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其次,为了球员的安全着想。李牧还借鉴了橄榄球的一些东西,他从仓库里找出了之前冲【制皮】技能点时候做出来的护甲片。这玩意本来没啥用处,但对于马球赛来说,却成了不可多得的宝贝。护甲片稍微改动一下,就可以制作成护膝,护肘,而这两处,正是马球比赛时,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马球的大小,质地,李牧也做出了清晰的规范。

    市面上的马球的材料有木制和皮制的两种,木制的球是中空的,外表通常涂成红色,这样在比赛当中显得比较醒目。而皮制的球是以坚韧的牛皮缝制,里面填上毛发,外面画有纹饰。

    两种球相比较,木球便宜,轻巧,耐用。但‘打击感’差,若是技术不过关,甚至都很难做到准确地长距离传球。而皮球则造价高昂,相对沉重,而且不够耐用。好处便是,皮质的打击感非常好,一般水准的球员,都能用皮球打出一定的配合。

    在打马球的人中,军营里的粗汉,市井的泼皮等,大多使用木球。而皮球算是纨绔的专属,也只有他们,才舍得使用价格高昂的皮球,且他们的技术也一般,使用皮球,还能偶尔炫技一下。

    李牧斟酌考虑之后,选择了使用皮球。他这不是向纨绔势力低头,而是为了吸引观众考量。头一次举行比赛,参赛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若是使用了木球,恐怕难以打出漂亮的配合,这样会大大减少球赛的精彩程度,因此才选择使用了皮球。

    至于差价,则不再他考虑之内。就算再贵,能贵多少能参加得起马球赛的人,还差几个球么

    球员和装备之外,便是场地了。

    李牧研究了一下现行马球赛惯用的场地,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除了军营使用校场比赛,场地够大之外。其余的场地,大多数都很小。场地小,就导致了马跑不起来,没有速度,也就没有了激情。

    马场的大小,却是正合适。

    马场一圈下来约为四里,整体是一个椭圆形,中间的空地。刚好可以设置一个周长约一千步的马球场。

    这个面积,不算很大,却也绝对不小。对七人制马球赛来说,刚刚好。

    李牧按现有的马球场图纸,按比例放大出了一个简图,也写在了章程里。程家有建造马场的经验,弄一个马球场来说,不算是难事。

    马车里,李牧和张天爱一人坐在一边。

    张天爱看着李牧抱着一个纸筒,虽然很好奇里面是什么,却也没有问。她对所有带字的东西都不是很关心。但看李牧呆呆地发愣,她倒是觉得很有趣,一直在盯着他看。

    活了二十多年,张天爱的世界里从来没有过与男人相处的经历。因此,她一点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讨好男人。虽然她现在已经成了李牧的女人,但是这方面,没人教她,李牧短时间又没有碰她的想法,导致她到现在都还没有‘开窍’。

    张天爱现在看着李牧的感觉,就像是她六岁那年。终于得到了一匹小马驹,可以学着大人一样骑马了。虽然在心中无数次幻想过骑马的样子,但是真的一匹小马驹在眼前,她又不敢靠近了,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心里喜欢,却不敢碰。

    眼瞅着快到地方了,独处的时光很快就要过去了,张天爱不甘心就这样结束,奓着胆子,伸手拉住了李牧的手。

    李牧抬眼看了看她,道:“干嘛”

    “我看你和巧巧在一起的时候,总拉她的手,你怎么不拉我的手”

    “……”李牧想了想,好像,没有什么理由拒绝,便老老实实地把张天爱的手握住了。

    张天爱抬屁股坐过来,俩人大眼瞪小眼,气氛有点尴尬。

    为了缓解这尴尬的局面,李牧勾起小指,挠了挠张天爱的手心。

    “你干嘛”张天爱皱眉道:“拉手




第311章 改革教坊司的野心
    剩下没面试的也没几个了,李牧也就陪在她身边,陪她一起面试。面试的人看到李牧,越发的紧张,甚至话都说不清楚,无奈何,一个个落选。

    虽然招聘广告登了出去,但在这个时代。敢于离家打工,能脱离开家打工的女性毕竟还是少数。其中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就更少了,凤求凰需要的是年轻漂亮,识文断字,能写会算的妙龄女子,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李牧的前世,买化妆品的专柜售货员,也没有又丑又胖的。

    前世这样的人好找,但在大唐,就非常难找了。

    普通百姓人家,男子尚且没有书读,何况是女子了符合要求的女子,至少也得是一个‘小家碧玉’。而能达到‘小家碧玉’的女子,又怎么会出来打工呢

    而李知恩所说的教坊司,则是一个例外的地方。

    教坊司虽然是以色娱人的地方,但那里多得是犯官的女眷。普通囚犯的家眷,不够资格进入教坊司。这些女子,在她们的亲人犯事之前,都过着优渥的生活,受过良好的教育,非常符合凤求凰的招聘标准。

