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独孤九眺望一阵,道:“大哥,我看着也眼熟,好像是李崇义。”
“啊”李牧吓了一跳,赶紧道:“完了,他要是跟着去了,河间郡王还不得撕了我,赶紧追,把他追回来!”
二人上马便要去追,这时又一匹马飞驰而来:“不用追了,让他去吧。”
李牧顺着声音看过去,呆愣道:“郡王您这是……”
李孝恭来到近前,哼道:“这小子还不知道,看守他的人,是本王授意过故意给他留了空子钻。否则,他岂能逃出去罢了,儿大不由爷。他既然想去,就让他去,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毕竟不能跟他一辈子。”
李牧心中暗道,就怕真出了事,你来找我麻烦。但这话他可不敢说,只得含糊应声。反正有这话在,来日就算出了事情,也有借口推脱。
李孝恭忽然瞥了李牧一眼,道:“小子,你可够坏的!”
“啊”李牧装傻道:“郡王何出
第424章 借坡下驴
见李世民面色肃然,李牧也渐渐收起了嬉皮笑脸,语气诚恳道:“陛下,臣知罪,一切都是臣的过失,臣跟您道歉,以后保准不再犯了。陛下您能不能不要撤臣的职,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李牧叹了口气,仍是一脸诚恳,但语气却已经变成了近似自吹自擂的感觉:“眼下内务府正在组建的过程中,大小事宜,都要我来决断,还有东城的工厂,长安城的巷道,学院的建设,哪个地方少的了我呢没有我坐镇主持这些事情,怎么说呢,就如同两军阵前没了主帅,万万不可啊,陛下,您得三思啊!”
本来听到前半段,李世民是有所犹豫的。是啊,少了李牧,这些大事谁来主持呢但听到后半段,李世民的气可就上来了!活了半辈子,他就没见过这么自吹自擂的人。都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了,若真算了,不处置他了,以后还有法儿管么
李世民怒道:“李牧,你太高看自己了!朕有文武百官,哪个比你差谁来接替,用不着你操心,总之就是不用你了!”
李牧难以置信道:“陛下,真不用臣了”
“不用!”
李世民脱口而出,忽然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再看李牧,只见他嘴角抑制不住地翘了起来。李世民心里暗道糟糕,刚要开口找补一下,李牧已经不给他机会了!
“太好了!”李牧一蹦三尺高,叫道:“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陛下,咱可说好了,是您不用我,可不是我懒惰!哈哈哈哈……终于可以放假了!九儿,咱回家了!哦吼!yeah!!!”
李牧转身就跑,蹦到马车上,向李世民挥了挥手:“谢过陛下!咱们年后见!”
李世民呆若木鸡,等李牧的马车走出十多米,才缓过神,急忙喊道:“李牧,朕的话还没说完,你给朕站住!!”
“陛下您说啥哎呀,风大听不清楚啊!”李牧应了一声,旋即催促独孤九:“快快快,赶紧甩几鞭子,别让人追上了,快!”
独孤九也听话,鞭子甩得噼啪响,眨眼消失在了李世民等人的视线里。
“……”
李世民叹了口气,头疼道:“堂兄,你看这小子,他、朕今日本来是想给他点颜色瞧瞧,你看他这副样子!朕早晚得被他给气死!”
