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河边草
遗憾的是,归义王这几年开始带兵打高地,他派去的人手,总见不到什么重要的人,不然如果走通了那边的路数,再到秦人的蜀中,也就方便了,真金白银还不得滚滚而来?
范五也时常感叹生不逢时,若是早开窍一些,也不至于带着兄弟们在这边境凶险之地做掖着脑袋过活的买卖,不定就能随着归义王他老人家创出一番事业出来呢。
这不,安生日子还没过几天,南边就传过来消息,秦人又有了动静,这一次,恐怕比几年前那场战事,来的还要惨烈一些。
今时不同往日,范五爷的消息,可要灵通的太多太多了,西北各路豪杰,都要给范五爷一个面子,一些消息,根本不用自己派人打探了。
范五爷只听了两次这样的消息,就毫不犹豫的带着自己的人马,又钻了多次保他们平安无事的山窝子,同时也在祈祷着,这一次两国交战,不要弄的天翻地覆的,让他们这些小鱼小虾遭了池鱼之殃才好……
但他就算再聪明谨慎,这一次也不会想到,麻烦很快就找上了门儿。
(求月票,求赞。)
.全部章节
将血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山匪(二)
. .
“西夏不成了啊。.。”
范五放下酒肉,有点晃神。
马老六向来粗疏,头都没抬,就嘟囔道:“怎么不成,还不是和当年一个样子,什么好东西,都紧着那些王八蛋来,吃糠咽菜的都是咱们这些小卒。。”
“也就是哥哥领着咱们跳出来了,不然的话,就算不被秦狗砍了脑袋,也早晚被那些党项狗弄死。”
范五呵呵笑了两声,抹了抹大胡子,“老六,你还没看出来?你说说,这两年山下的寨子都没了,那些贵族老爷们都带着人马缩进了城里面,外面除了咱们这些孤魂野鬼,还哪里看得见个人影?”
“这次秦人一旦杀过来,我看啊,就那些没个当兵样子的家伙,能守得住?这天,要变了啊。。”
“哥哥就是想的多,秦狗来的又走,走了又来,也不是头一次了,当年咱们兄弟随哥哥守寨子的时候,还不就是这般?”
范五摇了摇头,灌了口酒,“不一样了,不一样了,你也别老是秦狗秦狗的叫着,咱们都是汉人,秦人也是汉人,要我说,这地方被秦人占了,总好过被那些党项老爷们占着强。。”
马老六呵呵笑着点头,在党项人治下的西北汉人,谁又能没点怨恨?
“哥哥说的是,只是当年叫习惯了,一直改不了口,不过话说回来啊。哥哥,咱们之所以能在这里吃肉喝酒。还不是多亏了那些党项老爷们大方?也就是哥哥不让咱们动弹,不然的话,换回些刀枪弓箭来,招揽人马,不定就比当年的四爷差了。”
范五哈哈一笑,“四爷是英雄豪杰,咱们可不成,能过下去就算。还真要找人拼命怎的?四爷是秦人那边出身,听说跟秦人边军,都有着交情,而且,与秦人那位赵大将军,情同手足,咱们哪能跟他老人家比?”
“刀枪多了。人也多了,就容易出事,现在多好,还能在这里喝酒吃肉,瞧着热闹,不用过那随时随地刀头舔血的勾当。知足吧,兄弟。”
“俺知足,俺知足,跟着哥哥,才有了这些年的快活。有什么不知足的,但咱们这些人也就算了。哥哥可是豪杰,总不能这么埋没了才对。”
“什么英雄豪杰,在咱们这里,只有两种人,活人和死人,荣华富贵,想也别想,有一口吃的,偶尔还能沾一沾女人,就是福气,想那么多,死的就快,没看山那边的那几个浑人,把兄弟都带到死路上去了?”
