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血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河边草
(三更,厚颜求点月票帮着阿草冲入百名之内吧,当然了,不愿给也就算了,毕竟断更了那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有希望的话,阿草这个月也能拼一下月票,如果月票太少,阿草也就趁早不在这个上面抱有希望了。
评论区太冷清,阿草于是到了别处,看了一些盗版书的评论,呵呵,挺有意思的,比起点这里的书评区要热闹的多,阿草没露面,怎么说也是自己写的书,不能过去支持盗版是不是,呵呵。)
.全部章节





将血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霹雳
. .
晚间,余晖犹在。.
秦军大营中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投炮,这个时候,李元康已经不在城头,毕竟年老体弱,不堪征战劳苦了。
但城头上还是有许多人在观看秦军大营,在此时此刻,望着秦军大营中迅速成型的攻城利器,各个都是头皮发麻。
如此多的投炮,他们一生都不曾见过,也不知秦人从哪里找来的木头,竟然能短短一日间,制造这么多的投炮出来,想象一下这些投炮同时发难时的景象,所有人都是心惊胆战……
还好还好,投炮所用的石材也需工夫寻找打磨,再有,秦人所制投炮虽多,但看上去远不如自家大军所拥有的投炮那般威武,射程想来也要近上许多,高度能不能上了城墙都是两说着。
想到这个,许多人才略略安心下来。
确实,秦军的投炮比起他们初次出现在河中时要矮小的多,但只要在近处观瞧,就会发现,这种投炮跟那时有了许多的不同。
其中许多的部件,已经换成了钢铁,投臂上密密麻麻缠绕的都是铁质丝线,比起当初的粗糙,已完全换了一个模样,而基座以及主要支架,则几乎完全是钢铁铸造,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个,投炮变得更加矮小精致,但重量上反而比当初的那些要轻上许多。
这样一来,不但安装方便,而且,移动起来,也要快速的多的多,而其射程。已经远达一千三百余步了。其最大的优点之一。是不易损毁。
而这,已经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武器的巅峰产品了,在秦军大营中矗立的,是一座座十足的战场凶器,可以说,在技艺上,已经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应有的范畴。
这里面有着大将军赵石的推动。但他所起的作用并不算大,实际上,在国武监优厚的饷银,以及略微成系统的管理和学习,以及十足的礼遇尊重之下,国武监匠作科无论生员还是教授,都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一直被儒学压制,并称之为奇技淫巧,玩物丧志的工匠之学,在大秦战争脚步逐步加速的今日。已经在国武监这样的地方站稳了脚跟。
越来越多技艺精湛的工匠被招入其中,规模一扩再扩。如今俨然已经成为堪比步兵科骑兵科之类大科,从辎重科中彻底脱离了出来,单独成为国武监中一门不可轻视的学问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着,匠作科生员或者教授走出国武监,会顺利的进入工部为官,甚至重回匠作监也能成为不大不小的官吏的缘故。
自大将军赵石创立国武监至今,十余载过去,国武监一直在一点点的变化着,直至今日,匠作科终于拿出了他们最好的创作,第一次大规模用于战争当中,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还待战争来检验。
而其能拿出如此多的成果出来,显然也得到了大秦朝廷的全力支持,也只能说,战争,果然是技术进步的最大动力。
实际上,国武监的这些变化,多是在赵石离开国武监之后产生的,不得不说,如今的国武监祭酒齐子平功不可没,或许齐子平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这无疑是一个开明的人,也有着才干。
但赵石对其的不满,也不能说错,当国武监这样的地方开始弥漫儒学气息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其实只有一个,变得如同世上多数的儒学学院一般,只将处世为官之学,舍弃其他所谓俗务。
这样的地方不会产生能征善战的将军,也不会再出现什么匠作科,只会出现一些官僚政客,甚或是这个时代的哲学家而已。
