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说的也是。”李牧点点头,忽然又想到,自家的园子是头一年开张,也不知道二狗有没有经验,若是在这方面吃了亏,可真是哑巴吃黄连了。
往前走不远,就到了丽春院的门口。离着老远李牧就看着小摊儿了,二狗穿得跟个龟公似的,正在门口张罗着。看着李牧一行人,赶忙迎上来,道:“侯爷,您来啦,台子都搭完了,咱家都是最好的,啥也不比旁家差,您放心吧,今年的花魁一准儿是咱们!”
“要尊重对手,咱们是头一年,人家都干一辈子了,保不住有杀手锏。”李牧瞅了眼二狗准备的东西,皱眉道:“怎么汤饼都弄出来了,这是什么玩意”
二狗忙道:“这就是您每次去西市都吃的那家汤饼,小的包了他们店三天,给请到这儿来了!侯爷,这还是仗着您的名声才请来的,人家不愿意来呀!”
“哦、”李牧恍然,道:“敢情这里头的小摊儿,都是东西两市的买卖家儿。”
二狗猛点头,道:“对对对,侯爷猜得准。”
“以前也都这样么”
“是啊,小人打听了,前朝就这样。”
李牧招了招手,道:“你现在就叫人去,挑上好的蜜饯儿,买个百八十斤。再找几个面善的小姑娘,看到小孩儿就送蜜饯儿,先白给一个,再要就让他们拿飞花令来换。”
二狗瞪圆了眼珠子,呆愣道:“可是侯爷,小孩儿没有飞花令啊,只有大人有!”
“蠢材!”李牧敲了二狗脑袋一下,骂道:“哪个小孩儿能自己来还不都是跟着父母来的往日平康坊鲜有带孩子来的,但上元节不同,有看灯来的,有看表演来的,刚我就看到好几家子了。你要是领孩子来,孩子要吃蜜饯你给不给飞花令人人都有,不花钱换蜜饯,你换不换”
“哦哦哦——”二狗恍然大悟,赶忙去安排了。李牧无奈摇了摇头,大唐的人怎么就这么心眼实呢,实在得让他用这些招数的时候,心里都有点内疚了。
“大哥,我去赌坊了啊!”李思文喊了声,拽着独孤九往赌坊跑了,李牧则带着妻妾进了丽春院。
外头热闹,屋里也热闹。再过半个时辰,表演就开始了。今天的主题是歌舞,金晨是主角儿,但也不能只有主角儿一场。通常都是三场,前头来个暖场,乐舞,群舞没主角儿。中间是主角儿的独舞,最后是一个乐府的鼓吹曲辞,有的表演汉代遗留下的乐府曲辞,例如《战城南》、《十五从军行》等,还有表演比较近代,魏晋时期利用乐府旧曲填了新词的曲辞,例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
一个群舞,一个独舞,一个歌舞!力求全方位展示出园子的实力。
除了金晨之外,今晚参加演出的还有十六个姑娘。全都在梳妆打扮,李牧等人进来,她们都没有发觉。
金晨身边的那个侍女银月,最先发现李牧,赶紧放下手里的琵琶行礼,李牧摆了摆手,示意她不要惊动他人,带着白巧巧等人上了楼。
二楼中间的房间,打开窗户,刚好对着舞台,高度也是最合适的。李牧领着妻妾坐下,金晨和银月一起上楼来。见到李牧的妻妾,银月显得有些紧张,但金晨却一点儿也不紧张,微笑着给众人行了个福礼。
“银月啊,麻烦你一趟,让下边儿端点小吃过来,每样都来点儿。”李牧把手伸进怀里,从系统中兑换了一把碎银,放到银月手里,足有六七两重,道:“别白麻烦人家,看着给,剩下的自己留着买胭脂。”
“谢过侯爷。”
银月虽心里对李牧有点敌意甚至戒备,但毕竟也是个小姑娘,平时又没有多少零用,得了钱心里头也是欢喜的,乐颠颠地下楼去了。
李牧看向仍站着的金晨,道:“坐吧,不必拘束,没有外人。”
金晨看了下白巧巧的脸色,见她没有任何不悦的神色,才欠身坐了下来。屁股只挨着一半,身体也坐得笔直,一个微小的细节便分出了尊卑。白巧巧心里头没有这些事情,并没有察觉,但王鸥和李知恩却都是明白的,对金晨的观感顿时好了不少,相继报以微笑。
