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不过葛尔丹在库里台大会中也不是没有一点份额,他有自己的直属万户,还有石堡王城......总共可以推举6个议事官。
而他的两位可敦,阿努和阿奴,总共拥有四个万户和一座城市(阿努可敦的浩罕),可以推荐15个议事官。
夫妻三人加一块儿拥有21个议事官,再加上年幼的策妄阿拉布坦和索诺木阿拉布坦(僧格的两个幼子现在由阿努可敦监护)所领的两个万户可以推荐的6个议事官,总共有27个议事官,已经过了半数!
只要葛尔丹能哄好了两个可敦,再拉拢住了自己的侄子,他这个王还是可以执政的。
而且他还有一个可以提高威望和扩大君主权力的办法......就是发动对外战争!
看着大殿内的几十个议事官,还有两个穿着盛装的可敦,葛尔丹又嗯咳了一声,放沉了声音:“虽然大皇帝陛下还没有恩准《准格尔大法殿》,不过我等还是可以暂时遵照《法典》行事。现在孤王就正式向库里台议事大会提出向花剌子模绿洲进军的提议......诸位议事官,你们同意点集大军,征讨我准格尔王之死敌吗?”
新王上任要立威啊!
大殿里面不少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阿努可敦,她立即点点头道:“先王生前就谋划征讨花剌子模,现在是时候了......不过光靠我们准格尔王国的力量还不够,必须联合代国和和硕特王国,一起进攻,才能确保胜利!”
抢救大明朝 第1456章 沙皇陛下,有人来投!
准格尔王国的僧格王的病重、去世,以及随之而来的围绕准格尔王位的一连串明争暗斗和摆在台面上的库里台大会,以及必将名载史册的“葛尔丹立宪”事件,都发生在西历的1671年秋到1672年秋这一年之内。
对于准格尔王国的人们来说,这一连串的事件也算跌宕起伏,闹到最后更是闹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结果——准格尔王国居然跑步实现了君主立宪!
且不论这个立宪是不是进步过了头,是不是会严重削弱准格尔王廷的力量,但总归是让准格尔王国周遭的那些巴望着准格尔人因为国王离世而内讧上一场的各方势力,大失所望了!
准格尔王国非但没有因为国王去世而上演一场对草原游牧政权而言,几乎是例行公事一般的自相残杀,而且还因为吸收了乌斯藏和硕特部的力量,并且调整了和汉人的代王国之间的关系,从而变得更加强大,也更加凝聚了。
而且准格尔王廷权威的下降,也没有削弱这个新兴的农牧一体的贵族共和制(现在准格尔的立宪并不是资产阶级立宪,而是典型的贵族共和)国家的扩张动力。
并不是只有帝国才需要扩张的,贵族共和制的王国(共和国)有时候一样会蓬勃的扩张动力......因为掌权的国王需要一场战争来树立权威,下面的贵族也同样需要通过战争获取土地、财富、农奴!
谁让准格尔的那帮人除了会打仗会抢东西之外,别的什么事儿都不拿手呢?
说起来,他们也和溜到缅甸去的流寇大顺差不多,都在奉行“造不如买,买不如抢”的发展路线。
而准格尔人比较惨,抢不着印度,要抢就只能去抢花剌子模绿洲的希瓦汗国,中玉兹、小玉兹的哈萨克联盟了。
在准格尔王国周围,也就他们看上去比较好抢,而且还有点油水了。
所以“葛尔丹立宪”的消息传到小玉兹的哈萨克王廷和花剌子模的希瓦汗国首都希瓦,立即就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这两个国现在真的很惨了,自打僧格的爸爸巴图尔珲台吉统治的末期开始,哈萨克人就没过过好日子,先被巴图尔珲台吉抢,又被他儿子僧格王抢,后来又来了个朱三珲台吉的......他倒是不怎么抢东西,但是他抢人!
他的八个福晋千户这几年没少在大玉兹、中玉兹草原上抓捕哈萨克牧人去干苦力当农奴、牧奴!
更可气的是这个朱三珲台吉一边抢人还一边想和哈萨克人、罗刹人做买卖......派了不少归顺的哈萨克人去小玉兹的乌拉尔河畔去找罗刹人扶植起来的头克汗(哈萨克人的汗王,同时也是罗刹国的藩臣)请求通商!
真是厚颜无耻到了极点......