话扯的有些远了,回到当前。
这些投炮,也只是国武监匠作科的作品之一,一辆辆的骡车趁着天色昏黄之际,陆续来到立下的投炮旁边,卸下车上的物什,一个个硕大的圆球,陆续堆积在投炮旁边,接着便是一些木桶,里面装的是火油。
随着天色黑下来,秦军大营点起了火把,灯火通明中,工匠依旧在赶制出更多的投炮,又过了些时候,秦军大营才渐渐安静下来,火把逐次熄灭,除了借着月色,能隐约看到那林立的影子之外,便再无其他了。
西夏人因得了将令,除了戒备之外,并无多少异动。
等到月上中天,大将军赵石召集众将来到中军,随即,便在众将簇拥之下,来到大军前营,打开寨门,悄然到了深深的沟壕之前。
赵石瞅了瞅天色,环视诸将,看着他们疑惑的神情,笑了一声,指着前方道:“今晚,便是破敌之日,诸位将军看着便是。”
“传令,可以开始了。”
随着他的命令,很快,秦军大营中陆续燃起火把,从灵州城头望去,就像一条火龙,将一列列投炮照了个清清楚楚。
吱扭扭令人牙酸的声响响做一片,灵州城头先就乱了,传令呼喊声清晰可闻,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根本不用校准射程,投炮被拉伸到极限的投臂,在传令声中,猛然扬起,在秦军将领,以及西夏人目瞪口呆之中,顿时间,无数黑乎乎的东西升上夜空,越过看似遥远的距离,带着瘆人的呼啸声落在灵州城内,西夏营寨当中,木桶碎裂的声音响成一片,立时便是一股油料的味道弥漫在起来。
“是火油,是火油……小心……”
突然到来的战争,即便是久经沙场的老卒,这个时候也有了难言的恐惧,西夏人的大营一下便沸腾了起来,惨叫声,呼喊声,将领的传令声,战马的嘶鸣声,混杂在一起,成为了今晚战争的序曲。
秦军自然不会停止,接着又是两拨投射,将秦军所携带的火油尽数投入到西夏人的营地之内,而灵州城,更是重点照顾的对象,在灵州城对面,也是投炮聚集最多的所在。
不过,秦军携带的火油毕竟有限,这些,已经是陆续积攒下来的所有家当了。
“小心些,小心些,听令之后再点火。”
这样的声音,几乎响遍每一处投炮所在的位置,那些大小不一,看似轻巧,实在有些沉重的浑圆石球被在工匠们声嘶力竭的叮咛声中,被放入投臂顶端的投勺之内。
“点火,点火,小心,小心。”
石球外露的引线随即被点燃,在咝咝声中,许多人几乎同时大吼,“放,放,放……”
随着投臂猛然伸直,夜空当中,出现了今晚至今最壮观的一幕,无数火花在空中飘过,划出美丽的弧线,灿烂的好像一颗颗落入人间的流星……
许多人仰起头,看着这一幕,震撼难言。
但随即,所有人便都陷入了恐惧当中……
越是美丽的东西,带来的往往都是残酷的结果,当这些石球落下,有的未曾到地面,就已经发出轰然巨响,在空中炸开,有的,则落在地面,干脆碎裂开来,有的在滚动中将引线压灭,悄无声息的躺在了那里。
但更多的则是在将及地面的位置炸开,轰隆隆的声响连成一片,地动山摇,炸飞的石块在西夏人中间肆虐,将遇到的一切,洞穿,撕裂,灵州城内的房屋,被震的坍塌无数,而西夏人大营中的帐篷,则像玩具般被掀非,撕碎。
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在这种好像雷霆霹雳般的巨响声中,一团团火光猛然绽放,离的近些的人,立即便是粉身碎骨,离的远了,也被震的口鼻喷血,摇晃倒地。
最可怕的一幕终于出现了,巨响声中,火光四射,瞬间便点燃了秦军投下的火油,夜色之下,西夏人的营地以及灵州城内,顿时燃起一片片大火,被波及的人们,在火光中惨叫跑动翻滚,然后扭曲着倒下。
即便是制造了这一切的秦人,也被这一幕吓的不轻,地面一阵剧烈的抖动,耳朵中满是轰隆隆的回响,就像一个发了疯的天神,正是肆意的宣泄着自己的愤怒,这已经不是人间,而是地狱,是的,秦军将地狱带到了人间。
秦军大营中一阵骚动,身经百战的士卒,在这样彷如天威临世的威能面前,也是瑟瑟发抖,心中充满了恐惧。
还好,大将军赵石对于这些都早有准备,军令早已传至军中各部,将领们虽然也是脸色苍白,感觉着地面的震动,一个个恐惧非常,但还是尽职的开始安抚麾下士卒。
(三更,厚颜求点月票帮着阿草冲入百名之内吧,当然了,不愿给也就算了,毕竟断更了那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有希望的话,阿草这个月也能拼一下月票,如果月票太少,阿草也就趁早不在这个上面抱有希望了。
评论区太冷清,阿草于是到了别处,看了一些盗版书的评论,呵呵,挺有意思的,比起点这里的书评区要热闹的多,阿草没露面,怎么说也是自己写的书,不能过去支持盗版是不是,呵呵。)
.全部章节




将血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战果
. .
