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血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河边草
.全部章节





将血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质问
. .
“熬过这个寒冬,明年春天的时候,会有粮食食盐等物运到草原,有了这些,我想,各部的部民不会挨饿,草原上有很多马群,派出你们的勇士,扑捉一些,补充各部战马,而且,还可以和河南地那边交易,那里的马场都还空着。.
图撒合欣喜的点着头,草原上的部族,只要不挨饿受冻,很快就能强大起来,而且,去年的战争确实让克烈部损失了很多战士,但说起来,并没有他形容的那么凄惨。
西克烈部正在迅速的恢复元气,因为诸部联盟在草原的名声已经传开,在去年秋天的时候,很多北方的部族渐渐南移,并已经派人到克烈部,表示愿意归附于他们。
所以,在未来的几年当中,这些部族很快就能融入到克烈部当中,还有,克烈部分得的草场很大,完全可以让更多的牧民在其中放牧。
也就是说,克烈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缺少放牧的草原。
如果今年部族不用为食物担心的话,羊群很快会增多,马匹在草原上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只要用心寻找,总能捉到成群的野马,驯服它们,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
“多谢您的慷慨,克烈部的勇士一定愿意跟随在您的战旗之下,为您作战的。”
赵石点了点头,这才看向不鲁黑台,沉声道:“鞑靼诸部这次派你来到这里,也是有着这样的请求吗?”
不鲁黑台犹豫了一下,才以手抚胸,恭敬的道:“各部在去年的战争中,失去了很多年轻的战士,这个冬天同样难熬,但大汗让我转告于您,各部对去年的收获还算满意,他们愿意跟随英明的您去作战。”
“但……去年作战的时候,有汉人劫掠他们的部落。有一些不好的流言在草原上传播,许多部族战士并无法分辨,大秦和其他汉人的区别所在,所以,大汗想,各部需要一些安抚,来证明当初的盟约……”
不等他说完。赵石已经打断了他,严厉的道:“你是想说。鞑靼人中间,有人想要和汉人断绝来往,是这样吗?”
不鲁黑台身子抖了一下,他是鞑靼人中有名的勇士,无惧于任何敌人,在当年鞑靼人还处于战乱之中的时候,就曾带领着部族战士,去剿灭那些在草原上犯下累累恶行的金国人……
但面对天神使者的职责和恼怒的时候,他心中还是升起了一丝恐惧。
他立即站起身。弯下腰惶恐的道:“请您平息怒火,不鲁黑台保证,他的话语中没有任何那样的意思,只是有些人难以分辨汉人……所以……”
赵石再次打断了他的话,冷笑道:“鞑靼人难道如此善忘吗?他们不记得恩情和收获,只记得伤痛和仇恨吗?那样的话,会让我非常失望。”
对于鞑靼人的姿态。和对克烈部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鞑靼人的大汗,是他的妻侄,而且,他帮助鞑靼人重新统合在了一起,鞑靼人也离着大秦最近。
这样一个部族。必须牢牢控制在手中,而随着大秦的强盛,鞑靼人也无法摆脱这种控制,就像他们无法摆脱金国人的控制一样,所以,赵石对他们无需客气,而且。大秦的封赏早已颁下,只是还未到达草原而已……
在这之前,赵石觉得有必要警告他们,他们应该对大秦保持怎样的敬畏。
不鲁黑台脸上的红光迅速在消退,赵石在草原上用很多的鲜血铸就了威名,从头到尾,鞑靼人都是见证者。
要说克烈部还可以保持着些的话,他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当这样的质问传回草原的时候,整个鞑靼草原都会在质问中颤抖。
因为鞑靼人不会忘记额拉姆河北边的那片红色草原上发生的一切,更不会忘记卡勒部是怎么消失在草原上的。
旁观的图撒合嘴唇蠕动着,但在那让人无力的威严之下,他最终选择了沉默,而且,他也不知道怎么来平息这位尊贵的人的怒火。
赵幽燕一直在静静的听着,心中却叹为观止,他去过草原,也跟这些胡人一路南来,知道这些家伙的野性是多么的难以驯服……
