吃,二十几个人的大桌,一半都进了他的肚子。
酒宴过后,到了下榻之所。张勋屏退了左右,李牧也让张天爱先回去休息,跟随张勋一起来到了一处僻静的所在。
“贤婿,你到底打什么主意,你就明说了吧。”
“岳父,我说得还不够清楚么?”
“呵、”张勋冷笑一声,道:“你提的三个要求,哪里像是要求,倒像是给高昌送钱一样、涉及两国邦交,我偏不信大唐皇帝陛下,是如此善心之人。”
“岳父总是把别人想得那么坏,我是你的女婿,还能不为你着想啊?”
张勋冷笑一声,道:“那你跟我详细说说,所谓的中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哦,这个呀。”李牧笑了一声,凑近了张勋一点儿,道:“中立意味着两不相帮,简单来说就是以后西域无论哪一家跟哪一家打仗,都跟高昌没有任何的关系。”
“换言之,高昌想打别人也不行了?”
“这是自然的,中立嘛。”
张勋冷笑一声,道:“李牧,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在自断臂膀!我只有天爱这一个女儿,以后她的孩子,就是高昌国祚的继承者,你加以限制,吃亏的是你的儿子!”
“哎呀呀,岳父,可别这么说。”李牧正色道:“您啊,虽说身体不好,但我看您一时半会也死不了。等我回到长安,遍访名医,给你讨个药方,保不住您还老来得子呢。反正我是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做什么高昌王的,想你都别想。”
“那我就更不能答应你了。”
“为什么?”李牧摊手道:“岳父,你觉得高昌现在,还有侵略谁的能耐?大唐,你肯定打不过,突厥,更是想也别想,除了大唐和突厥,挨着高昌的,就只剩下吐谷浑和焉耆了,吐谷浑的骑兵也不是吃素的,高昌这点人,我是觉得很够呛,焉耆倒是有的一拼,可是焉耆救过突厥大可汗泥孰,焉耆若被攻打,突厥不可能不管,这么一看,周围的国家你都打不过啊,那何不保持中立,多发点过路财,多好的事儿啊,要不是我娶了你闺女,这好事儿轮得到你么?”
“我承认,我此生不一定能看到高昌兵发他国的时候,但难保日后,高昌不能兵强马壮!”
“那您就以后再说行吗?”李牧打断张勋的话,道:“岳父,小婿以为,人啊,得知足。古语有云,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您算是个窃国者侯了吧,您都不止是侯,您都王了。可以了,差不多了。”
“一旦高昌成为了西域的永久中立国,高昌就会成为西域的一个特殊存在。而且我可以跟你承诺,高昌成为中立国之后,任何试图侵犯高昌的敌人,都会被视为大唐的敌人,打仗不用高昌打,大唐帮你打,突厥帮你打,你只需要承担一点粮草就行,岳父觉得如何?”
“哼!”
“还有就是刚才我说的第二点,往后西域的局势,高昌将会成为重要的一环。我已经与泥孰商议过,突厥会在骆驼谷成立一个集市,到时候突厥各部会把自己多余的物资,例如毛皮等物运到这个集市来,通过定襄与大唐贸易。而西域的其他小国,则只能通过高昌与大唐贸易。我调低高昌的关税,就是确保西域小国不会走突厥那条线,这等于是给你送钱了。”
“另外,我会把定襄以外至高昌中间这块界限不清的土地,划拨给高昌,让高昌的疆域达到千里,充当我让岳父安置隐族众人的补偿。岳父的了人,又得了地,这买卖可稳赚不亏。到时候,高昌坐拥千里之地,八方来财,还不用担心被邻国觊觎,这等美事儿,我真不知道岳父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啊。”
李牧说得吐沫横飞,仿佛张勋占了天大的便宜一样,但张勋却已经想通了此处的关节,并不搭话,只是冷笑连连!
第684章 越权自封
“话别说得那么好听,你难道就没有目的?”
“有啊!”李牧出乎意料地没有掩饰,而是非常坦然地看向了张勋,他竟然承认了:“岳父,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没有来由的。即便我娶了天爱,我也不会任凭你驱使,为了你想做的事情,放弃自己的立场和主见。”
“我原本是马邑城的一名乡勇,因缘际会立下功劳,得陛下不弃而得封侯。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我蒙陛下隆恩,当思报之,而不是为了私利,做一个小人!”
“岳父,我的目的,你心里清楚,我心里也清楚,不必再说,浪费唇舌。但你应该也明白,如今的局面,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状况了,如果你再贪心不止,我没有办法,只能站到你的对面去。再说一句心里话,我十分讨厌你这样的阴谋家,若非因为天爱,你必死在我手里!”
张勋冷笑一声,道:“话说大了点吧?年轻人,我劝你还是谦虚些!”
李牧呵呵一笑,道:“岳父,我这个人,生来不知何为谦虚!我也曾说过很多大话,但是万幸,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句没应验的,说了,我就能做到!”
张勋的脸色冷了下来,道:“你信不信,我现在就杀了你!”