两兄弟一边喝着酒,一边谈笑,到也不虞寂寞,粗野鲁直的话语中,总能透出点道理出来,西北边民,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生活了几百年,好像从不曾变过。
说话间,外面突然乱了起来,尖锐的哨子声,接连响起。
说话的两个人,同时愣了愣,马老六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碰翻了酒桌,手里还拿着一根骨头棒子,看上去有些滑稽。
但范五可没一点笑的意思,随之站起身来,到底当过兵,脸上神色还有着沉稳,并不慌乱,手却已经按在了刀柄之上,眼中也带了杀气。
不过不等两人出去,单薄的木门一下就被撞了开来,一个汉子一下钻了进来,“不好了,走风了。”
这时马老六已经扔下了骨头棒子,抽出了腰刀,上去就是一脚,将人踢了开来,回头跟范五就吼了一句,“哥哥,我先出去瞧瞧。。。”
人到了外面,刚想吼两嗓子,让外面的手下人等都聚起来迎敌,但只看了一眼,脑袋就嗡的一声,人也像是被施了定身法术一般,像钉子一样站了那里。
这一处不大不小的营地当中,尖叫惊呼之声四起,已经乱的不成样子,而导致这一切的,是四周冒出来的密密麻麻的身影。
他们寂静无声的站在那里,身上浅红色的衣装,看上去很是刺眼,但他们手中的刀枪,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点点寒光。
他们就静静的站在那里,好像一根根木头桩子,却将营地围了个结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夏日的阳光,也不再能带来温暖,看着这些像鬼魅般出现的人影,谁都会觉着背后寒气直冒。。。
“是。。是。。秦狗。。”
马老六强壮的身子晃了晃,手里的刀子握的死紧,却没有升起哪怕半点上前拼命的勇气出来,能在山林之间,行走如飞的双腿,好像灌了铅一样,麻酥酥的,怎么也挪动不了一步
这么多的秦兵,他当年守寨子的时候,也是不曾见过的。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肩头上,落上了一只粗糙的大手,范五的声音传入耳朵,好像一下给他强壮的身躯中注入了活力,根本没听清对方说的什么,就回身一把将范五拉住,重又推进了门内。
“哥哥先躲着,我带人护着你。。。咱们冲出去。。”
语无伦次之间,说着自己都有点不相信的话,但勇气这东西却已经有了。
山匪终于猬集在了一处,西北边民,从不缺亡命之徒,而聚集在这里的,正是西北边民中最勇悍的那一群人。
他们老老小小,聚在一起,在镇定下来之后,竟是很快形成了一个阵型,显然,这些人中,多数都出自西北边寨,甚至,他们还弄出了一些盾牌,挡在外面,后面还有弓箭手,在等待在厮杀的到来。
“还有些样子嘛。。”
秦人特有的腔调,在山林间回荡,“谁是范五,站出来说话。”
年轻的声音,年轻的面庞,却一身的锋锐之气,看着说话之人的服饰,范五和他的那些老兄弟就都知道,这回麻烦了,来的是个秦人六品校尉。
按照他们了解的秦军军制,这样的人,可以带数百秦军精锐,如果是普通兵卒的话,他们应该能带上千八百人,看这些秦军的样子就知道不好惹,定然是秦军西北精锐无疑,这样的兵卒,一旦接战,恐怕一个人就能顶五个人用,就他们这些人,一个照面,就得躺下一半。。。
“我就是范五。”范五毫不犹豫的排开众人,并推开马老六等人的拉拽,走了出来。
“将军竟然知道小人贱名,真让小人荣幸之至,不过,咱们这些人,只是在这儿讨口饭吃,将军何必跟咱们这些小人物为难?”
那年轻人看了他两眼,冷冷便道:“走,跟咱们回去,我们将军要见你,奉劝一句,别让咱们难做,提着你的脑袋回去,咱们也有点不好交代。”
“好,那我范五就跟将军走一趟,但我这些兄弟。。。”
“扔下刀枪,跟咱们一起走,别弄什么幺蛾子,屠了你们,也不费咱们多少手脚。”
“哥哥,跟他们拼了,”
“拼什么拼,脑袋掉了还能长出来怎的?”
