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所以尽可能的维持,而不是消灭帖木儿帝国,对大明帝国肯定是最有利的!
不过朱慈烺也不会因为要建立和帖木儿帝国的友好关系就降低自己纳妃的标准......对妮莎公主的考试,必须高标准,严要求!
刚刚从应天太学毕业的朱慈炋,现在就带着四个上了点年纪,手脚粗大,一看就是劳动人民出身的寡妇宫女(她们将陪同朱慈炋一起去考妮莎公主,同时还要负责为公主体检),在老山宫的燕山殿内听朱皇帝交代考核的要点。
“老六,你的阿拉伯语考得怎么样?”朱慈烺问起了朱慈炋的外语成绩。
朱皇帝办的太学其实是一所偏重文理的高等学府,开设有多门外语课,其中包括拉丁文、法语、荷兰语、英语、德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开设这些外语课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好地解读《子论格物篇》了!
因为太学的学者们已经发现东西方的格物之学都是相同的,学习西方的格物之学,对于研究《子论格物篇》是非常有利的。
而朱慈炋在考入太学之前就精通法语,欧洲那边的数学著作(他主修算学),他可以阅读法语版,但是天方教和印度那边也有许多算学著作,因此他就选修了阿拉伯语。
“考得不错,”朱慈炋笑道,“臣弟应该可以用阿拉伯语和妮莎公主交谈。”
妮莎公主送给朱慈烺的诗集是用波斯和阿拉伯两种语言写成的,所以朱慈炋知道妮莎公主的阿拉伯语不错。
“很好,”朱慈烺点点头,“那你就可以用阿拉伯语考她了......题目都想好了吗?”
“已经想好了,”朱慈炋笑道,“考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僧格王的奏章上说,妮莎公主精通算学,想来一定研究过《几何原本》,因为《几何原本》是由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译本的。如果她真能精通,那臣弟就要恭喜皇兄了。”
《几何原本》里面的数学知识,朱慈烺当然是早就掌握的,而且他也读过原本,知道这本著作最精彩之处,在于严密的逻辑推理——这是数学这门学问的基础!
如果谁能精读《几何原本》,那么这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肯定不会差。如果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可以在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数学教育的情况下,主要靠自学读通《几何原本》,那么她绝对值得朱慈烺拥有!
“很好!”朱慈烺对这个兄弟非常满意,“老六,朕的兄弟之中,你最聪明,好好干,等金陵女子大学办起来了,你就当第一任司业!”
司业就是校长,金陵女大可是未来大明的后妃母校,金陵女大的司业可不得了啊,将来的皇后、贵妃、王妃,都是他的学生,这个枕边风吹起来,真是猪都能吹上天了。
“臣弟必不负皇兄的信任。”朱慈炋对朱皇帝给他安排的工作当然是非常满意的,连忙起身揖拜道谢。
朱慈烺笑着:“老六,过完年就去吧......记着,快去快回!”
他顿了顿,“朕刚刚收到西北军报,奥朗则布已经弃了撒马尔罕,带着几十万河中军民返回天竺了,估计明年夏天时就应该可以回到德里,到时候你也差不多抵达天竺。”
朱慈炋当然明白兄长爱才的心情了,连忙保证道:“皇兄放心,臣弟一定抓紧时间,明年年底之前,就把妮莎公主给您带回来。”
“别忘了好好考她!”朱慈烺笑着叮咛道,“嫁妆也不能少了......天竺的财富仅次于中华,嫁妆如果太少了,就不能显示出公主的尊贵了!”
“臣弟明白!”朱慈炋说,“公主的嫁妆绝对不能少于10万两黄金!”
现在大明的黄金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了,10万两黄金差不多就是130万—140万两白银,的确不少了......至少在朱皇帝看来,已经很让人满意了!
不过此时的妮莎公主本人如果知道了朱慈烺的要价,一定不会满意的——要得太少了!
根本不能体现出这位公主殿下的价值......因为这位公主已经不是没有嫁过人的少女了,而是一位富有的被寡妇!
