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归来仍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盛世唱响
“眼睛里进沙子了。”她说。
“你戴着眼镜还能进沙子我看看。”张琰边说边转过身子。更新最快手机端:h/>s/>
在泛着黄色的路灯附近,他俩的影子被投在路面,拉得很长。
“这只眼睛睁不开了,我能感觉到沙子眼睑下磨着。”常诗诺说着就要用手去掰紧合在一起的眼皮。
“别动,心把沙子搅到眼睛中间。”张琰赶紧说,“你别乱动。我帮你看。你先侧一下身子,换个方向,别正对着风……”
在朦胧的路灯之下,张琰跟眼科医生一样,把脸凑向她的眼睛跟前,然后,歪着脑袋端详着她的眼睛。
“张琰!”从他们身后走来的张思雨一眼就认出了昏暗的路灯之下的他。
胡宛如赶紧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朦胧的路灯下,张琰双手扶着常诗诺的肩头,歪着脑袋,脸几乎都要贴在她的脸上。他们面部的轮廓那么的模糊,模糊得不由得给人太多的想像。首发h/>/>h/>/>s
“他们在接,接……接吻……”张思雨眼珠子都要掉出来,她万分惊讶。
胡宛如的泪水“唰”地流了下来。蒙胧的泪眼,蒙胧的灯光,还有他们蒙胧的脸的轮廓像万把钢针刺向到了胡宛如的心里,她的心瞬间开始流血。
“这个张琰,原来真是移情别恋了。真是个没有良心的东西!”张思雨狠狠地说,“我去问问他!他怎么能这样”
话音刚落,张思雨就要朝那两几乎要重叠在一起的长长的影子走去。
“思雨……“胡宛如一把拽住她,”算了,算了……我们走吧。”
“你能咽下这口气就算他对不起你,他喜欢上别的女孩,他也应该说清楚……噢,下午你还给我说,周五晚上他还想请你看电影他是什么意思还想一只脚踩两只船不行。我得去问问,免得他再祸害其他女生……”
“思雨!”胡宛如一个劲地摇头。风掀起了她的长发,凌乱。眼泪在风里飞。
“可是,你……”张思雨看着她可怜地央求自己的样子,心一下子就软了,“那,那……那,我们回去吧。”
星期一晚自习之前,张琰收到父亲的来信。这段时间父亲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一封信,随时告诉他托人找工作的事。张琰迫不及待地打开信——
琰琰:
寒假期间,咱们到鸣西求你庆娃爷找工作的事,到现在都没有眉目,看来这条线是断了。
有一个好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你在后稷中学上学时的班主任胡华贵居然给你联系了一个工作,就在紫华市,是一家纺织厂,厂里今年要招学机械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这是一个好机会。原来,华贵在陆风师范上中专时,有个同学被分配在那家纺织厂的子校当了老师,他和厂里管人事的人是亲戚。刚好,你的条件符合招聘要求。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我和你妈都很高兴,你妈天天都在家里烧香,祈求老天爷保佑你能顺顺利利毕业,能有地方工作。
纺织厂那边正在招聘今年的新人,华贵他同学让赶紧把《表》和资料带过去,你收到信后不管你有什么事,赶紧先用挂号信把资料寄过来,这两天,我就跟华贵一起去找他同学,把资给送去。
希望你能被这家工厂招去,这样,就能带着指标变成城镇户口了。也不枉你上了四年中专。
你的学生生活就要结束了,剩下的这段时间,一定要按学校的要求学习和生活,别出什么岔子,给你的学生时代画一个句号。
愚父
199八年4月6日
第三百零八章 拿命换钱
第三百零八章拿命换钱
“不就是一篇报道吗别这么认真,也别这么多感慨。”赵波涛劝张欣然。
“我怎么能没有感慨怎么能不气愤”张欣然说,“报道里说,这些可怜的矿工整天都待在暗无天日的矿井里,每天要工作10几个时。直到现在,我爸还在矿上给人打工,虽然他不是在煤矿,但我觉得每个矿主应该都是黑心老板,他们就是在剥削和压榨矿工,就是为了多赚取一些剩余价值。矿工也是人,只是因为他们出生在贫瘠的地方,他们再没有挣钱的路子。一个人出生在什么地方和什么家庭太重要了,自古以来那些身份贫贱的人,哪个不是因为他们的出身难道他们有错吗出生在贫瘠的地方和贫苦的家庭,他们就应该低人一等吗这太不公平了。”
赵波涛一时无语。
