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姚上真望了一眼,口中吐一口清气,浇灌熊首之上。这一口气加身,此熊似乎还魂一瞬。眼皮一跳,熊口张开,吐出两幅卷轴。
姚上真一点头,却并不主动去取。只道:“归道友请看。成败可否,尽在其中了。”
看她的意思,是要归无咎自己主
第一百五十九章 山外观景 但求不败
天色喑喑,苍黄穆穆;**一统,所见茫茫。远景近景相与为一,仿佛梦中蜃境。归无咎乘风疾驰,目力所见的浑茫异色飞也似顺流江景,不住后退。
不必多言,归无咎此刻再度立身于“铨道会”所打通的小界通道之中了。
按理说,前日此时他便该完成与代螺宗真传“岚”的战斗,跨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不过因《三十六子图》泄露,隐宗诸位道尊定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遣出权上真、姚上真等不速之客驾临云中,方才拖延了二日。
归无咎此刻脑海之中又回忆起当初在荒海岛屿之中,第一次夺取金丹修士之金丹的场景。那一战之后,意味着自己名义上虽是灵形修士,但实际上借助元玉精斛,已经初步具备的媲美金丹修士的实力。
今日与“岚”的一战,当年之事,复现于斯。若是一切顺利,今日之后,归无咎便是一位“元婴”真人了。
虽非货真价实,但是实际战力却要超过天地间绝大多数的元婴真人。两相对照,较他“假丹”境界时的战力可要强得多了。
姚、权二位上真临别之际,又有一物相赠。不是他物,乃是一小袋“天罗石”,足足有四十枚之多。据姚上真所言,这还是情急之下,千方百计搜罗,暂时只能得到如此多的数目。
几位道尊的意思,是今日之后,诠道之会的每一战都郑重待之——
说是郑重待之,其实言下之意,若是遇上对手距自己稍有差距,不妨教其尽量展露手段,不宜一击制胜。盖因每一场斗战都以一枚天罗石照影,也好为后世弟子留下一道底蕴。
自然,要如此做,四十枚的数目是远远不够的。须知天罗石此物,虽然算不上第一流的异宝,却其产出也颇有些冷僻,罕有人费心搜集。
诸派上真、长老已经着手搜寻。因此在此之前,归无的诸般斗战,大可不必过于仓促。在诸位上真看来,这一年的诠道之会,总是以与“荀申”的那一战压轴。其余场次,对归无咎而言就算一日三战,恐怕也构不成太大的负担。
如此安排正合归无咎心意,可谓正中下怀。归无咎心中看来,若是能够在前半年多腾出一些时间,钻研对付御孤乘的手段,那是再好不过的。先前不过是不愿给人留下一个率性轻慢的印象,这才维持进度。如今有这么一桩借口,正是求之不得。
一刻钟之后,归无咎止住遁光。
前方不远处便是两界通道的正中心,茫茫四顾,唯有一人静候于此。
归无咎的身量本就相当高大,而此人却比常人略矮了半个头。因此两人一旦靠拢接近,反差就愈发明显了。
不过此人身上一袭大红衣袍,宛如鲜血染就,身量虽小,气势却足。如此服色在修道之人中也较为罕见。此刻,他似乎对于归无咎的到来一无所觉,只是微微侧着身子,目视远方,面露笑容。
“岚”。
“岚”的笑容,看上去很冷。
但是这种“冷”并非常人所谓“冷笑”,而是笑的很天真,很自然。然而这天真自然之中,却比通俗意义上的“冷笑”更要冷上十倍。
庶几可称笑靥如冰,烈火难融。
设身处地的思考,功行修为能够于一十八家隐宗夺魁,其人会是何等自信纵然师长上真言及归无咎的大名,再如何赞誉其略不世出,恐怕也难以打消其跃跃欲试的心理。但是面前这位“岚”却并非如此。
他是一派神游万里,杳然出神。几乎让人怀疑此行并非要作一场分量极重的战斗,而是踏春远游。
归无咎看得出来。“岚”是真的对于自己的到来懵然无觉,而非刻意做作。
归无咎自然不是在种种细节排场之上都要一争短长,如此也太过落于下乘。于是主动招呼道:“岚道友有礼了。”
“岚”似乎被归无咎的声音惊醒,转身望了一眼,见归无咎来到,眉眼中似乎闪过欣然振奋之色。
只是他口中却道:“你来得正是时候。我刚刚想明白,你就来了。不过,‘岚’是我的名字,而非姓氏。所以我可以称呼你为‘归道友’,你却不该称我为‘岚道友’。”
出言纠正之时,“岚”的神态异常认真,仿佛是在刻意强调自己对于姓名的坚持。
归无咎不纠结于此,笑问道:“我观你在此出神良久,不知你想到了什么若是有关道术,能与在下分享一二否”
