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高公公赶紧点头:“确实是黄金一万两,一斤重一根的金条,整整一千根。逐鹿侯是这么说的:千金聘千金,秦家小姐,当得起。”
“混账!”
李世民瞬间怒极,猛地拍了下桌子,汤撒了满地。
“朕让他好生帮朕挣钱,他倒好,钱没看到,整天惹是生非!在朕面前,每一次都是哭穷,这个没回本,那个得投钱的!朕还真以为,他现在捉襟见肘,还曾心里歉疚,觉得愧对于他!怎知,这个混账竟然胆敢骗朕,他不是没钱么黄金万两哪儿来的难不成是变出来的你去把他给朕找来,朕要当面问问他!”
“诺。”高公公早就猜到这一出了,转身便要出宫传旨。忽然,长孙皇后开口了,道:“高公公,你且等一等。”
高公公停下脚步,李世民蹙起眉头,道:“皇后可是要为李牧说情不许,这次朕决不轻饶他!”
长孙皇后笑意盈盈,道:“陛下猜错了,臣妾非是为了逐鹿侯说情,而是想要提醒陛下,莫中了计。”
“中计”李世民糊涂了,道:“朕中什么计”
“陛下,你觉得李牧此举,正常么”
“哈!”李世民气哼哼道:“正常哪里正常,哪有这样提亲的人便是晋朝的石崇王恺,也没有这样阔气的这小子绝对是做给朕看的,他在向朕示威!朕不是撤了他的内务府总管大臣么他便挥霍黄金万两,跟朕炫耀他的本事。他这是要告诉朕,没了他,朕就没辙!真是要气死朕了!黄金万两,这可是十万贯啊!十万贯若是拿来造兵刃铠甲,足能造数千套。眼下东城工厂还没着落,他竟然拿去提亲!”
李世民越说越气:“若是他自己提亲,倒也罢了!他拿去给李思文提亲!李绩和秦琼门第相当,李绩为儿子娶妻,聘礼肯定早就准备好了,用得着他出头若说这小子不是故意的,朕绝对不信!”
“陛下消消气。”李世民这头已经急得跳脚了,长孙皇后却还能稳住架子,柔声说道:“陛下,你说得对,李牧是故意的,但却不是给陛下看的。”
“不是给朕看的,他还能是给谁看”
“臣妾猜不透,但也能猜着一些。”长孙皇后此时的眼睛里,闪耀着如狐一般的光芒,仿佛已经把事情看透了一样,道:“臣妾为何说李牧不是做给陛下看的,其实原因很简单,稍微想想就能明白。”
“首先,陛下撤了他的职这件事,他和陛下心里都清楚,这只是暂时的事情,过了年,内务府少不了他。他根本不至于为此做点什么事情来刺激陛下,没有必要,也非常愚蠢,再者说,这样的方式,代价也太大了。李牧又不是一个蠢材,怎能做这门蠢的事情。”
“而且话说回来,李牧这小子惫懒的很。陛下若是真撤了他的职,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反过来做这样的事情,给自己找麻烦呢”
“唔……”李世民眉头紧锁,缓缓点头。冷静下来一想,长孙皇后所言一点不差,李牧的性格就是这样,他是不可能拿万两黄金置气的。
“依皇后所言,李牧便是义气了呵,黄金万两做聘,真是好大的气势!”