    像是逐鹿侯府的四个大丫鬟,就都是这样的出身。梅兰竹菊四婢,全都能写会算。

    李牧如今是内帑令,可以说是掐着宫中各职司的钱口袋。就算不去找李世民,他自己去找教坊司的管事,要几个人也是轻而易举。而且教坊司有制度,朝中大臣,按照品阶,本就是可以在教坊司用钱买婢的。长安城中,甚至发生过两个官员为了一个乐妓打架的事情,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李牧不会这样做,家有娇妻,他还没有饥渴到去教坊司寻花问柳的程度。再说,他是一个搞事的人,要么不动,要动就要搞得大一点。他的眼光,不止在几个售货员身上,他想要整个教坊司。

    一直以来,他就对‘官妓’的存在不满了。官妓是什么遮羞布罢了。因为朝廷规定,大臣不可入民间青楼。那么大臣们有某些特殊需要了怎么办官妓就应运而生了。

    相传官妓的起源,为汉武帝时期。古称妓为官婢,亦曰官奴,汉武帝始设营妓,为官奴之始。后历朝历代,重文轻武,营妓逐渐减少趋近于无,倒是供官员娱乐消遣的教坊司兴盛了起来。

    教坊司本身的初衷,是为了设置一个容留犯官亲眷的地方。因为官员犯罪,亲眷也多得其利,让他们付出劳动恕罪理所应当,所以称之为‘教坊’。

    然而随后养这些人的高昂代价,让朝廷不得不妥协,干活变成了‘被干’,成了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官方青楼了。

    官妓的名字,本是嘲讽之意。但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个没有褒贬的名词,被大众所接受了。汉朝以后,也有君主疑心官员,通过教坊司的官妓加以监视的,因此教坊司又兼了半个情报部门的作用。

    大唐的教坊司,兼有收容俘虏的作用。教坊司规模之大,最高时超过万人,人数太多时,宫中养不起,甚至还效仿西市,进行过拍卖。总而言之,入了教坊司,人就不是人,而是奴隶。是没有人权的,教坊司出身的女子后代,也是奴隶的身份,没有任何继承权。

    李牧看不惯教坊司,初始之因,还要落在小竹等人的遭遇上。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他看不惯这些出入教坊司的人,那种虚伪的嘴脸。

    你他妈嫖就嫖吧,挂个遮羞布做什么因为嫖的是官妓,所以就不斯文扫地了

    如今工部正是用人之际,而教坊司如今也养着几千号人。各地方的教坊司全加在一起,指不定有多少了。若是把这些人解放出来,对工部的改革,绝对是一大臂助。因为他们有普通工匠没有的特点,他们识字!

    但李牧也没有夸张到,真的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可以把传承了上千年的官妓制度彻底清除掉。就算他能做到,恐怕教坊司中的一部分官妓也不会答应。

    世人都说官妓的命运悲惨,却没有说清楚。她们命运的悲惨,大多数是人老色衰之后。在这之前,她们的生活过得还算非常滋润的。官妓也是要钱的,能请的动官妓的官员,家中定是富庶。勾搭几个这样的相好,日子能过的差么

    而且官妓与民间青楼女子不同在于,找官妓的人,大多不是为了身体的需要,而是为了心灵的需要,或者说是附庸风雅。为了迎合这些人的需要,很多官妓都苦练琴棋书画,这样才可以在教坊司中出类拔萃,受到众人追捧。

    简单来说,教坊司内部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大体相当于李牧前世的娱乐圈,这就可以理解这些官妓为何不愿意‘从良’了。在李牧的前世,哪怕是十八线的洗脚婢,你问她愿不愿意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她也多半会甩你一个白眼,在心里骂一句傻逼。

    有些道理,古往今来皆如此,没有什么区别。

    而李牧想做的事情,便是把这些人分化开。想继续做官妓的人,她就继续做官妓。但是稍有区别的是,他要大幅度提高官妓的收费。这些官员不是能附庸风雅么那就拿钱来。钱少了,你就憋着,看别人玩弄你喜欢的女人。

    这叫做刺激消费。

    “主人,你在笑什么啊”

    “啊”李牧从臆想中清醒过来,看到面前的人已经散了,面试已经结束了。李知恩奇怪地看着他,满脸担忧的样子。

    “我有



三月加更规则
一、100月票=1更。

    二、全订群增加5人=1更,全订群801066913,需全订截图。

    三、当日新增订阅超过5000次,次日加1更。

    四、盟主=1更,章节名感



第312章 内务府
    次日清晨,李牧吃过早饭,又来探望鞠智盛。

    不得不说,刘神威的医术也是十分精湛的。他用棍子捅进鞠智盛后股中的药不知是什么东西,仅仅用了三次,鞠智盛受创的地方,就已经大好了。李牧询问了情况,大概两三天左右,鞠智盛就可以恢复了。如此速度,堪称是神速。

    得知这个消息,李牧也就放心了。他也实在是不愿意让鞠智盛在府里多待,毕竟府中有娇妻美婢。即便不会发生任何事情,被他多看见一眼,李牧都觉得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但是表面上,还是嘘寒问暖的一套活儿。把鞠智盛感动得恨不得哭一鼻子,李牧又好一阵安抚,这才出门,直奔皇城。

