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征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雷云风暴

    修心篇的最初几章内容完全就是在自我催眠,因为此时新弟子们还不能感应灵气,也无法控制体内灵气,所以需要依靠自我催眠的方式让身体自己去逐渐学会控制灵气。等到能真正操控灵气之后,才是正式开始修炼的时候。

    然而天佑和一般的弟子不同。他有灵视能力,可以直接看到自己体内的灵气流动,因此他根本不需要去自我催眠,直接瞄准体内的灵气尽快学会如何掌控就好了。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天佑立刻便开始了动手尝试。随着他正在演练的练体篇内容,外部的灵气正在以一种涓涓细流的形式不断的汇入他的体内,而这一切都被天佑清晰的看在了眼中。

    下一步,天佑开始尝试接触并指挥这些灵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运动。

    最初的尝试理所当然的失败了,周围的灵气像是在刻意躲着天佑一般,他的意识始终无法锁定这些灵气。然而,很快天佑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对了,之前云锦仙长不是说窍才是吸收灵气的节点吗?如果我用窍去接触控制灵气会怎么样呢?




第二百零三章 真的只是小聪明?
    天佑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曾想到过,之所以没有普及开来作为基本教材?12??用,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以窍直接导引灵气入体的方式比较

    啊演武场上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模仿着仙长教导的姿势,偶尔有人有不懂的也会小声询问仙长以得到指导,但就在这么安静的场合之中,天佑却是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叫声,跟着整个人就仿佛突然被抽走了全身的骨头一般如一瘫烂泥一样倒在了地上。

    周围大山他们一群人看到天佑晕倒就赶紧围了过去,结果发现天佑已经彻底昏迷,不管怎么也唤不醒。

    轮值的仙长拨开人群走了过来,一边呵斥着让众人各自回去练功,一边走到天佑身边蹲了下来。轻轻提起天佑手腕号了下脉,随后眉头一挑,拨开天佑眼睑看了下,跟着随手在天佑胸口紫宫灵虚二上点了两下,完事后照着天佑脑门就是一掌。

    伴随着啪的一声响,天佑突然的一声猛力吸气声,从地上腾地一下就蹦了起来。人起来之后还有些搞不清楚状况,左右看了看之后很快发现了身边的仙长,然后有些疑惑的问:仙长我

    没等天佑问完,仙长已经先说道:年轻人有上进心是好事,但修行之事虚得循序渐进,急于求成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踏踏实实夯实基础方为正道。

    不是仙长我!

    行了,第一次修炼有些错漏实属正常,你也不用和我解释,这点小事我是不会惩罚你的。现在好好跟着大家一起练吧,切记稳扎稳打。

    本来还想解释的天佑一看这架势也只能把后面的话都给咽了回去,无奈的开始跟着大家一起练习着他早已熟悉无比的练体篇内容。

    手里动作不停,天佑的脑子里却是在想着之前的情况。刚刚他试验了一下自以为是捷径的窍吸灵法,而且最初的时候感觉似乎自己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真的有大量灵气相应他的动作开始向体内聚集,而且速度非常的快。但是,当第一缕灵气进如他的窍之时,问题就出现了。

    按照云锦仙长所说,窍是身体和灵魂沟通的桥梁,也就是说窍其实是直接连接灵魂的存在。如今天佑用窍吸收灵气,所有进入的灵气等于是都要和天佑的灵魂发生一定的碰撞。

    这种碰撞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在强化灵魂的同时还能让人感觉到舒爽的感觉。

    但是,相比之从降生之日开始就不断的接触各种东西的身体来说,灵魂从诞生之日起,几乎是接触不到什么东西的。真正能触及灵魂的只有灵体,也就是说除非撞鬼了,不然一般人的灵魂是没有任何接触别的同类存在的机会的。

    想象一下,假如有这么一个人,它从出生开始之后就一直漂浮在真空环境中,从未接触过任何东西,那么,当它第一次摸到一样东西时,它的触觉会反馈出多么强烈的一个信号?