但在这里,他们却像羔羊一样顺从恭敬,他好像明白了一些道理,对待这些草原胡人,需要强硬一些。
赵石的声音重新响起,这次却和缓了很多,“回去告诉不颜惜班,如果他还当自己是鞑靼人的大汗的话,就让那些忘恩负义者明白,所谓的流言与背叛无异,而当鞑靼人不再记得恩情的时候,我将收回给予他们的一切,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不鲁黑台深深垂下头,道:“您的话,就是天神的意志,没有人能违抗于您,请您放心,鞑靼人对您的忠诚不会有任何东西能够动摇。”
赵石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坐下吧,不鲁黑台万户,鞑靼人要明白,也许,克烈部,蔑儿乞人,还有其他帮助大秦攻打西夏的部族可以要求一些什么,只要不过份,我都会满足他们,但鞑靼人和乃蛮人,没有这个权力。”
“大秦能够赐予你们的,你们便会得到,不能轻易赐予的,如果还要凭着这些借口,来要求什么,一定会得到惩罚。”
“当然,大秦和金国不同,你们不是大秦的奴仆,大秦也会给予你们尊重,但当大秦需要你们派出战士的时候,你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反复无常的人,不值得信任,这句草原谚语,今天我便送给鞑靼人,我希望,鞑靼各部是值得大秦信任的。”
不鲁黑台满面羞惭的回到座位坐下,他想,这次来到大秦都城,好像来错了,他们的目的和克烈部等都一样,但显然,天神的使者对鞑靼各部的表现并不满意,看来,鞑靼人的地位,需要更多敌人的鲜血来证明才行。
至于克烈部,蔑儿乞人得到的优待,天神的使者已经说的很明白,他也无法来反驳什么……
其实冬天来临大汗想要派人出来的时候,阿勒察薛坛就曾阻止过,之前不论是鞑靼诸部的统合之战,还是与乃蛮人的战争,其实都是在为鞑靼人自己厮杀征战。
而他们在其中得到的好处,已经太多太多,去年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为大秦作战,只这一场战事,过后便去要求得到更多,会让鞑靼人背负坏的名声。
但大汗还是固执的派出了使者,大汗的理由听上去其实也很有道理,因为他说,他在大秦呆过很长一段日子,大秦每次征战之后,都会对将领们有所赏赐,为什么鞑靼人不能得到这些呢?
而且,确实有着流言在草原上传播,需要大秦的犒赏来平息流言。
不过显然,阿勒察薛坛不愧智者之名,他所说的话很准确,方才他所受到的羞辱以及那些严厉的指责便证明了这一点。
这时,说完一番话的赵石举起酒杯,脸上终于露出笑容道:“其实能够在长安见到草原来的兄弟,我很高兴,但我们说了这么多,却还未曾为我们去年的胜利干一杯,这真的很不合适,所以,来,为能将那些该死的党项人消灭干净,干了这一杯。”
“相信我,大秦不会亏待他的朋友,更不会让朋友的鲜血白流,只要我们的盟约牢固,那么就没有人能够战胜我们……”
酒水顺着喉咙,进入肚囊,火辣辣的,却很对这些厮杀汉的胃口。
听了赵石的话,不鲁黑台也微微安下了心,一杯酒下肚,随即便像很多草原汉子一样,抛开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心里感慨着,大秦的酒真是好东西,如果明年汉人商人再来的话,要多买一些。
一旦喝惯汉人的酒,再喝奶酒,总觉得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实际上,随着汉人商人的增多,现在在鞑靼草原,来自汉地的美酒已经不是那么罕见了,但总归还是贵族们才能肆意享用,普通的牧民想换一坛,并不容易。
其实无论美酒,还是茶叶,丝绸等物,在草原上都是昂贵的代名词,即便是不鲁黑台这个万户,也无法一年到头享用这些奢侈品。
不过来到大秦都城成安,才发现,这些东西并非那么珍贵,普通的汉人百姓,就能时常享受这些,不得不让这些草原汉子们感慨,汉地真的很富庶。
但赵石并未放过不鲁黑台,放下酒杯,便再次问道:“康清郡王府那里去了吗?”
不鲁黑台赶紧回道:“还没有,而且……路途太遥远,我们无法带许多礼物过来,大汗的意思是,明年春天的时候,再送上礼物……”
.全部章节




将血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努力
. .