李牧也并没有察觉出来,问道:“等会儿就要表演了,你对自己可有信心”
金晨微笑道:“信心自是有的,只是心里头想着不能辜负了侯爷期望,想要做得更好,叫人赶不上,追不上。无奈何,心有余却力有不逮。舞,我自问没有对手,但是歌……却没有十足的把握。”
李牧微微蹙眉,道:“可是我让你谱曲的小调儿出了问题,曲子没谱成么”
“谱成了。”金晨忙道:“曲子是银月谱的,侯爷的这首词,也好谱曲儿,词共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刚好合上了《水调歌》,不费什么力气就成了。”
“水、水调歌啊”李牧有点呆住,他这回抄的这首宋词,正是后世是个人都能背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故意没提词牌名,只说这首词叫《明月几时有》,没想到还是牵扯上了“水调”二字。
王鸥听到李牧又有新
词出世,接过话道:“水调歌,乃是前隋炀帝所作。炀帝凿汴河,临幸江都时自制,声韵悲切,当时引为名曲。现在也很多人传唱,夫君作词的时候,没有想着这个曲儿么”
李牧心中暗道,老子上辈子是为了中考才背的宋词,哪儿有什么曲儿啊。但此时逼到这个份儿上了,为了自己的老脸,也不能承认自己的无知,应着头皮瞎编道:“这个词嘛,是这么个事儿。我这段时间不是排戏么,经常往返平康坊,路过一个园子,里头总有这个曲儿传出来,我当时就觉着,她们唱的不好,词不好,所以我就琢磨着自己写个新词,配上这个曲刚好合适。”
“原来这个曲子叫水调歌啊,还是前隋炀帝所做。真是没想到,前隋炀帝名声不好,却是个大才子呢!”
王鸥笑道:“人的好坏,也分什么事情。炀帝虽然当
第495章 祸水东引
王鸥本不欲搭理李世民,却又担心李牧会因此吃醋,小心地偷瞄了他一眼,对李世民道“陛下误会了,只因逐鹿侯的词太好,才忍不住念出声,还望陛下自重。”
让李世民“自重”,这句话,满天下估计也就王鸥敢说出口了。偏偏李世民还不敢说什么,让他自重,他就自重,生怕有半点冒犯。
在王鸥这儿吃了亏,李世民当然得在别的地方找一下平衡。李世民瞄了李牧一眼,故意难为他,道“李牧,你听见了没,牡丹夫人说你的词做得好,朕认识牡丹夫人多少年了,还从没听见她如此夸赞一个人呢,不如你再作一首应景的来,也叫朕看看,你这个自称大唐第一才子的大才子,到底是不是徒有其名”
若是换了个人,还真给难住了。
古人作诗文,讲究的是“妙手偶得之”。往往佳作,都是情景和意境到了,才能诞生。李牧前世学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那也是在茫茫的诗海,茫茫的词海中挑选出来的。试想一下,唐宋加起来上千年,得多少诗词,佳作仅有六百余,比例其实是非常低的。
就算是李白杜甫,也未必能按照命题作文,迅速地作出一首绝佳好诗词来,李世民这纯粹就是在难为人了。很明显,他是在吃李牧的飞醋,谁让刚才王鸥说李牧好来着
李牧自然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心里想,老家伙够坏的。我这儿刚出个风头,你就想着打压我了嘿,偏不让你如意。我虽然不是李白杜甫,但我有一点比李白杜甫更强——老子穿越者,背过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你在这方面找茬,可真是找错了地方了!
