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距离下次撒币还有半个多时辰,李牧从楼梯溜溜达达下来,与半个时辰之前相比,一层的状况明显不同了。

    刚来的时候,面对这些新式的玩意儿,大家伙都不知道怎么玩儿。以看为主,不怎么上手。但随着服务人员的讲解,逐渐明白了玩法之后,便都带着新奇和好奇心投入了进去。今日来贺喜的客人,都有李牧答应赠送的筹码,多数人的心思是,既然李牧说了,输的算他的,赢了才能拿走。那不玩白不玩,输了也不是自己的,而赢了,还能捞回一点回头钱。

    凡事这样想的人,就已经落入了李牧的算计。他这种营销手段,在他的前世,早已经烂大街了。这就相当于是给了一张体验券,玩着玩着就上瘾了。这也是为何李牧把四海赌坊的门槛设置的这么高的原因,他没想削老百姓的钱,要削就削这些有钱的勋贵门阀的钱。当然,这个目的是不能为外人道的。也绝对不会从他的口中说出来,主要的宣传点,还是丰富大唐土豪的娱乐生活这一块。【#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看着每一个赌具前面都拥挤着不少的人,李牧仿佛看到了春天——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韭菜茁壮的生长。农夫李牧喝了三口清凉的山泉,拿起他心爱的镰刀,割啊、割啊……

    “好一个丰收的景象啊!”

    正在他感慨的时候,忽然眼前的一幕,令他皱起了眉头。不远处,玩骰子的地方,竟然传出了一丝不和谐的声音,有人在争执。

    李牧顿时不高兴了起来,老子今天开业大吉,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敢在我的地盘闹事

    “小爱!阿九!办事了!”

    李牧低喝一声,独孤九和房遗爱瞬间明了,独孤九径直走向前头,而房遗爱则往外走,去叫门口维持秩序的帮闲们。若是争执的双方识相,老实,还则罢了,如若不然,就只好抱歉了。横着扔出去,杀鸡儆猴,在所难免。

    而李牧自己则没有亲自下场,作为尊贵的逐鹿侯和此地的主人,必须得稳住架子。否则阿猫阿狗都要他自己亲自出面打点,这个场子就没法再开了。

    李牧面沉似水地装大哥,心里的剧本已经写到等会把人扔出去,当着围观的百姓面前,放一句什么狠话,才能既压住阵脚,又显得自己没有那么咄咄逼人。大唐逐鹿侯,还是要和蔼可亲一点的,否则怎能令百姓喜爱……

    “大哥!”独孤九忽然举起手,挥动了两下,让李牧过去。李牧一愣,心中暗道,到底是什么人闹事,竟然独孤九都搞不定

    忽然一个人出现在脑海,李牧暗道糟糕,该不会是他吧……

    李牧赶紧快走两步来到跟前,果然如他所想一样,争执双方中的一方,正是李孝恭。而他的对头也不是外人,正是李牧的好徒儿,李孝恭的侄子,越王李泰。

    见李牧来了,李孝恭顿时来了精神,一把抓住李牧,道:“小子,你来评理。赌场无父子,这是规矩吧虽说我是越王的伯父,但是一码归一码。刚刚他输给我一百贯,竟然要赖账不给!”

    李泰面色涨红,道:“大哥,不是这样的。我们玩的是三个骰子,赌大小。我压了大,他压了小,结果打开一看——”

    李孝恭抢话道:“一共六点,还不小”

    李泰悲愤道:“你把骰子偷走一个,怎么不说”

    围观的人也纷纷为李泰作证,均表示打开的时候,只有两个骰子,另一个不翼而飞了。

    李牧无语地看向李孝恭,他真是没想到,开业第一天,就出现了老千,而且还是李孝恭这个老家伙,皱眉道:“郡王,咱得玩得起呀,偷骰子算什么啊。”

    “什么叫玩不起啊一共三个骰子是吧每一个六点,加起来就是十八点。十以上是大,十以下是小。虽说少了一个骰子,但也能分出大小来,况且说我偷走骰子,谁亲眼看见了就不能是摇骰子的时候飞出去了况且,我压的是小,你们这样说我,若我压的是大,越王压的是小,又该怎么说”