归无咎入乡随俗,和“岚”如市井一般以“你”“我”相称,似乎正合“岚”的心意。“岚”喜上眉梢,欢悦道:“自然是在思索对付你的办法。”
出言如此率直,归无咎不由莞尔。
不料,不等归无咎问他所得应在何处,“岚”又突然道:“谢谢。”
这一下前言不搭后语。归无咎念头一转,并未追问。如果“岚”愿意的话,想来他会自己解答。
果然,岚凝视着归无咎,目不转睛。不紧不慢地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没有姓氏么”
没有让归无咎猜测,“岚”仰起身子,自问自答道:“因为,我走上修道这条路,不过是不愿此生过快的逝去,倥偬仿佛白云苍狗,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体会天地人世的变动与精彩,无情天道的盛衰更迭、雄阔惨烈。”
“驾鹤翩然白云上,坐观玉宇一浮沉。”
“至于跳入棋盘,为了一人,一族,一宗,一域的兴衰起伏赤膊赤膊上阵,着实非我所愿。”
归无咎心中一动,一入道门,行不争之道,唯愿作壁上观,这样的人的确很罕见。
“故而当年我崭露头角之时,代螺宗长老曾经许我以宗门为姓,更名“代岚”。这在旁人看来是极高的礼遇了,只是如此一来,冥冥中”牵连更深,并不合我心意。所幸诸上真仁厚,并未强人所难。”
归无咎微微摇头,叹息道:“还道是因何而谢。原来,你是把我当成了顶包的长工。”
“岚”笑道:“各逞所愿,各取所得。怎么能说是顶包归道友心中,难道不愿意成为大变之世的主角么”
归无咎沉吟道:“也是。各逞所愿,各取所得。这八字很精当。只是以我之见,未登无上至境,恐怕并不能每个人都能悠游闲适,稳坐钓鱼台。或许有一日,归某也会有坐观天道轮转、人世兴衰的闲情逸致。”
“但不是现在。”
归无咎与“岚”,今日分明是第一次相遇。但是一旦出言交谈,却仿佛神交已久的故友。
说到酣处,“岚”双掌微合,怃然道:“我成道路途之中,终究与代螺宗牵连甚深。依照我之本心推断,像我这样一个跳出三界之外的闲云野鹤,多半不可能是诸隐宗真传英杰的顶点。扛鼎重任,必定会有更高、更强,更合适的人来承担。”
“但是话说回来,若是真的无人出现在身前,因果牵连之下,我也不得不勉为其难。”
“因为这个缘故,你归无咎当得起这个‘谢’字。如果说实在有什么意外,那就是你这道途极境的上限标杆,比我想象中的实在是高出多太。”
“岚”的一番言辞圆整自洽,归无咎也欣然接受。
“岚”又道:“这只是第一谢。今日之战,恰可于我之修行大有裨益。这是第二谢。”
归无咎摇头道:“第一谢当得,第二谢当不得。今日一战,归某的所得,多半要在你之上。”
“岚”并未争辩,只是冲着归无咎洒脱一笑。
归无咎面前间不盈尺之处,忽然一道浓密雾气绽放,瞬间便扩充至百余丈方圆,将他整个身躯围困在内。
“岚”毫无征兆的出手了。
第一百六十章 道术相须妙理 丹婴破势良机
归无咎思索良久,心中暗道可惜。
“岚”的资质底蕴,虽然较范移星辈高出一筹,但是较之《三十六子图》中的人物,毕竟还差了一线。
这一线之差,不是差在天资,也不是差在心性。
如“岚”这般谨守内敛藏锋、顺流观景,不入争局的人物,固然极为罕见。但是并不能说一定是他进取之心不足。须知人禀天性,各自俱足,只要能够将自己的理念融汇贯穿,自圆其说便可,原也不能强求一致。
这一筹的差距,是差在道藏之根基,立身之大本。
归无咎敢断言,若是“岚”出身于九宗序列,必定能够入得第一等三十六人的门墙。这一法门中所见之偏,也必然得以纠正。
想到这里,归无咎豁然捕捉到一点:陆乘文他已然打过交道,的确可见背后隐隐约约有一道力量推波助澜。那么其余三位本土文明的俊杰,包括荀申和祖庭的两位,也同样未必是纯粹的本土土壤长成。
摒弃杂念,归无咎四指微屈,“山河万里”已在掌中。
光华泛起,清光凌冽,似一道弧电当空浮漾漂泊,又像是清风托举着深秋落叶,如卷似刺,了无形迹。
以剑中精义而论,这一剑并非归无咎自“念剑演化图”而生的核心剑术,而是取法于黄阳界剑墟中“万剑备我”之意蕴。
这一剑意最善消杀有形屏障、法宝外物固然不假。但此术到底取法未久,归无咎也只是略窥堂奥而已。以威力而论,远远不及铸成道基的正宗神通。
归无咎之所以使用这一式,乃是刻意为之。不但是今日之斗,日后每一场相斗,但凡在旁人耳目之下,归无咎皆会以基于本土空蕴念剑中的家数起手。