李孝恭笑呵呵道:“陛下,这便是李牧的特别之处啊,若他是个曲意逢迎的庸才,陛下还会如此高看他么”
“也对。”李世民笑了一下,忽然问道:“堂兄,你倒是舍得,竟放崇义去真腊。这要是有个万一,就算把李牧给剁了,也晚了啊。”
李孝恭瞥了眼李世民的神色,叹了一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要真是命短,也怪不得旁人。陛下,你可还记得,咱们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已经披坚执锐,征战沙场了。崇义是我的儿子,总能有点天赋,不至于、不至于——”
说完,李孝恭盯住李世民的神色,手心里有点冒汗。他的位置非常敏感,作为一个曾经功高盖主的大将军,仍试图让自己的儿子从军,本身就是一件冒险至极的事情,虽然他甩锅在李牧的身上,但是李世民又不是一个傻子,岂能被他糊弄过去。
李世民似乎察觉到他的心境,瞧了他一眼,微微一笑,道:“李氏男儿,哪一个不是横刀跃马的大将军呢崇义年幼,但朕相信,来日他的功业,一定不弱于堂兄。”
李孝恭差点热泪盈眶!这几句话解了他一直以来的心结,情绪涌上心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李世民拍了拍李孝恭的肩膀,道:“堂兄,酒色少贪些,来日朕还有倚重堂兄之处,千万不要早早掏空了身体。”
李孝恭红了眼眶,重重点头:“臣遵旨。”
高公公驾了马车过来,李世民与李孝恭分别,打着哈欠上了车。为了给李牧这个下马威,李世民也是起了个大早。昨夜又看了半宿的地图,实际根本没睡多大一会儿觉。没想到还弄巧成拙,落入了李牧的算计,成了他放假的理由。
其实李世民和李牧的心里都清楚,内务府也好,工厂也罢,确实都离不开他。除非李世民狠下心,决定放弃内务府和工厂也不用李牧了,但这可能么李世民都已经让中书省补圣旨了,本来也没真生气,不过就是心里不顺,想要敲打他一下罢了。
没敲打成也不过是一笑置之,以李世民的胸襟气度,不至于放在心上。毕竟是要过年了,李牧这段时间的辛苦,李世民是看在眼中的,让他放假几天,也不是多过分的事情。
李世民对内务府的具体事务还是不够了解,认为过年这几天,没有李牧在,怎么也不至于维持不了。因此也没当多大个事情,没了总管大臣,不还有总管太监呢么。高公公虽然不懂做生意,但萧规曹随他还不会么怎么也支撑过正月了。过了正月,李牧也休息够了,叫他回来干活,他还敢不回来
李世民这样想着,随口对高公公吩咐了一声,便把这事儿抛诸脑后了。眼下最着急的事情,还是在年前把突厥的事情解决掉。来年还有来年的事情,不能拖了。
&
第425章 一笔铜臭
清晨三兄弟离开山谷不久,白巧巧和李知恩也收拾了一下回城了。等了一天也不见李牧回家,还派人去工部找过。得知李牧去了天上人间,李知恩便知道李牧肯定是又去跟王鸥幽会了。心里虽然有些吃味,但却也没当着白巧巧的面戳破。算起来王鸥也有数日没见过李牧的面了,半日相聚,她还是能接受的。
时间长了,小丫头的醋劲儿也没那么大了。但这仅限于李牧目前的四位夫人,若是再加一位,那可绝对不行。例如魏璎珞,或者前几天看到的那个舞姬,都是警惕的对象。
李牧见过谁,李知恩分得清楚。因为她能闻得出味道来,李牧试验过很多次,都分毫不差,不得不说是一项本事。这个事儿李牧研究了很久,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只能归结到天赋里面了。
虽然李牧天天嚷嚷着累,要休息,要放假。可是假期真的来了,他忽然又觉得有些空落落的,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好了。吃过了晚饭,闲着无事,李牧抱着胖达从屋里出来。这家伙几日不见,又胖了一圈儿,现在已经没法顶在头上了。
