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诡三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马月猴年
即便是桓典心中知道,山东那边的传言多数都是假的,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宁可信其有
在见到了女医师之后,桓典内心当中的不安、怀疑和恐惧被放大了,然后再加上这浓厚的血腥味,使得他一时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就像是一个普通讳疾忌医的人一样,临场退缩了。
抛开因为心中不安而离开的桓典不谈,反正这样的人并非只有桓典一个人,也并非只有在汉代才有,就算是到了后世也有许多同样的人,同样的问题。
医学的进步,永远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自从百医馆逐渐走上正规之后,斐潜就开始给百医馆在方向上,有了更多的指引。
第一项,就是收治住院病人。
在电视影视当中,中医看病似乎什么都不需要带,上门捏胡子,然后开方子,出门拿银子,看着像是潇洒,其实么
在现实之中,真的能够混到电视电影当中所展现出来的神医级别的,纵观华夏历史之中,也就有限的那么几位,而且这些人,多半手中都经过了无数的人命炼出来的,一般的中医能做得到?
就像是华佗。为什么华佗喜欢去乡野?还不是因为乡野之中的百姓,身上带着的疾病特别多!一方面是解救百姓疾苦,另外一方面也是锻炼自身技能。一人一方,加减斟酌,千锤百炼之下,宛如神功炼成。
因此才有了百医馆收治重病的住院部,每日固定时辰,由医师带队,巡查诊治,当场加减药量,并且进行现场教学和指导。
百医馆的住院部自然就在百医馆左近,当那个英姿飒爽的女医师带着长长的队列在百医馆大门前走过的时候,也算是长安城之中一个别样的景色。
太仓萦可没有去管那些等候看病队列当中,有那么一个关外之人表示出了惊诧,她更多的想的是医学上面的事情
比如,人体解刨学。
一门彻底将医学和巫学隔离开来的学问。
这就是斐潜给出的第二个方面上的建议。
中医历史上是有金创科的,汉代的华佗也有开腔破腹的手术,还有像是战场上的危急救治,断手截肢的手术也是常见。但是后来封建王朝之中的中医却没有将这个分类发扬光大,并非是中医本身的毛病,而是儒生学文不成去学医带过去的坏习惯。
脏啊,血啊,病痛患处啊,和颜如玉黄金屋多么不搭啊,最好是金丝悬脉,风轻云淡就将方子开好了,才能显出士族子弟的高人本色。
结果呢?
就给西方那些莽撞人硬生生的以一场手术死亡300%的代价给追上来了
因此由华佗牵头,在百医馆当中就有了人体解剖的学科。只有正确的认识人体,才有办法展开后续的医学研究,就拿兵卒训练当中最简单的损伤,脱臼正骨接骨来说,若是不知晓人体骨节架构,又怎么能懂如何接骨?
至于尸体么,即便是斐潜在关中有一些给与百姓的福利,但并不是说就能有和后世等同的生活水准,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死亡,依旧会在关中三辅之中发生。
这些不幸死亡的贫苦百姓,之前大多数都是扔到乱坟岗里面,有的还用草席卷一卷,有的甚至连草席都买不起,就这么叉着手脚往山下扔。
而现在,这些不幸死亡的贫苦百姓的尸体,将由百医馆出钱收敛埋葬。也就是说,在长安周边,若是有穷人无钱丧葬的,就可以让百医馆代替埋葬,而在这之前,这些尸首就成为了大体老师。
还有那些从事高危工作,导致死亡的战俘奴隶,也一样被送往了百医馆这里
最开始的时候自然是让许多人害怕,连带着百医馆里面的医士医徒什么的都在传说是不是吃人肉云云,但是后来华佗一次次的开刀手术,还有一些成功切除阑尾救治了性命的案例,渐渐的让更多的人接受了这门课程。
同时,斐潜建议的这一项举措,也彻底的留住了华佗。
因为在其他的地方,可没有这么好的解刨条件
动作都麻利一些!
