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第二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华贵富丽的落地窗前,尼古拉思绪纷涌,两难的策略在他心中久久僵持,久久难以做出最终的抉择。不管他再怎么逃避否认,当前俄军已经在陆地战场上陷入的全面失败就是血淋淋的事实;德军在冬季所发起的强大攻势,更是将俄军上下那最后一点胜利的希望都碾成了齑粉。所有的将领都对未来战局持最悲观的情绪,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德军在1914年入夏之前就能将圣彼得堡合围。然而如果同德奥议和的话,俄国不仅将失去西方的海量国土。其舰队更是会被永远封闭在波罗的海和黑海当中,这种损失就几乎是等于要砍去俄罗斯巨人的一整条臂肘!如此将老本输得一干二净的决定。又岂是轻易能够下定的?
正自陷入一个几乎无解的恶性死循环当中,远方走廊中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尼古拉皱眉看去,却见是代替他指挥军队的阿列克谢耶夫快步走了过来。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将军,我不是把所有的决断权都交给你了么?难道前线又传来了什么非得让我知道不可的灾难性消息?”
阿列克谢耶夫面色凝重,道:“陛下,不是前线军队的伤亡撤退,而是后方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前天在首都发生的工人罢工,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了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夺取政权的叛乱暴动;守卫冬宫的近卫军第7营不敌数千名叛军的大炮轰击,目前正保护着皇后和公主向喀琅施塔得突围!现在整个圣彼得堡的局势都是一片糜烂,几乎所有的市民都加入到了革命者一方,就连军警也纷纷倒戈;皇后向司令部发来急电,请求陛下立即派遣忠诚可靠的战士前往首都却敌……”
话音未落,尼古拉那一张枯黄的容颜已经变得煞白;他“蹬蹬”向后踉跄退了几步,终于在一根立柱的帮助下稳住了站立的身形。过了半晌,尼古拉眼前的昏黑景象开始逐渐褪去,然而他心中的震骇、惊怒、惶恐、和忧惧等诸多情绪,却是在这段时间内急剧膨胀,并彻底占据了他的全部内心。
“数千人的武装力量,还带有大炮,这帮布尔什维克恶魔为了置我罗曼诺夫于死地,真是用的好手段!我当年就应该把他们全部送上绞刑架!”尼古拉咬牙切齿地开口,其眼眸中所爆发出的强烈恨意让阿列克谢耶夫都忍不住为之一缩。为了应付前线的战局,原本驻扎在首都之内的近卫军主力早已被尽数抽调一空;而革命党人正是在他最虚弱的时候,从背后给了他出其不意的重重一匕!尼古拉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恨声道:“我们的第89步兵旅和第64骑兵团呢?让他们先行回援首都,在遇到暴徒时不用有任何的手软;这帮布尔什维克党人的罪恶鲜血,将是献给地狱诸神净化的最好礼物!”
阿列克谢耶夫面容苦涩,道:“陛下,皇后在今天早间就已经电令这两支首都附近的军队进京平叛了!然而听到圣彼得堡起义的消息,第64骑兵团在行进的过程中便有一半人开了小差,等到剩余部队抵达首都之后,已经完全丧失了同乱军作战的能力。而第89步兵旅更是开到一半就停了下来,拉莫夫上校向总司令部报告称,他已经失去了对手下军队的掌控权;基层士兵们普遍对革命党人抱有好感,他们拒绝执行来自上级的镇压首都叛乱的命令。”
尼古拉面容呆滞,久久没有回过神来,仿佛即便是他,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理解这番话中所蕴含的意义所在。他嘴唇翕动了一下,用嘶哑的声音对眼前之人说道:“将军,你有什么应对的办法么?”
“当前唯一可行的策略,就是迅速调集忠于陛下的近卫军回后方平叛,否则一旦让这股布尔什维克瘟疫蔓延开来,只怕局面比1905年的那次还要恶劣!”阿列克谢耶夫语如连珠炮出,再也顾不上此前他在这位帝君面前所刻意表现出的唯唯诺诺,“此外,莫斯科、哈尔科夫、顿涅茨克、沃罗涅什、伏尔加格勒等工业城市也需要大量忠于陛下的军队弹压局势,因为这些工人聚集的城市都是布尔什维克瘟疫所容易散播的高危地区,尤其是在圣彼得堡已经发起叛乱的现在!”