草原人就是这么实在,赵石也早有预料,随即便道:“不颜惜班在长安呆了那么久,我真不知他到底学到了些什么。.“
“过后,就明天吧,我会让琴其海挑些礼物,你陪她一起去康清郡王府,面见康清郡王,那是大秦真正的贵族,不要怠慢。”
不鲁黑台也麻木了,只能点着脑袋,“是,谨遵您的命令。”
这时,图撒合有些扭捏的开了口,“我的父亲,您的安达,让图撒合问您,大秦是不是也能与克烈部结成姻亲,如果可以的话,请您帮我的大儿子,挑选一位身份尊贵的新娘。”
赵石微微笑着,摇了摇头道:“在这里,能为你的儿子挑选新娘的人只有一位,那就是大秦皇帝陛下,如果能得到他的准许,你便能在皇室以及其他贵族中间,找到联姻的对象,但最好是,把你的儿子带到这里来……”
“大秦皇帝陛下是无比宽容和仁慈的,他不会强迫为他效劳的人,盲目的嫁出自己的女儿,你也看到了,长安是多么的繁华富庶,谁又愿意将女儿远嫁到草原上,忍受风寒之苦呢?”
“所以,如果想娶一位新娘回去,那么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就像不颜惜班汗亲自到长安来迎娶新娘一样。”
图撒合为难的点着头,在草原上,贵族们的婚姻其实很简单,当年他挑选新娘就是去到一个强大的部落,表达出联姻的意图。
然后,部落贵族们会举行一场篝火盛会,让适龄的少女们展露他们的身姿歌喉,任由他来挑选中意的女人。
当他挑中之后,便定下约定,等到他觉得已经成为真正的男人之后,会骑着马,带着礼物去到那个部族,就能带着妻子回去克烈部了。
汉人显然不太一样。但到底哪里不一样,他可说不上来。
在这件事上,他很慎重,因为在草原上,一旦求亲被拒,便相当于羞辱,很可能引发两个部族的争斗。
他可不想。为自己儿子的婚事,引发这样一个汉人大国的仇视。尤其是现在克烈部很需要帮助的时候。
他努力的告诉自己,这不是懦弱,而是身为部族首领的职责所在,长生天的子孙,要学会尊重自己的朋友,尤其是这个朋友还很强大……
“您知道,图撒合第一次来到这里,并不明白汉人的礼节和风俗,在这件事上他需要您的指点。”
赵石点头道:“这是好事。联姻总是能够稳固盟约的最好办法,我想,大秦皇帝陛下能够做出英明的决断,当然,你们也一定要学会尊重汉人的风俗习惯,不要让嫁到草原的汉人女子受到委屈。”
“那样的话,我想就算在草原上。也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羞辱,只能用鲜血来洗刷,不要将好事弄成坏事,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忠告。”
图撒合笑着点头道:“这个请您放心,我的长子,有很大可能继承克烈部的汗位。他的妻子,将来也很可能是克烈部的可敦,就算我的长子不能继承汗位,将来也必定是一个部落的首领……”
“他是个强壮而又聪明的小家伙,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妻子受委屈的。”
赵石笑道:“图撒合,我相信你的话比金子都真切,但跟我说这些没有任何用处。你要让皇帝陛下以及新娘的父亲觉得,将女儿嫁给你的儿子,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才能促成这场联姻,你明白吗?”
图撒合其实很不明白,到底该怎么取悦大秦皇帝陛下以及新娘的父亲,但他此时无法再说其他什么了,他想,也许过后可以找自己的妹妹商量一下,应该能得到她的帮助才对……
之后赵石一边跟他们饮酒,一边问道:“乃蛮人以及蔑儿乞人的使者也来了吧?”
不鲁黑台点头,但无论是乃蛮人还是蔑儿乞人,跟鞑靼人的关系都不很融洽,即使已经在天神的注视下,成为了盟友,但曾经的仇恨,并不那么容易消弭。
其实,鞑靼人的存在,简直就是蒙古人天生的盟友,在另一个时空当中,鞑靼人确实也在没有任何反抗的情形之下,便投靠了成吉思汗。
但如今嘛,他们却和曾经的敌人结成了同盟,这对于直爽的草原部族来说,真的很具有讽刺意味。
所以不鲁黑台的话语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轻蔑,“他们来到这里,是请求大秦给予恩赐的,鲁乌尔阿拔很想成为乃蛮人的大汗,至于蔑儿乞人,则想得到更多。”
图撒合对蔑儿乞人和乃蛮人同样没有任何好感,因为克烈部一直以来都在和他们作战,仇恨比鞑靼人还要深上许多,这个时候也插话道:“我看他们最想得到的,是大秦的承认,赐下金刀银铠,在盟约中写上他们的名字吧?”