太仓萦现在基本上是妇科和儿科的主要医师,作为曾经给骠骑将军夫人接生的主力医师,当下已经完全没有了早些年在隐居的那种略微有些羞涩和拘谨的神态了,言行举止之间沉稳有度,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
尤其是在带着女医士女医徒去查看几位妇科病患者的时候,见到这些女医士女医徒多少有些难为情的扭捏,更是毫不客气的指着鼻子就骂,声音大得让隔着一面墙在外面等候的男医士和男医徒都不由得缩起了脖子。
妇科大多数依旧是用的女医师,而这些女医徒之中也有不少是从普通民众那边招来的,这些女孩子因为原本生存的环境所致,是卖给士族子弟做一个可随时被抛弃的人肉飞机杯,还是去当一个受人尊敬的救人的女医,大部分脑袋正常的都知道怎么选。因此即便是被太仓萦指着骂,也都是抹着眼泪咬着牙坚持着。
这种坚持一直持续到了巡查结束,然后转回了百医馆的解剖室。
解剖室设在百医馆后院的半地下室里,除了被百叶窗封闭的几个气窗之外没有任何窗户,外人想从百叶窗里窥视是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室门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紧闭着的,除了上课的时候之外谁也不能开门。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保密,毕竟人体解剖直到后世仍然是很多华夏人的禁忌
华佗已经在解剖室内了,身边站着张云。
华佗算是这门课程的专业老师了
虽然室内有铺设石灰,也有用来清新气味的香囊,但是依旧一股浓厚的血腥味和尸臭味在室内盘旋,似乎粘稠的就像是液体,只要走进去就会被浸润到全身,然后渗透到每一个毛孔里面去。
解剖房不算太大,石台的四面不远处有用木头搭起来阶梯型的看台,全部坐满大概可以坐二三十个人。
解剖台平面上有很多沟槽,还有专门从室外引到里面的水管,一直接到石台一侧的水缸内,在水缸旁边还有一些唧筒,可以在解剖的时候冲洗尸体,去除血液和体液。
十几根火烛吊在石台上方,将整个解剖室都照的通亮。
解剖台上用粗白布盖着一具尸体,这是刚刚用专门的绞车送下来的。死者是一名在劳工营内工地上干活的战俘,莫名其妙的在干活的时候突然猝死。
汉代不缺乏尸体,但是缺乏保存尸体的手段,既没有冷库也没有防腐剂,只能是到了一具就赶快使用一具
华佗率先穿上了厚重的布袍,带上了口罩和包头,虽然没有后世的那种乳胶手套,但是斐潜依旧强调并且强制包括华佗在内的所有医师,在对尸首进行解刨的时候必须穿外套和戴口罩。
并且斐潜还规定了一些类型的尸首不能进入解剖室,比如已经腐烂的,或是有明显瘟疫特征的等等,只有相对来说比较正常的尸首,才可以用。
华佗每次到这个时候,总是有些莫名的兴奋。之前他跟着流民走,其实有时候就是为了能够捞到一些新鲜的尸体来解刨,毕竟在乱葬岗实在是谈不上什么好环境。
太仓萦也穿戴上了一身布袍,戴上了口罩,然后站到了华佗的身边。
在周边的看台之上,男女医徒们瑟瑟发抖,紧张的盯着石台上的尸体,就像是担心下一刻这尸体就会翻身坐起诈尸了一般。
这些男女医徒都在百医馆内学习服务了好几个月了,也并非完全没有见过鲜血,甚至也参加过防疫,收尸,割疮,包扎等等的工作,但是当面对这样一具尸体的时候,依旧还是表现的有些紧张和恐惧。
都坐好!