尼古拉目光一凝,随即大步向自己的办公桌前走去;一张巨幅东欧地图悬挂在墙上,将俄国境内的山川城镇、铁路河流都标注得历历清晰。阿列克谢耶夫记忆飞转,在地图上对尼古拉指点道:“当前,距离圣彼得堡最近的第86师驻扎在普斯科夫附近,乘火车的话一天就可以返回,这是我们平定圣彼得堡叛乱的首选军队。其他各支军队虽然距离首都更近,但他们的忠诚度却难以保证,我们在当前已经不能再出现任何差错。此外,分别驻扎在拉脱维亚前线这几处位置的第17、29哥萨克骑兵旅,和第31、174师,也都是陛下能够信任的嫡系力量。”说到这里,他似是想到了什么,语气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不过,这些军队同样是我军当前在北方战线上的核心力量,如果我们将他们全部抽调到了后方,则前线抵挡德国人进攻的能力将变得更加微弱。”
“前线局势先暂且不顾了,当前的第一要务是扑灭布尔什维克党在我们后方房屋中所点燃的烈火!你去传下命令,让第86师立即集结全军乘火车返回圣彼得堡;其余部队也都做好撤退准备,跟随在其后方向首都开进。这一次,所有的布尔什维克都将受到彻底的裁决!”尼古拉断然开口,话语中仿佛又重新恢复成了往日那主宰一切的绝对独裁者。
“将军,你难道还没有明白么?德国人不过是要我们的财富和土地,这帮布尔什维克却是要我们的命!”见到阿列克谢耶夫脸上那流露出的难以掩饰的惊愕,尼古拉几乎是吼着说了出来。他深深呼吸,道:“德国人那里的顾虑,我去替你解决。你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用尽全部力量剿灭这些红色布尔什维克叛贼!”(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永远的f4u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近两天订阅量愈发走低啊,这还是在推荐周...大家有能力的话就请多支持一下作者吧.....u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560章 惊雷(6)
. .
寒风凛冽,海波摇荡,一条游艇在马达的突突声中向前方快速行驶,距离对岸已不足数千米之遥。由珍贵杉木所铺成的甲板上,几名背负步枪的近卫军士兵仍在大口喘着粗气,对于他们而言,之前的战斗几乎是在地狱门前走了一个来回。
“皇后殿下,前方就是喀朗施塔得基地了。”俄国少校谢尔盖抹了一把自己脸上混杂着尘土的汗水,对客舱中的皇后亚历山德拉说道,“为了防止德国人在这里发起登陆攻势,喀朗施塔得不仅拥有包括数十门360度旋转射界的大口径岸炮在内的完备工事,更有第18要塞团的2400余名官兵常年驻扎,叛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攻下这座岛屿堡垒。皇后和公主殿下们可以在这里安然避难,等到圣彼得堡的局势平定之后再行返回。”
亚历山德拉艰难点了点头,一直紧绷着的容颜上终于流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她看向眼前的军官,话语中也多出了几分对下层人物罕见的温和:“少校,罗曼诺夫皇室不会忘记你今天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勇敢和忠诚。等到陛下夺回首都,至少都会给你一个勋爵出身的贵族封侯!而你手下的士兵们,也同样会得到丰厚的赏赐,我罗曼诺夫皇室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功之人。”
听得皇后的话语,少校那原本沉郁冰凉的心中终于又恢复了几分热度。在历时三个小时的突围战斗中,他手下的士兵一部分被工人武装力量歼灭,更多的则是在涌动怒吼的人潮里投诚缴械。成为了革命队伍的一员。毕竟在眼见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恪尽职守的觉悟;更遑论这些造反者是他们的同胞。这些士兵在作战意志上便较抵抗外敌时先天弱了一筹。作为基层军官,少校很清楚那些中途缴械的士兵们的心态:咱家昧着良心向起义人群开火、并抵抗了这么长时间,就已经是够对得起罗曼诺夫政府发的薪水了,现在要让自己为了这点钱就给政府豁出性命,那却是想也别想!