“我真希望咱们能赶紧毕业,要是我能挣到钱,说什么也不让我爸再当矿工了。每每见到新闻里说哪里哪里的矿工遇难,我心里就会猛地揪一下,几天时间里心情都会很难受。”张欣然说,“今天,我看了这组名字叫《带血的煤》的专题报道,我难过极了,我是心里流着泪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太惨了,真的。要不是看那篇报道,我都不知道矿工的生活原来是那么悲惨,在现在的文明社会里,他们居然会遭受非人的待遇,在暗无天日的矿井里,他们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而他们为了全家人的幸福,却不得不铤而走险。”首发s
他们已经从阅览室来到了校园,赵波涛问她是不是得先去吃饭,张欣然说她吃不下,然后,就朝教室的方向走去。
“我曾经还很好奇地问爸爸,矿井里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故事可他从来都没有给我讲过,他每次都在刻意回避这个话题。”张欣然说,“爸爸每次打工回来后,都会给我买新衣服,买书包和学习用品,时候,我对外面的世界并不懂,还以为爸爸跟我们村里的那个铁路工人或者吃商品粮的人一样,都能挣到很多钱,以为爸爸也有一身跟铁路制服一样的制服,有大盖帽,帽子上有徽标,以为他给国家干事……原来,他是拿命换钱……”首发h/>/>h/>/>s
“我们那里实在是太穷了,自然条件太恶劣了,我们村也有人在矿上打工。我跟你的感觉一样,时候也以为,他们是在外面有个体面的事情做……”赵波涛的话还没说完,张欣然就打断了他。
“后来我才明白,原来,那些煤上面都带着矿工的鲜血。渐渐长大了,我也就越来越害怕看到这样的新闻,越来越为爸爸担心起来了。爸爸打了几年工后,我家的生活的确一天天变好了。爸爸说说他再干几年,再挣点钱给哥哥娶个媳妇,就彻底不干了。”张欣然突然转过脸问赵波涛,“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佩服我爸爸吗”
“他能吃苦。”赵波涛说。
“担当!爸爸任劳任怨,不管家里有多大困难,他都会主动挑起担子,尽最大努力不让全家人受苦。”张欣然说。
他们很快就穿过了校园,来到了教学楼下。
“我们一定要改变命运,我们一定不能再像父辈那样生活。”张欣然说,“以前,我从未见过城市的样子,刚来这里上学时,许多东西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而又陌生的。从城市来的学生都穿着时尚,但是人家同样学习很好,也很努力,所以,我们要向人家学习,要更加努力才对。”
“学习他们”赵波涛说,“你是不是有点自卑”
“这不是自卑。我们将来也要到城市工作,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学习人家的生活,包括人家的衣着和生性的阳光。”张欣然说,“我们班大多都是农村的学生,只有几个从城里来的同学,但这几个城里的学生都报了自考,有的一次能过四门课。真的,跟他们比我都有压力,我要是每天记不到164个单词,能超过他们吗”更新最快电脑端:h
赵波涛看着张欣然,不由得对她崇敬起来。是啊!现在不比以前了,中专学校里大都是农村的学生,他们当年也都是冲着能“农转非”、能包分配,才进的中专学校,而大多数城里的学生,都已经先择了上高中、考大学的人生道路。如果现在不努力,将来怎么能超过他们
虱子多了不怕咬,所有的好事和坏事在张琰身上爆发过之后,他反而比任何时候都坦然。想找胡宛如的念头像夜空里的星星一样一闪一灭,他始终没有鼓起勇气走到她的身边,张琰和胡宛如难免会在校园相遇,可他们都会打老远避开,形同陌路。
看录相是张琰心中的痛,他不想再提及只言片语。误会就误会,总比解释这些龌龊事让人能舒服些。
四年级下学期过得特别快,半学期的时间就跟风一样一吹而过。
张琰一连出现考试挂课、看录相等一系列问题后,希望文学社社长的职务也交给了下一届的同学,他再也没有去过副校长方昌平办公室,打老远看见方昌平也会远远躲开。要是方昌平能给他徇点私情的话,或许他就能免去处分,每个违纪学生最后的处理决定都是要经过方昌平。
张琰埋怨方昌平,埋怨他在关键时候,一点也不念记他为文学社做出的努力。
这天,方昌平让班主任王自民给张琰传话,叫他来一趟他的办公室。
好久都没敲过方副校长办公室的门了,刚走到门口,张琰突然有些紧张,看录相是多么耻辱的事,如果是打架之类倒也罢了,可偏偏是这种龌龊的事……
“嘭!嘭!嘭!”
