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褪佛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颜无耻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又跳出水外,“大造化大造化”
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
石猴舞蹈手足,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众猴又问,“怎么是个家当”
石猴转动双眸,道“这股水乃是桥下之水冲贯石桥,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这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俺进来进来”
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丫丫叉叉,纠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
看那群猴儿,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石猴端坐上位,道“列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俺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俺为王”
众猴听说,即起手拱伏。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就在众候欢欣之时,一直陪在小玉身旁的小猴,却在对着小玉拱手行礼。
只有小猴知道,在石猴跳进水帘之前,小玉曾和他有过一番简短的说话。
“你想当这猴王”小玉生有一双明眸,语气清亮。
石猴抓耳挠腮,虽不说话却把一双眼睛瞪得锃亮,“俺怕是入不得那飞瀑流泉”。
“你若真想当这猴王,我便使一法子,能让你入得洞中,可好”小玉语出惊人不语出惊猴
“妙妙妙”石猴还未答应,便将身跳了出去,高声与那猴群应和,“俺进去俺进去”
第一百二十六章 言必有罚
话说石猴做了美猴王,日日与猴族嬉笑欢乐,把那花果山闹的是无一日安宁。
石猴第一日坐上王位,便开始布置洞中物件。小玉因年岁尚小,石猴只让她吊在藤萝上玩耍,把那排桌布椅之事尽皆交给小猴。
小猴把事务安排的详尽,只是猴众生性顽劣,刚动作没一会儿便又丫丫叉叉吵闹玩耍起来。小猴苦笑一番,只能亲自动手搬动桌椅。
“嗯”小猴忽而在那角落的石桌上发现了什么,拿起一看,“一张白纸”
小猴左右张望起来,怎么会有张白纸安然躺在桌上比起白纸的出现,小猴更在意这张白纸的完整性,能躲过这些猴众的顽劣而没被撕碎,看来这张白纸也是有些造化的。
小猴收好白纸,继续搬动起来。
入夜,玩耍了一天的猴众尽皆入睡,石猴也是搂着小玉躺在了王座之上。
小猴无甚睡意,独自挂在枝头晃荡着,望着水中的满月被那波纹搅乱,正是“水中望月无盈缺,镜中看花真还假。”
“嗯”小猴在束腰藤条上掏了一把,拿出那张白纸来。
翻来覆去,左看右看,纸上依然空白。小猴又把白纸对着月光晃了晃,纸张通透也并无夹层。
不稍片刻,小猴看的入了神,心上如那纸上一般,通透清明。
恍惚之间,圆月隐去,日头从那蔼蔼雾气之中剥离而出。小猴被露水打了个激灵,眨眼之间发现已至清晨。
一夜未眠的小猴并无疲累之感,舒展筋骨只觉得遍体轻灵,舒爽自在。
石猴早起便带领那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划定了大小事务。而后,众猴每日里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石猴虽然顽劣,但却每刻都把小玉护在左右,小猴也就省心了不少。