之所以是“被寡妇”,因为她根本没有和阿利姆王子举行婚礼,更别说洞房了。但她还是以阿利姆王子未亡人和阿努沙汗儿媳的身份,为他们俩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现在阿努沙汗“死”了,阿利姆王子也死了,而阿努沙汗的其他儿子又“下落不明”,所以跟随阿利姆王子留守撒马尔罕的一万多乌兹别克骑兵,就只能向妮莎公主效忠,然后再由妮莎公主代表他们向奥朗则布效忠......干完了这件事后,妮莎公主就不仅仅是印度帖木儿帝国的一位公主,而且还是印度帖木儿帝国皇帝下面的封臣!
地盘和军队是不能让她保留的,但是一份丰厚的年金是不能少了的——根据奥朗则布的旨意,在回到印度之后,她的年金将会从原来的每年40万卢比提高到100万卢比。
另外,奥朗则布还会补上她嫁给阿利姆王子时没有支付的嫁妆,整整500万卢比!





抢救大明朝 第1231章 法兰西崛起的前夜
欧洲这里,现在已经是1666年1月份了。刚刚过去的1665年,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国家而言,都有着跨越时代的重大意义。
对东方神洲的天朝上国而言,其国内的反叛势力大顺国在这一年正式成为了一个海洋殖民帝国,而且还从海上入侵了富得流油的印度。这实际上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不过当时的人们,包括高瞻远瞩的朱慈烺在内,都没有意识到入侵印度和随后流入的“印度金银”,会给大顺这个封建军事国家带去的巨大冲击。
对于遭到大顺入侵的印度而言,1665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首先是奥朗则布在河中打了一场求之不得的败仗......3万人出征河中,失败的时候从河中带走了三四十万,而且还拐带到了一万几千精锐的乌兹别克骑兵和一个波斯名将卡利法。有了这支来自河中的力量,奥朗则布在印度的地位将会更加稳固!
其次则是大顺帝国和荷兰人勾结在了一起,开始将印度当成了他们发家致富的宝地!这一本万利的好买卖才刚刚开始,以后有的好让奥朗则布头疼呢!
第三个将会深刻影响印度历史走向的事件,当然是朱慈烺和妮莎公主的爱情故事了......这个故事在1665年才开了个头,接下去还有很多难题在等待着故事的女主角妮莎公主呢!
中亚这边在1665年也发生了剧变!
奥朗则布拉着几十万人开开心心跑路去印度过好日子了,留下一个烂摊子给阿努沙汗和一部分支持他的土库曼人,还有他的盟友哈萨克人、罗刹国人了。
因为奥朗则布的落跑,当时屯兵布哈拉的僧格王没有继续向花剌子模绿洲而去,而是回过头把撒马尔罕也占领了。
与此同时,阿努沙汗则一头钻进了费尔干纳盆地,然后又被阿努可敦和虎忠勇的兵马给堵住了盆地的出口。
而在花剌子模绿洲,因为得到了阿努沙汗和阿利姆王子的死讯,顿时就乱成了一团,被阿努沙汗留在绿洲的两个儿子马上开始了内战!
而且阿努沙汗的这两个大孝子为了成为父亲独生子,还各自请来了外援!一个请里海对岸的奥斯曼帝国助拳,一个去请奥斯曼帝国的对头波斯出手......
不过反准格尔联盟在1665年中还是有一点收获的,北线的罗刹人和哈萨克人在中玉兹还是取得了进展。因为准格尔王国的主力都集中在南线,在辽阔的北线和罗刹人、哈萨克人周旋的都是战斗力不强的游牧万户,这些游牧万户镇压一下哈萨克人还行,但是遇上戈洛文侯爵指挥的射击军和哥萨克就不够瞧了。
双方接触了几次之后,6个准格尔游牧万户的首领们都发现,哪怕自己的部众也拥有大量的火绳枪,也不是训练和组织水平都明显高出不少的罗刹军队的敌手。
所以在1665年的秋天,负责在中玉兹战场上和罗刹—哈萨克联军周旋的6个准格尔游牧万户都在不停向东收缩,到了年底的时候,大半个中玉兹都被罗刹—哈萨克联军给夺走了!
不过罗刹—哥萨克联军的好日子也差不多到这儿了。因为大明的代王朱慈炯在年底的时候,终于走完了慢慢旅途,抵达了北庭大都护府的治所伊宁城。而在他抵达伊宁前的一个月,7500名青年近卫军已经先一步开进了楚河城。
中亚的战争,还有的好打呢!
