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但若以皇亲安排在主座,则好看了许多。即便诟病,谁也不敢谈论皇亲,自然也就遮掩过去了。
李牧摸了摸鼻子,垂头丧气地按照高公公的指示,在主座的最左侧坐了下来,心里却在想,这算是完了,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早退是不可能了。
又过了约莫一刻钟,所有人都落座了。高公公再度出现,此时他已经又换了身衣裳,显得更加喜庆了。挥了一下手里的拂尘,尖声道:“恭迎太上皇,恭迎陛下,恭迎太子殿下——”
群臣起身见礼,李渊虚压了一下,自顾地坐了,看到李牧在旁边,这才满意地露出了几分笑容。
李世民红光满面,道:“诸位爱卿,免礼,平身。今日大年夜,朕很高兴,要与诸位爱卿痛饮。过去的一年,诸位爱卿都辛苦了,朕敬诸位爱卿一杯!”
“臣等辛苦,不及陛下万一!”
李牧含混地附和着,心中暗道,这明显是排练过的么啥时候排练的,自己怎么一丁点不知道呢
一饮而尽,菜肴开始陆续上来。李牧瞧了眼身边的空位,趁着李承乾那头得空,小声道:“河间郡王怎么没来”
李承乾端起酒杯假装饮酒,也压低了声音道:“派人去府上请,没找到人,后来在平康坊找到了,已经不省人事了。”
像是李孝恭的作风。
李牧撇了撇嘴,没在言语了。看了眼对面正拿起羊腿准备啃的李泰,眉毛一竖,李泰立刻吓得把羊腿放下了。
“怎么不见皇后,还是另有安排
第476章 莫名其妙的问题
李世民顿时面色有点窘迫,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大唐的皇帝了,被自己的亲爹这么损一通,多少有些下不来台。好在主座距离下方还有一段距离,李渊又没有大吵大嚷,没有其他人听见。
李世民心中多少对老爹是有一些愧疚的,想了想还是算了,按捺住了脾气,把李牧叫到了一旁。
脱离了李渊的视线,李牧心里头就有点没有底了。他陪着小心,跟着李世民来到了一处清冷的大殿。
说这大殿清冷,是相对于太极殿的热闹来说的。实则,这里也不是冷宫。推开殿门进去,可以看到有一伙儿突厥人,正在此喝酒吃肉,虽不及太极殿热闹,倒也是自得其乐。
听到开门的声音,众人停下了手里的吃喝,都把视线投过来。其中一个腌臜大汉见到李世民,赶紧起身,恭敬行礼,道:“阿史那思摩,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郡王免礼。”李世民把阿史那思摩扶起来,为他做介绍,道:“这位便是朕的子侄,逐鹿侯李牧。你不是想见他么,朕为你带来了。”说罢,又为李牧介绍:“这位便是朕跟你提过的,早年来访长安,被父皇封为和顺郡王的阿史那思摩将军。”顿了一下,李世民又道:“也是如今突厥的摄政王。”
“久仰久仰……”李牧笑着见礼,但他敏锐地注意到,在李世民说出阿史那思摩是如今突厥的摄政王的时候,在阿史那思摩身后的几个人,面色都有些不自然,隐约之间,有几分愤恨的意味。由此李牧便知,这几个人虽说是一道来的,却不是一伙儿的,看来这里面有故事。
阿史那思摩听完了李世民的介绍,惊呆了,上上下下打量李牧,赞叹道:“皇帝陛下,若非您介绍,我实在是难以相信,声名远播的逐鹿侯,竟然是这般年纪……令人钦佩,逐鹿侯乃是天之骄子也!”