    今日,李牧要参加朝议了。

    虽然他罢了官,但无论是军侯的身份,还是内帑令的身份,他都有位列朝班的资格。开始的时候,李世民还派人催过他,让他积极参与朝议。但李牧实在是懒惰,十次催促,九次半都不去,好不容易去一次,不是跟魏征吵起来了,就是金殿吐血了,李世民也就放弃了,爱来不来,不来还省点心。

    百官也习惯了李牧不参加朝议,因此今日他来参加了,反而像是人群中混了一个猴进来,颇为引人注目。

    想不被瞩目也难,文武百官,就这么一个‘没’头发的。其他人都梳着发髻,戴着官帽,冠等。唯有他一个,像个和尚似的,顶着一个寸头。大有一股‘非我族类’的气质,不过也是贴切,这朝中文武、各大派系,李牧确实也不是其中任何一脉的人。

    他能特立独行活到今日,在众人议论之中,早已成为一个奇迹了。

    今日的朝议,人数要比往日多些。盖因高昌国主鞠文泰一行已经到了凉州,算日子,最晚七日也就到了。李世民非常看重这件事,因此把文武官员都叫来,议定一下日程。

    两国邦交,非常复杂。明面上,小国国主朝见大国天子,献上贡品,其乐融融。但实际上,背后的事情,要比这复杂的多。

    作为天朝上国,怎么能占小国的便宜呢收了贡品之后,必须要有回礼。而且回礼的数目,要比朝贡的礼品多得多。这是一个面子问题,明知道吃亏,也得捏着鼻子认下。

    李世民找李牧要七彩琉璃瓶,便是为了应付这件事。大唐如今国库空虚,而高昌又是出了名的富庶。此次高昌大张旗鼓地朝见,贡品绝不会少。李世民打算‘五倍还之’,以此彰显大唐气度。但五倍的还礼,国库又拿不出来,李世民又不想从内帑出,于是他便打主意在李牧烧制的玻璃上了。

    玻璃,也就是琉璃,一直被视作宝石的一种。其价值,远超玉石等物。李牧的七彩琉璃瓶,若他不做第二件,世间便只有这一件,说价值多少,那就价值多少。

    当然,标了价,也不一定会有人买。不过用于还礼,却是再合适不过了。天朝上国的赏赐,岂容讨价还价啊

    李牧对这些事情,半点也不感兴趣。他今儿站在武官的队列中,最为紫袍的队尾,躲在身形高大的武将们身后,止不住地打哈欠。

    平时这个时候,他也就是刚起床。今日为了上朝,早起了一个多时辰,还有点没睡醒。要不是跟李世民约好,今日要演一个双簧,他才不来呢。

    不过,他来也不是白来。他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出场费要什么。就算为了这出场费,起个大早也算值了。

    终于,快到晌午的时候,议论终于结束了。李世民看看百官,见没人说话了,越过长长的队伍,把目光投在了李牧的身上。

    百官心中也都纳闷,按照平时的规矩,这个时候陛下应该说‘结束语’了,类似‘诸位爱卿辛苦,今日便议到这里’云云,但今天怎么好像卡壳了事情,陛下怎么不说这句话呢

    直到李世民的目光锁定在李牧的身上,众人的疑惑才解开。原来问题在这儿,怪不得逐鹿侯上朝了,这里面是有事儿啊!

    李世民在等李牧站出来说话,正常的情况,若是有事议论,都是应该臣子站出来,高叫一声:“臣有事奏。”然后他才开口:“爱卿有事,尽管奏来。”这样的流程才正确。

    但是李牧迟迟不说话,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李世民清了下嗓子,道:“逐鹿侯。”

    “啊!”李牧这才站出来,躬身施礼,道:“臣在。”

    “今日倒是少见啊,你怎么来参加朝议了是不是有事要奏啊”

    这样说,就是把话已经给递到李牧嘴边了。李世民心中气恼,脸上却不得不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陛下,臣确实有事启奏。刚刚诸公在议论大事,臣不敢插话,现在陛下既然问起,那——”李牧左右看了看,像是跟文武官员请示似的,道:“我借用一点时间,诸位以为如何”

    李世民当面,谁敢回他这话,纷纷避开了他的视线。

    李世民懒得看李牧耍宝,语气有些不悦,道:“有事快说,难道要诸位爱卿,都陪你在这里耗时间么快说吧!”

    “启奏陛下,臣想请陛下赐个官职给臣。”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惊掉了下巴。

    什么玩意这是!金殿之上,百官面前,这小子竟开口找陛下要官他怎么这么厚的脸皮!

    不要



第313章 这叫双簧!
    唐俭内心挣扎万分,于私,李牧乃是他的继子,虽然他知道,李牧未必把他当回事,但有孙氏在,他不可能不把李牧当回事。若是今日金殿驳斥了李牧,回家恐怕后宅不安。

    但若不驳斥,他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他身为民部尚书,管的就是国家的钱口袋。若是设内务府后,岂不是等同于新建了一套系统,把民部架空了吗

    不止如此,李牧打着皇帝的旗号做生意,杀入民间市场之中,所带来的影响无法估计。若以此,滋生了皇帝好大喜功之心,大肆掠夺民财,恐为天下祸患。
1...213214215216217...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