而在欧洲,1665年倒是难得的平静岁月。原本历史上应该在这一年的2月正式爆发的第二次英荷战争,因为鹿儿岛湾大海战后的各国海军大升级运动还没有结束,英荷两国拥有的新式轰击炮战列舰数量偏少,所以都没把握,因此就没有打起来。
不过在这一年的9月17日,还是发生了一件将会诱发一系列战争,最终导致整个欧洲局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大事——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因为阑尾炎,在这一天去世。
而风雨飘摇的西班牙世界帝国的君主变成了年纪4岁的低能儿卡洛斯二世!
来自奥地利的王后玛丽亚.安娜成为了这个已经千疮百孔,但是从地图上看还异常庞大的世界帝国的摄政王。
但是谁都知道,这个智力比丈夫强不到哪儿去的女人,根本驾驭不了西班牙王国这艘又大又破的巨轮,更抵挡不住野心勃勃的路易十四。
所以当历史的车轮滚到1666年1月的时候,整个欧洲都屏住了呼吸,注视着法兰西的宫廷,似乎在等待已经大权在握的法兰西君王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欧洲陆上战争!
而在所有的欧洲国家中,对这场战争最紧张的国家,居然不是即将遭到进攻的西班牙,而是西班牙人早年的仇敌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因为卡洛斯二世毕竟是西班牙的合法君主,路易十四再野心勃勃,也不至于狂妄到一上来就挑战欧洲君主国都公认的秩序,去推翻一个合法君主的统治。
而且卡洛斯二世的健康状况不佳,也许活不了几年呢?到时候路易十四再发难不就名正言顺了?
所以路易十四现在不大可能直接进攻西班牙本土,富饶的西属尼德兰才是他的最佳入侵目标。因为西属尼德兰是一块和西班牙本土相距遥远的飞地,而且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和法国的关系远比和西班牙的关系更近——在西属尼德兰有大约一半的人口是说法语的!而另一半人则说荷兰语,说西班牙的人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旦路易十四成为西属尼德兰的主人,法国和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就要变成邻国了!
早就没有了一支像样的陆军的尼德兰人,当然对这样的前景感到忧心忡忡了。
远道而来的大明驻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大使韦青木也一到阿姆斯特丹就感觉到了这座城市正沉浸在一片惶恐和不安当中!
“布鲁斯,法国人真的会进攻西属尼德兰吗?”
在阿姆斯特丹的大明使馆当中,韦青木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布鲁斯.范.迪门讨论起了令人担忧的时局。
“毫无疑问!”布鲁斯.范.迪门道,“路易十四现在拥有15万经过孔代亲王严格训练的新式陆军......而西班牙连10万能战的陆军都拿不出来,其中相当一部分还被葡萄牙牵制,而且还有本土和意大利的领地需要防御,能够布署在西属尼德兰的兵力非常有限。
实际上,现在防守西属尼德兰的主力是英国的王党......不过他们的力量还是太过薄弱了,而且也不会为了西班牙去和强大的路易十四拼命。”
“那你们呢?”韦青木问,“你们不会坐视不理吧?”
布鲁斯.范.迪门叹了口气:“这取决于英国和瑞典......但是在法国人消灭西属尼德兰的英国王党之前,小克伦威尔是不会进行干涉的。如果小克伦威尔不行动,那么瑞典也不会有任何行动。”
他苦笑道,“曾经拥有全世界最强陆军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在欧洲大陆上发挥关键性作用的陆权国家了!”
韦青木皱起了眉头,“这样的情况,不会影响到天朝皇帝入股东印度公司的事情吧?”




抢救大明朝 第1232章 国际化的东印度公司
听到韦青木的问题,布鲁斯.范.迪门又是一声叹息!
欧洲这里的情况,怎么可能不影响到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说是商业机构和股份公司,但实际上还是背靠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这棵大树的......现在共和国风雨飘摇,东印度公司当然也慌得不行!