“呵、”李牧抬起手,砰的一声巨响,张勋身后的墙壁上多了一个洞。张勋回头看向这个洞,脸色有点白,他哪里见过这种功夫,在石壁上打出这么深的洞,就算是当年的虬髯客,也绝对做不到。
若是这洞打在自己身上——
张勋不敢再想。
李牧把袖子里的火枪藏好,一本正经道:“实不相瞒,这次骆驼谷一行,小婿因缘际会,习得了拜火教的镇教神功乾坤大挪移,方才的那一招,叫做‘一阳指’,乃是小婿根据乾坤大挪移内功,自创的一个招式,轻灵而便捷,指哪儿打哪儿,招招毙命。我想岳父的轻功,恐怕躲不过这一招吧?所以啊,人老了,还是客气些,年轻人可是很可怕的。”
“你!”
躲在阴影中的鬼影想要出手,被张勋阻止了,他搞不清楚李牧说的话是真是假,若鬼影出手了,万一不成,可就是撕破了脸,李牧再来两下,他和鬼影都得死。他虽然受伤,眼力还在,哪怕是鬼影的轻功,也躲不过刚才那一招。
“好!”张勋突然冒出一声来,接着便是三声‘好’,道:“贤婿的狂傲,果然名不虚传。今日我算是见识了,你说的话,我全都答应,答应就是了。”
“岳父不必咬牙切齿、”李牧嘻嘻笑道:“什么话啊,盟约啊,都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等有朝一日,大唐日薄西山了,管不了西域的事儿了,到时候高昌想做什么,大唐也管不了。不过岳父啊,有我在一天,今天说的话,就是规矩,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您再背后搞什么鬼,下次再见面的时候,小婿绝不留情,也不听岳父解释了。”
张勋咬牙道:“你还敢杀了我?”
“不不不,小婿怎敢。”李牧摇摇头,道:“我会把岳父接到身边,好好孝敬。不过岳父可能不会喜欢做一个耕读传家的富家翁吧?如果岳父喜欢,随时跟小婿说,小婿一定满足岳父的要求。”
“你!”
李牧哈哈大笑,转身走了,张勋铁青着脸,低头看到一块石头,真恨不得捡起来砸到李牧后脑勺上。
鬼影从暗处出来,道:“首领,要不要给他点教训。”
“教训什么?!”张勋气得直骂:“他小子就是有恃无恐!我就天爱这么一个女儿,高昌还指望他传宗接代,我怎么教训他?你说我怎么教训他?”
“他不是说,遍访名医给您治病——”
“你也说风凉话?”张勋目露凶光:“我这病要是能治,我早就——”话说一半,自知有失,伸手一指远处:“滚!”
鬼影也知道自己问错了,在张勋暴怒之前,识相地滚了。
……
继位仪式非常的简单,张勋一直摆出一副与百姓共甘苦的姿态来,一点儿奢侈的东西都没有。王宫已经烧毁,宝库都被李牧搬走了,余出来的也都给百姓们分了,张勋也没钱新建。找李牧要钱,李牧也不给,最后还是张勋以要彩礼为名,硬从李牧手里扣出来十万贯,用来新建他的王宫。
为此,张天爱没少抱怨。但她哪有李牧知道细情,张勋经营西域多年,能没有积蓄么?只是不便拿出来而已,过一段时间,百姓对他这个王没有那么关注的时候,他的钱就会拿出来了。他自己有钱,又是为自己的事情,不花白不花,给了他也是浪费。
隐族的众人,被张勋赶去了靠近焉耆的一座山谷。此地位于两国交界,以后若是打起来,他们第一个倒霉。但若是不打仗,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地方。隐族的人独立生活,算作高昌的第二十三个城池。金长老也被张勋封为隐族酋长,地位类似于城主。
李牧多待了一天,陪张天爱收拾了行李,又让李思文派来了一些账房,税吏等为高昌打基础,以方便后续的事宜。做完了这些,李牧带着张天爱启程回到定襄。
战事既然已经消解,大军留在定襄也没有了必要。侯君集身负使命,要带李牧回长安,所以他还不能走。李绩却因身上还有并州的责任,必须先走一步了。
送了李绩离开之后,侯君集也命副将带着一部分人先回。只留下了兵马五千,等待李牧把定襄的事务处理完。
飞鸽传书日夜不断,李牧的一言一行,都如实地传回了长安。侯君集本以为李世民既然特意嘱咐过,会非常焦急,但李世民从来都没有一次催促过,只是告诫侯君集不要干扰李牧做任何事情,把他带回来就可以了。
就这样,李牧又待了半个月。他持尚方宝剑,代天子行权,宣布升定襄折冲府为定襄都护府。他本想让侯君集遥领都护将军,但如今的情况,侯君集怎么敢接,李牧下的这个命令,皇帝认不认还两说,万一回到长安李牧就被砍了,他岂不是落了个同党?因此坚辞不受。
李思文又不够格,李牧没办法,只好封自己做都护,总领西域之事。
第685章 班师回朝
很多人都知道府兵制,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府兵制中的‘府’,一共分为三种。
其一,府,普通的折冲府。其二,都督府,又称总管府。唐初承隋制,其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或大总管。在要地设置都督府,节制附近的折冲府。李世民登基之后,为了削减大将军的权柄,中原的都督府大多被裁撤,只剩下类似并州,冀州等地,靠近边境的都督府还存在着。像是李绩被封为并州都督,便是让他总领并州的军事,防备北方薛延陀,同时监管东突厥部族。
