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月光洒下来,透过牢门的缝隙,照在了金晨的脸上,金晨眼巴巴地看着李牧,道:“不行吧?能打开么?”

    “打不开——”李牧低头说道,忽然他看到金晨头上的发簪,跳了下来,道:“你这个发簪,是金的?”

    金晨把发簪摘下来递给李牧,道:“是金的,怎么了?”

    李牧用牙咬了一下,可以咬的动,果然是金的,而且纯度还很高。他用力咬了一阵,借着金子的良好延展性,把金簪咬成了一个长条的形状,又跳了上去,如今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了,赌这破地方的锁头都是简单的机括锁,若是这样,也许还能捅开。

    李牧把金簪插进锁眼,试着转动了一下,机括咯噔一声,没开,却有反应。李牧大喜,把金簪拔出来,又咬了一阵,再插进去,这回机括咔吧一下,竟然打开了!




第642章 逃出生天
    金晨听到机括的声音,激动道:“开了吗?真的开了?”

    “哼,你说呢?”李牧小心地把锁头挂好,然后又跳了下来,金晨赶忙抓住他的胳膊,像是怕他跑了似的,李牧不耐烦地甩开,道:“心底不要那么龌龊,你以为我会自尽跑了么?你对我不仁,我对你……我倒是想对你不义,但我李牧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做到,放心吧,我会带你出去的。”

    “嗯,那咱们现在出去吧。”

    “不行。”李牧正色道:“银氏一定会来查看我们的尸体,若没有尸体,岂不露馅儿?所以我们要放一把火,来个毁尸灭迹,顺带把墙上的字和埋你父亲的洞口堵上,让他们一点蛛丝马迹都发现不了。”

    “好,听你的!”金晨没有半点犹豫,捡起地上的骨头做的铲子,便开始填埋洞口,李牧左手不方便,但是清理墙上字迹还是做得到的,如今他已经练成六层乾坤大挪移,掌握了诸般使用内息的办法,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空有一身深厚的内功无法施展的倒霉鬼了,只见他抬起手来,徐徐平推一掌,按在石壁上头便是一个浅印,把刻字的痕迹都给压平了。

    李牧随心随遇的乱按一通,谁也看不出是手掌印,还只当是石壁原来的斧凿痕迹。金晨偷偷瞥见了,心中骇然不已,她虽没有练过乾坤大挪移,但是很小的时候,看过上上任教主施展过,与李牧现在的动作类似,却没有这么大的威力,而李牧现在这个声势,很明显是已经神功大成,现在若是想杀死她,简直是易如反掌了。

    过了一会儿,洞口填平,李牧又让金晨把骷髅尽量聚堆,然后使用‘钻木取火’的办法,点燃了骸骨堆,巨大的火光腾空而起,李牧再甩出一掌把火堆打散,四处都是燃烧的骸骨,点燃了更多的骸骨,地牢之中,宛如炼狱一般。

    “走!”李牧用布条把金晨绑在自己背上,纵身一跃,跳到地牢顶端,钻出牢门,才稳稳落地,他又把地牢的牢门按照原样锁上,低头看去,地牢已经是一片火海了。

    有人看到火光赶过来,李牧赶忙使出‘隔岸观火’的身法躲到视线的盲区,问道:“你有没有心腹之人,不会背叛你的人,有没有?”

    “有!”金晨肯定道:“我金氏族人,是绝对不会背叛我的。长老的家在骆驼谷的南坡,咱们往南走!”

    “抓紧我的衣服。”李牧说了一声,运转内息,按照‘隔岸观火’的步法,猛地一窜,脚下一踬,忽然一个筋斗摔了过去,金晨吓得差点尖叫,只当是碰到了他的伤处,还没等问一声,李牧忽然又直了过来,前后动作根本联系不上,诡异至极,却又相得益彰。

    “这招‘隔岸观火’是人想出来的么?创造这个功法的人,怕不是个蜥蜴吧!”