“那。就这么。”
“去,叫兄弟们都把刀子扔了,既然人家找上门来了,咱们的活路就只能在别处。。。这样也好,省得整日提心吊胆的过活。”
在范五的压制之下,山匪们咒骂着,将刀剑纷纷扔下,被涌上来的秦军用绳子连成一串,像牛羊般驱赶着,弄出了山坳。
当然,这样的情形在山林平地间,连番上演,一些被秦军俘获,一些则被秦军铲除,为此,秦军的脚步也放缓了一些。
。
西夏人所建之萧关,乃依唐时石峡关旧址而成,于柔狼山东南,依山带水,险峻之处,不下于秦汉萧关古城。
内外城墙环绕,中间洼地开阔处,为演兵,居住之所在,正正扼住丝绸古道之要津。
关外荒草如剑,林木稀疏,遍寻其间,时而能见白骨森森,残刀断剑,其中,汉人,党项人,吐蕃人以及西北各族在此处相互厮杀,殁于此处者,不知凡几。。
即便是盛夏之时,太阳当空,也掩不住这里的阴森气息。。。
秦军先锋,在离关十树里处扎营,埋锅造饭,烟气直上云霄,也代表着,这场伐夏之战,终于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萧关最高处的烽火台,已经燃起了烽火,向其他各处,传递着遇敌的消息,黑黑的烟气,形成一根粗粗的柱子,在西北的夏风中微微摇摆,随着隐隐的号角声传来,天地之间,肃杀之气大作。
秦人的斥候已经来到萧关之前,来回驰骋,探查着萧关左近。
第二日,秦军大军云集,好像潮水一般往萧关关前漫了过来
来到关前,天色已经不早,秦军再次扎下联营。
近晚,赵石率众将出营,来到关前不远处,望着城头稀疏的战旗,西夏军兵奔走于关上的仓皇身影,赵石嘴角翘起,露出一些笑意。
那些匪类说的不错,西夏人驻守萧关的人马并不多。
(求月票,求赞。)
.全部章节
将血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破关
. .
秦军攻萧关,并没有太过出奇的地方,既没有使人诈关,西夏人这里也没有不战而逃。.。。
秦军只是在关前列开军阵,殿前司禁军各部连番上前,强攻关城。
萧关守军,可谓是骤然接敌,其中因由,之前已经说过,并不需重做细述,西夏守军慌乱在所难免,但在守将率领之下,死守不出,仗着关城险要,跟秦军激战不休。
但终是人少力薄,萧关要隘,最盛时有西夏守军三万,又可与会州遥相呼应,秦人北来,多数都会阻于此处,待得各大军司准备停当,也就没什么战机可乘了。
但到得如今,萧关上的守军也只剩下了五千余人,加上征百姓成军,也不过尽万人而已,疏于操练,守备懈怠之处,也自不必多说什么。
第一日,萧关第一道城墙便几易其手,还是秦军殿前司禁军所部战力不足,才被西夏守军拼死赶下了城头,不然的话,换了猛虎武胜军,或者那些蛮族兵马,也许萧关已经被破了也说不准。
实际上,这也是赵石故意为之,过了萧关,不论会州,韦州,灵州,都是西夏大城,攻城之战,在所难免,作为主力的殿前司禁军,怎么都不可能总在后面偷闲,早早见一下阵仗,也能让殿前司禁军士卒多些磨练。
其实,还是那句老话。军中精锐都是打出来的,没有上过战阵的军兵。操练再勤,装备再是精良,也脱不了新兵的范畴。
这一天的战事,就能看的出来,殿前司禁军各部战力参差不齐,后劲也是不足,配合起来,也显生疏。搁在大同太原这样的雄城之前,这样的人马,别说十万,就算是二十万,三十万,也别想正面夺下那等坚城要塞。
一天的战事结束,殿前司禁军的各部将领也都羞惭不已。几次攻上城头,却莫名其妙的就都退了下来,犯下的其实都是新兵常犯的错误。
赵石并没有疾言厉色的训斥于众人,但殿前司禁军众将心里也不好受。。
尤其是汉中宣抚使郭猛,回到自家军中,更是暴跳如雷。将手下的几个领兵官骂的狗血淋头,率兵攻城的是他一个内侄,当下还吃了他二十军棍,若非赵石没开口说些什么,不然的话。恐怕有人脑袋也不会留在脖子上面了。
实际上,殿前司各部领兵将领。也都晓得自家不足之处,但十余万大军面前,各部轮番上前攻城,伤亡不多,却没打出个样子来,大帅还在后面看着,这么一来,人人皆觉脸上无光。
而且,攻下萧关,可是实打实的军中第一功,眼瞅着就这么在手边溜走,哪个心中不觉得窝火儿?