而这个邪恶而又无耻的朱三珲台吉在准格尔的“葛尔丹立宪”后,就从葛尔丹那里拿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楚河府。
作为得到楚河府的代价,朱三珲台吉终于抛弃了他的“丝路政策”,转而和葛尔丹一起当强盗了。
既然做不了买卖,那就抢吧!
所以朱三太子的代国,现在就和准格尔、和硕特两国站在了一起,捋起袖子,准备大抢一把了。
而花剌子模绿洲的希瓦汗国的命运比哈萨克人好不了多少,他们被奥朗则布给坑苦了,在撒马尔汗之战和费尔干纳之战中,失去了几万壮丁。
对于人口数量有限的希瓦汗国而言,一下失去几万壮丁,就足以让他们一蹶不振了。
哪怕阿努沙汗的儿子尼亚兹汗在短暂的内战中取胜,成功统一了希瓦汗国,还和邻居的土库曼人、哈萨克人、罗刹人、波斯人结成五国同盟,仍然无力抵抗强大的准格尔国。
好不容易熬到僧格病逝,却没有等来他们想要的准格尔内战,而是等来了“葛尔丹立宪”和准格尔、和硕特、代国三家同盟。
准格尔、和硕特、代国这三家本来就都是大明的藩属国,但是在“葛尔丹立宪”前并没有真正团结在一起,特别是朱慈炯的代国很大程度上在给僧格拖后腿。
但是随着葛尔丹这个“立宪国王”的上台,和硕特王国不再担心被准格尔吞并(阿努可敦出自和硕特王廷),朱三太子也拿到了觊觎的地盘。
三个大明藩国,终于可以团结一致了。
面对即将汹涌而来的大明蒙古人(朱慈炯当然不是蒙古人,但是他总派蒙古人去抢人,所以也被误认为是蒙古人了),哈萨克的头克汗,希瓦的尼亚兹汗,还有罗刹人的总督戈洛文侯爵都知道大麻烦要来了。
所以头克汗派出了儿子哈利德,尼亚兹汗则派出儿子哈吉,戈洛文侯爵则是亲自离开了罗刹国在小玉兹的大据点奥伦堡,三个人一块儿去莫斯科向沙皇阿列克谢一世陛下求救了。
除了求救,当然还有投靠称臣了。
其实头克汗和尼亚兹汗早就向沙皇称过臣了,不过之前的称臣是非正式的......就是表面一个态度,并没有具体的条约规定哈萨克和希瓦两国的藩臣义务,实际上就是哈萨克和希瓦两国在打擦边球,希望用个不值钱的名分就换到罗刹国的支持。
而罗刹国也在装糊涂,随便给点支援,让哈萨克、希瓦两国去当炮灰,自己则不断在小玉兹地区扩张,修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棱堡。而且还在希瓦汗国的牵线搭桥下打通了和波斯之间的商路——这可把朱三太子给坑苦了!
不过这一次头克汗和尼亚兹汗就不能再糊弄沙皇了,想要沙皇派兵来救命,他们就得真正效忠沙皇了!
而这个1672年对沙皇阿列克谢一世而言,真的是丰收的一年,胜利的一年啊!
夏天的时候,沙皇陛下得到了一个健康的男儿,这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名叫彼得.阿列克塞耶维奇......也就是日后的彼得大帝!
而在深秋时节,快到冬季的时候,从西伯利亚和中亚几乎同时传来了有“鞑靼人国家”前来投靠的消息!
番邦来投,应该是好消息吧?
可是雅库茨克总督亚历山大.斯特罗干诺夫为什么穿着苦修僧的长袍跪在克里姆林宫的觐见厅内,一副请罪的模样呢?难道是贪污受贿捞太多了,被列夫.纳雷什金伯爵给逮着了?
沙皇陛下看着倒霉的亚历山大.斯特罗干诺夫,又看了看了自己大舅哥列夫.纳雷什金伯爵,感到非常的奇怪——他派列夫.纳雷什金伯爵巡视西伯利亚的目的就是让他捞一把,遇到贪官你该勒索他们,不是把他们抓来莫斯科啊!
西伯利亚的官......怎么可能不贪污呢?不贪污去西伯利亚干什么?
“列夫,你怎么把亚历山大.斯特罗干诺夫给抓来了?”沙皇用一种责怪的语气问,“他到底贪污了多少钱?”
列夫.纳雷什金伯爵连忙摇头道:“没有,他没有贪污多少......而且也不是我把他抓来的。是他自己要来请罪的!”
“他犯了什么罪?”