长孙皇后又摇了摇头,道:“却也不是。”
“不是那是为何”
“陛下,你刚才也说了。便是晋朝的石崇王恺,也没这么下聘的。而且英国公和翼国公两家门第相当,这聘礼和嫁妆,也应当是相当的。李牧这边拿出万两黄金作聘礼,秦家拿什么还呢若是拿不出,岂不是令人耻笑”
李世民拧着眉头,道:“可是能与万两黄金等价的东西,朕也实在是想不出秦叔宝能拿出什么来。”
“这便是蹊跷所在了。”长孙皇后敏锐地指出,道:“,这是聘礼,秦家若不收,则婚事不成。收了,又拿不出对等的嫁妆。李牧是个极聪明的孩
第440章 贤后谏言
不过,明白归明白。能否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了。已经用惯了李牧的钱,忽然之间不用,李世民总觉得是自己的钱丢了一样。
李世民凝眉寻思了一会儿,忍不住说道:“皇后,你这话没错,但他能挣这么多钱,朕就一点力也没出么若不是有朕支持他,若不是有朕给他撑腰……”
“陛下!”长孙皇后打断李世民的话,道:“若是按照陛下的想法,满朝文武,谁没得过陛下的恩典难不成陛下就以此为凭,抢劫他们的家财么李牧赚钱,是他的本事。陛下予以他恩泽,他也回报陛下了。不说别的,今年宫中用度,远比去年好,不是李牧的功劳么陛下可还记得,去年此时,为了节约用度,陛下连赐宴都免了。”
李世民沉默不语,长孙皇后的话,说到了他的心窝里。
过年的时候,皇族众人举行宴会,是例行的事情。去年的时候,为了筹备突厥之战,能省则省。李世民犹豫再三,把宴会全部都停掉了。
或许有人觉得,停了几个宴会,能省下多少钱实际的情况是,这笔钱着实不少。但关节不出现在李世民的身上,而是在他爹李渊身上。
当年李渊率军攻入长安,建立大唐。立国之初,四方尚未平定之时。李渊便开始沉溺于享乐,把国家大事交给了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此举也为日后兄弟阋墙埋下了隐患。那么当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了平定四方反王奔走的时候,李渊在长安城又做了些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造人。
李渊立国之后,娶了无数妃嫔,给李世民生了十几个弟弟,十几个妹妹。虽然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杀了俩,但剩下的,依然有二三十个。
李渊是不在乎这些事情的,在他的心里,真正看重的孩子,只有嫡出的几个。其余的,他甚至连名字都记不全。有些不得宠的妃子所出的子嗣,甚至起名都不是他起的,都是交给宗正寺的人处置。
他是爹,可以这样做。但李世民不能这么做啊,他当了皇帝,本来就来路不正,若是再苛责兄弟姐妹,更遭人诟病了。所以每逢年节,李世民都要赐宴,把兄弟姐妹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吃吃饭。吃完了饭,再赏赐,二三十个兄弟姐妹,全都“赐”一遍,至少也得数万贯钱。
去年为了凑打仗的钱,别说几万贯,便是几千贯,在李世民的眼力都是一笔不菲的数目。无奈之下,只能把赐宴给免了。但这笔钱他也没省下,当时李渊还是夜夜笙歌的状态,听说他把赐宴的钱省了,便让人过来要。李世民省下的钱,也基本都给李渊祸害掉了。
李世民还记得,当时他是真的哭的心都有了。若不是作为帝王,身份所累,他真要大哭一场,才能排尽心中的委屈了。人言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出身卓越的李世民从未有过这种感觉,但在去年的正月,他是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一把。
随后,为了弥补这亏空,长孙皇后带头,把自己的金银首饰都拿出来,熔掉了,凑到了军饷里面。
想起去年吃得苦,再看如今满桌的酒肉。李世民恍然发现,原来李牧竟然这么重要。可以这样说,李牧的到来,极大提升了宫中的生活质量。
现在宫中所有人都能按时发月俸了,妃嫔都用上银镜、香水,宫女们用不起香水,也都用上香皂了,李牧虽说整天哭穷,但宫中的用度却从来没少过。伙食也是一日好过一日,以前就算他是皇帝,也只能三五日吃一次肉,但是现在,顿顿有肉不说,皇后这里,主要的几个妃嫔处,也都能吃得上肉,生活水平高了一个档次。
这些钱从哪来的