“请进!”
重要的对话是这些——
“马上就要毕业了,你把工作找好了吗”方昌平问。
“还没确定,不过基本差不多了。我初中时的班主任老师有个同学,准备把我联系到紫华市的一家国营纺织厂。”张琰说。
第三百零九章 就业动员主题班会
“纺织厂”方校长有点惊讶,他接着说,“咱们的派遣证只发向兵工系统,我们是兵工部的学校……不,是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学校……虽然国家不包分配了,但你们是当年的计划内统招生,到正规单位工作需要出具派遣证,你们9八届毕业生是咱们学校真正开始双向择业的第一批学生,跨行业派遣学校还没遇过……不知道行不行”方副校长说。首发、域名请记住三
张琰当然没有发言权,沉默着。
“我回头让就业指导中心把总公司再问问,看是不是得再跑一趟总公司,到这个月底,学校会把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按原籍派遣到当地。如果……那时再改派就来不及了……”方副校长说,“这事你要赶紧和家里联系,一定要踩实,派遣证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凭证,如果把你派遣到当年的生源地,你再想去纺织厂就不行了。这是大事……你现在就去给家里打电话,不要写信,写信太慢……”
张琰意识到一切都是那么紧迫,在这个节骨眼上千万不敢有任何差池。
“你家有电话吗”方昌平问。
“没有。不过我爸是老师,他们学校已经装了电话,我爸说让我有急事了给学校打电话找他。”张琰说。更新最快电脑端:h
“那好。你抓紧时间。问清楚究竟是往哪里派遣当然,咱们学校在这段时间里也正紧锣密鼓地给你们联系用人单位,也许,毕业前还能给你联系到工作。”方昌平说,“双向选择就是这样,虽然不保底了,但择业的机会和渠道却比以前多了,这也得辩证看。生源地人事局、纺织厂或者兵工系统用人单位,现在看来你就这三条路,哪个更合适,哪个更保险,你们赶紧决断。”
“谢谢方老师,我这就和家里联系。”张琰道了声谢,赶紧离开。
一切儿女情长和所有的花前月下,遇到严峻的现实突然变得苍白无力,同学们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和关系,忙着给自己找工作,每个人都只顾着自己的前程,每天都在一遍遍地修改着自己的《自荐表》。
《自荐表》上几乎人人都是三好学生,都是学生会干部……仅仅在学校这样的社会里,张琰觉得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关键时候只想着自己,也只为着自己。
这学期还没上多长时间的课,就已转入到毕业设计阶段,张琰等待着毕业,他觉得自己在洛明工业学校待够了,当年怎么给中考倒计时,现在他在心里就怎么给毕业倒计时。
张琰受处分后文学社也换了新社长,《希望》杂志编得好不好他也不再去看,上课、下课、吃饭、睡觉……自从当着赵波涛的面“断笔立誓”后,张琰不曾写过一篇文章,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平静地生活。一有闲暇时间,他不会再去阅览室而是独自去校外散步,学校周围的每一条柏油马路和羊肠道,他都熟悉不过,这里洒下了他和胡宛如在一起时的欢声笑语。
临近毕业,94级同学也被大家称为9八届。不包分配的政策正一天天得已落实,今年,学工办主任兀满才兼任了学生就业中心主任,此项工作由副校长方昌平负责。学校和兵工系统分布在全国的多家用人单位取得联系,邀请用人单位来校考察,向各单位毕业生。毕业班的同学一边完成着各自的毕业设计,积极准备着毕业答辩,一方面,都在书写着自己的简历,填写着《毕业生就业表》。
一直推行半军事化管理的洛明工业学校,自建校以来也首次取消了毕业班学生的早操,学校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毕业生做求职前的各种准备,国家不包分配了,辛辛苦苦上了四年学,能不能找到工作就在此一举了。
在每周的班会课上,9八届各个毕业班按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统一要求,召开就业动员主题班会,在汽01班的班会课上,班主任王自民看了看黑板上“9八届毕业生就业动员主题班会”的红色大字说:“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四年前刚到学校时的第一次班会吗那次的班会主题是迎新生,是对校史的介绍和对你们这些新生的欢迎仪式。”