“哪里哪里,一般一般,都是仰仗陛下的英明教导。”李牧客气了一句,道:“怎么将军来此,不去正殿就坐,反而是在这偏殿……”
阿史那思摩忙道:“这不能怪陛下招待不周,实在是我等秘密前来,该过几日,才能公开露面,无奈何,只能在这里过年了。”说着,阿史那思摩又道:“其实,突厥的节令,与中原略有不同,对突厥人来说,过不过年也没什么大不了。”
“那也是朕招待不周,来,朕敬你一杯。”
“岂敢……”阿史那思摩说着,赶忙拿起酒杯,跟李世民喝了一杯。其他人则不敢凑过来,显然是身份与地位,相差了太多。
“李牧,朕今日介绍怀化郡王与你认识,缘由,想必你也猜得差不多了。朕安置突厥部落于河套,但突厥部落受创严重,牛羊,五谷,皆不够用度。死伤无算,朕心怜之。往后,突厥部族,也是朕的子民,朕得为他们考虑生计。赚钱之道,朕不如你,所以就想介绍怀化郡王与你认识,看看你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是极是极,久闻逐鹿侯是大唐的财神,末将承蒙陛下不弃,授予摄政之职,自然鞠躬尽瘁,无奈末将是一个粗人,养牛养马会些,其他的实在是没辙,求到侯爷处,还请不吝指教,末将一定尽心竭力去做。”
李牧听到这儿,心中了然了。这大概是上次李世民与他谈及杜如晦遗策之时,他提出建议,可以内迁一部分突厥人当工人,李世民应当是采纳了他的意见,但又不太会说,所以把这个差事推到了他的身上。
此事是因李牧而起,所以这事儿他也得担着。李牧不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但这件事兹事体大,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明白的事情,李牧想了想,道:“此事既然是陛下所托,那我也绝对没有推脱的道理。自当尽己所能,与内务府,开辟出一个特别的通道,专门与突厥部落贸易,但这件事涉及的范畴太大,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明白的,不知将军何时离开长安,我看着安排一下时间,保准不让将军失望就是。”
阿史那思摩与李世民对视了一眼,道:“三日后,我会公开亮相,去拜访太上皇。随即便可与侯爷正式见面,离开的时间,暂定上元节后,不知侯爷可否抽出时间来”
“如此说,还有半月,时间充裕,将军可放心处置其他事务,三日之后,你拜访太上皇时,我们在天上人间相见。”
“好,就这样说定。”
李牧点点头,也提了一杯酒,与阿史那思摩对饮,随后同李世民一起离开。
除了这座大殿
,李牧跟在李世民后头,回到太极宫。路上,李世民补充了一下李牧之前不知道的事情:“阿史那思摩是黄昏时分来了,他身边的那几个人,就是突利的几个兄弟。他们此行,是想与朕谈判来了。突利的几个兄弟,本来想去见颉利,被阿史那思摩发现,追赶劫到了朕这里。看来突厥部落中,对颉利仍心存幻想,此事真是让朕寝食难安。”
李牧纳闷道:“陛下为何如此您不是说过,突利与颉利叔侄不合,突利的部族,又怎么会对颉利心存幻想”
“突厥人的想法,与我们大不一样。突厥
第477章 大年初一
笔趣阁 ,最快更新大唐技师最新章节!
“大家过去的一年都辛苦了,来来来,说一声侯爷好帅,就有红包拿,先到先得啊!”