    天佑刚刚的情况比这个还要夸张。他的灵魂从未真正的接触过别的存在,而灵气入体时其实是会产生很强的快感的。当天佑以窍吸收灵气的时候,就相当于用最敏感的部位去接触了一种超级刺激的物质,于是乎他就爽晕过去了。

    事实上用窍吸收灵气提升修炼速度的方法就是一种正确的修炼方式,但它不是给天佑这样的新丁准备的,而是人魂期之后才可以使用的修炼方式。

    因为在前期的修炼中,修士们对灵气入体的感觉已经有了一定的适应力,加上灵魂的长期磨砺,已经不像最初的时候那么敏感了,加上此时依靠身体自然吸收灵气已经有些跟不上修炼的需要了,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切换成了使用窍来吸收灵气的修炼方式。可以说到了那个地步,这种转换就已经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变化了。

    天佑之所以晕倒完全是因为他的小聪明,过早的使用了高级修士们才用的了的修炼方法。

    本来正常的吸收灵气时产生的快感并不会让人昏迷,反而对灵魂很有好处,可以逐渐强化灵魂。但是如天佑这般一上来就用窍大量吸收灵气却是一种相当冒险的行为,因为这种来自灵魂的快感虽然可以切实的强化灵魂,然而过大的刺激却可能导致灵魂崩溃,如果灵魂强度不够,很可能就此魂飞魄散。所以说,这种方法不是没人懂,而是没人用。

    新进弟子们不具备天佑这样的灵视能力,没人告诉他们,他们自己压根想不到用窍去吸收灵气,再说正常人的窍都是闭合状态的,而且最初只有一百零八个窍能被直接找到,其他的窍都需要逐步开发。因此这种方法新弟子们是根本不可能知道,也完全学不会的一种方法。至于说那些能学会的人,其实本身就已经符合修炼要求了。

    尽管刚刚晕了一次,但天佑却还是有些不甘心。最初的灵气汇入速度确实是非常快的,只是灵气刚一接触到窍他就晕了。也就是说这种修炼方式其实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尽管此时的天佑并不知道这种修炼方式其实本身就是仙长们使用的修炼方式,但凭借对自身的灵视能力以及敏锐的直觉,他还是感觉到了这种修炼方式的可取之处。

    现在天佑纠结的就是,到底要不要再试一次。万一又晕了要怎么办?刚刚是被仙长救醒的,而且仙长已经明确说过不可以这样了,这要是在晕了,虽然仙长肯定不会见死不救,但这不就等于明摆着和仙长对着干吗?

    天佑深知老师们都不喜欢刺头,所以他一直想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好学生,可如果就此放弃这种看似很有发展前途的修炼方法似乎又有些可惜。

    下午的课程就这样在天佑的纠结之中结束了,多数弟子其实都没有修炼出什么名堂来。修行之道开始的时候就是比较缓慢的,多数人要持续学习一个月以上才会初见成效,或者说是正式踏入修炼者的门槛。单靠这一个下午,大概也就天佑这种变态会有明显变化吧。

    本来就觉得紫霄宫很像寄宿制的学校,下课后天佑就觉得更像了,因为下午的紫霄心法课居然还有课后作业。

    仙长要求天佑他们每个人回去要反复练习基本动作,至少要把今天教的前面三个动作全都练会,明天下午的课堂上仙长会直接开始第四个动作的教导,谁跟不上节奏就等着下一个轮转之后再跟着学,只是等到那个时候,能跟得上进度的人怕是已经离开童子峰分到自己选择的宗门去了。这样一想,跟不上进度的人其实就等于是被留级了。这不算惩罚,可说出去实在丢人,所以弟子们都不得不认真对待,就怕自己被留级。

    当然,天佑不在此列。这些动作他都练了十来年了,这要还不会不如买块豆腐一头撞死在上面算了。

    天佑,来我们院一起练功吗?仙长走后大山热情的要求天佑和庞大海过去他们那里一起练功,人多还方便互相指正。

    庞大海倒是没多想,立刻就高兴的答应了,天佑却是拒绝了。

    那位仙长的作业对天佑来说等于是没有作业,所以他根本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学习动作上。他现在正在谋划着到云锦那里再来一次之前的窍修炼法。