    李牧一边跑,一边吐槽,金晨忍俊不禁,却不敢回应,她现在李牧的背上,惹了他可是会被扔出去的。俩人如今位置互换,绑架者变成了‘被绑架者’,金晨可不敢惹他。

    “到了。”

    跑了约莫一刻钟,金晨忽然拍了拍李牧的肩膀,示意他停下来。李牧用力过猛,好不容易才刹住车,脚后跟拖出来半米的沟,金晨指着山腰的一处小院儿,道:“长老就住在那儿,你把我放下来,我去跟她说。”

    李牧把布条扯开,让金晨下来,金晨看了眼李牧,小声道:“还是我先进去吧,等我跟长老解释清楚,你再进来,长老钻研巫医之术多年,医术精湛,有了她的秘药,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李牧冷哼一声,道:“怕不是秘药,而是迷药吧?金姑娘,我学了你的武功,也救你出来了,咱俩两清,谁也不欠谁的。西突厥大军压镜,我没空陪你玩了,就此别过,再见!”

    李牧说着就要走,金晨一把抓住李牧的衣服,扑通跪在地上哀求道:“你不是答应我不会坐视不管吗?你要食言了?”

    “我没有食言,我救了你。至于你的族人,跟我有什么关系。再说了,他们未必想投靠大唐,只是你一厢情愿罢了!”

    “我没有一厢情愿,我的族人——不,就算你说的对,有一些族人未必跟我想的一样,但是真的有心向大唐的人,我们救救他们好不好?若是不救他们,让他们归顺了西突厥,他们肯定生不如死,侯爷,我求你了,你已经练了圣火令上的武功,你已经是拜火教的教主了,你有责任——”

    “我什么责任都没有!”李牧拉开金晨,道:“你不用这样道德绑架我,我也不稀罕你的什么武功,只是为了活命,没办法才学的。”

    论嘴,十个金晨也不是李牧的对手,见他盛怒,不敢出声,只是眼巴巴的瞧着他,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李牧沉默了一会儿,心里暗想,不管怎么说,这次也是因为金晨把自己绑到这里,自己才得到圣火令的武功和西突厥与高昌勾结的消息。眼下西突厥的兵马还没来,如果自己留在这里,也许能利用这里的人做一点什么。哪怕就是拖延一时,也能给大唐争取几分时间,否则一旦大军压境,凭定襄那点人马,根本就地当不了。李思文是什么程度,他这个做义兄的太了解了,太平时候,他做什么都不会出大纰漏。但一旦正面厮杀起来,李思文肯定顶不住的,不要说西突厥大举进犯,就是那日守城的场面,他都够呛能顶的下来。

    一旦对手变成了西突厥,这就是国战了。大唐方面,至少也得是李靖李绩侯君集这样的人领军才可以。

    李牧在心里斟酌再三,叹了口气,道:“我李牧平生做事,最不爱欠人情。我可以再帮你一次,但是话说明白,我只救愿意归顺大唐的,而且归顺之后,要遵循大唐律法,不能再惹事生非。此间事了,你我再无瓜葛,我欠你的,这一次都还了,你对我的冒犯,我也不计较了,咱们以后只当是陌路,我跟你这样满口谎言的女人,做不了朋友!”



第643章 爱是一道光
    听到李牧这样说,金晨心如刀绞,但她确实无可辩驳,事情确实是她做下的。金晨点了点头,道:“只要你答应救我的族人,我保证此间事了,再也不会出现在侯爷面前。”

    “一言为定、”李牧抬起右手,道:“击掌为誓。”

    金晨起身,与李牧轻轻击了一掌,道:“侯爷是顶天立地的男儿,想必一定会遵守诺言。侯爷在此稍等,我去跟长老说。”

    说罢,金晨走进了小院儿,也没回头看一眼,仿佛并不担心李牧会食言跑了。

    李牧也确实没跑,他跳上了一棵树,依靠着树杈,瞧着山下。山下已经火把连片,似乎在救火,也像是在寻人,但看火把的位置,一时半会还到不了山上,并不需要担心。

    过了一会儿,金晨从院子出来,没有看到李牧,眼泪霎时间就要掉。李牧从树上跳下来,她又转忧为喜,脸色变化之快,让人叹为观止。

    “怎么样?”

    “长老请侯爷进去,已经准备好了本族的秘药为侯爷接骨。”

    “谢了。”李牧大步走进院里,来到屋内,屋里是一个拄着手杖的白发老太太,衣着打扮,与那日见过的大祭司相仿,却比那个大祭司慈眉善目得多。”

    老太太上下打量了一下李牧,开口道:“我听晨儿说,你练成了本教神功,可否让老妪见识一下?”

