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想不到云中派中,竟然是有贵客到了。
降下遁光一落。瀛水台前殿大殿,门户顿开。只是目中看上去漆黑一片,未能观得其中虚实。
归无咎毫不迟疑,一步跨入。
天光由明而晦,又由晦而明,似乎经历一天的日夜轮转。归无咎抬头一看,尽管早有所料,此刻依旧难掩惊讶。
大殿之内,气象嘉祥。其中布置也甚为奇异。此殿正中,有一道弯如新月的小水塘,宽不过十三四丈,长三十余丈。环绕水塘边缘,共有三丈高的木色座席一十二座,歪歪斜斜连成一线。
与寻常列分左右,或环绕成圆的座席分布相比,这妆点水塘的十二座席之布置,甚是新奇。
令归无咎大感讶异的,不是这座席的布置,而是坐在座席上的人。
十二席仅空两座,除却正北之位乃是云中派地主瀛水上真外,其余九座之上,一老者,二女子,一面容童稚者,其余五人都看着甚是年轻。
这九人虽然袍服各异,但是各自混同天地山河的卓异气象却是如同黑夜中的烛火,侵彻人心,无所不在!
归无咎早已料到能得瀛水上真郑重相迎的,多半是相同境界的大能一流。但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来客不是一人、二人,而是九人!
再转念一想,归无咎恍然明悟缘由。
只是,这一日来得也太快了一些。区区十八日时间,扩散,反馈,决策,直至汇聚云中,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若是没有决定性的关键人物推动,绝难有如此效率。
况且,即便是天玄上真,想要短短数日间横跨界天地脉,会同一地做客,显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得动用超乎常理的手段不可。也不只是谁,有此魄力。
尽管归无咎与面前十人功行差距极远。但他与多位近道大能打交道也非是一回两回。此刻也不局促,反而稍稍运功感应,观察来人。
体察气象,似乎其余九人,个个功行深湛圆满,都要在瀛水上真之上。
又看了两眼,归无咎心中更多想了一层。原来,这十人围坐水塘边,气象隐隐相融,气机之妙,隐隐然由“从属天地”升华为“主宰天地”,似乎三才之象中,以为为主,一切客体外物,尽是仆妾。
这等感应,俨然与九大上宗的诸位近道大能旗鼓相当。
看来如藏象宗杜明伦所言,土著文明之中天玄上真,十人百人相合方才有与九宗上真抗衡的可能。聚沙成塔,恰好印证在此处。
只是面前恰好方满十人之数而已;兼之瀛水上真在天玄境中算不得强者。由此可以推断,做客云中的九位上真,功行俱是同境界中出类拔萃之辈。
此刻九位上真的目光,几乎一齐聚拢在归无咎身上。
这压力何等巨大,岂是一位金丹境弟子所能承受。但是归无咎却偏偏浑然无觉,似乎“身份功行之高下”一事并未在他心中留有丝毫分量。
见此异状,九位上真心中无不暗暗诧异。
瀛水上真见归无咎到来。既不招呼,也不引荐。反倒是微微点头。一转首,低声道:“如何”
殿中座位安排有些奇妙。
虽然瀛水上真忝为地主,所居为最北方。但是那水塘之形却是崎于一侧,因此一眼望去,居于正中的其实并非最北位的瀛水上真,而是一男一女两位异派上真。
尽管这两人座席略略趋前,较归无咎也更靠近一些,但毕竟居位于中,倒像是真正的主人。
瀛水上真这一句“如何”,似乎正是对着二人所说。
此语一出,其余七位上真登时收回目光,齐齐注视着位居正中的一男一女。如此举动,等若坐实了这两人正是十人之领袖。
那男子位居瀛水上真之侧,面容俊雅清逸。他一袭长发披身,头顶处尚全是乌黑,只是到了腰间却渐渐转而发白,而发梢处已是欺霜晒雪,与身上银袍融为一体。这一重变化,殊可称异。
这男子并未言语,兀自端详了归无咎一阵。忽地张口一吐。只见一个寸许高低的小人儿从他口中激射而出,迎风而涨,瞬息间就与常人一般大小。
那小人身形涨大之后,似幻似真,面貌与那男子本体有七八分相似,只是显而易见面嫩了几分。他背后长发只及到肩膀,但是依旧可见是由黑转银的渐变色。
这“人”纵身一跃,立在归无咎近前。
论功行境界,他恰好与归无咎相当,俱是金丹圆满境界。
归无咎心中一动。与瀛水上真初见时曾有过一番经验。因而此时他勿须多想,便猜出这位异常发色的天玄上真想要做什么。
高台之上。那异发男子朝着归无咎端详一阵,突然开口言道:“只胜过了他,还不算全功。”