李牧微微一笑,道“陛下可是还要水调歌”
李世民点头,道“牡丹夫人说你水调歌填词填得好,那自然还得是水调歌了。”
“还是赏月么”
“对!”
“拿纸笔来!”
李牧喊了一声,有人送来了纸笔。王鸥挽起袖子,非常自然地帮李牧磨墨。李世民见了,心里头更是吃味,却又没法说。在他看来,王鸥是李牧的长辈,而且王鸥本就是才女,爱好这些东西。一个长辈,为晚辈磨个墨,说起来也不算是什么事儿。他若阻拦,显得小气。
但是心中这股子醋意却是散不掉,李世民打定了主意,若李牧写的不好、或者没有特别好,他都要狠狠地点评一番,打一打李牧的嚣张气焰。
存了这个念头,李世民瞪圆了眼睛去看李牧落笔,心里暗自期待,最好李牧第一个字就写错了,让他出一个大糗。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写出来第一句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李世民正要点评一番,随即李牧没有停顿,就把第二句写了出来。第二句一出,李世民顿时庆幸刚刚没说话,要是说了出糗的就是自己了。
这一首《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代表作,张孝祥此人虽没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有名,但其人,却也是不俗,状元及第,更难得一身正气,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秦桧死后,才得平反,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整首词的水平,放在宋词三百首中,虽不能算是顶尖,但起码也是中游。至少以李世民的水平,是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的。
但王鸥却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得到,李牧“仓促”之间写就的这一首词,其水准要大大落后于上一首《水调歌头》。对一个文人来说,哪有不视作品为生命的李牧之文采,如天上的明月,却为了她而与李世民斗气,写了一首水准大降的作品——想到这儿,王鸥的心就像被人攥了一把一样,疼的要掉眼泪。
李知恩就在王鸥的身边,看她眼眶红了,担心出事儿,赶紧握了她的手,岔开话题道“哎呀,表演好像开始了,夫君,咱们别在屋里闷着了,陪陛下去外头看看表演吧。”
“对对对!”李世民正在囧处,听到李知恩的话,赶紧借坡下驴,道“今日主要是赏灯,皇后也该到了,咱们一起去迎一下。”说完负手走在前面,李牧笑着摇摇头,把毛笔撂下,伸手拉过王鸥的手,轻轻在她手背上拍了两下,王鸥看着李牧,眼眸中满是深情。
“咳!”李知恩咳嗽了一声,道“郎情妾意回家去,叫陛下看见了,吃不了兜着走!”
李牧只好松开手,王鸥也红了脸,挽住了白巧巧的胳膊,俩人先一步下楼了。李牧抓过李知恩的小手儿,道“这样满意啦”
“本来就该这样么……人家明天就嫁给你了。”李知恩靠在李牧的胳膊上,撒娇道“夫君,你不是说有惊喜给我么都这时候了,惊喜在哪儿呢呀”
“把心放在肚子里,明天我保准让你成为全长安城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羡慕的女子。”
李知恩哼道“有这么厉害呀我不信!”