在起义军队刚刚涌上首都街头之前,少校手中还有近500号人可用,然而等到他们艰难突围至城市的西部边缘之时,跟在少校后方士兵的已经不足一个排的规模。形势紧迫的众人再也不顾上礼仪。就这么七手八脚的将尊贵的皇后和公主们从铁皮战车中拉了出来,并立即发动停泊在岸边的皇家游艇逃之夭夭。若非这十不存一的巨大减员,这条排水量不过40吨的游艇要想装下所有的士兵也真不是易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海上狂飙,位于芬兰湾中的喀琅施塔得基地终于在望;而相比于已经变成了革命堡垒的圣彼得堡,这座孤悬海外的军港无疑是当前她们在避难时的最理想的世外桃源了。
眼见目标在即,亚历山德拉不禁走进起居室内,开始进行一番细致的梳妆。在之前的逃亡旅程中,她和四个女儿一道被迫挤在战车中那满是油污的狭小舱室内,早已尽失皇家的仪容风范;此次登陆进港,免不了要对当地的卫戍军官进行一番抚慰。决不能再有失天家的体面。而少校则没有再继续呆在船舱内,他走到了甲板上。开始静静打量这座自己从没有来过的基地港口。
建筑绵延,灯塔高耸。海面上漂浮着淡淡的流冰,吊臂林立的码头上却几乎没有任何货物——除了战争的影响之外,波罗的海大部水域在冬季中的封冻,也是制约俄国航运的最主要因素。一艘巡逻艇已经出现在了距离自己不远处的海面中,并开始用灯光信号引领游艇向港口深处驶去。由于游艇上原本的配置人员俱在,因此在这一情况下还没有出什么纰漏。过不多时,一片烟囱峭立、火炮伸出的战舰出现在游艇上众人的眼中:包括常备排水量18500吨、装备8门305毫米主炮的留里克号战列巡洋舰、1.32万吨的光荣号前无畏舰、和2艘1.2万吨的巴扬级装甲巡洋舰在内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整齐停泊在港口之内,其威严肃整的阵容,让人仿佛回到了俄国海军雄踞世界第三位的20世纪初。
然而经过一场对日战争的惨败、和英德两国开启无畏舰时代这两次历史性变革之后,俄国海军的实力在短短一年半之内就从巅峰直跌谷底,并沦落到了在主力舰领域连衰弱的奥斯曼帝国都不如的凄惨地步。虽然勒着裤腰带的俄国杜马在1910年推出了大刀阔斧的海军复兴计划,在连续两年间将4艘甘古特级和3艘玛利亚皇后级超无畏舰推上了船台,但由于本国重工业基底远较英德甚至奥匈来得薄弱,这些庞然巨兽到现在都只是堪堪完成了舰体的建造工程,距离真正的竣工至少也还要两年的功夫(历史上俄国的甘古特级造了5年半才完工)!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海军只用一支由前无畏舰组成的分舰队,就将这支缺乏进取精神的俄国舰队压得始终连门都不敢出。水兵们守着战舰在港口中生锈,心中的不甘愤懑实在是难以形容。而随着前线陆军败报的不断传来,始终困守港内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官兵的士气更是一落千丈;几乎所有人都对当前的战争前景不抱任何希望,并将与同盟国和谈视作当前俄国走出泥潭的唯一出路。
“皇后殿下,喀琅施塔得的守军好像是在列队欢迎我们!”当少校看到码头上那一片黑压压的整齐人影的时候,心中不禁骤然一喜,随即跑回船舱内向亚历山德拉禀告说道。梳妆停当的亚历山德拉闻言也是眼前一亮,嘴角边露出了自逃亡以来的第一丝笑容。她轻轻点了点头,将几个女儿都叫到了身旁,目光流转间,已然又重新恢复了此前那举国掌中的雍容和威严。
十几分钟后,游艇终于在徐徐减速中停靠上了喀琅施塔得的泊位点。一块宽阔的登陆木板被搭建起来,亚历山德拉带着女儿们和一队险死还生的近卫军登上了海岸。放眼所及,大量手持步枪的要塞卫队和海军水兵密密麻麻的列队站立,少说都有上千之众;一名身着海军校官服饰的大胡子男子正站在队列正前方,遥遥等待着亚历山德拉的到来。
“本人留里克号舰长拉兹沃佐夫上校,代表波罗的海舰队全体海员和喀琅施塔得卫戍士兵,恭迎皇后殿下及公主们的到来。”当亚历山德拉一行走到跟前之际,大胡子男子向其行了一个军礼,满脸微笑的说道,“发生在圣彼得堡的动乱我已经得知了。相比于动荡不安的首都,这里足可保证皇后殿下的绝对安全。”
“上校,圣彼得堡发生暴乱,孤家不得已只能到此暂行避难。你今天对罗曼诺夫所表现的忠诚,又怎么会不被陛下看在眼里?……”亚历山德拉用平静的语气开口,将自己刚才许诺给近卫军少校的画饼,又翻了数倍的向面前之人亮了出来。她顿了顿,而后又道:“孤家在来的路途中,看到有大量战舰都停泊在港口内;请上校组织起一支卫戍守军,并用战舰掩护他们登陆圣彼得堡平定叛乱……”说到这里,亚历山德拉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道:“上校,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安德烈上将和参谋长伊万少将呢?他们怎么都没有来迎接孤家?”