而其三,便是都护府了。都护的职责是“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与都督府相比,大致的区别便是,都督是属内,而都护是属外,涉及外交事务。
都护与都督的级别,都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按照官制,最少也得是正三品。李牧的级别勉强够用,而李思文则是差得远。李牧倒是想给兄弟升官,可是也没有这么个升法,而且李思文也确实不具备担任都护的能力,因此李牧也没有强求,他自己领了都护,让李思文领了长史的衔。即便是长史,李思文也是不够级别的,但李牧又不可能随便找个人担任,故此虽然级别不够,他也是‘格外提拔任用’了。
李牧把带来的土豆,教给了李思文种植之法,让李思文成立农场,雇佣流民种植土豆,还勒令白根生负责这个农场,免得他随着年纪大了,心思野了,到处乱跑。
与此同时,他又接待了西域诸国的使节。这些使节像是商量好了,想要跟着李牧去长安觐见李世民。
这并不奇怪,此前由于西突厥的关系,西域诸国面临战队。很多国家不敢与大唐往来,即便有往来,也是偷偷摸摸的,而如今西突厥与大唐成了兄弟之国,自然就没了这个芥蒂,与大唐交好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李世民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排场,李牧自然会做这个顺水人情,让李思文把这些使节都聚到一处,等回去的时候全都带上。泥孰也派了使者,要跟李牧一起回去,为他作证的同时,也要递上国书。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牧离开长安四个月之后,终于启程返回长安了。临走的时候,李牧留下了道标石,以便日后方便飞鸽传书联络消息。
李思文送李牧到马邑,还想跟着,但被李牧拒绝了。李思文大哭不止,他只是性格怯懦了些,但却一点也不傻,他知道李牧回到长安之后,会面临怎样的绝境。甚至这次分别,还有没有机会相见都未可知。因此,他才万分的不舍,抱住李牧不愿意松开。
李牧轻轻拍了拍他的背,道:“思文,你不要哭。记住大哥的话,男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敢于面对,哭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面对了,哪怕不成了,也是个带把儿的汉子!”
“大哥,我——”
“记住我对你说的话,做好你该做的事情,大哥走了!”
……
飞鸽传书。
李世民看完了纸条上的字,便扔进火盆里头烧掉了。高公公从外头进来,道:“陛下,河间郡王到了。”
“请堂兄进来。”
李孝恭进了太极殿,便要行礼。李世民扶起他来,道:“堂兄,朕也不绕弯,这次找堂兄来,是有一件事,想让堂兄费心。”
李孝恭一愣,便想要婉拒。他不知道李世民是真心还是假意,万一是试探,他再答应了,可是大事不妙。
“堂兄不必多虑。”李世民看出了李孝恭心中的所想,抢先一步道:“李牧小子此次去西域,为朕解决了一个心腹之患。”当下,他便把西域的情况,大致与李孝恭说了。这些消息,如今在朝堂上,还在封锁的状态。仅有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几个人知晓,李孝恭平时又不上朝,自然是不知道的。
听完了李世民的话,李孝恭完全愣住了。他怔怔地看向李世民,道:“陛下不是在开玩笑吧?”
“朕说得不够清楚?”
“不不不、”李孝恭赶忙摆手,道:“臣只是不敢相信——这也太过于离奇了,李牧小子是如何做到的?西突厥内乱,迎立泥孰,这尚可相信一二。可是他如何能说服西突厥与大唐盟约,还有他竟然让自己的老丈人当了高昌王?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朕也不知道啊。”李世民苦笑道:“不过李牧这小子,总能出其不意,大事上也没瞒过朕,朕还是相信他的。朕已经飞鸽传书给李绩和侯君集二人,让他们听从李牧的调遣,一切事宜,让他来做主。”
“臣还是不敢相信——”
“且不说这个了。”李世民正色道:“朕是相信李牧的,所以要做一些准备。若真如李牧说的那样,西域已定,朕打算在定襄设置都护府,总领西域之事。定襄都护府,乃是大唐立国一来,第一个都护府。且西域之事,重若千钧。朕思来想去,这大都护之职,非堂兄不可,其他人朕信不过。”
李孝恭心道,这话谁能信啊?你最信不过的人,好像应该就是我吧?念头在心里打了个转儿,李孝恭还是说道:“陛下,臣已经不领兵多年,武备之事都荒废了。再说,崇义这小子,私自跑了真腊一趟,差点死在外边,臣近日来都在教育他,也没有心思,恐耽误陛下大事。陛下还是另选他人为好,像是秦琼啊,尉迟恭啊,实在不行程咬金也可啊,他们不都闲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