之后,图撒合转头注视赵石道:“蔑儿乞人在东北草原上,从来都有着无信的名声,您应该警惕他们,不能同意这样荒诞的要求。”
赵石收敛了笑容,正色道:“蔑儿乞人曾在我的战旗下作战,他们派出了自己能派出的所有战士,向我表达了足够的忠诚,并用党项人的鲜血,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要求,大秦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图撒合有些愤怒,但在赵石面前,他不敢表露出来,只是闷声道:“您会后悔的,蔑儿乞人从来就是草原上的秃鹫,哪里有腐肉,他们就冲向哪里,跟他们成为盟友,总要小心背后射来的箭矢。”
赵石笑道:“我知道蒙古诸部跟蔑儿乞人是世仇,就像大秦和西夏人一样,但图撒合啊,你在未来的某一天,将成为克烈部的汗王,你应该学会一些东西了,一个强大的部落,从来不会让仇恨蒙蔽了双眼……”
“东北的那位成吉思汗,好像就很能明白这一点,你瞧,现在他的麾下,不但有蔑儿乞人,而且有着许多塔塔尔人在效力,你应该知道,蔑儿乞人曾抢走他的妻子,塔塔尔人更曾毒死他的父亲。”
“但现在,他放下了这些仇恨,容许这些部族生活在东北草原,并为他作战,你看,他现在是多么的强大?”
图撒合有着自己的执拗,而且,他本来就没多少心机,所以他还在反驳,“看着吧,当铁木真遇到困厄的时候,最先离开他的人,一定就是这些跟他有着仇恨的家伙。”
对于这样像孩童一样幼稚的话语,赵石不屑于反驳,他只是轻描淡写的道:“当你遇到困厄的时候,你会发现,离开你的人会非常多,真正的朋友并没有几个。”
说到这里,他笑着举杯道:“我想说的是,希望我们成为真正的兄弟,而不是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便各自逃生的背义之人。”
实际上,蔑儿乞人会得到一定的补偿,但不会有太多的进展,草原格局已经稳定了下来,无论是鞑靼诸部,还是乃蛮人部族,或者是克烈部,都占据了广阔的草原,有着各自的势力范围。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各部应该已经稳定了下来,有着盟约的约束,中部草原上的纷争,也平息了下来。
这样的话,蔑儿乞人只能在各部的北方游荡,即便得到一些南边的草原,也无法动摇这三个部族的地位。
换句话说,他们来晚了,付出再多,也只能屈居于这三个部族之下,游离于盟约之外了,赵石本身对如今草原的格局也很满意,并不打算打破它们。
蔑儿乞人不够强大,他们早已在和蒙古诸部的战争中衰弱了下来,而且现在还处于分裂之中,尤其是,他们在草原上的名声并不好,与各部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间隙。
也许有一天,大秦需要这样一个部族来牵制乃蛮人或者克烈部,但绝对不会是现在,而如果等到蒙古诸部被驱赶,甚至是被击溃,消灭,那么草原上又将有一番动荡。
东北方向广阔的草原,也许那个时候,才是蔑儿乞人的机会,谁知道呢,当大秦统一中原,而蒙古诸部还没冲出牢笼的话,他们将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挤压,就像西夏,到时不定蒙古诸部的强大的威慑之下,就那么降了也说不定。
当然,这些过于遥远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赵石能想到这个,只因为他对蒙古诸部充满了警惕的缘故罢了。
实际上,从这一番谈话中也可以看出,草原上的格局趋于稳定,而各部都在为自己的地位而做着努力。
而蒙古人的内乱,也给了他们一个安静的休养生息的环境,这个时候,蒙古人断然不会轻易开启战端,而且,相信他们也不太容易从南边金国那里将目光收回来,从新望向广阔的西方。
.全部章节




将血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邀约
. .
两个草原大汉在晋国公府喝的大醉,索性,赵石便留他们一晚,毕竟,琴其海和达达儿真一定有很多话要问他们。.
赵幽燕身有军务,所以要回去理藩院,辞去之前,终于忍不住试探道:“大帅,河东各部枕戈待旦久矣,连种怀玉那厮都有些按捺不住了,今年是不是。。。。。。。”
赵石则答非所问的道:“张佩官是不是已经到任了?”
赵幽燕摇了摇头,“末将走的时候,还未等到张将军来到河东的消息,可能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吧?”