归无咎自家道途所逐步成就的“空蕴念剑”,与古空蕴念剑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割舍不断。那么归无咎在斗法的过程中逐渐变化,乃至最终全力出手,整个过程都是足以令人信服的,没有任何割裂的痕迹。
即便是在道尊大能看来,归无咎的神通法诀,也是以本土仙道文明的资粮为底蕴;总是归无咎又有奇缘,将旧有神通推陈出新,演化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正面碰撞。
这一剑之威,在金丹修士的眼界已是骇人听闻,即便是《三十六子图》中的俊杰,也要大为震动。但是对于归无咎而言,这只是他最低意义上的“全力出手”罢了——尚未动用金丹、魔丹三位一体手段之前的“全力出手”。
以“岚”元婴巅峰的修为,这一剑还不放在眼中。
果然,此剑斩在五色迷离的气罩之上,只留下一道三寸长短、发丝粗细的裂缝。这道裂缝不过存在了眨眼间的功夫,立刻消弭不见。
第二剑……
第三剑……
每出一剑,归无咎剑意之中的魔丹之力和真宝金丹俱在悄无声息的运转加持,以每剑十分之一的增幅强化威能。
到了第三十剑上,归无咎已然将“三位一体”的力量彻底调动,一举手抬足皆是相当于金丹极限三倍的丹气恣肆。
剑如匹练,奔涌纵横。
此剑击在“岚”的护身神通气罩“含苞未放”之上,每一剑斩过,俱留下一道尺许长短、深盈数寸的口子,或直或斜,或纵或横,似乎在一枚瓜果上被刀片削成片片伤痕。
在“岚”看来,此刻归无咎的剑意威能,已经超乎自己想象之外。
归无咎此前数战的画影图形,均在一日之内传达各宗真传手中。故而“岚”本以为自己对于归无咎的功行境界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
但此刻真正交手,才觉出归无咎这代表道途极境的标杆,比自己的预想还要高出三尺!
但是,这份惊叹,依旧是站立在“归无咎是一金丹境修士”的前提上而言的。以他元婴极限的修为,眼前冷冽如泓的剑光,依旧未能够对他造成压力。
看似归无咎的剑气神通已经能够剖破气罩数寸深。但是“含苞待放”神通,可不是一层薄薄的气膜,而是近似一只实心球体!
一只径长丈许的实心球。
更有甚者,此刻“岚”一身元气三分,三种神通的基本元素交互连结,自有增益。“气罩”上创口的恢复速度,全未受到任何影响。
躲藏在光罩之内,虽然视野受阻,但是“岚”的感知之能却更胜于常时。“含苞未放”神通的三种根基每一次相激相融,都是在结成明镜映照内外,仿佛无数缩微的“心返”大阵映摄于心。
“岚”感应分明。即便归无咎丹力磅礴至无穷无尽,只要每一剑之力的上限不再增长,那么哪怕是再斩出千剑万剑,也无济于事。
不止如此。“岚”的道术亦已臻至圆整精微之境。此时他心中暗暗演算,已经推断出归无咎若要胜己,至少要将一身法力再增强八倍以上。
八倍……这绝无可能。
百余丈外。
归无咎原本稍稍紧皱的眉头,蓦然舒展开来。
经历了不知多少生死之间的搏杀,对于这等已经居于不败之地的斗战,归无咎心中并无丝毫负担。从容成就“丹中之婴”后,自可稳操胜机。
但是归无咎心中所忧的,正是“没有负担”这四个字。这意味着眼前一战是完全没有压力的战斗。在胜负关键之时一举圆满破境计划,难以实现。
但是三十余剑试探性的攻击,却未归无咎窥见玄机,解除了这道困惑,似乎看到了未来。
下一剑!
这一式剑光并不耀目,反倒似子夜之中,一抔清水返照明月,分外澄净洗练。
除此之外,虚空之中,归无咎周身数丈之外,一道道清气,云雾,统摄于祥和中正的气象,先如同密林之中支离破碎的细流汩汩流淌,最终聚流成河,愈来愈盛,形成一道规模极宏的磅礴瑞气。
这清气积聚至顶点时,似乎可见连归无咎的身躯也在缓缓颤动,丹田之内有无尽强横之力踊跃爆发。
云雾清洗,清气流行,渐渐生出一道幻影,丈许高低,形容面目和归无咎大致相若,只是看上去年轻了许多!
“岚”面色微变。
这场景,看着新鲜,却又有几分熟悉。
“岚”的思绪回转,想到自己好像也曾经经历了相似的处境。这是在……结婴
“岚”眉头一皱,似有几分困惑。
归无咎崇台一会中所宣扬“元婴无敌、金丹一式”的挑战圣教祖庭的计划,此刻于隐宗真传之内人尽皆知。若是归无咎此刻突破元婴,是否意味着原先拟定的计划有所改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