李牧本来打算弄一个项圈,像是遛狗一样牵着胖达。但这家伙死活不愿意戴,只要李牧吧项圈拿起来,它就像是要哭了似的。没辙,只好放弃。不过还好,胖达比较听话,就算没有项圈,李牧喊一声它也能听。甚至很多时候,李牧不发出声音,在心里想一下,它也像是有感应似的,这让李牧多少有些奇怪。难不成这里也有‘宠物系统’若真是如此,那可有意思了。
在《大唐群侠传》这个游戏中,宠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宠物的来源也非常多,可以在野外抓,可以打boss得,当然也少不了直接在系统商店买宠物蛋孵化。宠物的属性,官方宣称是完全随机。但实际上,氪金确实能够提升高级属性出现的概率。数值就是李牧算出来的,他太知道其中的猫腻了。
宠物有加属性的,例如力量,敏捷、智力等。也有加极品爆率的,也就所谓的‘加幸运’,还有专门练级用的,加经验获取速度,各种各样,什么类型都有,一个极品的宠物,绝对能让游戏体验有一个质的提升。但李牧对胖达却不报什么期望,因为《大唐群侠传》里面,熊猫算是一个中立的物种,不可攻击,不可捕捉,也没有属性。
李牧把胖达抱在怀里,递给它一个窝头。
最近这家伙越来越能吃了,李牧给他准备的特制熊猫窝头,一天要吃二十几个,饭量已经超过了这里的所有人,一个顶三个。这么个吃法,也就是李牧不差钱,换了普通人家根本就养活不起。
“加油吃,快点长大,等你长大了,老爹骑着你去打仗。谁要是敢打我,你帮我咬他,记住没”
胖达似乎听懂了,抬起头看了李牧一眼,嘤嘤嘤地叫了几声,又低头继续吃。李牧苦笑了起来,这叫声就输了啊,要是来日有机会上战场,带这么个嘤嘤怪去,指不定谁帮谁咬了。
眼见着一个窝头快被他吃完了,李牧又丢给它一个,便不管它,见库房里头有亮光,便踱步走了进去。院门是关着的,不用担心它能跑出去。
“小竹”
让李牧颇感意外,他本以为是李知恩在库房里点数,没想到是小竹。见小竹捧着一个账本,煞有介事的样子,李牧不禁打趣道:“小竹啊,现在这个活儿交给你啦识字么,就记账”
“侯爷小瞧人。”小竹哼了声,道:“我也曾是大户人家的女儿,怎么就不识字了。我不但识字,我还学会了四则运算法,厉害吧”
“厉害厉害。”李牧瞄了一眼,果然是用阿拉伯数字记账,看来小竹所言非虚。
库房空间狭小,小竹毕竟是个姑娘家,她自己在这儿点数,李牧也不好多待,正要转身出来,忽然瞧见角落里有一个皮袋,皮袋破了一个口子,可以看到里面装的东西。借着烛光,能看出似乎是画轴,李牧暗道奇怪,哪里来的字画呢
李牧走过去,把皮袋从杂物堆拽了出来,随口问道:“小竹,你知道这个皮袋是哪儿来的么”
“哪个,我看看”小竹探头过来瞅了一眼,道:“哦,这个啊。这个我知道,是四夫人带过来的。搬家的时候匆忙,就都堆在那儿了。”
“天爱带来的”
李牧愣了一下,旋即想了起来。张天爱曾提起过,上次她来的时候,带过来一批他爹早年间收集的古董字画,想必说得就是这一堆了。她爹是马匪,这些字画是怎么来的可想而知。不过没关系,管它怎么来的,在谁手里就是谁的,还能跳出个人要回去不成
李牧跟小竹打了个招呼,抱着皮袋回了房间。来到唐朝,他还是头一次接触到‘古董’,十分好奇唐朝人眼中的古董,到底是什么朝代的。
他打开系着皮袋的绳索,把画轴从里面拿出来。手刚接触到画轴,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条系统提示,把他吓了一跳。
【丧乱帖:王羲之。】.
王羲之的真迹!
李牧虽然活了两辈子都没有爱好过书法,但是人的名树的影,王羲之的大名他还是挺过的。他最有名的作品叫做《兰亭序》,中学的时候还背过这篇古文。《丧乱帖》李牧没听过,但既然是系统认证,那必定错不了,肯定是王羲之的真迹无疑。
王羲之的真迹啊!这得值多少钱!
李牧的手都在发抖,他把画轴拿出来,铺开在桌子上,借着烛光仔细打量,虽然一点也看不明白,但这不妨碍他觉得字很漂亮。
书圣不愧是书圣,写得着实是好啊!
李牧感慨一声,正要去拿第二个画轴,忽然脑海中又冒出一条系统提示。
【观摩“丧乱帖”让你对王羲之的书法有所感悟,触发“模仿”,要素收集进度1/10。】.