“他......”列夫.纳雷什金伯爵眉头一皱,这个罪比较奇怪啊,“他丧权辱国,接受了中国的黑龙江总督鳌拜、安定副总督岳乐的投降!自感罪孽深重,所以才主动来莫斯科请罪的......”
亚历山大.斯特罗干诺夫留着眼泪道:“陛下,我罪孽深重......”
抢救大明朝 第1457章 沙皇都糊涂了!
“索菲亚,他们说的是什么话?你能听懂吗?”
沙皇阿列克谢一世都糊涂了,根本不明白列夫.纳雷什金伯爵和亚历山大.斯特罗干诺夫这两个家伙在说什么?所以就扭头问他身边一个穿着华丽的宫廷服饰的“大码少女”。
这少女长得并不漂亮,但是非常“大”,哪儿都大,个子大,脑袋大,五官都大,还有点胖,脸孔上都有横肉了,看上去很凶。
这很凶的少女名叫索菲娅.阿列克谢耶芙娜,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与第一个妻子玛利亚.米洛斯拉夫斯卡亚的第三个女儿,也是阿列克谢一世最喜欢的孩子。因为在阿列克谢一世看来,索菲亚公主非常聪明,比她的兄弟姐妹都聪明(这个看法当然是错误的,彼得一世才是最聪明,但是彼得现在才四个月大,和笨蛋婴儿没什么不一样,都不会喊爸爸),会说很多种语言,对政治很感兴趣,而且还会写诗。
所以沙皇经常会把她带在身边,有时候还会带着她一起接见朝臣和外国使节——索菲亚的记性很好,沙皇如果没听明白大臣和使节们的话,直管问她就行了。
不过这回,绕是聪明伶俐的索菲亚公主也有点糊涂了。
“父亲,他们说的是罗刹语......”索菲亚公主皱起眉头,看上去非常凶狠,“意思好像是亚历山大.斯特罗干诺夫干了丧权辱国的事情,接受了两个中国总督的投降......可是接受敌人的投降怎么变成丧权辱国了?丧权辱国的难道不是鳌拜和岳乐吗?”
“对啊!为什么接受投降的一方会丧权辱国?”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也点点头,“你两人给我说清楚一些,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陛下,”亚历山大.斯特罗干诺夫低声道,“我,我和伊尔库茨克总督乌拉索夫在尼布楚打了败仗,丢失了城堡......当然,主要责任是乌拉索夫的。”
“死了很多人吗?”阿列克谢一世连忙追问。
他并不在乎丢失城堡,因为尼布楚城丢了不止一次,反正中国人也没有长期占据哪里的意思,大不了回头再抢一边......但是死太多人就麻烦了!
倒不是他多再乎罗刹的人命,而是罗刹国在西伯利亚那里压根没几个人,承受不起太多的伤亡。
“并没有死太多的人......死了几百人......”
“也不少了!”沙皇怒气冲冲地说,“投降又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投降了?”
“当然是他们投降了!因为……因为我们在尼布楚城被鳌拜和岳乐的包围,突围又失败,不得已只好接受了他们的投降,交出了尼布楚城堡和大部分的武器......”
“等等,你说错了!”索菲亚公主又嚷嚷起来了,“是你们向中国人投降了!”
“不不不,”亚历山大.斯特罗干诺夫连忙摇头,眼泪都快下来了“真的是他们投降了......”
“胡说!你这个奸臣......”索菲亚公主怒喝道,“你们交出了城堡和武器,怎么会是他们投降呢?世界上哪有受降的一方把武器和城堡交给投降的一方?”
“这,这......”亚历山大.斯特罗干诺夫结结巴巴,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只好看了一眼列夫.纳雷什金伯爵。
伯爵叹了口气,取出了草签过的《尼布楚条约》文本,双手递给了沙皇。沙皇冲女儿一打眼色,索菲亚非常粗鲁的将《尼布楚条约》文本从伯爵手里一把抢了过来,然后就展开看了起来。
索菲亚看得很快,看完之后一张满是横肉的脸上,已经换上了一副连双下巴都快惊掉的表情。
沙皇看着女儿:“怎么了?索菲亚......他们到底干了什么蠢事儿?”
索菲亚道:“父亲,他们割让贝加尔湖以南和以东的大片土地给了西伯利亚共和国......而且他们,他们还擅自接受了西伯利亚共和国成为了我们罗刹帝国的藩臣,还同意让您出任西伯利亚共和国的首席元老和第一公民!”