李世民不知道,但他知道的是,若是换了另一个人,肯定做不到这种程度。而且最难得的,是李牧从未以此邀功。好像他就应该这样做似的,即便被攻击,被苛责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拿这说过事儿。
想着想着,李世民竟然觉得心里多了几分愧疚。苦笑一声,道:“皇后说的是,朕错了。朕竟然觊觎起李牧的钱财来了,真是叫人耻笑啊。”
长孙皇后笑道:“陛下也不必太往心里去,以臣妾的判断。李牧这孩子,虽然时不时荒唐了些,但大事上绝不糊涂。他假传圣旨的事情,也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只是在判断上与陛下有分歧,他想按照自己所想去做罢了。臣妾以为,若不涉及原则,对待李牧这样的人才,应该多予以方便才是。即便错了,也不要太过于苛责。陛下需用人才,何为人才呢必然能做到陛下所不能的人,这样的人,方可称为人才。”
“若是李牧所思所想,都在陛下意料之中,那陛下还高看他一眼么而若他的所思所想,陛下预料不到,也判断不出对错。那么不妨就信任他,不必太过于计较。”
李世民哑然失笑,道:“朕的皇后啊,你是不是受了那小子的贿赂,怎地处处为他说话朕本来一腔怒火,想要收拾他一下,被你这么一说,倒像是朕要跟他道歉才是了。”
长孙皇后笑了笑,道:“臣妾只是就事论事而已。臣妾不劝陛下,对李牧多少优待。只希望陛下在苛责李牧的时候,能想一想,此事若搁在其他人的身上,陛下还会如此决断么比如,臣妾的兄长,王侍中,魏公等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陛下是否还会苛责呢”
李世民皱起眉头,道:“你竟然把李牧与朕的宰辅相提并论”
“陛下,难道你不把李牧当做宰辅之选么”长孙皇后正色道:“陛下莫忘了,李牧如今贵为侯爵,从三品,与六部尚书,只差一线了!来年春闱,若他真的高中状元,陛下少说也要升他一阶,可就是正三品,实实在在的宰辅之臣了。”
李世民愕然。
这件事并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一直忽略了。在他的心中,李牧的官阶,正四品也好,从三品也罢,多少都带着几分戏谑的成分。他之所以给李牧这个从三品的位置,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方便利用李牧作为棋子,来抗衡魏征所代表的士族,平衡王珪所代表的门阀和长孙无忌所代表的勋贵。
直到刚刚长孙皇后说起,李世民才意识到,他竟然把李牧放在了如此高位上。满朝文武都算上,约有百人。而从三品以上,三十人不到。其中还有一半是挂名的闲职,换言之,李牧如今的地位,竟然已经悄然进入了朝堂的前二十位。
他只有十七岁!
李世民脸色微变,道:“皇后,朕是否把李牧提拔得太高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朕会不会害了他!”
“若是其他人,臣妾早就提醒陛下了。但李牧不同,陛下,李牧做了这么久的内务府总管大臣,可有一件事不让陛下省心的”
李世民顿时来气了,道:
第441章 解开心结
李思文马上就要成亲了,自然是不能再赖在李牧这里,趁他喝醉,被李震带回了英国公府。此时日暮西垂,流水席也到了尾声,有人醉倒在地上,有人兀自还存着占便宜的心,舍不得下桌,更多的是见有人开始收拾桌子了,也不知从哪儿找来的干净布,铺在桌上,把没吃完的酒肉打包带走。
有帮闲要拦着,被李牧阻止了。他不是一个喜欢浪费的人,但是酒宴这回事难免浪费,有人想要打包拿回家,自然是好事。这是隆冬时节,也不用担心会有苍蝇,食物拿回家,也不会吃出病来。
把闲散的事情都交代给了二狗,李牧晃晃悠悠地回了凤求凰。今日京东集满大街都堵上了,凤求凰也没了生意,显得有点冷清。李牧从前门跌跌撞撞而入,险些被门槛子绊倒,忽然一双手扶住了他,李牧抬头一看,竟然是王鸥,不禁笑了,道:“你怎么来了”
“还不让走动走动啊”王鸥笑了笑,凑到李牧耳边,小声道:“是知恩派人找我来的。”
“啊”李牧愣住,皱眉道:“她会找你”
“说是你败家,把钱都给了旁人,年都过不去了,得让我知道一下。”王鸥抿嘴乐,又道:“我带了一万贯来,知恩现在对我可好了。”
“……”李牧哭笑不得,这个管家婆啊,可真是现实呢。
王鸥扶着李牧到椅子旁坐下,也没有解释什么,揉着发胀的太阳穴,问道:“你也觉得我做错了”
王鸥摇摇头,道:“我虽不知郎君打得什么主意,但我知道郎君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知恩毕竟年纪小,想不到深处,有所担忧也是正常。”