(首先,感谢天捶同志的打赏,其次,要向大家道个歉,今天阿草终于找到比较详细的西夏地图了,以往都是古代地图和现代地图对照来看的,太麻烦了,所以在地理上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地方,就像现在,阿草把横山的位置弄错了,不过写到现在,想改也不容易,只能将错就错了。.)
大火熊熊,火光照耀四野,天地间亮如白昼。
灵州古城,和火焰和烟雾中若隐若现,成为战场之上最大号的一支火炬,熊熊燃烧,已然成为一片火海。
灵州乃无论是在唐时,还是在西夏立国之后,都乃西北有数的大城,最盛时,有民近十万户。
而今,城内也有百姓五万户上下,其中,大多为党项贵戚之家眷,驻守灵州至今的翔庆军,其实如同党项贵戚之私兵,其间充斥着党项贵族,与大秦长安的羽林军相仿。
当大军汇集于灵州,汉人青壮,多被招入军中,成为民夫仆役,其余老弱,被驱逐出城,为来到灵州的各路大军腾出安营之地,听着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实际上,其间惨事,无法一一尽述。
战争,对于百姓来说,从来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这些身处党项羌人统治之下的汉人来说,更是如此,散于四野的老弱,即便逃过灵州大火,也多数不可能熬得过这个严冬了。
也许,在秦军平定了西夏之后。会对西北百姓进行必要的安抚,但对于如今正处于战争状态的秦军来说,他们必定不会在战胜灵州大敌之后。将收拢百姓作为第一要务,他们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趁势进兵,绝对不会有第二个选择。
如今,灵州城内,火光蒸腾,烟气直上云霄。已然宛若地狱一般,本来,西北多风沙。房屋皆乃土石构造,烧的不会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但要知道。大军聚集于此。少不得粮草辎重等物,在西夏人想来,哪里会有比灵州城内更好的存放粮草的地方。
于是,灵州城四城,粮草堆积如山,从各处运来的粮草,堆放在灵州城内,再从灵州城内分发到城外各部。
等到大火烧起来。很快便波及到了这些粮草,根本来不及灭火。也不可能灭得了,于是,灵州城内的大火一发不可收拾,比城外营寨内少的还要旺上三分。
水火无情,火舌在灵州城内肆意伸展着躯体,将一切能够接触的东西,卷入其中,化为灰烬。
此时,在火头还没有到达的地方,也就是灵州北面两个城门处,西夏人已经挤作一团,人喊马嘶,军兵,将领在相互推搡,仆役在和主人相互厮打谩骂。
贵族华丽的马车,在这里一串串的堵着,根本出不了城,以往趾高气扬的党项老爷们,挪动着笨重的身躯,声嘶力竭的喝骂着前方的人群,但他们的权威,在持续了足有一个多时辰的巨响,以及随后的灵州大火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可笑和微不足道。
无论是军兵,民夫还是各部将校,早已被这一连串的突变吓破了肝胆,都在急着想要离开这地狱一般的灵州城。
毫无意外的,很快,人群就暴躁了起来,军兵们抽出腰刀,开始狂乱的砍杀一切阻挡自己逃生道路的家伙,贵族们也趁机令马夫驾车强闯,在生死面前,人性的丑恶总是要露出的多一些。
于是,灵州南城城门处,陷入了彻底的混乱之中。
就在这个时候,马蹄声大作,一队骑士冒烟突火而来,根本不在意城门处的混乱,在为首的将领的命令之下,甚至马速都没有减慢,选了一个城门,就冲了上来。
骑士的战刀毫不犹豫的挥舞而下,一个个人栽倒在地,或被战马撞飞,一个贵族模样的家伙还在马车上挥舞着双手,大喊着什么,骑士侧身而过,一颗人头猛的飞起,一腔鲜血喷的老高,无头的尸体晃了晃,才从马车上掉下来。
这些精锐的西夏骑兵,在毫无顾忌的情形之下,很快清理出了通道,然后护着神情依旧恍惚的国相大人,冲出了灵州城。
而在他们身后,已经散开的人群猛的发出一阵呼喊,除了少数幸运一些的,趁机冲出城门之外,其他人几乎顷刻之间,就将南城城门甬道堵的死死的。
当南城最大的一处粮仓,被火点燃之后,再想逃出灵州,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了。。。。。。。。。