阿列克谢一世眼珠子瞪得老大,“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怎么会有西伯利亚共和国?我怎么就变成西伯利亚共和国的首席元老和第一公民......那不是罗马帝国的头衔吗?那个鳌拜难道是罗马人?”
沙皇的脑海已经浮现出了穿着古罗马的托加长袍,在元老院慷慨陈词,发表演说的“尤里乌斯.鳌拜”了......
斯特罗干诺夫道:“不,他不是罗马人,他是满洲人,就是东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黑龙江、安东一带的野蛮人。”
沙皇冷冷道:“他们都成立共和国和元老院了,怎么可能是野蛮人?”
是啊,人家都那么“先进”了,怎么可能是野蛮人呢?现在英格兰是共和国,荷兰是共和国,威尼斯是共和国……这些国家野蛮吗?
索菲亚公主补充道:“他们还把你们打败了!如果我没记错,尼布楚城是一座棱堡吧?雅库茨克总督府的报告不是说,尼布楚城至少可以坚守六个月吗?你们收了几个月?”
斯特罗干诺夫小声说:“我们只守了几天……”
沙皇骂了几句:“废物!”
列夫.纳雷什金伯爵说:“沙皇陛下,满洲人在被大明帝国征服后进步很快下,现在的确不是野蛮人了。
据我所知,许多在明清战争后成长起来的满洲贵族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还在大明帝国的大学中深造过。所以他们才会了解共和政体,才会知道首席元老和第一公民是什么?”
沙皇皱着眉头:“那他们为什么要让我来当第一公民和首席元老?虽然只是一个名义,但是他们这么干一定有什么原因吧?”
“陛下,”斯特罗干诺夫接过问题,“满洲人和大明的矛盾并没有因为明清战争结束而消失……鳌拜和岳乐两人是满洲人的领袖,受到大明皇帝的迫害,不得以发动叛乱,但是他们在黑龙江和安东一带无法立足,才不得不逃亡到贝加尔湖和尼布楚一带寻求罗刹帝国的庇护。雅库茨克总督府拒绝接纳他们,所以才引发了冲突。”
索菲亚公主问斯特罗干诺夫道:“为什么不接纳他们?我们不是和大明帝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吗?”
“公主殿下,我们和大明朝廷的重点地区是中亚,而不是东西伯利亚……”罪人斯特罗干诺夫努力解释道,“而在东西伯利亚,主动权明显在人口众多,而且财力强大的中国人一边。如果我们收留这些满洲人很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剧烈而且持久的战争。而鳌拜、岳乐来投,目的很可能是想把战火引到罗刹国境内,所以我才……”
“你以为什么都不干,大明皇帝就会当你们不存在了?”索菲亚大声道:“真是愚蠢至极!”
沙皇点点头,似乎赞同了索菲亚公主的话你,“公主说的对,既然矛盾不可避免,我们就不应该将鳌拜和岳乐往外推!”
列夫.纳雷什金插话说:”陛下,现在我们必须认真准备和中国人的战争了……我们在西伯利亚的力量有限,也许西伯利亚共和国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
沙皇点了点头,似乎赞成了列夫.纳雷什金,但是并没有马上发表意见。因为和中国人的全面战争,还是必须慎重再慎重啊!
抢救大明朝 第1458章 ??全面战争之罗刹的奋斗
克里姆林宫中,就在罗刹帝国的沙皇陛下还在考虑要用怎么接住西伯利亚共和国这个烫手的山芋的时候。深受沙皇信任的御前侍臣亚济科夫快步走进了觐见大厅,向愁眉苦脸的阿列克谢一世鞠躬行礼,然后大声报告:“尊敬的沙皇陛下,首席大臣米洛斯拉夫斯基公爵和奥伦堡总督戈洛文侯爵求见。”
“什么?奥伦堡的总督来了莫斯科?”沙皇阿列克谢一世的脸孔都皱起来了,心里好一阵发毛:不会又有什么敌人先占领了奥伦堡,然后再向罗刹国投降吧?
奥伦堡可不是尼布楚!奥伦堡在乌拉尔山脚下,从地理上讲已经是欧洲的土地了!要是被个什么鞑子共和国占领了,罗刹国的麻烦可就大了去啦!
沙皇大声命令道:“让他们进来!”
“遵命,我的陛下。”平民出身,但是办事极为干练,学问也非常出众亚济科夫鞠了一躬,转身离去。
沙皇吸了口气,然后对身穿着苦修僧衣袍的斯特罗干诺夫说:“亚历山大,你先回去......等候发落!”