    今天的值日仙长虽然说了让天佑不要再这样修炼,但云锦显然不会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天佑觉的这其实是个机会。他只要在云锦面前再来一次,万一又晕了也不怕,至少还有云锦可以救他。而且云锦并不知道他下午已经干过一次了,肯定不会为此批评他。

    想到就做。推掉了和大家一起练习的邀请,天佑直接找去了云锦的住所。

    中午才来过一次,天佑熟门熟路的就摸了过来,心里还在计划着一会怎么让云锦能看到自己,又不至于太过突兀,还有出现在这里的借口什么的,都需要提前想好。



第二百零四章 老师都喜欢好学生
    想好借口的天佑很快来到云锦的住所附近,先是小心的确定了一下云锦是否在院内,然后才故意站在院门前开始尝试自己的窍导气法。

    最初的状态和之前课堂上的情况差不多,体外的灵气对窍的引导反应很迅速,快速的聚拢在窍附近,然后开始向窍内汇聚。不过到这里才是最需要小心的,因为之前那次也是到这里开始出了问题。

    天佑吸取教训不再像上次一样拼了命的往里吸,而是在灵气聚拢之后反过来小心的控制着灵气的流入速度,努力降低灵气的汇入速度。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灵气汇聚的过程感觉有些像虹吸效应,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而且在流向方向产生强大阻力之前只会越来越快。

    天佑最初还能勉强给灵气刹个车,但不到两息之后就已经完全失控,根本无法再控制灵气的流入。一时之间只感到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黑洞,将周围的灵气疯狂的吸入体内。

    该死!感觉到要遭的天佑努力的撑着向云锦的院内走了两步,但可惜虹吸现象的加速效果太强烈了,刚走了两步就感觉眼前突然一黑,没等扑倒在地便已经没了意识。

    再次醒来的天佑首先感觉到的是冰冷的地面,然后才是脑袋上的疼痛。有些费劲的撑起身子,左右看了看,自己还在云锦的院门外,并没有人前来帮忙,也没有被抬进屋里。疑惑的抬头看了下天色,同时单手摸索着找到了额头上的大包。

    奇怪!之前的仙长明明说这样很危险的,可看这天色我似乎没晕多长时间啊。

    来云锦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课程结束之后的事情了,虽说紫霄宫不像地球上的学校一样很晚才放学,但时间也不会太早。如果真的晕了很久,天色肯定至少应该全黑了才是,只是如今看来似乎连黄昏都还没到。天佑据此判断自己的昏迷时间应该还不到半个时辰。

    有些想不明白的天佑扶着月门的边缘努力从地上爬了起来,忽然感觉到背后有人接近,连忙转头,正好看到云锦仙长迈步走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两名没见过的师兄。

    仙长。两位师兄。天佑一看到人赶紧就先行礼。

    云锦点了下头算是回礼,然后疑惑道:你这是怎么了?头上为何有个大包?

    天佑的谎话张嘴就来。回云锦仙长。是弟子刚刚一直在想着下午值师教导的紫霄心法,一时走神摔了一跤,脑袋撞到了地上的卵石,所以才会如此狼狈。

    云锦似乎还有事情,也没深究。你啊!去里面找仆役给你拿点活血的药酒擦擦。说完绕过天佑便要离开。

    天佑赶紧弯腰行礼恭送云锦离开。

    等云锦走了之后天佑本想直接返回的,想想脑袋上顶个大包回去难免又要被问起,于是又转身进了院子。

    云锦住的地方其实并不是专门的宿舍,而是好几座建筑连接起来的一个小型建筑群。这片建筑群最外面的两间小楼分别是云锦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再往里却是一大排整齐的四层木楼,结构有点像宝塔,只是不太高而已。