顿了一下,王鸥又道:“我只是佩服巧巧妹妹,她竟也表现得如此大度,是我没有想到的。”
“巧巧啊、”李牧笑了一下,道:“巧巧不是大度,而是她不在意。她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还吃菜团子呢。即便现在有了钱,她也是如以前一样待我。”李牧抬起头,看向王鸥,道:“她跟你们不同,不要这样比。”
“我没有比,只是羡慕巧巧。”王鸥拉着李牧的手,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也不知我在郎君心中,能否占了一分”
“不止一分,最少也是两分。”李牧举起两根手指头,笑嘻嘻地说道。他最怕王鸥这样的才女犯文青病了,实在是应付不过来,岔开话题,道:“巧巧和知恩呢怎不见她们”
“她们去见婆婆了。”王鸥的语气颇为幽怨,道:“巧巧倒是邀请我了,只是我想,婆婆还不知你我的事情,也不知该怎么面对她,因此我便没有一起去。你不会怪我吧”
“这怎么能怪你,确实还不到时候。”王鸥不提,李牧差点忘了还有这一茬。
李牧的母亲孙氏,今年三十六岁。虽然李牧已经知道,孙氏不是他、或者说这具身体原来的那个“李牧”的亲娘。但她的这个年纪,在大唐这个时代,有一个十七岁的儿子是非常正常的。
而王鸥与李世民同龄,今年三十二岁。由于嫁了人没多久,丈夫就吐血而亡,时至今日,依然是个姑娘家。但年龄这回事,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改变,她三十二岁,与孙氏只差了四岁,辈分又一样,俩人见过几次面,都是以“姐妹相称”的。
若是忽然之间,王鸥改口叫了婆婆。也不知孙氏能不能接受的了,就算能接受,万一惊吓过大,无意中泄露了出去,让唐俭知道了,那可就大事不好了。
李牧对唐俭,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虽然唐俭行事作风,堪称是君子的典范。但因为他和孙氏的事情,李牧心里一直都有疙瘩。他两世为人,好不容易有了个娘,结果还被人给“抢”走了。虽说后来知道这个娘不是亲娘,但心里的疙瘩是解不开了。
当时他没有从中作梗,完全是因为孙氏。他看得出,孙氏是想嫁给唐俭的。若他真的是孙氏的儿子,他也许就阻止了,但他自己知道,他是个赝品,所以没有这个权力。后来得知,原来的那个李牧也是“赝品”,更让他觉得,当初没有阻止是对的。每个人都有追寻幸福的权力,而在大唐这个时代,唐俭国公之尊,能迎娶一个民女,这本身也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事情。仅此一项,便足以托付终身了。
但这只能说明唐俭是一个君子,不能代表任何其他的事情。也许他还是个愚忠的人呢他是最早跟随李渊起事的一批人,对李世民再了解不过,说是看着长大也不为过。对李世民年轻时候那点事,知道得一清二楚,若是知道李牧跟王鸥在一起了,难免唐俭不会担忧此时连累到唐家而去向李世民告密。
在李牧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这无异于是自投罗网了。
李牧拧着眉毛,陷入了沉思。王鸥看着他的样子,也能猜到他心里的苦恼,柔声道:“郎君无需烦恼,即便没有名分,只要是能与郎君在一起,妾身也心甘情愿。”
李牧摇摇头,道:“你心甘情愿,我却不行。我来到这世上不容易,这一世不求纵横天下,也不求青史留名,但想要堂堂正正的活着。你是我的夫人,怎能没有名分你放心,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堂堂正正成为我的夫人。”
“嗯。”王鸥点点头,依靠在李牧的肩膀上。虽然她对李牧说得这话,不报什么信心。但是李牧能说出这番话,已经足够让她欣慰了。
她从来不怀疑李牧的能力,但是要分对手是谁。李世民不是普通人,他是皇帝。皇帝的意思是,这天下唯我独尊,李牧如何与他抗衡
……
酒劲上涌,李牧头疼得厉害,便在王鸥的陪伴下,在书房的床榻小憩了一会儿。王鸥帮他按摩着头部的经略,不知不觉便睡着了,醒来的时候,酒劲儿已经消了大半,身旁已经不见了王鸥的影子。李牧从床上爬起来,看到桌上有一张字条。王鸥已经回去了,而白巧巧和李知恩也回来了,她留下字条便是告诉一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