接着他又对列夫.纳雷什金说:“你也走吧,去叫你哥哥伊凡立即来克里姆林宫!”
列夫.纳雷什金的兄长伊凡.纳雷什金公爵是沙皇的重臣,主要负责外交,不久之前还作为沙皇的使臣出访西欧,在凡尔赛宫受到了路易十四的款待。而且还带回了许多法国、荷兰生产的新式枪炮和开花弹。
亚历山大.斯特罗干诺夫和列夫.纳雷什金没走一会儿,御前侍臣亚济科夫就带着长得跟个狗熊似的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和身材修长,显得文质彬彬的戈洛文侯爵快步走进了觐见厅。
看见戈洛文侯爵的穿着打扮还比较正常,应该不是来请罪的......沙皇阿列克谢一世总算松了口气。
“尊敬的沙皇陛下,”戈洛文侯爵向沙皇行了礼,然后就大声报告,“由于中亚的局势发生了剧变,我不得不日夜兼程赶回莫斯科,以便向您当面汇报。
另外,哈萨克人和花剌子模人的使臣也同我一块儿来了莫斯科。蒙上帝洪恩,哈萨克人和花剌子模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成为罗刹帝国的一部分了......”
“什么?又有人要投靠我们......”罗刹帝国的沙皇失声打断了正在“报喜”的戈洛文侯爵,声音都有点发颤,“我的侯爵,你和我说实话,是不是哈萨克人和花剌子模人被准格尔人逼得快活不下去了?”
沙皇的问题一出来,米洛斯拉夫斯基公爵和戈洛文侯爵都是一愣——陛下怎么变得那么英明了?难道上帝知道罗刹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恩赐给了陛下英明和睿智的品质?
看来以后贪污的时候一定小心一点......一定要少贪一点啊!
“陛下,您可真是太英明了!”戈洛文侯爵苦笑着回答道,“准格尔王国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经历了一场革命......现在这个国家已经变得非常危险了!”
“革命?”沙皇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革命这种事情居然会发生在中亚的准格尔......这种事情难道不应该只有先进的西欧才有的吗?
“他们怎么就革命了?”沙皇问,“他们又是怎么革命的?”
戈洛文道:“在僧格王死后,准格尔的王位空悬了很长时间。但是现在已经有了结果,来自楚河的葛尔丹当选了准格尔的国王!”
“当选?”沙皇皱着眉头,“是用刀剑进行选举的吗?”
“不,不是的......”戈洛文侯爵道,“虽然准格尔王国内部的局势一度非常紧张,但是在最后时刻,各方面都选择了妥协。来自14个万户、两座大城市和数十家寺庙的代表在石堡城召开了库里台议会,不仅选举了新一任的国王。而且还制定了限制君主权利的基本法,确定以库里台议会治国的原则!
对于准格尔王国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虽然过程比较平稳,但是变化却是巨大的.....现在的准格尔王国似乎已经变成了和荷兰、瑞典、波兰一样的国家了。而且这个国家极富侵略性,对哈萨克人、花剌子模人构成重大威胁。
现在的中亚就犹如一个即将被点燃的火药桶!”
“可以这种变革准格尔王国应该不是好事吧?”沙皇低声嘀咕着。
这时觐见厅门外又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沙皇的又一个大舅哥,外交大臣伊凡.纳雷什金公爵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他今天一早就听说了戈洛文侯爵抵达莫斯科,就知道出了大事,所以就从自己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中往克里姆林宫而来,在宫门口时巧遇了自己的弟弟列夫。
知道沙皇紧急召集,他就立即往觐见厅而来。
伊凡.纳雷什金公爵是一个相当英俊的中年贵族——纳雷什金家的人长相都很不错,高大但不肥胖,五官端正,皮肤很白,还有一头自然卷曲的深棕色头发。比粗壮的米洛斯拉夫斯基家的人不知道顺眼了多少......而且这家人的脾气也好,不会动不动就暴跳如雷。
看着长相英俊的伊凡.纳雷什金公爵向自己鞠躬行礼,沙皇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微笑着问:“伊凡,你是不是和我说过,法兰西的绝对君主制和英格兰的护国主独裁,才是最好的制度?”
“那是当然的!”伊凡.纳雷什金公爵非常肯定的回答,“荷兰被法国击败和波兰共和国的长期混乱,以及德意志的内战,都说明了一个强大的王权是国家稳定的根本。
当着一个沙皇的面说独裁君主不好......纳雷什金家的人哪儿这个胆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