什么情况,这样就十分之一了也就是说,再有九张王羲之的真迹,就可以完成要素收集,模仿王羲之的笔迹了
哇喔!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这可是王羲之啊!李牧瞬间脑补出一个画面,李世民再次责备他不勤奋练字的时候,他拿起笔,刷刷点点写出一幅《兰亭序》,李世民得是什么表情!他可知道,李世民最推崇的书法家就是王羲之,还不惊掉他的下巴
只不过……到哪儿去弄九幅王羲之的字呢
虽说唐朝距离东晋,不过三百余年。王羲之的真迹,在世间尚有不少存量。可是这些真迹,哪一个不是被人密
第426章 大碗宽面(卷终)
“仅仅是看了老夫的字帖,未问一句章法,就能写出这样的字,侯爷天资之聪颖,为老夫平生所仅见也。若非老夫亲眼所见是侯爷写出,都要以为是自己写的了。只不过……”欧阳询叹息一声,道:“侯爷,听老夫一句劝,还是不要学老夫的楷书了。老夫的楷书,已然失了灵气,您没听到过士林的风评么、老夫的楷书,铜臭之气太重”
说着话,老学士的眼眶通红,显然在心里,他是对这个评价不服气的。可是舆论已经成型,他又改变不了,除了一腔抑郁,还能如何
李牧对此事多少也有所耳闻,闻言搁下了笔,笑道:“老学士所说,本侯不能苟同。我来登门求教,就是因为‘开元通宝’这四个字,若没有这铜臭之气,我还不来呢。”
“侯爷此言何意老夫着实一片好心”
“、”李牧摆手打断欧阳询的话,反问道:“老学士过于妄自菲薄了,若您的字不好,本侯会来登门求教么莫不是老学士以为,本侯没有眼力,分不出好坏么”
“不敢!老朽绝不敢质疑侯爷的眼力。”欧阳询如今不过是一学士而已,爵位也只是一个县男。李牧高居侯爵之位,又是当今陛下眼前的红人,他怎敢得罪,慌忙辩解道:“只是士林风评,唉,人言可畏啊!侯爷来年便要科举,若是因学了我的字体,而耽误了侯爷的大事,老夫怎承担得起呀!”
“士林”李牧哈哈大笑,道:“原来老学士在意的是这个,冒昧问一句,是何人带头贬低老学士的”
“这……”虽说背后非议他人,不是君子所为。但为了这事儿,欧阳询已经窝火好几年了。见李牧对他的楷书如此推崇,更觉遇到知音,便把满肚子苦水一股脑地往外倒出:“先是大儒郑经,随后便是整个山东士族,学子,最闹腾的那几日,老夫便是连弘文馆都待不得了。还是陛下怜悯,把老夫调到了崇文馆著书,才躲避了风头。”
郑经
好熟悉的名字。
李牧搜索记忆,似乎想起来了,问道:“可是那个被陛下逐出长安的郑经么”
“正是!”
李牧又笑,道:“我当是什么厉害人物,竟能一言而定老学士的书法优劣。原来是他,一个欺世盗名之徒!他算个什么东西,也配评论您的书法不要说他,便是整个山东士族,又算什么狗屁。我根本不放在眼中,老学士的楷书,在本侯的心里,就是当世第一!不然我也不会来请教,至于所谓铜臭之说,更是放狗屁!写在铜钱上就铜臭了要是真清高,别用钱就是了!一边用着钱,一边喊着铜臭,这等人才是真正臭不可闻!”
欧阳询感动得差点哭出声来,追问道:“侯爷真是这样想么”
“当然!”李牧掷地有声道:“今日本侯学了老学士的楷书,便也算是老学士的徒弟了。我倒要看看,谁还敢拿‘铜臭’二字嚼舌根,给我听着了,我就拔了他的舌头!”
听李牧说要拔人舌头,可把欧阳询吓了一跳。老学士半辈子都在埋头练字,一生也未与人有过争吵,更不要说拔舌头这么残忍的勾当了,光是听了,就已经浑身颤栗,赶忙道:“侯爷千万不要这样说,老朽愧不敢当。侯爷只是看了老朽的字帖,老朽未加一丝指导,岂敢言师拔舌之事更是休提,嘴巴长在他人身上,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老朽的字能入侯爷的眼,已经是知足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