    “嗯。”李牧点了下头,抬手在桌子上按了一下,石桌下陷一寸,桌面上也多了一个手印。

    老太太趴在桌上仔细瞧了,道:“果然是乾坤大挪移,至少也有四层了吧?”

    “六层。”

    “六……”老太太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顿了一下,才道:“果然是天赋异禀,老妪今日是见识了。”老太太走到旁边的架子旁,从架子上拿下来一个小陶罐,打开,里面是黑如墨汁的药膏,她用小木棍取出一些,放在一块布上,然后示意金晨把骨头做的夹板拆下来,她把沾了药的布,像是贴膏药似的,贴在了胳膊的伤处。

    李牧低头看了眼胳膊,道:“不会动什么手脚吧?贵教的迷药,我可是领教过。”

    老太太笑道:“侯爷说笑了,你已经练了本派神功,本派的任何东西,都再伤不到你了。无论是迷药还是毒药,您只需以乾坤大挪移的手段,都可尽数转移出体外,甚至以彼之道还治彼身,把毒药回敬给害你之人,老妪不会武功,怎会自寻死路?再者说,我这一辈子只研究治病的药,还从没研究过毒药,你说的那些,我也不会呀。”

    李牧见老太太眼中平和,不像是撒谎,左臂肿胀的地方又传来丝丝的凉意,感觉舒服了不少,便道了歉:“是我想多了,谢谢长老。”

    “无碍的,无碍的。”老太太又做了几片‘膏药’,加上李牧胳膊上的,一共是六块,道:“每三个时辰换一块,这六块用完了,你的胳膊也就好了。”

    李牧皱起眉头,心中暗暗计算,三个时辰换一片,一天就得用四片,一天半六片膏药就用完了,胳膊骨裂,一天半就能好,这怎么可能?

    没等李牧问出口,金晨解释道:“侯爷,这是本教的疗伤圣药‘黑玉断续膏’,专门用来接骨,极其的珍贵,一年也做不了这么一罐,效力极强,长老医术精湛,她说六片能好,就必然是能好,不会骗你的。”

    李牧还是半信半疑,但也不想再说什么,道:“谢谢长老。”

    长老也没有解释,微笑道:“你和教主好不容易逃出来,肯定是又累又饿,侯爷先到旁边的房间休息,我和教主为您准备一些吃食,您吃了先休息,明天我派人打听一下消息,再做安排不迟。”

    这长老说的,正是李牧心中所想,李牧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与此同时,地牢的火终于扑灭了,所有骸骨都在这场大火下烧成了飞灰,银月顺着绳梯爬到下面,什么也没有看到,眼睛早已哭得红肿了起来,她虽然背叛了金晨,但也没想取她的性命,只是不想让她碍事,过两天就会放她出去,没想到却发生了这场大火,害了她的命。

    “没有找到尸体,人不一定死了、”大祭司的声音响起,银月心里升起一阵希冀,但旋即又摇头,道:“我看过了,锁头没打开,他们往哪儿逃,肯定是烧死了,烧成灰了。”

    大祭司不置可否,忽然像是发现了什么,弯腰捡起一个东西。

    银月看到大祭司手里的东西,眼泪瞬间决堤了,她认得是金晨头上的发簪,这发簪在骸骨灰中发现,岂不是更佐证了金晨已经死了么?至于金簪上被李牧咬出来的牙印,则没有引起她的警觉,虽说真金不怕火炼,但真金被火烧变形却是免不了的,那么大的火,变形了也属正常。

    “肯定是死了,她肯定是死了。”

    “死了就死了!哭什么?”大祭司低声喝道:“她死了正好,她死了,你就是教主了!给我止住哭声,记住了,教主是私自审讯犯人,失足跌落,犯人逃出无望,引火**,教主不幸殒命而亡。把这些记在心里,任何人提起,问起,尤其是金氏族人问起,就这么说,千万别说错了,知道吗?”