    虽说是狡辩,但也不无道理。而且李孝恭也是出了名的长安一霸,不是好惹的人物。李泰虽说是李世民的亲儿子,但真闹起来,多半李泰得道歉。有那识相的,便不说话了,围观着不走。还支持李泰的人,就剩下了几个年轻人,其中便有长孙冲、秦怀道等人。他们年纪相仿,还带点亲戚,都在崇文馆念过书




第446章 地圆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地图不难画,李牧随时随地都能画出来。而且他不止能画普通的地域轮廓图,还能画出来主要的山脉河流图,等高线图等等。因为初中那会儿,他对地理非常感兴趣。

    画图不是难事,难点在于怎么把概念准确、不突兀地表达出来。怎么解释,这么精准的地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自打有了绘制地图这个念头之后,李牧就开始收集信息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让唐人接受他画出来的地图,首先他得知道,唐人是如何画出地图的。

    通过虞部郎中吕文奉,李牧对古人的地图绘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古人绘制地图,与李牧前世有非常大的区别。李牧前世的时候,科技已经十分发达,绘制地图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高分卫星,即可非常精确地做到。诸如‘北斗’,‘gps’之类的由数十颗卫星组成的系统,甚至能够精确定位一米之内的物体,更不要说地貌特征了。

    但古人,没有卫星,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

    首先,要选定一个坐标系。什么样的坐标系合适,在人的视野中,莫过于山川河流了。于是,有了“山海经”,以山川为坐标,以河流为脉络。由山而始,由海而终,故名《山海经》,《山海经》作为一部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上面就记载了大量的山川河流以及距离,两座山相隔多少里,都有大致记载。虽然很多人觉得《山海经》掺杂着神话传说不可信,但其中关于地理方面的叙述,碍于当时的人能够达到的视野,还是有一些可信的。

    但是,《山海经》这样的地理书籍,毕竟是非常笼统,完全谈不上精确,实用性不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对地图的要求也愈发的精确了。这个时候,便诞生了新的绘制方法。

    从“坐标系”转变到精确测量,如何精确测量呢靠双腿自然不行,一来是地域何止千里,走路根本走不起。再者说,每个人的“步”都是不一样的长度,还是达不到精确。因此,自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之后,规定出了‘里’的概念。此时便诞生了一个新的测量方法,用马车来测。

    地图在古代又叫做“地舆图”,这个“舆”便指的是车。这套设备叫“记里鼓车”。记里鼓车的出现在秦朝,到汉时已经相当完善,它的运行方式非常巧妙,以至于到了唐朝,仍然是绘制地图的主要方法。

    准备好一辆马车,在车上放置一面鼓,一面锣,分上下两层,有两个木头人,车上装有指南针,车子每行驶一里路,木头人就会打一下鼓,每走十里路,就会敲一下锣。

    绘制地图和测距,只需要拉着“记里鼓车”全国各地跑就行了,记录河道,地域边沿,只需要在记录拐弯的里数就可以绘制出疆域的外围轮廓了。

    利用记里鼓车得到的数据,还不是结束。重要的是要画出图来,记录数据谁都能做,但是绘制成图这个步骤,一般人就做不到了。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对古人来说,相对比较深的知识,比例尺,古人称之为“计里画方”。

    计里画方首先是把图纸上画满相等面积的方格,每个方格设定一个尺数,比如一尺等于多少里。这样画出来的图,在一个限定的小范围里,已经是非常精确的了。但它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古人不知地球是个球,因此没有经纬的概念。在一个小的区域,比如说一个城池,甚至春秋战国时候的一个小国的范围,地图能够做到相对精确。但放眼整个疆域,靠中间的地方,尚能保证一定精度,越靠两头,由于地球是个球,曲度的关系,就越偏离。