李牧站在椅子上,手里摇晃着一沓红包,满面红光。昨夜深夜归来,虽没能享齐人之福,但共处一室,和衣而卧,也总算是距离梦想更近了一步,重要的是没吵架,这就让李牧非常开心了。
一大早,他就准备了一堆红包,发给逐鹿侯府的下人们。其实在唐朝这个时期,是没有红包的。红包的由来,要在千年之后,明末清初才有。但李牧作为一个穿越者,还管这些他想要就能有,反正花得又不是别人的钱。
在一起生活久了,家里的厨子花匠马夫也都知道李牧的脾气,总的来说,侯爷是个很好的人,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误,他一般情况下不发火。相比在其他府邸伺候,要好得多了。
而家里的几个大丫鬟,像是小竹小梅她们几个,由于经常在内宅,与李牧见面的次数更多,更加了解,畏惧感就更小了,不但不怕,偶尔还会揶揄两句,但李牧生气的时候,她们还是噤若寒蝉的。
发完了一堆红包,家里迎来了不少客人。以长孙冲为首,大唐技校的一群学生们,都来拜访李牧。李牧本来还想招待招待,但一瞧人数太多,索性也免了,吃了几个饺子,跟白巧巧打了个招呼,就带着呼啦啦的一群人,扑向了京东集。
因为有大唐日报的预热,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今天京东集有热闹,一大早坊门刚开,就呼啦啦挤进来一群人。平日里舍不得花钱的百姓,在这个过年的气氛烘托下,也都敞亮了一回。路边的小摊生意都火爆了起来,一个个应接不暇,赚的盆满钵满。
李牧今天是带足了钱的,他搞了两个钱褡子,一个挂在长孙冲的脖子上,另一个挂在唐观的脖子上,俩人跟在李牧身边,像极了哼哈二将,李牧瞧上什么了,他们就自动去付钱,而且李牧还买的不是一份,跟在他身边的,就连凑热闹的小孩儿,他也给买一份,美其名曰与民同乐。
见到可爱的小孩子,他还往人家襁褓里头塞碎银子,小孩儿是哭了,但抱着孩子的父母却乐了。
李牧真是爱死了这个气氛!其乐融融,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脸。这种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笑容,而不是像他在孤儿院的时候,赶上逢年过节,好心人们来送温暖,被抱着拍照时候那种挤出来的笑。
“马球赛要开始了!想下注的赶紧啊!”
远处传来喊声,李牧带着人呼啦啦地围过去。唐观很好地扮演了狗腿子的角色,大咧咧地问道:“今儿是谁对谁啊赔率多少”
“诶,这位小爷,今儿是头一场,开幕战。是兴道坊对战平康坊,据说,平康坊的金主是河间郡王,还要亲自下场呢。”
唐观脸色都绿了,道:“你哪儿听到的消息,河间郡王会亲自下场,谁信呐!”
“小的可不敢扯谎,您瞧里头,那个带着紫色臂章的,可不就是河间郡王么”
李牧抬头瞅了眼,还真是河间郡王李孝恭。怪不得他昨天没去宫里赴宴,敢情是在准备今天的比赛。这老家伙也是够忙的了,一边吃喝嫖赌,一边还投身体育事业,一般的体力可挨不住。
李牧耷拉一下眼皮,道:“兴道坊队的金主是谁啊说出来参考一下。”
“是咱们东家,宿国公。”
“宿国公……该不会也亲自下场吧”
“没有,东家说年纪大了,不方便下场,让六个儿子代替。六位公子都下场了,您瞧,西边热身呢。”
李牧一眼看过去,可不么,六个黝黑的小伙子,色最浅的那个,正是程处默。
这个对局就没啥意思了,李牧摇了摇头,道:“得啦,我不看了。你们谁爱看,谁看啊,我去擂台那边晃悠晃悠。”
长孙冲似乎很感兴趣,但见李牧要走,又有点犹豫。李牧瞧见了,拍拍他的肩膀,道:“不用跟着我,自己喜欢干嘛就干嘛,大过年的,热闹。”
长孙冲点点头,看着李牧走远了,才从自己的袖子里拿出两个元宝,拍在了平康坊队一头,叫道:“我压二十两银,平康坊胜。”
“给您凭据,一赔三,您拿好了,切莫丢了。”
“我要压兴道坊胜!”