尤其是这些将领多数都是凭着军功升迁上来的,看着手下军兵的窝囊样子,那火气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第二日攻城,都憋着劲想要上前,但此时,赵石却以张峰聚所率猛虎武胜军为攻城主力。
猛虎武胜军,几乎便是大将军赵石的亲军,而其成军的传统,向来是有进无退,大军之前,更不可能给自家大帅丢脸。
猛虎武胜军一旦上前,萧关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猛虎武胜军将士前赴后继,一个浪头过去,城头上便已经站满了秦军士卒,在如狼似虎的秦军精锐面前,西夏守军根本没有抵抗之力,被秦军杀的抱头鼠窜。
不到半个时辰,城头便飘扬起猛虎武胜军战旗,萧关外城城破,守军退守第二道城墙。
张峰聚意犹未尽,派了人到赵石面前请战,要一鼓作气,破了萧关,却为赵石所阻。
接着又是殿前司禁军上前,殿前司禁军各部将领明白,这并非大帅要将功劳都给了自家嫡系,而是在告诉他们以及麾下士卒,军中精锐到底应该是何模样。
在各部将领喝骂声中,殿前司禁军上下士气就不用提了,第二道城墙,比外城还要高大坚固几分,但在殿前司禁军强攻之下,竟是连一个时辰都没撑到,便被击破,守军退往内城。。
到了这个时候,十余万秦军已经将萧关紧紧围住,会州方向一直没有动静,等待会州援军的西夏守军再无任何战意。
本来,赵石还打算让蜀中蛮兵,也上前战上一场,看一看这些蜀中蛮兵到底有何出奇之处,是不是真如想象般,可为攻城之劲旅。
但被肆意蹂躏的西夏守军,却再没给他这个机会。
激战两日,西夏守军已不足两千,若是野战,早已溃不成军了,但守成被围,根本没有逃走的机会,又接连迎战,投降的机会都没寻出来。
战事间歇当中,守军佐将王珩仓促说服了几个军中官佐,杀守将庚成,打开内城城门,降于秦军。
至此,萧关一战也便落下了帷幕。
战事并没有多么惨烈,战后,清点伤亡,秦军上下,死伤七百余人,杀伤五千余众,俘获两千余人。
这一战也没什么好说的,在十五万大军北进之中,这只能算是一场小打小闹的战事,而且,伤亡有些多了。。。
当然,若是在当年,能在伤亡如此轻微之下,攻破萧关,应该算得上是大功一件,但如今嘛,西夏没落之景象,随处可见,萧关重镇就这么丢了,攻下来的人没觉着有什么自豪之处,估摸着西夏人丢了此处,也不会有多惋惜。。
随即,赵石令郭猛率一万兵马,转攻会州。
实际上,之后等郭猛率军到会州,根本没费一兵一卒,便占了会州城,因为会州守将,以及会州官吏,皆已逃走一空,只留下了一地仓皇之百姓罢了。
当年庆阳镇军顿并会州城下,与吐蕃兵马合兵一处,屡攻不下,然到了如今,却是如此一番模样,宁不让人心生感慨。。。本来郭猛还觉着力有不足,但得了会州之后,才觉得,大帅实是英明无比,当然,若非他与大帅有着故旧之情,这样一场功劳,也落不到他郭某的头上才对。
在这个时候,青铜峡天险已经失去了任何的意义,随后,郭猛留五千人马与会州降卒守城,自己则回转萧关,追着大军足迹,往韦州方向而来。
不过郭猛如何,只说攻下萧关,按照赵石习惯,尽斩党项一族将领,关中百姓,凡党项人,或与党项人有涉者,尽杀之。
没费多少工夫,便留下两千殿前司禁军驻守于此,大军启行北向,不远处,便为西夏西寿军司故地。
之所以称之为故地,因西寿军司乃西夏当年立国时十二大军司中首先废弃的一个军司,当年秦军伐夏,虽然惨败,但伐夏之初,却还是占着优势的,也正是那一役,与左厢军司诸部不合的西寿军司覆灭于萧关之内。
后因种种事故,西寿军司并未得以重建,其实,是以萧关守军,代替了西寿军司的位置,但不设军司,也是萧关守军日益消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粮草辎重,借不能与各大军司相比,在地位上,也差了老远,到了今天,秦军北来,两日之内,萧关已经失守告破,可以说,祸根早种于多年之前了。
大军所过之处,屡屡能见军营城寨的遗迹,多为当年西寿军司所留,如今却已荒草遍布,阴森森的,连野兽都很少现踪于其间。
沿着唐时古道,大军滚滚向前,不一日,已临近韦州重镇
而这个时候,左路吐蕃兵马在归义王李匪率领之下,已经兵围凉州,吐蕃兵来的太快,来到凉州,却是将根本没来得及有什么反应的右厢军司主力,整个围困在了凉州城内。