此言虽然无头无尾,但是并不难猜。归无咎自然知其言下之意,颔首道:“如檄文宣言,正当如此。”
异发男子点了点头,轻轻一挥手。
源出他口中的“金丹修士”,一直是一言不发的木讷之貌。突然抬手一拳,朝归无咎击来。
瀛水上真当初的试探一击,乃是以魔道法门斩去七衰而成的化身。而这一位上真之化身不知以何法成就。但是二者殊途同归,都是堪以媲美本人当年最佳状态的化身妙法。
只是一拳,但却是毕身法力值凝聚,充沛圆满到了极点,没有丝毫欠缺窒涩。所谓登峰造极,高山仰止,也不过如此了。
面对这一击,归无咎处之泰然,似乎做出一个伸手、运功的动作。
但是瞬息之后,归无咎和这异发男子之化身,似乎同时颤了一颤,消失一瞬。随即;归咎恢复原貌不提,而那金丹化身却再也没有回来。
似乎在十位天玄上真注目之下,就那么凭空消失了。
坐于左侧边缘处一位老者,面上似乎显露出不以为然之色。很显然,异发男子对归无咎之言,是告诉他仅仅战而胜之还是不够,须得履行自己“金丹一式”之诺。
可是归无咎,却分明借助什么秘宝或者秘法,将那金丹化身挪转到其余小界之中去了。如此取巧,可算不得胜绩。
若是与祖庭嫡传交手,对方肯承认这算是为他一式所败么
然而。数息之后,空气中却有一种无色无相、醇厚醉人的异香传来。酥酥麻麻,沁人心脾。
异发男子一愕。一伸袖,将殿中香气尽数笼起。闭目沉吟一阵,缓声道:“你胜了。”
自己那金丹境界化身,的确是被正面击破,而非以巧法挪转异界之中。
此语一出,除却他右手边那女子外,其余六七人,都忍不住身形微欠。
第一百五十五章 鉴别归属 定计连发
归无咎貌似云淡风轻,实则心底暗惊。
和这位天玄上真分身的交手,依傍“摩罗力境”神通,在外界开来不过一闪而逝的功夫便已分出胜负。但是内中却别有滋味。
当日与瀛水上真七衰化身试招。“摩罗力境”之内,归无咎行进冲刺的速度足足比瀛水上真之化身快出三倍,一击之下,胜负判然。可是刚才和这位异发上真的金丹化身交手,秘境之中二人迎着一道直线相向而行,所形成的“势”与“速”几乎旗鼓相当。
濒临中点之时,归无咎大约判断,自己也不过多饶出三步罢了。
尽管以“摩罗力境”之玄奇,半步只差便足以分出胜负。但是这也足以清晰的衡量,此人功行之高,比之瀛水上真胜出甚多。
以低辈修士之功行做一未必恰当的比喻,此人与瀛水上真,几乎是金丹一重境修士和金丹四重境修士之间的差距。
那童稚之貌的上真深深叹息,道:“哪怕是我等天玄境的修为,携一身宿慧转世重修三次,也未必能够精纯高明如此。入道百年而能臻至如斯境界,实在可怖,不可思议。”
那异发青年脸色却是平淡的紧。转首望向那女子,道:“接下来就有劳道友了。”
那女子微一颔首,把手一张。
这两位主事之人,身量高大原本便是十人之冠。异发青年已经甚是俊朗魁梧,但是这女子只是坐姿,依旧要比他高出许多。若是站起身来,只怕比归无咎也要高出半个头去。
女子有如此身量可谓极为罕见,加之一身半碧半黑的长袍,别有幽深之致。
此刻这女子纤纤素手张开,其掌心之中赫然有一目睁开,一只漆黑眼珠上下滚动,射出金色异芒。
掌心多出一目,也不知是她后天所修的神通,还是出于血脉天授。
若今日是归无咎第一次见识到这等阵仗,此刻或许应对失措。但是那女子掌心中的目光甫一与归无咎相接,立刻让归无咎记起当年一桩往事来。
越衡宗山门之外,泛舟遨游,偶遇端木临,遭他以“天鉴”神通窥望虚实。
同一种类别的神通,练到极处自然殊途同归,这是道法之常。可是九宗道传与本土文明之间差距甚大。这女子掌中神目竟让归无咎生出异曲同工的熟悉感,那么她此法的高明精湛也就可想而知了;也无怪乎能够承担窥视自己底细的重任。
只可惜有妙观智大魔尊所赠的那一道妙意,这一切均属徒劳无功。在那法门之下,一身功行要呈现何等气象,是魔是道,是正是邪,皆能由归无咎一心化之。
归无咎本想依傍于云中派辛孟泷、庄忠恕等人之气象,显化气机。但是转念一想,完全依傍云中派的底蕴,未必出的了自己这么一位臻至如此高度的天才人物。
于是心念一动,一半以云中派修士之气机为摹本,一半仿照黄阳界中所观“古空蕴念剑”剑身、剑鞘的“念动诛绝”等四种意境,浑融为一。
“空蕴念剑”本就是归无咎“天人立地根”的道途根本所在。归无咎附会此中古法之意于一身气机之中,可谓浑不费力,轻而易举便水乳交融。