“好呀,真是长大了,夫君的话都不信了——那这惊喜没了,咱们吃顿饭,磕仨头就算成亲了如何”
“不要、”李知恩踮脚亲了李牧一口“夫君对我最好了,舍不得我失望的。”
“那可没准儿、”
“夫君——”
打打闹闹下了楼,在街上遇见了陪同皇后一起来的李承乾、李泰兄弟俩。此时平康坊的花魁选拔赛已经算是正式开始了,各家门口的舞台旁边,都多多少少聚拢了一些人。但可以明显地看出,丽春院门口的人数是最多,把舞台都围了起来,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是人。
若是细瞅,则会发现一些奇怪之处。围拢过来的人群中,有不少小孩子,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把蜜饯儿。李世民瞧出了这个门道,点指了李牧一下,却也没说什么。
皇后在侧,李世民也规矩了很多,不敢多看王鸥,却又忍不住想看。即便如此地小心翼翼,还是给长孙皇后发现了。长孙皇后心中虽不悦,但也知道这事儿赖不着王鸥,而且还有这么多晚辈在旁边,实在不好说什么。便夹在李世民与王鸥当中,阻隔李世民的视线,让他看不着,拉着王鸥聊些女儿家的话题,让他插不进话,几次过后,李世民自己就败下阵来了。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走在后边的李承乾和李泰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没了影子,不用猜这俩小子肯定也是去赌坊了。李世民被排挤出来,与李牧落在一处,俩人彼此看了一眼,都觉索然无味,颇有点相看两厌的意思。
闲着也是无聊,李世民看了看李牧,道“朕送你的礼物,可还满意”
第496章 露出马脚
这话说到李世民的心坎儿上了,咬牙切齿:“可恶的门阀,朕早晚有一天要让他们好看!”
“呃……”李牧舔了下嘴唇,强忍着没笑出声,悠悠道:“陛下,若您有心整治门阀,臣倒是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李世民认得李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听到他这样说话,本能地觉得有鬼,狐疑地看了他一眼,道:“你又憋着坏主意的吧”
“臣哪敢!”李牧赶紧否认,又是一记马屁送上,道:“陛下英明神武,远迈古人,臣的一点小勾当,岂能瞒过陛下的眼睛”
李世民笑道:“你这个臭小子,现在越发的像个佞臣了,还吹捧起朕来了。你省一点心思吧,若是旁人吹嘘朕,朕或许还会信几分,你小子嘴里头没有一句实话,朕不信。你的建议是什么,说来朕听听。”
李牧见李世民动了心,顿时来了精神,道:“陛下,臣把话说在前头了,臣的这个主意,可完全是为了陛下考量,这回可万万不能再把臣说出去了。以前小打小闹的,臣也不怕,但是这回,动了门阀的根基,说不准得找臣玩命了。”
李世民老脸一红,道:“朕都说了已经反思过了,你放心吧,绝对不会再把你说出来了。”
“臣的主意是这样……”
李牧凑到李世民耳边窃窃私语,李世民越听心里头越惊,听罢之后,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骇然地看向李牧,道:“这有点太狠了吧若是被识破了,他们会造反!”
“哎呀,陛下!”李牧急道:“您想想,等到他们识破那天,他们还有造反的本钱了么”
李世民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般点头,旋即大笑了起来。
李牧也跟着大笑了起来,二人笑得像两个大傻子似的,引来路人的频频侧目。长孙皇后回头瞧了眼,见王鸥的目光也投了过去,脉脉含情,心中不禁有些吃味。这女人,难道对陛下还有心思么
但仔细一分辨,长孙皇后便发现,王鸥目光的焦点,其实不在李世民的身上,而是在李牧的身上。她是何等聪明的人物,又同样是女人,可怕的直觉登时让她明白了些什么。
长孙皇后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王鸥与李牧这如何可能!二人相差了十五岁,王鸥成亲那年,李牧才刚刚出生!
但王鸥的目光却也是骗不得人的,这不是长辈看晚辈的目光,这就是妻子看丈夫的目光,带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驯服与崇拜。
长孙皇后目光流转,忽然冷不丁问道:“鸥姐姐,你觉得李牧如何”
王鸥没有察觉到长孙皇后已经看出了端倪,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微笑道:“李牧这孩子,文才和能力,都是上上之选。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就没有他做不好的。就说这书法吧,他只拜访了欧阳老先生一次,就尽得正楷精髓,写出的字便如那浸法数十年的大家一样,笔力雄浑。还有他的诗文,以我的眼光来看,咱们大唐应当也没有出其右者了。皇后还不知道吧,方才李牧又有新作,乃是托炀帝水调歌而作的新词,我与你念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