美猴王享乐天真,匆匆间已有上百载。
这期间,小猴每天夜里都会挂在枝头,凝望手中白纸,观那水中盈缺。起初十年,并无变化,小猴只把那白纸当作珍稀玩物。再有十年,小猴眼中影绰绰有些烙痕,只是回过神来那些烙痕便又消散。
又过十年,小猴已然看清楚眼中烙痕,那是些不断变化游动的经文。说也奇怪,小猴虽不认得经文,但却意领神会,自此便开了慧根。
而后数十年里,小猴已能看透仙灵之气。夜沐月华,晨披曦光,进而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小猴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名,“明”。
一日,石猴带领众人搬运椰酒之时,小明凑到小玉身边,问道“你的控水之法精进的如何了”
小玉出挑的个好模样,明眸皓齿,此时正有些怔怔的看着小明,“你如何知晓我会控水之法”
小明只是笑,而后再道“猴王初入水帘洞,便是得你那控水之法相助。如今百年过去,你定是精进了不少。”
小玉虽然不知小明是如何得知此事,亦觉得瞒不过,便答道“如今能越江河,能入汪洋。”
“好本事”小明夸奖一句,而后望向在一边呼喝指挥的石猴,道“我们这猴王,心底纯粹,灵台清明,想必今后少不了一番大造化。只是性子急躁了些,怕是也会招来些灾祸。”
“不怕。”小玉望向石猴,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有我在有我们在,定然为他掩水平山。”
小明面露诧异,而后望向那已然同猴崽子们玩耍起来的石猴,点点头,“也必然为他开疆扩土。”
山中岁月轻快,不觉间又是数十年的光景。石猴无甚变化,而小明与小玉却变了原来的模样。
小明的耳后又现出两对耳廓,自此又被石猴取了个外号六耳。
小玉的变化并不明显,就那双眸子清澈通透,仔细一琢磨,却又似毫无边际。
又一日,石猴正与众猴饮醉了椰酒,躺在水帘洞中呼呼大睡,外边的小明匆匆闯将进来,大呼道“猴王快快起身,灾祸已然来了”
却说那唐三藏与掌灯,此时正坐在波月洞中,苦、笑两位荡魔尊者在调息养伤。
不多时,笑面尊者先行醒转过来,“敢问圣僧,为何是我二人”
唐三藏一愣,而后笑答“缘分呐”
“呀”笑面尊者呼喝一声,“恐怕是无人可找了吧”
“嗯啊”苦面尊者此时也已醒转过来,“怕是无人可找了。”
唐三藏打量一眼,不答反问“那两位尊者又为何追杀贫僧”
“无有追杀。”笑面尊者站起身来,“只是把你几人往西天赶去罢了。”
唐三藏也随之起身,顺手拉起了掌灯,“不怕贫僧破了无妄神教的围困”
“哈哈哈哈”苦笑两位尊者相视大笑起来。
唐三藏则与掌灯像是无言。
“解了围困又如何灭了无妄神教又如何”笑面尊者缓步而来,“无人敌得过命数二字”
“此话怎讲”唐三藏并不做思考,而是直言相问。
苦面尊者凑上前来,意外的有些话多,“无关无妄神教,也无关佛道两家。只是三界要变了,也该变了。”
“怎么个变法”掌灯想知道答案。
还未等苦、笑两位尊者开口,唐三藏却先答道“佛不慈悲,道无清明,人不存仁,鬼无”
“绉那么多酸文作甚”苦面尊者向来直言直语,“如今的凡尘,只说钱权至上。有钱有权的才有心拜佛诵经。而他们燃的是血纸,焚的是骨香。此等香火,臭不可闻”
苦面尊者再低头看向掌灯,“尔等去看看,如今的庙宇只接皇亲国戚,只待乡绅土豪,佛经妙文已然变了调”
“也不尽然。”掌灯双手合十,“这一路来,我观那乡村野夫也有心口念佛的,也有”
“又有何用”苦面尊者拍开掌灯合十的双手,逼近一步,“千诵万念不如金香一柱,千叩万拜不抵金银一把。”
“你说的只是凡尘罢了”掌灯瞪眼相迎,“大可不必扯上三界”
“哼”苦面尊者背过身去,似乎想躲开掌灯的目光,“吾说的是人间吗说的本就是三界,得道成仙之人,不思造福三界,不念万千劫难,只把那长生挂在心头,是否”
苦面尊者又转过身来,眸子里似乎有些闪烁,“是否得道成仙之时,斩断的不是尘缘,而是”