    李泰绘制的地图,就是这个问题。他绘制的是一幅“前无古人”的大唐疆域图,包含了大唐目前所有的疆域。而在他的这张地图之前,是没有这么大范围的地图的。地方上主要使用的地图,是‘府道县’范围的小区域地图。也就是用计里画方和记里鼓车画出来的相对准确的地图。

    而李泰,把这些地图归拢在一起,绘制了大唐整个疆域的地图。他的想法不能说错,但却没有考虑经纬,以至于让地图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偏差。

    当然在李世民的眼中,由于他没见过李牧前世看到过的精准地图,李泰的地图对他来说已经是叹为观止了。可是在李牧的眼中,李泰的地图,却拙劣的不能再拙劣了,根本就看不下去。

    但是如果想让李泰接受他的地图,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得让李泰能够接受“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

    怎么证明呢是一个问题!

    ……

    “我认为,脚下的大地,是圆的。”

    李牧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感受到了来自于所有人投来的满满的质疑。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直接了当的方法了。因为他根本想不到如何解释地球是圆的这件事,即便在他的前世,在没有卫星的时候,对于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亦或是个弧形平面,也争论了上千年。直到麦哲伦大航海回到原点,世人才接受了地球是个圆的这个事实。

    而在大唐这个时期,跨越海峡的航海,都是一件出生入死的事情,环球航海,即便李牧身怀系统也不可能做得到。所以他就是没法证明,但他还必须得说,所以就只能像是所有先行者一样,你觉得我是疯子吧,我就这么想,这么说了!

    李泰瞪圆了小眼睛,道:“大……恩师,大地如何能是圆的呢”

    “唔、”李牧清了下嗓子,道:“我也说不清楚,就是这么认为。”李牧举了一个有点无赖的例子,道:“若不是圆的,我且问你,滚滚长江向东流,那么长江水为何不竭尽,而千百年一直向东流呢如果地面不是圆的,那么必然会有流尽的一日,没有流尽,说明肯定是圆的,从西向东流,然后绕了个圈,又回到了源头,这样方可解释,为何一直流不尽。”

    李泰的大脑有点跟不上,他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但是碍于时代所限制,他不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什么叫大气循环,所以无法反驳李牧的观点,虽然保持怀疑,却也明智的没有说话。

    长孙冲等人在旁边看着,他们更是挑不出毛病。他们连画地图都不会,压根就是外行,如何能懂是啥意思不过就是凑热闹,想看看李牧画的地图是什么样儿而已。

    李牧知道自己的说法站不住脚,也不给李泰多思考的空间,直接把连夜画出来的地图拿了出来。一副大唐疆域图,与李泰的地图名字一样,但他是用兽炭削的碳笔画出来的,有一种素描的感觉,比李泰用细毛笔画的地图,看起来就好精准很多。

    这幅地图,是李牧根据他前世看到的地图,加以‘本土化’完成的。其中的地名,和区域划分,都是他参考了现有的大唐区划重新画出来的,与他前世地理课上的有很大的区别。



第447章 一份大礼
    房遗爱眼中满是狐疑,问道:“为何大哥不跟我直接说,偏要你这个戴面具的家伙来告诉我”

    几天相处下来,房遗爱早对独孤九不满了。这个家伙一直戴着面具,也不知道长什么样子,最烦人的是,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挡在李牧前头,有时候房遗爱想跟李牧说几句话,都会被他干扰,就像防着丈夫偷腥的女人一样,让房遗爱好不烦恼。

    独孤九察觉出了房遗爱的想法,但他根本不在乎。因为,房遗爱太弱了。在独孤九的心里,李牧有着非常特殊的位置,他无法接受一些凡夫俗子成为李牧的兄弟。

    现在李牧的三个兄弟,独孤九也只认李重义一个而已,一来二人接触时间长,再者李重义的实力,也得到了独孤九的认可。俩人经常对练交手,独孤九虽然灵动超过李重义百倍,但是他自觉不是李重义的对手。因为他再灵动,也有失手的时候,而李重义的攻击,只许一下,他就必死了。除非是暗杀,否则俩人交手,他无胜算。