张云沉声说道,身为医者,当通晓阴阳,直面生死!如此方能救厄难,延性命,除疫灾!若无此志者,可自行离开!人各有志,不必强求,纵然不为医者,亦可从事他业!给诸位十息考虑
华佗看了看身边的太仓萦。
华佗有些喜欢太仓萦,因为太仓萦和其他的女子不一样,特别是她不怕血,不怕臭,关键是也不怕解刨尸体
看台之上的男女医徒虽然紧张,也有些恐惧,但都没有动。
这年头,路有冻死骨并非是一句虚言,若没有这几年斐潜在关中给与贫民的一些福利政策支撑,到了冬天的时候都能见到不少尸首倒毙在道旁,所以其实他们也不是非常害怕见到尸首,只是觉得要将尸体刨开有些本能的不舒服。
华医师,请。
华佗点了点头,然后检查了一下摆在他面前的一套解剖器械,选了一把解剖刀。他用眼睛扫了一下下刀的部位,然后干净利落地把锋利的刀子深深地扎进了尸体。
这一刀下去的时候有女孩子惊叫了起来,马上被太仓萦呵斥了。
张云则是在暗自观察那些男女医徒。他知道心太软的人、有洁癖的人是当不好一个医生的,那些闭着眼不敢看尸体解剖的,将来面对真正病患的时候也能闭着眼?而且到此时为止,台子上的尸体模样还有点象活人,再往下去就越发的像是一只动物,而失去了人的概念。
华佗下刀如行云流水,从容而敏捷地从尸体的双肩向下,用刀划了两刀,刀口会合于胸腔的底部,然后从这里一刀割至生殖器,打开腹腔
华佗动作麻利的开始剥离肋骨上的皮肉,露出胸腹内的器官,一些凝固和半凝固的血块,还有体液喷溅在石台上。当华佗开始捞出肠子来的时候,有一个医徒吐了,然后引发得第二个,第三个也吐了,室内充满了怪异的气味,但是大多数的医徒坚持着,其中还有不少的女医徒。
太仓萦微微点头,然后将目光落在了被打开了腹腔的尸首上,为了能更加清楚,还从一旁的水缸之内打了几瓢水冲洗了一下血污。
华佗微微点头,然后指着手中和尸体之内的肠胃,声音沉稳有力,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然仅诸位可观此,知晓其为何
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若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小肠后附,回周迭积,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约八分,长三丈二尺
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尽信书不如无书!上古医传,欲知真假,当由今始!





诡三国 第2438章奖励的困境
按照道理来说,斐潜在陇右陇西击破羌人,大汉长久以来的顽疾被去除,这种事情应该是值得高兴才是,可是这消息却一直被压制着,直至当朝大将军曹操在青徐之间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之后,方略微提及了一下。
就像是骠骑将军的胜利只是曹操雄伟战绩的一个陪衬。
曹操在青徐之间的战果,整体来说也颇为不俗。一鱼三吃,四面得利,随着江东军的退去,曹操也并不急着立刻回军,而是好整以暇的在青徐之间再进行了一番调整,将满宠提升为徐州別驾,又留了一些兵卒民夫给满宠去重修青徐之间的防线,并且和满宠又做了两三次的深谈,觉得满宠确实领会了曹操自己的意思之后,才带着大军回旋。
曹操获得胜利的捷报,四处疯传。
冀州士族子弟自然是第一时间就获得了消息,闻讯不由得大吃一惊。就像是领导看不得手下员工清闲一样,员工也会觉得领导太清闲了不好办。。听闻曹操在广陵一日之间直取江东兵卒驻守的险要县城,并且还在城下大破江东水军,斩首数千,败敌数万,江东小儿孙权败走扬州,崔琰当时就震惊了,急急召唤了信使,并且询问详细经过。
崔琰多少也算是知兵之人,对于一日之间攻克县城原本是不信的,毕竟这太让人难以置信,很像是吹牛皮,但是反过来想想又觉得曹操不至于搞出这样的谎言来。若是真的谎言被戳破了,岂不是十倍百倍的难堪?
在细细的询问一番之后,崔琰呆了半响,才让人去传了栗攀等人来商议。
大将军此番大胜崔琰摸着胡子,或并非虚言则你我如何应对?
这句话多少有些没头没脑,但是栗攀却能明白。
既然如此近日闻冀州百姓困苦,青黄不接而仓廪之中稍有余粮,可以稍稍放还民众,以免民心不稳毕竟若起盗匪,剿杀不易啊栗攀低声说着,眉眼之间略有些奸猾之色闪现。
栗成便是抚掌说道,此策大妙!想必大将军心忧社稷,关爱百姓,当嘉许此举也!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也都能明白这其中的意思。
民意在很多时候, 并非是真正的民意。
审荣在一旁也是说道:栗兄之言, 颇为精妙在下还有一策, 只不过
还请说来,直言无妨!崔琰点头说道。
这个审荣伸手微微向南一指,说道, 大将军还朝这个不妨上表以彰大将军之功,言唯有天子与大将军和睦相处, 方能抵御外敌, 治兴内邦, 切切不可因小人之言,致使天子与大将军颇生龌龊也
崔琰听了, 不由的仔细看了看审荣。
审荣低眉顺目,脸上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啊
便是如此行事!