实际上,这一晚,能够出得灵州的,除了翔庆军守卫南城城墙的一部,以及随后零散逃出灵州城的幸存者之外,再没有人能够离开了。
当晚,翔庆军大部以及其他人等,总共军民近二十万众,皆殁于大火之中,此后数十年间,灵州彻底废弃,即便百年之后,灵州的残垣断壁之间,白骨依旧随处可见。
相比闭塞的灵州城,城外的西夏兵马要好一些,当那一声声巨响连绵响起,城外的西夏大军便已经有了崩溃的迹象。
大火一起,火舌向北席卷而来,这个时候,再英明的将领,也无法再阻止麾下士卒们逃生的了,一些西夏军兵成建制的开始向后溃散。
因为风头,以及各处营寨壁垒林立的缘故,大部分军兵根本不可能跑得过席卷而来的大火,这是一场赛跑,是和大火的赛跑,跑不过的人便要葬身火海,跑的快的便能逃出生天。。。。。。。
此时,从天空望下去,在火光的照耀之下,黑压压漫山遍野皆为西夏兵卒狂奔的身影,他们丢盔卸甲,扔下一切能够扔下的东西,爬上或者合力推倒拦在路上的寨墙,越过沟壕,向北疯狂逃窜。
在这样的溃逃之中,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建制也早已混乱不堪,西夏军兵将校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打算再回到战场上,阻挡秦人之后的追击,他们只想在大火过来之前,逃得性命。
试图收拢他们的将领,被疯狂的士卒撕成碎片,阻挡在前面的同袍,向拦路的石头一般,被人推倒,随后无数双大脚践踏而上。
这样的一场战争,无疑是秦军伤亡最轻的一战,但也可以称得上是最惨烈的一战。
此战,嘉宁军司几近全军覆没,六千白马镇燕军司骑兵,以及四千铁鹞子,西夏最精锐的骑军,一箭未放,甚至没有冲锋的机会,便全军覆没于此战当中,其他各部精锐,也在那声声巨响中被撕碎,幸存之人也葬身于随后的大火之中。
可以说,在此战当中,除远在东边的左厢军司之外,西夏各部精锐在灵州之战中,被一扫而空。
这并不值得奇怪,西夏各部精锐,皆在阵前,被秦军的雷震子一片片的掀翻,然后阵前的油料,粮食,帐篷,甚或是衣物,壁垒,都成了大火的燃料,他们没有任何逃跑的机会,反而是阵后那些战力较弱的西夏各部,能够在寻找到逃得性命的契机。
秦军大寨之前,零零散散的躺满了尸体,那是自觉逃生无望的西夏人冲出营寨,向秦军发起进攻,但他们越不过宽宽的沟壕,成片的被秦军射倒在大寨之前,相当于屠杀。
战果无疑是辉煌的,但秦军也无奈的发现,待得天明,大火却是越烧越旺,根本无法进行直接追击。
赵石索性令大军退后数里,因为大军所在之处,离得火场太近,燥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几乎让人难以忍受,只能退后安营修整。
李驰勋,郭猛两人带领着骑军却没有得闲,只能远远先绕开火场,东去数十里,才又转向北方,追逐残敌。。。。。。。。。。
实际上,秦军在此战中除了战胜对手之外,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好处。
秦军最缺的粮草,以及灵州城内党项贵族们积聚的财富,都在大火中被烧成了灰烬,秦军上下,只能望火兴叹。
也许是收获不多,也许是这场大胜来的太过震撼,也许是听了火场中西夏人半宿的惨叫,让人有些不适,战后的秦军大营很是安静,丝毫没有大胜敌军之后的喜悦。
而此战的战果,也难坏了大军中军文书以及参军们,他们知道,无论是现在,还是大火熄灭之后,都不会得到西夏人准确的伤亡数字了,所以,他们在商量了一番之后,来到大将军赵石面前,请大帅定夺。
此时赵石也只是将手一挥,干脆的道了一句。
“中路大军克灵州,大捷。”
这就是秦军伐夏中路军灵州一战的战报,于大秦兵部入档保存,也是之后许多历史学家们看到的唯一关于灵州一战的真实史料。
而其他的,则都是民间传闻,这一战的功勋是如此之著,但存记资料又是如此之少,许多人猜测,让许多对西秦伐夏之战感兴趣的人很是挠头,不过也是猜测,因灵州一战杀戮过重,被当时的大秦朝廷压了下来,即便是领兵的冠军大将军赵石自己,估计也不欲宣扬,才会有了这样的结果。
.全部章节




将血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白昼
. .