“打倒沙皇统治!无产阶级革命万岁!”一声极为突兀的呐喊蓦地在寒风中响起。拉兹沃佐夫耸了耸肩,而后缓缓从大衣口袋中摸出一支手枪抵在亚历山德拉面前,道:“皇后殿下,情况就是您所见到的这样。安德烈和伊万两位将军妄图镇压革命,已经被我们所拿下。我很遗憾地通知皇后您,喀琅施塔得港和波罗的海舰队已经起义,您被革命逮捕了!当然了,我刚才的承诺依旧有效,您和家人们的人身安全,在革命审判之前都能得到绝对的保全。”
伴随着拉兹沃佐夫的掏枪动作,周围的上千名士兵在瞬间便齐刷刷地将步枪平端至肩前:那无数闪耀着寒光的幽黑枪口,让每一个身处其瞄准之下的人都感到一阵锥心彻骨的恐惧。亚历山德拉瞳孔睁大,脸庞煞白,淡红的薄唇翕动了几下,随即身体便像是失去了全部力气一样一跤坐倒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耳畔传来女儿们崩溃似的哭泣声,浑浑噩噩的她都恍然未觉;自己落在了革命者的手里,之后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灾难性的命运?
拉兹沃佐夫微微抬头,将目光投向后方的那队近卫军士兵;为首的少校苦笑一声,将手中的枪支扔到了十几米外的空地上,并缓缓举起了双手。现在时运比人强,此前一直护送亚历山德拉的少校也不再做无谓的抵抗了。在扔下手枪的那一刻,少校谢尔盖的心中忽然有一丝重担卸去的解脱:自己不再为这个女人卖命,似乎才更合自己的本心吧?(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igna、西辰、潇湘夜雨异乡客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as1121a的大额度打赏~~
今天关闭一次重新点开浏览器后,之前点娘显示被锁定的账号又能用了....o(╯□╰)o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561章 风不止
. .
风雪渐止,云层消散,一轮灿烂的红日出现在中天,将温暖和煦的光芒洒向柏林的每一寸空间。{顶}点{小}说 3w.恢弘肃穆的夏洛腾堡宫中,帝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青石小径上大步前行着,当他砰的一声推开皇帝书房的大门时,一张脸上已经满是和他平日里的沉稳风格大相径庭的激动神色。
“陛下,外交部刚刚收到来自俄国战争委员会的直接电报,他们希望和德意志进行和谈,立即结束当前的东欧战事!”霍尔维格快速向前几步,将手中的电报直接往威廉书桌上一拍;其清癯的容颜写满了狂喜之意,竟是再也不顾得平日里所恪守的君臣礼仪了。他语速迅疾,喷溅的唾沫星子几乎直接飞到了威廉的脸前:“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已经被革命者占领,此刻已有超过1万名士兵站到了布尔什维克一边;皇后远想逃到喀琅施塔得避难,却在上岸时便连同女儿们被起义的要塞守军和波罗的海舰队水兵直接逮捕!大量俄国内阁高官在这场圣彼得堡的风暴中被革命者抓获,整个政府运作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陷入了瘫痪的状态。”
“什么?小阿莉克丝表妹竟然落入了那帮革命党人的手中?”威廉双眸陡然睁大,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神色。过了片刻,他眼中露出些许明悟的了然,喃喃道:“原来如此,这就不奇怪了。小尼基所深爱的表妹、连同他的好几个女儿都被革命党人所掌控,他必然是会以解救自己的家人,并镇压国内叛乱作为当前的第一要务。他可真是欧洲贵族王室中数得着的好丈夫。”
狂喜之下的霍尔维格。根本没有心思去理会欧洲王室间的这一从维多利亚女王传下来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亲戚关系;他微微一顿之后。继续以前所未见的振奋语气对威廉直面说道:“除了圣彼得堡和喀琅施塔得这两处核心地区之外。包括莫斯科、哈尔科夫等十几座工业重镇,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和起义;数以万计的工人裹挟着市民,对政府大楼、军营、仓库等要害区域发起了占领行动。就连在一些农村当中,也出现了俄国农民纵火抢掠地主的动乱情况。这一次的俄国革命烈焰,绝对有望比1905年的那一次还要燃烧得更加猛烈!俄国人发来的这封电报,我几乎都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急迫之意: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就是我们尽情开出加码的时候了!”说到这里,霍尔维格已经是满面红光。其心中所奔涌的强烈激动,使他忍不住紧紧握起了自己枯瘦的双拳。
自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德国就隐隐陷入了法俄两国所组成的东西包围圈。而在十几年后,高速崛起的德国更是被英国这个欧洲最大的搅屎棍给盯上,自此陷入了被三个大国合围的绝对不利局面。为了扭转颓势,德**政各界无不都绞尽脑汁:从推动俄国东进满洲,到提尔皮茨的风险舰队理论,甚至连威廉本人都亲自出马,在比约克岛和尼古拉签署了一个未能生效的皇帝间的契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何让德国摆脱被合围的战略窘境。从二十多年前起就是每一位普鲁士人所殚精竭虑、却又始终不得其领的难题。
然而在今日,笼罩在整个帝国上空已有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之久的阴霾。终于在普鲁士利剑的作用下被彻底驱散,迎来了最光辉灿烂的未来。曾经令整个欧洲都闻风丧胆的压路机,如今却在国内革命的澎湃烈焰之下被迫向德意志求和:而以当前德军在战场上所取得的巨大优势为谈判核心的话,己方所能得到的收获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光凭德军当前所占领的大片东欧领土,就足以保证德国在战后成为无可撼动的欧洲霸主,彻底冲破战前那个协约国垒砌在德意志周围的钢铁牢笼;就更遑论英法军队,能否抵挡得住结束东线战争之后的德奥大军,所集结全师在西线发起的山崩地裂般的攻击了!