崔琰一锤定音。
因为青徐之战的关系,冀州也有些担心, 毕竟之前和老曹同学的关系态度什么的, 并不能算是多么的友好
即便是随后和曹操之间达成了共识, 取得了一定的合作, 但是并不代表着就可以万年太平,随着曹操重新回归, 很有可能就会利用大胜的气势,来做出一些什么事情。
冀州士族子弟和曹操之间并不是真的就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若是可以大家一起发财, 当然就是你好我好他也好,但若是要被一帮子豫州子弟骑在脖子上拉屎, 而且还拉的是稀的,黏黏哒哒清除不掉, 那就是一辈子的怨恨和仇敌了。
冀州和豫州,是这因为袁绍和曹操才相争的么?
显然并不是。
那么
冀州和豫州若是能放下长久以来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芥蒂, 携手共进,岂不美妙?
当然很美妙。
可惜
真要能放下来,大汉,或者说东汉这么一百多年不就早放下来了么?
更何况冀州和豫州当下的这种隔阂和对抗,起初也并非是冀州人和豫州人想要的,而是某些人特意搞出来的局面,现如今怎么可能说一声消弭就可以无影无踪的?
只不过曹操当下还是需要先去豫州, 然后在豫州举行献虏的仪式,然后才有空闲转回冀州,大概也是要到秋天才能抵达邺城,掐着点赶在秋收之前么
所以当下怎么也有两月时间来进行准备, 呃,错了,是协调。
冀州如今的局面,真是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在袁绍死后,地位就是一落千丈,好不容易和曹操掰了一次手腕也是提心吊胆,借着祢衡的名头搞的,真心害怕玩脱了,导致曹操恼羞成怒血洗了冀州。
曹操上一次忍了,这一次么,谁能保证曹操还能忍?那怎么办?等死么?就像是后世那些先付要带动后付的,只不过是要求带一带而已,先付的都不愿意,要搞事情,更何况现在老曹同学是要求这些冀州先付的要交出权柄?
在冀州人士商议对策的时候,在许县准备的献虏仪式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在骠骑那边,杀死的胡兵羌人虽然不少,但是并不可能将所有的首级都运来许县,所以也就是送了一些羌人头目的头颅,还有一些从战俘里面挑选出来的桀骜之徒,老弱之兵,献来了长安。
至于那些精壮的羌人战俘,斐潜当然是留着自己用啦
所以实际上到了许县的俘虏人数并不多,大概只有三四百人的样子,结果又在阳城驻留了许久,一些原本就有伤的,老弱的,或是不服水土,或是愤懑忧虑,又不可能有什么救治,陆陆续续死了也不少,最后只剩下了两百多不到三百。
这个数目,自然比大将军曹操所献的战俘人数要少了很多。
数目少了,当然气势上也就小了。
人多势众么
老百姓当然不清楚具体骠骑和大将军的战斗究竟区别是什么,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是如何,反正就是看热闹,当然是那边热闹便是觉得那边有道理,就像是某些事件之后突然出现的鲜花和鲜鸡蛋一样。
真的是不满,要发泄愤怒,真正淳朴勤俭的华夏百姓会舍得用鲜花鲜鸡蛋么?
臭鸡蛋都要留着自家种花种草肥田!
有那时间,还不如在多拉两趟车,多除两根草,多赚点小钱钱呢!那有什么闲工夫跑个大老远,然后去某个地方再花钱去表示愤怒情绪?
因此,在许县筹划了许久,准备了再准备的献虏仪式,根本没有引起老百姓的太多关注。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来,毕竟有一些老百姓还是比较容易被煽动的,尤其是闲人。
若是真正忙于生活压迫之下,一日不作便是一日不得食的那些百姓,是根本抽不出时间来参加什么仪式。
很遗憾,在许县这里,这些被迫要更加忙碌,更加辛苦的百姓,是占据了大多数。因此虽然说举行献俘仪式,是为了稳定天子、百官,乃至许县左近的军民之心,但是实际上前来观礼的人很少,若不是提前发现了有些问题,赶快让周边的县城招募了一些村民什么的,说不得当场尴尬得要死。
整体的仪式还是像模像样的,百官一同簇拥着天子驾临东郊祭坛,看着大将军曹操穿着一身戎装,登坛还军,天子和大将军执手接受百官祝贺,然后便是看兵卒将那些战俘押送到了祭坛之下,借着由礼官宣布这些战俘的罪名,在焚烧祭拜供奉三牲之后,斩杀这些战俘以血祭天地,最终天子回宫行告庙之礼,去感谢祖宗的庇护
仪式不可不谓隆重,只可惜观者寥寥,不够热闹。
至少刘协是这么认为的,他期待了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就像是长期关在笼子里面的鸟,想象着外界的天地多么美好和宽广,结果好不容易飞出来了一天,却碰上了刮风下雨落冰雹,别说是翱翔于天地间了,差点鸟毛都被薅没了,累个半死,又没有感受到内心的振奋,身体上的疲惫倒是其次,主要是内心里面的疲倦。
当然在整个的仪式之中,大将军曹操的青徐之战获胜才是表彰的重点,甚至一开始的时候都将如何叱责长安使者的口吻都想好了。
比如如乡间顽童闹气,如此量狭,岂堪为国家重臣?!