“我要压……”
又是一阵喧哗。
与马场门口的热闹相比,擂台这边,就显得冷清了一些。也不怪冷清,看看这边儿的人就知道原因是什么了。
瞧瞧这擂台旁边的人,哪有一个好人模样。不是这人脸上有道疤,就是那人满脸横肉,好像满天下的江洋大盗都集中了过来似的,离着老远,就给人一股子生人勿进的感觉。李牧跟唐观来到跟前,瞧见擂台上正有人在打斗,双方你来我往,上下翻飞,看得出都有一身好功夫,而独孤九则站在擂台边上,抱着剑审视二人,看样子是随时准备出手阻拦,免得出了人命。
&n
第478章 天下门派出我辈
今日是大年初一,对于唐家来说,也是一个大日子,唐家一共有七个儿子,唐观最小,还在家中,其他的六个儿子,都在各地做官,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回来省亲。
其中有几个,是见过孙氏的,知道唐俭续弦娶了一位夫人,但也有是没见过孙氏的。而且过年的时候人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会登门,李牧担心孙氏会被人看轻,所以他才又来一趟,就是为了给孙氏装场面。好歹他现在也是朝堂上的一个人物,就算有人心里腹诽,也绝不敢在他面前表现出来。他为了孙氏,撞破大理寺墙,怒而杀人的事情,现在还在坊间流传呢,谁不要命了敢惹他。
还好,唐家没有那么不识相的人,李牧面无表情地陪着吃了顿饭,大多都是捧着他的,没有听见刺耳的话,席间也没有几个人找他说话,大概是因为地位相差太多,不知道说什么好吧。
李牧也乐的清闲,看着孙氏红光满面,他也替她高兴。
这其实是一个命运坎坷的妇人,家人因边境的连年征战,都已经惨死了。嫁了一个军汉,也死在了战事之中,唯一的儿子,还是捡来的,无依无靠,不敢坦白。
如今嫁给了唐俭,还好这个老家伙,算是一个正人君子,而且李牧如今青云直上,如日中天,也算有所指望,苦熬了三十多年,终于算是过上了好日子了。
自打知道孙氏不是自己的“亲妈”,李牧对孙氏的感情经过了很复杂的变化。其中很多的原因,也并非是因为孙氏,而是源自于他自己的悲观,他很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然而两世为人,这个小小的愿望都做不到,所以他现在非常看重自己的家庭,他不想让自己的小孩,再重蹈覆辙。
从莒国公府离开,白巧巧和李知恩见李牧的脸色不太好,都有些不敢说话。李牧靠在白巧巧的怀里,紧紧地抱着她,什么也没说,就这样一直回到了家里。
等到他从马车上下来,便又恢复了平时意气风发的模样,张罗着叫王鸥过来一起吃火锅。但白巧巧和李知恩却知道,自家的夫君,心里头有苦,只是他不想说罢了。
……
过年,李牧给自己放了三天假。初一到初三,但他也没闲着,马球赛的事儿,擂台的事儿,他一直在处理,慈幼局那边,他也在初二送去了新年大礼包,吃的,用的,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份儿。但他没有露面,只是让二狗去了一趟,因为他不想像前世他遇到的好心人一样,送个书包拍三十张照片,拍完了上车就走了。虽然说这也是慈善,但对孩子的心里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体验。
程家经营马场,已经有了一些心得。马球赛是在马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规则已经定了,其他的经营方面,没有什么大闪失。李牧能做的也就是在细节上提醒一下,实际上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
倒是擂台赛这边,李牧看了一场就发现了很多问题。
在独孤九的脑袋里,擂台赛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他找一个对手。其次的作用,才是为锦衣卫招人。他不会去想找个擂台赛有没有人看,只要能决出一个胜者跟他比试,他就很高兴了。但李牧已经养成了惯性的思维,如果他做一件事,没有人关注,他就会很难受。若这件事还不赚钱,那就难受加难受,因此,情况必须得改。
于是初二一大早,李牧就带着唐观来到擂台这边。他先询问了一下这次参赛的武林人士的门庭,得知了一个让他非常惊奇的事情。在李牧询问出身何门何派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一脸懵逼,搞得李牧也是一脸懵逼,细细询问才知道,原来在这个时代,还没有门派这一说。这一点,跟他参与《大唐群侠传》的时候,收集到的资料大有出入。
这让李牧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拉上独孤九研究了一番之后,才彻底搞清楚这个事儿。
原来在初唐的时候,习武之人,与其说是按门派分,还不如说是按“思想”分。这与武功的诞生有直接的关系,武功的本质,是人对自身潜力的开发。而人对自身的了解,是懵懂无知的。这个开发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就如同内功的运行,谁也不知道从哪个穴道开始到哪个学到终止是利益最大化的,只能去试,而怎么试验,是思想决定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