“咔擦”苦面尊者话音未落,洞外忽而乍起一道惊雷,斩断了苦面尊者的说话。
“阿弥陀佛”唐三藏双手合十,唱念佛号,“天机不可言,言必有罚”
苦面尊者住了嘴,低下昂然的头颅。
唐三藏嘴角一翘,而后掣开双手,仰天呼喝道“那斩断的,乃是道心”
“咵嚓”更为强劲的惊雷震动天宇,白光乍起之间,一道闪电劈中那波月洞。
烟尘弥漫开来,其中缓步走出四道身影,正是那唐三藏、掌灯与那苦、笑二位尊者。
“天机就是要呼喝出来嘛”唐三藏挥挥手掌,扑散鼻尖的灰尘,“既然泄露了,便要让三界尽皆知晓,也不枉遭受一次天劫。”
四人走出洞外,唐三藏回头一看,“波月洞”三个字已然被闪电劈的残缺,只留下“氵月”二字。
“水中月”唐三藏沉吟一番,“水中望月无盈缺,镜中看花真还假。盈缺之中藏变化,真假之处道天机。”
“走罢。”笑面尊者拂起袖袍,率先踏步。
不多时,四人再来到荒土之中,身后的山坳不知何时隐去了,绿意亦是消散,只剩下残缺的水月。
“待我辨别方向再行。”笑面尊者查看着四周,奈何荒土之中毫无辨识之物,一时间也难以辨别。
“不必多此一举。”唐三藏说罢便拉着掌灯向前行去。
苦、笑二位尊者均是皱眉,苦面尊者开口问道“你去过”
“没有。”唐三藏头也不回。
“那你如何确定方向”笑面尊者也是不解。
“哈哈哈哈”唐三藏忽而大笑起来,吓的掌灯慌忙抽回手掌。
唐三藏回过身来,背后是那冉冉升起的日轮,金光灼灼,“贫僧奉天地大道,承接引之命,冥冥之中自有指引,又何须在意踏向何方”
苦、笑二人心中皆惊,不怕那自有天命之人,就怕那知晓天命之意。自有天命之人,多数都是中道崩殂,因无知而荒废也是大有人在。而那知晓天命又懂路数之人,成仙得道往往只是时机之差,而后必能有所功成。
跟随唐三藏的脚步,一月有余。
此刻,天色已然初夜。
“三藏法师”掌灯面带苦色,“要么还是让二位尊者确认一下方位”
“说的是”苦、笑二位尊者立刻应声,说罢就要往半空冲去。
“且住”唐三藏手掐佛决,口中咒语念动。
“叮”一声脆响,半空中现出一圈金箍,顿时封禁那方天地,此乃是唐三藏的“禁箍咒”。
二位尊者相视无言,只能落下身形。
这一月之间,二位尊者曾多次想确认一番行进路线,奈何每次都被唐三藏阻拦。
“贫僧乃是奉天地大道,承接引之命”唐三藏每次阻拦之后,便要叨叨小半个时辰,说的无非是些冥冥之中自有指引的虚言。
“三藏法师”掌灯扯扯唐三藏的袖袍,“怕是再指引下去,猪天蓬和那奎木狼就真要驾鹤西去了”。
“不能”唐三藏毫不在意的摆摆手,“贫僧乃是奉天地大道,承接引之命”
就在掌灯痛苦的捂住耳朵之时,那边的苦、笑二位尊者立刻呼喝道“噤声前方有动静”
第一百二十七章 弄月大王
“噤声前方有动静”两位尊者即刻收敛气息与波动,快步踏向前方。
掌灯稍有留意,发现两位尊者虽然脚步匆忙,但却并没有在这遍布尘埃的荒土上留下任何痕迹。
唐三藏毫不掩饰,拉起掌灯便胡乱的追上前去。
前方是一道斜坡,坡底一片狼藉,碎石迸飞,烟尘四起。虽然这荒土之中处处都是“狼藉”。
坡底正有两拨人马互相对峙,其中一方乃是黑身、朱发、碧眼,双目凹陷,丑恶狰狞。而那另一方也好不到哪里去,身布污秽,头部如驼峰状,无发,一张大嘴向外凸起,利齿交错。
“这是”掌灯心中一突,莫非是那地狱中的恶鬼挣脱出来了
“呀”笑面尊者随即给出答案,“罗刹与夜叉。”
“嗯啊。”苦面尊者随声应和。
唐三藏再向前两步,踩在斜坡边沿,“贫僧以为修罗一族的面容已经惊为天人了,何曾想还有如此相貌的,真是无法无天啊”
“呼”坡下的罗刹族人呼喝一声。
“哈”对面的夜叉一族也是应和。
“呼”“哈”“呼嘿”“哈嚯”“呼嘿呀”“哈嚯咿”
两拨人马只是在呲牙咧嘴,并无大动干戈之意。
“尽是些假把式。”唐三藏撇着嘴,“唱的倒还算有些韵律”
两拨人马呼喝有小半个时辰,而后休憩一番,再来呼喝。
“这是”掌灯一脸苦笑,转向苦、笑二位尊者。
二位尊者也是面面相觑,心中亦是疑惑万分。
“呼”“哈”“呼嘿”“哈嚯”“呼嘿呀”“哈嚯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