    银月只顾着看着手里的金簪哭泣,仿佛没有听见一般。

    “哭哭唧唧,做不成什么大事!”大祭司咬牙骂了声,先一步爬了上去,吩咐左右,什么时候银月哭完了,再把她拉上来。她愿意哭,也不要管她。

    ……

    长安城。

    李世民已经连着数日彻夜不眠了,只要一闭上眼睛,他就能梦见李牧惨死的景象。这让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然而,让他睡不着的缘由还有一个,在李牧被绑架的消息传过来前一日,不良人密探来报,牡丹夫人与逐鹿侯有染。

    李世民看过了密探提供的证据之后,愤怒达到了顶点,正想发雷霆之怒,把李牧抓回来的时候,他被绑架的消息传了过来。李世民挣扎了良久,终于还是把这件事压了下来,当做不知道一样,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而在商议完了之后,他想找王鸥问一问,却发现王鸥已经在两个时辰前出城离开长安了,去哪儿了,没人知道,密探也都跟丢了。



第644章 内忧外患
    是巧合?

    李世民不相信是巧合,他也曾想过,这会不会是李牧的计策,一边让王鸥人间消失,另一边他也诈称绑架,然后俩人双宿双飞跑了。但他很快便否定了这个猜想,因为李牧的家眷仍在长安,他的母亲,他的妻子,妾室,还有他未出生的孩子,李牧的性格他是知道的,曾因为一个御史提及他的母亲,他愤而杀之,完全不顾自身的性命。还有他对白巧巧的感情,那可真称得上是百依百顺,只为王鸥,让他放弃这一切,李世民不信李牧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那么,就只能是巧合了?

    可是,感情的事情,怎可能是一朝一夕而生的呢?俩人必然已经是勾连已久了。

    李世民认真回想之前的过往,不想还不觉得,这么一想,忽然发现,以前类似的‘巧合’也着实是太多了一些,比如说,王鸥经常出入李牧家里,在京东集、在山谷,她好像经常都在。

    还有在丽春院看戏的时候,李牧整顿长安城,安排‘四梁八柱’的时候,她也在。

    李世民回想种种,只觉得气都顶到嗓子眼了,李牧啊李牧,你小子也是太胆大包天了些,在朕的面前,对朕的女人——如果李牧此时在场,李世民真不敢肯定,自己会不会拔剑把他给劈了。

    可是现在,李牧生死未卜。李世民满腔的怒火无处排解,脑海中两个念头彼此厮杀,感性方面他恨不得立刻把李牧千刀万剐,但在理性的方面,他又实在是担心李牧的安危,不考虑感情的因素,如今的李牧对大唐的重要性,已经不可替代了。李牧离开长安一个月,内务府杂七杂八的事情出了一大堆,长孙冲,许继等人,虽有才干,但也仅限于李牧教过的事情,对于陌生的事情,他们处理起来非常的吃力,有些更是处理不了。

    李牧在的时候,他飞扬跋扈,横蛮不讲理,三省六部的人对他都是敬而远之,差不多的事情,从来不敢跟他争辩。虽然不和规矩,但不得不承认,他的不讲理给内务府带来了不少的方便。而这种待遇,长孙冲和许继等人显然是没有的,即便是长孙冲,身为皇帝的外甥,国舅的长子,也没几个人会给他面子,说白了,还不够格。

    而同样的事情放在李牧身上,三省六部的人连这种想法都不会有,因为他们清楚,李牧有一百种办法可以整他们,报复他们,弄死不至于,鸡飞狗跳是免不了的。御史台得罪他被泼粪那次,满长安都是‘夜香’,如今想起来,仍然是不寒而栗呢。

    “罢了,就算想杀他,也得先找到人再说。”

    李世民打定了主意,睁开眼睛,道:“高干,传旨,今日罢了早朝,让三省六部来太极殿议事。”

    “诺。”

    高公公去传旨,自有小太监们伺候李世民洗漱,洗漱完毕,早膳端上来,三省六部也到了,李世民赐每个人一份早膳,众人也不客气,跟李世民一起拿起勺子,啼哩吐噜地喝起了粥来。

    早膳在安静中度过了,李世民甩甩手,残羹撤下,他看了看三省六部,开口道:“李牧有没有消息传回来,并州,定襄都怎么样了?”

    “禀陛下、”长孙无忌出声道:“侯君集大将军前日开拔,前锋营三千人,再有三日可达定襄。而并州人马,今日就可抵达。”
1...430431432433434...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