    天佑也不知道云锦说的仆役在哪儿,只能先去云锦办公的地方找了一下,发现没人之后就直接奔着后面去了,因为想来居所是不会有外人在的。

    后面的院子里放着很多石桌,周围还有一圈的长椅,甚至还有两个挂在吊架上的秋千椅,感觉似乎是专门给人休息的场所,只是数量如此之多,明显不是为一个两个人而设计的。

    在院子中看了一圈,周围的小楼都关着门,也不知道人在哪里,天佑无奈只好按顺序一间间的找。一转身先奔着左手那间过去了。

    在门外驻足,想想先敲了两下,等了一息,没人回应,于是轻轻推门。

    大门没锁,很轻松就推开了,只是里面并没有人,倒是里面的布置让天佑有种再次穿越了的感觉。

    这间小楼的门口左手边就是一张桌案,不同于那种神洲大陆常见的矮脚桌,而是一张类似古装剧中县太爷审案用的那种大桌。桌子后面放着一张靠背椅,明显就是经典办公组合。门口这块除了这张桌子之外还整齐的排列着六排矮脚桌,桌前都放着蒲团坐垫,桌上有空白的书卷和砚台镇纸刀笔架之类的东西。

    跨国这些桌案,再往前是略微高出两级台阶的地板,还专门做了低矮的雕花围栏和木质台阶。在这些垫高的地面上整齐的放着一排排的书架,其上整齐的放着各种类型的书籍。有竹简,有木片书,有羊皮卷,有纸质卷轴,还有线装书,甚至还有很多不知道装着什么的木盒子。

    这里简直就是古典风格的大学图书馆。门口的大桌是管理员的位置,入口处的矮桌是区,后面的那一片是藏书区。

    天佑正四下观望,忽然听到书架后面传来下楼梯的声音,接着一名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杂役便从书架后面绕了出来。

    咦,这位师兄,请问是要借书吗?

    借书?不,不是。天佑赶紧解释,是云锦仙长让我过来借用些药酒。说着指了下脑门上的大包。

    杂役一听连忙道:哦,药房在后面,不太好找,我领师兄去吧。

    那有劳了。看杂役从加高的地面上走下,正在那儿换鞋,天佑便随口问道:这里看着像是书库一般,不知是何地方?

    这里就是藏书阁啊。

    原来这就是藏书阁啊?天佑之前就听云锦自己说他住在藏书阁,还以为他住的那房子就是藏书阁,原来真正的藏书阁其实是这里。

    正想着,那杂役忽然又道:西面的这座与背面的三座都是公共藏书楼,东面那座师兄最好莫去。那是云锦仙长私人的藏书阁,一般人不得允许是不可以靠近的。

    原来如此,多谢提醒。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从侧面的小路绕过北面藏书楼,直接到了后面的小院。这院子面积不大,里面好像菜地一般整齐归置着一垄一垄的小块土地,不过看得出来,上面种植的应该是药材。

    这边似乎是个专门培养药材的小作坊,那杂役带着天佑过来找到了另外两名杂役,说明了来意之后很快就有人帮忙找出了药酒。简单擦了一下天佑便和带他一起来的杂役离开了这处小院。

    回到藏书阁前的时候那杂役见天佑盯着藏书阁多看了两眼,忽而问道:师兄可是还想进来看看书册?

    可以吗?

    别处就不行,唯独这童子峰的藏书阁可以。

    这是为何?

    这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因为童子峰的藏书都是些基础中的基础吧。听说别处的藏书阁皆是由正式弟子负责打扫工作,每日还有仙长轮值值守,唯独就只有我们这座藏书阁用我们这些杂役打扫照料,而且进出自由,除了藏书不可外借之外完全没有任何限制。

    这倒是有意思了。正好,我以前都还没看过修炼典籍呢。

    典籍谈不上,这里至多只有些蒙书而已。不过师兄喜欢,尽管近来随意看看就是。

    天佑和对方客套了一阵之后便重新回到了藏书阁中。在那名杂役的指点下脱了鞋子登上加高的藏书区,然后随意看了一下。

    书架上的藏书一本本的排列非常整齐,每一本书的上方都有一根钉子,上面挂着一块小木牌写着书名。考虑到这里的书友很多是以竹简和卷轴形式存在的,这种设计确实很有必要。即使是线装书,这里也大多是简装版,侧面是没有封皮的,因此也就看不到书名。
1...124125126127128...6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