赵石点了点头,“你回去之后,给张将军传话,让他约束众将,勤练兵甲,耐心等待朝廷旨意,河东向乃兵家重地,不可有半点闪失。”
这就是变相的说,今年河东各部可能没有临战的机会,赵幽燕不由有些失望,不过他还是咬了咬牙道:“大帅,金国那边,蒙古人连年寇边,金人已经撑不了多久了,如今各处纷乱无比,不如趁机进兵,收复河北。。。。。。。。”
赵石皱了皱眉,随即便问道:“这是谁的意思,是张钰的,还是种怀玉也这么想?”
赵幽燕吓了一跳,赶紧道:“请大帅恕罪,只是末将一家之言,与两位将军无涉。”
说起来,两人还是亲戚,按辈分算,赵幽燕比赵石还要高上一辈,但如今在赵石麾下日久,早已将辈分什么的抛之于九霄云外了,对着大帅。他是真心敬畏。
赵石想了想,这恐怕不是什么一家之言。就算张钰,种怀玉两人不这么想。河东许多军中将领可能也都有这么点意思。
说起来,自成武二年用兵河东,河东各部除了随赵石北上草原的骑兵之外,便少有战事了。
张峰聚率兵加入伐夏战事,抽调的是河东王览部和大同守军一部,其他各部,多数不曾稍动。
也就是说,一大部分河东精锐,至今已经歇了三年。伐夏战事结束,这些已经养精蓄锐三年的军中将领,有这样的心思并不奇怪。
赵石征战多年,对将领们的心思清楚的很,也非常理解,领兵之人,若只想着坐享太平安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那么。这样的人也算不得什么将军了,领兵上阵,多数要吃败仗。。。。。。
但今年很可能发生的战事,河东这边动兵的可能不大。如今的河北,可非是以后什么天子守国门的河北直隶。
从唐时起到现在,那里很大一部分都是汉家边地。屯兵之所在,如今河北最富庶的地方。正在大秦叛将李任权的势力范围之内。
实际上,就算朝廷有意用河东兵马进军河北。赵石也会阻拦下来,在他的谋算当中,这里很大一部分是留给蒙古人的诱饵。
蒙古人之前的内乱,已经表明了汉人在蒙古人中的地位,赵石其实很想瞧瞧,当蒙古人中间的汉人越来越多,蒙古诸部堕落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当然,这样的考量他不会跟任何人提起,阻止河东诸部挥兵河北的理由太多了,不用把这个也加入进去。
再者,当初决定伐夏的时候,他跟杜山虎也有过承诺,其中之一便是将来东边一旦动兵,河东诸部不会去抢河中军的功劳。
至于杜猛林有没有那么好的胃口,将河北吞下去,赵石也不去多管,不过现在看来,杜山虎势单力孤,没有河东,以及河洛的配合,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去碰河北的吧?
其实不论这些,杜山虎用兵向来沉稳有余,进取稍显不足,没有特殊原因,想来最多夺下太行隘口,为出兵河北做些准备罢了。
“如何用兵,朝廷自有主张,这等军国重务,种怀玉,张钰都能进言,其他人,没资格议论此等军国大事,像你们这等边军将领,说话尤其要慎重,回去之后,自省己身,不要跟其他人等胡说八道,再要让我听见这等胡言乱语,免了你的官,让你回京守城门去。”
赵幽燕呲了呲牙,不敢再说什么,径自告辞,出了晋国公府,回理藩院值守去了。
大年初四,晋国公府依旧热闹,到了初五,虽然没什么人再上门,但雪花一样的请柬飞入晋国公府中。
其中大部分都是邀约晋国公府女眷赴宴,宫中的,长安各个王府,郡王府,国公府,朝中重臣府邸,可见,晋国公府在京师中的地位又涨了一截,皇室的邀约多了起来,这也证明晋国公府主人的爵衔到了。。。。。。
这些府邸邀请晋国公赵石到府赴宴有些不妥,便转向了晋国公府的女眷,但要说其情有多殷切,也是扯淡,多数都出于同为长安显爵的礼仪罢了。
皇室们有着自己的矜持和骄傲,虽然这些府邸的主人大多没有多少实权,但皇家的脸面却不能不要,所以一直以来,这些京师皇室,对臣下的态度都是不远不近,晋国公府也不会有什么例外。
1...625626627628629...7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