“古空蕴念剑”的剑身、剑鞘法意,乃是第三、第五两位道尊最终成就,虽得自于天外之缘,但到底是本土修道界中人道文明的产物。其中气象,一望可知。
扎根于本土人道文明,有此一条,便足够了。
果然,那女子掌心之神目观望一阵后,言道:“这位归无咎小友所得并非纯出于云中一派,显然别有奇缘。但是论道术源流,到底不脱于上古人道传承之藩篱。”
话音方落,数位上真都是面色松弛了几分,恍如全无城府的年轻人,好似放下了什么千斤重担。
尤其是女子右手边一位绿袍青年,更是如释重负的拊掌一笑,长出一口气道:“纵然天地广阔,有我等所未能探及的无限精彩之处。但是本人却不信,泱泱人道,四百隐宗,竟尔担不起“道术正统”这四个字”
“六位革故鼎新、承前启后的大天才,吾等诸家之中只出得一位,要我说已经算是少了。贵派又何必多疑。”
女子淡然道:“这是本派芈道尊的意思。”
那绿袍青年立刻住口不言。
两番试探之后,似乎此情此景正是诸人所预想的最佳的结果。瀛水上真见机言道:“归无咎。快见过诸宗上真。”
归无咎正要依言拜见,九人之中一位须发皓白的老者言道:“繁文缛节就不必了。老朽等七人,不过是带了一双耳目;更何况千百年后,便是与归小友道友相称之时。只引荐姚、权两位道友,也就是了。”
瀛水上真从谏如流,颔首道:“也好。”
伸手指向那掌生神目的女子,言道:“这一位是堂庭地脉,江离宗姚上真。”
归无咎与之见礼。这女上真也不托大,虽未下坐,依旧以平辈相交还了一礼。
瀛水上真简明扼要的言道:“姚上真功行深湛在诸宗天玄境同道中罕有人及。至于江离宗,更是我七十七家隐宗之中,仅有的四家有人劫道尊坐镇的大宗。”
这等若是点明了姚姓上真为九人首脑之一的原因了。
瀛水上真又指向那异发青年,言道:“这一位是英水地脉,甘棠宗权上真。”瀛水上真在此语音微顿,似乎是在思索如何点明这位权上真的身份。
不过这位异发青年却主动接口了,面向归无咎微笑道:“吹捧的言辞大可省却。我甘棠宗门中,也无道尊大能坐镇。至于权某为何与姚道友一道主理此事。原因也简单的很,因为荀申是甘棠弟子,出于权某门下。”
“荀申”
归无咎眉头一皱,脑海之中却记不起这个名字。
权
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家千家成一体 前尊后尊能相顾
姚上真手中玉珏一旦捏碎,归无咎忽尔感到袖中所藏玄黄令,似乎光华暗淡了几分,直至五六个呼吸之后,方才逐渐回转过来。
显是她所施的神通秘术,须得倚傍地脉之力才可发挥效用。
其余数位上真见姚上真毫不犹豫的动用这道法诀,都是面容严肃。那须发皓白的老者言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当面联络交接流黄地脉之事,就交由我等了。”言毕对着姚上真等三人齐齐一礼。
七人来自七家不同的宗门,皆是七十七家隐宗之中实力排名靠前、且与四家道尊坐镇的大宗渊源颇深,联络之后,作为数十宗门的代表。此行除了和姚上真、权上真一道求一个“眼见为实”的鉴证外,更承担着另一桩要务。
姚上真、权上真回礼毕,七人之身形,已然自座上消失。
这一回“玄黄令”却并未有丝毫反应。可见这数位天玄上真往来之妙法,与五大地脉无涉,也不知是哪一宗那一位道尊所传承之秘法。
此时大殿之中,仅余姚上真、权上真、瀛水上真、归无咎四人。
归无咎默然无言,只静观其变。方才姚上真动用了莫名手段,又言本门道尊有随势而动、机略连发之魄力,自然不可能无有下文。
果然。姚上真轻启朱唇,言道:“圣教祖庭有两位显道、应元二尊者降世,方才有了这一番亘古未闻的扩张之势。但是其余道统除却抱团取暖,蛰伏待机之外,又怎么会没有一二布置,平白坐以待毙”
“瀛水道友。请将你云中派大印取出一观。”
瀛水上真眼中光华闪烁。长眉一挑,毫不迟疑的反手一托。一枚玲珑别致的玉印浮在掌中。
此印本体凝练如乳而微黄,铸成白蛇之形。印底却似描了一层淡淡的赤色,仿佛鲜血浇筑。此印一出,归无咎藏于身上的“云中正二”副印,似产生感应,忍不住嗡嗡颤动。
姚上真对着瀛水上真先是微笑一礼。随后面容倏尔转肃,对着虚空郑重一拜。口中念诀,右掌伸出。恰在此时,似有一道小指大小的灰溜溜的气息,自姚上真胸前衣襟之内钻出,游到她右手拇指之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