凉州重镇,乃西夏西南第一坚城,而西凉古城,屹立于瀚海大漠之间,也已愈有千年,历经风雨依旧不曾倒下,这里,也乃西北兵家必争之所在。
千多年间,西北各族战士,都曾在此城之下,流淌过热血,奋勇厮杀,而近几百年来,争夺此处最烈的,还属党项人,吐蕃人,汉人以及回鹘人。
不过,最终党项人势盛,吐蕃,汉人渐渐绝迹于此,党项羌人又降甘州回鹘各部,终是将这一西北重地牢牢握在了手中。
南制西秦,西屏吐蕃,北控西域,让西夏西南,整个有了支撑之处,一百多年来,再不曾易手他人
李匪率十余万大军兵围西凉,和秦军不同的是,吐蕃兵几乎是一路劫掠而来,当大军围住西凉古城,周围已经再没有西夏人城寨之踪迹,只剩下了这一座千年古城孤零零的伫立在那里,凄凉而无助。
(求月票,求赞,阿草要换约了,还不知详细内容,不过,这个时候换约,阿草也只能苦笑了,这本书写到现在,其实也快要到结尾的时候了,再换个新约,得到的好处应该有限,嗯,看看吧,还不知合约的具体内容,相信应该比之前的合约好才对,当然,这是个喜事,呵呵。)
.全部章节
将血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右厢
. .
是的,吐蕃人来的太快了。.
麻哈罗,黑牦牛部最强大,也是最残暴的勇士,更是如今黑牦牛部的主人,在和吐蕃低地的战争当中,这位高地勇士不知亲手砍下了多少低地部族战士的头颅,但却也是第一位,亲手杀死了家里供奉的僧侣,向低地太阳之子献上诚意的大部首领。
这位高地勇士身上一半儿流淌着吐蕃最尊贵的血脉,另外一半的血,却来自于最低贱的奴隶 ”“小说章节更新最快 。
他凭借着ziji的勇猛,得到了父亲的赏识,但在他的父亲一怒之下,鞭死了ziji的母亲之后的那一晚,持刀杀死了ziji的父亲,并率部攻打ziji的兄弟,将几个兄弟的头颅一一砍了下来。
接着,他用强硬的手段统一了黑牦牛部,并使之成为吐蕃高地最强大的部落之一。
在和低地的战争当中,高地各部损伤都极为惨重,黒牦牛部也不例外。
战争jinhang到这个shihou,勇猛但并不愚蠢的麻哈罗终于意识到,低地人得到汉人的支持之后,高地人再也无法看到胜利之神的微笑了。
于是,他主动和白牦牛部等高地大部的一些年轻勇士联合了起来,在高地jinhang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清洗,将那些老朽而又贪婪的老东西都送去了地狱。
这之后的事情,之前yijing说过,便不在此处赘述了。
等到归义王的使者,来到高地诸部,要求高地诸部出兵。帮助汉人作战的shihou。很多人都不愿派出部落的勇士。为汉人作战。
他们还无法忘却这几年战争中流下的鲜血,而且,他们根深蒂固的认为,汉人并不值得他们尊敬,向汉人称臣,yijing让他们备受屈辱,再派勇士为汉人作战?这样的转变,即便再温和的部落首领。也觉得难以接受。
但麻哈罗不管这些,低地的太阳之子,可不就是个汉人吗?
他率领着那些从前被高地人认为和野蛮低贱的奴隶yiyang的低地部族,每次都杀的高地联军丢盔卸甲,给那样的英雄效力,又有shime值得迟疑的呢?
自小便与奴隶混迹在一起的他,与其他高地贵族的想法截然不同,他不认为奴隶天生卑微,他觉得高地人的勇气和荣耀,都正渐渐消失在呢喃的佛徒念经声中。对于许多贵族,征战之前。要祈求佛祖保佑,带着代表慈悲的佛像或者念珠去战斗的行为更是嗤之以鼻。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高地贵族中的异类。
在各部贵族商议当中,他便离开回到了ziji的部落,召集各部战士,几天之后,将部落交给长子,ziji便带着八千黒牦牛部年轻健壮的战士,来到了太阳之子的战旗之下。
他直言不讳的告诉太阳之子,低地各部的王者,他,高地黑牦牛部的首领,麻哈罗,希望能在太阳之子的战旗之下作战,并nenggou建立下ziji的荣耀和功勋。
几年的战争,让初次见面的他们,对于对方都不陌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