又比如大汉之地不分东西,人不分南北,岂有唯重于一方乎?!
之后半个月的时间,曹操大破江东的消息渐渐传开,曹操旗下的各个郡县太守县令无不匆匆遣使去许县恭贺。他们从来都是这样的,一旦曹军胜利,不管是大胜还是小胜,必然会表露出一副感动天地且兴奋莫名的忠臣嘴脸来,而每逢斐潜那一边获得了什么胜利,却气定神闲地一言不发,仿佛关中那边的事情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到了这一年的五月初,斐潜的第三拨使者进入了长安城,奏报汉中、川蜀氐人賨人叛乱初平的消息。这回使者的身份略高了一些,乃是斐潜麾下从事中郎诸葛瑾,在觐见了天子,呈递奏疏之后,诸葛瑾他便是公然询问,说之前骠骑将军陇西大胜的消息早就已经送来了,就连献俘仪式据说也举行过了,为何不见朝廷下诏嘉奖斐公呢?
对于这个问题,曹操当然不屑于回答,但是作为尚书台的尚书令荀彧却不得不回应,表示说:骠骑恢复陇右靖平,自当嘉勉。
旋即又挖坑给诸葛瑾说道:不知骠骑所欲何求?
诸葛瑾便是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斐公但求驱逐胡寇,重定社稷,本无所欲。然国家丧乱之际,尤须明赏罚、定人心,自先帝羌乱以来,王师久不能定,屡屡挫败,绵延遗害至今,若无斐公运筹之下如斯之胜,大汉颜面至今未能得存也。之前通达西域之功未尝奖赏也就罢了,如今一扫大汉经年沉疴,使得朝野上下扬眉吐气,不屈膝于胡人马前,不弃祖先之寸土,此等之功,若朝廷不予嘉勉,又如何鼓舞忠臣义士,效命天子?
荀彧沉吟许久,终是无言可对,只能是再次敷衍而道:朝廷终有决断,卿可暂待数日就是
说起来,斐潜将东汉搞了三四十年都没能搞清楚的羌乱彻底平息,剿灭了以北宫为首的羌人上层部落头领,彻底的将羌人打散,收拢,在基本上彻底解决了多年的大汉陇西陇右隐患的同时,也让山东士族这一帮子人有些难堪。
正是因为东汉这些朝堂上的冀州豫州人士太过于孱弱,对外作战竟然只懂得招募雇佣兵,又小气巴拉的不肯给钱,最终导致了持续被抽血的羌人,南匈奴的叛乱
而造成不得不采取雇佣兵模式的东汉策略,又是光武帝刘秀不放心并州和凉州的武力,有意的进行打压和限制,使得地方边疆的军事力量薄弱
汉安帝永初元年夏,东汉政府派骑都尉王弘征发羌人远戍西域,羌人害怕不能回还,大部逃散。汉王朝对于羌人逃役行为反应过激,马上派遣军队在羌地围堵羌人,甚至烧人居室,进而引起了先零羌别种滇零部与钟羌诸种的大规模叛乱。
在付出了沉重代价之后,虽然暂时平息了,但是也埋下了隐患,被大规模叛乱的关中三辅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这个时候东汉朝廷依旧想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并不愿意给与关中三辅地区足够的支持,甚至一度要割弃这块土地,这也就导致了后续在关中陇右一带,始终无法得到平静,到了汉灵帝时期再次暴乱
在听闻了陇右再次叛乱的消息的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之中,在许县的还有不少士族子弟有些幸灾乐祸,就像是看到了有人被欠薪而要跳楼而他还可以继续被公司老板当狗使唤的那种,满满的幸福感悠然而生,甚至还有人唾骂着什么也有今天等等的话语。
1...12091210121112121213...14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