    而李思文,在独孤九的心里,则是完全搞不清楚,他是怎么混上“李牧的兄弟”这个身份的。但他与李牧相识于微末,独孤九不想接受也没办法。

    不过,在他们三个之后的人。就像是房遗爱这种小纨绔,独孤九根本不放在眼中,也不可能让他们得到“李牧的兄弟”这个名号。

    独孤九抱着剑,前踏一步,凝视着房遗爱的眼睛,冷淡道:“大哥,不是随便叫的。你,房遗爱,还没有这个资格。你爹让你来大哥身边,是给你找个前程。一个前程都要靠父母面子的人,你有什么资格,叫我大哥一声大哥”

    房遗爱满脸通红,却抿着嘴,说不出一句话。作为一个“二代”,对待靠父母的这件事,有着两极的想法。一种是高兴,引以为傲。另一种则是房遗爱这样,他不想被父亲的光芒所掩盖,因此十分厌恶别人提起。

    独孤九的话,无异于戳中了他的心。

    独孤九的嘴角勾起一丝弧度,虽然隔着面具,房遗爱看不见,但他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于独孤九的轻蔑。

    “你的城管大队,暂时隶属于锦衣卫的麾下,锦衣卫指挥使叫做李重义,他去了真腊国办事。我,独孤九,添为锦衣卫镇抚使,你算是我的下属,所以这件事我来做安排。还有什么疑问”

    房遗爱抿了抿嘴,道:“没有了,镇抚使。”

    “去做吧,大哥的意思是,优先选择背景深厚的,也就是家里位高权重的。然后从这些人中,再选出身手好一些的,暂定三十二人。脾气秉性无所谓,听不听话也无所谓。到了锦衣卫,都能给他改过来。”

    最后这句话风轻云淡,房遗爱却感受到了一丝阴寒。

    改,如何改都是长安城的纨绔少爷,花天酒地惯了的,如何改的了但他想到长孙冲的变化,却无法不信。长孙冲算是长安城纨绔中的佼佼者了,他与秦怀道比长孙冲小了两岁,在长孙冲的面前约等于一个孩童。但长孙冲现在却对李牧毕恭毕敬,明明是一个辈分却口称恩师,由此可见,李牧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

    而眼前这个戴面具的家伙,能成为他的兄弟,可想而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可是李思文那样的,是怎么成为李牧的兄弟的呢提个亲,还能得到李牧赠与的万两黄金,这又是为何,他有什么能耐

    房遗爱真的想问问,但是话到嘴边,还是没敢,抱了个拳,转身离开办事去了。

    独孤九转过身,看着眼前的擂台,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火焰。

    李牧知道,独孤九好与人比武。他的剑法,虽然是自己修炼,但拆招的本事,是他的父亲独孤修德,广邀河朔群雄到家里来,跟他喂招练出来的。

    武功这回事,不实战,永远是花架子。李重义虽有天生神力,但他现在的实力,也是在跟独孤九对练交手后,见识到了“快”的高手是什么样的,才能在心里形成一个尺度。

    所以,高手过招,永远是习武之人进步的最快方式。即便不下场,看人对战,也是受益匪浅。

    李牧举办这个擂台赛,便是专为独孤九量身定制。而独孤九觉得激动的原因,却不是这个,他激动和感动的原因是,李牧做了这些,却没有跟他提前说过,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李牧的心里,他独孤九是有位置的!

    但这完全是独孤九自作多情了,李牧举办这个擂台,完全是因为李重义带走了全部的锦衣卫,他手底下无可用之人了。他想选出一些好身手的人,为他办事而已。

    本来他还打算,就此设置厂卫,以应对他感觉到的,躲在暗处的李世民的监视。但他后来改变了这个主意,因为他担心李世民会察觉他的意图,试想,皇帝想要监视你,而你却反抗,皇帝心里会如何想

    于是,李牧就变通了一下。他把“厂卫”送给了高公公,因为经过分析,他感觉到李世民手底下的那股监视力量,不是高公公带领的,而是另有其人。

    高公公作为李世民的心腹之人,却没有掌握“李世民的眼睛”,高公公的心里会平衡么
1...259260261262263...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