“现在还远没有到与俄国人真正议和的时候。”一个清朗磁厚的声音忽然在房门处响起。霍尔维格转头看去,只见一名绶带华服的英挺青年缓步走了进来,秀逸如昔的容颜上满是微笑和坚决。清英向面前的首相微微行了一礼,道:“贝特曼阁下,东方有一句古话,只有肯放长线的渔夫才能吊起更大的鱼。相比于此刻接受尼古拉叔叔的和平提议,将东线战争适当的再进行一段时间,或许会更有利于我德意志在之后的谈判桌上所获得的收益。”
听得这番话语,霍尔维格思绪飞转,过不多时,他眼中的激动狂喜之意便渐渐消退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如从前的冷静和清明。作为这个帝国的第一官僚,霍尔维格的政治头脑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那一撮的存在,当他心中那过于激动的情绪被平复下去之后,当即便迅速剖析出了眼前的时局。
为了平息国内的革命动乱,沙皇必然会将大量军队调回后方;而如此一来,俄军前线那原本就一片糜烂的战局必然将变得更加不堪。如果德军趁此机会继续向前推进,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更将凭借攫取到手中的海量土地,在今后的谈判当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种欲擒故纵的放长线策略,都是一笔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值的稳赚不赔的收益。
除此之外,清英心中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念头,那就是借此机会与俄国革命党人里应外合,彻底掀翻尼古拉二世的统治,并同随后执政的布尔什维克政权签订和平条约。不过这却不是清英遵循历史的守旧观念在作祟,而是当前最符合德国利益的决定。
当前,由自己暗中布局超过十年、并一手推助的俄国革命已经势如燎原;布尔什维克党人正在如历史上一样飞速瓦解着沙皇政权的腐朽统治,并在一片火焰和废墟中宣告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在这种情况下,清英已经很难判定尼古拉二世能否再像1905年那样躲过一劫。如果德国选择就此停手,和尼古拉二世政府达成停战协定,而尼古拉本人却在随后的革命浪潮中被推翻了该怎么办?尽管清英有十成十的把握笃信随后建国的布尔什维克会照单全认,但这样一来所获得的收益,也必定不如趁火打劫将自己的远方表叔搞下台去来得有利。
而选择继续进攻就不一样了。一旦沙皇政权在内外夹攻下宣告崩溃,那么新生且脆弱的布尔什维克,必将比享国已久的罗曼诺夫还要无法违拗柏林的意志。德国完全可以在谈判桌上恣意索求,而根本不用顾及对方这个阶级敌人的态度和脸色。更为关键的是,这个从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全新政权,根本没有延续了360多年国祚的罗曼诺夫皇朝的那种深入人心的号召性和积威性,不可能做到号令这个同样民族复杂、且反抗势力层出不穷的庞然国度:而这不仅给了俄国分裂的前提,更为清英之前所预想的俄国内战局面提供了完美的可行条件!
即便是布尔什维克拥有将欧陆列强中最薄弱的帝俄建设成为世界两极之一的恐怖潜力,那也是在他们完成国家一统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的事情了。倘若他们始终处在内战不断的分裂状态,那么这一局面也同样是不可能实现的蜃景梦幻。更何况,夺取了东欧原属于俄国的大片沃土、且军力经济科技力量都已臻顶点的德意志,难道还会惧怕一个从废墟上白手起家的农业国么?等到苏维埃政权呱呱坠地之日起,整个欧洲就只会有一个国家的声音!
1...216217218219220...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