一个时辰,灵州城下的秦军击溃云集灵州的西夏大军只用了一个时辰……
当然,这不足以开历史之先河,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奇迹,但灵州之战,必将在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毋庸置疑。.
因为这一战有着太多重要的意义。
其中头一个便是,自此,灵州之后,将不会再有能够有力阻挡秦军步伐的存在了,聚集在灵州的西夏大军,几乎便是如今西夏从灵州到兴庆这一路上,全部的有生力量了。
这也意味着,不管右路军那里和西夏左厢军司打成什么样子,也都不关乎大局了,因为中路军这里已经有了决定性的胜利,一旦中路军兵临兴庆,立国数百年的西夏,也就亡了……
也就是说,大秦伐夏之战,取得了他们想要的战果,不论左厢军司如何挣扎,在京师兴庆落入秦人之手后,他们只能被称作孤臣孽子,军心涣散之下,还能坚持多久,就要看他们的胆量和运气罢了。
当然,扫平西北的战争,也许将持续多年,但和正规的战争已然不同,可以想见的,不久之后,残余的西夏军伍,将逐渐变成乱匪,在秦人地方军队的围追堵截之下,挣扎求存……
是的,将不再有什么正面大军决战,那个时候,只有剿匪的战事了。
当然,说这个,还有些为时过早。不过。当灵州西夏大军崩溃。这便已经是这场宏大战争的必然走向。
秦人一战灭夏,将使大秦在将要到来的中原之战中,占据最有利的优势,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大秦,将能全力进军中原。
二来,此战,秦人头一次大规模的在战争之中运用了火器,记住。大规模几个字一定要记住,火器的运用,并非秦人独创,无论后周,还是南唐,此时都有着火器的雏形,甚至于,他们早早便走在了大秦的前面。
比如说,后周为应对金国铁骑时,数十年前。便有名为霹雳弹的东西运用在战场之上,据说。声如霹雳,故而名之,实际上,和秦军用于灵州之战的雷震子,在描述上是十分之相像的。
而国武监秘制之雷震子,也便是参考后周的霹雳弹而来,至于他们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此乃两国重要的军机机密,定然不会相互交流什么。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是霹雳弹,还是雷震子,皆为最原始的火炮无疑,由机械推动,投射而出,介于冷兵器和火器之间,一种必然会向真正的火炮过渡的战场利器……
又比如,南唐早已用于水战或是步兵决战的突火枪,比之后周和大秦,他们明显走在了另外一条道路上,其实当初赵石只听个名字,便知道这是最原始的火枪,,只是没有见到实物,所以没法确认罢了。
不过,即便没见过原物,而南唐困守江东,想来那个什么突火枪,无论射程还是威力,也都无法跟最初的火枪相提并论,甚至于,赵石不认为,这个突火枪能够在近距离上射穿铁甲,这样的原始枪械,在威力上也必然无法跟此时发展到了极致的弓弩相比。
不管怎么说,秦人运用火器的时间上,是无法跟后周,南唐相比的,但因为种种原因,无论是南唐,还是后周,都没有将火器再进一步,也没有任何大规模运用火器的先例和征兆……
当然,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比如说不得后周南唐朝廷重视,比如说威力不如人意,已经放弃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甚或是,随着一些技艺精湛的工匠去世,因为陋习之故,手艺没有传下来,等等等等。
所以,秦人在这个上面后来居上,开了一次先河。
1...599600601602603...7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