而且,东印度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啊!早在1602年,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就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市场上买卖了,到现在已经交易了60多年。
在这60多年中,公司的股份一再易手和分散,几乎所有的阿姆斯特丹商人都是公司的股东。
这就是说,拥有20%东印度公司股份的大明皇帝,完全可以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市场上收购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最后达到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的目的。
考虑到即将开始的西属尼德兰战争和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将要面对的艰难处境,东印度公司股票很有可能会被股东们大量抛售。
所以这家宝贵的股份公司在未来被大明皇帝控股的可能性太大了......
“迪门先生,您在担心什么?”韦青木笑着问,“尽管和我说吧!”
布鲁斯.范.迪门苦苦一笑:“不是我担心什么,而是董事会希望可以分拆公司为东印度贸易公司和印度贸易公司两部分......前者负责马六甲海峡及其以东地区的贸易,也包括马六甲海峡及其以东地区和欧洲的贸易;后者则负责印度洋方面的贸易事务。”
其实荷兰人分拆东印度公司的真正目的,是不想大明皇帝干涉他们和大顺帝国的抢劫生意。
大明皇帝和大顺皇太孙因为东印度公司成为抢劫印度的同伙,这事儿实在有点荒唐了,连一脑门子都是生意的荷兰人都觉得不大靠谱。
“是这样啊......”韦青木想了想,“那样也行,不过定向增发20%的股份就有点少了,毕竟你们东印度公司打输了战争!”
“哼!”
布鲁斯.范.迪门哼了一声,不过还是点了下头。
打输了是事实!
不能再打,则是现实!
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现在需要集中全力应付欧洲的变局,无力在东方去和大明帝国争雄了。
韦青木笑道:“皇帝陛下也不会多要......30%怎么样?”
“不行,这太多了!”布鲁斯.范.迪门道,“最多给22%。”
“呵呵,”韦青木笑着摇摇头,“布鲁斯,我想你还不明白......皇帝陛下入股东印度公司其实是对东印度公司的保护!有了大明皇帝入股,这家公司就会从一家尼德兰的公司变成一家国际化的公司!
这就意味着,当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同英国或是法国发生战争的时候,大明帝国和其他的中立国家可以进行干涉,以确保公司的正常经营。”
“最多25%,不得再进一步寻求增持公司的股份,”布鲁斯.范.迪门说,“这是董事会的底线了......而且,皇帝只能指派一名董事进入公司。”
“好吧,25%就25%吧......指派一名董事也没有问题。”韦青木道,“不过我们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总部必须迁往淡马锡岛。”
淡马锡岛上虽然会有一座“自由市”,但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毫无疑问是天朝帝国,而且朱慈烺有的是办法让这座自由市服从自己的意志。
所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根基一旦从巴达维亚移往淡马锡,也就等于进入了朱慈烺的掌握当中!
它的全面沦陷,哦,应该是全面国际化,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另外,迎来东印度公司入驻的淡马锡市,也一定会迅速成长起来,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上海第二。
“那么,”布鲁斯.范.迪门问,“巴达维亚又归谁所有?”
“巴达维亚当然是东印度公司的财产!”韦青木很肯定地说,“公司完全拥有城市的行政和司法权力,可以继续在巴达维亚拥有陆上军队。
而且大明朝廷不会干涉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上的行动,也不会在爪哇岛上寻求藩属国或殖民地!”
这话的意思就是,东印度公司可以继续愉快的在爪哇岛上为所欲为,大明天朝不会干涉......反正东印度公司将来早晚变成“国际化”的大公司,所以由它去控制爪哇岛还是蛮不错的。
“那么公司在马古鲁群岛和班达群岛的利益呢?”布鲁斯.范.迪门又问。
马古鲁群岛和班达群岛就是所谓的香料岛,是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以东地区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依旧由东印度公司享有,”韦青木说,“这两个群岛也归公司所有,大明朝廷不会加以干涉。”
布鲁斯.范.迪门点了点头,“那么......皇帝陛下指定谁出任公司的董事?”
韦青木笑着指了指自己,“下官将会出任公司董事。”
布鲁斯.范.迪门笑道:“那就预祝我们合作愉快吧!”