王自民个子不高,四年来他的那张娃娃脸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碰巧的是,他依旧穿着那件淡黄色的夹克和蓝裤子,这次穿的是不平底旧皮鞋,而是一双白色运动鞋,这样的搭配看上去或多或少有些土气和奇怪。
“时间过得真快,当年作为新生的你们马上就要毕业离校了,你们也从懵懂的少年变成了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了。我还记得在第一次班会课上,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时的情形,我还说过,欢迎你们能披荆斩棘,从全国的初中毕业中生脱颖而出,来到咱们洛明工业学校。还说过,从现在起,你们将是未来的国家干部……”王自民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他又转身看看黑板,“9八届毕业生就业动员主题班会”几个空心大字格外鲜红。首发h/>/>h/>/>s
王自民的话一下子将同学们拉回到了四年前,金榜题名时的幸事让每位同学刻骨铭心,往事历历在目。
“现在看来,你们将是未来的国家干部这话是说得早了些,我也没有想到在你们上学期间会出台国家不包要配的政策,也没想到这种政策偏偏到了你们这一届毕业的时候会变成现实。你们当年是按国家的计划,带着指标被招到咱们学校的,是在带户口、包分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考试政策来到咱们学校的,可是,谁也没想到这几年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本来做事就不急不慢的王自民说到这里,语速更慢了,他把同学们环视了一圈若有所思。
40双眼眼都盯在王自民身上,教室里鸦默雀静。
“但同学们不要忘了在第一次班会课上,我还说过你们是披荆斩棘从全国的初中毕业中生脱颖而出的学生。”王自民说,“你们始终要知道你们是优秀的苗子,是尖子生。从八0年代到90年代初,像你们一样的这批天资聪颖的十五六岁少年,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选拔进入师范、卫生、农林、财税等中等专业学校,周围的同学和家长也羡慕你们。包学费、包分配,上学时还有粮油供应和货币补助,在中专录取率低至不足10的背景下,等待你们当然就是毕业后的铁饭碗和干部身份。”
第三百一十章 上中专委屈大家了!
说到这里,王自民的情结有些激动,目光里饱含着对同学们的关爱,他的目光像一又温柔的手,从每一个同学的脸上轻轻拂过。
“同学们!你们当年在中考时成绩优异,这主要得益于你们在初中阶段打下的良好基础,你们将这种学习习惯带入中专,自然而然地在学业上就表现出的了学习的能力和后劲。同学们,还记得咱们去吉源实习的经历吗还记得负责接待和教授我们的那位工程师说过的话吗”王自民问。
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班主任老师,期待着他继续讲下去。
“工程师希望他们那一代兵工人大国制造的制造梦,能在你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王自民说,“咱们学校的老师反复研究和推测了未来的形势,你们毕业后,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和大学扩招政策,肯定还会大力推行,这样下去的话,中专教育会逐渐受到巨大影响,中专教育是咱们国家建国后学习的苏联教育模式,毕业生不再享有‘包分配’‘铁饭碗’待遇后,中专教育的地位也会从原来的重点高中之上,会沦落于普通高中之下,甚至,会变成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的选择和出路。”更新最快电脑端:h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