布鲁斯和韦青木的会谈到此为止了,离开了大明使馆,他并没有去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所在地,而是直奔大议会议长约翰.德.维特的官邸而去。
“25%......”听完布鲁斯.范.迪门的报告,约翰.德.维特还是叹了一声,“他还是公司最大的股东啊!布鲁斯,你觉得他会用什么办法将公司从我们手中夺走?”
“夺走?”布鲁斯.范.迪门一愣,“大议长阁下,您认为我们最终会失去东印度公司?”
鼻子和下巴都很尖的德.维特显得有点忧郁,“难道不会吗?你不会认为他会甘心情愿当一个没有多少决策权的大股东吧?”
“大议长......”布鲁斯.范.迪门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我想他会在我们最终和法国发生冲突时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德.维特沉默不语。
布鲁斯.范.迪门小声说:“除非我们可以尽快重建陆军,否则......”
“我们不需要强大的陆军,”德.维特摇摇头道,“因为我们的实力有限,不可能同时维持强大的陆军和海军......而且大议会将会拨款在我们和尼德兰的边境地区修建一系列的要塞,这些要塞将会装备18磅加农炮,所有的加农炮都会配备开花弹。依靠这些要塞,我们的陆上安全是有保障的。”
听了大议长的话,布鲁斯.范.迪门吓了一跳,“大议长,难道我们已经准备接受西属尼德兰被法国占领的前景了?”
德.维特叹了口气,道:“小克伦威尔终究比不上他的父亲,他对欧洲大陆的事务没有太大的兴趣,现在只想着他在新大陆上的那些殖民地以及消灭被西班牙庇护的英国王党......也许西属尼德兰的王党被消灭后,他会出手干涉,但在那之前,他只会静观其变。
而瑞典......我想他们也不敢和孔代亲王为路易十四建立的军队来一场伤亡惨重的较量吧?他们的难处和我们差不多,都是人口太少。”
“奥地利呢?”布鲁斯.范.迪门说,“他们的元气好像有点恢复了,1664年的时候还和奥斯曼帝国打了个平手。”
“指望不上的......”德.维特道,“帝国已经变成了一盘散沙,奥地利孤掌难鸣,而且又被奥斯曼所牵制。所以我们只能做好和法国人成为邻居的打算,然后再走一步看一步吧!”




抢救大明朝 第1233章 美利坚王
约翰.德.维特在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布鲁斯.范.迪门面前虽然是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但实际上这位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大议长足智多谋,而且特别善于用外交手段处理欧洲大陆上的难题。
就在约翰.德.维特和布鲁斯.范.迪门谈话的同一天,他的哥哥康勒斯.德.维特正在西属尼德兰的布鲁塞尔和流亡于此的苏格兰国王查理二世——就是那位在历史上捡了小克伦威尔的漏,成功复辟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二世。不这一回他就不怎么走运了,因为老克伦威尔当了一年多的“太上护国主”,又让小克伦威尔提前接班,又让他在敦刻尔克之战中建立威信,所以现在的英国仍然是共和国。而且在“英西战争”(指克伦威尔时代的英西战争)结束后,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共和国就得到了欧洲主要国家的承认。
所以查理二世的“英国王储”头衔就没有什么人认了,但是他的苏格兰国王却是没有办法抹去的,因为他在1649年2月5日,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加冕为苏格兰国王,直到1651年9月才因为克伦威尔的北征,不得不离开苏格兰流亡法国。
因此苏格兰国王就成了查理二世的正式头衔,不过尼德兰大议长约翰.德.维特却为这位苏格兰王准备了另外一顶王冠——美利坚王国的国王!
“什么?美利坚的王?维特先生,您在开玩笑吗?”今年36岁,长着个特别大的鼻子,看上去非常威严的查理二世惊讶的望着从海牙赶来的康勒斯.德.维特。因为后者提出了一个在他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的建议——让他,苏格兰的国王,英格兰和爱尔兰王位的合法继承人查理二世陛下带领追随者前往北美洲。然后伺机夺取英国的北美洲东海岸的十个自治殖民地以建立美利坚王国。
“不,不,当然不是开玩笑!”康勒斯.德.维特摇摇头道,“陛下,您也许还不知道,您在北美洲的十个英属自治殖民地中拥有许多的支持者!”
1...407408409410411...763
猜你喜欢